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大自然的声音【优秀14篇】

2023-09-26 10:37:15综合

大自然的声音【优秀14篇】

大自然的声音 篇1

  《大自然的声音》是统编教材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本文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联想,富有韵味的语言,将大自然中的事物比作音乐家,把它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生动的乐曲,体现了大自然的声音的美妙。

  课文围绕第一自然段展开,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从风、水和动物3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声音的丰富美妙。课文结构严谨,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第六单元的学习重点“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面富有儿童情趣,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学情分析:

  经过了两年的识字方法、兴趣、能力的培养,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语文学习中语言积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三年级积累的关键仍然是词语,而且是大量的词语积累。课内积累为学生课外积累做好方法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背诵能力强,而且乐于背诵,有利于促进积累。三年级的学生应在想象的基础上,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读中悟,读写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

  教学目标:

  1、积累“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等描写声音的词语,学生做到准确认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热闹的音乐会,背诵第三自然段。

  3、读中感悟,积累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4、能联系生活经验,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领略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热闹的音乐会,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能联系生活经验,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领略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一)齐读课题,揭示课题。

  (二)课文写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

  二、品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积累语言

  (一)赏读《瀑布》。

  (二)自主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学习提示: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和同桌说说你想象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2、这个自然段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

  3、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这一场音乐会的“热闹”?

  4、有感情地诵读你最喜欢的句子,并把它背下来。

  (三)汇报交流。

  1、比较讨论,感受句子的优美生动。

  2、读读课后描写声音的词语,说说在哪里听到过这样的声音。

  3、相机指导朗读。

  4、引导背诵。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课件:自然界鸟兽虫鸣的视频

  1、师生配合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提问: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想唱歌呢?

  3、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第四自然段。

  四、回归全文,配乐朗读。

  五、运用写法,练笔提升

  出示小范文、学习单

  六、课后作业

  1、分类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2、好书推荐:绘本

大自然的声音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12个字及相关的词语,认识7个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会本文的描写手法。

  难点:让学生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并感受美妙的声音,调动生活经验能说出身边中美妙的声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好朋友——大自然,今天大自然想带同学们开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大家愿意吗?

  师:那让我们再次走进大自然的声音,请大家齐读课题。

  揭示课题——《大自然的.声音》

  二、美读评悟,感受大自然声音之美妙

  1、师:除了大家要去,还有谁也要去参加音乐会呢?

  请看自学指导1:1、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通读完之后思考:谁来到这场音乐会了?

  小结:大家读书效率真是高,找到了风、水、动物要去参加音乐会。

  2、师:那我们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

  请看自学指导2:请默读课文,思考:本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什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完成手中的表格结构图。

  小结:本篇课文围绕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来写,先写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接着写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最后写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师:你说的真棒!让我们来夸夸他吧,你棒,你棒,你真棒!

  3、快看,课文中的词语等不及想和大家打招呼了,你认识他们吗?

  指名读词语,巩固词语

  师:我们的词语又想考考大家,你们对他们可了解,你能说出这些词语的规律吗?

  小结:按数量上分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按形式分都是叠词。

  4、词语开心的进入了音乐会,句子也来凑热闹了,你在哪听到过他们?

  小鸟会呢喃细语瀑布会有雄伟的乐曲全班齐读时是充满力量的声音

  森林里有热闹的音乐会小溪唱出了轻快的山中小曲黄河的河水是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过渡:大自然说你们太棒了,让你们进入这场音乐会了。

  5、配乐师范读课文。

  过渡:我们的风啊!迫不及待地拿着手风琴来了,谁来当当这热情的风。

  6、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他的手风琴奏可厉害了,大家来听听。

  7、视频播放微风、狂风视频,请大家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PPT展现两个句子,生有感情的读出两种语气。揭示:对比的修辞手法。

  过渡:风还奏响了什么?树叶!谁来读读,评悟“不一样”师生互动读。

  引读:我们的风啊!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奏响了温柔的曲子。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

  引读:听,他又奏响了威力的大合唱。

  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威力。

  引读:顽皮的他又奏响了变奏曲。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过渡:我们的水和动物听到大家与风配合的这么默契,也急着想和大家合唱呢!请大家赶紧到文中去找找水和动物都发出了哪些美妙的声音,然后将学习卡填好。

