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励志尊师的故事精彩10篇
《礼记?檀弓下》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齐国闹饥荒,粮食颗粒不收,许多百姓离乡背井逃往他乡。当时有个叫黔敖的富人在饥民来往密集的地方施舍食物。
一天,有一个饥民从旁走过,由于几天没吃东西,不由朝施舍食物的黔敖看了一眼。 黔敖说: "喂!过来,给你饭吃!"那饥民听了,很是生气,说:"我是人,不是动物。我正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到这个地步。" 这个宁死不吃"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可见人们是非常赞赏人穷志不短的。
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明帝在位期间,吏治非常清明,境内安定团结。
博士桓荣是汉明帝做太子时的老师,而明帝对老师一向非常的尊敬,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
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师的桌椅,就请老师桓荣坐在东边的方位,又将文武百官都叫来,当场行师生之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明帝能放下自己九尊之躯的至高身份来恭敬老师,可见他的用心与风范,值得大家学习。
19岁那年,范仲淹离开家乡,前往河南的一家书院求学。由于经济拮据,他每天只煮一锅粥,粥冷了以后,就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配几根酸菜,这就是他一天的伙食了。
当时,在书院里,有一个同学和范仲淹走得特别近,他是南都留守的儿子,家中很富裕。他了解到范仲淹的艰苦生活后,回家告诉了自己的父亲。留守官听了非常感动,就叫儿子把自家好吃的东西送些给范仲淹。范仲淹推辞不掉,只好收下。
过了几天,留守官的儿子来到范仲淹的床上取书,无意中翻开了一个包裹,里面竟是自己送与范仲淹的食物。这些东西,范仲淹根本没吃,还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有的都腐烂变质了。他非常生气,跑到学堂里质问范仲淹:“你怎么可以这样呢?好好的东西都让你白白糟蹋掉了,这是你的`待友之道吗?”
范仲淹等他冷静下来后,歉意地说:“谢谢你们一家人对我的帮助,我很感激,只是因为我长期吃粥已经习惯了,如果突然享受到这么美味的食物,以后我还能吃得下薄粥酸菜吗?另外,我之所以接纳你的食物,就是因为我非常珍惜我们之间的友情,害怕让拒绝伤害到你啊。”
原来,范仲淹“不领情”背后的原因是这样啊,留守官的儿子惭愧极了。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遇到确实无法拒绝的情形时,不妨像范仲淹一样,笑着接纳,但背地里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立场,坚持着自己的初衷。这样,你才能既不伤害了友谊,也不会改变了自己。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东晋时,祖狄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青年时代就胸怀为国立功的大志。
他有个好朋友刘琨,也是一位抱负不凡的人。他们两个同做"司州主簿" (司州,今河南洛阳一带,主簿,掌管文书簿籍的官吏)时,对当时内忧外患的国家危局看法相同,共同怀着光复河山的报国之志,两个人夜间同睡一床,经常谈论国家大事到深夜。
有一天半夜,忽然听得鸡啼。祖狄使用脚踢刘琨说:"你听听,这鸡啼的声音是多么激越昂扬,它是在叫人奋发图强啊!"于是,俩人便披衣起床抽出宝剑,在鸡啼声中舞起剑来。 "闻鸡起舞"的成语,就是由这个故事而来的。
后来,祖狄果然领兵北伐,为晋朝收复了许多失地。
公元前520xx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明白它能飞;鱼儿,我明白它能游;野兽,我明白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能够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能够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能够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明白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经典故事一:
一位挑水夫,有两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只水桶有裂缝,另一只则完好无缺。在每趟长途的挑运之后,完好无缺的水桶总能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水桶到达主人家时,却只剩下半桶水了。
两年来,挑水夫就这样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当然,好水桶对自己能够送满整桶水感到很自豪。破水桶呢?对于自己的缺陷则非常羞愧,有一天它终于忍不住,在小溪旁对挑水夫说:“我很惭愧,必须向你道歉。”挑水夫问道:“你为什么觉得惭愧?”“过去两年,因为水从我这边漏了一路,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你的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而不能收到圆满的成果。”破水桶说。挑水夫却对破水桶说:“没关系,在回去的路上,你留意一下路旁盛开的花朵。”
果真,他们走在山路上,破水桶眼前一亮,看到缤纷的花朵开满路的一旁,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这景象使它非常开心!但是,走到小路的尽头,它又难受了,因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水桶再次向挑水夫道歉。挑水夫温和地说: “你有没有注意到小路两旁,只有你这一边有花,而好水桶的那一边没有花呢?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边的路旁撒了花种,每回我从溪边回来,你就替我一路浇了花!如果没有你日复一日的辛勤浇灌,又哪来美丽的花朵呢?”
