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最新5篇
每个地方的风俗都大不相同,过春节也各有讲究。我的家乡温州,在春节时到处都会充满喜庆,每年除夕,都会让我心跳加快,激动万分。
温州人大多都是在外做生意的,因此不管是在春节里出现的吃,穿,肯定都是有好的祝福蕴含在内。
我的家乡也都会把春节看得很重。凡是到了除夕夜,就会叫上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吃饭,当然就要买菜,一般都是大鱼大肉和年糕。而“掸新”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具体来说就是“大扫除”。
太阳又沉了一点儿,妈妈把砧板拿出来,开始做年夜饭了。她从袋子里拿出了大块大块的腊肉开始切,只见手起刀落,腊肉就在均匀而有规律的切菜刀声中被削成了片状。往锅中倒油,再把腊肉全部放进去,还和白汉玉似的,长方形的年糕一起翻炒,让水分紧在里面,散发着腊肉和蔬菜的香味。年糕爽滑可口,入嘴粘而不腻,是年夜饭中温州人最爱吃的,也代表着“年年高”。大概过了二十来分钟,饭就做好了,中间摆上主菜,外边摆上装着特色小吃的高脚碗,这,就是“盘头”。大家欢聚一堂,有说有笑。
吃过晚饭,天也早已黑了,我们在离家二十步地上燃放烟花,我总是用一根小木棍,远远地伸长了手去碰引线,只要冒出火花,就迅速逃跑。
我们没有守岁的习惯,所以除夕就到此为止了。家乡的除夕就是这样,喜庆隆重热闹。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春节盼来了。
除夕那天,妈妈拎着我上街,陪她买菜,街上人山人海。物品各式各样,什么都有。我走在大街上四处张望,桥街边一个卖鞭炮的老人正在大喊:瞧一瞧,看一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鞭炮大减价。一群人闻声赶来把那边买。卖鞭炮的小摊被堵得水泄不通。
看右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在和一位店主砍价,这位老奶奶平时说话磕磕巴巴,没想到在砍价时说得滔滔不绝。此时的店主崩溃了,算了,大过年的,按她出的价格卖给她吧。老奶奶拿着东西满载而归。
妈妈买来蔬菜水果肉等就拉着我回家了。
到了晚上,妈妈、奶奶、婶婶一齐拥在厨房包饺子,爸爸、爷爷、叔叔在家高谈阔论,我弟弟表妹躲在一个地方玩儿游戏。我们玩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于是趴在窗户上看夜景。月亮已经挂在了天空中,散发着金黄色的光芒。下面是我住的小区,已经红通通的一大片,我又来到了厨房,看着妈妈她们包饺子,她们先用手托着皮,用另一只手拿起勺子,舀了一块肉,放在皮的中间,再将皮的两端合起来,折成百褶裙的花边,好美呀!
妈妈看我如此出神,便招呼我一起包。我坐在桌子旁边,也学着她们的样子包了起来,没一会儿,一个饺子包成。我托着饺子。满是得意,可是下一秒,馅儿就破皮儿而出,扑在了我的手上。我连忙在拿了一张皮,在外面包了一层,没想到,又漏了,我气急败坏,一口气包了三层,这个饺子在其他饺子中算是个大王。
饺子煮好了,我们一家人围在桌子旁,吃着说着笑着,好不热闹。窗外的鞭炮声响成一片,人们的欢笑声也响成一片,在预示着新的一年来临。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又是一年元宵佳节。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共庆佳节。
在龙游,元宵节与春节一样重要。“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每一年的元宵都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情回忆的,我们应当好好珍惜,深刻铭记。
过元宵时,全国各地的风俗都不尽相同,其中,吃汤圆,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这天中最为重要的几项民间习俗。我的家乡也是如此。
我喜欢吃汤圆,不仅是因为汤圆的味道鲜美,夺人眼球,更是因为汤圆代表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一家人团团围坐在餐桌上吃汤圆,如此画面,是多么和谐,愉悦啊!或许,那时的汤圆是充满爱的,是最为鲜美的吧。那一个个圆溜溜的白滚滚的大汤圆惬意地躺在带汤的玻璃碗中,它们紧密的挨在一起,别提有多可爱了。此时此刻,想起汤圆的鲜美,不经意间,早已垂涎三尺。在元宵节这天,汤圆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美食。
