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飘》读书笔记1500字(精选10篇)

2023-12-13 19:25:28综合

《飘》读书笔记1500字(精选10篇)

《飘》读书笔记1500字 篇1

  看过《飘》很多遍了,最初是它的书名吸引了我,不理解如此厚重的一本书却单单用一个字来概括全文。浏览了一遍,在不知不觉中被梅兰、思嘉和瑞德各具特色的气质所感染,一不自觉的想细细的看第二遍,第三遍至更多,也惊喜的发现每看一遍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除了对场景和心理的细腻描述外,我觉得《飘》的最大魅力在于深刻描述了男女之间因为情感的错位而产生的一种扣人心弦、令人揪心的感受和对我认为的三个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前者表现男女主人公屡次错过彼此,其中最令人心里慌乱、感受非常苦涩的地方在于小说的结尾,一方顿然醒悟,另一方却去意已决。也许每个看到那里的人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必须要懂得珍惜真正爱你的.人!毕竟,全世界仅有唯一的一个他;后者在于全世界的人物,读者会深深的记住梅兰的大度、博爱与温柔,思嘉的勇敢、任性与叛逆,瑞德的分趣、专情与不一样寻常的风度。文中开始便交代故事以美国内战为背景,经过战争引的变化展开情节,主人公思嘉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成长,同时展开出一段令人荡气回肠、哀怨曲折的感情故事。

  在书的结尾,坚强的思嘉并没有消沉,决心回到塔拉庄园开始新的生活。《飘》是如此波澜壮阔而又细致入微的宏伟史诗。思嘉无疑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因为思嘉是如此的独立独行,她在生命的道路上一路走来,当她应对困难时,她选择担负。可当她应对爱的选择时,起初,她选择蒙蔽自我,当她最终认清,要应对时,却已为时已晚。在绝望的尽头,在命运女神再也不会顾及她时,在无能为力时,就会告诉自我,明天是新的一天,明天一切多会好了。她在整个故事中,都是个充满生气、充满斗志的人。永远充满了期望、充满斗志,永远不会放弃,永远不会绝望。

  这部小说告诉了我们很多,我领悟到的仅有:我们能够短暂喘息,但我们不能放弃。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过去的就让它随风而去,因为我们还有明天,生活一天不结束,我们的脚步,我们的信念、我们的追求就不会不离,也不应当停止。

《飘》读书笔记1500字 篇2

  《飘》以美国1861年南北战争为背景,以少女郝思嘉的角度体现了当时的南方社会。

  我发现有一句英语名言可以很简洁地描述这个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

  Nothing is fair in love and war。

  我姑且大胆将这句话意译为“爱情和战争中无所谓的对与错”。

  有些人觉得好与坏是相对的,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判断;另一些人认为好与坏是介于人和事之上,是绝对的。我是支持后者的,但是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不得不承认对与错的界限有时候真的会很模糊,又或者明明对某行为举止并不赞成,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会觉得是情有可原的,那是迫不得已之下作出的决定。

  另外,这本书充分地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小说中并没有描述到战场上的轰轰烈烈,而是在战争背后人们的挣扎和困扰,他们失去亲人,家庭和财产时的无奈。书中主人公瑞德说到:“战争从来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钱,一切战争实际上都是关于钱的争吵。”相信每一个看完《飘》的人都是痛恨战争。

  故事最后,郝思嘉终于意识原来自己是爱着媚兰(她的嫂子)和瑞德(第三任丈夫)的,但是那时候已经太迟了,前者去世后者伤心离开。让读者可以体会到,有时候爱是不能等待的,等你终于有时间有精力去看的时候,它或许已经荡然无存,甚至那些人已经远去再也没有机会了,因此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爱人,都要及时好好珍惜。

《飘》读书笔记1500字 篇3

  将疲惫的目光从书本抽离,缓缓合眸,此时的我内心跌宕起伏……在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笔下,我看到了如飘絮般梦幻的主人公——郝思嘉坎坷的心路历程。

