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钱塘湖春行》教案【锦集6篇】

2023-08-18 17:38:18综合

《钱塘湖春行》教案【锦集6篇】

《钱塘湖春行》教案

《钱塘湖春行》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基本信息。

  2.梳理诗歌中,作者所“行”处见到的景致,体会寄寓在意象中的情感。

  3.品味诗歌中具有艺术张力的字、词。

  二、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歌中具有艺术张力的字、词。

  三、教学过程:

  1. 作品说明,作者信息简介:

  本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美景给予人的感受。从结构上看,从描写孤山寺一带景色到描写白沙堤一带景色,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非常自然。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梳理作品中的意象、体会作者在意象中寄寓的情感:

  《春夜喜雨》的题眼是“雨”字,而《钱塘湖春行》的诗眼就是一个“行”字,一贯而下,统摄全篇。在作者“春行”之时,移步换景,美好春景化作诗人笔下的一串串意象。这些春季典型的意象,成为全诗,引人注目的焦点。

  “水面”“云脚”“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绿杨”“白堤”

  自“孤山寺北贾亭西”起,行至“白堤”,作者选取的都是最能表现“春”的景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春雨过后的西湖,水色天光,波起波平;“早莺争春”“春燕啄泥”写尽初春时节的生命活力;“乱花迷眼”“浅草新长”将花草的整个生长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一联更是直抒胸臆,以一个“爱”字,一个“不足”点明——作者在早春风光中的无比喜悦、热爱之情。

  1.品味诗歌中具有艺术张力的字、词:

  本诗在内容理解,情感体会上的难度不高,抓住意象则能正确体会作者的情思。但本诗最大的成功之处,除了移步换景,不着痕迹外,更重要的`是运用了一系列极具表现张力的字、词。这些点睛之笔,使本就春意盎然的诗歌,平添一份生命力。

  “早”莺、“新”燕。一“早”一“新”,交相辉映,共同营造出早春的别致而新鲜的景象。

  “渐欲”两个副词,取代了动词的效果,表现出春季“乱花”自含羞待放到娇艳怒放的整个过程,极具动态感和生命张力。硬是将原本一时一刻的景象表现成一个完整的生命生长过程。

  “才能”与“渐欲”对仗,表现出春草新长时的“新”“嫩”感。

  这些字、词,紧扣一个“春”字,也将整首作品推向了一个艺术高峰。值得品味。

  2.反复品读诗歌:

  感受作者陶醉在西湖早春风光中的愉悦之情,以及诗歌艺术手法上的张力。

《钱塘湖春行》教案 篇2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西湖”这个名字是谁先第一个称呼的吗?是白居易,他曾经写过一首诗:《杭州回舫》(出示屏幕)其中有一句话叫“报与西湖风月知”后人才把她命名为西湖。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白居易对西湖情有独钟。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白居易游西湖的古诗《钱塘湖春行》(板书)

  二、读诗

  1、朗读这首诗(找一生)

  找生评价:字音、节奏、语气、情感

  2、听录音注意以上四方面。

  3、学生自由朗读

  4、学生展示朗读风采:找一生读,找小组读,齐读

  三、赏析

  (一)、理解诗意

  师:这是一首歌咏早春西湖的写景诗,诗中,诗人像一位高超的'摄影师,将镜头对准最能代表西湖早春美景的事物,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大家想不想看到这些画面?想!好,现在大家对照注释理解没局势的意思,不明白的小组讨论交流。

  品诗明义 描绘画面

  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诗描绘画面,参考句式:

  从————中我看到了————。

  从————中我听到了————。

  从————中我感受到————

  (二)、赏析古诗

  师:“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写景的诗歌尤其如此,老师把这首诗还原成画面,让大家欣赏一下好不好?现在画面欣赏完了,画面美不美?这首诗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现在我们小组合作讨论赏析古诗

  1、赏析方法:

  (1)、赏物像(描绘了什么?)

  (2)、抓特点(怎么描绘的?)

  (3)、赏语言(品味关键词、抓修辞。)

  (4)、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情感

  2、赏析以前我们先找到作者描绘了初春西湖的哪些景物?找生说。

  板书:水、云,莺、燕、花、草

  师:赏析这首诗其实就是看作者如何描绘这些景物的?或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3、举例: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处”、“早”写出了初春黄莺还不多,“争”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黄莺竞相飞上枝头欢歌的景象。展现了初春的勃勃生机。

  4、小组合作赏析剩下的六句话

  5、小组抽签展示

  A、水面初平云脚低”:“水初平“意思是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

  B、谁家新燕啄春泥:“谁家”、“新”写出了初春燕子还不多,用一个“啄”字,描写出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C、“乱花渐欲迷人眼” 乱花,指各种不知名的野花。“迷人眼”指野花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让人目不暇接。

