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高二下册作文8篇

2023-12-30 12:26:17综合

高二下册作文8篇

高二下册作文 篇1

  学会变通

  人想要生存,必须懂得变通。对那些华而不实、于身无益的东西就要果断舍弃。舍弃才能发展。

  变通,变则通,通则达。一个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的裙子烧了个洞,致使裙子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修饰以金边,然为其取名为凤尾裙。不但买了个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他的灵通一变,不仅使他的生意红火,还令他的名声一震。所以,我们要学会改变自己的思维,学会变通,走向人生新方向!

  学会变通,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经路。在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加利福尼亚洲涌来了大量的淘金者,淘金的人越来越多,金子就越来越难淘。当地的气候十分炎热干燥,水源极缺,不少人因为缺水而被渴死。一位十七岁的男孩亚默尔灵机一动,断然放弃淘金的念头,改为买水。他的这一行动引起了不少人的不解与讪笑。然而,当许多的淘金者空手而归时,亚默尔已成为一个小富翁了。亚默尔正是学会了变通,不执着于很多人已尝试过的失败的事物上,而是在同一种情况下转换思维寻求商机。他以改变自己为途径通向成功,这一点,往往是会被许多人忽视的。所以,学会变通,会使我们走向成功。

  在充满不定性的环境中,有时我们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的方向执着努力,而是在随机应变中学求生的出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我们不能否认执着对人生的推动作用,但也应该看到,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灵活机动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要好得多。只知道执着的淘金者走向失败,而知道变通的亚默尔却成了富翁。

  学会变通,我们就要合理的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世上没有两个人的经历是一样的,世上没有两个人在相同的境遇中,所以我们就要针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变通。就像是鲁迅,处在中国危机之际,他清楚的认出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医生并不能医治好当时的中国,而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影响人们的内心世界,改变中国的命运。所以他选择了变通,弃医从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让自己活的更有价值。所以学会变通,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变通找到更好的适合自己的发展途径。

  学会变通,走向新的道路。改则通,通则顺,顺则生。于国如此,于身亦如此。让我们学会变通,创造新的生活。

高二下册作文 篇2

  时间匆匆转眼间,我已来到了20年,新的一年里,我想说的话只觉得在脑海中泛起了涟漪。当钟声响起的那一刻,我想我又长了一岁,我们沉浸在新年的祝福里,让我懂了更为深刻的生活。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人,每个人心中甚至还珍藏着一个美丽的童话。我们都是有梦想的人,小学的时候,曾经的我们在老师问的问题: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各种各样的童言无忌回答让我们欢笑中长大,高中的时候,当老师再问起我们的愿望的时候,我们却学会了深思熟虑,长大了我们遇到的事情越来越多,我们想要的结果总是不知不觉中擦肩而过,熟悉的面庞,岁月刻画你满脸的皱纹,我开始明白长大注定的失去和拥有!我一直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其实不然我只不过是比别人多了一点优点而已。我总是用狭隘的眼光看到别的短处,简直是鼠目寸光罢了。晚上我来到了大伯家,一切都变化很大,大伯盛情的招待了我,亲切的说:侄儿,你回来了。我抱着笑容说:是的呀!我回来了。

  过年里,很多人都回来了,我家也不例外,哥哥姐姐在互相聊天吃着点心,大人们欢喜的打着牌,我看到了堂弟悄悄地说:陪陪我出去走。堂弟就和我一起出来了。外面一片甚好,家家都是张灯结彩,小孩子们在黑夜开心的放着鞭炮,一路上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哥哥你就快要高考了是么?弟弟打破了彼此间的宁静。我点了点头,堂弟说:那高考加油哟!不管你考的怎么样我永远支持。我心中莫名的涌动楚一种感动说:谢谢弟弟!你一样努力吧。他又说:作为兄弟不妨我们透露一下彼此间的愿望吧怎么样?弟弟,你先说吧。我说道。好,我想好好努力学习,将来考上一个好高中,同时希望家里人能够在新的一年健康幸福。我没有想到弟弟小小年纪却为家里人这么着想,我可是从没有想到过,我不禁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哥哥,你的愿望呢?我我说真的当时我真的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呢?我哑口无言了。我会回过神告诉他:我希望自己在高考里考好点的!嗯。这个不错嘛!不知不觉中我和弟弟碰到了叔伯,他让弟弟去给他帮忙,弟弟和我说一下就去了。我也回到了家,家里人正在包饺子,我走到自己房中,锁了门,我在想我的愿望到底是什么?我的理想又是什么?我不断的自责不断的反问自己。