  活力,在端庄优雅且被调皮地驯服的外表下,有着一颗野火般的心,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的炽热与任性通过那双眼则一览无遗。当之无愧成为全县第一美人,当之无愧是舞会的宠儿!真实,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女人总是表现一副“弱不禁风”的娇小模样,晚宴上的冰激淋,舞池里的婀娜多姿,淑女们必须只吃一点点,只跳一支舞之后来假扮柔弱。但她并没有真正做到淑女该做的这些。无意间的大块朵頣,无意间的热情奔放,毫不矫情,毫不造作——一个真实的自己。

  睿智,战争的爆发使得人心恐慌,敌人胜利在望!她,骑着瘦弱的小马车,带着孕妇和仆人,逃过一道道封锁线,跨过重重障碍回到家乡!然而,“一个秩序井然的世界已经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残酷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所有的标准和价值观都变了!”但生活的艰辛与双亲的去世,并不能打她压垮,以往的淑女作风因为现实而不复存在!她不顾他人的闲言碎语撑起一个家,白晳细嫩的双手如今已布满老茧。头脑依旧冷静,目光依旧犀利,好似看穿乱世风云,她,一个堪为现代经典的女强人。

  牺牲,为了家庭生计,她再度与自己不相爱的.人结婚。事业的如日中天使她成为商人们憎恶的对手,使她成为妇女们所指责的对象——一个不守妇道的女人,她的一生,似乎只剩下牺牲。

  执着,少女的心怀总怀春,她一旦爱上了,就会不顾一切地去争取,当对方宣布成婚的消息时,她可以毅然决然地在对手结婚的前一天闪电结婚,一个不甘示弱的女人!到了后来,她遇到了属于自己的真爱,但真爱即将离她远去的时候,她会竭尽全力找回自己的幸福,并充满期待。一个勇敢执着的女人。

  我向往着这个女人的传奇,在一夜中迅速成长,挑起生活的重担,我需要这样的历练和挫折。人生就是需要这样或那样的挑战,在困难中成熟,一步步靠近梦想,我要一份勇气、胆量与头脑,在现实生活中成为第二个郝思嘉。

  夜,美得让人忘记时间,星,闪得让人忘记钻石的存在。我伴着这无人问津的夜,将《飘》记在这美丽的夜里。

《飘》读书笔记1500字 篇4

  这本书我看了很久很久,心情格外复杂。刚开始我只是喜欢玫兰妮并不喜欢斯佳丽,后来我又不喜欢玫兰妮了,总觉得她的爱太大,太多。但是后期我觉得这两个人物特别鲜活。

  我喜欢玫兰妮的单纯温婉和坚定大度,我喜欢斯佳丽的潇洒执着和坚强果敢,但其实全书我最喜欢瑞特,他应该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他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每一阶段所做的事儿他都很清楚,不会因为其他的事情迷失方向。他可以让全城都恨他,也可以让全城都爱他,就像我们大多数人年轻的时候那样目空一切,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这本书的`结尾太让人揪心了,玫兰妮死了,再也没有能化解一切危机的核心力量了。失去了玫兰妮的阿希礼也会变得不堪一击。斯佳丽或许能重新充满活力,但是那些旧时代的人都不在了,黑妈妈迟早也会离开她,况且,她一直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至于瑞特,我很可惜,他说的对,他老了,再也不能任性潇洒了,他开始希望一切都和和气气,他也不想再折腾了。至于他和斯佳丽,我知道,就算不离婚也回不到从前了,心凉了就再也回不去了,纵使都爱着。

  我是一个很容易带入自己感情去看书的人,仿佛自己就是斯佳丽,就是玫兰妮,可能我更像斯佳丽多一些吧,但不论怎样,我一定要善待身边的人,我一定要珍惜那个对我好的人,我也要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不会停止地奋斗。我的生活还在继续,加油吧。

