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中班办家家教案(合集6篇)

2023-11-18 21:18:45综合

中班办家家教案(合集6篇)

中班办家家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绪,借助情境以及教师的动作预领学习接唱与齐唱。

  2. 在与教师“说”、“唱”的过程中,反复倾听学唱歌曲。

  3. 在分角色演唱过程中,注意眼睛的对视,体验与教师、同伴的情感交流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有玩“娃娃家”角色游戏的经验。

  2. 句式图谱《办家家》。

  3. 胸饰“爸爸、妈妈”4份。

  4. 娃娃一个。

  5. 厨具4套。

  6. 配班教师弹琴。

  活动过程:

  (一)幼儿回忆“办家家“的游戏情节,根据教师提问提升歌词和动作,并随幼儿的回答出示出示句式图谱“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便于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教师:你们玩过“娃娃家”游戏吗?他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办家家”。

  2.教师:你们都在家里做些什么事情呢?说一说随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教师出示炒菜图片,有意识地反馈提升幼儿的动作,以丰富幼儿用动作再现“办家家”游戏的感性经验。

  教师: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你们会炒小菜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教师:我们一起来炒菜吧。“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

  (二)出示句式图谱,配班老师弹主旋律,幼儿学习歌词。

  1.出示句式图谱,幼儿学习第一句歌词。

  教师:你们知道这个圆圈表示什么意思吗?有圆圈就要唱“呀”。

  教师:“谁来做爸爸呀?谁来做妈妈?”

  教师:原来男孩子做爸爸,女孩子做妈妈。请男孩子当“爸爸”,女孩子当“妈妈”。想一想,可以怎么唱这首歌?哪一句爸爸唱?哪一句“妈妈”唱?

  2.出示句式图谱,学习第二句歌词。

  教师:你们想玩办家家游戏吗?那“大家一起来呀,来玩办家家。”

  3.教师指图,巩固第三句歌词。

  教师: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

  4.出示句式图谱,学习第四句歌词。

  教师:你们的小菜炒好了,我来闻闻,为给你们竖起大拇指。味道怎样呀?“小菜炒好了呀,味道好极了!”

  5.出示句式图谱,学习第五句歌词。

  教师:听,有一个娃娃肚子饿了,发出了咕咕声。“娃娃肚子饿了”,谁来喂她呀?

  教师:你们愿意为她吗?那我们一起来喂她。“娃娃肚子饿了,我们来喂她”

  (三)配班老师伴奏,幼儿看图谱念歌词。

  1.慢速念歌词。

  教师:图谱完成了,你们看着图谱说出歌词吗?比一比谁的声音好听。

  2.钢琴速度加快,幼儿加速念歌词。

  教师:这次速度加快了,你们能完成这次挑战吗?

  (四)在与教师“唱”、“说”互动的过程中,反复倾听并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绪。

  1.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歌曲中的念白部分。

  教师:有一首《办家家》的歌,你们仔细听听,歌曲唱了什么?这首歌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有的地方是“唱”的,有的地方是“说话”的,即念白)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反馈,确定是否需要再次范唱。

  2.幼儿集体练习“念白”部分。

  教师:这首歌说了什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做一做。

  3.教师唱歌曲,幼儿说“念白”的部分。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口型、手势提示幼儿自主练习。

  4.幼儿唱歌曲,教师说“念白”部分。

  教师:现在我们来交换一下,我来说“念白:的地方,你们唱“唱”的地方。(幼儿初次演唱时,教师应注意放慢钢琴伴奏的速度)

  5. 巩固歌词。 教师:你最喜欢歌曲中哪一句,请你唱一唱。

  (五)幼儿完整表演唱歌曲。

  1.教师出示一套娃娃家厨具,一份爸爸妈妈胸饰,创设情景导入活动。

  教师:嘘——什么声音啊?哎呀,有一个宝贝肚子饿了!请一位男孩子,一位女孩子做他(她)的爸爸、妈妈,给他(她)炒些小菜吃好吗?小观众仔细看,他们表演的有什么问题?

  2.教师出示三套厨具,幼儿戴上胸饰“爸爸”、“妈妈”完整表演歌曲。

  3.集体完整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以指偶娃娃的口吻说:看看哪个爸爸、妈妈、炒的小菜最香!我来闻闻。你做了什么好吃的?(教师以鼓励幼儿说出不同的菜名)

中班办家家教案 篇2

  办家家

  教学目标

  1.喜欢《买菜》与《办家家》,并能学会这两首歌。

  2.能大胆、自信的用自己的声音和形体动作表现歌曲情境。

  3.能与同学合作、创造性的表演音乐游戏《办家家》。

  教学设想

  首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着手,引导学生说说跟家人一起买菜的经过,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学唱这首歌产生强烈的兴趣。其次在教学中应注重说唱结合。要启发学生或引领学生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力求做到准确、形象、富有节奏感。特别是歌曲中的念白部分,说的时候更要短促、跳跃、有弹性。结束小节的衬词“嗨”,要有夸张得意之感。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学,注意旋律反复时的衔接。再者是要挖掘学生表现与创造的潜能。

