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狮子和兔子说课稿【精华4篇】

2023-11-29 17:51:56综合
  • 相关推荐

狮子和兔子说课稿【精华4篇】

狮子和兔子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狮子和兔子》是第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开动脑筋摆脱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课前我反复阅读课文,站在一般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角度去钻研教材。通过研读,我认为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画得非常传神,特别是二者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二、教学目标:

  我班的学生经过了近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加上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已能自主地阅读浅显的文章。因此,根据年段目标、教学要求以及我班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本课总的教学目标:

  1、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识字。认识生字13个,“痒、尽、蹲、羞、叮、嘻、凭、脾”。会写生字9个,“群、咬、疲、怒、讨、厌、醒、解、决”。

  2、朗读课文,理解狮子、兔子对话的意思,认识解决问题要冷静、动脑筋想办法,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的道理。

  3、想象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儿童模仿性强的特点,和新课标中对低段阅读的要求,我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这个道理”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第8自然段兔子对狮子说的话:“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总结了狮子遇到问题不能解决的原因,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篇幅较短,看似浅显易懂,但含义深刻,特别是对兔子这个智者形象的掌握还不完全,比如理解“兔子对狮子笑什么?”这点,如果不适当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很难理解这是一种善意的笑,而会粗略地理解为兔子在嘲笑狮子。

  四、说课时安排:

  这篇课文我安排了两个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的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识字13个。学写9个生字,集中指导“群”字和词语“讨厌”。

  第二课时的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继续学写生字,在语言环境中体会“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狮子和兔子对话的意思及其心理活动。

  3、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

  五、教学流程: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

  以下是我的设计思路:

  第一环节:默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学习品读课文之前,以默读的方式让学生复习回忆课文内容,再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来增加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

  第二环节: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品味情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觉能力。”根据本课内容我注意培养学生在细读课文中总结出狮子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感悟动脑筋的重要性。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对于如何突破这个重难点我是这样思考的: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第3自然段讲了狮子被蚂蚁咬得筋疲力尽却没有办法赶走红蚂蚁。与后面4到8自然段兔子教狮子动脑筋后解决了问题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狮子是在凭力气和发脾气在解决问题呢?”这个问题来指导孩子朗读。学生找到了答案以后,我就让他读一读,再让其他学生对他的朗读进行评价,我再引导这时的狮子是什么感受?再让一个学生来读,特别注重指导学生读“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这句话来体会狮子的愤怒。最后让男孩子当当这只被红蚂蚁折磨的狮子来读。设计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让孩子理解狮子凭力气和发脾气是没有赶走红蚂蚁,没有解决问题的。一方面也是让孩子感受狮子的愤怒。理解词语“筋疲力尽”、“恼羞成怒”。接着我让学生理解兔子的笑是“善意的笑”,问他们:狮子在那痛苦不堪,兔子却在那笑,兔子是嘲笑呢还是善意的笑?请学生从文中找一找答案读一读。如果孩子还不知道从何答起,就提示他们:答案就在课文中,让我们联系上下文来看看。很快小朋友就找得到答案。并且理解兔子是在帮助狮子出主意,并且让狮子明白道理,所以是善意的笑。这样设计是为了照顾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以读带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及独立阅读能力。想像兔子和狮子的心理活动。最后我问:此时,兔子还想再帮帮狮子,那他还让狮子明白了什么呢?孩子们回答:“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接着问:“那要想解决问题,必须怎么样呢?”学生会很快想到要动脑筋。这时我出示语文天地中的练习题:兔子在岸上说:“这回你明白了吧,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必须——。”这样来引导学生知道遇事还应冷静下来,再动脑筋想办法。

  第三环节:动脑拓展。

  要让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动脑的好习惯,就要把课文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我从狮子通过这件事,它会说什么呢?这个问题过渡到:通过学习课文,小朋友明白了什么呢?举例说一说。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动脑筋的重要性,要养成常动脑的好习惯。

  第四环节:指导学生书写部分生字。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由于时间限制,所以本课时我只安排了三个字的书写:课文最好三个生字“醒、解、决”。

  1、请孩子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他们的笔画顺序。再找一找他们的重点笔画和每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最后用铅笔描一描。

  2、我协助学习“醒、解、决&rdquo,提醒学生“醒”字左边不是“西”,要多一横。

  3、学生各自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再与同桌交换,互相说一说同桌写字的优点、缺点。

  六、板书设计

  狮子和兔

狮子和兔子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狮子和兔子》是第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开动脑筋摆脱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课前我反复阅读课文,站在一般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角度去钻研教材。通过研读,我认为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画得非常传神,特别是二者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二、教学目标:

  我班的学生经过了近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加上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已能自主地阅读浅显的文章。因此,根据年段目标、教学要求以及我班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本课总的教学目标:

  1、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识字。认识生字13个,“痒、尽、蹲、羞、叮、嘻、凭、脾”。会写生字9个,“群、咬、疲、怒、讨、厌、醒、解、决”。

  2、朗读课文,理解狮子、兔子对话的意思,认识解决问题要冷静、动脑筋想办法,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的道理。

  3、想象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儿童模仿性强的特点,和新课标中对低段阅读的要求,我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这个道理”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第8自然段兔子对狮子说的话:“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总结了狮子遇到问题不能解决的原因,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篇幅较短,看似浅显易懂,但含义深刻,特别是对兔子这个智者形象的掌握还不完全,比如理解“兔子对狮子笑什么?”这点,如果不适当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很难理解这是一种善意的笑,而会粗略地理解为兔子在嘲笑狮子。

  四、说课时安排:

  这篇课文我安排了两个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的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识字13个。学写9个生字,集中指导“群”字和词语“讨厌”。

  第二课时的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继续学写生字,在语言环境中体会“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狮子和兔子对话的意思及其心理活动。

  3、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

  五、教学流程: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

  以下是我的设计思路:

  第一环节:默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学习品读课文之前,以默读的方式让学生复习回忆课文内容,再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来增加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

  第二环节: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品味情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觉能力。”根据本课内容我注意培养学生在细读课文中总结出狮子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感悟动脑筋的重要性。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对于如何突破这个重难点我是这样思考的: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第3自然段讲了狮子被蚂蚁咬得筋疲力尽却没有办法赶走红蚂蚁。与后面4到8自然段兔子教狮子动脑筋后解决了问题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狮子是在凭力气和发脾气在解决问题呢?”这个问题来指导孩子朗读。学生找到了答案以后,我就让他读一读,再让其他学生对他的朗读进行评价,我再引导这时的狮子是什么感受?再让一个学生来读,特别注重指导学生读“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这句话来体会狮子的愤怒。最后让男孩子当当这只被红蚂蚁折磨的狮子来读。设计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让孩子理解狮子凭力气和发脾气是没有赶走红蚂蚁,没有解决问题的。一方面也是让孩子感受狮子的愤怒。理解词语“筋疲力尽”、“恼羞成怒”。接着我让学生理解兔子的笑是“善意的笑”,问他们:狮子在那痛苦不堪,兔子却在那笑,兔子是嘲笑呢还是善意的笑?请学生从文中找一找答案读一读。如果孩子还不知道从何答起,就提示他们:答案就在课文中,让我们联系上下文来看看。很快小朋友就找得到答案。并且理解兔子是在帮助狮子出主意,并且让狮子明白道理,所以是善意的笑。这样设计是为了照顾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以读带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及独立阅读能力。想像兔子和狮子的心理活动。最后我问:此时,兔子还想再帮帮狮子,那他还让狮子明白了什么呢?孩子们回答:“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接着问:“那要想解决问题,必须怎么样呢?”学生会很快想到要动脑筋。这时我出示语文天地中的练习题:兔子在岸上说:“这回你明白了吧,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必须——。”这样来引导学生知道遇事还应冷静下来,再动脑筋想办法。

  第三环节:动脑拓展。

  要让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动脑的好习惯,就要把课文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我从狮子通过这件事,它会说什么呢?这个问题过渡到:通过学习课文,小朋友明白了什么呢?举例说一说。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动脑筋的重要性,要养成常动脑的好习惯。

  第四环节:指导学生书写部分生字。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由于时间限制,所以本课时我只安排了三个字的书写:课文最好三个生字“醒、解、决”。

  1、请孩子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他们的笔画顺序。再找一找他们的重点笔画和每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最后用铅笔描一描。

  2、我协助学习“醒、解、决&rdquo,提醒学生“醒”字左边不是“西”,要多一横。

  3、学生各自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再与同桌交换,互相说一说同桌写字的优点、缺点。

  六、板书设计

  狮子和兔

狮子和兔子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狮子和兔子》是第十单元《动脑筋》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开动脑筋摆脱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课前我反复阅读课文,站在一般读者、教师、学生三种角度去钻研教材。通过研读,我认为这个童话故事生动有趣,语言简洁、浅显,孩子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狮子和兔子的形象刻画得非常传神,特别是二者的对话、神态、语气都非常生动,想象空间比较大。因此,这篇课文正好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二、教学目标:

  我班的学生经过了近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加上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已能自主地阅读浅显的文章。因此,根据年段目标、教学要求以及我班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本课总的教学目标:

  1、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识字。认识生字13个,“痒、尽、蹲、羞、叮、嘻、凭、脾”。会写生字9个,“群、咬、疲、怒、讨、厌、醒、解、决”。