《飘》读书笔记1500字 篇5

《飘》是美国作家格丽特·米切尔以美国战争为背景的爱情小说经典之作。故事发生在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它以亚特山大及附近一个种植园为故事背景,描绘了女主人公赫思嘉如何从无忧无虑的塔拉农场主的千金在战争中成长为一个自私自利、贪慕虚荣的女人。小说还刻画了卫希礼、白瑞德、媚兰等人物,描写这一群人物由战前奢华的贵族生活沦为战中贫困的经历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飘》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赫思嘉的人生经历和她的爱情故事。这个鲜明的人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女主人公赫思嘉是一个复杂的南方女性形象同时又是现代女性注意的先驱。她本身就是矛盾的结合体,思嘉有善良也有奸诈,能吃苦耐劳却也贪慕图享受,对传统礼教表现出叛逆和反抗的性格。

  思嘉的人生使我感到同情,而她的人生态度使我产生敬佩之情。战争爆发前,她是一个农场主的女儿,凭借自己最有资本的美貌以满足她的虚荣心。而后她目睹了战争的残酷,经历了命运的磨难,变成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当她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塔拉——她的家,发现眼前的一切都被战争吞噬时,她才真正成长起来,才意识到“在来塔拉的路上,她已经把少女时代远远抛在身后。”她的青春已经随风飘逝了,这使我感到同情。

  但是,思嘉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又让我敬佩。遇到挫折时她总会想:明天我再想这件事好了,毕竟,明天又是另一天了。也许有些敷衍,但是即使在最糟糕的时候,她也从不落泪,思嘉勇敢地承担起养活一家人甚至是自己情敌的担子,这是一种多么高贵的精神,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她面对挫折不言弃的态度是我欣赏的。真实的东西可能并不崇高,但更接近人们的生活。

  小说的另一个亮点是赫思嘉的爱情故事。她浪漫又现实,贪慕虚荣却也坚守真爱。她的爱情不是充满诗意和浪漫情调的那一种,而是现实的,功利的。为了钱,她不惜实用狡诈伎俩。思嘉的爱情失败在没有真正了解她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男人,如果她了解卫希礼,那么她就不会爱他;如果她了解白瑞德,那么她就不会失去他。可惜当这个乱世佳人真正感悟到时,真爱已经远去……真爱?!我至今对它没有确切的定位。

《飘》一书中各个人物都有各自的特点,赫思嘉轰轰烈烈地活着,始终有自己的追求和执念,且不论她的对与错,因为每个人又何尝不是一个矛盾体?只是表现强弱罢了,思嘉的这股顽强精神,已是难能可贵。

  生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绝非易事,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去做一些我们想不到的事,思嘉在面对抉择无能为力时,会告诉自己“tomorrow is another day”,我最欣赏的也就是这句,永远充满希望,充满斗志,不言弃。这种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

《飘》读书笔记1500字 篇6

  初读《飘》,觉得作者不知道在讲些什么,只知故事是从一场宴会开始。后来,再次读了一遍,或许是成长了,便读出了整个故事的曲折、复杂。

  纵观全文,我觉得,最喜欢的人物还是思嘉,尽管她任性狡黠、残忍贪婪,但同时在她身上表现出的还有她的娇艳美丽、精明能干。她不像当时的妇女们,她们那么拘谨,又是那么迂腐,而思嘉不同,她是只活泼又不受束缚的鸟儿,在那样一个昏暗的社会自由自在翱翔。当她错误地给艾希礼套上自己精心编制的“礼服”时,她的爱便错了;当她不明白自己的情感,消耗尽瑞德的爱时,她又再次错了。好在,思嘉很坚强,当她两次犯错时,她想起父亲的话:“世上唯有土地与明天同在。”她正面自己的情感,不再迷茫、犹豫,她相信明天,明天她就能把握住爱。主人公思嘉便是那么一个有些孩子气,却又坚强,拥有希望的人。

