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反思幼儿园必备7篇
庆六一儿童节活动反思适用于儿童节教学活动的反思当中来,通过庆“六一”文艺节目的排练,为我这个从没指导过幼儿跳舞的老师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实践、交流、合作、相互学习的机会,使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节日主人,充分展示了孩子们风姿,营造了欢乐的节日气氛,快来看看幼儿园庆六一儿童节反思吧。
从五份开始,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从精心选定节目、节目音乐选择、录制磁带、动作的编排、制作服装及服装的搭配等方面入手,精心策划,认真准备,为活动想点子,克服教学任务繁重的实际情况,克服炎热的天气,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排练。有时排了一个多小时,觉得动作不好看。晚上只好坐在电脑前查查资料,有时动作太难的,又得随音乐跟着视频练习,我不怕累,一遍一遍地进行动作练习,把舞蹈动作练好。孩子们在我这个老教师领导下,认认真真地进行排练,他们模仿着老师的样子一遍一遍练习,动作练会了,表情又没有。这时我又结合歌曲《小红帽》,告诉他们小红帽去外婆家高兴吗?大家连连点头。没练几遍小朋友天真可爱的笑脸,活泼欢快的动作,都呈现出来。说实话比我这个老师跳得还更好。
“六一”那天,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服装,脸上都带着笑容。舞台上有“湖村中心学校幼儿园20xx年庆六一家园同乐活动”的大幅标语 。操场上人山人海,所有的老师和幼儿,还有家长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整个活动现场就像一片欢乐的海洋。
轮到我班表演了,先是《健康操》表演,孩子们个个动作整齐、干劲有力。《小红帽》音乐响起,小朋友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台下的家长看着连连拍手说“不错,不错,这么小的孩子也跳得这么好。”
通过庆“六一”文艺节目的排练,为我这个从没指导过幼儿跳舞的老师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实践、交流、合作、相互学习的机会,使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节日主人,充分展示了孩子们风姿,营造了欢乐的节日气氛。看来,每年的“六一”还是要多开展一些活动,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给孩子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快乐的童年。至少多年后他们不会遗憾。
相信,通过这次 “六一”活动,让家长重新认识小学老师也同样可以把幼儿教好。
这次活动不仅孩子乐了,家长也乐了。更让家长对湖村中心学校中心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都有轮子。轱辘轱辘的轮子滚动着、转动着,给幼儿惊奇,引导幼儿遐想,令幼儿着迷,让幼儿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去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让幼儿既获得了极大的情感满足,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课前我和孩子们收集了很多有关轮子的图片和实物,如:各种各样的汽车图片;玩具汽车、火车;实物:滑板车、自行车、溜冰鞋等等。孩子能通过图片及实物认识很多有关轮子的车。
本次活动我采用:设置情景,引发讨论——听听轮子的自述,了解轮子的作用——探索操作,感受体验。
一、设置情景,引发讨论
活动开始我以自演小乌龟来引起幼儿的兴趣,果然,孩子们个个都集中注意力,看我的表演,从而也进入了主题,小乌龟很伤心,让猜一猜小乌龟为什么不高兴?你有什么办法让小乌龟高兴起来?轮子会怎样帮助小乌龟?这三个问题都需要孩子充分展开想像,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进一步提出为什么这些车能帮助小乌龟走得快,从而进入正题——因为有了“轮子”。在这过程中不仅让孩子体验对轮子特点及作用的了解,也使孩子在情感体验中完成对已有经验的提升和运用。
二、听听轮子的自述,了解轮子的作用
通过轮子的自述,孩子们对轮子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孩子们体会到轮子的自豪,知道轮子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轮子是如何来帮助我们的。
你们还看见过哪些东西也有了不起的轮子?幼儿的思维相当活跃,从教室讲到幼儿园,到马路上,再到家里,充分发挥了想象,语言得到了发展。
三、探索操作,感受体验
根据小班孩子喜欢玩的特点,同时也观察到他们对轮子的兴趣,因此,在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游戏,让幼儿进行探索让轮子(圈)滚动起来。通过动作体验来感知轮子会滚的特性,这些方面既考虑了孩子的年龄的特点,也能体现对幼儿探索可能性的考虑,基于孩子已有的经验,对于帮助小乌龟跑得快、及让轮子滚起来的目标。通过玩玩轮子,孩子们探索到了轮子的好几种玩法,在玩玩中了解了轮子的作用。
上好每节课,教师都要考虑到每个环节、甚至每个细节,如老师的每个提问,孩子会出现什么样的回答,老师的提问孩子是否能听懂,老师的提问是否为了目标而进行的等等,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小白兔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他们时常将《小白兔》这首儿歌挂在嘴边,因此他们对小白兔的特征非常了解,这对他们理解故事《小兔乖乖》有了一定的帮助,他们很快就记住了故事的名称和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而且特别喜欢和我分角色说、唱故事中的对话,仿佛他们就是兔宝宝,而我则是兔妈妈了,当故事进行到大灰狼来敲门而妈妈不在家时,孩子们很紧张,个个屏住呼吸。而当听到小兔们通过自己的勇敢战胜大灰狼时,他们又欢呼雀跃,完全地进入到了角色当中。听完故事后,我引导幼儿进行了小小的讨论:“如果有陌生人来敲门,该怎么办呢?”幼儿能从故事中迁移经验,作了如下的回答:“听听是不是妈妈或爸爸的声音,如果不是就不开门。”
因为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不丰富,因此,我还介绍了几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在游戏中充实他们自我保护的经验,效果特别明显。
通过本活动我感到,表演还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给幼儿带来积极的状态,从而就愿意去探索,创造和想象以及动作。所以在表演组织中我认识到以下几点:
1、活动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征。
由于每个年龄阶段的幼儿他们的发展特征不同,所以我们设计的游戏也应符合他们的特点,使其感到一种成功,使其努力就能达到的,从而获得更大的快乐。
2、活动要具有一定的情景性。
情景对于幼儿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境,他能很快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进入活动当中,并自主大胆的溶入到生活当中。
3、活动要给幼儿发展的空间。
游戏虽然要有规则,但是也要给幼儿发展的空间,就象这个音乐活动,它虽然要求听音乐进行表演,但是它给了幼儿创编的。空间,使幼儿在游戏中有极大的乐趣。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想,一堂好的课应该体现“引导灵活化、幼儿自主化”,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在听、说、看、动等多种形式中体验音乐,交流互动的教育理念,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在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继续探索,共同成长!
