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面试技巧二3篇
一、英语自我介绍
一般面试的老师都是该系外语比较牛的老师,尤其是重点大学,每个院系都有很多老师送去国外的大学当一到2年的交流学者,所以有不少老师外语都相当好,就算他们语音语调不好,至少也有非常强的用地道的英语来表达思想的能力,而且,听力都相当好,所以他能百分百分辨出你的口语能力如何。
大家可以在网上找一些数据,然后整体都看一遍,结合自己情况,整理出了一篇自我介绍,和一些常见话题的答案。
总体来说,这个靠的是平时的口语训练,当然,突击一下英语也很好,至少能用上几句。我们还要考科技文献翻译,这个需要突击,建议大家把制作英语单词记忆卡片,放在随身携带的包里,隔一段时间记一遍,尽量熟悉。
二、专业课
对于复试中的专业课考试,一般学校都会提供相应的考试范围,因此同学们在初试结束后就应该马上着手进行复习。而不用考虑自己初试分数的高低,假如等初试分数公布后才开始复习,时间肯定不够。
(一)面试心理误区
1.若初试成绩理想,复试相对而言就是一个形式而已,可以轻视。
以高分通过初试只代表考生在复试中暂时拥有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并不代表一定会录取,有很多高分通过初试的考生同样没有被成功录取到理想院校,相反,也有许多低分进入复试的考生获得优秀导师的青睐。初试考察的是考生专业水平的一方面,面试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表达能力,二者缺一不可。低分考生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在面试场上正常发挥,表达清晰,条理分明,从容应答,被录取的机会是很大的,不到最后一刻不能气馁。
2.复试场上表现不好自己就会被淘汰。
在复试面试中,老师更看重的是在面试这个具有相对压力的环境下考生的反应和心态,若考生在复试时回答从容,思路清晰,心态平稳,给人以自信积极的感觉,这样导师也是很满意的,考生被录取的几率依旧很大。
3.导师更加偏爱本校的考生。
学校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面向所有人开放,本校和外校的考生都被同等对待。导师并不会因为考生是本校的学生就给予不公平的分数,因为导师看中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考生需要在复试面试上下足工夫准备,增强自己的学术能力,抗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口语能力等。
(二)导师部分
复试的过程是考生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过程,提前联系导师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考生要如何联系导师呢?
1.时间:最好在复试分数下来以后就联系导师,切勿在导师的办公时间和上课时间拨打,也尽量避免拨打私人电话,可以使用或者短信联系提前联系,待导师回复后再做进一步联系。
2.询问内容:询问导师的相关复试程序的问题,相关专业上的问题,例如为了复试我应该做什么准备,谈谈对专业的爱好程度和关注程度,以及是否能上门拜访。
3.考生不能触碰的几个雷区:
1)过分了解导师信息,如:复试会考什么;复试导师的组成;复习参考用书;毕业后就业问题;
2)过于频繁地联系导师,这样会导师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可以利用节假日给导师写信,邮件或者;
4.在联系导师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三大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考生向导师如实讲述自己的研究兴趣,特长,科研和实践情况,要诚实,不走捷径;
2)与人方便原则:考生尽量考虑到导师的工作需要和休息需要,不要过于频繁联系导师,也不要在工作时间联系导师;
3)重点突出原则:和导师讨论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特长,讨论自己的学术能力和学习安排,这是导师很乐意听到的部分。
一、仪表庄重
仪表庄重,严肃会给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穿着方面,男生应该尽量穿西服或者比较正式的服装,女生千万不要穿紧身衣或者短裙,打扮得体,展现最真实的一面。这里关键是提醒大家要注意穿着,不能太过于随便,要让老师有被尊重的感觉,更有利于整体的气氛把握。
二、礼貌当先
细节往往透露出你的不足之处,因此礼貌在整个面试过程中尤为重要。进门的时候一定要敲门,然后很有礼貌的表示对老师的尊重,鞠躬比较好,或者对着各位老师说声“老师好!”问好的时候一定要用眼神扫一下各位老师,不能就望着一位老师说。因为每一位老师都不希望被忽视,这一点要注意。如果平时不注意这方面的同学们在面试的时候应该刻意的注意一下。
另外,在进面试室之前一定要先把手机关闭,千万不要出现在面试现场手机响个不停的尴尬局面。如果真的在面试过程中出现没有意料到的尴尬局面,在面试结束后一定要向老师表达歉意。
三、谈吐清晰
在英语面试的时候,如果是自己口述而不是老师问问题的话,应该尽量把自己的英语介绍材料浓缩,语速千万不要太快。如果你语速太快而且句式复杂的话,会给老师一种表现太过的感觉,这里的意思不是说老师不愿意听到学生很好的表达能力。关键是在老师面前说话要说的清楚明白,让老师有很好的印象。还有要表现的尽量谦逊一些,再怎样谦逊,老师是不太会介意的。
四、态度诚恳
专业面试的时候一定要诚实,不会的时候就诚实的说自己不是很了解,把自己所了解的尽量说出来。不要企图认为可以蒙骗过去,因为以前就有这样的同学。老师问她看过一些什么相关的专业书籍。她其实并没有看,只是偶尔记得几个书名就说了。以此表现一下自己的专业素养,殊不知当老师接着让她说说看这些书籍后的感受或收获时,自己就只能傻眼了。结果自然给老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因此一定要态度诚恳,实事求是。
走到这里,每一个考研人都已经度过了一多半的考研征程,剩下的路依旧要扎实的稳重的走到底,前方不远处的胜利之光已经隐约在闪烁,鼓起最后的力量冲刺复试,祝愿所有考研人复试顺利,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