  8、汇报表格中的词语,指名有感情的朗读。全班齐读。

  过渡:我们的水啊,可是个遵守规则的人诺,PPT展示相关语句,介绍顶针句式。

  9、汇报动物发出的声音,指名有感情朗读。

  过渡:我们的动物们可真聪明啊!叽叽喳喳,唧哩哩,那么你还知道哪些会唱歌的动物呢?完成填空。

  过渡:我们的动物说:“我在歌唱,我很快乐”他们为何这般快乐呀?你能知道他们怎么说吗?调动生活,发挥想象。

  三、仿编续写,学以致用

  总结:大自然的声音真是妙不可言,相信大家听了风、水、动物的歌声,也在蠢蠢欲动想将自己的音乐带入课文了吧。请大家拿起笔开始写写你身边的美妙音乐吧!注意围绕总起句写哦。

  四、课外推荐

  《昆虫记》法布尔

  《所罗门王的指环》康拉德劳伦兹

  《万物有灵且美》吉米8226;哈利

大自然的声音 篇3

  自然,是美丽的,是多娇的,处处充满迷人的色彩,清风拂过,燕子归来,百花齐放,是生机勃勃的春天;小荷初露,鱼戏池塘,是欢快的夏天;果坠枝头,麦浪滚滚,是五谷丰登的秋天;冰天雪地,梅花傲立,是孕育这新生命的冬天大自然的生命在四季的周而复始中变得有生气。

  春雨绵绵,滋润大地,春雨细如丝,如牛毛,渐渐落在池塘里,泛起涟漪,打在新叶上,敲出噼噼啪啪的鼓点,叶子时不时点点头,赞颂这美好的春天,人们只需穿上衬衫,琴亭自然之声。

  脱下衬衫,抬头烈日当空,偶尔清风掠过,感受清凉,望望绿色谱出一支热烈的夏之乐章。

  收获的季节,来到乡村,站在田野里,顿时觉得心情舒畅,我的.心和老农们一起。

  冬雪飘落,屋内灯光交织着美丽的雪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品味自然,我发现一切是如此的色彩斑斓;感悟生活,我发现一切是如此的美丽动人!

大自然的声音 篇4

  今天,我偶尔打开电视,看到电视正在演《人与自然》,我便专心地看了起来。

  电视上说,人与小动物相处的很好,小动物们受伤了,人们把伤口包扎起来,等养好了病,人们在把小动物们放生。

  特别是小鸟,近来受伤的非常多,但是人们看见了,往往总是把小鸟的伤口包扎起来,等病全愈了,就把他们放回大自然中。

  有只小老虎被人捡走了,但那个人并没有把小老虎卖掉,而是抚养这只老虎。

  把它养大了,再教给它怎样捕猎。

  等老虎全部学会以后,那个人把老虎放回大自然中了。

  老虎和那个人都依依不舍。

  我觉得那个人很善良,善良是无处不在的。

  《人与自然》中的事我讲也讲不完,希望大家都去看看,我要向那些保护动物的人学习。

大自然的声音 篇5

  今天,我到禄口第二小学听了四位教师的授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江宁实验小学的汤平平老师执教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这节课让我听得非常过瘾,我甚至都有些不想下课,想多听听汤老师的课。汤老师的课给了我以下启发:

  一、关注单元整体

  第一张PPT就出示了单元页,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即“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接着抛出一个问题,那我们怎么感受呢?我们先通过声音的形式来感受,汤老师播放了雨声、蛙声、流水声等,自然而然引出课题《大自然的声音》。在课中,汤老师也交给学生感受的方法,在自主学习部分,让学生试着用一用感受的方法。

  在最后,汤老师出示摘抄内容的图片,带领学生学习摘抄,达成了“积累喜欢的语句”的学习目标。

  二、重视朗读指导

  语文学习就是学生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汤老师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汤老师非常重视朗读,紧抓文中的象声词,如“哗哗”、“叮叮咚咚”、“滴滴答答”等,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再如为了让学生感受“雄伟”一词,汤老师播放了《黄河保卫战》最高潮部分的音频,学生立马就能感受到“雄伟的狂风”充满了威力,感受到它的力量。学生理解后当然能做到有感情的阅读。反观我的教学中,我也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我经常会要求学生在朗读时做到有感情,却忽略了让学生更好的感知文本,对文本中的词句感受不深,学生的情感自然达不到我预期的效果。我想,只有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的体会,才能自然而然地读出感情。

