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案【合集12篇】
一、说教材
《林黛玉进贾府》是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一篇必学课文。本单元在全套课本中,是文学作品阅读欣赏能力训练序列中的第一个单元,重点训练小说的阅读与鉴赏能力。这个单元的训练与初中也有联系,对于曹雪芹的《红楼梦》,初中学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学生对作家作品并不陌生。从课文本身看,主要写贾府人物出场。人物出场的顺序安排极具匠心,不是大呼隆一起上,而是有先有后,把王熙凤安排在贾母等人之后,把贾宝玉又安排在最后,让一个重要人物,一个主要人物,先后在聚光灯下一展风采。另外,作者写人物出场笔墨轻重也各有不同。对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浓墨重彩,着意渲染,写得特别精彩。课文阅读提示中要求阅读时要注意比较。因此,根据本单元的重点和本课的主要内容并联系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课时安排为四课时:第一课时用<枉凝眉>主题曲导入,简略讲解<红楼梦>的全剧情,引导学生猜测金陵十二钗的隐语引出红楼主要人物关系谱,重点讲解前五回第二课时重点读,可以分角色读,小组读,个人独等形式,在初步预习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字词,理解课文,理清结构第三课时,主要是采用探究方式,赏析人物出场的写作艺术.第四课时为拓展延伸,综合练习,排演课本剧.我现在要说的是第三课时,据此,本可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培养学生同中求异的比较阅读能力
2、欣赏课文人物出场描写的艺术
本节课的重点是比较研究王熙凤贾宝玉的出场,有四个关键的教学环节,即“人物的上场”、“人物的亮相”、“人物的表演和有关介绍”。
难点是要学习在相同的叙事模式中发现不同这需要对学生自然而又深入的引导。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明确学习探讨的方向和范围,我先向学生提供课文学习有关资料(教材全解),并安排学生预习,在前一课时的基础山进一步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四个学习小组,然后各小组自主选择学习探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化和细化讨论。最后在我主持下各组交流研究学习心得。选择同一话题的小组可以竞相发表自己的看法,反驳对方的观点。交流中,我尽量做到不失时机的点拨并注意内外勾联,由表及里,彼此相较。这样,通过课前的铺垫和课中的点拨组织讨论,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探究,竞答,比较分析,就将学生的研究阅读与老师的鉴赏指导结合起来,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说教学过程
(一)明确研读范围
1、导语
中国戏曲中的主角出场一般是有固定程式的:第一步主角在锣鼓声中踱着台步上场,第二步主角来到前台正冠,整理衣服,来一个亮相,第三步做相关介绍,第四步表演才正式开始。王熙凤和贾宝玉是贾府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根据作者对他们出场的描述,分别指出哪是“上场阶段”,哪是“亮相阶段”哪是“介绍阶段”,哪是“表演阶段”?
1、回答,教师总结:两人进门的“声音”和方式相当于“上场”,服装和神态的描写相当于“亮相”,贾母对王熙凤的玩笑、《西江月》词对贾宝玉的评论是“介绍”,王熙凤初见林黛玉的表现和宝黛相会是“正式表演”。
2、学生分配研读问题;然后每一组同学之间展开讨论,看看有什么发现。学习研读问题与预习里的内容近似即:一是比较两人进门的方式;二是比较 两人的亮相和介绍;三是研究凤姐的表演;四是研究宝黛相会。
(二)、研读课文
同学明确本组的研读任务,同组之间展开讨论,我巡视并参与个别组的讨论。花时3至5分钟。因为有预习提纲,同学对两个人的全过程已经有所了解,课堂上分配研读任务,目的是让每一小组对其中某一个环节有深入的钻研。
(三)研读交流
每一组推选一个同学作主要发言,本组同学补充,其余小组如有独到的见解也可补充,同一问题不同小组之间甚至可以展开辩论。我的点拨尽量根据学生的发言,学生讲得好,则少讲;学生的发现如浮于表面,要引向深入;学生如果把两个人割裂开来讲,要引向比较;并且我准备适时提供课外材料来印证。下面是点拨时准备的一些问题。
1、读人物的出场时,我准备了以下三个问题:
①两人进门都是先声夺人,但声音是否一样?两人都迟到原因是否一样?
