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作文400字12篇
星期五下午,我们二年级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庆元宵活动。
成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元宵乐”三个大字,还在大字旁边画了一些美丽的图案,把黑板布置得五颜六色的,十分漂亮。
食堂里的厨师阿姨捧来了半盆米粉,拎来几袋豆沙馅儿,又端来了一壶滚烫滚烫的热水,把热水倒进盆里,又搓又揉,把米粉揉成了一个大大的米团。
厨师阿姨给每一个小组都分了一大块米团,又走到我们身边,教我们做元宵,只见她先拿了一点米团,把米团搓圆,在元宵上掏了一个圆圆的洞,拿了一点豆沙馅儿,把馅儿放进洞里去,再把圆子搓圆。一个大大的元宵像一个白乎乎的乒乓球。
我开始做元宵了。我学着阿姨那样,拿起一小块米团,把用力地把米团搓圆,在圆子的上方按了一个洞,拿了点豆沙馅放了进去,又轻轻地把元宵搓圆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元宵诞生了!我连忙把元宵举起来,得意洋洋地给大家观看。阿姨见了,大声地表扬我搓的元宵最圆最光滑。我听了,乐得合不拢嘴!
成老师把元宵煮熟了。黄俊涛借给我一个碗。我走上讲台,盛了两个元宵,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觉元宵得香香的,黏黏的,甜甜的,真是又香又甜呀!我一下子吃了6个大元宵,把我的小肚皮撑得鼓鼓的,心里别提有多快乐了!
这次元宵乐活动,我的收获真不小呀!
昨天是元宵节,我非常开心。昨天下午天刚黑,我的妈妈就把早已准备好的汤圆煮好,全家一起吃汤圆,汤圆的馅子有肉的、有豆沙的、还有黑芝麻的,很丰盛的元宵汤圆。
吃饱了,我们一家人一起上街去看花灯,这时街上已经人山人海,大家都去看花灯。街上的花灯真多啊,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有的像兔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牛,还有的像龙,等等,真是漂亮极了。我的妈妈还买了一个灯笼给我,是个龙珠灯,我高兴极了!
逛完了灯市,我们一家又去超市买东西,超市里人山人海,货物也特别多。我买了文具和很多零食,爸爸买了一个公文包,我的妈妈买了一把菜刀,姐姐买了很多化妆品。然后我们一家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回到家后,爸爸打电脑,我和姐姐看电视。忽然外面响起燃放烟花的声音,我把头伸出窗外一看,天空中五彩缤纷,好看极了。“姐姐,快和我下楼放烟花”,我急忙喊道,在楼下,我和姐姐把家里的烟花都放了。今年的元宵节过得太开心了。
我最爱我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
春节刚刚过去,就迎来了热热闹闹的元宵节。这天,人们忙着包水饺,煮元宵,脸上洋溢着笑容,街上一阵阵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大约五点左右,天刚刚黑,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新城路观看灯展,走在大街上,看到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我们很快就汇入人群。街道的两边各种各样的花灯一字排开 你也可以投稿,五彩缤纷,鲜艳夺目,有的.像一艘轮船正缓缓地驶进大海,有的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在水中飘荡,还有的像灯塔高高耸立。我正看得入迷,忽然听到人群中一个小朋友的欢笑声,原来是他猜中了灯谜,正高兴呢。
正在这时,只见广场那边一道闪电映亮了半边天空,紧接着“轰”的一声,天空中盛开了一朵美丽的菊花,哇,原来放烟花了,我们赶紧赶过去看烟花。只见焰火像一朵朵漂亮的花在空中绽放,有的像散落的金色的小星星,洒满天空,有的像天女散花一般,从远处的天空慢慢飘落,还有的像一串串珍珠缓缓地从天而降,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我们都沉浸在了这欢乐的气氛中,直到很晚才恋恋不舍地回家。这真是一个难忘的节日啊﹗