  三、语言充满魅力

  虽然汤老师的课持续了四十分钟,但我丝毫没有疲倦之感,一方面是汤老师对文本的剖析十分到位,环环相扣;另一方面就是他出色的语言功底。汤老师辞采丰美、激情飞扬、打动人心、犀利智慧。他合理对待突发的课堂生成,灵活地调整思路,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列为学习内容,用充满智慧和灵活多变的语言,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而我的课堂用语比较呆板,评价语匮乏,在这方面我要多多积累。

  就像最后教研员小结时所说,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要教会如何让学生们自主运用知识,使它变成自己的能力。我们老师要做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一步步学会放手,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大自然的声音 篇6

  大自然的声音是奇妙的,有的使人心情愉悦,有的使人害怕,有的使人开心。有“喔喔”的鸡鸣声,有“叮咚叮咚”的小溪声,还有“呱呱”的青蛙叫声。

  来到小溪边,“叮咚叮咚”的声音让人愉悦,这是小溪在赞美春天到了。可是,一到冬天,“叮咚叮咚”的小溪声,再也不发出这么美妙的声音了。

  “轰隆隆,轰隆隆——”原本阳光明媚的天空,一下子变得乌云密布,“滴滴答答”的雨水使劲地拍打着玻璃,这“啪啪”的声音是多么美妙。

  这天,天气真好。我看着窗户上有很多的水滴,心想:“昨天一定下雨了,雨后的空气非常新鲜,整个城市都焕然一新!”我走出房子,听“哗啦啦,哗啦啦——”是谁在发出美妙的声音唱歌呢?哦!原来是小河妹妹呀!她唱的歌可真好听啊。望着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地叫着,好像在说:“雨后的空气真是新鲜啊。”小鸭子们围绕在大鸭子身旁,它们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它们“嘎嘎”地叫着,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玩。

  听,大海在向我们走来,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原来它是来找小河妹妹来玩的呀!在小溪妹妹的介绍下,大海和小溪,青蛙等都成为了好朋友。

  大自然的声音多么奇妙和有趣啊!只要你用心听,用心体会,就可以发现更多乐趣。我爱大自然的声音。

大自然的声音 篇7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2、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

  3、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

  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

  难点:

  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美妙的声音无处不在,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大自然这个新朋友,在他的家族中有许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今天它将带我们一起欣赏一场盛大的音乐会,一起感受生活中美妙的大自然的声音。你想不想听?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课文都描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呢,打开课本找一找。(板书,风、水、动物),作者从三方面描写大自然的美妙,都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这样的构段方式,我们称之为:总分结构。

  2、接下来,我们跟大自然一起听一听风之声,请同学边读边想,这一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指名回答)出示全段中心句。全段都是围绕这一句写的,这样的结构也叫总分结构。

  3、请同学们在读一读课文,画出描写风声美妙的词语或句子。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感觉到,同学把这一自然段都画了,也就是这一段都围绕着第一句来写的。

  4、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一句: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翻动”,把风挡制作人来写。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歌曲”?指名

  5、我们从这句话在看到几个不一样?4个,就这几个“不一样”让你想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呢?指名,。。。。到让老师想到我们学过的一首诗《风》,......

  6、今天,大自然想到我们去聆听两种声音。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播放微风,狂风音频)

  指名回答,听到了什么杨风声,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指名回答

  7、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是怎么样描写“微风”和“狂风”的呢?出示当微风......

  找句子中的关键词:你能不能把微风吹过的那种感觉都出来呢,谁来试一试。指女生名,最后女生齐读,同样的方法分析“狂风”,男生回答,读出狂风吹来的感觉。最后男生齐读。(朗读指导),

  老师加入,(师读黑字。生读红字)一起读,读出微风的温柔,狂风的威力。太棒了,我们配合的很默契。

  8、刚才这过程,我们一直是通过某一句话,来想想它的画面,感受风声的美妙(板书:想)

  9、这么好的一段话,这样美妙的声音,大家想不想把它记下来。

  记住课文有很多种方法,想我刚此那样边读边想象画面,这种方法叫做“情景法”

  这段话中有很多有特点的句子出示:4各不一样句子。

  我们对比着来记,能很记几句这句话。(树叶,声音,季节,音乐)是不是马上可以记住。

  10、除了这句,还有很多相似的句子,比如说:出示当微风......