  2、朗读课文,理解狮子、兔子对话的意思,认识解决问题要冷静、动脑筋想办法,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的道理。

  3、想象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儿童模仿性强的特点,和新课标中对低段阅读的要求,我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这个道理”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本文第8自然段兔子对狮子说的话:“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总结了狮子遇到问题不能解决的原因,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篇幅较短,看似浅显易懂,但含义深刻,特别是对兔子这个智者形象的掌握还不完全,比如理解“兔子对狮子笑什么?”这点,如果不适当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学生很难理解这是一种善意的笑,而会粗略地理解为兔子在嘲笑狮子。

  四、说课时安排:

  这篇课文我安排了两个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的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识字13个。学写9个生字,集中指导“群”字和词语“讨厌”。

  第二课时的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继续学写生字,在语言环境中体会“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狮子和兔子对话的意思及其心理活动。

  3、认识到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

  五、教学流程: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

  以下是我的设计思路:

  第一环节:默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学习品读课文之前,以默读的方式让学生复习回忆课文内容,再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来增加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

  第二环节: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品味情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觉能力。”根据本课内容我注意培养学生在细读课文中总结出狮子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感悟动脑筋的重要性。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对于如何突破这个重难点我是这样思考的: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第3自然段讲了狮子被蚂蚁咬得筋疲力尽却没有办法赶走红蚂蚁。与后面4到8自然段兔子教狮子动脑筋后解决了问题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狮子是在凭力气和发脾气在解决问题呢?”这个问题来指导孩子朗读。学生找到了答案以后,我就让他读一读,再让其他学生对他的朗读进行评价,我再引导这时的狮子是什么感受?再让一个学生来读,特别注重指导学生读“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这句话来体会狮子的愤怒。最后让男孩子当当这只被红蚂蚁折磨的狮子来读。设计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让孩子理解狮子凭力气和发脾气是没有赶走红蚂蚁,没有解决问题的。一方面也是让孩子感受狮子的愤怒。理解词语“筋疲力尽”、“恼羞成怒”。接着我让学生理解兔子的笑是“善意的笑”,问他们:狮子在那痛苦不堪,兔子却在那笑,兔子是嘲笑呢还是善意的笑?请学生从文中找一找答案读一读。如果孩子还不知道从何答起,就提示他们:答案就在课文中,让我们联系上下文来看看。很快小朋友就找得到答案。并且理解兔子是在帮助狮子出主意,并且让狮子明白道理,所以是善意的笑。这样设计是为了照顾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以读带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及独立阅读能力。想像兔子和狮子的心理活动。最后我问:此时,兔子还想再帮帮狮子,那他还让狮子明白了什么呢?孩子们回答:“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接着问:“那要想解决问题,必须怎么样呢?”学生会很快想到要动脑筋。这时我出示语文天地中的练习题:兔子在岸上说:“这回你明白了吧,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必须——。”这样来引导学生知道遇事还应冷静下来,再动脑筋想办法。

  第三环节:动脑拓展。

  要让学生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动脑的好习惯,就要把课文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我从狮子通过这件事,它会说什么呢?这个问题过渡到:通过学习课文,小朋友明白了什么呢?举例说一说。让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动脑筋的重要性,要养成常动脑的好习惯。

  第四环节:指导学生书写部分生字。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由于时间限制,所以本课时我只安排了三个字的书写:课文最好三个生字“醒、解、决”。

  1、 请孩子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他们的笔画顺序。再找一找他们的重点笔画和每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最后用铅笔描一描。

  2、 我协助学习“醒、解、决&rdquo,提醒学生“醒”字左边不是“西”,要多一横。

  3、 学生各自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再与同桌交换,互相说一说同桌写字的优点、缺点。

  六、板书设计

  狮子和兔

狮子和兔子说课稿 篇4

  今天我上的是新课标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狮子和兔子》。下面,我从教材、教学准备、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狮子和兔子》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课文图文并茂,语言浅显易懂,蕴涵了做事应该多动脑筋,不能只凭力气和发脾气的道理。文章主要讲述了狮子和兔子对待困难的不同方法:狮子凭着力气大,想用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的办法去掉身上的红蚂蚁,却累得筋疲力尽,毫无效果;小兔子却动脑筋想出了一个既简单又有效地办法,提醒狮子跳入水中,冲走了身上的红蚂蚁。课文故事生动,浅显易懂,充满童趣,很适合于让学生朗读。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动脑习惯的生动教材。

  二、说教学准备

  本节课进行的第二课时教学,在第一课时我委托本班教师让学生预习了课文,标出了自然段序号,学习了生字疑难词语。还完成了第一段的学习。基于这篇课文内容的需要,我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我还请学生自己制作了小狮子和小兔子的头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增加了阅读的乐趣。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及第一课时目标完成情况,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读,议议,了解狮子与兔子的表现。理解狮子、兔子对话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兔子最后说的话,懂得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受到思想教育,养成动脑筋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说教学方法