凤姐的“先声”是笑,宝玉的“先声”是脚步声。凤姐的迟到是为了突出自己,是刻意的安排;宝玉的迟到是烧香迟了,事出有因。
②这两个人的进门方式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可以看出什么?
凤姐是被媳妇们围拥着进门,众星捧月,可见权势炙人,地位高人一等;宝玉是单身直入,仆在前面笑,主在后紧跟,青春爽快之气扑面。
③对于这两个人的进门,林黛玉的感受如何?
一为诧异、惊奇,一为猜测、想像。因惊诧,所以相见时不敢怠慢,因猜想引起内心震动,对前者敬畏有加,与后者灵犀相通。
(此时适时提供脂砚斋的点评:“第一笔,阿凤的三魂六魄已被著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此等笔墨非仙助即神助,不然从何得此机括也?磨新墨,援锐笔,特独出熙凤一人。未见其人,先使闻声,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也’”。)
2、研讨人物的亮相和介绍时,我准备了三个问题:宝玉和凤姐对自己穿戴的态度是否一致?作者通过这身穿戴告诉了我们什么?
宝玉对自己的包装不甚看重,所以一进门就立马卸装,并因之招来贾母的批评。凤姐的包装是主动追求、刻意为之的结果,好让贾府的荣华富贵、自己的地位权势、自己的审美趣味、自己的张扬个性都在这一身包装里展示出来。
②王熙凤和贾宝玉的美有何不同?
宝玉之美,健康、整洁、明艳、多情,让人想起春花、满月、旭日,吹面不寒的杨柳之风。写王熙凤的神貌,笔带贬意,“丹凤眼”“柳叶眉”中有俏丽清秀,“三角眼”“吊梢眉”里透刁钻和威严。
③贾母对王熙凤的玩笑说明了什么?你如何看待《西江月对贾宝玉的评价?
贾母对王熙凤的玩笑说明了贾母对王熙凤的喜爱,同时也可以看出王熙凤泼辣的个性。《西江月》对贾宝玉的介绍采用了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的手法,表现了贾宝玉叛逆的个性。
3、读到王熙凤初见林黛玉的表演时,我准备了三个问题:
①王熙凤初见黛玉有几个动作?意图如何?
三个动作(携、打量、送回),既表示对黛玉的亲热关心,又显示对贾母的尊重。
②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表情有几次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能说说原因吗?
喜-悲-喜,表情变了两次,悲喜全冲着贾母而来。
③从王熙凤在黛玉面前说的四句话中,你能看出点什么?能把四句话和下面的分析对号入座吗?
有条不紊 指挥若定 讨好取巧 不露声色 ( )
事无巨细 无微不至 明表关心 暗显权势 ( )
既表爱心 又表忠心 双方兼顾 点水不露 ( )
善于逢迎 巧于机变 一石数鸟 皆大欢喜 ( )
4、读到宝黛相会时,我也准备了三个问题:
①宝玉见到黛玉有哪些表现,这些表现与王熙凤的表演有何不同?
宝玉是看罢发笑,笑罢“话别”,“话别”后取表字,取字后摔玉,完全是率性而为。王熙凤的作秀是“政治手腕”最大的特点是“假”;贾宝玉的根本特点是真。
②宝黛都是初次相见,两人表现有何不同?
黛玉是一见便惊,想法藏在心中;宝玉是看罢发笑,笑罢就说。
黛玉是不敢说,她寄人篱下,谨慎自尊,小心翼翼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他人耻笑了他去。宝玉骄纵惯了,潇洒自在,有话就讲。
③宝黛相见,宝玉又说又笑,引经据典,但为什么一听说黛玉没有玉时,顿时发起狂病来,摔掉佩玉?