  11、像这样我们对比着来记住一段话,这种方法就叫“对比法”板书

  12、接下来,同学们就用老师叫你的方法试着背一背这个自然段,出示全段。(板书“背”到上边)

  13、谁能试着来背一背。

  14、学习这个自然段,我们是用怎样的顺序来学习的呢,一起看黑白(读、画、想、背、情景法、对比法)

  15、有没有信心用同样的方法自学下一个自然的。

  16、展示汇报自学,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词语,说说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师板书雨滴,小溪,河流,大海)

  17、评价播放谁的声音。得出:声音由少到多,由弱到强

  18、填一填

  19、同学们,一定能用同样的方法背过这一自然的来,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在课堂上背诵了,我们课下再背吧。

  20、大自然除了让我们聆听风之歌,水之曲,还要带我们去听听小动物们的歌声。出示第四段。齐读。

  21、它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你们都听到了谁的歌声(板书:鸟虫青蛙)

  22、他们都很快乐,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美妙的声音说一说你都听到过哪些动听的声音。拟声词训练。(指名)

  23、出示(厨房)如何让写生动提示。指名回答

  24、声音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正如我们课文中描写的(看板书)风声让我们感受到了微风和狂风的不同的特点,水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了发出的不同的声音,还要动物发出的各种不同的歌声,但是大自然的每一种声音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声音的美好。

大自然的声音 篇8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呢”,识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3、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

  1、词语教学中重视象声词的教学,了解象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1、对文中总起句,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了解句子的内容在段落中的"作用。

  2、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件、音乐。

  第2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交了一个新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里有许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今天,他想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场特殊的音乐会,音乐会的主题诗“大自然的声音”。 2、不过,大自然说,要去参加音乐会,得回答对他的问题,他问我们课文中都描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呢?

  【设计意图】用富有情趣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兴趣,这是对低年级进行教学时的关键所在。

  二、欣赏风之曲,指导学法一读:

  1、自由地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我们把这一句称作这一段的中心句,也可以说是这一自然段的总起句。这样的构段方式我们称为总分结构。

  【设计意图】对文中总起句,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了解句子的内容在段落中的作用。

  这是本节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学时教师要适当点拨,为课后的小练笔做好铺垫。

  二画:

  1、风声就像奏响的手风琴一样美妙,去快到这个自然段中画一画描写风声的美妙句子或词语吧!

  2、学生交流画了哪些描写风声美妙的句子或词语。

  三想:

  1、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为什么会唱出不同的歌曲呢?

  2、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声音。有几个不一样,?看到这几个不一样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3、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少情趣呀,大自然还想让我们聆听微风和狂风的演奏呢?(听微风和狂风的声音)

  4、体会微风和狂风有什么特点并进行朗读指导。

  【设计意图】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学生通过咬文嚼字、品词酌句、反复诵读,在情境中阅读,在阅读中感知,在感知中升华。

  四背:

  1、这个自然段对风的描写仿佛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幅画面,我们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这样能帮助我们很快记住文章的内容,我们称这种记忆方法为“情境法”。还有一种方法特别适合这个自然段,这其中有一些相似的句子,我们对比着来记会有助于记忆,我们称这种记忆方法为“对比法”请同学们利用这两种方法,试着背诵一下。

  2、看看在老师的提示下,你能不能在括号里填上词语呢?填上这些重点关键词语,是不是差不多就记住了这个自然段了呢?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重点除了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还要积累喜欢的语句,即背诵课文,本文要求背诵二、三自然段,背诵对于刚上三年的学生来说是难点,既要避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还要达到良好的背诵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尽量在课堂中完成这项学习任务,所以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非常重要。

  总结学法:

  刚才我们在感受风的美妙这一个自然段时我们是怎样做的呢?那你能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三自然段并完成自学单吗?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运用、提炼总结,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感悟水之歌,迁移类推

  1、出示自学提示和小组合作提示,指生读。

  2、学生按照学习步骤自学、合作学

  3、小组组织汇报

  4、针对学生的汇报情况教师适当介入并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这样迁移类推学习方法,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使学生掌握了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并养成了举一反三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聆听动物之歌

  1、教师引读,说说你听到哪些动物的歌声了?

