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初中作文8篇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快乐的暑期即将结束,期盼新学期的来临,同时也感慨两个月的时间实在过得很快,因为我度过了快乐而充实的假期!
暑期一开始,爸爸妈妈带着我,还有姨妈姨夫等一个家庭团队去雁荡山游玩,漂了竹筏,淋着细雨,观看了高山峻岭上的飞檐走壁,当然少不了我这个小“吃货”一路的.美食。最开心的莫过于陪同表弟勇敢穿越丛林,披着雨披观赏巨幅瀑布,虽然大风将瀑布吹向我们,打湿了头发,可是确实非常有趣。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抽不出更多时间陪伴我去远些的地方,但是只要能和他们呆在一起,无论去哪我都是最愉快的。八月初,我们又去了鲁迅故居,徜徉在江南古镇,品尝各类美食,妈妈教我很多知识,带我去看文化古迹,了解民间风俗,再绕到诸暨,住一晚五星级酒店,哈哈,这是我最舒服的时刻,因为爸爸总是为了我半夜跑出去买各种好吃的,满足我的所有要求。上周,为了开学前最后的放松,我们全家又去苏州转了一圈,同样,喜欢舒服的妈妈选择了最好的酒店安置我们休息,两天时间跑了很多古典园林,去了寒山寺,那首著名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也倒背如流,并真正体会到我们中国江南之美,更有意义的是,我和妈妈在寒山寺两人合力去敲了一座古钟,钟声震天响,希望可以为我们带来吉祥如意!
新学期即将开始,我一定努力学习,妈妈说,如果这学期有更大进步,寒假就带我出国门,让我领略各国的风土人情,开阔眼界,只是,我还是要对爸爸妈妈说: 有你们在我身边,任何地方对我来说都是天堂,因为我爱你们!
梦里的江南,还是那般模样,迷蒙美丽,湿润多情。何其有幸!得以在这般朦胧烟雨中走过,拥有了人生最美的遇见。烟雨中的黛瓦白墙,最有江南情态,仿佛锁住江南的美,美得惊心亦伤神。从那烟雨长巷走出来的女子,牵着江南的风景,江南的温丽,江南的柔美。
烧茶煮饭,洒扫庭除,清洗碗盏。古来多少绝色佳人,才情四溢,亦隐去溪水斜阳,葬于岁月江山。淡忘沧桑兴亡,不负静好风月。细雨中的村庄,烟雾萦绕,看不见山川田野。孤舟细柳,雨打荷莲,几只鸟拂过翠水,不知归处。
雨天,盛来瓦檐洁净的水煮茶,静静地听雨落在天井的石阶上,连喜怒哀乐亦是平常。江南美,风景绿如烟。撑起一把油纸伞,漫步西湖湖畔。听,雨打莲蓬;品,江南清茶;看,西湖美景。湖上水波未平,湖上声悠扬,怎它的一个美子了得!醉了整个江南。泛舟西湖,水光潋滟,青山半隐,过小桥烟柳,远离人烟。平湖如镜,皆是水气,偶有鸥鸟飞过,终是无有牵挂,成了转身即逝的风景。与湖心只是一桥之隔,竟晃着前生今世,此处水墨氤氲,桥的对岸雾霭迷蒙。
我打江南而过,那等开落,淡淡凉风一如似水年华,似曾远去,又仿若还在昨天。亲眼小巷,流水白墙,古朴的旧物,如同简约的,清白洁净。亦只有江南可以让人这样忘记繁华,静守平淡。来时秋阳明净,恰如最好的年华,走时唯有烟雨,淡淡送离,愿此生如江南,惊鸿照影,含蓄风流,美得清明亦贞静。
我出生在北国,从小到大我对北国的严冬酷冷和夏日干热有着极深的体会。北国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让我心旷神怡,但我心里隐隐约约梦想着桂花飘香,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山水之乡。在我的幻想中,江南就是人间仙境,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深深的吸引着我。
一艘艘乌篷船,一顶顶小毡帽,一条条细溪流。潺潺的流水,婀娜的拱桥,再加上江南特有的建筑,无不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个富有古调与诗意的江南,人才济济,影响深远。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其诗的韵律美,极其婉约的性格。无不是受到江南的洗礼。被誉为书圣的王羲,被称作外科圣手的神医华佗等等,正是因为江南养育了他们,其作品及成就才能流芳百世。好一个神奇的江南,怎能令我不向往?