  就像艾希礼所说,媚兰是那样脆弱胆小,而思嘉却是那么勇敢。虽然思嘉在爱情上失败了,但是她的生活,她的努力,显而易见得成功。当艾希礼把媚兰托付给思嘉时,尽管心里很不满,但她还是遵守自己的诺言,细心地照顾媚兰。在战争期间,人人都过得很困难,思嘉却靠着自己的努力养活了媚兰还有自己的一家人,虽然很多是靠欺骗弗兰克得来的。或许,有人认为她真是狡猾,手段卑劣,但我却不能认同,思嘉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救所有的人,她不能让父亲的家业毁于一旦。思嘉是那么努力,她执着、勇敢地保护着所有人。

  与媚兰相比,思嘉真算不上一个良家妇女,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才更显得真实,更令人感同身受。媚兰太完美,完美到不可能,所以她只能算是一种美好形象的代表而已,这便是我喜欢思嘉的理由,她才是一个正真活着的、有血有肉的人。于媚兰,思嘉刚开始的情感只有嫉妒与厌恶,但最终媚兰的宽大胸怀让她明白了她是喜欢和依赖着媚兰的,毕竟,媚兰一直在背后默默地帮助她。思嘉其实也拥有一颗宽容天下的心,战争期间,她以宽容容下了媚兰。正是这样一颗宽容的心,保护了媚兰,也让思嘉看清了自己。

《飘》的篇章是华丽的,它塑造了思嘉这样一个有着自己灵魂,又丰富多彩的人物。让我从思嘉身上认识了她的坚强、任信、努力、执着、勇敢与宽容。全文也因此人物,增添了不少的意趣。

《飘》读书笔记1500字 篇7

  以前也读过许多的书,当然其中也包括《飘》,但那时只是泛读并没有精读。再一次拿起《飘》细细品读,才有了不一样的感觉。现在我把它粗略的介绍给大家。

《飘》是一本有助于了解美国南北战争背景的书,英文名为《come with the wind》.故事开始于某个春天,16岁的斯佳丽笑容明媚,骄傲,直率,简单,就像调皮的风一样。优越的家世清秀的脸庞,美丽的衣裳,她从来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什么风雨和灾难。

  战争前的日子,惬意得人只看得到阳光。然而,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短暂,忽然,失败来得那么快。一厢情愿的爱情幻想被击碎,儿戏般的嫁人,又在短短两个月后成了怀者遗腹子的寡妇。美国此时,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她所爱的人上了战场,她一度深爱自豪的家园荒废了,失去了母亲,父亲也因此受到的刺激,脑子糊涂了。从此,她不在有任何依靠,困苦无依。但倔强坚持的她并没有想命运低头,面对一切,她咬紧牙关,挺着胸膛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了整个家庭。

  她在生活的磨砺下,她细嫩的双手磨出老茧,她回忆那些已经逝去的人和往事。回忆那一去不复返的幸福生活,思考一片黑暗的未来中种.种艰难困苦。这时她对自己说:“从现在开始,我和我的家人不会再过一天没有东西吃的日子了”这就是她唯一的精神之柱,她用她的坚强与执着,使她们家的生活一点点恢复了起来。

  故事说到这里,女主角已经在战争的熔炉里,完成了一次由软弱到刚强的全新蜕变。斯佳丽很坚强,也很热情,是个活泼可爱的女人。她喜欢幸福和富裕的生活,她一直在追求自己理想的爱。

  成长是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时暖时危,却不停歇,也是自己一点一点挣脱旧的躯克,注入新的血液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没有人可以代替而必须亲身经历的。