这道题有相当难度,也没有固定参考答案,目的在鼓励创新思维,不做统一说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适时提供王蒙的《宝玉和黛玉的会见》开拓学生的思路)
四、人物命名
根据两人出场表现,结合你的理解,从不同角度给王熙凤、贾宝玉取一个绰号,可以自己拟也可以用课文里的词。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取绰号的方式分析两人的人物形象。
五、结束语
《红楼梦》中有一句话说“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今天我们也只撷取了其中两朵美丽的浪花,就是研究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这两朵浪花确实异彩纷呈。希望我们同学以后读到类似的文学作品时,也放出比较的眼光,去做美丽的发现吧!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2.把握环境这个要素在小说中的作用。
学习时间: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布置预习,熟悉课文。
任务:课文交代,未进府之前,“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阅读文章,划出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路线图,注意她沿途看到的景物。
活动形式:自由阅读,书面作业。
(说明:画路线图能激发学生的反复阅读兴趣,从而达到熟悉文章的目的。)
二、交流路线图,介绍沿途景观。
任务:梳理内容,深入学习。
活动形式:班级交流。
(说明:这个环节重在训练学生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贾府环境、具体设施的有关信息,课文中都有直接表现的文字,学生只要认真读书,不难筛选出的。通过探讨,学生能够从感性上把握到贾府的环境特点。)
三、总结贾府的环境特点。
任务:总结贾府的环境特点。
活动形式:班级交流。
贾府的环境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外观宏伟。
贾府地处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在黛玉的眼中,首先感觉到它“大”:门前蹲着两个大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书写着五个大字。三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外观,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豁高贵的社会地位。
二、布局精妙。
比如贾母的正房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被仪门、耳房、穿堂、甬道簇拥着,更是轩昂壮丽。
三、陈设华贵。
写“荣禧堂”,先详细描写了堂屋中的匾额,无论是其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格,还是匾上的题字与印玺,都显示着主人的社会地位;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楠木交椅、玻璃盒等,都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就是耳房内的陈设和器物也颇为华贵:靠背、引枕、条褥,都饰以龙蟒;小几、香盒、酒槲、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
四、服饰精美。
如王熙凤的衣饰打扮“彩绣辉煌”,贾宝玉、王夫人等乃至仆妇下人,都极为讲究,稍微重要一点的人物出场都有服饰描写。
五、礼节繁琐。
贾府有着一套繁文缛节。如用饭时,“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十分讲位次;丫鬟旁边执着拂尘,李纨、熙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寂然”吃饭,吃过了漱口洗手,之后吃茶。一套仪节,均不得乱来。
(说明:环境包括建筑设施等自然环境因素,还需要注意的是人文因素,社会环境中的人际关系等对人物的塑造尤为重要。)
四、探究环境这个要素的作用。
任务:探究环境这个要素的作用。
活动形式:班级讨论交流。
贾府的环境可以看出它的富贵尊荣,不仅是物质的丰富,还有礼教的繁琐;另一个方面,也暗示了这里的等级森严。
(说明:环境描写关键还是为塑造人物、反映社会服务的。)
五、延伸研究。
任务:阅读“刘姥姥进大观园”一章,与本文叙述的角度、描写内容等进行比较。
活动形式:自主探究、书面作业。
[教学目的]
