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科学教案(锦集13篇)
一、目标:
1、通过探索、操作引导幼儿发现盐水能使蛋浮出水面。
2、乐于表达、交流自己的探索过程和发现。
3、培养探索意识和动手操作努力。
二、准备:
1、水杯、鹌鹑蛋、小勺每人各一份,放入操作盘中。
2、盐一盆,抹布一块,每组一份。
3、鹌鹑头饰一个。
4、清水一盆,空盆一只(备用)
三、过程:
1、故事引题:
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蛋宝宝历险记》。一天,天气真好,许多蛋宝宝出门去玩。它们看看花,看看草,真高兴呀!走到小河边,一个蛋宝宝说:“哎呀,天气太热了,我去洗个藻。”说者“扑通”一声跳进了小河里。哎呀不好了,蛋宝宝一下子沉到了水底。它大声喊:“救命呀,救命呀!”清水姐姐听到了,马上使劲地把蛋宝宝往上托。可惜清水姐姐的力气太小了,蛋宝宝还是一个劲地往下沉。这时候,来了许多的盐哥哥,它们跳进水里,和清水姐姐一起转呀转,转呀转……最后,你们猜,盐哥哥能不能帮助蛋宝宝浮出水面来呢?
2、试一试
蛋宝宝到底有没有得救,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就知道了。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讲一讲
教师戴鹌鹑头饰,引导幼儿讲一讲:
1)蛋宝宝有没有得救?是谁救了他们?
2)盐哥哥在哪里呀?
小结:原来盐溶解在水里以后能让蛋宝宝浮上来。
4、延伸:在区角里再来试一试还有没有别的东西溶解在水里后也能让蛋宝宝浮上来。
活动目标
1、了解在古代和现代生活中,人们传递信息的多种方式,感受现代生活的进步。
2、能够大胆的利用动作创造信号,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信号,并注意用自己的方式记录。
3、两面红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安静的动作,引出动作也是一种信号)
师:刚才我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就这嘘的动作,你们都能明白要做什么,很快安静下来。原来动作也是一种信号,能够让我们明白要做什么。
二、了解古代的信号5
师:在很久以前幼儿教育,古代的人就很聪明,创造出了各种信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烽火、狼烟:
师:你看到了什么?猜猜烟代表什么意思?危险的信号
小结:长城每隔一段距离就设一个烽火台。古代的时候当敌人入侵时,守卫的人就点燃烽火报警,用烟传递敌人来侵的信息。
(2)钟、鼓
师:这是什么?钟、鼓能传递什么信息?
师:古代发生重大事情时,例如起火、发大水等,人们会敲响钟或锣鼓等通知大家集合。
小结:古代人充分利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这些信号来传递信息,可是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的信息传递得慢而且还不够准确。
三、了解现代生活中的信号。
1、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生活经验。
师: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了生活更方便,我们也创造了很多信号。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知道哪些信号?它们有什么作用?
幼:
2、观看视频丰富幼儿的已有经验(出示灯塔、军号、旗语连在一起的视频)
(夜晚的灯塔能够给过往的船只指明航行的方向……。)
(1)观看视频
师(衔接):你们懂得的可真不少,除了你们说的这些,我这里有几种信号,我们一起来看。看你能记住哪种?
小结:灯塔、军号、旗语都是重要的信号。
(2)练习旗语,感受发出与接收信号。
师:我们也一起来学一下旗语吧?我发信号,你们接收信号,做出反应。
小结:原来信号的作用这么大。
3、通过分类课件帮幼儿概括经验
(1)光信号
类似于灯塔,人们利用灯、光创造出的信号,叫做光信号。(如:红绿灯、车灯、提示灯(航空障碍灯)、手电筒(师点击课件与幼儿互动问答并小结)
(2)声音信号
小结:像军号、防空警笛等,生活中有许多声音信号,我们一听到这些信号就知道怎样做。(如:军发令枪、铃声(电话铃、上课铃)、哨声等)
(3)动作信号
小结:像我们看的海军的旗语,这种用动作来表示的信号,叫做动作信号。(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交警、裁判、乐队指挥等的手势)
总结:信号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看到的、听到的信号、动作信号、电信号等,他们都能传递信息,我们通过信号接受到信息,就知道做什么。在我们的幼儿园生活中也能用上信号。
四、幼儿用旗子或动作创编信号
师:看,他们在干什么?信号,能使我们的幼儿园生活会更有趣。我们幼儿园其他环节还没有信号呢。请大家用动作为我们的上课、排队、用餐(图片)也来设计一下信号。
5个小朋友一组设计信号,经过协商,最后由一位代表发信号,其他四位接收信号,我们看一下,哪一组的信号更适合我们班?
