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高考作文800字精彩8篇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高考”这两个字,最近新闻、朋友圈传得沸沸扬扬。作为小学生,我们可能没有太深的体会,但听到大人不断教化,我们也有些感触。它决定着很多人的命运,是人生中一件“大”事。
第一次听到“高考”,是从外公的口中。在他们的眼中,没有恢复高考,读书是他们一种奢望。那时,知识青年放下锄头握笔杆,白天干活,晚上才可看书。等到恢复高考后,对于他们来说,要想读大学必须推荐。推荐上了,才可考试,再一考定乾坤。不过,只要认真读书,遥不可及的大学梦想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考中大学,可以分配一份体面的工作。
随着岁月的变化,相比外公的高考,爸爸妈妈的高考,却又是另一番景象。曾听妈妈说,他们高考气氛紧张,竞争激烈。教室里斗志昂扬的标语,编成顺口溜的知识点,醒目的倒计时天数,以及课桌上那堆快要过人高的书山,是他们当时生活的写照。
不过,他们考上大学就没那么幸运。早已没有了分配工作只说,找工作完全得靠自己。妈妈还说:“在我们那个年代的高考生,成绩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选择好的专业,专业好的才能在毕业后找工作比较顺利。高考会影响未来,但不能完全决定人生。”
听到妈妈叙说,我眼中的高考,时间上似乎还有些遥远,却又是那么近,我们不仅仅学好文化课,还要学各种艺术课。我们将来的高考,是一个不断变化、重要而又寻常的一次考试,但不论是外公,还是爸爸妈妈,它是人一生中一件重要的事情,它可能会是起点,也可能是终点。但作为我们小学生,不管怎样,只有努力真学习,才是最重要。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东汉时期,罗威的庄稼屡受邻居的牛践踏,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理。罗威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每天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罗威的庄稼也再不受践踏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材料是一则关于友善待邻的故事,其核心话题是“友善”。在高考作文备考中,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中,相对适合高考作文命题的是“诚信”和“友善”,而“诚信”在高考中已多次涉及,所以我们可将重点放在“友善”的准备上。
1.从“是什么”层面,我们可以考虑的立意有:①友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价值原则。②友善不等于无能,不等于低人一等,而是体现一种宽容的胸怀、大度的风格、高尚的情操。③友善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基因,要让友善成为人民的信仰和时代的风尚,人人学习,人人践行。
2.从“为什么”层面,我们可以考虑的立意有:①友善待人比强硬待人更有力量。②友善能使“狭路相逢”变为“海阔天空”。③谦敬礼让、帮扶互助的友善风气在人们之间流转,传递的是温情与爱心,能消除隔阂、融冰化雪。
3.从“怎么样”层面,我们可以考虑的立意有:①在工作和生活中先人后己,保持谦虚低调。②面对道德高尚、品质优秀的人,虚心学习。③面对他人的过失、缺点,设身处地给予体谅和包容,诚心诚意进行提醒和帮助。④在他人有困难时,及时解急救难、雪中送炭。⑤发掘和宣传群众中的善意与真爱,通过榜样的教育、示范和引领,共建和谐社会、美好家园。⑥在社会中广泛开展人人参与的以关爱他人、奉献爱心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关注、关心困难群体,营造帮扶互助的友善风气。
技术发展的双面性:更好地掌控时间与成为时间的仆人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时间的掌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无论是通过手机、电脑还是其他高科技设备,我们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安排日程等等。然而,技术的进步也带来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后果,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人们逐渐成为了时间的仆人,被其无情的掌控和支配。
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掌控时间。通过各种时间管理工具,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规划和利用每一分钟,提高生产力和效率。同时,现代通讯技术也使得人们可以跨越空间距离,实时地与他人联系和交流,协同工作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这些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然而,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后果。人们过于依赖技术来跟踪和安排自己的时间,以至于逐渐失去了对时间的掌控力。我们变得越来越忙碌,越来越难以抽出时间与家人和朋友共度时光。我们开始将时间视为一种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而非一种应该被珍惜和尊重的礼物。我们变得越来越忙碌和焦虑,无法享受生活的美好和丰富。
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对于时间的态度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过于关注效率和生产力,而忽略了生活的其他重要方面,如人际关系、身体健康和精神幸福。我们在追求效率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时间的奴隶,而非其主人。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对时间的态度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实现更加全面和有意义的生活。我们应该利用技术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不应该让技术成为我们与时间之间的障碍。我们应该努力成为时间的主人,而不是其仆人。在这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世界中,只有保持对时间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我们才能在生活中找到真正的主导权。
综上所述,技术发展的双面性对于人们的掌控时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对于时间的掌控力得到了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人们逐渐成为时间的仆人这一令人不安的后果。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对时间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实现更加全面和有意义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中保持主导权,成为真正的时间主人。
人们因技术发展而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如果把中国比作一只雄鸡,也许他只能越过矮矮的土墙,可我梦想有一天,他能成为一只盘旋长空的雄鹰,飞翔在文明蓝天上。
五千年来,中国人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中华民族也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人们“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可如今,这一切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中国游客在卢浮宫水池洗脚”,“埃及神庙的文物被12岁中国男孩刻上‘到此一游’”,“中国游客在珠宝店里大喊大叫,声称可以买下整条街”,听着这样的新闻报道,看着专为中国游客留下的“不要乱扔垃圾”“不要大声喧哗”的提示语,国人愤怒、国人蒙羞。
我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一次我去某地的竹海游玩,远看满山青竹翠绿,赏心悦目,近瞧几乎每株道旁的竹子都刻满字体各异的“到此一游”,真是煞风景,也煞心情。尖刻的刀子割在了竹子身上,更是锯在了文明中国的道德标杆上,这样的事情,怎不令人心痛!