1、结合课文阅读使学生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分析课文通过人物的外表、语言、行动和心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学习作者用肖像反映人物特征的写作技巧。
3、掌握课文根据人物的地位、身份和性格特点决定人物出场的写法。
4、理解课文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方法]讲练及点导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设想]
1、“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通过课文学习,能体会其中的某些特点。
2、小说有三要素,学习时宜牢牢把握文体特点阅读分析课文。
3、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她进贾府的第一天行踪为线索,借助她的眼睛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和众多的人物,对人物出场的描写各不相同,人物的肖像描写能透露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学习课文时,要细心体会这些特点。
4、本文是古典小说,应了解古代社会的背景;本文又是长篇节选,故又有必要了解该长篇小说的全貌。
5、注意阅读和写作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6、学生已在第三册小说单元中学了小说的基本特征,可让学生运用所学多分析,教师作点拨指导。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简介《红楼梦》的作者、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点出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着重讲叙前五回的内容梗概和前五回在前书中的作用。
3、介绍《贾府人物简表》。
4、梳理课文情节。
第三课时
一、
1、课文是如何介绍众多人物出场的。
2、分析作者对人物出场的写法不同的依据。
二、
1、介绍《荣国府院落方位示意图》
2、小说中关于贾府的环境描写的归类,重点是外观、布局、陈设、器物等。
3、课堂讨论: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课时
[课时目的]
分析通过人物的外表、语言、行动和心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学习课文用肖像描写反映人物特征的写作技巧。
[课时重点]
人物的性格及写法分析,肖像描写的学习。
[课时难点]
林黛玉的性格分析
[课时内容]
一、人物性格和写法分析
1、王熙凤
点拨:(1)铺陈服饰:暗示贪婪与俗气。
(2)描写容貌:美丽外表下隐藏刁钻、狡黠本性。
(3)言行表现:A、贾母戏谑之言:性格泼辣。
B、见黛玉,恭维——试泪——喜:察言观色、机变逢迎。
C、回王夫人:果断能干,受宠专权。
2、贾宝玉
点拨:(1)写法:王夫人对黛玉的叮嘱、黛玉的猜度是侧面描写;
后面的外貌、词两首、动作是正面描写。
(2)性格:封建叛逆者,蔑视世俗,卓然独立,善良多情。
3、林黛玉
点拨:(1)态度与心境:寄人篱下,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2)外貌、神情、风韵:美貌多情,体弱多病。
二、小结:
1、通过课文人物刻划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一般特点。
2、通过课文人物刻划的横向比较,了解课文用肖像描写透露、显示人物特征的特点。
3、归纳“肖像描写”剖析法:
(1)透过肖像看人物的性格、气质;
(2)通过肖像看人物的社会地位;
(3)抓住观察人物的视角析观察者;
(4)结合其他各种描写整体分析;
(5)肖像描写的适时适量。
三、课堂练习:
分析肖像描写片断所显示的人物特征(见练习材料)
小结:肖像描写含有人物服饰、体态、容貌、神态表情、风度等。
四、布置课后练习:
1、写一个肖像描写片断,要能显示人物特征。
2、完成一课一练。
附:板书设计
写出场:先声夺人,性格泼辣
画肖像:美丽的外表,刁钻的本性
王熙凤{见黛玉:察言观色,看风使舵
主
要{出场前的侧面描写:叛逆者
人贾宝玉{出场后的肖像描写:眉清目秀
物二首《西江月》:正文反作法
林黛玉{态度与心境:寄人篱下,处处谨慎
外貌、神情、风韵:美丽多情,体弱多病
《林黛玉进贾府》第二课时导读提纲
1、课文是怎样刻划王熙凤的性格的?王熙凤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怎样刻划贾宝玉的?贾宝玉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3、作者是如何刻划林黛玉的性格特征的?
4、从本课人物分析可知中国古代小说的哪些特点?
5、粗读本单元其他课文,你发现了本课在刻划人物上有哪些特点?