幼儿园户外活动已经快两个月了,五月份正是孩子长身体的最佳时期,为此幼儿园还在本月开展了“朝阳锻炼活动”,每一天清晨,孩子们早早的来到幼儿园,让孩子透过做游戏、做早操、滑滑梯等活动,让孩子得到充足的活动量,到达锻炼的目的。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而体育游戏孩子们似乎更加钟爱,在钻、爬、跑、跳中孩子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得到锻炼。但是在“安全”这一背景下,我们有时不能最大限度的放开让孩子们活动,所以有时没有到达锻炼更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活动中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老师的组织与指导潜力也会在游戏中得到提高。
这段时间每一天户外活动次数很多,我发现户外活动前的站排成了“头疼”的一个环节。每一次我说:“要下楼了,小朋友们排队开火车了”这句话就像是混乱的导火线。有的孩子连椅子也顾不上摆好,就拥到我身边来。你挤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陈老师,他挤我!”个性是得得小朋友,每次站排总会挤在前面,总是对我说“我要排第一个。”我忍不住问:“站在第一个和站在后面有什么不同吗?”他还挺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拉到老师的手,能先玩到玩具。”我说:“那不能每次你都排在第一个,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他有些不高兴的说:“我要站第一”。于是,我换了个口吻说:“那请你当班长,帮老师管理后面的小朋友,别让他们掉队了,好不好?”他立刻很乐意的理解了。可见,在这小小的“排队”里还有这么多的内涵,看来孩子的小脑袋中还真藏着不少的秘密等着我们来发现呢。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个“第一”。那怎样让大家不争抢呢?我想了几个办法:1、能够看谁进步了,表现的好,就让谁站第一;2、能够轮流站第一;3、遇到不讲理的孩子,教师能够用转移的方法,鼓励他帮忙老师一齐管理小朋友。
“生活即教育,时时处处有教育”幼儿从早上入园开始,一日环节包括入园、进餐、睡眠、学习、游戏、户外活动、盥洗入厕、离园等,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文明礼仪教育跟不上,幼儿很容易受到不健康的影响。
观察我们的一日活动,大致有:晨间活动和晨间谈话之间的间隙;早操活动和集体活动之间的间隙;集体活动和游戏活动之间的间隙;睡前活动间隙和睡后活动间隙;家长来园接幼儿时间段等等。
现状:
1.一日活动主要还是以集体活动为主,在没有明确任务的间隙活动时,部分好动的幼儿趁机活动活动腿脚,这导致很多意外事故的发生。
2.幼儿多数时间都是在教师的目光注视下度过的,在间隙活动时,教师往往会做下一个活动的准备工作,自己紧绷的神经也会稍稍松懈,有些时候、有些孩子往往会脱离教师的视线。
3.教师对一日活动中的“间隙活动”重视不够,认为这些时间本身就是很自由的。
4.作为幼儿,他们大多喜欢这样的间隙,可以玩自己带来的小玩具、和旁边的朋友聊天、做自己喜欢的事等等。
反思策略:
首先,每时每刻提高警惕。教师作为半日活动直接负责人,对于班内的每一位幼儿都负有责任。幼儿的年龄小,都是完全无行为能力人,因此,从事这样一份高风险的职业就必须每时每刻提高警惕,脑子里的安全弦绝对不能放松。在日常的活动中,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是必要的,同时也要引导幼儿掌握一些安全的技能技巧,懂得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
准备活动和游戏活动相结合。“准备活动”——其实很多间隙活动都是下一个活动的准备活动时间,因此对准备活动内容的确定可以引导幼儿有目的的在间隙活动时间完成,减少了间隙活动任务的不明确性,同时也能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准备习惯。“游戏活动”——游戏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在很多间隙活动中,孩子们都在自由结伴做游戏。教师可以教给幼儿更多感兴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间隙活动有事可做,从而有效地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各项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反思在一日活动中的各种状况,我们很多老师做得都是不够的,大家在看到事物现象的同时很少去追究它的本质。“间隙活动”的组织引导是我们保教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在一日活动中,我这个当老师的常常以挑剔的眼光对待孩子,恨不得孩子们个个十全十美,处处都能合乎我的标准。然而那一次孩子们对我的宽容却让我深深的感动,同时也启迪我对以往的做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活动中我尽量留给了孩子相当多的时间去操作,让他们在这中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一味的要求孩子用成人的方式去创作,而是用一种包容、理解、接纳的态度来面对孩子的各种要求。
