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作文600字汇编8篇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首古诗描写的正是一种我国的传统小吃——汤圆,它取团团圆圆之意。今天,正值元宵佳节,我们也来包汤圆啦!
老师给我们每人三块面团和一些豆沙。我先拿起其中一块面团捏成一个小碗状,把豆沙馅放进去,再把口一点点收紧,搓圆,一个汤圆就大功告成了。接下来,我又做了两个葫芦似的汤圆,取“福禄”之意。此时环顾四周,只见大家都在麻利地包着呢,有的包成一只刺猬,有的包成一个雪人,还有我班的吃货小吴,别看他刚才说的头头是道,可现在动起手来,却手忙脚乱,把汤圆包成个四不像,惹得大家一阵哄笑。
煮汤圆了,老师轻轻地把汤圆们倒入沸水中煮了起来。刚下锅的汤圆全都悄悄地沉入水底,沸水平静了,几分钟后,一些轻的小的汤圆浮了上来,再过几分钟,所有的汤圆都浮了上来,各式各样,大大小小,只见它们有的在跳华尔兹,有的在前滚翻,还有的在水中漫步……有些嘴馋的早已端好碗和勺子,静静地等在锅前,一副望眼欲穿的样子。又过了少许,“汤圆熟了!”老师宣布着,同学们激动着!
我吃着自己包的汤圆,赏着天上的一轮圆月,猜着灯谜,心里感到甜蜜蜜的。毕竟,这估计也是汤圆取“阖家团圆”之意的初衷吧!
冬至到,吃饺子,刚到家看到姥姥正在弄饺子,可能是猜到我中午没有吃上饺子吧,我赶快洗洗手来帮忙。
姥姥把已经和好的面拿出来,在案板上揉匀,然后揉成细细的长条,切出了一个个的小剂子。这时,爸爸妈妈和我“上场”了。我把一个个的小剂子用手掌压成扁扁的圆片,太简单了,一会儿,我就完成了任务。
接下来我该干什么呢?我四处看看,该做下一道工序了———擀饺子皮,我从爸爸的手里夺过擀面杖,开始“教训”一个个小圆片,受过我“教训”的饺子皮不是这儿“缺了一块肉”,就是那儿“鼓起了一个大包”,简直就是“四不像”。大家看着我的“杰作”都捧腹大笑,我“败下阵”来,灰溜溜地去尝试下一道工序———包饺子。我先把一个饺子皮放在手心,舀了一小勺馅小心翼翼地放在饺子皮的正中央,然后将饺子皮对折后,很细心地把边捏好,最后学着大人的样子用两手的虎口一挤,一个饺子包好了。正当我兴高采烈之时,这个刚诞生的“小生命”似乎很不听话,里面的馅儿漏了出来,我又赶忙拿了一个饺子皮“补洞”。这时,再看我包的饺子:又白又胖、油光满面,身上还裹着一件厚厚的棉衣,结果又引来全家人的笑声一片。
吃着自己包的饺子真香啊,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吃饺子呢?
暑去寒来,现在到了寒冷的冬天,一年一度的冬至又到来啦。冬至是冬天最冷的一天也是白天最短的一天,说到冬至,令我最难忘的还是冬至的习俗——吃饺子,嘿嘿,我这个小吃货当然不会放过这次的饺子大餐啦,下面让我给你们说说从我家做饺子到吃饺子的过程吧!