6、请学着用本课有特点的描写手法写一个片断,反映人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分析通过人物的外表、语言、行动和心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学习课文用肖像描写反映人物特征的写作技巧。
(3)区分、了解、并应用小说的相关写作手法。
2、能力目标
(1)分析形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习惯和知识迁移地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提高分析、归纳、评价、写作等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研读小说过程中,培养审美眼光,领会人物的美感。
(2)正确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典型的环境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体会作品如何根据人物外貌描写来体现性格特点。
2.难点: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教学策略】
1、教法:讨论法、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还原法等综合运用
2、教学对象分析及策略:现在高一文科班学生课外阅读量小面窄,本着巩固基础、迁移知识、加强能力的原则,强调突出重点、分散突破难点,补充延伸教材内容,采用设疑激趣、启发调动的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用具媒体组合运用:多媒体平台、学生搜集的资料等。
4、资源开发利用:语文教材、《红楼梦》以及学生搜集、整理的各种资料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
课前预习
【预习提示】
现存的《红楼梦》有甲戌本、乙卯本、庚辰本、舒序本,这四个版本。而评定《红楼梦》的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脂砚斋之外,还有一个名叫畸芴叟。现在,在“红学”这一学问当中,成就颇高的,除了“红学”创始人胡适之外,还有周汝昌、周思源、胡文彬、刘心武等人。希望大家下去可以找些这些代表人物的著作看一下,对《红楼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且,大家也可以上网去看《百家讲坛》的相关视频。
【预习作业】
1、阅读课文,查找曹雪芹生平事迹的相关资料。
2、《红楼梦》大致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历史地位如何?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文中宝玉、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及刻划这些人物所运用的主要方法。
2、学习全文围绕中心事件描写环境,介绍人物的方法。
3、了解《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
二、注意释义。
1、阜(fù)盛:多而兴旺。阜,多;盛,旺。
2、敕(chì)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3、嬷嬷(māma):对老年妇女的称呼。
4、姊(zǐ)妹:姐妹。姊,姐姐。
5、发丧(sāng):为死者办理丧事。
6、纳罕(hǎn):诧异,惊奇。
7、攒(cuán)珠:把珍珠穿起来叫“攒珠”。攒,凑聚。穿起的珍珠被扭绕成各种花样叫“攒珠花”。
8、绾(wǎn)着: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叫“绾”。文中指风姐头上盘绕着一种长钗。
9、嫡(dí)亲:血统最接近的亲属。
10、姬(jī)妾:文中指妾,是男子正房(大老婆)之外娶的偏房(小老婆)。
11、螭(chī):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古代建筑中或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做装饰。
12、茗(míng):原指某一种茶叶,现泛指喝的茶。
13、内帏(wéi):内室,女子的居处。帏,幕帐。
14、盥(guàn):洗手,洗脸。
15、懵(měng)懂:糊涂,不明事理。
16、倭(wō)缎:东洋缎。倭,我国古代对日本国的称呼。
17、潦(liǎo)倒:颓丧,失意。
18、纨(wán)袴(kù):富贵人家子弟的细绢做成的`裤子,后泛指有钱人家子弟穿的华美衣着。纨,很细的丝织品,细绢。
19、蹙(cù):皱眉头。
20、颦颦(pín):皱着眉头,形容忧愁的样子。颦,皱眉。
21、忖(cǔn)度(duó):推测,揣度。
22、钗(chāi)钏(chuàn)盥沐:指日常起居事。钗,发饰类。钏,手饰类。盥,洗手,脸。沐,洗澡。
23、杜撰:没有根据的臆造。
24、顾盼神飞:左右顾盼,神采飞扬。形容人的眼睛大而有神。
25、轩峻:高大。
三、内容主旨。
(一)全文结构。
全文共16个自然段,按情节发展,可分为三个部分。
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开端,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着重描写环境。
2、第二部分(2——14自然段):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
(1)2——4段是第1层,写林黛玉见贾母与王夫人,邢夫人等。
(2)5——6段是第2层,写林黛玉见王熙凤。
(3)7——11段是第3层,写林黛玉见贾赦、贾政,王夫人介绍贾宝玉。
(4)12——14段是第4层,写林黛玉初见贾宝玉。
3、第三部分(15、16自然段)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二)人物分析。
林黛玉:
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投奔外婆家的,虽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她的身世与心境,决定了她在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因此细心、多虑、自尊是她性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分析通过人物的外表、语言、行动和心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学习课文用肖像描写反映人物特征的写作技巧。
(3)区分、了解、并应用小说的相关写作手法。
2、能力目标
(1)分析形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习惯和知识迁移地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提高分析、归纳、评价、写作等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研读小说过程中,培养审美眼光,领会人物的美感。
(2)正确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典型的环境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体会作品如何根据人物外貌描写来体现性格特点。
2.难点: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教学策略】
1、教法:讨论法、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还原法等综合运用
2、教学对象分析及策略:现在高一文科班学生课外阅读量小面窄,本着巩固基础、迁移知识、加强能力的原则,强调突出重点、分散突破难点,补充延伸教材内容,采用设疑激趣、启发调动的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用具媒体组合运用:多媒体平台、学生搜集的资料等。
4、资源开发利用:语文教材、《红楼梦》以及学生搜集、整理的各种资料等。
【课时安排】:
三课时
课前预习
【预习提示】
现存的《红楼梦》有甲戌本、乙卯本、庚辰本、舒序本,这四个版本。而评定《红楼梦》的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脂砚斋之外,还有一个名叫畸芴叟。现在,在“红学”这一学问当中,成就颇高的,除了“红学”创始人胡适之外,还有周汝昌、周思源、胡文彬、刘心武等人。希望大家下去可以找些这些代表人物的著作看一下,对《红楼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且,大家也可以上网去看《百家讲坛》的相关视频。
【预习作业】
1、阅读课文,查找曹雪芹生平事迹的相关资料。
2、《红楼梦》大致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历史地位如何?