中华传统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打开这座宝库的大门,我们认识了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欣赏了古代建筑和绘画,知道了中国有许多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为“元宵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元宵节的夜晚,人们舞龙灯、观彩灯、猜灯谜、吃汤圆,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每当元宵节的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母亲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其中有一道必不可收的美食——汤圆。热气腾腾的汤圆上桌了,它们一个个圆溜溜的,浮在汤面上,像一个个胖娃娃。我舀起一个汤圆,先吹了几下,轻轻一咬,甜滋滋的,汤圆的汁都溢到嘴角旁,母亲笑我像只小花猫。汤圆有黑芝麻陷、花生馅、豆沙馅等。
吃完团圆饭,我们一家人就去上街。街上人山人海,整条街像灯的海洋、光的世界。来到满园春,到处是摆满花灯的小摊,花灯各种各样,我又看见有聪明的喜羊羊、有懒惰的懒羊羊,除了卡通形象的花灯,还有花型的灯,各种动物形状的灯……
元宵节的活动真是绚丽多彩,真令人难忘啊……
过年时,小孩子最喜欢放烟花,一想起那些花花绿绿的焰火冲上云霄,我就觉得自己快乐的心情像花儿一样绽放。
元宵节晚上,拥挤的人群涌向广场,大家都是赶来看烟花的。广场上被挤得水泄不通。
赶热闹的人们个个喜气洋洋。小孩拿着气球,又蹦又跳;大人遇到熟人,高兴地交谈起来……
往草坪上一看,上面站着“四兄弟”。一些小型礼花好像也等不及了,争先恐后得从车里蹦出来。
时间到了,那“四兄弟”的导线首先被点燃。过了一会,它们向四周下起金色的的雪。还没烧到一办。小型礼花发起了“冲锋”。
“嗖嗖”,几支“火箭”直冲云霄,千万条金黄闪亮的长线变成一朵美丽巨大的花儿,迅速在天空盛开,眨眼间又如瀑布一般,缓缓流下。且慢,黄色的长线变浅后,又幻成出无数朵小金花,绽放出了新的美丽!人群里发出赞叹声。又有几朵烟花飞上了天空,五颜六色竞相开放。有的像一朵花又圆又亮;有的天上的星星闪成一片;有的像小精灵,挨挨挤挤地汇在一起……漆黑的夜晚这时被照得通亮,也成为了烟花的大舞台,让我们感觉璀璨夺目、目不暇接。
烟花升空的响声震耳欲聋,不少人捂住了耳朵,我也一样。但我的心却随着烟花怦怦直跳呢!
今天是元宵节。爸爸答应和我一起去看烟火。晚饭后,我很快催促父亲和我一起去王茜公园。一到公园广场,就看到很多人来看烟花,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笑。
晚上七点半到了,我听到天空中一声巨响,我看到天空中闪烁着一朵美丽的烟花,有些像萤火虫一样在飞;有的像盛开的菊花;有的像天上的流星雨,真的很美。人越来越多,挡住我的视线。我急着要把爸爸的衣服拉直,爸爸就把我扛在肩上,我又可以看到满天的美景了。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快8点了,天上的烟火也在慢慢减少。爸爸说我们该回家了,我只好勉强跟着爸爸上车回家。但是坐在车里,脑海里还是那个美好的场景。父亲对我说:“因为祖国富强,今天的人才能活得开心,节日快乐”。我对父亲说:“是的!当国家富裕了,我们就能过得很好。如果我努力学习,我就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强大,所以我必须努力学习。爸爸听完开心的笑了。
正月十五的夜晚,我和爸爸、妈妈经过逍遥津的护城河边,意外的发现空中飘浮着好多的孔明灯。.
我便嚷着妈妈带我去找寻放飞孔明灯的地点,妈妈拗不过我,最终我们循着孔明灯,找到了那片大草地。我拉着妈妈挤进大草坪的人群中,已经有许多人在这里放飞了孔明灯。
我们也买来了一只孔明灯,其实灯的外面就是一层薄薄的彩纸,中间是用细细的铁丝固定一块能燃烧的固体酒精。我拿过妈妈给我彩笔在孔明灯上写上祝福“祝愿爸爸、妈妈永远幸福安康,祖国更加美好!”于是,便急不可耐的让爸爸赶紧点燃,哇!真神奇!我手上的孔明灯居然慢慢的向上升起,借助微微的细风,孔明灯在空中冉冉升起,我目送着孔明灯离我们渐渐远去,心中莫名的激动!