五、结束
我们回去把学到的信号教教其他小朋友吧?听信号,吹哨。
设计思路
口袋到处都有,天天使用,孩子们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可在一次散步观察活动时,孩子们对被人扔掉的一只麻袋却表现得非常好奇,并发出了许多疑问,我从进一步询问中发现,孩子们对口袋的有关知识还了解甚少。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原有的东西如麻袋、布袋、网袋等都已不多见,有的甚至已被淘汰,广泛使用的替代品“塑料口袋”,又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了污染。因此,我由麻袋引发了“各种各样的口袋”这一主题活动。幼儿通过认识、感知、分类、操作、讨论、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了解了口袋是多种多样的,是由各种材料做成的……从而让幼儿对口袋有个全新的认识,并懂得塑料口袋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口袋及其功用。
2.了解各种口袋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收集各种各样的口袋(马夹袋、塑料袋、网袋、布袋、纸袋、蛇皮袋、麻袋、食品包装袋等),布置口袋展览。
2.操作材料:米、水、小金鱼、球、玩具等若干;毛巾四条备擦手用。
3.知识准备:活动前组织幼儿参观菜场、垃圾场、医院,并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向孩子介绍家中所用口袋。
4.环保时装表演:四名幼儿身穿用纸袋、网袋、塑料袋、蛇皮袋制成的环保服装,预先排练好;快节奏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参观活动:引导幼儿自由交流、触摸口袋
最近小朋友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口袋,今天我们举行一次口袋展览,你们想不想参观呀?老师请你们看一看都有哪些口袋?摸一摸口袋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口袋?(幼儿自由观看、交流)
二、认识活动:了解口袋由各种材料做成
小朋友看得真仔细,谁能告诉老师这里有些什么口袋?有哪些颜色?什么形状的?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你最喜欢哪只口袋?为什么?
三、分类活动:用标有布、纸、塑料和其它标记的四只篮子进行分类
这些口袋该回家了,请小朋友根据材料的不同把它们送到各自的家中,如:塑料做成的口袋就放在标有塑料标记的篮中……小朋友们开始送吧,比比谁送得又快又对!
咦!这是什么口袋?(麻袋)请几位小朋友上来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讲一讲,它与其它三种口袋有什么不同。
四、交流活动:总结口袋的作用,了解一些特殊口袋
这些各种各样的口袋有什么用呢?请小朋友互相交流交流。口袋除了装东西还有什么用?(用塑料袋装空气,站在蛇皮袋里跳等)请小朋友上来试一试。
生活中,除了这些口袋,还有什么特殊口袋?(氧气袋、热水袋、冰袋等)它们有什么用处?
五、操作活动:教师提供米、水、金鱼、水果、玩具、球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最合适的口袋
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米、水、金鱼、水果、玩具、球等,请小朋友帮助它们找到最合适的口袋,尽量用各种口袋去试一试,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同伴可以合作装东西。
六、讨论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情况,并讨论塑料袋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刚才小朋友们帮许多东西找到了最合适的口袋,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用什么口袋装什么物品?(幼儿交流表达)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是什么口袋?(塑料袋)人们为什么喜欢用它呢?(因为它轻巧、体积小、结实)正因为塑料袋方便,所以人们都使用它,但是这样却给我们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环境污染呢?(少用塑料袋,重复使用塑料袋;尽量使用易分解的口袋;收集起来,变废为宝,制作环保服装)
七、欣赏活动:观赏用废纸袋、塑料袋、网袋等制作成服装的环保时装表演
今天老师将小朋友收集来的各种口袋,制成了环保服装,请小朋友欣赏时装表演。(四名幼儿身穿纸袋、网袋、蛇皮袋、塑料袋做成的服装随音乐进行表演)
这么美的环保服装,你们想不想做呀?我们下次活动就专门来制作环保服装,好吗?现在请小朋友听着音乐模仿时装模特的表演,一起出去活动吧!