我还曾在一次元宵节之夜有幸赏过一次花灯。那时,不管是地上,树上,湖中,都可以见到花灯的身影,五彩缤纷的花灯无处不在,你仿佛就置身于一个花灯的世界,全世界都是五彩的幻影,看似飘渺虚幻,却又是人间真实……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绝伦,梦幻无限。
传闻,在水中放置花灯可以祈福许愿,人们都深深地相信,天上的神明会实现平凡的人们的所有奇特,独一无二的愿望。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节日当天,街上的摊位有卖香包的、有卖粽子的、有卖粽叶的。大自然的味道在鼻尖环绕,仿佛置身于森林。在这天还有人会喝营浦酒或浊酒,认为能辟邪气。
南方的端午节会举行赛龙舟、插艾草、放纸鸢等。在我们这里会有摔跤、荡秋千、斗牛等活动。我最爱看的是摔跤比赛,尤其是摔跤比赛。两位比赛选手腰上分别会系着一条红色或蓝色的摔跤带,他们单膝跪地搂住对方右肩,再慢慢起身。随着裁判一声音哨响,两人同时向对方身上发力。或勾腿、或抱起对方,总之是谁能把对方摔倒谁就获胜。最终的冠军将会获得一头披红挂彩的大黄牛。
所有的比赛再怎么热闹,都不如我们家里包粽子比赛热闹。粽子起源于人们纪念投江的大夫屈原。往年我都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做几个,虽然老是掉江米、掉馅料的大粽子。我包粽子时总喜欢问大人,这样做对不?那样做对不?这样包好看不?最终还是在捆粽子时,把最初的完美败得一塌糊涂,搞得大人们烦得直摇头。好在我的作品出了锅,他们还会专门把它挑出放到我的碗里,让我独享。
中国之大,有南北之分。就连粽子也要分南北。每年这时南北方总会“吵”得不可开交,争论是肉粽还是甜粽好吃。肉香品幸福,甜枣尝快乐,我觉得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端午临中夏,千载意蕴长。端午节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处处洋溢着欢歌笑语。在这个怀念屈原的日子,我们看着传统活动,吃着香甜美食,和家共度团圆节日。
闹元宵(旷舒涵)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又是一年元宵节,我笑靥如花地迎接它的到来,又依依不舍的送她归去。
在大家的期盼下,元宵节如期而至,热气腾腾的汤圆被阿姨们搬了上来,我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啊,热乎乎、软绵绵、甜而不腻的花生馅,让我欲罢不能。我却浅尝辄止,帮同学们端上了汤圆。喜庆的灯笼,整齐地挂在天花板上,放眼望去,一片耀眼的红色映衬着大家幸福的笑脸,元宵味儿也由此展现出来。转眼间汤圆便被我们吃得一干二净,大家的眼中流露出满足的神情。
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猜谜活动开始了,同学们纷纷涌向了猜谜区。谜语都是由喜庆的红包做成的,增加了不少节日的气氛。这个“有腿不能走”,不就是桌子吗?我略微思索一下,便迅速地将它撕了下来,很快兑换了一支笔。小黄也正在猜谜,她苦苦思索着,突然两眼发光,毫不犹豫地撕下谜语,兴冲冲地兑到了奖品。班上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窗外轻轻拂来一阵微风,吹动了灯笼,也将大家的情绪吹得愈发活跃起来。
没多久,我们便去往体育馆参与猜谜了。大家都穿的十分喜庆,使人感受到元宵的味道。然而看到那些谜面,我愁眉苦脸地开口了:“这些谜面都好难啊!”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不懈地一道道看过去,苍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一副自己会的谜语!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很快便兑了一张奖券。
元宵节就在这暖意融融的地方,与我挥手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