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作文300字【11篇】
元宵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奶奶去铁西公园玩。公园里有各种各样的灯,有大象灯、龙灯、马灯、花灯、楼灯、卡通灯,还有二龙戏珠灯,五光十色,这真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装点着美丽的铁西公园。
灯会上有各种各样的玩具,有手提灯笼、魔法棒、唐面人、带灯的装饰品……灯会上人很多很多,摩肩接肿,人山人海。卖羊肉串的是烟雾缭绕;卖煎饼的是热汽腾腾;卖臭豆腐的地方是臭气熏天……叫卖声此起彼伏,传遍了整个街道。
今年的元宵节真是太热闹了!
我爱我家乡的元宵节,因为元宵节既热闹又有意义,他是我们安亭人民安居乐业,享受幸福生活的集中体现。
今天是二月六日元宵节,晚上我吃饭就和爸爸、妈妈、二大娘去泉城广场看花灯。到了泉城广场,人是很多,可是花灯却没有一个。我们又往北走,来到护城河的桥上,站在桥上我看到了趵突泉东门门口的两个花灯,于是我们有往西边走去。
来到趵突泉东门门口我就看到了在桥上看见的两个花灯,原来这是一个人像,它手里拿着两个棍子,身上披着一副铠甲,好像在看守大门。接着我们往南走,看到了一个花灯,它是一个柱子,上面盘旋着一条龙,那条龙好像在找柱子顶上的一个珠子。这时妈妈让我们回去,我们只好往回走,当我们路过泉城广场时,喷泉正好开始了,那景色很美:喷泉随着音乐舞动、各种灯光照着喷泉让它五颜六色。这时候已经八点多了,我们只好走了。
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着年味越来越淡了。如说真的是由深变淡也是有很多因素驱使的。然而从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考虑,那么,这便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其实这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今年我们这里的元宵节灯会将特意在文化主题公园里举行。天公也极为做美,今晚的天气甚是配合,明月当空照着。今年的元宵节夜晚人潮明显多了很多,看起来热闹极了,充满了欢乐喜气的景致。
文化公园里有许多不同造形种类的动物花灯,有米老鼠、马、长颈鹿、101忠狗、大熊猫、龙……等等,花灯在五颜六色灯光的点缀下,真是美丽极了,让我有如置身在童话梦幻般的世界中,只见大家都抢着合影,像机闪个不停。
公园的草地上,有许多小朋友提着花灯、玩着仙女棒;还有人在放天灯,天灯随着轻风徐徐的上升愈飞愈高,就好像许多的小星星,在黑夜中闪呀闪的,非常漂亮;还有许多人在放烟火,五光十色的烟火把夜空点缀的五彩缤纷,我的耳边还不时传来大家的惊叹声!
回家的路上,在翰林桥上看到天空中的烟火,倒映在溪水中,金光闪闪的变化着,真是吸引迷人,我们一家人迟迟舍不得回家,直到累了,才踏上回家的归途,这真是一个快乐的元宵节。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我们一家过得快快乐乐的。
吃过晚饭,我们就去广场观看烟花表演。哇,人可真多啊,广场变成了人的海洋,来来往往的人川流不息。虽然有些寒冷,但还是挡不住人们观赏烟花的热情。八点多钟,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一颗颗五彩的礼花腾空而起,礼花炸开以后,一朵朵纸花飘落下来,甚至有的纸花还带着一颗颗亮闪闪的.东西,真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炸开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整个广场的人都沸腾了……
烟花表演在我们的欢呼声中悄悄地结束了,但那一幕幕精彩的烟花,将永远停留在我的美好记忆中。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书圣故里看花灯。
一到那里就看见了一个人坐在正中间,他就是蔡元培。然后就出现了一头大象灯,好像在说:“欢迎你们来到书圣故里!”往后走就会看到四个大大的字—书圣故里。后面就有一条小道。这里的人真是人山人海,我们和拥挤的人群来到了题扇桥上,这里今天有一把特别大的`扇形花灯,格外引人注目。为什么叫它题扇桥呢?原来有一天王羲之路过这座桥,一个老婆婆在桥上卖扇子,王羲之看她可怜就在每一把扇子上写上了他的名字。结果不到一天一篮扇子都抢卖光了。于是老婆婆又要找他写,后来这座桥就成了题扇桥,他躲老婆婆的地方也成了躲婆弄。
后来我们又去了另外的地方,那里有龙灯、马灯、兔灯……还有许许多多我叫不出名的灯等着你去呢!