活动延伸
1.制作活动:收集更多的口袋进行环保服装创作活动。
2.宣传活动:向社会宣传使用易分解的塑料袋。
3.表演活动:环保时装表演。
评析
口袋是日常生活中极其普通的一件用品,教师能通过观察生活,用敏锐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教育素材,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和环保教育。选材的新颖,构思的巧妙,教育的及时,充分体现了教师有较强的科学意识与创新意识。
整个活动过程设计由浅入深,提问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通过对口袋的观察、感知、操作、分类、讨论等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合作活动中体验口袋的功用;在一次次操作过程中,认识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口袋。
整个活动过程,孩子们始终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在师生互动、幼儿互动活动中,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地发挥。活动最后,让幼儿欣赏用口袋制作的各种各样的环保服装,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将本次活动引向深入,激起了孩子们用口袋制作环保服装的强烈欲望,环保意识也逐渐深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选自南师大幼儿园渗透领域课程大班科学活动《转动的乐趣〉。下面我将分别从教材分析、目标制定、重难点分析、活动准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六大部分进行我的课。
一、教材分析:
现实生活中转动的现象随处可见,风车的转动、水车的转动、车轮的转动。在成人看来是理应如此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却深深吸引着我们的孩子,转动的奥秘让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了顺应孩子的心理,我选择了《转动的乐趣》这一科学探索活动来帮助幼儿去发现探索转动、体验转动的乐趣。
二、说目标制定:
依据新《纲要》重视幼儿的兴趣、情感、态度并在实施中重视幼儿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凡是有教育目标的地方我们总要关注幼儿积极的情感,关注引导而不是驱使儿童去学习。同时我还依据教材内容及本年龄阶段幼儿的认知水平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运动的方式,激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使用多种方式使物体转动起来,体验转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重难点分析: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操作探索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并做好记录,同时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在教学中,通过让幼儿玩陀螺,看课件使幼儿事先回忆有关转动的经验,激发幼儿探索转动现象的兴趣。利用大量的材料帮助幼儿探索转动并给幼儿适时的帮助。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让孩子顺利开展探索活动并获得知识经验,我做了以下准备:
1、不同样式的陀螺,可转动的玩具用具等。
2、课件。
3、绳子、筷子、牙签、橡皮泥、雪花片、纸板等。
4、记录表、白纸、哭笑脸标志、水彩笔、轻快的音乐。
这些准备一是可以丰富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便于幼儿更好的把握知识重点;二是能使幼儿理解转动体验探索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突破活动的难点。
五、教法学法:
1、教法: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启发提问法、课件展示法、引导发现法观察法来进行我的教学,克服了说教的传统形式,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幼儿在探索操作中获取知识获得经验。
课件展示法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使幼儿更有兴趣去学习、探索。克服了许多幼儿观察一幅小画面的现象。如在活动中让幼儿观察课件回忆生活中见过的转动的物品让幼儿能更真切的感受到转动是来自某种力量。
2、学法:本次活动从幼儿角度出发主要运用了操作法、观察法、分类法等。其中操作法是幼儿运用最多也是最感兴趣的一种方法,幼儿在操作中体验转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在造作法中幼儿能通过亲自动手而获取知识经验。
其次我还运用了观察法让幼儿有意识有目的的通过视觉器官来感知事物。通过对陀螺转动的观察来理解转动。
六、说教学流程:
(一)通过操作陀螺和其他玩具用具引发幼儿探索转动的兴趣。
1、幼儿自由玩桌面上的物品并仔细观察会发现什么?
自由的玩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幼儿会有安全感,愉悦感,有了心理上的放松幼儿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观察探索中去。
2、通过亲自观察,探索,体验幼儿具备了大胆自信讲述自己发现的条件。所以这一环节就请幼儿说说桌面上的物品都是怎么运动的。怎样才能使他们转动起来呢?
