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作文800字【汇编11篇】
有人曾说:“读书可以养气。”他认为文章乃气所化,气逸出身外就会表现在文学上。
文乃气所化,那么有什么样气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文章。要写文章必先养气,也就是先要读书,时常惊叹古人的词句用得非常妙,想必他定是家藏万书。
既然要写文章,那就读书吧,可读书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读什么书呢?要是随便拿一本书都去读,如儿童诗歌、古代秘闻、欢乐爆笑,卡通趣事,这会是养哪门子气呢?弄不好功力下降,进而经脉错乱,甚至走火入魔。养气要养天地之气,浩然之气,读书就该读经典,大师们的作品是他们气质的象征,学习他们的文章,纳他们的精纯之气入体,经融会后转为自己的内气,这样才能达到上乘境界。
在读书过程中,内气在慢慢积累,当气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流露出来,文章就会表现出与众不同,这就是文风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多了,内气充盈,文章自然可以一气呵成,就好比一台发动机,它的油料充足,自然可以转个不停,再如一棵树苗,给它足够的养份,它便会长得又快又好。
养气至大乘境界,虽说不能上天入地,羽化登仙,但至少可以如庄子御风,一个人到达这一境界,那么他的内气便可能脱离形体束缚,到外界与天地相联,这便会有“落笔惊天地,诗成泣鬼神”,更有“笼天地于形内,化万物于笔端”。
古人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只是读书养气略有小成,腹中有书,胸中有气,才华便能表现出来,道家养气是为了强健躯体,使躯体脱离于五行之外。而我们所养的文气是为了强健我们的思想、灵魂,躯体没有了灵魂也只是一具空壳,灵魂的美好和强大才能使躯体更完美,天地都为我所用,他物能奈我何!
万事都有个过程,我们先别指望去惊天地、泣鬼神,慢慢地养气,仔细读书,腹中草莽必须让它成为经纶,胸无点墨身力轻,腹有诗书气自华。
大凡有才气的人,都有傲气。李白醉酒后让贵妃研磨,力士脱靴,虽有酒精的蛊惑,但那清水寡汤是不足以遮掩他自命才高八斗的傲气的。
大凡有才气的人,是不畏世俗的眼光的。王勃,一代英才,在南下省亲途中路过洪州时参加了滕王阁的宴会。宴会上,众客都在相互推让上位时,他却毫不谦让地坐上了上位,这对当时的视法可谓是大不敬,众人都对他有恼意,连阎公也不以为然,认为他是一个20多岁的小子未免太托大了,就在他吃饱喝足后,挥毫写下了名扬天下的《滕王阁序》,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皆惊,也使滕王阁永久地留在文人的记忆中。
李白、王勃之流,虽然仕途不顺,生活坎坷,但他们深厚的文学素养使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他们独特的气魄和内心坚守的节操。
墨子为天下疾苦奔走于诸侯之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朱自清宁死不食美国救济粮,他们都是博学之士,诗节中的经义已刻进他们的灵魂,虽为生活所迫,时势所逼,也不易有一丝撼动。这就可以理解“日寇侵华时,投降的大多是不学无术的人,而少见名士大儒的缘故了。”
诗书及传媒,对人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但诗书是几千年来多少圣人学士的经验的结晶,是他们一生的体悟,读这些书就像站在巨人的肩上,在不知不觉中向人性最美的面看齐,是我们培养节操、提升修养的最好助力,这从那些骂街的.都是大字不识的泼妇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都是饱学之士中看到端倪,而传媒犹如零食,多食则破坏正常的肌体,这从那些暴力少年多是动画看多了的缘故中能瞧出。
多读书,读好书,你便能了解什么是人。
多读诗,读好诗,你便能知道什么是美。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只有吸收更多诗书中的精华,腹有诗书气自华,才能更好地在人生长河中翻腾出自己的浪花。
