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家训家规家风作文(优秀10篇)
每个家都有属于自己家的家风、家规、家训,要说起我家的家风、家规、家训,那可就要跟我小时候的几件事有关了。
从我懂事起,老妈就告诉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学,意思就是要好学,奋发学习;其次是上进,要不断地上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我能行;然后是诚实,不诚实的人,哪会让别人信任你,依赖你呢;最后是善良,没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有一颗狭隘的心,怎么为别人着想?怎么会在别人有困难时去帮助他呢?
五岁时,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饭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还常常剩饭。并且我洗手时,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费半盆水,洗完后水龙头也不关,白白浪费了很多水。老妈知道了我这两个不好的习惯以后,对我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以后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饭了,并且要节约水资源。”从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俭节约”。
过年时,我到外公家去拜年。向外公说了声“新年快乐”。外公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红包,放在我手上,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孙女啊!你已经六岁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级了。我要告诉你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尊敬长辈,无论你将来走到了哪儿,你看到长辈都要有礼貌,尊敬长辈;第二句话是孝顺父母,父母将你带到了世上,并养育了你。长大你一定要报答他们,孝顺他们;第三句话是自强自立,将来你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要依赖别人,靠着自己的实力工作,还要安于现状,勤奋进取。这就是我对你的期望,希望你时时刻刻地记住。”
又过了一年,我要上小学了。我们坐下来打算开个家庭会议。爸爸说:“今天的内容就是讨论家风、家规、家训。目的就是想让你上学后能约束自己管好自己。”我们讨论了很久,才确定下来。
家风就是勤学、上进、诚实、善良。
家规是勤俭节约。
家训则是尊敬长辈、孝顺父母、自强自立。
上学以后,我感觉自从有了家风、家规、家训,无时无刻不在谨记着,约束自己。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带头教育好子女。人们习惯于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的好家风会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我家的家风和家训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孝、俭、勤”。是不是很简单,很普通。但他们的含义却很深。
先说“孝”,这也是我家的家训,百善孝为先,我们是四口之家,爸爸妈妈我和妹妹,没有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平时只要有空爸爸妈妈就会去看望爷爷奶奶。给他们买营养品,帮他们干活,叮嘱他们多注意身体,少干活。爸爸妈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在影响着我。我也十分关心爷爷奶奶,经常陪他们。和他们谈心讲话,爷爷奶奶非常喜欢我,说我是他们的开心果。
接着说“节俭”,从小妈妈就经常说“节俭兴家,浪费可耻”。这句话耳濡目染,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十分影响着我的言行举止。我的作业本总是正面用完,反面再用。从不乱撕本子,铅笔笔芯也是用完用尽为止。我还被老师表扬呢!过年的压岁钱,平时爸爸给的零用钱,我从不乱花,都是用来做有意义的事情。久而久之,使我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这都是爸爸妈妈平时对我的严格教育。
“勤”就是在学习上勤奋,在生活中勤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爸爸工作很努力,也很辛苦。妈妈用心操持着家,照顾我和妹妹,让爸爸专心工作,妈妈忙完家务,先下是还看好多关于教育的书籍。她总说要与时俱进,自己多学点,才能教育好我。让我好好学习,多看点书。所以我现在也爱看书,爱思考问题,学习成绩也还不错。周末,至于我和爸爸也帮助妈妈分担家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让我体会到劳动的辛苦。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我想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的家风才能陪伴我们更好的成长。
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们家,也有家风,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话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父母也从小这样教育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条小道扔小石头。虽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见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教育我道:“怎么能这样子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气,但又委屈地说。“你这样可能会让骑车的人摔倒,这等于是在陷害别人!”爸爸激动地说着,我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慢慢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看到我好像意识到了错误,爸爸的口气缓和下来了,继续说:“女儿,你应该还记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骑车摔倒比那样还痛!”我下意识地捂了捂左手,那道伤,令我难忘。这时,爸爸变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捡起来吧。”“好!”
一个教训,让我知道,我应该小心地做每一个细节,我生怕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伤害到他人。
当人,做人还要守时,虽然妈妈没有给我讲这个道理,但却总是用行动告诉我这个道理。每次,和别人约定出行时间时,妈妈总是要提早几分钟到达。她说,这样,才不会让别人等我们。有一次,我还戏谑道“宁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学着妈妈,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
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从中培养起来的。 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它让我从中养成了许多好品质,这样的家风,值得传扬!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的民族之风。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训是:尊进老师、长辈、同学和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的心中,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他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影响周围的人;让他们也做到。我家的家规是:主动向长辈问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必须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有娱乐的时间;当天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运动(至少一种)这些家规有几项是爷爷奶奶定的,这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从小,爸爸妈妈就要求我做到,好多规矩,成就了我现在的成绩。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古人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