望着络绎不绝的游人,我脑海中浮现出另外一组画面。一样是人头攒动,不同的是,这里是青山绿水,那里则是大街与高楼共生。上海世纪大道一条单行道旁,一群人等待绿灯亮起,纵使没有车通过,也没有人迈步先行。我为大家放弃“中国式过马路”的习惯暗自高兴。突然,一个年轻人风驰电掣地驾驶着一辆“嘟嘟”响的摩托,似乎准备闯过去。这时,一个老人大声提醒道“小伙子,注意红灯”!小伙子露出一副“要你管”的不屑神态。老人上前语重心长地劝道“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生命没有回头路啊!孩子!”小伙子这才退了回来,面露愧色。绿灯亮了,人们各奔前程。但这感人的一幕,却深深烙在我心中。
文明与不文明虽然仅一字之差,中间却隔着一条鸿沟。而我们,当然包括我自己,如何才能跨越这条鸿沟,走向文明呢?我想用孔子的一句话来作答“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相信总会有一天,在千千万万个“一篑”的共同努力下,这条鸿沟会被填平。到时候,我要大声告诉世界:中国,是真正的礼仪之邦!中国,是美丽中国!
标题:《时间作伴好还乡》
“我一生中最大的悲哀,就是我把时间都浪费在了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这是电影《美丽人生》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而如今的我们,是否也像影片中的那个主人公一样,在与时间的赛跑中,不知不觉地失去了自我?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时间的掌控越来越精准,各种时间管理工具层出不穷。但是,有的人却变成了时间的仆人,被琐碎的时间所控制。比如,每天早上闹钟一响就立刻起床,但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或者整天忙于工作,却忽略了家人和朋友的陪伴。这些人似乎已经拥有了足够的时间,但却无法真正享受生命的美好。
相反,有些人却能够把时间当做朋友,让时间为自己所用。他们懂得如何规划时间,如何把握时间的价值。比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一个非常会利用时间的人。他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思考问题,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精神,才让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那么,如何才能让时间成为我们的朋友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只有明确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才能够更好地规划时间,让时间为自己所用。其次,我们需要学会拒绝那些无意义的事情。比如,社交媒体上的无尽刷屏、无聊的游戏等等,这些事情虽然看似有趣,但却浪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后,我们需要学会放松自己,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能够把时间当做朋友。比如,著名的作家鲁迅就是一个非常会利用时间的人。他每天都会写很多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精神,才让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再比如,著名的企业家马云也是一个非常会利用时间的人。他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思考问题,不断寻找商机。正是因为他的这种精神,才让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企业家。
总之,时间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只有把时间当做朋友,才能够更好地享受生命的美好。让我们一起学会规划时间,让时间为我们所用吧!