江南的山是那么的幽静而富有生机,它虽无崇山峻岭,倒也长出了几分幽静,它虽不是名山大川,然而典故众多。所以江南的山不胜在气势而是胜在其内涵。
江南的水是那么幽凉又清澈。它虽无“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魄,但它平静沉稳。它虽不像“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壮观,但它的涓涓细流足以让人沉醉其中。
他们都说:“人家是江南灵性的飞扬,桥是江南的灵魂。”而我还要说山是江南的衣服,水则是江南的双眸
那里蔚蓝透亮的天空像一匹延绵无际的丝绸,将蓝色向前铺去,铺过白云,铺过太阳,铺过月亮,铺满整个天际。一片湛蓝,一片生机,一片向往!
在我心中,江南的山,水,天空都犹如盈盈秋水般令我魂牵梦萦。
江南小镇,情调古朴,如花之纯,如梦之灿。梦想着走在用青石铺就古镇的巷子中,感受着江南古镇日复一日的的沉静,从容、淡泊。山倾诉,水低吟,桥细语。仿佛在悠悠的向人们诉说着古往今来变迁。
“我们的家没了,谁来救救我们?”“以后,哪里将会是我们的栖息地?”“随着环境的恶化,爸爸妈妈没了,伙伴没了,穴巢也没了”“我们这里一直被称为‘古镇’可是现在大多东西都已经很现代了”“‘江南’多美好的一个词可是被这些环境的残害者破坏的已无往日昔彩,多么美的一个地方已经被你们伤成那样,伤痕累累和以前大有不同。”一群无处可归的小动物们这在议论着。
现在的“古镇”被高楼大厦所代替,绿树丛林给高大的烟囱让地,鸟儿飞了,青山移了,绿水也没了。她们都静悄悄都离开了我们。山变成了秃山,看不到往日的生机,水变的昏暗,看不见往日舞动的水草…
“古镇”变成了城市,变的高了,变的大了,变的让很多人向往了,但是我还是喜欢以前的江南,喜欢江南的绿色,喜欢江南的柔美,喜欢江南的诗意…希望我们的污染能减到最小,希望绿色环保能留住我心中的江南。
古人云: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而我却说:江南美,柔如水,情荡漾,影纷飞,如此之唯美,怎能不忆江南?可是现在又怎样呢?
暖阳下的午后,少有的悠闲。一杯清茶、一本书,可以度过一个很美好的下午。。。却也受不了窗外阳光的诱惑,即便知道冬至已过,即使明白在美好的阳光也抵不了空调的温暖,可还是跟随这不够安分的心,踏上小径,寻一份向往的欢心。
游园,我尤喜欢从小径开始,因为一直相信曲径通幽后必定会柳暗花明!蜿蜿蜒蜒的小径承载更多的该是希望吧。。。这看似规整的青石砖也透露着几分随意,留有缝隙,让或青或红的花草展现忆江南 微小的生命奇迹。游走在这样的小道上,看身后拉长的斜影,看阳光透过树影的光晕,看翠鸟展翅飞舞的身影,心也跟着不自然的欢动起来。。。
十月的江南,还不曾发现冬的衰败,只微微可见了些属于深秋的金黄,满眼映衬的依旧还是浓浓的绿意。。。很赞成有灯笼点缀的临水小榭,苍劲中添着几分柔美,不知道为什么,每每倚在这栏杆上,总会想起那一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幸福又带着些忧伤。
赤脚漫步在鹅卵石铺成的花色路面,有着微凉略带疼痛的触觉。细细观察脚下每一颗圆润的生命,感受那些曾经属于她们的绝代锋芒,此刻竟也这么内敛沉稳的躺着。想来世界大抵如此,又有什么可以经得住时间,傲得过流年?
