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裴秀才书》阅读训练与答案必备3篇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第二中学 郑云如 【教学目标】
1、字词积累,推测大意能力。
2、鉴赏感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字词积累。
2、难点:
鉴赏体会。
【教学课时】
一至一课时半。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以读入文,导入新课
1、朗读课文,体会形式美:
⑴ 指名学生朗读。
⑵ 师范读(读音,停顿,节奏等)。
⑶ 学生自由读 。
⑷ 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文章形式美:
明确:全文文字凝练、朴素,句法上以四字句为主,犹如四言诗。中间也配以散行,使文句在整饬中又多变化。其写景部分,形象鲜明、生动,声韵和谐。
2、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受佛教信仰影响,世称诗佛。
王维诗现存不满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
3、背景简介:
王维于天宝三载(744)在蓝田购买了辋川别业。每到休假之时,他便来到那里,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二、重点难点字词翻译
1、师翻译重难字词。
2、学生自由阅读。
三、以读解文,鉴赏文本
1、学生齐读要求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情,眼中有文,脑中有画。
2、解题切入,鉴赏文章《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引导:扣紧文本,尽量试用文本语言回答。
⑴ “书”是什么意思?
明确:书信,这是王维写给裴迪的一封书信。
⑵ “山中”,这是什么山,为什么在山中,这是怎样的山?
明确:
辋川蓝田山。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风景优美,作者前往游览)
第2段中“北涉玄灞……复与疏钟相间。”天上的明月,清光朗朗。月光下,轻风吹过,辋水柔波潋滟。远望,一抹远山的暗影,村河边点点渔火。寂静中偶尔传来一两声犬吠,并疏疏落落的寺庙钟声,时断时续的舂米声,隐隐约约而又清晰可辨。
第3段中“当待春中……麦陇朝雊。”春天的蓝田山,风景绝佳。树木青青,芳草碧碧,游鱼嬉戏于清流,白鸥展翅与晴空。早晨,珠露圆润,闪亮在草尖、麦苗上,清晨野鸡在麦地里鸣叫。
景色极为优美:一是蓝田山的冬夜图,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如一幅水墨国画,着墨淡雅,用笔清疏,写意传神,基调寂静而清幽,是实景的真实描绘。二是蓝田山春日图,描写用欢快流畅之笔,写色彩明快之图画,把春日的蓝田山中万物勃发,生机盎然的景象描写得清新朗秀,令人不胜向往。
⑶ 作者给谁书,当时是作者是什么状况,什么心情,为什么给裴迪书,书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裴迪。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囊昔”(孤寂,思念)
“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子天机清妙”(感情深厚,情趣相投)
“以此不急之务相邀”(邀请同游)
⑷ 小结:文章特点──借景传情、借景寄意。
明确:
在这封信中,虽然写景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叙友情却是贯穿始终的线索。第一段,说的是“足下方温经”不敢相烦,第二段表达的是念及旧情,不敢相忘,第三段表达的是春中美景,不敢不邀。
“书中有诗,书中有画”。《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虽然是一封书信,但可以说它也是作者以诗人的语言、画家的构思写成的一篇优美的写景记游散文,一首赞美自然风光和表述友情的抒情诗。
3、朗读课文,品位感悟。
四、布置作业,联系拓展
1、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2、王维被称为诗佛,为什么?在本文中是否有表现?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把握“深趣”。
2、品味本文“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教学过程:
第一教学板块
一、以诗导入,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背诵王维的《山居秋暝》,教师以这首诗导入新课。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讨论:
⑴根据段意,完成下面的填空题,概括各段的内容:
第一段:故山殊可过,而今 。
第二段:故山冬夜 ,静默独坐,多思 。
第三段:故山春景 ,只想 。
提示:
第一段:故山殊可过,而今我独过。
第二段:故山冬夜,清丽淡远,宁静和谐,静默独坐,多思 与你同游,携手赋诗。
第三段:故山春景 斑斓夺目,生机勃勃 ,只想 邀你同游 。
⑵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及你读后的感受。
⑶文中有一个词浓缩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本文的“文眼”,请你找出这个词,并说说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提示:“深趣”是文眼。它包括王维笔下的终南美景,主要是冬夜清丽淡远、宁静和谐的氛围和春天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景象,还有朋友相邀的一片诚心。
第二教学板块
二、品读课文,体会“深趣”,理解创作风格。
1、赏析美景,理解“文中有诗,诗中有画”的风格。
⑴学生朗读第二段,教师强调“玄”“曩昔”“步”等词语的意思。
⑵朗读课文第37页“资料信息”栏目中引用的喻良能的诗,要求学生学习那种以诗解文的读书方法,把第二段中描写冬夜景色的文字改写成散文诗。(这项工作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完成)。
学生组内分享自己改写的散文诗,每个小组挑选一首写得最好的在组内朗读评议。教师在全班挑选一首有代表性的作品集体展示,引导学生进行比读,欣赏声色相宜、清丽淡远迷人夜色,同时解决第二段中的难句,顺带讲解以动称静写作的手法。
⑶指名朗读第三段描绘春景的文字,要求学生找出最能体现春天生机的字眼。师生品析“蔓”“轻”“矫”等字的表达作用,体会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美妙春光。
⑷王维工诗善画,苏轼曾说:“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有人认为此文也饶有诗情画意,不妨说是“文中有诗,诗中有画”,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为什么?
