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完美议论文4篇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
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努力!——题记
“淅沥,淅沥。”雨季,我们在空阔的舞蹈教室里,对着猜不透的平面镜,纠正每一个舞姿,从脚尖到脚背,从脚踝到关节,老师都要求完美。从走到跳,从跳到跑;从趴到跪,从跪到站,每一个动作,老师都要求整齐。“我们不是专业演员,但我们要尽力!像她们一样,力求完美。”因为舞蹈老师的这句话,我拖着几乎快要断裂的脚掌,依然刻苦练习。一步又一步,高高的踮起脚尖,从教室的这头走向那头;因为舞蹈老师的这句话,我挺着满是青伤的膝盖,依然努力的练习每一次跳跃,每一次跪地;因为舞蹈老师的这句话,我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依然尽情的投入音乐,忘情的舞动身体,不断的寻找感觉……“蓝蓝,找八点!”我喜欢舞蹈老师这样亲切的呼唤我,因为那是一种逝去了就无法复回的感受,那是淘气的标志,是青春的象征……“舞蹈,是身体与空气的对话。”我许久,许久,思考着这句话……
“淅沥,淅沥。”雨季,我们躲在空阔的小剧场啃包子,藏在无人的琴房弹琴。一首“梦中的婚礼”曾牵动着多少人的心啊!我的指尖轻轻划过黑白琴键时,我们一起沉浸其中,因为那是我们最有趣的游戏。老师匆忙的拿来点心,又一天的夜课随之告终。我们啃着包子,尽情的谈笑,利用仅有的空闲,尽情的谈笑!每一张脸上都挂着微笑,每一个人都不提及忧伤,尽管在寂静的夜里,我们还得挑灯夜读,赶做落下的作业……
“淅沥,淅沥。”雨季,我们把飞扬的青春洒向舞台。那一刻,好似没有观众,仅仅是我们彼此间心灵的对话。任何人都无法了解这个过程,也没有任何人,比我们更加理解这支舞蹈,站在台上的,那是我们,伴者淅沥的雨声,挥洒无尽的青春!那一刻,走下舞台的那一刻,我们都清楚的明白那意味着什么,但却都用“回家”这个词来逃避,因为我们害怕面对……
淅沥,淅沥……
下一个雨季,我们又将走向何方?
校庆啊,伴着雨季携来的一场浓雾,随着太阳的升起,已经渐渐散去。但我们曾在其中摸索,磕磕碰碰,失去了许多,也领悟了许多。老师追求完美的境界时刻激励着我奋进。我们的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不是天才,但至少能像他们一样勤奋,追求完美,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人的一生,也正是如此,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努力!
校庆,在我青春的画册里留下了无比灿烂的色彩,犹如一道“七色彩红”永远高悬在“心空”!——后记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海滩上撒满了彩色贝壳,一群孩子拾着,一个孩子捡起一枚贝壳,随手又把它丢弃,寻找了一下午,始终没有找到他心中的贝壳,终于,仍拖着沉重的脚步在海滩上寻找着……
曾听到这样一首曲子,对完美的不懈追寻,但是,曲子并不是最完美的,而曲子的创作者却因此失落……
曾许下这样一个愿望,把自己从一个愚昧的小孩瞬间变成一位美丽完美的公主,当睁开眼的瞬间,我却落泪了……
曾看到这样一个人与自己擦肩而过,可惜的是我并不完美……
其实,曾经的一切的一切在我看来是不完美的,没有谁是完美的渡过了我们这十几个春秋。但是,我并不觉得很失落,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有资本地告诉我,他(她)是完美的人。
“力争”完美,对吗?我认为,追寻完美是对的,但力争追寻完美的人是愚昧、无知的!当他们发现现实与自己心里那个完全的局面截然不同时,也许失落,也许会变得沉默,也许……既然会使自己受打击,那为什么不把心中的完美降低再降低呢?人总要一步一步慢慢地走。
“力争”完美,好吗?小男孩会因为自己没找到心中最美的贝壳使自己脚步变得沉重,作曲家会因为曲子的瑕疵使自己无心创作;小时的我会因为没变成美丽的公主而哭泣;我和他又会因为不“完美”而擦肩而过。……如果一切“完美”的标准再降低一点,一点,结局又会怎样呢?小男孩会拾到许多美丽的贝壳,作曲家会创作更多的曲子,小时的我会变成自己的公主,他就不会擦肩而过……力争追寻完美,其实,也会是一种错误……
“力争”追求完美的心要改变了。当你降低心中的那个过高的完美,你会发现身边有完美的它。不要在花开的时候找最美最艳的花,到了花落得时候你仍在苦苦寻找,那时候你会发现再也找不到了……降低“完美”闭上眼睛深呼吸,然后争开眼,你会发现美丽艳丽的花也有很多。
“力争”追求完美,其实就像自己给自己的心加了一把锁。“解铃还需系铃人”。学会降低完美的标准吧!