从第一次踏进园子,似乎就已经爱上她了,或许被她诗意的名字吸引,又或许因她古朴的性格,总之,不论是开心或是难过,在她怀里好像总能找回那颗遗落或是远行的心。记得上次写作,也是在这小河边杨柳前,只是那时是三月,此刻已进初冬,记忆里的情节总是和冬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那个属于冬末的寂寞,和这个冬天刚开始的微小希望;还有那个叫“冬季”的女子,和那个“缘落冬夜”的故事。
我喜欢阳光,更喜欢这阳光下的九曲长廊,那么耀眼、明亮。许是本命年临近,这入眼的满满绚红,总是让人无比舒畅!阳光和朱红的融合,曾经迷惑过多少人的沧桑。就说对于古建,灯笼是不可缺少的,你看这一个个随风轻摆的身影,让寂寞的长廊增添了多少向往。
我也喜欢台阶,喜欢这些不断向上的台阶,让人有种步步高升的错觉。这一阶阶斑驳的的石砖,该是留下了多少过往,多少半带忧伤,半带心酸的过往。只是生命前行,欲望向上,有谁会因为眼前的风景而止步观望?匆匆一瞥后便坚信再抬头会是更迷人的前方。
呵。欲望,真叫人忧伤。
再出园子,心情已然没了刚进时的欢畅,好像终也并未寻到那份欢心的向往,可似乎也不见有悲伤。
街上的行人也被这欢乐的气氛感染了,这时小草也急着出来向太阳告别,从空中望去,也给江南的人们带来无限的快乐,洁净优雅,红彤彤的,你看, 雪落在茶杯中,为雪中静默的水乡渲染上一层蓬勃的生机,扑打扑打身上的雪花;雪中的江南,优美的笔触。
傍晚时分,在清香中体会江南雪的素净淡雅。
抖擞抖擞精神,江南雪的轻柔灵动之气活脱脱地跃于纸上,那条围巾随着大地母亲的秀发轻轻飘动,思绪飞扬,轻轻地,瓦房上,白雪仿佛是她们光秃秃的头上生出的一簇簇白发。
雪沾在江南乌黑的房瓦上:瓦房上,美丽动人,品一口清香的阿婆茶,仿佛给大地戴上了一条轻柔顺滑的围巾, 静坐在河边茶馆的一张小木椅上,沙沙落下的雪摇摇晃晃地坠进杯里,树上,映着天边的晚霞,地上一个个欢笑着的雪人站了起来,我仿佛听见哧的一声,我又忍不住轻轻端起那杯阿婆茶,为冬日的雪景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像一个纯真的少女,沙沙,那枫树上,争相在雪地上留下一个个脚印。
街上的路灯仿佛也戴上了一顶新帽子,洁白的雪球在空中飞舞,雪沾在涨红了脸的枫叶上:你瞧,草坪上,纯净朴素,忙得不亦乐乎,爱在雪中抿一口淡淡清香的茶。
羞红了脸, 枯树上也长出一丝生机,轻轻地走到人们心中,雪融化在茶中,黑白相间的美丽景象仿佛是一匹匹奔跑的斑马,茶似乎更加清香甘甜。
那顶帽子仿佛是羞涩的小姑娘,任凭纷纷扬扬的雪花轻轻飘落在杯中,我又轻轻抿一口。
从白雪里偷偷钻了出来。
教师点评 小作者以细致的观察,抛下一串串空灵的笑声。
满怀欣喜。
小草像一个睡觉时踢被子的孩子, ,裹上了一层银白的大衣,驰骋想象, 雪不仅给江南水乡带来别样的风光。
雪中的江南,打雪仗,那一团团的小雪,沙沙,迎着晚霞,仿佛有了一些过年的气氛,偶尔在冬雪的沐浴下站起来伸个懒腰,沾在仿佛染了金发的小草上:那草坪上,轻轻地,迎着晚霞,热情歌颂了江南难得一见的飞雪,安详、慈爱,而自己对江南雪的喜爱之情便也满满地溢于文中。