教学设计思想: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高中语文教学
1、教法:引导法、归纳法
2、学法:思考法、讨论法
3、教育技术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4、教学重点:掌握古典小说中常用古今义不同的词语把握文章内容及其结构
5、教学难点:借助于肖像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等表现艺术典型的写作技巧,分析林黛玉的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材版本: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 科:高中语文
册 别:第四册
课 题:《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由歌曲《枉凝眉》点出文题
2、作者简介:曹雪芹,名霑,字梦阮,清代小说家
3、介绍《红楼梦》
1)主题及成就
又名《石头记》,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表现出其思想性、艺术性。
2)人物关系表展示
3)利用歌谣“护官符”概括四大家族的财富及关系
二、预习检查
1、给加点字注音
2、词语的古今义
三、文章分析
1、文章线索:以林黛玉初进贾府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2、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开端):林黛玉到荣国府。
第二部分(发展):通过黛玉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环境和人物。
第三部分(结尾):安排黛玉住处。
3、阅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1)贾府门前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2)于贾母处,黛玉看见了什么?
3)黛玉前去拜见二舅舅时又看见了什么?
4)所见的人物分为两大类,试问其为何关系。
5)贾府与别家不同之处
安富尊荣
玉堂金马
硬件
宏伟的外观
讲究的布局
华贵的陈设
威严袭人
礼法严谨
软件
非凡的服饰
骄矜的气质
烦琐的仪节
四、讨论文题的适应性
贾府迎黛玉
林黛玉住姥姥家
五、人物形象分析
1、心理描写:路上所想
2、语言、动作描写
对答
坐座
拜访
3、肖像描写
众人观察
熙凤赞扬
宝玉所见
4、总括黛玉特点
A:细心多虑
B:美貌多情
C:体弱多病
六、课堂小结
教学流程图
作者简介——介绍《红楼梦》——人物关系表——歌谣“护官符”——预习检查——文章线索——结构层次——游贾府示意图——问题思考——讨论文题适应性——人物形象分析(林黛玉)——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利用教材中有限的名著片断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教学设想:
以《红楼梦》歌曲(王立平作曲)的欣赏作为贯穿文学欣赏的红线,以曲调的风格来体会其悲剧性。
课时安排:
一课时(公开课)
教学流程:
一、由《红楼梦序曲》交代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
二、读课文宝黛相会,参译木石前盟(关于贾宝玉的性格暂且按下不提)。
三、如此一对有情人该成眷属吧,而结果却是枉凝眉(欣赏词曲《枉凝眉》)。
四、为什么会如此呢?要从贾宝玉的叛逆性格谈起。(分析归纳课文中侧面、正面及《西江月》二词展示的.宝玉性格。)林黛玉支持贾宝玉,薛宝钗规劝贾宝玉,于是悲剧就产生了。
五、且悲剧是那样的深沉与惊心动魄,欣赏词曲《葬花吟》。
六、悲剧还不仅仅是木石前盟成镜花水月,金玉良缘也是美中不足(欣赏词《终身误》)。于是共同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板书:
附歌词:
1、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
试遣愚衷。
因此上,
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2、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3、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扌不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4、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
到底意难平。
5、咏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6、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间,终难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分析通过人物的外表、语言、行动和心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学习课文用肖像描写反映人物特征的写作技巧。
(3)区分、了解、并应用小说的相关写作手法。
2、能力目标
(1)分析形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习惯和知识迁移地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提高分析、归纳、评价、写作等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研读小说过程中,培养审美眼光,领会人物的美感。
