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作文600字5篇
这个星期周末的时候,我和妈妈乘公家车去奉化看望哥哥。
上车后,我和妈妈坐在前排的位置谈笑风生。车开了一会儿,门外同时上来两位老奶奶和一个阿姨带两个孩子。那个阿姨坐到后排的一个位置,付了车费。而那两位老奶奶付了车费之后就没有座位了,收钱的那个叔叔走过去和那位阿姨说:“你能不能让一个孩子坐到你的腿上,这样至少能够腾出一个位子来给老人坐嘛。”收费叔叔态度很好,而那位阿姨塞着耳机听着歌冷冷的说:“我给我的两个孩子都买了车票,连个位子都不能坐吗?站着就站着呗,又不是没有在公交车上站过!”而此时妈妈已经拉着我起身了,对那两位老奶奶说:“来来来,这边坐吧,不要吵了哈。”两位老奶奶握着我和妈妈的手说:“谢谢谢谢啊,小姑娘坐我腿上好咧。”我连忙招手说:“没事儿没事儿,您坐吧。”
“不让就不让,有好心人让呢!”收费叔叔喃喃自语,“现在这是什么世道?让个位置那么麻烦!”之后他又对我和妈妈说:“你们坐前面吧,小姑娘拉着妈妈点,别一刹车摔出去了,小心点哈。”坐到前面后,我可以更清楚的看清那个不让位子的阿姨的面孔了。只见她的两个孩子一个坐在前排,一个坐在她旁边,而她塞着耳机玩着手机,舒适的躺在那里。到了医院口,妈妈笑眯眯的说:“今天让位子的心情好不好呀?以前写作文写什么公交车上的文明都是瞎编的,现在实实在在尝试过了,以后写会写的.更真实的!其实呢也不是说什么,我也就是让个位子做给你看的呀,以后要有爱心!”原本我想严厉谴责那些在公交车的年轻人,特别是那位阿姨。但我还是没说。
其实让位置比想象中更难,也更简单。这是本人的真实事件和感受。
礼仪,我们人人都不能缺少的习惯,是人们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我们共同遵守的,是人类文明社会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今天我们讲的就是关于礼仪的课,给我们上课的是段老师,她先在黑板上写下“礼仪”两个大大的字,并告诉我们:“礼仪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外在实际能力的表现。更是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另外,段老师还说我们做为一个小主人报新闻学校的小记者的七个礼仪分别是:“尊师礼仪、友爱礼仪、学习礼仪、生活礼仪、劳动礼仪、采访礼仪、安全礼仪,做到以上几点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记者了!
接下来段老师让我们活灵活用,用我们刚学过的交通知识来作一个模拟小采访。我和同桌斐旭燕的`对话十分简单,话语十分风趣。我是被采访者,她是小记者,斐旭燕:“您好,您能接受我的采访吗?”
我说:“嗯,行!”
“请问您对那些超速行驶的司机有什么看法?”
“那些超速司机简直不要命了,他们开那么快的速度叫人十分害怕,就差交通事故了。真要出事故了谁也难过。”
“谢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再见!”
“再见!”我们互相告别了。
段老师点评我们表演的很好,主要体现出了礼仪,希望我们在今后采访中也这么有礼貌,注重礼仪。
礼仪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它更是世界各国的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礼仪、了解礼仪,愿礼仪之花开满全社会、全世界!人人心中都开满礼仪之花。
礼仪是什么,是一张社会的名片,是人与人交流的技巧,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礼仪由来已久,《诗·小雅·楚茨》:“献醻交错,礼仪卒度。”《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史记·礼书》:“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古人讲“礼者敬人也”,礼仪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也是交往的艺术。“礼”字和“仪”字指的都是尊敬的方式,“礼”,多指个人性的,像鞠躬,欠身等,就是礼节;“仪”,则多指集体性的,像开幕式,阅兵式等,就是仪式。从牙牙学语的三字经到现在的中学生守则,文明礼仪伴我成长。
小时候,父母就教我对周围人要礼貌,称呼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见到人要主动招呼,见面问好,离开告辞,这就是文明礼仪的启蒙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孔融让梨是兄弟手足之间的友爱;做人应该一偌千金,遵守诺言,注重诚信;做错事要负荆请罪,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这些,教会我如何为人处事,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这也让我交到很多好朋友。记得小时候,我去学游泳,刚学会,有些胆小,旁边有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他也不会,教练叫我教他,我按教练教的,一次次给他做示范,一一遍又一遍,他终于会了,我很开心,突然发现自己不害怕了,帮助了别人,自己也获益,还交了一个好朋友,
礼仪就是这么重要,它代表了那么多。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我练习书法已经有三年了,在学校也参加过几次书法比赛,但结果都不是特别理想。爸妈为了能让我对书法有更深入的了解,趁假期带我到绍兴参观兰亭景区,去观摩书圣王羲之留下的笔迹。
来到景区,我满怀着激动的心情步入庭院,径直走到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旁,这就是景区最著名的景点:曲水流觞。相传当时王羲之邀请了41位名人雅士在此参加聚会,大家围坐在曲水边,然后在酒杯里倒上酒,从小溪的上游让酒杯沿着曲水缓缓往下漂,当酒杯停在谁的面前就由谁临场做诗一首,要是作不出就得罚酒三杯。聚会结束,41位宾客总共成诗37首,然后汇集成册编成了《兰亭集》,最后大家又推荐王羲之为此集作序,王羲之借着酒兴,大笔一挥一气呵成写出了让世人敬仰竞相仿效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进入景区博物馆仔细观摩《兰亭集序》,虽然序的内容我还看不太懂,但是好多字却很熟悉,原来我平时临摹的字帖里的字都是从这里出的,比如永、和、之字。看王羲之的字柔中带刚,千变万化,文中总共21个“之”字,每个“之”字的写法都不尽相同,各有各的特点和韵味,可见王羲之深厚的笔墨技巧及高深的文化底蕴,真是不得不让人敬佩。
走出景区,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诫自己:练习书法是枯燥的,也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坚持不懈勤加练习,认真写好每一笔每一划,总有一天我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老师,是我们知识的传授者;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老师也是文明的传播者。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真诚地对所有老师说:“谢谢你们,敬爱的老师。
老师是无私的,是超凡脱俗的。“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这句话用来赞颂我们可亲可敬的老师是再合适不过了。老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伟大的教育事业,不知教出了多少莘莘学子,正可谓是“桃李三千。”老师虽然不如企业家事业的辉煌,但老师所创造的价值却不比他们少,因为知识是无价的,是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扶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老师,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老师的爱是超凡脱俗的,是无私的。在这里,我再次对所有老师说:“谢谢你们!”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为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和传播、继承和发扬,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每天和我们在一起,就好像我们的亲人,老师给予我们这么多,我们又怎么回报呢?
自古以来,尊敬老师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汉朝时,汉明帝对老师恒荣就十分尊敬。老师生病时,汉明帝就会专程派人看望,甚至有时自己亲自去探望。每次看望王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敬意。
古时如此,现在也应如此。我们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不让老师生气,这才是我们对老师最大的尊敬。
“春蚕到死方丝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是无私的,点燃了自己,照亮了他人。谢谢你们,敬爱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