  (一)教法:

  1、教师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地去钻研、学习。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板块“复习,导入新课”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设计的。课开始出示两只可爱的小动物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设悬念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产生许多遐想,立刻对学习课文产生了兴趣。

  2、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第三板块中,主要采用了自学、小组讨论、集体反馈、对比等形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是一个有效的组织者和理智的指导者,当学生思维受阻或遇到困难时,及时启发引导,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上的听、说、读、写是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的第

  二、三板块中,安排了较多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找一找,读一读,出示多媒体,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用“筋疲力尽”“如果——就”来说一句话体会含义,拓展说话练习。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不必用过多的框框去束缚学生,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落落大方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的回答有偏差或不合理的地方,适当给予引导,帮助学生树立 2 表达的自信心。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积累比较规范的句式、语段,进行知识迁移,从而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4、挖掘训练点,发展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这段话足矣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就能点燃学生创造性的火花,促其展开丰富的想象。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重要片段让学生展开想象。

  5、注重语言实践,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我在本节课教学当中充分引导学生去说,比如在拓展练习和复述课文环节中,时刻注意给孩子一个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探究式教学重视教学过程,“钓胜于鱼”,知识是无止境的,课时是有限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穷尽一切知识,关键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情感、态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自己。

  (二)学法: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主要有三种学习方法: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对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学生自读课文完成,教师在学生朗读完课文之后,通过指名说说大意,讨论、交流教师所涉及的问题,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程度,并及时给予鼓励。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小组内,学生们各自阐述自己的见解,思维的火花发生碰撞。语文能力培养方面,则需要在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中得以实现。要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精妙之处,光靠学生的自学、小组讨论是不够的,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学习,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读一读、演一演、比一比、悟一悟、练一练、说一说,从课文中汲取文化营养,积累语言,提高能力。

  五、说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教学流程二:读一读,议一议,品读课文,交流感悟。

  教学流程三:总结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流程四:拓展延伸。

  教学流程五:作业布置。

  具体教学策略:

  (一)复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复习词语时我利用课件摘苹果活动,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很轻松的进入学习。之后,我抓住儿童喜欢小动物,爱听故事的心里,从小动物的故事入手切入话题,亲切自然,容易激发兴趣。通过故事引出兔子和狮子,说一说它们的特点,点出课题。

  (二)读一读,议一议,品读课文,交流感悟。

  首先,为了连接第一课时,我安排学生朗读了第一段。接着开展了闯关活动一(课件展示)我设置的问题是:狮子遇到了什么麻烦?它是怎么做的?学习的方法是:读一读,议一议,找一找,说一说。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加强生生合作,进行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体验了学习的快乐。设计了四个不同方式的读法;1、请小朋友自读,找狮子遇到的麻烦。

  2、采用齐读,比读的方式练习朗读

  3、通过生生互读,师生分角色读引导学生体会狮子和兔子不同的说话态度。4、鼓励想象狮子和兔子的心里,带上学生的亲身体会,读出感情。多种形式的朗读,促使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与文中的动物融合在一起,在读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感受,真正进行了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无论自读、小组读、男女声互读、齐声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在读课文,交流感受的同时,我还播放了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愉快的加入学习。在知识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体会意思,练习说话。接下来我又组织开展了开 4 展闯关活动二(课件展示)。问题设置是:兔子在笑什么?它的办法什么?结果呢?学习方法是:先读一读4--7段课文,议一议每一段中的问题,然后找一找重点词语,理解意思,进行说话练习,再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并分角色读一读狮子和兔子的话,最后引导学生发散维,说一说还有什么办法能去掉狮子身上的红蚂蚁?预期效果:

  1、通过读议结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理解狮子遇到的麻烦,感知狮子的动作,明白狮子凭的是力气和发脾气。

  2、通过读议结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兔子的办法,学习兔子动脑筋的习惯。

  最后学习课文8自然段:先请学生比较狮子和兔子的方法,由学生总结出兔子的.话,然后想象一下狮子会对兔子说什么?

  (三)总结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我先引导学生依据板书总结课文,让学生对全文有个整体认识。再出示闯关练习三(课件展示)组织学生多种形式的复述。

  (四)拓展延伸:

  在这个过程中,我让学生结合课件实例进行动脑筋,说话练习,培养学生动脑筋的习惯。

  (五)作业布置:

  在作业中,我布置了摘抄词句和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的任务,巩固所学课文。

  六、说教学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是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设计时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既体现了文章的思路,又能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孩子感受到遇到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解决。本课板书在设计上力求简洁、直观、条理清晰。既概括本课要点,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进而辅助教序,提高学习效率。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