(2)正确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典型的环境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体会作品如何根据人物外貌描写来体现性格特点。
2.难点: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教学策略】
1、教法:讨论法、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还原法等综合运用
2、教学对象分析及策略:现在高一文科班学生课外阅读量小面窄,本着巩固基础、迁移知识、加强能力的原则,强调突出重点、分散突破难点,补充延伸教材内容,采用设疑激趣、启发调动的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用具媒体组合运用:多媒体平台、学生搜集的资料等。
4、资源开发利用:语文教材、《红楼梦》以及学生搜集、整理的各种资料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
课前预习
【预习提示】
现存的《红楼梦》有甲戌本、乙卯本、庚辰本、舒序本,这四个版本。而评定《红楼梦》的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脂砚斋之外,还有一个名叫畸芴叟。现在,在“红学”这一学问当中,成就颇高的,除了“红学”创始人胡适之外,还有周汝昌、周思源、胡文彬、刘心武等人。希望大家下去可以找些这些代表人物的著作看一下,对《红楼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且,大家也可以上网去看《百家讲坛》的相关视频。
【预习作业】
1、阅读课文,查找曹雪芹生平事迹的相关资料。
2、《红楼梦》大致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历史地位如何?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这节课我设置的学习重点是林黛玉人物形象的分析,欣赏精彩的人物语言。学习的难点是如何体会作品如何根据人物外貌描写来概括性格特点,同时要注意一些古今词义的变化。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引导学生:《红楼梦》写人物已经改变了以往古代小说人物类型化单一化的写法,塑造出成群性格鲜明的人物,其中林黛玉就是一个典型。这样的引导不仅能使学生明白《红楼梦》在人物描写上的成就,还能让学生更易理解林黛玉的性格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和深刻的。很多教师喜欢用电视剧《红楼梦》中的人物剧照或电视剧片段来活跃调节课堂气氛。但这样做容易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片中人物的外在形象上,而忽略了对名著语言的品味鉴赏,这与语文教学的宗旨是相悖的。
语文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间接性,通过“点评式读书法”的介绍和运用,再加上对欣赏方法的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贴近文字,走进文字,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从而领略文字所蕴涵的丰富内容,从文字中感受形象,感受文学大师运用文字的高超技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我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说出自己对文中林黛玉的理解。在指导理解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把众人眼里的黛玉、王熙凤眼里的黛玉、宝玉眼里的黛玉,三处描写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不同人物眼中不同的林黛玉,不同的描写多角度、有层次地层现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对《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我具体的抓住了以下几个重点:
1、关于王熙凤这个人物的分析,可从语言、容貌入手,学生一般也能理解这个人的性格特征,“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
2、优美的语言可以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在对林黛玉的描写中,作者用了“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一个“柳”字就写出了她的万种风情,写出了她的柔弱纤巧的姿态。
3、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除了让学生感悟美,提高道德情操之外,更应该学会运用,在当前中考应试的指挥棒下,这显得很重要。学生往往能够抓住某一处的细节进行揣摩,但要把整篇文章进行系统分析就有难度了。这里有很多处的对比,林黛玉对两次“有没有读过书”的不同回答,王夫人的对林黛玉的“携”和王熙凤的“拉”,都可感受到人物性格,但老师如果没有点拨,学生是不可能感受到的。好的文章应该是处处有玄机,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点,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实践当中去,感觉自己在这方面做的很不够,很多时候都停留在表面。这也值得好好反思一下。