  D、“浅草才能没马蹄”:浅草,刚生长出来的草,“没马蹄”既写出了草浅,也侧面点出骑马踏春的行迹。

  E、最爱湖东行不足: “最爱” 一词体现出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行不足” 一词表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D、绿杨阴里白沙堤: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

  师问: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板书:赞美,喜爱)

  四、背诗(比一比)

  五、拓展

  1、我来鉴赏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第二句话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惊讶、惊喜)

  2、三四两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赏析。

  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描绘出白雪的顽皮可爱。

  2、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描写西湖的古诗,同学们喜欢春天和西湖吗?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描写西湖的诗句。小组内交流一下,组长可以记录下来,看一下那个小组积累的多。小组展示。师(出示屏幕)

  六、老师的话

  这节课是诗人在引领者我们与春天通行,让我们呼吸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人生苦短,春天不容错过,春天不容辜负,同学们要珍惜青春,让你的人生如春天一般绚丽多彩!

《钱塘湖春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能够理解诗意。

  2、能够抓住关键词语,品析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掌握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

  3、体会诗人对早春西湖之景的喜爱之情,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能够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1、能够抓住关键词语,品析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掌握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

  2、体会诗人对早春西湖之景的喜爱之情,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朗读法、赏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句谚语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意思是在天上天堂最美丽,在人间苏州、杭州最美丽。说到杭州,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西湖,今天我们学习的《钱塘湖春行》就是白居易游览西湖时写下的.名篇,钱塘湖是西湖的别称。下面,我们就随着白居易去西湖赏玩一番。

  二、诵读感知

  学习古诗,一定得多读,那么诵读古诗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准语调。

  请一生试读,其他同学点评,教师明确。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争”、“啄”应读得轻快些、有活力些,谁家应读出疑问语气,最爱句应读出诗人的喜悦之情。

  我们再来齐读这首诗,注意刚才的几个要求。

  三、理解内容,还原画面。

  通过刚才的读,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写得什么时候的西湖吗?——早春。你的依据是?请你从诗歌中找出依据。提示:可抓住体现早春特点的词语。

  预设:初平:初,刚刚,春水不是很大,刚刚使得水与堤岸齐平,从水初平可看出是早春。

  几处:而不是处处,说明莺的数量不多。

  早莺:早来的莺,也写出了是早春。

  谁家:这里是某家或者某几家的意思,而不是每家,家家,也写出燕子数量之少,体现早春。

  新燕:刚从南方过来的燕子,写出这里开始变暖,体现早春。

  争暖树:春寒未退,所以黄莺争着栖息在朝阳的树枝上。从早莺的这一行为可以看出是早春。

  啄春泥:燕子啄泥是用来筑巢,也写出了燕子新到,体现早春。

  浅草:浅,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颜色不深或者指草短小,一个浅字即点明早春的季节。

  才能:刚刚能,写出草不高,侧面点明了游行在早春。

  没马蹄:没,在这里是遮没的意思,草还没有长高,所以刚能遮住马蹄。

  渐欲:渐,逐渐的意思,欲,想要,将要的意思,写出花儿将会越开越多的情景,这里也能体现早春。

  (过渡)同学们找得都非常好,我们知道王维的诗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这首诗白居易所描绘的早春之景中,每句都有优美的画面,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请同学们参照下面的示例,用下面的句式来描绘画面。

  从中我看到了。

  从中我听到了。

  从中我感受到了。

  示例:我从“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中看到了诗人骑着一匹高大的白马,从孤山寺的北面出发,一会儿走到了贾亭的西面,展现在诗人面前的是开阔的场面,平坦的湖面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辽阔。

  学生根据对诗句的理解用句式来描绘画面。

  教师适时点评指导。

  四、析手法

  从刚才同学们描绘的画面中,我们可知西湖的景色十分美,由此诗人喜欢这里,哪个词最能体现诗人此刻的情感。(爱/最爱)对,本诗就是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表达诗人对早春西湖的喜爱之情。我们来齐读最后一联,把作者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为何作者能把这首诗写得这么美这么好?我们能不能从一些写作手法来分析这首诗歌。(小组讨论,一会交流。)

  1、运用了描写的手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描绘了早春的一派生机,注重炼字,“争”、“啄”使得这一画面更具有动态感。

  2、运用了抒情的手法,直抒胸臆地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之景的喜爱之情。

  3、景中寄情,“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争”字寄寓着诗人对早莺的喜爱之情。

  4、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几处早莺争暖树”,一个“争”字,赋予鸟以人的特性,写出了鸟的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物的喜爱之情。

