小班音乐教案模板6篇 小班音乐教案20单
活动目标:
1. 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 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大家听。
3.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 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学唱歌曲。
1. 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2. 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3. 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4. 请个别幼儿摘“苹果“。期于幼儿拍手念歌词。
5. 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6. 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二. 仿编歌曲。
1. 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儿歌:红苹果
树上许多红苹果,
一个一个摘下来。
我们喜欢吃苹果,
身体健康多快活。
儿歌:红葡萄
树上许多红葡萄,
一个一个摘下来。
我们喜欢吃葡萄,
身体健康多快活。
活动反思:
《苹果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我们班幼儿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在此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活动目标:
1、 体验在音乐背景下进行角色表演游戏的欢愉。
2、 能感受不同音乐的气氛,并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创造性地做出相应的动物模仿动作,进行游戏。
3、 提高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并逐步发展自控能力。
4、 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 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猫和老鼠的头饰、纸门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
(二)复习歌曲《小猫敲门》,并创造性地创编猫和老鼠的动作,
1、指导幼儿用分角色对唱的形式学唱歌曲。
2、在老师的鼓励启发下,能用声音表现出"猫司令"的恶作剧和小老鼠吓得叫救命的不同角色特征。
3、创编小猫走路、敲门的动作,创编小老鼠搔痒、偷吃东西以及吓坏了的`神态和动作。
(三)、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听音乐做游戏
1、要求音乐一开始时小老鼠可自由做各种动作,但当小猫的音乐开始时老鼠们要立即控制不动,等第三段音乐响,听到小猫敲门时才开始与猫司令对话表演
2、在幼儿熟悉游戏的玩法后,老师提出控制的要求,让幼儿论换完整地游戏。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学习与同伴的协调表演。
2,学习根据歌词创编动作,体验创作及合作表演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娃娃家相关教具。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喜欢玩娃娃家吗?娃娃家里面有谁呢?你们在玩娃娃家的时候都干些什么呢?
2,观看情境表演并欣赏歌曲。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和听一听这两个小朋友是怎么玩娃娃家的。
3, 熟悉学习歌曲。
师:现在请小朋友一边听老师的琴声,一边听两个小朋友的范唱,并跟着他们一起学一学这首好听的《扮家家》。
4,分组表演。
师:请小朋友找个小伙伴两人为一组来进行演唱表演。
5,结束。
活动反思:
《纲要》提出: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乐意与人交往,学习合作与分享。
苹果(小班音乐)
歌曲苹果(小班)
1=C 4/4
553655 3 / 1353221://
树 上 许 多 大 苹 果,一 个 一 个 摘 下 来。
我 们喜 欢 吃 苹 果, 多 吃 苹 果 身 体 好。
要求:初步掌握歌词,熟悉曲调,会听前奏并整齐地开始唱。
准备:磁性教具(一棵大树,许多红苹果)。
过程:
(一)出示苹果树,提问:这棵树上有许多什么?(苹果)什么颜色的苹果?(红颜色)大家看,老师把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说边把苹果拿下来。你们喜欢苹果吗?(喜欢吃)多吃苹果身体怎么样?(身体好)
(二)将拿下来的.苹果再贴上去,教师边演示教具边示范唱一遍。
(三)教幼儿学说歌名“苹果”,教师再范唱一遍。
(四)带幼儿按节奏念歌词1----2遍,幼儿学唱歌曲,用整首教唱法,学唱3---4遍。
建议:除边连续唱段歌词外,还可以采用每段歌词先念后唱的方法,念歌词要合旋律的节奏(×× ×× ×××)。
活动目标:
1.在做做、玩玩、说说中熟悉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在对唱游戏中体验与教师情感交流的美好感觉。
3.尝试用其它动物的名称和叫声替代歌词。
活动准备:
1.创设“花园情境”:教师制作好一些大的花朵、树、草坪等贴在栅栏上,供幼儿躲藏。
2.小鸡、小猫胸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律动“去郊游”,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鸡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跟妈妈一起到花园里去玩吧!
(播放音乐带领幼儿做着轻快、活泼的动作走进活动室。)
二、创设“捉迷藏”的情境,在情境中熟悉理解歌词:
1.谈话,了解游戏玩法:
(1)教师:鸡宝宝们花园到了,看看花园里有什么呀?(引导幼儿简单说说,了解花园里花、树、草地等。)
(2)教师:鸡宝宝们今天妈妈要和你们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想玩吗?(激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一会妈妈把眼睛蒙起来后,你们就轻轻的找一朵花、一棵树躲起来,躲的时候不要和其他的小鸡挤在一起,要分开一些,否则会受伤的。听清楚了吗?我们开始吧!
