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来的王老师》有感精品3篇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看的书,我也不例外。
我喜欢读《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这本书,书中的故事使我感慨万分。老师是您伴随着我们成长,从黎明倒傍晚是您呵护关,怀领,导着我们;我们沐浴着知识的阳光雨露,探索者未知的多彩世界……是您们,敬爱的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真诚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教育颂歌。培养一批又一批建设祖国栋梁之才;一代又一代的接力传承,才有了祖国惊天的.快速发展和辉煌成就。
古人云:其身玉,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个让人喜欢,敬佩,为学生树立了好榜样的老师,他们的魅力,道德品质,言行举止……都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反复阅读,让我重温了许多老师的光荣业绩。陶行知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毕生的座右铭,为我国教育探寻新道路。殷雪梅老师,为了挽救6名学生的生命,在紧急关头张开双臂,奋力将学生推向路旁,自己却被车子撞出老远,永远的离开了。她确实是一位好老师。
书中写了一个个好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对学生真诚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是精神上“扶志”,品德上“扶德”,心理上的“扶健”。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老师是多么伟大,老师是多么崇高。我与这本书的故事将永远不会画上句号,它将伴随我一辈子。
“差生的夜伴奏哭红的眼,放走心愿只受月光的怜。害怕作业反正我像看不见,等到了七点就是明天。差生像是走在陌生的街,却也希望能够把梦实现……”差生,总是被人忽视,被人冷漠,甚至被人避之不及。差生真的像过街老鼠那样,人人讨厌吗?他们也是学生,他们也有自尊,他们也需要别人的尊重和关怀!
前几天,我在书上看到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新来的王老师》,讲的是新任班主任王老师在第一堂语文课就提问了差生蔡林,引起了全班的哄堂大笑,放学时,王老师递给了他一份差生档案,鼓励蔡林好好学习,给予了蔡林极大的信心和勇气。
我掩卷沉思,其实差生也能和尖子生相提并论,老师对每一个学生也应该公平,我也曾是一个差生,但由于老师对我的鼓励和关怀使我对学习的态度改变了。
五年级上学期,我在同学和老师的眼里都是一个差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处事上,得到的都是同学和老师们的白眼、挖苦,每次留堂总少不了我,能受老师的表扬更是少之又少。
那天的天气并不是很好,好像快要下雨,到了下午的第二节课时,天上的乌云越来越多,天色也越来越暗,乌云张开黑色的羽翼向大地扑来,接着一道道闪电划破长空。震耳欲聋的雷声响过以后,暴雨在怒吼的狂风中倾泻下来,雨点像一把把沙子一样,恶狠狠地击在玻璃上,敲得玻璃直响。我并不希望快点下课,因为第三节课我又要留堂,唉,又要留堂了,读书真烦啊!不一会儿就下课了,我垂头丧气地来到五年二班,看见数学张老师正在出练习给同学们做,我静静地走到最后一排,坐了下来,开始做练习,糟了,开头第一题就已经不会了,怎么办啊,算了,跳过吧,做那些容易的题吧,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很多同学都已经离开学校了,课室里只剩下我和张老师,惨了,还有两版没做,正当我冥思苦想时,张老师走到了我身旁,“怎么了,不会做吗?”张老师亲切地问,我点了点头,心里默默地想着,老师平时不是很凶的吗,今天怎么会…“这题先要设单位‘1’为x,然后再用x除以每份数求出的就是份数了。”听完张老师的话,我茅塞顿开,很快就完成了这道题,后面的题目张老师都不厌其烦地告诉我解题方法,在老师的教导下,我把卷子的题目都完成了,老师批改后,我小声地问了老师一句:“老师,我是差生,你为什么还对我这么好?”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无论是差生还是尖子生,他们都是我的学生,我不能用他们的成绩去度量他们,差生,我不能认为他们永远都是差生,那只是暂时的,并不是永远不变的,之所以我花在差生身上的时间比尖子生的多,是因为我希望差生能够以自己的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对学生好,应该说是不存在着爱与不爱的问题,而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这是教师应有的基本责任。我对待差生与优生是平等的,甚至应该给差生更多的关注。其实差生也有很多优点,我们不能只看到他们的缺点,差生和优生只是一步之遥,只要你迈出一步就是成功,就是胜利,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差生,只要你肯努力!”说完,张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走出了教室……