(二)课件展示再次提起探索兴趣。请幼儿观看课件,总结转动需要的力量来源。
(三)探索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根据做中学的要求我首先让幼儿进行猜想,怎样才能使它们转动起来呢?(可以两件物品合作)
其次,请幼儿自由操作探索,用亲自实验来验证刚才自己的猜想。教师为幼儿投放丰富的材料,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探索操作并做好记录,记录形式没有过多要求只要幼儿自己能看懂就行。此时有的幼儿在寻找材料,有的幼儿在与伙伴商量使其转动起来的方法,有的幼儿边做实验边记录、教师也参与其中作为他们中的一员跟幼儿一起探索讨论,可适时的给予帮助和支持。
最后,请幼儿讲述自己的记录并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教师用大记录表来帮助他们总结:能转动的用笑脸表示,转不起来的用哭脸表示。如果实验有疑义可以共同验证一下,允许孩子有不同的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幼儿自己验证得到的答案,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游戏:我们的身体也能转动。
通过游戏来更好的巩固所获得的转动的知识经验。
(五)活动延伸部分:让转动走进区角,结合幼儿一日生活使幼儿进一步利用各种材料通过各种形式探索转动的现象。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能使一个好的科学活动成功需要不断的尝试探索,为此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活动目标:
1、会借助各种材料制造声音,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2、在操作活动中初步感知材料与声音的关系。
重点:借助材料制造声音,制造不同的声音。
难点:感知材料和声音的关系。
准备:各种空瓶子、罐子、盒子,、豆豆、米粒、纸片。
活动过程:
一、 声音的奇妙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你们看?
2、让我们听听瓶子有没有声音?再听听豆子有没有声音?
3、现在你能想办法使他们发出声音吗?请幼儿说说。
二、幼儿制造声音。
1、第一次尝试操作验证
1)幼儿自由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2)集合,交流怎样制造声音。
2、你们看老师也找了两个好朋友,(教师出示)他们也发出了好听的声音,你们听
(1)教师出示分别装着豆豆、米粒的.铁罐,纸片的铁罐,依次摇动铁罐,让幼儿听辨。(这个声音像什么?并出示给幼儿看。
小结:不同的朋友在一起,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2、再次探索操作验证
1)小朋友现在让我们再去找两个不同的好朋友,让他们发出好听的声音,听听他们的声音有些像什么?
2) 幼儿操作,再次制造声音,探索材料与声音的关系。
3)集合,交流怎样制造声音。
设计意图:
在地球上,所有东西往上一抛都会落下来,这是小班幼儿都有的生活经验。但是对幼儿熟知的经验有没有进一步探索的意义和价值呢?我们试图通过一个集体活动来推动幼儿对这些生活经验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以帮助幼儿学习观察、比较、记录等科学探索的方法。
目标:
1.观察、比较物体下落时的现象,对物体的下落现象感兴趣。
2.能用记录的方式和语言来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准备:
1.第一次操作所需的材料:纸杯、纸盘、泡沫积木、树叶、羽毛、软球、丝巾、绳子、手帕、废弃的饮料瓶、三毛球等,数量之和多于幼儿人数。
2.第二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上,每人增加一份记录纸和笔。
3.第三次操作所需的材料:同样大小、颜色的手工纸每人一张。
过程:
一、观察一种物体的下落现象并清楚表达
1.提出任务。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没那么简单考考你”的挑战游戏。“没那么简单考考你”是什么意思呢?(看上去很简单,其实不简单。)
师:我们知道在地球上所有的物品往上一抛,都会――(幼儿补充:落下来。)这个问题真的很简单!但是你是否注意到,每种东西落下来是什么样子的呢?又能否用清楚流畅的语言来表达呢?这可有点不简单了。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品落下来的样子,等一会儿要请你表达。
2.教师操作,逐一让物体下落。
3.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
(2)教师总结:大家通过仔细观察,把“落下来”这件事情表达得很清楚。有的注意到了落下来的声音,有的观察到了落下来的样子,有的发现了落下来的速度。很棒!