  冥冥之中有一个人告诉:你只要你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步,努力去实现心中的梦想,你迟早会实现的。孩子快去吧!我一会激灵我才发现自己睡着了。外面敲起了门来,快出来吃饺子了。妈妈说道。20年的钟声悄悄的响起,我想它是在呼醒我沉睡的梦,但愿他能够早点实现我的愿望那得需要什么呢?

高二下册作文 篇3

  青春是人一生中最富有朝气、最美好、最真实、最充满梦幻的时期。青春是一种宣言,它昭示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青春也是一种姿态,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青春更是一种勇气,带着加速度奔跑,渴望寻找未来的答案。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老狼的青春充满恋爱的温暖色彩,几次分别与和好仿佛只是青春对他的考验,留下无数珍贵的记忆;余秀华的青春充满对别人目光的畏惧、躲避,充满了对自身疾病的自卑,好在她的才华给予了她心灵的慰藉,支持她奋斗至今;冯小刚的青春充满军旅色彩,对部队的留恋、热爱的情感延续至今;郎平的`青春充满了奋斗的汗水,女排的精神令人敬佩,她的事迹为几代中国人所自豪……

  曾经有一位偶像,她在回忆青春时,满脸笑容。她在青春时曾一味地认为自己奋斗的时间还多,并不急,所以在别人为当偶像而奋斗时,她只是在旁边带着眼镜,喝着冷饮,躺在椅子上晒太阳。然而在一次失败的演出后,她意识到了自己青春的有限,意识到了青春需要奋斗。后来她竭尽全力奋斗,当上了首席偶像。在最后女王杯参赛前夕,她的后辈因大赛而忧心忡忡,她在了解情况后,对这位后辈说:其实最重要的不是能否取得女王之位,也不是能否发挥出水平,因为这终究还不是青春的终点,还有时间奋斗。后来,她的后辈因这一句话夺得冠军,成为新一任女王,在接受采访时这位后辈说自己的成就是因为她使自己认识到青春的意义……

  正处于青春年少的我们做不到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力拼搏,不给未来的自己留下遗憾,奋斗的青春是最美丽的!

高二下册作文 篇4

  1.背诵全文。

  2.“根本”“纵情”等词的古今义。

  3.积累“倍”“以”“所”等六个词语。

  一、基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默写3分,共21分)

  1.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魏郑公文集》。作者魏征,字玄成,巨鹿曲阳人。谥郑国公,以直言敢谏著称。

  B.本文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之一,阐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等观点。

  C.疏,原意为“分条陈述”。后指一种文体,给皇帝的奏议,也叫“条陈”。

  D.魏征死后,唐太宗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 )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C.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D.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惧满溢,则思江河下百川

高二下册作文 篇5

  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这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是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一课,它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也是选在中学教材里面的一篇传统课文。

  文学作品核心意义的分析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核心意义需通过审美形式表现出来。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荷塘月色》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本文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点:

  1、抓住景物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形象生动地进行描绘。

  2、课文四、五、六三段的赏析,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揣摩文中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曲折地表现作者矛盾苦闷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朗读欣赏,整体感知。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写出了荷花的动态。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二)学生听朗诵录音,疏通字词。

  如:乘(chéng)凉、煤屑(xiè)、蓊蓊(wěng)郁郁、独处(chǔ)、妙处(chù)、袅(niǎo)娜(nuó)、脉脉(mò)、参差(cēncī)、斑驳(bó)、敛裾(liǎnjū)。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语言美、画面美

  (一)引导启发,随文入境。

  文章解题,划分文章结构层次:根据以上各段段意,可判定标题“荷塘”与“月色”应是并列关系,而非偏正关系。

  1.第一部分(1—3):观荷缘起。(情)

  2.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景)

  3.第三部分(7—8):联想采莲。(情)

  (情景交融)

  (二):学生再读课文,概括每一段段意。

  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第二段:去荷塘的路上;第三段:月下独处时的感受;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第六段:荷塘的四周;第七段: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和采莲诗;第八段:在思乡与遐想中,作者回家。