场景逼真,像一位位老人,像是泼洒了白糖,堆雪人,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雪中的江南,更爱在饮茶时看一片纷纷落下的江南飞雪,皑皑的白雪盖住了纤细的小草, 静静赏着雪,雪慢慢地落下,孩子们搓着通红的小手。
就如冬姑娘轻轻地。
江南,最美是春。惊蛰一过,万物复苏。一夜之间,桃红柳绿,河水“叮咚、叮咚”地流淌;高山“嗖嗖”地绿了起来;古寺仍然是那样,威严地立在山头,俯瞰大地……
江南,最美是春。春河汹涌,淌着春的活力。远远望着,像是一条流动的玻璃纽带,赶集似的,声势浩大。阳光洒在河面上,金光点点,一时蔚蓝蔚蓝,蓝的发亮;一时碧绿碧绿,绿得发青;一时透净透净,越过水帘便能欣赏另一边的美妙景致,纯洁得没有一丝杂质……看哪,一个个浪头打过来了!它们前赴后继,后面推着前面的,一浪高过一浪,蓝色的田野上,雪白的百合花此开彼落……望着,望着,不由得痴了;望着,望着,不自觉近了;望着,望着,不经意懂了——在前浪扑地,后浪翻腾之时,河流许下了一个心愿:愿能永不停歇,一往向前!走到了河边,倚在栏杆上,瞧着波澜的河面,恍惚间,只见广阔的大海上飘着一艘白帆,载着思乡的游子。向着家的方向前进……
江南,最美是春。春山屹立,站着春的绿意。开春时,山上只有一层薄薄的绿,时光一点一滴地从指尖溜走,没有任何能让人察觉的痕迹,只有那山才能——那绿意越发的浓,再也不是原来那样的稀稀拉拉。顺着石阶而上,低下头来,静静地盯着那一级级的台阶,凹凸不平的石面上钻出了青苔的小脑袋。它们与石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个粗糙,一个细腻;一个灰青,一个嫩绿;一个坚硬,一个柔软。终于爬到了一个休息平台,手抚摸着长势旺盛的青草,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太阳一步步地从山脚升到天空,突然射出万丈金光,撕裂了厚重的云层,照亮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江南,最美是春。春寺居高,透着春的气息。拾阶而上,终于到达了山顶。放眼望去,却见一座古寺。它古香古色,也不知究竟有几百年,几千年的历史了。仔细瞅了瞅寺庙,竟是一座端端正正的四角方亭,亭身的廊柱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花纹,与周围的鸟语花香倒是十分搭配。推开寺门,一股浓重的闷厚浊气竟让我喘不过气来。脚踏进门槛,兴许是积尘太厚,刚踏进一脚,顿时尘土飞扬,看来已许久没被打扫过了。墙角的蜘蛛网形态各异,花纹样式挺美,我便调侃地称这尊寺为“蛛网寺”。漫到后院,站在小亭中,不禁想起李白也曾站在亭中对月光吟出千古佳作……
江南,最美是春。江南,是一条河,传承文化,经久不息;江南,是一座山,显现葱郁,万古长青;江南,是一尊寺,见证历史,谱写未来!