“一本新书像是一条船”这是海伦·凯勒心目中的书。“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这是普希金心目中的书。每一本书都是我的老师,他们带我遨游知识海洋,教我学会人生的道理。
小的时候,妈妈常坐在床头,给我讲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小红帽》、《列那狐》,《唐诗三百首》等等。小红帽的天真,大灰狼的凶恶,列那狐的狡猾,这些动物们,以及那一首首触及心灵的唐诗,一个个美妙动人的故事,照亮了我幼小的心灵。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阅读范围也扩大了。《西游记》、《三国演义》、《哈尔罗杰》这些书是必不可少的。看到《三国演义》里的群英大战,让我知道了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也让我了解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些勇士猛将。哈尔和罗杰冒着生命危险以巨大的勇气和非凡的智慧,走出了危机四伏的丛林。这些可爱可敬的人物给了我们人生的自信和人性的美好。给予我们人生的澎湃与激情,使我浮躁的`心灵漾起清爽的凉风。
我最喜欢的是《哈里·波特》,哈利用他无畏的勇气战胜了奇洛教授。哈利的勇气值得我敬佩,他让我明白了:人生多难,但是你只要勇敢地去面对,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读书,让我开启了知识的大门,让我明白了人生的道理……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品味书香,让我明理,书香伴我,给我智慧。
“腹有诗书气自华,胸无春秋志难远”,这是苏东坡的一句话。
书作为知识的载体,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读书使人充实,读书使人增长知识、提高素养、涵养思想。
好书是智者,与之交谈,能让一颗浮躁的心慢慢沉静下来。
好书是哲人,絮絮低语,清泉流水一样能鉴人身心。
好书是诗人,长哦短吟,让人南山在望,清香满怀。
好书是学者,博古通今,诲人不倦,让人警醒,使人自省。
如果说心是一朵花,那么书就如润物细无声的小雨。拿一本书独坐静读,宛若心中有一阵小雨在丝丝缕缕地下,如有一种希望在发芽、生长,在雨的滋润下含苞吐蕾,清香四溢,恰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意境。读书后的心灵,如春雨洗过的青山,干净清爽,象剔除瑕疵的美玉,晶莹透亮,纤尘不染。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一个爱读书的人,一定是一个耐得寂寞的人,一个清爽高洁的人。因为经常处于一片净土之间,耳濡目染,心灵纯净,心胸开阔,也自然是一个思想纯粹、光明磊落的人。
读书的感觉,可以用海子的一句诗来形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个人成长的食粮。优秀的书籍是一种由高贵语言和闪光思想所构成的财富,为人类所铭记,所珍惜,是我们永恒的伴侣和慰藉。“书籍把我们介绍给良师益友,使我们认识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灵魂。”“一本好书象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这些名言都说明了读好书的意义。
读书不能见书即览,要有目的、有选择、有思考。好书能使人高雅、纯善,劣书使人低俗、奸邪,这就需要我们辨别和思考。
一个人不读书,就像花朵不接受雨露,就像树木不沐浴阳光。一个人不读书,就像在旅途上失去了方向,就像在夜晚看不到星星。一个人不读书,就像在沙漠里跋涉而失去了水分,就像在夜幕里没有了光线。
在物欲横流、红尘喧嚣的世界里,让我们拥有一颗宁静的心,抽空来读圣贤书吧!在心气浮躁、郁闷狭小的城市里,让我们心平气和地选择良册好书,作为孤独寂寞时的良师益友吧!
外表美丽固然重要,但根本的还是内在秀美。让我们泛舟书海,享受“腹有诗书气自华”般豪迈的人生吧!