(开门见山地让幼儿带着任务观察物品落下来的现象,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经验准备。)
二、观察、比较两种物体下落现象的不同,用记录方式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1.提出任务。
师:我们今天的挑战是“没那么简单考考你”,下面请选择两样物体,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用动作解释“同一高度,同时落下”),观察它们的`不同,并记录下来。
教师在幼儿操作时的指导要点如下:
●注意了解幼儿是否遵守“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的规则。
●当幼儿有了自己的发现时提醒他们记录下来。
●当幼儿记录有困难时,可以让他们观察同伴记录,提醒他们用符号进行记录。
2.交流与总结。
(1)幼儿交流自己的记录。
教师这时可以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幼儿创造性地用符号来表示自己的发现。
●幼儿记录物体下落速度的不同表现。
(2)总结物体下落现象的相关因素。
师:大家通过观察、比较、记录,知道了物体落下来时有许多不同。可是,这些不同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呢?(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可能与物体的轻重、大小、形状以及风力有关。)
(这个环节的任务难度提高了,即要在前一个环节观察的基础上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并且从语言表达转为记录表达。)
三、探索让同样的纸出现不同的下落速度
1.提出任务。
师:请记住我们的挑战题目是――(幼儿补充:没那么简单考考你。)
师:(出示一张手工纸,使其落下)给你们一张同样的纸,使它下落的速度和我的不一样。看上去简单,其实不简单哦!试一试吧。
2.幼儿操作。
教师边与幼儿一同操作,边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指导要点如下:
●当幼儿出现折叠动作时,便上前鼓励,并与之比较两张纸的下落速度有何不同。
●当大多数幼儿受同伴影响采用折叠方法时,教师应进一步引导:除了折叠.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团、撕开等。)
3.交流与总结。
教师在总结时可以让所有幼儿将变化后的手工纸与教师手中的手工纸一同落下,进行比较观察,鼓励幼儿设法使纸落得快一些。
(在进行了两个环节的尝试、观察、比较和对下落相关因素的思考之后,这个环节尝试让幼儿解决问题,即如何让两张相同的纸下落速度不一样。)
四、结束
师:在“没那么简单考考你”的挑战游戏中,你们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努力思考和尝试,取得了胜利,为自己鼓掌吧!
活动目标:
1、对探究叶脉感兴趣。
2、培养观察能力。
3、尝试对叶子进行分类、计数。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放大镜若干、每人个橡皮泥、叶子标本若干。
2、叶脉标志6个;书本标志6个(上面画有不同的叶脉标志)。
3、事先检查幼儿园西侧花园及附近小花园的安全性。
活动过程:
问题引入:小朋友,你认为叶脉象什么呢?所有叶子的叶脉长得样吗?
小朋友认真地观察,记录所发现的叶脉。提醒幼儿注意保护叶子。并用橡皮泥拓印下来。
二、自由探索:叶脉真有趣。
教师引导幼儿看看、摸摸叶脉;比较叶脉的粗细和纹路图案。并启发幼儿可以用托印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下来并进行分类,也可用放大镜观察。
三、集中交流:不同的.叶脉。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拓印的叶脉,说说它们的花纹分别像什么?可以分成几种?
2、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师利用叶脉标志介绍该类叶脉的名称。
四、游戏:小树叶找朋友。
幼儿自选片叶子标本,观察它的叶脉类型,进行分类游戏。
师:今天,风阿姨要跟叶子标本做游戏,风起时,小树叶就随风飘舞,风停时,小树叶就赶紧躲到它的书本里。
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模仿落叶飘的动作,并扩充对叶脉种类的认识。
五、自然结束:幼儿随着风阿姨飘到活动室做新的游戏。
活动目标:
1、喜欢观察云的变化,有关注和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
2、幼儿了解云的颜色、形状是多变的,初步了解云会变成雨、雪等落下来,感受天上云的变化与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
活动重点和难点:
了解雨、雪是由云变成的。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平时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各种各样的云
材料准备:多变的云视频、各种云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回顾和交流幼儿关于多变的云的已有经验。
引导语:这段时间,我们在晴天、多云、阴雨的.天气带小朋友观察过各种各样的云,云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云像什么?