  2、你还听到过哪些小动物的歌声呢?可以学学它们的样子或者模仿一下它们声音。

  3、原来动物们都是大自然的歌手,你知道所有的小动物唱的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体会动物声音的美妙和动物在大自然中的快乐。

  五、课外拓展,走进生活

  1、大自然带着我们欣赏了风声,让我们感受到了微风和强风的不同特点;欣赏了水声,让我们听见了雨滴、小溪、江河和大海的演奏声;还带我们聆听了动物的歌声声,这一切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

  2、除了课文中描述的大自然的声音,你一定还听过很多美妙的声音,来说一说吧!

  3、教师出示《瀑布》一诗,引导学生感悟不同的声音。

  4、美妙的声音不仅仅来自于大自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厨房也是一个音乐厅,能试着围绕一个主题说几句话吧!

  【设计意图】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声音,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于段话,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六、总结升华

  这节课我们静心聆听这场天籁之声的音乐会,感觉声音真是太美妙了,我想只要我们融入声音的世界,就会感受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美妙。

  【设计意图】每一节课的教学都不是停留在这一节课上,而是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让学生去欣赏、去探索、去感悟。

大自然的声音 篇9

  每个声音都有它独特的魅力,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的美好,有的快乐,有的伤感。

  一阵微风吹来,树叶发出了“沙沙”的响声,像是树木在弹着它那成千上万把“小提琴”时同时发出的声音,这声音多么美妙,如树叶在诉说,在低语,在吟唱。仔细听着每一个声音,呀!听到了虫子鸣叫的声音,它们爬上了广阔的“舞台”,演奏起它的乐曲,好像是专门给我们演奏的乐曲。小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有的站在花朵上,这花朵像是自己种的一样,有的在花朵上转圈,好像是大丰收了,小蜜蜂在告诉自己的伙伴,过来采蜜了。

  泉水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太阳照射在水面上,水面波光粼粼,真美丽呀!蝴蝶在泉水旁的花丛中飞,蜻蜓在水中把尾巴放在水面上轻轻一点,看见了这一景色,我不禁说出了“穿花蝴蝶处处见,蜻蜓立在池塘上”的诗句。

  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水面上就出现了波纹,一个个荡开了。有些人家的铁窗上,雨掉在上面发出了“啪啪”的声音,铿锵有力,清脆悦耳。有的掉在了小草上,小草就弯了腰,掉在树叶上,发出了“啪啪”的声音,天地间组成一支“哗哗哗”的交响乐。

  大自然的声音可真美妙啊!

大自然的声音 篇10

  大自然的声音多么美妙!像一位朋友为你吟诗,像一位慈母为你讲故事,像音乐家为你歌唱。

  听,树上的鸟儿高声啼啭,唱出一首首沁人心脾的歌,知了听了也不甘落后,跟着“吱吱吱”地伴奏。不一会儿,就有更多的音乐家想要加入。看,奔流的山溪做起了舞伴,风中摇曳的草儿就像一个指挥家正指挥着呢!桂花妹妹也在这大自然举办的音乐会中忙着展现自我。

  轰隆隆!雷雨来了,可音乐会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反而变得跟热闹了。调皮的小雨点打在石榴弟弟的脑袋上,仿佛是在邀请他快睁看眼看表演呢;风爷爷也心血来潮,拿起他的手风琴,演奏出哗--哗--咝--咝--沙--沙的声音,时而缓,时而急,时而沉重,时而欢快。小鱼儿此时也陶醉在了婉转动听的歌声里,吐出了五彩缤纷的小泡泡。

  夜晚,雨停了,大自然笼罩着一层轻轻的薄雾,进入了梦乡;

大自然的声音 篇11

  大自然的声音多种多样,只要你仔细去聆听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听!从郁郁葱葱的树林里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小鸟们在开演唱会。一阵风吹在树叶上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像是勤劳的风在给大树姐姐整理头发。突然,一阵“叮叮咚咚”的声音传入我的耳中,我循着声音走到一条泉水旁,原来是泉水弟弟在独自一人唱歌呀!