在这则经典故事中,挑水夫对待一只破水桶,没有因为它漏水而恼怒、嫌弃,而是扬长避短,善加利用,这对于我们教师善待所有学生非常有借鉴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后进生、某方面有缺陷的学生,更要像挑水夫爱护那只漏水桶一样地善待他们、关爱他们,要用放大镜看他们的优点,用显微镜看他们的缺点,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的优点在教师的发现中放出异彩。
当代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先生说:“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才能发现每个孩子的潜能。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教师才能投入全部的教育力量。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在《克鲁普斯卡娅文选》中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知道每个儿童的个性,他应该自备一个固定的笔记本,本子上不只是写上‘及格’和‘不及格’,还要写上每个儿童的弱点和优点是什么。”
经典故事二:
某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1元钱丢进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开了。但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笔了,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说:“您跟我一样都是商人,您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几个月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自我介绍:“您可能已经忘了我,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也忘不了您,您就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跑来告诉我,我也是个商人为止。”纽约商人没想到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竞使一个身处窘境的人重新树立了自信心,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上述经典故事中,纽约商人发自内心的对于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的尊重,致使这个推销员有信心去做自己的事情,并且取得了好的业绩。这则故事蕴含的教育意义是,教育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如果说爱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尊重就是实施爱的教育的基本。
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姆主张实施“掌握学习”,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是基于对人的学习抱有乐观的态度,这种教学理论强调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关键是要改变教师对待学习者和学习本身的态度。
经典故事三:
一位著名的建筑师设计建造了一组现代化的办公大楼。这是三幢建设在一片空地上遥遥相望的漂亮大楼,建筑师出色的艺术素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大楼轮廓初具的时候,看到的人都已经赞不绝口了。工程快竣工时,工人们问建筑师: “三幢大楼之间的人行道如何铺设?” “在大楼之间的空地上全种上草。”建筑师回答。大楼主人和工人们都感到纳闷,但这是著名的建筑师的话,他们不好反对,就在这片空地上全种上了草。一个夏天过后,在三幢大楼之间和通往外面的草地上,已经被来来往往的行人踩出了若干条小路。这些小路有些因为走的人多,就宽一些,有些因为走的人少,就窄一些,但它们蜿蜒伸展、错落有致,就像是树林间的几条小道。到了秋天,建筑师又带着工人们来了,他让工人们沿着人们踩出的路痕铺就了大楼之间和通向外面的人行道,然后在道路两旁种上了树木和花草。每一个走在这些道路上的人都说: “这几条路,是比大楼更伟大的杰作。”
在这则故事里,建筑师用不同的方法创造了两个伟大的作品:一个出自于清晰的蓝图,精心雕琢;一个则顺性而为,自然天成。尤其是那几条按人们的“脚印”量身定做的道路,确实耐人寻味,给了我们的教育一个最好的启示:教育在有着清晰目标的同时,更是一个“顺性而为”的过程。
岳飞(谥号:武穆王),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周同去世后,每到初一、十五,岳飞都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而郭林宗汗牛充栋,熟读各家典籍,乃是远近闻名的大儒。
后来,魏昭到京城洛阳任官,毅然决定拜远在南阳的郭林宗为师,并派奴婢侍奉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熬药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药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呵责他熬的药太烫,而魏昭就再熬一次,送上后郭林宗又说药太苦。
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重新熬的药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毕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成为中国历的儒家学者。
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