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读后感合集5篇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还记得首次读《题西林壁》应该是在小学吧,具体是几年级记不得了。当时虽然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但也还是有些似懂非懂,浑浑噩噩的.过来了,没多大体会。一路风雨兼程,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参加工作一年。算算到如今已有十余年光景,再次身临其境,却又感触颇多。
开弓没有回头箭!是目标也好,是无奈也罢,过去既已成事实,就不可能回头了。只是以后的路还很长,大丈夫应该有所作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任何一个职业都是一个围城,进来的想出去,还有更多的想挤进来!这恰恰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谋而合。你已经站在那个高度,你当然可以说那个高度不怎么高,可是在很多人看来,你的高度已经是高不可攀了!
人生重要的是一种生活的思维方式!
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长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高的山峰。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景象。为什么不能完整地看清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你就在山里面,眼界受到了局限的缘故。
我游览乐山大佛时,首先坐船顺江而下,从侧面看到的是一座普通的山,当船行至山的正面时,大山变成了一座卧佛。
1、任何事情都具有多样性,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说明了一个道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古诗的学习主要通过“读、品、说、赏”几个方面进行,紧紧抓住“横、侧、远、近、高、低”几个词,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深刻的内涵,从而受到启迪。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没想到,学生回答地让我惊讶!他们说出了很多连我都没发现的例子。我不得不称赞他们的观察力。我顺势又提了个问题:通过学习了古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他们回答地也比较到位。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理趣诗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课题
古诗二首――题西林壁
课时
1
总课时
教学
目标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3、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
重难点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
准备
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过程
环节
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理念
一、指导预习《题西林壁》
二、学习《题西林壁》
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1.听范读
3.检查预习:缘庐峰
1.知诗人,解诗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1、2句
(3)把握朗读重音
(4)学习3、4句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 题:书写。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
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体会。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指名读《题西林壁》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
介绍诗人:苏轼
(2)讨论句意
(5)讨论句意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4)小结: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朗读、背诵,说体会。
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板
书
设
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 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效果察
不同。
课题
古诗二首――登飞来峰
课时
1
总课时
教学
目标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学
重难点
熟读、背诵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教学
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环节
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理念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古诗
三、总结全诗
1.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唐代的三首诗,接下来要学的是宋代的两首诗。先学第一首--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1.教师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2.教师范读。
在教师的点拨下理解诗意。
点拨要点:
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两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3.学生轻吟。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
1.齐读全诗。
2.说说全诗的意思。
3.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
学习这首古诗,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积累语言、文学知识、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学生认识、鉴赏想象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学生了解诗的大意后,抓住色彩浓厚,形象显明的诗句,进一步引导学生悟情明理,体会诗的意蕴。
板
书
设
计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借景抒怀,登高顿悟
这几天,我学了一首诗,名叫——题西林壁,它是苏轼写的诗这首诗是描述庐山的景色,描写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像山岭,从侧面看像山峰,从远处看,从近处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的景色各不相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不知道庐山的真正样子,因为人们站在这座山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明白了看一个东西或想一件事,一定要从各方面来看,不能只单纯的看一个方面,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