  5、动静结合,诗人写了动态的早莺和新燕,写了静态的浅草和春泥,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6、按照一定的顺序而写,本诗按照诗人的游览顺序完篇,从孤山寺出发,经由贾亭,最后到白沙堤,这样写使得全诗条理清晰。

  7、具有色彩美。诗中虽没有明写色彩,却处处可让读者想见色彩。如:水:清澈的。云:白的。天:蓝的。草:绿的。马:白的。

  总结:这首诗之所以写得好,写得美,原来是运用了如此多的写作手法,我们平时写作的时候如果也能适当的使用一些写作手法,一定会使我们的文章增色不少。

  五、再读感受

  这首诗讲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有则共同探讨)那我们再来齐读这首诗,去感受西湖之美,去感受诗人对西湖的喜爱。

  六、作业布置

  1、积累描写春天的优美语句及诗文。

  2、把《钱塘湖春行》改写成200—300字的短文。

《钱塘湖春行》教案 篇4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西湖”这个名字是谁先第一个称呼的吗?是白居易,他曾经写过一首诗:《杭州回舫》(出示屏幕)其中有一句话叫“报与西湖风月知”后人才把她命名为西湖。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白居易对西湖情有独钟。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白居易游西湖的古诗《钱塘湖春行》(板书)

  二、读诗

  1、朗读这首诗(找一生)

  找生评价:字音、节奏、语气、情感

  2、听录音注意以上四方面。

  3、学生自由朗读

  4、学生展示朗读风采:找一生读,找小组读,齐读

  三、赏析

  (一)、理解诗意

  师:这是一首歌咏早春西湖的写景诗,诗中,诗人像一位高超的摄影师,将镜头对准最能代表西湖早春美景的事物,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大家想不想看到这些画面?想!好,现在大家对照注释理解没局势的意思,不明白的小组讨论交流。

  品诗明义 描绘画面

  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诗描绘画面,参考句式:

  从————中我看到了————。

  从————中我听到了————。

  从————中我感受到————

  (二)、赏析古诗

  师:“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写景的诗歌尤其如此,老师把这首诗还原成画面,让大家欣赏一下好不好?现在画面欣赏完了,画面美不美?这首诗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现在我们小组合作讨论赏析古诗

  1、赏析方法:

  (1)、赏物像(描绘了什么?)

  (2)、抓特点(怎么描绘的?)

  (3)、赏语言(品味关键词、抓修辞。)

  (4)、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情感

  2、赏析以前我们先找到作者描绘了初春西湖的哪些景物?找生说。

  板书:水、云,莺、燕、花、草

  师:赏析这首诗其实就是看作者如何描绘这些景物的?或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3、举例: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处”、“早”写出了初春黄莺还不多,“争”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黄莺竞相飞上枝头欢歌的景象。展现了初春的勃勃生机。

  4、小组合作赏析剩下的六句话

  5、小组抽签展示

  A、水面初平云脚低”:“水初平“意思是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

  B、谁家新燕啄春泥:“谁家”、“新”写出了初春燕子还不多,用一个“啄”字,描写出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C、“乱花渐欲迷人眼” 乱花,指各种不知名的野花。“迷人眼”指野花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让人目不暇接。

  D、“浅草才能没马蹄”:浅草,刚生长出来的草,“没马蹄”既写出了草浅,也侧面点出骑马踏春的行迹。

  E、最爱湖东行不足: “最爱” 一词体现出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行不足” 一词表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D、绿杨阴里白沙堤: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

  师问: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板书:赞美,喜爱)

  四、背诗(比一比)

  五、拓展

  1、我来鉴赏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第二句话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惊讶、惊喜)

  2、三四两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赏析。

  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描绘出白雪的顽皮可爱。

  2、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描写西湖的古诗,同学们喜欢春天和西湖吗?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描写西湖的诗句。小组内交流一下,组长可以记录下来,看一下那个小组积累的多。小组展示。师(出示屏幕)

  六、老师的话

  这节课是诗人在引领者我们与春天通行,让我们呼吸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人生苦短,春天不容错过,春天不容辜负,同学们要珍惜青春,让你的人生如春天一般绚丽多彩!

《钱塘湖春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

  1、收集与春有关的资料;

  2、收录机、磁带;

  课时:一个课时

  教学设计

  一、备读导入新课:

  1、 学生自由背诵唐诗,说唐代著名诗人,引出白居易;

  2、 学生说白居易的小故事,引出新课;

  二、初读熟悉全诗:

  1、 听录音,要求学生正音正字;

  2、 生齐读;

  3、 抽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声音洪亮,节奏抑扬顿挫,情感自然)

  4、 师范读,学生思考:

  A、划出压韵的字;

  B、分析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古诗?