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能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中国自古有着“礼仪之邦”的美称。在古代,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家规,到现在,可能有很多家庭已经没有了,但我觉得,有好的家风、家训、家规会使一个家庭和睦与幸福。
我们家就有家风、家训、家规。我们家的家风是“孝”。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我们家从我姥姥那辈开始就以孝传承。我姥姥还有一个妈妈,就是我的太姥,已经有九十多岁了。姥姥和太姥不在一起生活,相距很远,但她们的心是在一起的,姥姥一个星期至少打三次电话给太姥。姥姥一年大概只能回去一次。下一辈是我的妈妈。我妈妈也很孝顺,我们虽然不能常回去,但现在科技发达了,都会用电脑、手机联系了。妈妈也会经常上网给姥姥姥爷她们买东西,再寄过去。
下一个是我们的家训。我们家的家训一点都不特别,就是节电、节粮、节水。父母教育我们随手关灯,每天控制电器的长期使用。吃饭时不能掉饭粒,吃多少盛多少。用完水龙头及时关上,用淘米的水洗手、用洗菜的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擦地,等等,我们一家人都已经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我们家也有家规:
1、吃饭不能说话、看电视。
2、用完东西归还到原位不随手放。
3、对长辈有礼貌,见到长辈主动问好。
4、孩子不干涉大人的事,家长不偷看孩子的日记或信件。
5、有客人来了问好,拿杯子给客人倒水,客人走的时候送客到门口说再见。
6、无论是对长辈还是对其他人,要礼貌用语不骂人和说脏话。
7、大人说话孩子不插嘴。
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家训、家规,它会让我永远把它记住。并且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每个家都有家规、家训、家风,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家风、家训、家规不仅承载了祖先们对后代的希望,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每家每户都不一样,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同学以及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和邻居之间搞好关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家训,自古以来存在每个人心中,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爷爷奶奶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我也会影响周围的人,让他们也做到。
在我家吃饭时真应了那句“食不言,寝不语。”吃完饭后,不可以将筷子放在碗的上方,要放在桌子上,这就代表你已经吃好了。如果桌子上有鱼刺、骨头等,要用筷子将它们扫进碗内。做完这些事儿以后还不能走,要等到大家都吃完饭后才可以离开。
我家还有一个家风是“孝”。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我们要孝顺父母和长辈。当我们的父母慢慢老去,就更不能顶嘴了。凡事都要考虑父母,即使父母说的不对,也要和和气气的说话。叫我们做事,也不要推辞,尽量帮父母的忙,这样才能做到“百善孝为先”。
我希望我家的家训、家风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过年了,我们一大家子聚在爷爷奶奶家,大家伙一起帮忙做了桌丰盛的年夜饭。我们一边吃饭一边叙家常,欢声笑语,年味十足。
妈妈提出让爷爷给我们讲讲家风家训,刚好也是这次寒假德育教育要写的作文。爷爷语重心长地又说道了一遍,他经常在家里和我们提起的三点关系到做人品德的家训:一、处好邻里关系。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处好了,你可以在危难的时候得到最近的人的帮助,邻居是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和最频繁的人。相处时间较长,有的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有好的邻居,生活上也会觉得很轻松、很开心。记得我小时候,就住在妈妈学校的公寓楼里,周围的邻居都相处得很融洽。邻里之间经常串门,他们都对我很照顾。到年底爸爸妈妈都很忙,邻居们还会帮忙照顾我。虽然现在我们已经搬家了,但我还是很怀念,那时的“小院子”,邻里一家亲的场面。二、亲戚之间以吃亏为福。亲戚相处不能想着去沾对方的便宜,如果条件允许,能帮助到亲戚,吃点小亏也行。对于不如自己、比自己条件差的亲戚,千万不能瞧不起人家,即使帮助了他也要给他留点面子。因为血浓于水,他们都是和我们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三、同事朋友之间不打小报告,不要背后议论别人。对谁有意见可以婉转的当面说清楚,真正有思想有立场的朋友或上司都不会重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这类人不但有违道德,还会影响团结,不利于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而且“损人不利己。”
我们一家人都认真地听爷爷讲完。今年爷爷八十岁了,他退休之前在我们镇上是一名清正廉洁的行政工作者。他的为人和思想品德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大家都非常尊敬他。爷爷很喜欢看书,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他很是欣赏,也是他的行事作风。
爷爷用他的言传和身教和几十年的经历和见闻,总结出的家风与家训,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财富,引导着我们子子孙孙前行的脚步,并一代一代地继承和发扬光大!
每一个家庭都有家风和家训,同样,我们家也有属于自己的家风和家训。
我们家的家风很普遍也很简单,就是读书学习,每日写完作业签完字后,我都要继续做家里的作业,等把所有的作业做完以后,我就开始读一些名著或课外读物之类的书。而我妈妈遇见考试的时候则是埋头苦学,每日学习到很晚,老是觉得时间不够,等我都洗漱完要睡觉的时候还在复习,有一次,我到很晚都没有睡着,看看表都十一、二点了,我妈仍在复习。有时,我妈不用考试,就开始看书,看的那叫个快,简单来说,我看一本书的时间我妈能看两本书。最后来说说我爸,他不看书则以,一看起来那就是一本看完,虽然看的尽是官场之类的小说,但起码也是书,而且看起书来特别勤奋。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读书学习。
而我们家的家训则是尊老爱幼、孝敬长辈,就比如爸妈每次买好东西或好吃的都先给我吃,而我则要把这些好东西或好吃的让给长辈先用,而长辈就会让给我先用,我们就这样推来推去,其实,最后谁吃也没有什么关系,就是礼貌性的让一下,做人一定要有礼貌。在公交车上时,有座位先坐上,等看见有一些残疾人时,把座位让出来;有孕妇时,把座位让出来;有老人时,把座位让出来;有比自己小很多的小孩儿时,把座位让出来。
做人就是要有礼貌,如果一个人再好但他没有礼貌,那也不讨人喜欢;相反,如果如果一个人再差,但他很有礼貌,那也很讨人喜欢,跟前面一样,做人不仅要有礼貌,尊老爱幼、孝敬长辈更不能缺少,在这之前学习得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可见我们的家风和家训之重要,家风和家训是一个良好家庭的基础!
家风家训,是中华人民的传统,可大家知道什么是家风家训吗?让我来告诉你!家风家训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就构成了家风家训。顾名思义,家风家训就是一个家庭传承的风气、风格、风尚。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春雨,家训是泥土,孩子是幼苗,只有在家风家训的辅助下,我们才能茁壮成长,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我们家也有家风家训呢!比如,每天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尊老爱幼,不顶撞父母,要讲究礼貌。然而,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家风家训,就是要做一个诚实认真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