  三、品读课文,情感升华

  (一)重点分析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通过写夜游荷塘所见到的景物,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理。

  1.(第四段)月下荷塘:

  荷叶:高而圆,动态美(叠词、比喻)

  荷花:柔美、娇美(拟人、博喻)

  荷香:时断时续、若有如无、清淡飘渺、沁人心脾(通感)

  荷波:衬托环境优雅和宁静(动静结合、拟人)

  荷韵:言有尽而意无穷(拟人、虚实结合)

  2.(第五段)塘上月色:

  月光:泻、浮、洗、笼(比喻)

  月影:画(比喻)

  光与影:和谐分布——名曲(通感)

  3.(第六段)荷塘四周:

  杨柳

  远山

  路灯

  蝉声、蛙声

  (二)把握手法,延伸拓展。

  1.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修辞)

  a.比喻的修辞手法。

  (1)明喻:明显的喻词“像、如、好比”等。

  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不明显的“是、成为”等。

  例: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3)借喻:隐去本体、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例:我的“长生果”(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4)博喻:一个本体,多个喻体。

  例: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b.通感的修辞手法:

  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感觉的转移,又叫移觉。

  五官及对应的五种感觉:眼(视觉)、耳(听觉)、舌(味觉)、鼻(嗅觉)、身(触觉)。

  (1)(嗅觉——听觉)

  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视觉——听觉)

  例: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听觉——视觉)

  例:蓝水兵,你的嗓音纯得发蓝。

  2.巩固练习: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3.重叠词的使用:日日、迷迷糊糊、悄悄、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粒粒、缕缕、密密、脉脉、静静、薄薄、峭楞楞、弯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轻轻

  (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四、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写月光与写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描写交错,抒情与写景交融,形成一幅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了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文章用词精当,语言清新,富有表现力。如动词的选择,博喻和通感的运用,不仅描写形象,且十分传神,请同学们在背诵过程中进一步体味。

  五、课后作业

  1.学着作者的写法,写一写你看到的一处景象。

  2.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等。要求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安排明确的线索,采用合理顺序和即景抒情等。字数在300字以上。

高二下册作文 篇6

  一、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婉约派词人柳永的艺术风格。 2、具体体会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3、认清词作情调过于伤感低沉的负面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体味这首词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2、难点:对词中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鉴赏。

  三、教学方法

  以学生活动为主,点拨启发,引导讨论,朗读背诵,检查落实。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宋词作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提及宋词,不能不提到婉约词的代表人物柳永;而提及柳永,又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铃》。多年来,它常诵不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二)简介作者

  1、从名句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及柳永,大家也许不像对苏轼那样熟悉,但他的两句名句早已广为传诵。(提问、启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多么炽热如火的爱的情愫!直到晚清,曾受到过西学影响的王国维还震惊于这种爱情表白的炽烈,并将其用来比喻对于大事业、大学问不懈、执着的追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艰苦探索(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执着追求(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2、明确三点,简要介绍写作背景(略) (1)名字:柳永、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2)特点:精通音律,擅长词曲,创制慢词,贴近市民,“变一代词风”。 (3)影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三)整体点拨《雨霖铃》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元十大曲”之一,历来被认为是抒写离别之情的典范之作。要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词,请结合“自读提示”阅读全词并思考:1、这首词是按什么顺序写离别之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2、这首词哪些句子写景?哪些句子抒情?怎样情景交融的?板书:(线索) (重点)离别前:勾勒环境离别时:描写情态离别后:刻画心理

  (四)重点分析(边朗读边进行)第1句:写景。通过寒蝉凄切痛楚的叫声、令人伤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骤雨初歇后的萧条冷落的景物,映衬出离人此时内心深沉的痛楚。景中有情,字字含情。第2句:写人。京城门外,情人临时搭起帐篷,设宴饯行,然而离人心情不好,食之无味。正当二人难分难舍之时,船公却催促登船。两个转折句,足见其留恋之情深。不管是写景,还是写人,都是为了勾勒出离别前的环境:凄清、萧瑟(板书:凄清、萧瑟)第3句:写景。用白描手法,神情逼真地写出了二人分手时的情况,刻画出“别亦难”时的悲痛心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与苏轼的《江城子》中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提问),简直使人柔肠寸断,悲痛欲绝,“语虽不奇,而意致绵密”。第4句:过渡。一个“念”字,说明下面所写的景物是想象的,是虚写。虽无语凝噎,但思绪万千: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

  【提问】此处的景物描写应如何理解?是否给人以宽广雄伟的气势之感?