冬至的前一天,妈妈就开始筹备“货物”了。天还没亮,我就跟着妈妈向菜市场出发。
任务1买菜。看着那么多新鲜的蔬菜我也不知道买什么啦,还是让妈妈来买吧。前几年我家吃的都是白菜萝卜肉馅的,现在爸爸想换换口味,吃莲菜肉馅的,妈妈带着我走到卖莲菜的摊子前,经过一番精挑细选,选出了7、8个“最美莲菜”,如果让我选,我肯定是乱拿一番啦。然后,又去了卖肉的市场,买了几斤土猪肉就回家啦。
任务2调馅,包饺子。到了当天的晚上,妈妈给了我第二个任务,包饺子,妈妈把馅调好后,爸爸开始擀皮,我坐着包饺子,姑姑走来告诉我为什么要吃饺子,因为过了冬至天气就会逐渐变冷,饺子是热的东西,可以御寒,不让耳朵冻烂,相传以前有一位名医,去当地看病,那里的每个人耳朵都被冻烂了,所以那位名医说冬至要吃饺子,饺子可以御寒。当我包第一个的时候,可真是漏洞百出,包这头,那头漏了,把那头补好了,上面又漏了,一个饺子用了三层皮才包好了啊,妈妈过来教我怎样包饺子,不一会我就学会了,虽然包的形状不是太好,但还是包了许多。爸爸妈妈看到我包的饺子不由得笑了起来,我也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任务3尝饺子。妈妈把我包的饺子下到了锅里,之后就是慢慢的等待啦,10几分钟后,饺子熟啦,当吃到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后,那叫一个香啊,这也让我知道了一个道理,用汗水付出和劳动得来的东西,那叫一个字——香。虽然包的不好看,却让我知道了一个大道理,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别提心里啥滋味了,真快乐啊。饺子虽小,但意义是不同的。
这就是令我难忘的冬至——吃饺子,希望同学们以后可以用自己的劳动去付出,去收获,那这样的付出就是有意义的,收获到的时候也会感到非常高兴。
众多令人垂涎的水果中,我最喜爱的是蜜柚。
爸爸妈妈都知道我这一喜好,每当他们从超市买回蜜柚,我就会像只欢乐的小鸟一样跑过去,抱在怀里把玩一番。它看起来可爱极了,黄灿灿的,圆圆的,大小正像是一个足球。我常常会把它放在地上,踢来踢去特别好玩儿,还不会产生影响邻居的.噪音。若玩累了,就可以停下来品尝它的美味了。
一提到吃蜜柚,我就急得要流口水。可由于我的力气小,摸着它那软棉棉的黄棉袄,我又显得无能为力。唉,对付不了这个“厚颜无耻”的家伙,我只好请教我那博学多才的妈妈。只见妈妈找来一把锋利的水果刀,先把蜜柚的两头都齐齐地削掉,然后把它稳稳地立在桌上后,用刀子在四周均匀地划上七八刀,“哗哗哗”几声后,蜜柚的外衣就被扒光了,哈哈,嘴巴的美食之旅马上就要开始了。
只见一块块柚瓣紧偎在一起,像员工们在聚精会神地开圆桌会议;又像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我忍痛将它们”残忍“地分开来,拿起一块放入口中,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有几人尝“,能吃上如此合口味的水果,我感觉很幸福。而且对蜜柚我是百吃不厌,但不吃后果可就严重了,简直达到了“一日不吃蜜柚,3月不知肉味”的程度,只要市面上有卖的,无论是时令的还是反季节的,无论是常规价格还是高价格,爸妈为了我的这一癖好,着实花了不少银子呢。
另外我再散布个小秘密:蜜柚的皮也是个宝贝呢,取几片新鲜的柚皮放置卧室里,能净化空气;放几片到冰箱里,能吸附掉箱内的异味。用晒干后的柚皮泡水喝,还具有止咳平喘、清热化痰、健脾消食等药效呢。
听了我的介绍,你会不会也爱上蜜柚了呢?
现在吃火锅,已然不是一件新奇事了。一到什么节日,家里就会弄上一个火锅。一家人围着桌子坐在一起,开开心心的吃火锅。
虽然现在的我已经见多了各种火锅了,但是,我仍旧记得我第一次吃火锅时的场景。我第一次吃火锅是在一个餐馆里,那次是叔叔生日,他邀请亲人们一起去吃他的生日饭。当天,爷爷带着我来到餐厅的时候,我们率先找了一处空座。我至今都还记得清楚,那方圆桌上正放着一个锅。我好奇的瞧了又瞧,但是还是不知道这个该怎么称呼,于是我转头问爷爷这是什么东西。我记住了爷爷朝我说的两个字,火锅。
等到人差不多到齐的时候,餐桌上就上菜了。我几乎是瞪着眼睛看着这些服务员端来的菜,因为就算我再不懂,也是知道这些菜几乎是生的。我下意识的扯了扯了爷爷的衣袖,还不待我说话,爷爷仿佛就已经知道我心里所想的一般。也有拍了拍我扯着他衣袖的手,然后道:“我们待会吃火锅。”
我能如此的惊讶,也正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吃火锅,对火锅可是好奇的紧。在吃火锅的时候,我一直在注视着我身边的长辈们是如何吃的,我瞧着他们将生的菜一一放入火锅里,等到火锅里的菜差不多熟了的时候,然后就夹出来美味的吃了起来。
学着他们的样子,我也夹了一些蔬菜,还有肉类放入了火锅里。火锅里的水在沸腾着,不久后,我尝了尝已经煮熟的菜,心里对火锅更是喜欢上了。
这一顿饭吃完后,爷爷牵着我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话叽里咕噜的多出了不少,但是话题一直都是在围绕着火锅。