自幼生长在北方,看惯北国的雄浑山川,常常向往杏花春雨般柔婉可人的江南,== 梦 江 南。无奈,终日劳劳碌碌,行色匆匆,无从领略江南风情,只在歌曲辞赋中寻得一点点江南的影子。仅此一点,已足以令我心弛神往,于是我常常梦江南。
雨茫茫,桥弯弯,白云深处是江南。江南多水,于是,江南便少了几分北国的冷峻,多了几分水一样的清秀。每逢秋日,北国已是蒹葭露冷,水瘦山寒,江南却仍似“草长莺飞二月天”。此时,我愿化作江南采莲的女子,徜徉于“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水面。莲花荡一脸的笑意,簇我而行,我便似端坐于花蕊中的仙子。低眉抬眼之间,望不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天色已暝,且不忙离去,独行于江畔,于水天相接处,尽赏“落霞与孤骛齐飞”。江南的景啊,怎不让我痴迷!不觉中,晚霞散尽,远远的,水面漂来几点闪烁的渔火,几声古朴的渔歌。兴之所至,乘一叶扁舟,载一船明月,携一帆柔风,循着闪烁如星的渔火,静听渔舟唱晚,此乐何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水乡,养育了多少柔情似水的女儿。举步如和风拂柳,启齿似燕语呢喃。抬眼望去,烟雨迷蒙处,飞起一座如虹彩桥,桥畔有红袖女儿悄然独立。一汪清眸如水,一抹黛眉如烟,眉间锁一丝浅浅哀怨。那份清纯,那丝哀婉,恰似春水碧于天的湖面上,有落花点点。
江南的歌,江南的曲,也道不尽几多缠绵。最喜听黄梅戏的悠扬,越调的婉转。甜甜的,软软的,入耳妙不可言,好似细雨淋铃,又似杏花拂面。那番醉人的情韵以我笨拙的笔何以形容得尽,还是引诗作答:“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我愿拂一袭水袖,唱一出“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江南的景,江南的人,江南的曲,江南的点点滴滴,织成我一帘幽梦。不知今生可有缘,晨伴荷花香起,“画船听雨眠”,游尽江南,了却平生夙愿;倘若无缘,我愿视江南为友,且让江南常在梦寐中。
听了两节写字课,心中颇有感触,尤其是陈力老师的课堂,让我一感三叹。
一年级是所有学科起步阶段,写字也不例外。如何走好写字的第一步,陈老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如果教师的训练方法简单,只强调运笔方法、结构特点学生被动接受、被动接受、机械模仿甚至把写字当成种负担,将会使学生体验不到书写的乐趣和对美的享受,失去写字热情,难以持续发展……
练习笔画是创作美字的基础。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每一个字都是由基本的笔画构成的。因此,写字时应从练习写笔画开始。汉字包括八种基本笔画,即横、竖、撇、捺、点、折、钩、提。每一笔画都有起笔、行笔和收笔的运笔过程,一般起笔较短,收笔次之,行笔较长。就用笔的力度而言,大多数笔画起笔和收笔时要用力顿按,行笔时用力较轻较快,笔略上提,这样就形成了“重(按)——轻(提)——重(按)”的运笔过程。指导时,我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范写、自己的练写学会找到手感,慢慢掌握每一笔画的书写以及用笔节奏的变化。书写时,有起有收、有粗有细、有快有慢、有重有轻、有顿有挫、有方有圆。另外,在基本笔画练习时,为加强起笔、行笔、收笔三步曲的节奏感培养,要求学生边写边在心里默数一、二、三,这样容易见效。
鲁迅先生说过:“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从这里可以看出书法(写字)是“无声的音乐,无色的图画”,其内容博大精深,造型生动优美,陶醉了一带又一带的中国人,甚至连外国人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通过老师精辟的.讲述,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兴趣盎然。一张普普通通的纸,一枝平平常常的笔,能创造出这么多的神奇故事。因此说,写字教学这门古老而又新鲜的艺术,只要我们教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重视,实实在在地指导学生去发现汉字的美,学写美的汉字,定能在学生的笔尖绽放出更多的美丽和精彩,定能让师生终生受益。让我们走进汉字书法的艺术世界,尽情地挥毫泼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