  教学重点

  准确、流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投入的进行歌表演,注意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菜、挂图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

  1.请学生说说和家人一起买菜的过程。

  2.请学生模仿卖菜人的吆喝声。

  3.想象一下菜市场都有什么菜。

  (二)学唱歌曲

  1.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和奶奶一起去买菜吧。

  2.师:让我们看看菜市场有些什么?(多媒体)

  请学生看图说一说。

  3.师:喔,有这么多菜,那么,奶奶买了什么呢?(多媒体)

  请学生看图说出。

  4.请学生描写一下奶奶买的菜。引导学生说出:鸡蛋圆溜溜呀,青菜绿油油呀,母鸡咯咯叫呀,鱼儿蹦蹦跳呀。(板书黑板)

  5.老师击掌,请学生根据老师击掌的节奏来说出上述歌谣。

  击掌节奏: │ x x │

  6.老师范唱。

  7.学生随琴模唱旋律。

  8.朗读歌词。

  读准:(多媒体)

  x x x x │ x x x │x x x x │ x x x │

  萝卜 黄瓜 西红 柿 蚕豆 毛豆 小豌 豆

  读清楚每椅子,并引导学生带点京腔读。

  9.随琴学唱歌词。

  (四)律动表现

  1.用身体动作表现歌词中的各种菜的形状。

  2.请学生为歌词编动作。

  3.随琴边唱边表演。

  4.分组比赛,看哪一组的小朋友表演的最好。

  (五)创编歌词

  1.师:刚才奶奶已经买了一篮菜了,现在该轮到小朋友来动手了,你还想买一些什么菜呢?

  2.学生讨论。

  3.师:你能把这些菜描述一下吗?

  4.请学生按歌曲的节奏来说。

  5.老师弹琴,学生把自己创编的歌词唱出来。

  (六)评价

  本课时老师的评价,包括学生学习的兴趣,歌词朗读的准确,流畅以及节奏感,自编动作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歌表演的投入程度和动作的协调性。

  三、结束课业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复习歌曲《买菜》

  要求:1.根据前奏整齐的起唱。

  2.有表情的演唱。

  三、新课教学

  (一)导入

  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和奶奶一起去菜市场买了好多的菜回来了,现在应该做什么了?

  生:煮饭、做菜。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起来玩《办家家》吧。

  (二)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

  2.随琴模唱旋律。

  3.朗读歌词

  识字:(多媒体)

  zēng chǎo wèi dào è wèi

  蒸 炒 味 道 饿 喂

  4.随琴学唱歌词。

  5.请两个学生(一男一女),分别演唱“爸爸”、“妈妈”的乐句,其他的小朋友唱齐唱部分和念旁白。

  (三)、游戏

  各小组按次序派出两位同学上台表演,本小组其他同学在座位上配合。上台表演的同学应边唱边做动作。老师弹琴,用歌曲的最后一乐句作为过门或间奏。小组与小组交接表演时,琴声不断,直至各小组全部表演完毕。

  (四)创编歌词

  1.引导学生在念白的地方展开想象,创编歌词。如,“蒸”、“炒”可换为“煎”、“烧”、“烤”、“炖”、“煮”等,“鸡蛋”、“小菜”可换为“腊肉”、“羊肉”、“青菜”“萝卜”等。

  2.创变革次要注意念白时的流畅与节奏,力求自然、和谐。

  (五)评价

  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好,评出“幸福之家”。评选方式可由各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除本组外推选出一个表现最好的小组,然后由老师综合各小组的情况做出评判。老师的评价,一是要肯定学生表演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是要对学生的合作精神、团结友爱精神给与表扬和鼓励。

  四、结束课业

  板书设计

  办家家

  zēng chǎo wèi dào è wèi

  蒸 炒 味 道 饿 喂

中班办家家教案 篇3

  一、活动名称:

  艺术活动《办家家》

  二、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趣,能根据角色较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接唱与齐唱部分。

  2、能根据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3、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磁带玩具娃娃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组织教学,幼儿边听音乐边进入活动室做好。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用谈话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学习兴趣(出示小客人)

  谈话:小朋友都玩过扮家家吗?扮家家里都有谁啊?做了什么事情呢?教师有意识地渗透歌词内容。

  2、教师:这个布娃娃把扮家家的`游戏编成了一首歌曲,小朋友一起来听听吧。

  (1)教师清唱,声音响亮、清晰。

  (2)教师:歌曲唱完了,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啊?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3)请幼儿集体朗诵一遍歌词。