2.在游戏中,初步熟悉歌词:
(1)当幼儿都躲藏好以后教师睁开眼睛有节奏的问:“咦!我的 小 鸡 小 鸡|在 哪 里 -|”(当个别幼儿说:“我在这里。”时,教师:“原来你在这里呀,妈妈找到了你真开心。”逐个找到所有的孩子。)
(2)组织幼儿坐在“草地”上,重点练习歌词“叽叽叽叽在这里。”:
①教师:刚才妈妈来找你时你是怎么回答妈妈的?
(请部分幼儿交流,幼儿说到:“我在这里。”“妈妈我躲在这里”等都可以。)
②教师:那我们小鸡是怎么叫的?(叽叽叽叽的)那我们一边叫一边回答妈妈好吗?
(教师可以师范一下)
③带领幼儿在和教师的对话中练习歌词“叽叽叽叽在这里。”,体验与教师情感交流的乐趣。
(集体练习,个别练习,再集体练习,在练习时注意提醒幼儿眼睛要看着老师。同时配班教师用钢琴配上相应的旋律。)
3.再次游戏,进一步掌握歌词:
教师:鸡宝宝们,想不想再玩一次游戏?这次妈妈找你时你们要一边叫一边回答妈妈好吗?
(在情境中进一步熟悉掌握歌词,配班教师用钢琴配上相应的旋律。)
三、组织幼儿学唱歌曲,体验与教师情感交流的美好感觉:
1.第一遍:教师:刚才我听到有几只能干的小鸡已经会跟着音乐一起唱出来了,我们也来试试好吗?
(教师唱第一句歌词后,如果大部分幼儿会接着唱,教师就可以不唱小鸡回答的.那句歌词,相反教师则带领幼儿一起唱,帮助幼儿将歌词和旋律匹配起来。)
2.第二遍:鼓励幼儿回答妈妈时声音要响亮一些。
3.第三遍:提醒幼儿演唱时要眼睛看着妈妈,体验与老师情感交流的美好感觉。
四、组织幼儿尝试创编歌词:
1.出示小猫胸饰,和幼儿一起创编歌词“
(1)教师:谁来了?(小猫)
原来猫妈妈和它的宝宝也要玩这个游戏,妈妈问“小猫小猫|在哪里-|”小猫怎么回答呢?
(2)组织幼儿跟着音乐唱一唱。
2.组织幼儿自己尝试创编歌词:
教师:还有谁也想和妈妈玩呢?
(创编1-2种小动物)
五、结束活动。
教师:宝宝们今天我们玩得开心吗?我们玩了那么长的时间也累了吧!我们回家休息吧!
(幼儿听着优美、舒缓的摇篮曲休息,活动在温馨、安逸的氛围中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 小鸡小鸡在哪里》摘要:听清楚了吗?我们开始吧! 2.在游戏中,初步熟悉歌词: 1当幼儿都躲藏好以后教师睁开眼睛有节奏的问:咦!我的小鸡小鸡|在哪里-|当个别幼儿说:我在这里。时,教师:原来你在这...
活动目标:
1、通过模仿象声词,初步唱出歌曲中的休止符。
2、会根据词义做相应的模仿动作。
3、爱爸爸、妈妈及周围的人,体会表演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二、学习新歌
1、手指游戏
根据教师的提示,伸出相应的手指
“大拇指是爸爸,爸爸旁边是妈妈,个子最高是哥哥,哥哥旁边是姐姐,小小指头就是我。”教师边说边观察幼儿的手指是否正确伸出。
2、猜猜爸爸妈妈等他们各自会做些什么,并学习各种模仿动作
①教师:爸爸会做些什么事?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妈妈会做些什么事?我们也来学一学。
②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做模仿动作边发出象声词
3、教师范唱,幼儿学习完整说歌词
4、幼儿学唱歌曲
提醒幼儿唱出休止符
三、边唱歌曲边进行表演
1、先用手指点动三下表演,表示打招呼,互相交流感情。
2、在较协调地伸出手指活动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做开汽车、洗衣服等模仿动作,边唱边表演。
小班音乐五指歌教案,俗话说,五指连心,五指对我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很多幼儿对于自己的手指都很有好奇心,很多时候都喜欢玩自己的手指,五指歌可以让幼儿认识自己的五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