现在,我问你:“力争”追求完美,对吗?
答曰:“非也。”
听到跆拳道教练说我练习得还不错,不免有些失望。因为,那只是还不错——
也许从我在妈妈肚子里那会儿,爸妈对我的期望就太高,所以我会长得如此不够完美——期望值与实际值成反比。这,也就使他们更有理由要求我,完美,完美,再完美!
我相信他们是这么要求的,我也希望他们一直这样要求下去。这样说,好像觉得我是为别人而活。其实不然,只有他们这样要求,我才会给自己要求,我才会给自己更多的压力,好让自己努力地向上爬,努力地向前冲!
懂事之前,我总是莽莽撞撞地混过每一天,爸妈让我学画,我学了几天就放弃;让我学琴,我逃避着老师的目光,直到老师不得不气得走人。我就是这样不听话,在懂事之前。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不严格,造成小学第一次考试作弊被老师逮到;上课小动作频繁,被老师罚站;课间打打闹闹,把同学推倒,被老师批评。一年级,我受尽了太多太多的“委屈”。
我发誓我要改变,我寻找目标,定下计划,发誓一定要超过那个目标,一定要与班长争个高低。我变了,我对自己的要求严格起来了。考试没考好,我能咬破嘴唇,想着对策;却对妈妈说,“第一名也不能常常拿,要让一让别人。”。我总是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我心中真正的意愿,所以我说了谎,我违背了自己的灵魂。但既然我发誓了,就一定要做到。我用力地打着枕头,任凭泪如雨下。然后仰起头,望着星星,让眼泪自由风干,再握紧拳头,向着云深处挥舞:“我一定会赢过你!”
我追求着完美,追求得太累太累,想睡,却不得不睁眼。
我恨自己如此没有毅力,用冰凉的水冲洗着脸,冻得发抖。
用力地拍打双翅,却被风吹得支离破碎,擦肩而过的,是99%的完美。
终于,我学会了不再抱怨。
这并不代表放弃我的誓言,我只是忍受,一切,一切
我相信我不会再哭泣,不会再因为失手而泪如雨下。
我选择仰望前方的太阳,不管太阳的光是多么猛烈,不管它是不是会灼伤我的`双眼,我只选择,这样。因为太阳,在我心里,就是最完美的远方。
这一次,我发现,再靠近一点,再踮起脚尖,就能看见,梦并不远,太阳不远,而完美世界,更不遥远。张开双臂,拥抱蓝天,飞得更高,看得更远,追求完美的路,不会更遥远。
————后记
初更之时,天已逐渐黑下来,朦胧的夜空中,镶嵌着一轮明月。我与几位同仁,一起参加了令我盼望已久的比赛。
听老师说,今天会有一位高手来与我们一同比赛,他曾获得过全国各大书画比赛的金奖。提醒我们又多了一位强劲的对手。老师话音未落,老师所谓的那位师兄悄然而至。正如老师所说的那样,略显当代书法家的气质与风范。仅看外表,整个人堪称完美。
随后,一场高手之间的较量开始了。参赛的诸位同仁次第入场。此时,考场内一片寂静,都在临摹自己的参赛作品。不久之后,老师推门而入,给我们发宣纸准备创作。真是哪位师兄的一个举动让我颠覆了对他的印象。按照规定,一个人只能领三张宣纸,那位师兄趁老师不注意,多拿了两张。这样就会有人少纸。发完纸后老师便去了别的考场,那位师兄若无其事的把纸卷起来,逍遥自在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我小声的向他说道:你貌似多拿了几张纸
多拿了不就多拿了呗,多拿几张能怎样?他孤傲的说道。
那你考虑过别人的感受了吗?你多拿纸就会有人少拿纸。我反驳道。
反正老师也看不见他理直气壮的答道。
我彻底无语了。
其他同学都在创作。心想,他这件事可定会露馅,等巡考老师来了再去举报他,我也没有再去理会他,而是马上进入了状态,全身贯注的在搞创作。
我想好布局后,叠好格子便开始创作。比在我的手中挥洒自如,墨在纸上交织纵横。不一会儿,我的第一幅作品诞生了。虽然是尽心机写的一幅作品,但是写的并不理想,有好几处败笔。例如在写嶽时,山中间的那道竖写得靠右了,是左右两边不够均衡,从而导致整个字都歪了。第二幅,第三幅作品虽然都有进步,但自我认为也不是特别理想。
创作完毕后,老师踱步进了教室,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还没等我去举报那位师兄,老师已得知此事。按照规定,他被取消了比赛资格。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啊,他输在了做人的基本道德与行为习惯上。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谁敢保证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无败笔,只是《兰亭序》的声誉掩饰了它的瑕疵。多少例子不都如此吗?
我们做不到完美,但我们可以追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