  回到青春的最初,自己也和斯佳丽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校园里,除了校园内的人和事,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原来可以那么丰富多彩。大一的生活,对所有的事物都感到新鲜好奇,与宿舍的姐妹天南地北地聊天,谈理想和所学专业,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各项比赛,来回于图书馆和教室之间,看着时间匆匆流过,不知不觉,自己已是大二的学生了,身边的一切不断地发生变化,看着大一新生稚嫩的眼神。想着当时初来乍到的自己。现在,宿舍里不再有成群结队的去逛街的热情,未来怎样谁也不知道,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充实自己,人总是向前看的,只是为了未知的拼搏。

  好好学习,这是一个学生该做的事情;

  好好美丽,这是一个女孩应该有的情怀;

  好好快乐,这是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得到的生命的感觉。

  本人学识有限,仅仅是做了一下粗略的讲解与介绍,有机会希望大家能自己亲自阅读一下《飘》。因为旁观的乐趣永远没有亲身经历的实在真切。《come with the wind》是很适合渴望成长和正在成长的女孩子读的作品,让我们期待成长,哪怕命运捉摸不定,成长道路上无数的变幻和无奈的消逝,但这一切都不能阻挡我们成长的脚步。

  强者不是压倒一切,而是不被一切压倒,让我们女性越来越美丽吧!

《飘》读书笔记1500字 篇8

  早就听说过《飘》这部世界名著,只是一直没有机会阅读。这次,读完了这本书,我也不禁在心里赞叹这本书。

  主人公思嘉·奥哈拉生活在佐治亚州的塔拉庄园,她疯狂地爱着邻居艾希礼。但是艾希礼与他的表妹媚兰结婚了,思嘉一怒之下,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查尔斯。不久,南北战争爆发,查尔斯在战争中病死,思嘉成了寡妇。在一次募捐舞会上,她与白瑞德船长相识。战火逼近亚特兰大,思嘉在白瑞德的帮助下离开亚特兰大,回到了塔拉庄园。看到昔日庄园已变废墟,思嘉决心重振家园,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后来,思嘉的第二任丈夫弗兰克在决斗中身亡,她再度守寡。白瑞德深爱着思嘉,不久思嘉嫁给了白瑞德。但同时,思嘉还是爱着艾希礼,白瑞德伤心地离开了思嘉,此时思嘉才意识到自己真正爱的是白瑞德。

  这本书让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尤其是思嘉的坚强,对待困境的不屈服,对生活的激情,都让我很敬佩。面对家园的残破,面对自己由高贵的公主变为穷苦妇女的现实,思嘉都没有胆怯和退缩。她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和勤劳能干的双手,重新建设了家园,保住了对自己至关重要的土地。我想,思嘉的魅力绝不仅仅在于她的美丽,还在于她不一般的人格魅力。

  还有一点令我感触很深,那就是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人们往往不珍惜。当思嘉生活在塔拉庄园时,她一心想离开这里,到亚特兰大去。当战争爆发,毁掉了塔拉后吗,思嘉才意识到,塔拉对她多么重要,她多么深爱这片土地。同样。当白瑞德全心全意爱她时,思嘉却毫不珍惜,总是想着艾希礼。当白瑞德离开她后,她才明白自己爱的是白瑞德,自己离不开他。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当你拥有时毫不在乎,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发现生活中的美,珍惜它们吧! 这本书是以这样一句话结束的:“不管怎么说,明天又是另一天了。”我很喜欢这句话。它告诉人们,不论你今天取得了何种令人骄傲的成绩,都不要炫耀不止;不论你今天遭遇何种巨大的失败,都不要从此自甘堕落。因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明天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了!