4、文史不分家,学习古典小说,如果没有掌握当时社会一定的历史常识,是无法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的,即使理解了也是苍白的。这点对老师来说更是重要。阅读永远是提高文学修养最基本的手段。语文老师更应该是个杂家,我感觉到自己知识面很狭窄,这严重影响了对文本的理解。尽管有很多的参考资料,但如果没有自己的理解做主体,那语文课堂就不可能生动。所以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以上是我对《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的几点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进行反思教学和行动研究,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分析通过人物的外表、语言、行动和心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学习课文用肖像描写反映人物特征的写作技巧。
(3)区分、了解、并应用小说的相关写作手法。
2、能力目标
(1)分析形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习惯和知识迁移地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提高分析、归纳、评价、写作等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研读小说过程中,培养审美眼光,领会人物的美感。
(2)正确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典型的环境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体会作品如何根据人物外貌描写来体现性格特点。
2.难点: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教学策略】
1、教法:讨论法、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还原法等综合运用
2、教学对象分析及策略:现在高一文科班学生课外阅读量小面窄,本着巩固基础、迁移知识、加强能力的原则,强调突出重点、分散突破难点,补充延伸教材内容,采用设疑激趣、启发调动的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用具媒体组合运用:多媒体平台、学生搜集的资料等。
4、资源开发利用:语文教材、《红楼梦》以及学生搜集、整理的各种资料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
课前预习
【预习提示】
现存的《红楼梦》有甲戌本、乙卯本、庚辰本、舒序本,这四个版本。而评定《红楼梦》的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脂砚斋之外,还有一个名叫畸芴叟。现在,在“红学”这一学问当中,成就颇高的,除了“红学”创始人胡适之外,还有周汝昌、周思源、胡文彬、刘心武等人。希望大家下去可以找些这些代表人物的著作看一下,对《红楼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且,大家也可以上网去看《百家讲坛》的相关视频。
【预习作业】
1、阅读课文,查找曹雪芹生平事迹的相关资料。
2、《红楼梦》大致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历史地位如何?
教学理念:
小说阅读欣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体体验应该是浪漫独特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因此文学教育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设想:
《红楼梦》在我国古典小说中享有极高的名声,它以丰富的社会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及高超的艺术成就而被推为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顶峰。课文节选的《林黛玉进贾府》描写人物出场,历来受到高度赞誉,同时,人物性格的刻画更是小说精彩的乐章。本课研讨人物性格的刻画。
教学目标:
了解贾宝玉、王熙凤的性格特征,体会小说中用描写人物出场、传神的语言等来刻画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功之处。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放《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导入新课。
二、学生分小组研讨:作者是如何利用人物出场、传神的语言来刻画王熙凤、贾宝玉的性格的?
三、师生研讨王熙凤的出场、语言,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学生归纳:
. 王熙凤:1、写出场:不见其人,先闻其声
(放诞无礼、性格泼辣、地位特殊)
2、语言:a、夸黛玉:(巧言令色、八面玲珑、圆滑乖巧)
b、回王夫人:(机变逢迎、果断能干)
四、欣赏电视剧《红楼梦》片段:王熙凤见黛玉,学生评点。
五、师生研讨贾宝玉的出场、语言,学生发言,教师点拨,学生归纳:
贾宝玉:1、出场前:侧面介绍
a王夫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
“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b黛玉母亲:“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2、语言:a、见黛玉:(痴狂至极、率直任性)
b、给黛玉起表字:(怪人怪语、性格叛逆)
六、欣赏电视剧《红楼梦》片段:宝黛相会,学生评点。
七、课外作业:(个性化研读题)
说说“凤辣子”的“辣”。写一篇读写笔记。结合课文而不限于课文。
(提示:1、声音“辣” 2、体态容貌“辣” 3、衣着“辣”
4、语言“辣” 5、心思“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