爸爸告诉我“孔明灯流传于三国时期,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出会飘的纸灯笼,系上求救讯息,之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人称之为“孔明灯”。相传孔明灯具有神奇的灵气,又称为“天灯”,于是现代人把心愿写在灯上,天灯冉冉升起,凝视星空便能实现美好的愿望。
让我们今天燃放天灯,放飞希望,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其中元宵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我家乡的元宵节是怎么过的?来看一看吧。
正月十五那天,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来自不同行业的艺演队伍整齐有序地在大街上表演,艺演队伍的人们有的举着鲜花、有的穿着漂亮的演出服、有的踩高跷、有的扭秧歌……多的数不清,最引人注目的是狮子表演,两个人扮演一头狮子,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在前的当狮子头,在后的当狮子尾,可有趣了,它们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蹲着,像真的一样,他们表演的棒极了,不时赢来阵阵掌声。
到了晚上,人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大街上,放鞭炮、放礼花,整个大街绚丽多彩,有的放流星形的、有的放喷水形的,还有的放空中礼花……把黑夜映衬的如同白昼。
第二天早上,人们早早地就起床了,因为传说正月十六去田地里“蹂杂病”,来年一年里身体不生病,有的人边走边扔硬币,还自言自语地说着“蹂蹂蹂杂病,把我的病卖干净”,回来后吃香喷喷的汤圆,圆圆的汤圆象征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这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怎么样?很有意思吧!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三门也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文化民俗巡演。
晚上,我在外婆家早早地吃地糟羹,来到路口,选了一个有利于看演出的位置。
大概晚上八点钟,文艺流行队伍来到了我所在的街口。第一个出场的是狮子,狮子是开路的,儿子张牙舞爪地把行人吓了回去,这样好给后面的队伍让路。第二个出场的是古人的造型,有杨家将、杨家女将、还珠格格。第三个出场的是大家期待已久的杨家板龙,在杨家板龙前面是一声世界吉尼斯之最的证书。妈妈说:“郑涵,你知道吗?2004年,《杨家板龙》以414米的长度锋利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证书。”
我看见杨家板龙龙头是是用强光手电装进去的,龙须是用霓虹灯缠绕起来的,整个龙头是五颜六色的。杨家板龙的制作与一般龙灯不同--它是将龙身固定在约2米长、米宽的木板上,用竹篾做成龙头、龙身、龙尾的骨架,外面糊以彩纸或裹上花布,饰以龙形。每段点燃2-3支蜡烛。一到晚上,巨龙通体透亮,流光溢彩。阿姨说:“这次龙灯有220节,总长500多米,突破了吉尼斯纪录,2008年的时候有208节。”阿姨还说,这条龙很重,需要600-800个壮汉共同托举才行。
这美轮美奂的龙灯,真是我们的一场视觉盛宴啊!
当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阿婆就悄悄地在我耳边说:“阿囡,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元宵节哦!”我一听,立马就从睡梦中醒来,迅速地穿好衣服,准备过元宵节。可是,转念一想,那个害人的“小恶魔”还没有消灭,我又不能出去,这该怎么办呀?
往年的元宵节,多热闹啊!广场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灯,有的像一只雄鹰,正扇动着翅膀;有的像一只可爱的小兔,正在草地上欢蹦乱跳;有的像一只调皮的小老鼠,正在地上窜来窜去……街道上人们敲锣打鼓,一条威武的巨龙迅速游动,活灵活现;一只可爱的狮子上窜下跳,还不时地向我们眨眼睛。
可是,今年的元宵节就不一样喽!想到这,我心里有点伤心,长长地叹了口气:“唉!”
就在这时,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端到了我的面前,“吃汤圆喽!吃汤圆喽!汤圆汤圆,团团圆圆!”咬一口,软糯的皮、香甜的馅,混合在一起,好美妙的感觉啊!