  3、播放歌曲磁带。

  (1)过渡语:小朋友的耳朵真厉害,这首歌曲很好听,我们再来听一遍吧。引导幼儿仔细倾听歌曲。

  4、老师弹琴,教唱歌曲一遍。

  (1)教师对幼儿提出要求,布娃娃要听听哪个小朋友唱的声音又大又好听。

  (2)分角色唱歌曲。请男孩唱“我来做爸爸”,女孩唱“我来做妈妈”,其余部分小朋友一起唱。什么地方男孩唱,什么地方女孩唱。反复唱2遍。

  5、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1)引导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动作。小朋友,炒小菜用什么动作表示?喂饭怎么做?

  (2)请幼儿自由创编动作,请表演好的幼儿表演一遍。

  (3)全体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

  6、尝试替换歌词。

  (1)教师:小朋友,炒小菜还可以是什么菜呢?幼儿互相讨论(花菜、芹菜等),那我们把它变一变。(教师示范替换)

  (2)教师弹琴,幼儿边唱边替换歌词,让幼儿体验替换歌词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棒,客人布娃娃要分给你们每人一个小礼物,我们到区角继续玩扮家家吧。

  五、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放上各种塑料蔬菜和娃娃家用具,幼儿可以随时边玩边唱扮家家。

中班办家家教案 篇4

  一、目标:

  1、能积极参加活动,根据已有的经验选择大小、不同的碗、勺等餐具子。

  2、感知颜色和数字1、2、3的意义。

  3、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图片、餐具、垫子。

  三、活动过程

  (一)、这里有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玩《办家家》

  你来做妈妈呀,我来做爸爸,我们一起来呀,来办家家,炒、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

  1、在家里我们跟谁一起吃饭?

  2、坐在什么地方吃饭?

  3、肚子饿了怎么办?

  4、用什么东西盛饭?

  (二)请小朋友帮他们挑选餐具

  1、这里的餐具有什么不一样?

  2、每人挑选一个?

  3、一共有几个?(多少)、大小区分?

  4、勺子怎么放,有几只?

  (三)你会不会帮他们做饭?

  1、用橡皮泥、纸片、纸条来做一做。

  (炒、炒炒小菜、搓汤圆、拉面条)

  2、开饭了(娃娃肚子饿了怎么样)

  (四)吃饱了,听音乐《散步》

  (小班)

  一、目标:

  1、能积极参加活动,根据已有的经验选择大小、不同的碗、勺等

  餐具子

  2、感知颜色和数字1、2、3的`意义。

  3、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图片、餐具、垫子

  三、活动过程

  (一)、这里有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玩《办家家》

  你来做妈妈呀,我来做爸爸,我们一起来呀,来办家家,炒、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

  1、在家里我们跟谁一起吃饭?

  2、坐在什么地方吃饭?

  3、肚子饿了怎么办?

  4、用什么东西盛饭?

  (二)请小朋友帮他们挑选餐具

  1、这里的餐具有什么不一样?

  2、每人挑选一个?

  3、一共有几个?(多少)、大小区分?

  4、勺子怎么放,有几只?

  (三)你会不会帮他们做饭?

  1、用橡皮泥、纸片、纸条来做一做。

  (炒、炒炒小菜、搓汤圆、拉面条)

  2、开饭了(娃娃肚子饿了怎么样)。

  (四)吃饱了,听音乐《散步》。

中班办家家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办家家》,感受歌曲中说唱的情趣。

  2、能大胆地用声音、表情、动作来表现歌曲,并根据角色准确地唱出歌曲中接唱和齐唱的部分。

  3、与同伴合作表演时,眼睛看着对方交流情感,协调表演。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布置娃娃家情境:娃娃家的门、娃娃家桌子椅子、煤气灶、锅子、铲子。

  2、视频:两个哥哥姐姐边唱边表演办家家。

  3、娃娃八个,煤气灶、锅子、铲子八副。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理解歌曲内容。

  (1)教师: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娃娃家,想进去看看吗?咦,这里有个小娃娃,她怎么哭了?原来,小娃娃的肚子饿了,想吃东西。我们来炒小菜给她吃,好吗?先看朱老师怎么炒的?

  教师示范炒小菜: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并喂给娃娃吃:娃娃,我给你炒了鸡蛋,快吃吧!