在这潮湿的天气中,我来到了充满欢声笑语的小树林。
家长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可见古诗词对我们有多重要。古诗词可以运用在写作中,这能使文章看起来更美,所以我们要多多积累。
今天在小树林里,我们举行了一场“诗词大会”。我们先分组,我们组有六人,另外一组有七人,老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规则,于是我们开始比赛了。
第一轮:分组轮番背诗
我胸有成竹地把手举起来,静静地等待着老师请我起来发言。终于,老师叫到我的.名字了,我自信地站起来发言,就这样,一轮进行下去,我们组因为一个同学背不出来,于是这一轮,我们输了。
第二轮:抢答补诗
这一次,我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因为老师都出一些难题,我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张同学他平时积累古诗词很多,于是老师出什么难题基本上都难不倒他。我心想:要是我能像他一样聪明就好了。心里有些羡慕。这局我们组获胜。
第三轮:飞花令
一听这个题目心里难免有些小激动。第一题老师出了“雨”字。我听了,脑海里马上蹦出了一句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我暗暗自喜,我高高地把手举起来,老师请我发言,这句话便流畅的从我口中吐出。发言完毕,我的嘴角禁不住地往上扬。对方组有人回答不出来,所以这题算我们赢。第二题:花。我细细思索一番,想到了一句诗句,我赶紧把手举起,生怕被别人抢走了。老师请我的队友发言,可没想到,她抢走了我的台词,我只好绞尽脑汁,可还是想不出来,只好下次再好好发挥。第三题:月。真简单!我举起稚气的小手,老师的手挥了挥,示意请我发言,一句诗便脱口而出,我们组获胜。
“腹有诗书气自华”可见,平时我们还是要多积累诗词,不仅能丰富自己的学识,而且在关键时刻一展风采。
王开岭曾言:“琐碎的利益和肤浅的享乐像白开水般冲淡了灵魂的浓度。”在商业社会中,诗词歌赋仿佛被束之高阁,而中国诗词大会让国人又对诗词充满向往,冠军于诗词歌赋浸润下,愈发让人感叹:腹有诗书气自华。
高尚的品质,合乎举止的谈吐往往是对人们气度的认可,同在诗词大会中展露文艺风姿的不仅是参赛者,更让主持人董卿以一个具有丰厚人文涵养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她谈到自己的生活习惯时说自己一直保持睡前阅读一小时的习惯,卧室中没有手机和电子产品。正因如此,深厚的文学积淀也成就了她的不蔓不枝的主持能力,其文化底蕴之课让人暗暗领悟诗书之美,诗书之强。
美人当以诗词为心,当诗词之泉涌入心灵之泉时,不仅是滋养,更是一番灵魂的洗礼,与不经意牵动人们的思绪,折射出文化之韵。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亦老梦偏痴。”同样“痴迷”于诗词的还有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掌灯人——叶嘉莹,叶老一生颠沛流离,坎坷起伏中,诗词对它不仅是文化,更是信仰,面对现代人的质疑“诗词歌赋有何用”她缓缓吟道:“古诗词能让人心不死。”诚然,商业化浪潮下,诗词作用被蒙蔽了一时,可当人们驻足细赏时会发现,原来诗词仍在那里,不来不去,恍若一株睡莲,任凭时光流淌,静静地享受着,散发着光芒。
爱诗之心于光阴流转中散发着芬芳;爱诗之人于风云变幻中屹立成师;诗书之韵,润物无声,其言妙处,自有灵秀之气,沁人心脾,感其芳华。
文人雅致似乎自先时至今日都为人所称道,林徽因诗意盎然,以灵动之心谱写百年倾城,仿佛于四月春中且美且独立;陆小曼绚烂热烈,以书画之美更生款款深情;杨绛潜心于文学,以内心文化的陶冶中塑成淡定与从容;在现代社会,人们质疑着读书的有用与无用,杨澜答道:“这份坚持是让我们有同样的生活,却又不一样的情调。”诚然,诗书于无声中震撼人心,于无形中涤荡灵魂。
高尔基言道:“华丽的装饰,精美的食品,填补不了精神的空虚,渴望一次质的飞跃,便是在诗书中重觅新生,与现实生活中的名利相比,诗词更像是一味良药,祛除一种躁动不安的杂气,留一丝清凉,抚慰人心。
优雅是一种姿态与专注,是以精神的丰盛对抗现实的束缚,诗书润心养志,在不张不扬中丝丝萦绕着人们的思绪,也正是因为诗书,国人再次领悟诗文之韵,腹有诗书气自华,于诗词中撷得那抹动人之景。
唯书有色,艳于西子;唯文有华,秀于百卉。读书的过程如甘泉洗尽心头的负荷,如清风拂去心头的尘埃,于此,人的心灵圣洁清澈。
--题记
你问我为什么要读书,我告诉你为了让生命飞翔!