这次元宵看花灯我很开心!
今年竹北元宵节灯会活动是在文化公园举行,因适逢暖和天气,人潮就显得增加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热闹,充满了欢乐喜气景致。
文化公园裡有许多不同造形种类动物花灯,有米老鼠、马、长颈鹿、101忠狗、大熊猫、龙……等等,花灯在五顏六色灯光点缀下,真是美丽极了,让我有如置身在童话梦幻般世界中,只见大家都抢著合影,像机闪个不停。
公园草地上,有许多小朋友提著花灯、玩著仙女棒;还有人在放天灯,天灯随著轻风徐徐上升愈飞愈高,就好像许多小星星,在黑夜中闪呀闪,非常漂亮;还有许多人在放烟火,五光十色烟火把夜空点缀五彩繽纷,我耳边还不时传来大家惊叹声!
回家路上,在翰林桥上看到天空中烟火,倒映在溪水中,金光闪闪变化著,真是吸引迷人,我们一家人迟迟捨不得回家,直到累了,才踏上回家归途,这真是一个快乐元宵节。
今天是元宵节,我和父亲、母亲在10点左右吃完元宵就一起去河津看热闹,到了那里,只见人山人海,挤得都喘不过气来了!“咚咚”,演出开始了!我带着好奇的心向里面走去,人好多呀,什么都看不见,我只好向前走,走了好长时间,也看不见……
没办法,我们只好不看了,可是,也不能不到一个小时就回去吧!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到了九龙公园,九龙公园的人相对来说较少,我们抄近路走,近路就是土坡,我们爬呀爬,经过十几分钟的奋斗,终于爬上了坡顶。在最高处往下看,好美啊!淡淡的雾气里“漂浮”着许多房屋,仿佛是童话里的仙境。今天虽然没看到热闹,但是却领略了人间仙境,也算是一种美的享受。再见了,九龙公园。
下午,父亲开始装火锅,我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看得入了迷。
原来,装火锅是这样的:一层白菜,一层肉丸子,一层海带,一层瘦肉片子,一层木耳,一层肥肉片子,最后浇上用酱油、味精、生姜粉、盐等调成的汁子。这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夜幕落下,炮声阵阵、礼花声声,还来不及看元宵节晚会,母亲说:“快去写作业了”,于是我提起了笔,写下了这篇见闻。
今天上午,大姨、舅舅带着妹妹到我家来玩儿。
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到妹妹了,看到她我非常高兴。已经是中午了,我们去饭店吃饭,回到家以后,大家都在吃水果。突然妈妈提议说今天是元宵节,去世纪广场玩吧,我们大家都一致同意。我们还带上了一些水果和饮料。
到了世纪广场,我向远处一望,啊!真的人山人海啊!比平时人多是还多好几倍。广场中央搭了一个大戏台,看戏的人记得水泄不通!还有非常多玩套圈儿的,钓鱼的,蹦床的,开小火车的真是看都看不过来。除了玩的还有非常多地方小吃,什么大唐烤肉、爆米花、烤红薯、炒米皮,问着就让人垂涎三尺!抬头看,蓝蓝的天空中飞满了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风筝,把天空装扮的分外美丽。
我们在套圈的地方看了一会儿,妹妹想到充气城堡上玩,于是我们就让她去了,我也上去玩了,因为城堡上人太多,妈妈、大姨和舅舅怕妹妹有危险,让我看着她。我一直坐在城堡上最高的滑梯上看着妹妹,她好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蹦过来,跳过去,真是可爱。
时间过的真快,妹妹要走了,我心里真是有点舍不得,今天是元宵节,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愉快的一天。
今天是元宵节,任何地方都欢天喜地,喜气洋洋的。小明、小红、小兰在家门口一起玩。他们看见天上月亮圆圆的,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放炮的劈啪声音,他们给家里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贴上鲜艳的门贴和春联,家里就有元宵节气氛了。