提问:云会不会移动?云为什么会移动?怎样移动?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云。
讨论:云会不会变成其他的样子?你有没有见过别的云?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时候见到的?
3、观看云变成雨、变成雪的课件,感知云会变成雨、雪等落下来的现象。
讨论:谁知道云会变成什么?
通过课件向幼儿介绍天上下雨就是云变成的,冬天下的雪也是云变成的,进一步感知云的变化。
4、感受和发现云朵变化与天气的关系。
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云呢?(让幼儿充分讨论猜测后,向幼儿介绍不同的云是和天气有关系的)
引导幼儿分小组将观察记录按天气进行分类整理和比较,制作小组大记录表,并向大家介绍本组的观察发现。
5、活动延伸:
让幼儿去户外观察天上的云,分别说说天上的云块像什么?并把它画下来。
活动目的:
1、让孩子明白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假日之一,有其奇特的习俗习惯。
2、明白"重阳节"的来源。
3、让孩子明白"敬老爱老"是祖国的光荣传统,要敬爱长辈。
4、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教学预备:
1、音乐《常回家看看》
2、剪辑中央电台夕阳红栏目里,百岁长辈美好生活的绝妙片断。
3、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过程:
一、请孩子听歌曲《常回家看看》
1、你们刚听到的是什么歌曲?
2、歌曲中表现的是啥内容?(小孩与大人一块儿探望长辈,回家团聚的场景)
3、导出长辈节:我们孩子有自个儿的节假日,长辈亦有自个儿的节日,即是(农历九月九日)长辈节。
4、你们明白长辈节是怎样来的吗?
二、重阳节的来历
1、长辈节也称重阳节,相传在中国古时候有一个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一天,全家一块儿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那时听说這樣可避邪。所以,重阳节登高之后就渐渐构成一种习俗。打那之后,在九九重阳这一日有很多诗人都做诗来纪念。
2、播放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幼儿学习这首诗。
三、自制礼物送给家中的长辈。
教学反思:
我园历来重视家园共育,加强德育工作。为了使这一良好的传统继续传承下去,萌发孩子主动关爱爷爷、奶奶们的愿望,增进和爷爷奶奶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我们此次加强了节日氛围的营造。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选自南师大幼儿园渗透领域课程大班科学活动《转动的乐趣〉。下面我将分别从教材分析、目标制定、重难点分析、活动准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六大部分进行我的课。
一、教材分析:
现实生活中转动的现象随处可见,风车的转动、水车的转动、车轮的转动。在成人看来是理应如此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却深深吸引着我们的孩子,转动的奥秘让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了顺应孩子的心理,我选择了《转动的乐趣》这一科学探索活动来帮助幼儿去发现探索转动、体验转动的乐趣。
二、说目标制定:
依据新《纲要》重视幼儿的兴趣、情感、态度并在实施中重视幼儿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凡是有教育目标的地方我们总要关注幼儿积极的情感,关注引导而不是驱使儿童去学习。同时我还依据教材内容及本年龄阶段幼儿的认知水平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运动的方式,激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使用多种方式使物体转动起来,体验转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重难点分析: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操作探索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并做好记录,同时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在教学中,通过让幼儿玩陀螺,看课件使幼儿事先回忆有关转动的经验,激发幼儿探索转动现象的兴趣。利用大量的材料帮助幼儿探索转动并给幼儿适时的帮助。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让孩子顺利开展探索活动并获得知识经验,我做了以下准备:
1、不同样式的陀螺,可转动的玩具用具等。
2、课件。
3、绳子、筷子、牙签、橡皮泥、雪花片、纸板等。
4、记录表、白纸、哭笑脸标志、水彩笔、轻快的音乐。
这些准备一是可以丰富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便于幼儿更好的把握知识重点;二是能使幼儿理解转动体验探索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突破活动的难点。
五、教法学法:
1、教法: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启发提问法、课件展示法、引导发现法观察法来进行我的教学,克服了说教的传统形式,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幼儿在探索操作中获取知识获得经验。
课件展示法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使幼儿更有兴趣去学习、探索。克服了许多幼儿观察一幅小画面的现象。如在活动中让幼儿观察课件回忆生活中见过的转动的物品让幼儿能更真切的感受到转动是来自某种力量。
2、学法:本次活动从幼儿角度出发主要运用了操作法、观察法、分类法等。其中操作法是幼儿运用最多也是最感兴趣的一种方法,幼儿在操作中体验转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在造作法中幼儿能通过亲自动手而获取知识经验。
其次我还运用了观察法让幼儿有意识有目的的通过视觉器官来感知事物。通过对陀螺转动的观察来理解转动。
六、说教学流程:
(一)通过操作陀螺和其他玩具用具引发幼儿探索转动的兴趣。
1、幼儿自由玩桌面上的物品并仔细观察会发现什么?