我清贫,但我的心灵充实而富有;我是布衣,但我的额头上有精神贵族的标志,我没有多大的地位,但我的灵魂居住在某些富丽堂皇的人之上,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是一只雏鹰,我渴望蓝天,渴望飞翔!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一直把读书作为坚贞不渝的爱好。
培根说:“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每当闲余时,我就会捧起那如珍似宝的书津津有味的读起来。在书的世界里,我认识了好多朋友:鲁迅、巴金、托尔斯泰、雨果等。更体味到了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深沉,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清丽。在书中遨游苍穹,叹惋宝黛的悲剧,为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洒下同情的泪。“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简直对极了,妙极了!
读书能使人开阔视野,读书能使人放飞思维。读一本好书如同打开了心灵的一扇窗户,受到了心灵的洗礼,得到了人生的启迪,感悟做人的真谛!
无论你是贫是富,只要你肯读书,读好书,就能有学问,有才华,那么你给人的第一感觉就和一般人截然不同,因为从你身上所散发的是缕缕书香……
读书是欣赏一幅意境高雅的中国画,你尽可以转动明眸,欣赏高山流水,飞流湍急;读书是倾听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你尽可以闭幕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读书是品位一杯清幽的香茶,你尽可以享受茶的醇香,回味无穷……渐渐地,我亦能品位出朱自清的隽永,钱钟书的淡泊,鲁迅的辛辣,冰心的婉约;也逐渐明白了屈原投江的壮烈,辛弃疾忧国忧民的情思,保尔柯察金钢铁般的毅力以及马克吐温绝妙的幽默艺术。
如花的春季,阅读辉煌的黎明;如水的心境,阅读静幽的夕阳;如雪的灵魂,阅读奇妙的童话;如火的岁月,阅读壮丽的人生!
书-让我英明;
书-让我睿智;
书-让我陶醉;
书-让我沉思……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赐予灵魂天使之翼,使之纵情翱翔;读书,让生命飞翔!
常默如深海,偶片语惊鸿。
史铁生先生在位数不多的几次与他人共同的出游中,总爱沉默。当别人都在为自己的写作信的争得面红耳赤时,他却坐在轮椅上静静思考,当众人渐渐无语时,他才会简单说上几句话,只言片语,却尤为深刻。
字句之间,大道渐显,智犹可见。不得不说,这是史铁生先生饱读诗书,刻苦专研的结果,蕴含的是对世界与生命的思考。
都说现在是看脸的时代,但我认为,内心的美才能真正升华一个人。外表颜值,是暂时的,性格品质,才是永恒的。唯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从精神层面修饰自己。
智慧,若清风,带来一丝凉意;若白花,带来姹紫嫣红。可开往圣之绝学,可创天下之大国。
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武亦姝脱颖而出,问其何能,答曰有爱。数次精彩的文学积累比拼,让我看见那个美丽女孩背后付出的艰辛。知识,的的确确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气质,由内而发,引人瞩目。
李白,靠才华学识得以伴君王左右,引力士脱靴,贵妃研墨。实属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他用文学丈量着这片土地的长宽,就像庄子《秋水篇》中:往矣,吾将曳尾于途中。带着才华只身上路。
诗文的美,触目惊心。
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欢时,风云花草都在叹气凝悲。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
陶渊明何以爱菊呢?林和靖何以爱梅呢?