探索独立自我: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当代青少年对于“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渴望并不罕见。在学习和生活的日常中,青少年常常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以便放松心灵、进行思考沉淀,并实现个人的成长。这种渴望不仅反映了青少年对于独立思考和发展的追求,也呼唤社会对他们需求的理解与支持。
现代社会对青少年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学业繁重和竞争激烈使得他们时常感到焦虑和疲惫。在这样快节奏的环境中,他们渴望能够有片刻的宁静,摆脱外界的喧嚣和干扰,以便恢复内心的平静和活力。这段安静的时光能够让他们放松心情,调整节奏和能量。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才能更好地思考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然而,这种安静的时光不仅仅是为了休息,更是青少年进行自我探索和内省的重要时刻。当他们独自面对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时,他们有机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这种内省的过程促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独立思考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境,培养创造力、适应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为了给予青少年这种自我探索的机会,社会和家庭应该共同承担起责任。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提供相应的场所和资源,让他们有机会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和实践。同时,家庭也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隐私,为他们提供一个有序而宁静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独自思考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这个喧嚣的社会中,我们必须重视并尊重青少年的需求,给予他们一片宁静的土壤,让他们可以探索独立自我。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青少年才能更好地发展他们的个性与潜能,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成为未来社会的有价值的一员。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成长的空间,引导他们走上成功与幸福的道路。
越想做时间的主人,越容易成为时间的仆人
公元前3500年,生活在尼罗河畔的古埃及人,在平原上立起了高大的方尖碑。和其他用以彰显王室气派的宏大建筑不同,方尖碑的主要用途,在于利用太阳照射产生的影子标记时间。这也是考古记录中,人类第一次使用日晷。彼时,人类文明尚处襁褓之中,对世界充满天真的无知,但是,当时的人已经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因此想方设法使其为己所用。
此后,人类依次发明了沙漏、水钟、机械钟表……时至今日,顶尖科研机构打造的锶原子光钟,160亿年的误差都不会超过一秒。在历史的演进中,我们对时间的计算越来越精确,对时间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精确到秒、毫秒、微秒的计时工具,让人类得以将飞船送进太空、使质子发生对撞。而对普通人而言,我们每天拥有的24个小时,也被以各种精准高效的方式规划、分割。
几点打卡上班、几点到校上课,一天要学几个小时外语、做几十分钟锻炼——这是大块的时间安排。除此之外,每段碎片化的时间,我们也都不能闲着。不论是拿出上进的气势,连通勤期间都不忘听课“充电”,还是浅尝放纵的滋味,把零散闲暇一股脑投入手游和社交网络,所有人都在有意无意之间,把时间看做用来榨汁的水果,稍有一滴没榨出来,都是亏了。为了更有效地管理时间、运用时间,只有精准的钟表当然不够,社会也在不断利用技术进步,一边发明能帮我们节省时间的工具,一边发明能让我们投入时间的工具,好似武侠小说中的“左右互搏”。
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人渐渐发现:自己原本想要支配时间,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时间所支配,失去了身为独立个体的自由性和主动性。一切关于时间的技术,明明都是我们创造出来、为我们的目标服务的工具。但是,对时间过度计较、执着,却反过来物化了我们自己,使我们沦为工具的仆人。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在生活中做一个守时的人,当然都是好事。但我们也不该忘了:时间本身并不会催促我们,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把时间想得太过促狭,以至于没有闲暇能够喘一口气。在完成必要职责的基础上,“浪费”一点时间并不是什么罪过。
不论我们如何思考、如何作为,时间都在那里,以相同的方式匀速流动,不增不减、永恒存在。我们当然不想沦为“时间的仆人”,与此相对应,我们其实也不必非得去做“时间的主人”。事实上,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我们太想成为“时间的主人”,不加分辨地抓住一切技术工具,才踏入了自我物化的陷阱,让时间成了悬于我们头顶的利剑。要想真正让时间从心所欲,我们不妨偶尔断开网络、放下手机,在“从前慢”的节奏中,带着平常心,试着做“时间的朋友”。
当你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你会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当你在外面游玩的时候,你才会体会到“知行合一”,知:便是指的是知识,行:便是指的是实践。当知行合一,那便是你通往人生高峰的时候。
而在此次研学中,最让我体会到知行合一的便是上海科技馆了。在“生物万象”中,人们仿照中国云南的自然风光,向人们展示生物的多彩性。在这里你可以尽情领略到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生物的奥秘,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以及生态的相互依赖关系,并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在这一展区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生物的奥秘以及人们行为的重要性,这一展区向我们展示的生物都来自我们身边,而我们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它们。看了这一展区之后我深刻意识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只做一个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我们要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去保护生物保护大自然保护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地球家园。而在“地球家园”展区中我学到了丰富多彩的地理知识,还看见书本上边讲的内容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样使我们的记忆更加牢固。下午,我们又去参观了上海的高等学府之—,上海交通大学,这所大学不仅在上海非常有名,而且在中国也是名列前茅。在那里,我虽然没有见到许多上海交通大学的学姐们,但是我可以根据他们在那里的学习环境来推断他们的学习成绩一定都是非常优秀的。在那里,绿树成荫,即便是冬天也毫不逊色,一条河流穿过着他们的整个校园,感觉那里就有一股浓厚的学习氛围。当时我就感觉到这就是我理想的高等学府,我当时就决定以后要更加的努力学习,为了我的理想大学而为之奋斗。
另外一个让我深有感触的是我的带队老师,他也是一名高校的学生,从他的行为中我看见了什么叫行动,什么叫素养。我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要付出实际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们的个人修养。
知行合一,知有所得,行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