  《飘》告诉了我很多,教会了我很多,它不愧为一部文坛巨著!我相信,它一定会为更多的人带去终生受用的启示

《飘》读书笔记1500字 篇9

  慢慢合上书本,脑海里细细品味书中最后的场景,带给我的感觉依旧是那么坚定与执着我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读《飘》了。

  《飘》这篇小说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短暂的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作品,米切尔以南北战争中的南方社会为背景,一号私家的三次婚姻为主线,描写了几对青年的爱慕纠葛,米切尔以他女性的细腻,精确地把握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成功的塑造了郝思嘉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小说的构思极富浪漫情调,人物和场景的描写细腻生动,语言优美生动,对白个性化,使得整部作品极具魅力。

  在《飘》中,我最钟爱的人物是郝思嘉。

  郝思嘉是位难得一见的女性,她聪明机智,慎重,有野心,又有远见,可同时她又太不可思议,为了农场可以与自己不爱的人结婚,可见她有多么大的勇气,又或者说战争是多么的残忍。

  倔强的郝思嘉是美国战后精神的象征,面对被战火毁掉的家园,她坚定不屈,毫不妥协;面对亲人的死亡,她擦干眼泪,努力振作;面对爱人的离去,她毫不气妥,重头再来,她爱土地,并向土地一样承受苦难,饱含激情。

  郝思嘉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再苦难中蜕变,在苦难中成长的过程,让每一个读者为之震撼,为之感动,但不会为之流泪,只因为郝思嘉的精神在鼓舞着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坚强。

  同时,郝思嘉还告诉我们:对于你所爱的事物,要勇敢的去追求,哪怕结果是失败,也不能放弃对生活的希望,而要更加热爱生活。

  我一直在猜测米切尔为什么要把书名命名为《飘》,或许是这部小说中的人物的生活太过动乱,又或许是几段感情的虚无缥缈吧,总而言之,《飘》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小说作品。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现在的中国。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到现在我们这一代,有太多的富二代。父母亲过于宠爱,孩子从小泡在蜜罐里,缺乏独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凡事依靠父母,都按照父母给铺好的路一步一步走向未来,很难想象,假如有一天那我们的父母都不见了,那我们,那这个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

  著名作家刘冬阳在他十四岁那年的暑假,不带分文,独自一人从江苏南京直奔湖南老家。因为此前他看过一篇报道,中外少年在一次夏令营的较量中,中国孩子垮了。他说:“我想证明中国孩子不全这样!”

  中国不少想者,不少说客,只是做的还需坚强。

  中国要与时俱进的不仅仅是科技,还有思想与精神。这才是中国所缺乏的,所需要的。

《飘》读书笔记1500字 篇10

  以前有一个女孩问我是否喜欢斯嘉丽这样的女性,因为自己当时还没有看这本书,就临时抱佛脚,去百度了一下大概情节,故事在我脑海中的最初轮廓就是围绕斯嘉丽嫁人,成寡妇,再嫁人,夺走亲妹妹的爱人,对于爱情相当随意,对于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痴痴傻傻分不清……接着我对她回答说:我这么专情的一个人,自然不会喜欢斯嘉丽这样的。她并没有再回复我。

  现在看完这本书,回想一下,斯嘉丽和媚兰是整本书中最重要的两个女性角色,截然相反的两个性格,如果可以重新回答她的问题,我想说,我会喜欢斯嘉丽这样的女性而不是媚兰这种。我觉得这部小说传达一部分女权主义的思想,斯嘉丽重建塔拉的过程展现的淋漓尽致。这学期行为学老师上课曾经问过我们班所有男生一个问题:如果将来你们的妻子挣的钱是你们的三倍甚至更多,你们愿意在家做奶爸吗?事后我还特意问了我一个挺要好的朋友,他不假思索的就回答不愿意。不管怎么说,我都觉得在爱情的基础上,我是心甘情愿的。其实斯嘉丽并不滥情,只是在爱情方面不太成熟罢了。

  特别喜欢白瑞德说的一段话:我从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的拾起一地碎片,把它们凑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完全一样。一样东西碎了就是碎了,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愿把它修补好,然后终身看着那些碎了的地方。可是就算在找一个新的东西来替代它,也永远无法换回你心中最初的那份美好。就像我的沙画瓶碎了,我买了更贵更华丽的项链,可是,最初买沙画瓶时心中那无可替代的美好,随着它掉落地上的一瞬间,碎的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