中国沉淀多年的文学,铸出可以披戴的美。那是一种与市井地位容颜外貌无关的美。无论你是富贵贫穷,“潘安”或“媸容”,皆可承载。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本新书像是一条船”这是海伦·凯勒心目中的书。“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这是普希金心目中的书。每一本书都是我的老师,他们带我遨游知识海洋,教我学会人生的道理。
小的时候,妈妈常坐在床头,给我讲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小红帽》、《列那狐》,《唐诗三百首》等等。小红帽的天真,大灰狼的凶恶,列那狐的狡猾,这些动物们,以及那一首首触及心灵的唐诗,一个个美妙动人的故事,照亮了我幼小的心灵。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阅读范围也扩大了。《西游记》、《三国演义》、《哈尔罗杰》这些书是必不可少的。看到《三国演义》里的群英大战,让我知道了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也让我了解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些勇士猛将。哈尔和罗杰冒着生命危险以巨大的勇气和非凡的智慧,走出了危机四伏的丛林。这些可爱可敬的人物给了我们人生的自信和人性的美好。给予我们人生的澎湃与激情,使我浮躁的心灵漾起清爽的凉风。
我最喜欢的是《哈里·波特》,哈利用他无畏的勇气战胜了奇洛教授。哈利的勇气值得我敬佩,他让我明白了:人生多难,但是你只要勇敢地去面对,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读书,让我开启了知识的大门,让我明白了人生的道理……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品味书香,让我明理,书香伴我,给我智慧。
书,是灵魂的伴侣,指引无知的心灵;书,是初春的细雨,滋润干涸的心田;书,是冬日的阳光,温暖僵硬的身躯;书,是清晨的鸟语,丰富乏味的生活。
初识它时,充盈着墨香的书架让我情不自禁地捧起了它,五岁的我并不认识什么字,但还是被它精彩的插画,工整的印刷字体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个下午,阳光肆意挥霍着余晖,岁月静好,墨香定格在了我的记忆中。
二识它时,已然七岁,我捧着新发的课本,觉得十分新奇,可待我看完它时,简直大失所望,真是枯躁,无聊透顶。而老师还让我们天天背它。于是,我开始讨厌课本,尤为偏爱那些课外书。
三识它时,是在一本诗文集中,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那种感觉真奇妙,和以往的阅读体验不一样,那时的我真实地领悟到了书的独特魅力。
时光流逝,寒来暑往。
在书中,我认识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怀着满腔悲愤跳进了汨罗江;在书中,我认识了吟着“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书中,我认识了留下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山水诗人王维;在书中,我认识了婉约派词人李清照,悄然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些千古诗词,陶冶了我的情操。
书,使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假期。同时,我被书中人物的精神所折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海伦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坚苦卓绝的毅力使我感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勇敢令人敬佩;《居里夫人传》中,居里夫妇为科学献身的精神震撼了我。
我在书中体悟了一份又一份美好,收获了一份又一份感动。
俗话说得好:“胸无城府人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我看来,这句话告诉的是,无论处在怎样的环境,只要与书相伴,你必是如同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如果你处在一个人人都想平步青云,趋炎附势的社会。不用担心,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书会将心中那些世俗之事洗净,使人散发出一种非凡的气度。纳兰性德虽出身于贵族家庭,但是他:“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宝贵而以贫贱可安者。”正是因为他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高洁傲岸,淡泊名利的非凡气度。也正是这个让他的作品流传千古,在无数的心灵中引起共鸣。
如果你家境贫困,别因为衣衫褴褛,地位低下而难过,要记住,腹有诗书气自华。东晋的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放弃了仕途而隐居山间,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虽然生活贫困,“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但是,他朴实的诗文中无不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且散发着一种我们无法形容的魅力,令人流连忘返。皆因他腹有诗书千百篇,书籍使他的心乃至灵魂都得以升华。尽管他穷困潦倒,但他的气质却是千金也无法得到。
当你不被他人相信,遭到他人怀疑时,腹有诗书气自华!他会给你坚持下去的勇气。在牛顿生活的时代,人们对于世界,对于宇宙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当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后,质疑,嘲笑就如同海啸一般,翻天覆地席卷而来。但是,牛顿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念。经过了多少年的时间,人们才认识到他的理论的正确,也佩服他对于自己的研究成果一如既往的坚持的气质与品质。
所以,无论你处于什么境遇,请别忘记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