  【解说】不是。结合写作背景,不难看出此处是借此景衬托离愁的无边无际、离人前途的渺茫及情人相见之无期;也反衬离人孤舟行驶的飘零渺小、孤苦伶仃。由此可以想象出离人在离别时虽无无语凝噎,但望空凝思、情意绵绵之态,自然引出了下文对别后漂泊孤寂的联想,承上启下。(板书:留恋、难舍)第5句:点题。用“伤别离”点题(板书),并用对比手法,衬托出自己的离愁比古人更深更重。第6句:名句。是作者的想象。(鉴赏见后)第7句:高潮。两个让步假设句,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纵有“良晨美景”,谁与共欢?纵有“千种风情”,谁与共话?设想细腻,语出辛酸,痛切地道出相期之愿,重聚之难。多么伤感!多么苦涩!(板书:伤感、苦涩)

  【小结归纳】写离愁别绪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题材。显然,本词脍炙人口不是以题材取胜,而在于它能够“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把“自古伤别离”和“冷落清秋”的景巧妙地结合,把“千种风情”和“良辰美景”巧妙结合,相互穿插,情景交融。(板书:情景交融)

  (五)难点讨论(小黑板)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作者的名句,它好在哪里?古人:折柳相赠,暗“留”之意杨“柳”—“留”的谐音离人:见柳思人,离愁又生。眼前景晓风—“凉”(特点),衬别后心情之凄凉。别后情(明) (暗) “残”月—不团圆,透出凄凉冷落之感。景中有情

  (六)朗读、背诵要求:正确流利、感情充沛、熟读成诵、琅琅上口。(尽量当堂完成)方式:检查学生、教师示范。

  (七)课外作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首词扩展成一篇情景交融的短文。(300字左右)。

  《雨霖铃》练习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凄切(qiè)罗绮(qí)处(chù)之泰然适逢其会(huì)

  B.相(xiāng)看凝噎(yē)间不容发(fā)参(cēn)差不齐

  C.应(yīng)届暮霭(ǎi)良辰(chén)美景重湖叠巘(yǎn)

  D.与(yǔ)会千骑(jì)字字珠玑(jī)荷(hè)枪实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催促军帐噤若寒蝉胜券在握

  B.暮霭竞然不勘入目不屈不挠

  C.天堑箫鼓寥若辰星九宵云外

  D.嘉宾夜暮嘻笑怒骂童叟无欺

  3.下列对词句中加红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帐饮无绪(没有心绪,没有好心情)市列珠玑(泛指珍珠)

  B.兰舟(船的美称)催发重湖叠巘(山峰)

  C.竟无语凝噎(因为激动或悲伤而说不出话)羌管弄(吹奏)晴

  D.此去经年(经过一年)图(描绘)将好景

  4.古代诗歌中,因声律的要求,常常颠倒词序,下列诗句中颠倒了词序的一项是( )

  A.留恋处,兰舟催发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B.慢词是篇幅长的、节奏缓慢的词。慢,有延长引伸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望海潮》《雨霖铃》都属于慢词。

  C.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等是婉约派的主要作家。

  D.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他精通音律,创制了大量慢词。

  《雨霖铃》测试

  一、给加点字注音

  竟无语凝噎暮霭兰州催发良辰美景

  一、解释句中的词语

  (1)都门帐饮无绪无绪:

  (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堪:

  (3)此去经年经年:

  三、默写课文

  1、遥想公瑾当年,。

  2、《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诗句是。

  3、《雨霖铃》中描写月色的著名诗句是。

  四、判断题

  1、词有词牌,如“念奴娇”、“雨霖铃”便是。( )

  2、词根据风格可以划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根据字数的多少可以划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

  3、词中句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待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