自由的玩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幼儿会有安全感,愉悦感,有了心理上的放松幼儿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观察探索中去。
2、通过亲自观察,探索,体验幼儿具备了大胆自信讲述自己发现的条件。所以这一环节就请幼儿说说桌面上的物品都是怎么运动的。怎样才能使他们转动起来呢?
(二)课件展示再次提起探索兴趣。请幼儿观看课件,总结转动需要的力量来源。
(三)探索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根据做中学的要求我首先让幼儿进行猜想,怎样才能使它们转动起来呢?(可以两件物品合作)
其次,请幼儿自由操作探索,用亲自实验来验证刚才自己的猜想。教师为幼儿投放丰富的材料,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探索操作并做好记录,记录形式没有过多要求只要幼儿自己能看懂就行。此时有的幼儿在寻找材料,有的幼儿在与伙伴商量使其转动起来的方法,有的幼儿边做实验边记录、教师也参与其中作为他们中的一员跟幼儿一起探索讨论,可适时的给予帮助和支持。
最后,请幼儿讲述自己的记录并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教师用大记录表来帮助他们总结:能转动的用笑脸表示,转不起来的用哭脸表示。如果实验有疑义可以共同验证一下,允许孩子有不同的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幼儿自己验证得到的答案,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游戏:我们的身体也能转动。
通过游戏来更好的巩固所获得的转动的知识经验。
(五)活动延伸部分:让转动走进区角,结合幼儿一日生活使幼儿进一步利用各种材料通过各种形式探索转动的现象。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能使一个好的科学活动成功需要不断的尝试探索,为此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活动目标
1、感受硬板纸、图画纸和面巾纸的不同质地,初步了解它们各自的作用。
2、鼓励幼儿大胆操作探索,并乐于动脑思考问题。
3、在竞赛中体验团队的荣誉感和竞赛的精神。
活动准备
1、三组操作材料:一组为一筐硬板纸,一组为一筐图画纸,一组为一筐面巾纸。(每组材料中都有一些进行过对折,另有一些画有苹果轮廓)
2、每小组两个小筐蜡笔,每个幼儿一个粘有泥巴的海洋球。
3、竞赛记录表一份(教师用)。
活动过程
1.提出任务
“今天,我们三组小朋友,要来进行一次有趣的比赛!”出示教师记录表,“分别是搭房子,给苹果宝宝穿衣服和给鸡蛋宝宝擦脸,看看哪一组会赢!”
2.完成任务
(1)比赛搭房子: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动手用本组的.材料一起搭建房子。期间教师适当提示对折纸的用途,并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和帮助,看哪一组的房子建得最快最好。
(2)比赛给苹果宝宝穿衣服:鼓励幼儿用蜡笔给绘画在纸上的苹果宝宝涂色,看看哪一组的涂色最快最好。
(3)比赛给蛋宝宝擦脸:鼓励幼儿用本组的材料帮蛋宝宝擦干净脏脏的脸,看看哪一组擦得又快又干净。
3、每一次小活动结束,教师除评出最好的作品外还要对其他作品作出积极肯定的评价。并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创作进行简要地说明和点评。同时,教师引导幼儿辨别不同质地的纸张具有不同的用途。
活动结束
找一找幼儿园里和家里还有哪些纸,它们的质地和用途有哪些。
活动目标:
1、 通过各种感官对比感知,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理特性和水能溶解特定物质(糖、盐等)的化学特性2、 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3、 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注准备:
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2、小勺子,吸管,温开水,盐、白砂糖3、彩色塑料物件,石头,洗衣粉
活动一: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过程:
(一)引导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的兴趣"手抓不起,刀劈不开,洗脸洗手,都叫他来"
(二)基本活动1、 水是没有颜色的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让幼儿比较,说出:牛奶是什么颜色的?水呢?