中饭后,我家还举办了精彩的猜字谜活动呢!字谜写在小纸条上,塞进红包袋里,细线穿过纸袋,挂在栏杆上,一字排开。一声吆喝:“猜字谜喽!”一家人纷纷聚拢来,你猜一个,我猜一个,一片欢声笑语……
我想,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只要和家人在一起,那就很快乐!
上个星期六,我第一次煮了汤圆,也让我悟出了人生哲理和启示。
那天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外婆对我说:“乐乐,今天你来煮一次汤圆,这个很简单,你长大了,应该多学学做家务事,也应该做一两个简单的菜肴了。”
“好哇,我正想呢,不就是个小小的汤圆嘛!我的蓝天呀!终于是重量级选手出场的时候了,呵,人生百年也苦短,美食一去不复返!”我爽快的答应了。
“小崽崽,还一去不复返,都不复返了,谁吃呀?而且是‘青春一去不复返’!”在一旁的妈妈插上嘴了。
“我豁出我这50公斤了,Go,Go,加油!”我一边打气一边加油。
我从冰箱里拿出一袋汤圆,心想:煮几个哩!一马当先、两全其美、三羊开泰、四季发财、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七步之才、八面玲珑、九九归一、十全十美!十一……国庆……‘叮咚’回答错误,好像没有了,十个就十个吧!
我“咚咚咚”几下把汤圆下了下去,开上小火,“大功告成!玩去咯!”
我坐在电视机前,自言自语道:“有什么好看的呢?《家有儿女》,幼稚,可笑,年轻;《射雕英雄传83》,看腻了,不新鲜;《卫生队的故事》,恩恩,好看,可以。”于是,我坐在电视机前,看起电视。
“乐乐,汤圆煮好了吗?”
“煮好了……吗?”我还未清醒过来,“啊!”我一惊,“我忘记了,忘得一干二净了……”我吞吞吐吐地说道。
我跑进厨房,掀开锅盖,一股“清香的”糊味扑鼻而来,锅里一片混浊,双方交战极为激烈,只见圆队(汤圆队)被水队刮得伤痕累累,遍体鳞伤,但这“鲜血”也染黑了水,双方互不认输,继续厮打,厮打,厮打,厮打……
外婆走过来,查看了现场,对我说:“乐乐,你有两个错误,一是不应该开小火,二是不应该没人在旁边掺水,OK?”
“I don't kown!”
“掺水不明白?就是在火开后加一道水,开后在加,直到汤圆全浮在水面为止!”外婆津津有味地说道,“再捞起来!”
其实不只是煮汤圆,人也一样,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必须有人在旁监督,否则就会开小差,走下坡路,特别是我们青春期时期的小孩,到大不小了,老师指东他打西,好像没过青春期!这样的人要时时提醒,时时监督。
岁月匆匆,花开花谢,眨眼间又是一次元宵节。
吃汤圆
“卖汤圆,卖汤圆”汤圆可谓是元宵节中的大咖,是必不可少的节日象征。其摸起来弹弹、入口又糯又粘,仔细端详白中带黑,让人食欲大增。家人们围成一桌,一边海吞着汤圆,一边谈笑风生。里里外外都有着团团圆圆这个寓意。家里洋溢着温馨与美好的气息(由于今年带牙套,此部分是由之前经验所写)
品词
无数名人贤士在元宵之时写下流传千世佳作,不去品位着实可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在元宵之夜写下的名句,在当时那个动荡的时局,他一直想寻找一个知音,一个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好友和自己一起抗金给其力量和支撑下去的勇气。但是他最后找到了么?那个灯火阑珊下的人又是谁呢?我觉得不必这样,细细的这应该是辛弃疾一种思想的寄托,模糊的印象吧!
看元宵晚会
想八点半调到央视台,我们几个小孩儿一起观看元宵晚会,哪诙谐的相声引得人捧腹大笑,那曼妙的舞姿,让人连连喝彩,那奇妙的魔术,扣人心弦,那如天籁一般的歌喉,让人如痴如醉。
元宵,共闹今宵。今天和家人团团圆圆吃元宵,观晚会。体会一下节日的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