  (2)“小朋友,娃娃还没饱,你们愿意给娃娃炒小菜吗?”教师抱娃娃走下去,一个个与幼儿互动。

  (3)小娃娃吃饱了,心里可高兴了,她想跟大家玩办家家的游戏,咦,什么是办家家呀?我们平时玩的娃娃家家里有谁?谁来做爸爸?我们请神气的男孩子来做爸爸,好吗?谁来做爸爸?男孩回答:我来做爸爸。你会把爸爸神气的.样子做出来吗?谁来做妈妈?我们请神气的男孩子来做妈妈,好吗?谁来做妈妈?女孩回答:我来做妈妈。请你做一做妈妈漂亮的样子。

  教师扮爸爸,幼儿扮妈妈,面对面,眼睛看着对方,合作表演一次。再请两对幼儿和全体幼儿表演一次。至“炒好小菜开饭了!”

  (4)出示图片:看,小菜炒好了,闻一闻,味道怎么样?娃娃肚子饿了,我们来喂她。老师会把这些好吃的小菜唱出来呢,想不想听?你们也来唱唱看。

  2、学习歌曲《办家家》。

  (1)教师:办家家的游戏好玩吗?电视里面也有两位小朋友在玩办家家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看完教师提问: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可清唱小朋友说到的内容。

  (2)哥哥姐姐玩办家家的游戏可真有趣,想不想再看一遍?如果你觉得有点会了,你可以轻轻地跟着她们唱。

  (3)电视里的哥哥姐姐唱得真好听,我们小朋友一定也可以唱得很好听,是吗?一起来试一试。(钢琴伴奏)(4)客人老师说: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小菜炒得好吃,歌也唱得很好听,你们愿意转过去唱给客人老师听吗?(钢琴伴奏)3、用接唱、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1)刚才我们发现电视里的哥哥姐姐一直是一起唱的吗?他们有一个地方是分开来唱的,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我们也来唱一唱,男孩做爸爸,起立。女孩做妈妈,坐着唱。交换再来一次。(放录音)(2)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电视里的哥哥姐姐那样边唱歌边玩办家家?请妈妈先抱娃娃,爸爸来炒菜给娃娃吃,好吗?跟着琴声表演一次。这一次让爸爸抱娃娃,妈妈来炒菜给娃娃吃,好吗?交换表演一次。

  4、结束。

  教室里还有很多小娃娃,她们的肚子也饿了,我们去炒小菜给她们吃,好吗?

  活动反思:

  中班年龄的幼儿,已经开始尝试合作游戏。虽然他们已经过了小班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但对于角色游戏的兴趣,却在中班有新的体现。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扮演爸爸妈妈、玩煮饭烧菜的游戏…,所以在我选择研究活动时,就选择了这个大家比较熟知的活动《办家家》。

  歌曲《办家家》本身就是根据“办家家”这个游戏改编而来的,它来源于幼儿生活,充满儿童情趣,深受幼儿喜爱。其中旁白部分节奏性特别强,朗朗上口,也正是这个地方可以给孩子一个拓展的空间。本活动通过游戏贯穿整个各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对于节奏的掌握也比较好,在学会边唱边表演的同时,注重了声情并茂的交流,对他们音乐活动中游戏的形式——合作游戏得到一种锻炼。

中班办家家教案 篇6

  目标:

  1、喜欢和老师一起模仿炒菜、喂娃娃的动作并演唱歌曲;

  2、进一步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3、能大方说出自己和小朋友玩娃娃家的游戏情节,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创编歌词。

  准备:

  爸爸妈妈的头饰;游戏道具:小铲子、小勺子、娃娃的衣服、帽子、“肥皂”等

  过程:

  1、歌曲:《在哪里》幼儿能用自然的渐变的声调唱出并用手指出身体的各部位的名称。

  2、幼儿欣赏歌曲《办家家》,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歌曲里的小朋友怎样当爸爸妈妈的?”

  2、熟悉歌曲,和幼儿一起演唱歌曲;

  “你看到爸爸妈妈怎样炒菜的?你能学一学吗?”引发幼儿模仿表演的兴趣;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动作表现炒菜;

  3、幼儿边唱边用自己的动作表演歌曲《办家家》。

  4、你们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照顾你的?你会怎样照顾小娃娃?

  (哄娃娃睡觉、抱娃娃出去玩、给娃娃穿衣服、给娃娃洗澡)并将幼儿说的游戏情节创编到歌曲中,例如:

  我来做爸爸呀,我来做妈妈,我们一起来呀,来办娃娃家。

  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吃饭喽——

  (穿衣服、穿衣服,穿好衣服,出去玩喽——)

  (量体温、量体温,量好体温,喂药喽——)

  娃娃肚子饿呀,我来喂他,娃娃肚子饿呀,我来喂他!

  (娃娃哭了呀,我来哄他,娃娃哭了呀,我来哄他!)

  (娃娃生病了呀,我来抱他,娃娃生病了呀,我来抱他!)

  5、在音乐区中,投放歌曲《办家家》的录音带,运用动作模仿、乐器打击的方式,表现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