我朝爷爷道,明天在家里,我们也要自己来弄一顿火锅吃。爷爷笑着答应了,还忍不住的摸了摸我的头。
有一天,我参加了物资交流大会。
刚到那里就听到了卖家的叫卖声,人群的讨价还价声,买多少的声音。一走进里面就闻到了一股食物那香飘四溢的气味。我一到那就进入了食物区,那里的食物琳琅满目,物美价廉,一应俱全。一家家小店,小摊里的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他们以诚意和美味,挑战你的味蕾。
我来到了烧烤摊,一串串的骆驼肉,一串串的羊肉,我看了就垂涎三尺,立刻就买了五串羊肉串,今天我一定要饱饱眼福,过过嘴瘾。我觉得还不过瘾,但一想:如果吃的太撑,那么其他的就吃不下了。于是,我就买了一串放了葱和蒜的骆驼肉。因为顾客太多,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好不容易挤到了另一个小摊前,那是一个卖鱼丸的小店,那一锅锅的鱼丸馋得我直流口水,那一颗颗白色的鱼丸,一颗颗红色的枣,做成的汤,一看就知道那一锅鱼丸一定很好吃,我顾不上斯文不斯文,买了一碗,狼吞虎咽的把那碗鱼丸一扫而光。不光鱼丸的味道好,就连那汤也很鲜美,喝了还想再来一碗。
接着,我又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到了买冷饮的小店前,来了一杯冷饮,喝了一口,立刻就觉得有一股清凉涌上心头,我又感到很惬意。
喝完了冷饮,我又吃了许多好喝的东西,渐渐的天色变暗了,虽然我心里觉得还没有吃够,可是肚子已经吃不下了,看看时间也很晚了,只好先回家,等到下次再来饱餐一顿。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题记
随着耳边一阵又一阵熟悉的爆竹声,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都是满满的喜庆。
春节来了,我们非常高兴,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对联,还有“福”字,“倒福”是“福到了”的意思。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所以春节一定要放烟花
各色各样的烟花把天空装扮得花花绿绿的,“礼花”直冲云霄,“嘭”一声炸开了,天空顿时变得五彩斑斓,那微弱的火药却像七彩花一样绽放着。可好戏不长,“礼花”从天空中慢慢变淡,变淡,直至烟消云散;那边,一股冲击般的银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喷着,喷着。落下的便义无反顾跳出了银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万从空中掉落,给人极美的感觉;“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这震耳欲聋的响声一定是鞭炮!那热闹的的声音,也足以给20增添许许多多的喜庆了。
富有年味儿的春节,富有人情味儿的人。
南方:
年夜饭,合家团聚吃年夜饭是很重要的事情,在外地工作者,无论远近,过年都会尽量赶回家和家人团圆。年夜饭是很讲究的,南方年夜饭一般不吃饺子,有些地方吃年糕;在福建,有些地区,人们吃“玉角”(或是芋角)代替饺子,玉角和饺子异曲同工,不过不是用面粉做皮,而是用木薯粉或者地瓜粉,或者木薯粉与地瓜粉合用,用来代替以前祖先南迁过年时没有包饺子的面粉,现在有的地方叫又叫地瓜包;而江浙一带,饭桌上通常会有扣肉,有些地方,大年三十晚上,人们会炒瓜子,而在平时是不能晚上炒瓜子的。通常年夜饭鸡、鸭、鹅是少不了的,还会有鱿鱼韭菜,表示长长久久、年年有鱼;还会有红萝卜和辣椒,表示生活红红火火……
北方:
不论佛堂规模大小,除夕夜一律要上供。供桌也叫接桌,桌上的供品成色和数量,自然是随着佛堂的规模而异的。供品最丰富者为“九堂”,即9类供品,综合起来有:猪头、雄鸡、羊肉、馒头、蜜供、套饼、面鲜、水果、百果、花糕、年饭、素饺、素菜等。
此外供桌前还要有照例的“五供”,即一只香炉、一对烛台、一对花瓶(筒)。烛台上插素蜡,香炉内插好手指粗的“子午香”(或藏香)。以上供品午前摆齐,正午开燃蜡点香,俗称“起香”。从此时起香火不可中断,直到“破五”。
明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难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谐音而来。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
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线穿元宝。
北方地区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