老师的这一段话使我受益匪浅,同时我对学习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上课时,我没有像以前那样开小差了,做作业时也肯开动脑筋了,举手的次数也多了,现在我的成绩也从原来的五十多分变成了七十多,我相信只要我肯努力,我一定会成功的!老师的这一段话将陪伴着我升上初中,我将永远珍藏在心里。
《麦田里的老师》一书告诉我们,孩子的问题,大部分都在大人身上。大人的内在世界,往往是师生或亲子关系的根本源头。当孩子出现状况的时候,如果大人能先回头整理自己的内心,明了自己情绪的根源,再逐一调整,那么大人与孩子都将获得令人欣喜的回馈。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如何才是真正的爱?值得我们深思。正如我们爱孩子,我们真心期望他们在学校学习快乐、学有所成,将来生活幸福,能自立自强于社会。但,仅仅有这样一份真诚的爱心、这样一份期待就足够了吗?教育没有捷径,也没有标准答案。但李崇建老师说“无论孩子做什么选择,没有孩子想向下沉沦的。他们都想向上奋进,都想当一个有价值的人。这个目标和我们对他们的期望是一致的,那我们理所当然要和他们携手共进。”山毛榉、柚子、昆布、茉莉,这些聪明的孩子,或调皮捣蛋,或抑郁寡欢,甚至有自伤行为,问题多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与家长关系非常紧张,都不爱念书,都没有勇气去好好爱自己。他们有幸遇上阿建老师,找到了面对问题,改变自己的勇气,走向了自爱、自强的人生之路。从阅读中,我很佩服李崇建老师对于学生问题的了解、包容和豁达。李崇建老师的包容与豁达,或许正应了那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想想曾经学生在不被我们了解的情况下,被责备,被处罚,这给学生留下了多少痛苦和心灵的创伤,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确实要有更多的了解和爱的艺术,才能正确引导和教育。特别是我们的问题学生更需要这样的爱与智慧。
具体做法是:
1、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在价值观认知方面,都要建立起“主文化”。
“主文化”,我的认识就是创建传播正能量的“场”。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传播正向文化传播的环境营造、活动设计都很重要,因为在这样的氛围中,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一股正向的力量。
2、以“爱”为后盾,是建立规则的基础。
要建立主文化,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建立稳定的规则很重要。阿建老师说,对于孩子,规则的建立,最好清楚简单,绝对不能多,父母、师长要以“爱”为后盾,而不是以军事化的管教为基础。
3、当孩子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时,成人的应对方式将决定教育目标落实的成效。
本书中提出的萨提尔应对模式——“一致性”的沟通方式是较传统应对方式(指责、讨好、超理智、打岔)之外的又一种方式。阿建老师认为,一致性的沟通姿态,目的并不是去改变别人,而是真诚地表达自己,当教育者懂得更真诚地表达自我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清晰容易了。因此,教师在班级经营,父母在和孩子互动时,觉察并调整自己的姿态,更容易达到教育者的目标。
4、给孩子“有价值”的正向肯定,是联接孩子“渴望”层次的阶梯。
在我们遭遇的孩子中,一些特殊孩子不可避免,这些孩子常常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困扰,对于这些孩子的教育引导,不仅需要老师有耐心,更需要老师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们可以运用“一致性”的沟通方式,通过与孩子的交谈、沟通,在了解孩子真实想法的过程中,体验孩子的情绪,表达自我讯息,努力挖掘有价值的正向能量,促进孩子向着自己“渴望”的目标行进。
教出好孩子,是家长、教师一辈子的梦想,而我们的孩子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是不能期望用同一种教育方式就一定能获得高品质产品的过程,因此,在他们的成长中,虽然需要我们成人作出正向的引导,但作为成人特别是教育者,“如何教出好孩子”也许就是我们一辈子需要“进修”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