高二下册作文 篇7

“男儿膝下有黄金,只拜苍天和娘亲。”周其凤,曾经的北大校长,在母亲的九十大寿上给她下了跪。一时间,社会对小到议论纷纷。

  孝道自古以来在国人心中就占据重要地位。儒家讲“百善孝为先”,古人在父母亡故后要辞言归乡,戴孝一年至三年。民间流传的孝子佳话也未曾停过:虞舜孝感动天,闵子赛单衣奉亲,睒子鹿乳奉亲等,甚至孝感市的命名,也是因孝子多而得。

  这位北大校长,在母亲面前泪流满面,跪了足足有十分钟,情到深处不能自已,看得旁人也声泪俱下。不论他平时是否常回家探望,但他这长跪已表达出了一切对母亲的爱。看着VCR中母亲的含辛茹苦而释放的感情,得到的应是赞许,而非冷语相讥。

  以周其凤言语犀利的惯例,不少人似乎是理所应当的站出来质疑他此举的动机。有人说为什么探母也有人拍照,有人问为什么会有人录视频,更有甚者尖锐的眼睛看到视频中某村民背着名牌挎包,便立即猜测起那村民作文/的“身份”。

  一股此起彼伏的怀疑,声讨乃至谩骂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对人不对事,这就是我对这些网民的看法。同样的行为,郑渊洁做来就是“孝子”,吴秀波做来就是“男神”,但他周其凤做来就是“伪君子”,骂声一片。难道同样是尽孝,不该被宣扬,学习吗?

  无论是谁,至少他为母亲跪了十分钟,而骂他的人里,又有多少人为母亲洗过几次脚呢?一人做事可以有诸多效益,不可否认,这一次探母让周其凤又一次出了名。可是只有他做到的我们没有做到,他就应是榜样,全社会的榜样。孝道不应分人,而且人人有责。

  或许许多人认为尽孝很难,平时太忙顾不上回家,但事情往往并没有想家中那样困难。记得《一个人的朝圣》中那个为友奔波87天的老人哈罗德,他的行程横跨了整个英伦半岛,却没有一套的准备。

  发自本心的行为,毫无娇柔作势,往往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从现在开始,尽力去尽孝,去想,去做,让孝道在社会中洋溢!

高二下册作文 篇8

  班里有一位同学叫姓时,由于个子娇小,说话口吃,同学们都叫“结巴小时”。也正是因为口吃,他平时很少和大家说话,上课也从来不举手发言。

  记得本学期的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教学第三课《父亲的叮嘱》时提了一个问题,让同学们划出父亲叮嘱的话。这样简单的问题,大家自然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了。老师环视了教室一圈,把目光落在小时的身上。她走过去,看看小时的书,就请他站起来回答问题。起先小时坐着不动,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小时慢慢地站起来,捧起语文书读了起来:“你……你……你……”可是半天才憋出三个“你”字,后面的句子竟是没读出来。同学们也终于憋不住了,哄堂大笑起来,有的索性也“你……你……你……”的模仿小时的回答,有的直接把小时没读完的句子读完,有的笑得前俯后仰的喘不上气。还有的竟然忘乎所以地叫着“结巴小时”。我也笑得趴在桌上直不起腰来。再看小时,此时他脸涨得通红,低着头,感觉他在落泪。

“笑完了吗?”耳边突然响起一声严厉的问话,教室里的笑声嘎然而止,一下子静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此时我们都听到了小时的抽泣。同学们用惊恐的眼睛看着一脸严肃的老师,吓得大气也不敢出。

“小时有口吃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作为他的同学们,我有做到去帮助他,反而在他能勇敢发言的时候嘲笑他,这种行为对吗?无论你的对面是谁,我们都要学会静下心来倾听。学会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己个人良好素养的体现。今天的你拥有了吗?”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都羞愧地低下了头。我也羞得感觉脸发烫。

  小时还在不停地抽泣着,同桌拿出一张餐巾纸给小时,大家都不知如何是好!老师走到小时的边上,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温柔地说:“小时,同学们都知道自己错了,可是你选择逃避对自己是不利的。都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如果你鼓起勇气来更多锻炼,相信你一定会越说越好的!”老师的话音刚落,不知是谁起了个头,拍起手来,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大家的鼓励下,小时也终于结结巴巴地回答了问题。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小时回答问题时,同学们都会静静地听他讲完,再也没人嘲笑他了。渐渐地,我也逐渐体会到学会倾听的好处,周围的同学也越来越多的和我交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