新学期开学是小班工作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更是幼儿从家庭环境过渡到幼儿园环境的关键期。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很少,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家庭和幼儿园。我班半数以上孩子从未上过幼儿园,对集体生活不熟悉,在他们入园以前,主要接触的是家庭中的人,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当他们来到幼儿园,发现好多不熟悉的人和事物,面对陌生的环境,看到父母、家人不再陪伴自己,便会产生一种分离焦虑与陌生人交往的焦虑。再加上不能像在家一样想怎样就怎样,行为受到一定的约束,于是有的孩子哭闹不止,有的不肯吃饭,有的不爱睡觉,还有的不喜欢参加活动,不能适应集体生活,或无拘无束到处乱跑、打人、争抢玩具等等。为了尽快缩短孩子们的入园焦虑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以幼儿为主体的第一个主题活动“幼儿园真好”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开始了。
主题活动“幼儿园真好”的目标定为:
1、乐意参与集体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逐渐减轻入园焦虑。
2、学习相应的行为规则,逐渐适应集体生活。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幼儿逐渐认识集体,走入集体生活,并渐渐地喜欢集体生活。在活动中我们得到了家长的积极配合,使我们的活动能顺利地开展。家长与教师之间加强沟通,及时交流孩子的健康状况、睡眠时间、饮食状况。在这个主题中,我们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玩大型玩具、唱歌、念儿歌等,还带领孩子参观美丽的园舍、和中、大班的孩子做朋友,童趣的环境、宽松的氛围,深深吸引了孩子们,使孩子们感到集体活动的愉快,不知不觉爱上了幼儿园。在教学活动中还通过让孩子唱唱“我上幼儿园”;念念儿歌“幼儿园也是我的家”;游戏“找朋友”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进一步感受幼儿园就像自己的家。
对于哭闹厉害、不接受老师的帮助的一些孩子,我们就像妈妈一样,用一些身体的语言给以抚慰和鼓励,使初入园的孩子感到温暖和安全,并使孩子在情感上受到满足,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渐渐地孩子们就从不接受老师——接受老师——喜欢老师。
主题即将结束,孩子们有了很大变化:情绪逐渐稳定,开始喜欢上幼儿园,并逐渐学会与人交往。如:有的孩子生病,家长让在家中休息,可孩子说“老师会想我的”。孩子们从互不认识到成为伙伴、朋友。还初步学会了关心、安慰同伴。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了,开学三周以来,幼儿学会了自己吃饭,学会了洗手、擦手、喝水等一系列动作。并知道有需要时,告知成人或向成人求助。
但是,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随意走动、坐不住、回答问题时争着说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有的幼儿不愿坐在座位上,想上哪儿就上哪儿,稍不如意就大声哭闹;部分幼儿还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比较固执、任性,有时喜欢争抢玩具,社会性发展还很弱,缺少与同龄人分享的经验。有个别幼儿有轻微的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甚至经常哭闹、扰乱他人、扰乱集体活动。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对幼儿进行谦让、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幼儿一日在园各项常规的培养。同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多与家长交流育儿方法,使小一班的每个孩子都能有更大进步。
孩子在家中备受呵护,到了学校,却只是团体中的一份子,必须遵守团体的纪律,想要的东西需与人分享。在园还要学会自己进餐、入睡,学会洗手、入厕,许多幼儿一开始都不懂简单的常规,但通过教学活动,把一些知识变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让幼儿明白一些必要规则意识。
在主题中还加强了幼儿的动手训练,孩子在家动手的机会很少,一般什么事都由大人代劳,但在幼儿园便要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像其中一节社会课“我学会了抹椅子”要求幼儿学做小事,让幼儿初步对劳动产生兴趣。看着孩子们抹椅子的那股认真劲,我觉得他们真的长大了。
主题一虽结束了,回顾这几个星期的主题实施还是有收获的,孩子们每天早上上学都会甜甜的喊一声“老师早”而且在生活上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也在慢慢提高,情绪也基本稳定了。爱每一个孩子是我们老师的义务,从每个孩子身上挖掘闪光点是我们老师的工作,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用我的爱心、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妈妈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