提示:本文写景之语意境深远如诗,诗中所绘之景形象鲜明如画。
2、感受美情,理解整散结合的`艺术效果。
⑴王维写作这封书信的目的是邀好友裴迪同游故山,找出文中表现王维不愿独享“终南美景”,热情邀请裴迪的句子,结合段意,说说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第一段写独游的索然无味,第二段回忆往昔携手赋诗,快乐同游,第三段热情邀请,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款款深情。
⑵本文议论抒情的句子与描绘美景的句子在句式上有何不同,说说这样的句式在此文中有何艺术效果?
提示:本文句式骈散结合。写景多用四言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抒情议论,多用散句,信笔抒写,或直抒胸臆,或点明主旨,轻灵自由。全文整散结合,句式灵活,读来活泼明快,于清词俪句中现故山美景,于长短变化中表厚意深情。
第三教学板块
三、背诵积累,学以致用。
1、指导学生配图、文、乐朗读背诵文中写景的句子,进一步体会“文中之诗,诗中之画”。
2、请你写一段描绘风景的文字,要求在这段文字中准确、自然地引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的一两个写景句子。
3、教师总结。
4、布置作业:
广东版高中语文选修一第一单元选了王维的五首诗,请你认真阅读,深入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教学目标】
1、字词积累,推测大意能力。
2、鉴赏感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字词积累。
2、难点:
鉴赏体会。
【教学课时】
一至一课时半。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以读入文,导入新课
1、朗读课文,体会形式美:
⑴ 指名学生朗读。
⑵ 师范读(读音,停顿,节奏等)。
⑶ 学生自由读 。
⑷ 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文章形式美:
明确:全文文字凝练、朴素,句法上以四字句为主,犹如四言诗。中间也配以散行,使文句在整饬中又多变化。其写景部分,形象鲜明、生动,声韵和谐。
2、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受佛教信仰影响,世称诗佛。
王维诗现存不满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
3、背景简介:
王维于天宝三载(744)在蓝田购买了辋川别业。每到休假之时,他便来到那里,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二、重点难点字词翻译
1、师翻译重难字词。
2、学生自由阅读。
三、以读解文,鉴赏文本
1、学生齐读要求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情,眼中有文,脑中有画。
2、解题切入,鉴赏文章《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引导:扣紧文本,尽量试用文本语言回答。
⑴ 书是什么意思?
明确:书信,这是王维写给裴迪的一封书信。
⑵ 山中,这是什么山,为什么在山中,这是怎样的山?
明确:
辋川蓝田山。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风景优美,作者前往游览)
第2段中北涉玄灞复与疏钟相间。天上的明月,清光朗朗。月光下,轻风吹过,辋水柔波潋滟。远望,一抹远山的暗影,村河边点点渔火。寂静中偶尔传来一两声犬吠,并疏疏落落的寺庙钟声,时断时续的.舂米声,隐隐约约而又清晰可辨。
第3段中当待春中麦陇朝雊。春天的蓝田山,风景绝佳。树木青青,芳草碧碧,游鱼嬉戏于清流,白鸥展翅与晴空。早晨,珠露圆润,闪亮在草尖、麦苗上,清晨野鸡在麦地里鸣叫。
景色极为优美:一是蓝田山的冬夜图,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如一幅水墨国画,着墨淡雅,用笔清疏,写意传神,基调寂静而清幽,是实景的真实描绘。二是蓝田山春日图,描写用欢快流畅之笔,写色彩明快之图画,把春日的蓝田山中万物勃发,生机盎然的景象描写得清新朗秀,令人不胜向往。
⑶ 作者给谁书,当时是作者是什么状况,什么心情,为什么给裴迪书,书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裴迪。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囊昔(孤寂,思念)
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子天机清妙(感情深厚,情趣相投)
以此不急之务相邀(邀请同游)
⑷ 小结:文章特点──借景传情、借景寄意。
明确:
在这封信中,虽然写景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叙友情却是贯穿始终的线索。第一段,说的是足下方温经不敢相烦,第二段表达的是念及旧情,不敢相忘,第三段表达的是春中美景,不敢不邀。
书中有诗,书中有画。《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虽然是一封书信,但可以说它也是作者以诗人的语言、画家的构思写成的一篇优美的写景记游散文,一首赞美自然风光和表述友情的抒情诗。
3、朗读课文,品位感悟。
四、布置作业,联系拓展
1、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2、王维被称为诗佛,为什么?在本文中是否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