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字三年级读书笔记【合集9篇】
今天我读了《中华圣贤经典——仁》这本书,我知道了“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理想的人格境界。“仁”的含义相当丰富,兼含礼、义、智、勇、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诸德。
我从“吾不如老农”里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即使是普通人,他身上也会有你不曾拥有的品质,向他们学习便是弥补这些不足方面的最好办法。
我从《江革的孝心》里看到了江革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从江革不肯与盗贼为伍中看出他的的高尚人格。从《王览护兄》中看出王览对哥哥的一份友爱,王览反对母亲欺辱哥哥的行为,避免了一次大的家庭纠纷。一份孝悌让社会少了许多不安定的因素,让家庭和社会都多了一份和谐。
“仁”是仁者,爱人,就是去爱别人、帮助别人、体恤别人,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故其基本含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以后我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爱护别人,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好少年。
今天读了《小屁孩日记三年级怪事多》这本书,我想:我一定不能做顽皮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书中老师让大家参观电视台,小屁孩和同学金刚玩,玩着玩着居然掉队了,最后老师好不容易才找到他们。如果顽皮的话,就会走丢,说不定还会更糟糕。所以平时我们一定要听老师和父母的话,不能太淘气。
有一次在学校中,老师为了上大家体现母亲的辛苦,组织大家参加“护蛋行动”,结果大家的.蛋都被不小心打破了,只有一个同学的蛋“护蛋”成功,完好无损。通过这个行动,我了解到了老师的意图,平时母亲抚养我们非常辛苦,我们就像一个蛋一样,非常脆弱,一不小心就会被打破。母亲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所以我们长大了要好好回报母亲。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们班有许多类似的事情,写得很真实。
大意:海伦凯勒因为小时候的一场高烧,让她成了既聋且盲又哑的人。虽然身体上的障碍,一度让她灰心、失望,但是在家人们的关怀以及老师耐心的指导下,她终于克服了学习上重重的障碍,学会读书、写字。凭着勤奋不懈的努力,她最后也取得大学文凭。她还以过来人的经验,帮助了很多身体上有障碍的人,让他们恢复信心,更致力于盲人生活的改善,海伦˙凯勒几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残障者”。
心得:海伦˙凯勒最令我感到佩服的事,他虽然耳朵聋了、眼睛盲了、嘴巴也不能说话,但他还是很积极、热情的面对她的人生。他还为了帮盲人争取福利而四处奔走,最后成立了基金会。
海伦˙凯勒这种残而不废的精神,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不能因为在某件事情遇到了瓶颈就轻易放弃,这样是不会成功的。所以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青铜葵花》一书是曹文轩写的,主要写了一个名叫青铜的男孩和一个叫葵花的女孩之间的故事。
在青铜五岁的时候,大麦地突然着火,人们急忙扑火,青铜这一个口齿清楚的小男孩就成了一个哑巴。葵花是城里人,但是她爸爸去世了,干校的人把她送在了大麦地,她成了一个孤儿,后来青铜一家都愿意收养它。
一晃就几年过去了,不知奶奶得了什么病,一下子就躺在床上,长年不起。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妹妹葵花逃学去江南采杏子,哥哥青铜每天去卖芦花鞋……后来葵花回城里去了,大家都很想念她,(尤其是青铜,他)每天不吃不喝,等啊,等啊,终于有一天,葵花回来了。
青铜看见葵花,大声喊道:“葵——花”!一个哑巴居然能说话了,在旁边赶着鸭的嘎鱼看见青铜说话了,大吃一惊连忙喊道:“青铜会说话了!青铜会说话了!”(结构清晰明了,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我读了青铜葵花,我觉得苦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苦难的风度,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强者!
我觉得养羊人不应该这么懒惰,狼每天晚上会成群结队的到你家来吃羊,到最后,一只羊也没有了,没有了羊,你早上放什么?放风吧!
所以你要把羊圈修好,街坊都劝你了,连个羊圈都不补,那不是很懒吗?你总不能让街坊替你补吧?那是你的.羊圈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让别人替你做啊。
所以他不该不听街坊的话,要不是街坊说,他还不补呢。
这个寓言很好,让我明白了知错就改的道理。如果我碰到这种事,我一定会改正错误,只要我知道错了就行。
《草房子》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少儿文学长篇小说,作品写了小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桑桑和他的家人是开学不久才调过来的,桑桑的父亲原来是一位猎人,打猎直到25岁。虽然只上过一年学,可他一直坚持读书,才当上了油麻地学校的.校长。
在这六年小学生活中,桑桑亲眼目睹了一件件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纯洁的友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在他的世界里有笑语,有哭泣,有悲伤,也有快乐!这就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精彩六年。
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在富有时不要浪费,在贫穷时不要卑微,尽自己的力量,克服种种困难。只有刻苦,努力,对生活充满信心,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当我看到他描写父亲时,从他父亲离开,回来。留下。生病,锻炼到绝望再到离开,我瞬间泪崩了,一个真正写过文字和感受过亲情的人都知道,他是在深抠自己心上的文字,不经过深挖和对过往深刻的回忆和眷恋很难写出这么深刻动人心扉的文字。
他父亲瘫痪时,他为了能攒钱带父亲去美国看病,不停的工作,几乎很少回家,直到父亲不幸意外过世,他看到自己那张已经被父亲摸的发白的照片,他后悔了,父亲其实想要的其实是希望他能多回来陪伴他。
那一刻意识到了这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们多少孩子打着为了父母能有一个幸福安康的万年,在外奔波忙碌常年不回家,其实父母要的不多,只想孩子能一年内多回家几趟陪陪父母。
而不是等父母有一天离开了再去懊悔,为什么没有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好好珍惜。
今天 读了《小屁孩日记三年级怪事多》这本书,我想:我一定不能做顽皮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书中老师让大家参观电视台,小屁孩和同学金刚玩,玩着玩着居然掉队了,最后老师好不容易才找到他们。如果顽皮的话,就会走丢,说不定还会更糟糕。所以平时我们一定要听老师和父母的话,不能太淘气。
有一次在学校中,老师为了上大家体现母亲的辛苦,组织大家参加“护蛋行动”,结果大家的蛋都被不小心打破了,只有一个同学的蛋“护蛋”成功,完好无损。通过这个行动,我了解到了老师的意图,平时母亲抚养我们非常辛苦,我们就像一个蛋一样,非常脆弱,一不小心就会被打破。母亲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所以我们长大了要好好回报母亲。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们班有许多类似的事情,写得很真实。
记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了两则寓言,其中有一篇是《亡羊补牢》。写了从前有个农夫养了几只羊,有一天,他发现少了一只羊,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晚上被狼叼走了。邻居劝他修好羊圈,可他偏不听,到了第二天,农夫出现又少了一只羊,依旧被狼吃了。
他很后悔自己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他想现在修还不迟,于是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犯了错误,只要及时改正,还不算晚,事情就会有挽回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