2、水是没有气味的出示一杯醋和一杯水,幼儿闻一闻醋,再闻一闻水,说说水有没有气味3、水是没有味道的幼儿尝尝甜牛奶,尝尝醋,尝尝水,比较:水有没有味道?
4、水是透明的在牛奶杯中和水中各放一块颜色鲜艳的糖,对比观察:为什么牛奶中的糖块看不见?水中的看得见?
5、小结:水是无色,无味而且透明的
活动二:
过程:
(一)引导活动
1、出示两杯开水,一杯放了糖,一杯没有放糖,问:这两杯水一样吗?看上去一样,喝一喝呢?
2、请个别的小朋友尝尝3、问:为什么这杯水会是甜的?
(二)基本活动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糖和水的颜色味道,分别是白与无色,甜与无味
2、将白糖放进水里轻轻搅动,慢慢的,糖不见了,白糖到哪里去了?
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么样?
4、再用盐做一次实验5、小结:水能溶解糖和盐
(三)巩固活动
1、讨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里?
2、让幼儿把老师提供的石头,彩色塑料物件,洗衣粉等东西放在水里,过一会儿或搅动一下,看看哪些东西不见了?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3、提醒幼儿回家继续做类似的实验活动三:讨论水有什么用途呢?小朋友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活动目标:
1、感知各类水果,制作水果拼盘,品尝水果的滋味,培养幼儿触摸觉、嗅觉、味觉的能力。
2、发现、感受和体验生活的中的美。
3、学会分享,感受参与的乐趣,体验亲子活动的乐趣。
4、感受节日欢快的气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节日环境布置
2、事先通知家长准备各种水果,水果刀、漂亮的果盘(平盘)等物品。
3、牙签、手绢
4、背景音乐(本班博客的背景音乐,家长都很熟悉和亲切)
活动过程:
1、引入:
明天就是元旦了,首先祝愿各位家长和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元旦到了,小朋友们又长大了一岁,变得懂事了,也漂亮了,你们笑起来真好看,小脸像苹果,眼睛像葡萄,嘴巴像樱桃,对了,我给忘了,你们都是水果宝贝,对不对?你们是不是非常喜欢吃水果呢?那我“采访”一下你们,单独提问:你最喜欢吃的水果?“小朋友们喜欢吃这么多种水果,说得老师都馋了,老师在这里藏着很多水果拼盘,你们想看吗?好!看完了之后,我们就和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块儿做水果拼盘,咱们今天一饱口福,吃个够!好吗?
2、看课件:色、香、味俱全的水果拼盘
3、和家长一起做水果拼盘
(1)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制作水果拼盘
(2)幼儿分组制作水果拼盘(提醒家长用刀时要小心,以免误伤孩子)
(3)欣赏各组的水果拼盘,幼儿进行评价
(4)为拼盘取名字。
(5)拍照
4、分享活动:
自助式品尝水果拼盘。
请小朋友用牙签取水果,并送给辛勤养育自己的爸爸妈妈以及爷爷奶奶,或者送给老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5、延伸活动:
(1)在区角进行小型的此类活动。
(2)教育幼儿不挑食,多吃水果、蔬菜。
活动反思:
在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中,孩子们专心致志,在家长的帮助下,纷纷完成自己的作品;从中孩子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孩子们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孩子们完成作品后,相互观赏,这不仅让孩子经历一次美的享受,且拓展了孩子的思维、想象,使孩子们打开眼界。相互品尝让整个活动温馨而愉快,同时也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肯定,加深了家园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