他们都看完节目,吃完了汤圆,终于忍不住拿出炮竹,又打着漂亮的红灯笼在外面玩。小明左手捂着耳朵,右手点炮竹,小红捂住了双耳,炮竹响了起来,烟花漂亮极了,展开就像一朵大大的花一样,大家都忍不住赞叹起来:”太美了!“小兰急忙拿来灯笼,为这个美好的夜晚庆祝,小兰大叫着:”啊!美好的夜晚!“大家都玩够了,一家人开心极了,他们又吃了许多汤圆,决定去拜访别人。他们首先到了乐乐家,乐乐说:”我玩的超级开心!不过还不过瘾。“小红立刻回答:”那你到我们家去过瘾吧。“他们四个都聚到了小红家,大家一起又放了一次炮竹,打着灯笼,坐在一起赏月。他们一边玩,一边唱着快乐的歌谣。
“卖汤圆,卖汤圆,小小的汤圆圆又圆……”,每当妈妈唱起这首歌时,我就知道又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来了。今天我早早的吃完元宵,便同爸爸、妈妈来到街上,观看十五燃放的美丽烟花。走上街头,街上已是灯火辉煌,人流如潮,到处溢着一派节日气氛。
我们随着人群来到孝感市滚子河畔,刚一到,“轰轰隆隆”的礼炮就响了起来,我抬头望去,一个烟花直冲云宵,天空立刻挂着一个巨大的彩球,闪耀着金光,向四周扩散开来,犹如天上仙女撒下的花朵,向我们直落下来。紧接着又是一连串的烟花直冲云宵,有的像红梅傲雪,有的像孔雀开屏、 有的像天女散花、 有的像金菊怒放、 有的像高空垂柳”……在这黑夜的天空中盛开着,使天空中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奇观,把天空装点的花团绵簇,将这漆黑的夜空点缀得流光溢彩,五彩滨芬。顿时,人群欢腾起来了,欢呼声,喝彩声,彼此起复。瞧,一簇簇,一朵朵,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白的如雪、绿的如草,真可谓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大家尽情享受着天空中这幅幅美丽的画卷。
烟花燃尽,人们还是迟迟不走,伫足在地,一张张笑脸绽开着自豪和喜悦,回味着烟花带给自己的无限乐趣,想来,今年又是一个国泰平安丰收年。
记忆中的元宵节总是有着甜甜糯糯的香气,浓郁的芝麻和淡雅的桂花,还有黏黏扯扯的糯米团……牵扯萦绕,生生不息……
那时的元宵总是比元宵节更具有吸引力,白白糯糯的一团,用白瓷蓝底的碗盛了,用细致温润的勺舀了,送入口中,牙齿轻轻一碰便满唇满舌的香甜,暖暖地泌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萦萦绕绕升腾起的,便是永生永世都说不清道不明的满足与不知名的欣喜与快乐……姥姥总说元宵节吃元宵是有讲究的,白瓷描青的圆底碗中总要匀匀称称地放上六个或者八个圆圆滚滚的元宵。姥姥说,这是双数,图个吉利。那时的姥姥多年轻呀!
头发还是乌亮的黑色,皮肤还是紧实的质感,嗓门一直那么亮堂,用力地喊上一嗓子,东邻西舍便都会听到。多好!我一直以为元宵只有经姥姥叫唤一番才算香甜,所以那时吃元宵前我总是会躲起来,或是倚在枯败的.葡萄藤的蔓条下,或是伏在西院回廊的门旁。然后静静等待着姥姥的呼唤:“丫头,出来吃元宵啦。”接着才会出来。接过姥姥手里的白瓷碗大口大口地吃着。顾不得热暖暖的元宵是不是烫嘴,所以多年以后,当记忆中的庭院早已廖落纷飞,细瓷描青的白碗也早已打落碎成一堆泥沙,姥姥的呼唤在城市嘈杂繁华中被沉默替代,我却还是会在吃元宵时习惯性地想起姥姥的声音:“丫头,出来吃元宵啦”……
丫头,是该出去吃元宵了吗?——喂,我说丫头,你怎么还不出去吃元宵呢?今年的元宵可是特意从南方买来的,据说甜得能腻到你的心里!——喂,我说丫头,你怎么还不出去吃元宵呢?今年的碗可是景德镇的青花瓷,色泽匀淡,质地温润,细腻得莹莹生辉!——喂,我说丫头……对呀,你怎么还不出去吃元宵呢?其实,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今年的元宵不是桂花芝麻馅的?还是今年的碗不如那时的好?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只是记忆中的声音一遍又一遍的回响,脑海中细腻的白瓷碗与不甚甜美的声线竟出奇地合拍搭调。“丫头,出来吃元宵啦!”“丫头,出来吃元宵啦!”……
噢,我知道了,是少了姥姥的呼唤!是少了心中那份暖暖的关爱!原来有些东西莫名印在记忆中的样子,只是模模糊糊的印象,而不是它的本身,就像元宵之于我的味道,其实只是那个细致的白瓷碗与姥姥的呼唤而已。我说丫头,该去吃元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