  春天的树林声音真奇妙,不过我最喜欢大海的声音。来到金黄的沙滩上,大海不停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像是在展现她美妙的歌喉。这时,我的脚被扎了一下。我抬脚一看,原来是个小贝壳,我拿起来一听,它居然也发出了“哗啦哗啦”的声音,像是在唱二重奏。这时一只穿西服的海鸥在空中盘旋,像是在给大海和贝壳指挥,我躺在沙滩上静静的享受大海音乐团带来的音乐。

  农民伯伯最喜欢听什么声音呢?当然是风吹麦田发出“唰唰”的声音了。刚种下的麦苗个个都挺直腰向农民伯伯行注目礼,农民伯伯看到麦苗就好像看到了秋天的丰收景象,嘴里不停的说“麦苗啊麦苗,你们一定要好好的长,秋天好有好收成!”

  怎么样,你喜欢大自然的声音吗?

大自然的声音 篇12

  世界上有很多声音

  厨房是音乐厅,妈妈切菜时会发出咚咚的声音,不一会儿,又发出炒菜的嘶嘶声,厨房真是个家庭音乐厅。

  鸟儿是大明星,整天都在唱歌给粉丝们听。鸟儿唱的入迷,粉丝们听得入迷,叽叽喳喳,这声音传遍了鸟的世界。

  植物的声音也有很多,那声音轻极了,如果你不注意,根本听不见。花开有声音,草碰草也有声音,树叶飘落,当然也有声音。

  脚是一位勤劳的鼓手,它经常需要工作,工作时发出了啪啪声,好像在演奏着一首了不起的乐曲。它很忙时,那乐曲就更响亮,更急促了。

大自然的声音 篇13

  我走在沙滩上,静静地,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哗—哗—”浪花一个接一个地冲上来,顽皮地拍打着岸边的巨石。那声音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像一首有节奏的古典音乐。

  浪花又在湿湿的沙子上行走。“呼—呼—”这声音,细细的,低低的。只有仔细地听,才能发现它的神奇。

  浪花在岸上玩够,便回到大海的怀里。可是,它怎么也闲不住呀。看,浪花正托起鱼儿,想把它们扔上天哩!鱼儿在空中甩几下尾巴,“啪嗒”一声便没在海水中,留下一串串美丽的水花。“啪嗒”又一声重重的,响亮的声音,仿佛是重重的雷声,又像是响亮的笛子声,为寂静的大海增添几个美妙的音符。

“噗—噗—”这是什么声音?这么快,这么清爽。是浪花,这淘气的小家伙,正亲吻着人们的脚丫呢!

  天黑下来,我踏着一路月色,带回大自然的声音,还带回满怀的好心情。

大自然的声音 篇14

  今天,我到禄口第二小学听了四位教师的授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江宁实验小学的汤平平老师执教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这节课让我听得非常过瘾,我甚至都有些不想下课,想多听听汤老师的课。汤老师的课给了我以下启发:

一、关注单元整体

  第一张PPT就出示了单元页,明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即“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接着抛出一个问题,那我们怎么感受呢?我们先通过声音的形式来感受,汤老师播放了雨声、蛙声、流水声等,自然而然引出课题《大自然的声音》。在课中,汤老师也交给学生感受的方法,在自主学习部分,让学生试着用一用感受的方法。

  在最后,汤老师出示摘抄内容的图片,带领学生学习摘抄,达成了“积累喜欢的语句”的学习目标。

二、重视朗读指导

  语文学习就是学生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汤老师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汤老师非常重视朗读,紧抓文中的象声词,如“哗哗”、“叮叮咚咚”、“滴滴答答”等,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再如为了让学生感受“雄伟”一词,汤老师播放了《黄河保卫战》最高潮部分的音频,学生立马就能感受到“雄伟的狂风”充满了威力,感受到它的力量。学生理解后当然能做到有感情的阅读。反观我的教学中,我也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我经常会要求学生在朗读时做到有感情,却忽略了让学生更好的感知文本,对文本中的词句感受不深,学生的情感自然达不到我预期的效果。我想,只有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的体会,才能自然而然地读出感情。

三、语言充满魅力

  虽然汤老师的课持续了四十分钟,但我丝毫没有疲倦之感,一方面是汤老师对文本的剖析十分到位,环环相扣;另一方面就是他出色的语言功底。汤老师辞采丰美、激情飞扬、打动人心、犀利智慧。他合理对待突发的课堂生成,灵活地调整思路,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列为学习内容,用充满智慧和灵活多变的语言,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而我的课堂用语比较呆板,评价语匮乏,在这方面我要多多积累。

  就像最后教研员小结时所说,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要教会如何让学生们自主运用知识,使它变成自己的能力。我们老师要做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一步步学会放手,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