  C、找出其中的对偶句,体会其特点。

  三、熟读理清游踪:

  1、 谁能划出标题写了几方面内容,并说明理由;

  2、 读一读诗,想一想诗人凭什么说是钱塘湖,而非其他;

  3、 诗人说“行”,你能找出依据吗?

  四、精读寻觅春踪:

  师:请阅读全诗,想一想,写了春天的哪一个阶段?

  生:早春

  师:小组自由讨论,诗中哪些地方是在描写初春的西湖?

  (学生分组讨论后自由发言)

  归纳:大致有春水,春云,春鸟,春树,春泥,春花,春草,在具体分析时,结合朱自清的《春》中春花,春草的描写。

  师:白居易用妙笔为我们绘出了一幅水涨云舒莺歌燕舞,花乱草绿,游人如织的西湖早春图。

  五、品读诗中妙笔:

  师: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吟安一个字,抚断数根须”的结果,白居易、欧阳修、贾岛都是其中的典范。本诗“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

  开之多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诗中还有类似的妙笔,你能找出一些吗?

  生:看书,自由讨论,自由发言。

  归纳:“初、低、早、争、暖、新、春、渐、浅”

  六、悟读景中情语:

  师:请全班有感情的朗读全诗一遍,思考:作者在全诗中流露出了什么样的感情?

  生:自由发言

  师:诗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这种感情?

  生:“最爱”

  师归纳:前六句景中有情,后两句情中有景,全诗情景交融

  师:学了《春》、《钱塘江春行》我们对自然应该持什么态度?

  生:自由发言(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师:钱塘湖除了优美的自然景观,还有两位大忠臣陪在湖边,知道他们是谁吗?

  生:于谦和岳飞

  师:于谦写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则是对岳飞的褒扬,我们要学习他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

  七、展读尽显春机:

  师:同学们,现在请把你们收集到的有关春的作品展示出来,由刘丽同学主持展示活动。

  刘丽:首先我们请王斌给我们用葫芦丝表演一曲春声妙韵。(王斌表演)

  (同时)刘丽:请大家注意。1、美术作品请张贴在黑板上,由雪飘飘负责;

  2、请胡洁同学抬出我们的文学作品展板;

  (师生欣赏美术作品和展板)

  刘丽:请同学朗诵自己搜集的诗文。

  (学生朗诵诗文)

  刘丽:由弓正小提琴伴奏,全班同学齐读全诗

  (在小提琴声中,同学们齐读全诗,下课)。

  板书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水涨云舒

  贾公亭游春莺歌燕舞

  白沙堤踪踪花乱草绿

  游人如织

  西湖早春图(最爱)

《钱塘湖春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钱塘湖春行》。

  2、理解诗歌内容,抓住本诗所描写的'西湖早春的景色特征,感受西湖的美。

  3、体会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内容,体会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人准确的语言,领会诗歌意境美。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解题。(明确目标)

  1、师:.古代诗文是我国文化长廊中的瑰宝,唐朝时期,诗的发展达到高峰,涌现出许许多多著名的诗人,其中有一位成就很大,写诗最多的诗人,他就是大家已十分熟悉的白居易,(板书)谁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白居易。

  2、学生介绍白居易。

  3、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著名的诗歌《钱塘湖春行》。(板书课题)

  4、解题: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西湖又名西子湖,其名出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在不断地吟唱着具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西湖。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白居易笔下的西湖,即钱塘湖的春景。

  5、交代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落实目标)

  1、诗范读,划出节奏,提示易读错的字音:

  啄春泥 (zhuó)没马蹄(mò) 白沙堤(dī)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

  4、齐读。

  5、明确读诗方法。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即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诵读时,每拍的后一个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做一顿,这样诵读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6、疏通诗意。

  学生自由朗读,依据注释疏通诗意,了解每联的内容。

  诗意略

  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闪光水色。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教师点拨:全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写到湖边,后四句写湖东,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描写的景物浑然一体,构成完整的形象。

  7、再次齐读全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三、品析诗句。

  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哪一时段的西湖之景?(初春)你是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的?请找出来,并对这些字词进行品析、欣赏。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交流。

  3、班级集体讨论。

  重点明确以下几方面:

  ⑴“初平”湖水同沙堤平,即春水初涨,“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⑵“几处”“谁家”突出数量的少,“早莺”“新燕”之“早”“新”也说明此时为初春。

  问: 有人提议把这句改为“处处早莺争暖树,家家新燕啄春泥。”你们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诗人对周遭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笔则是细致入微的,“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这还是初春季节。)

  ⑶“乱花”“渐欲”说明乱花仅处于渐欲迷眼的阶段,也证明是早春,但我们可以想象到,不久,姹紫嫣红开遍的景象就会出现

  ⑷“浅草”“才能”说明小草还很小,突出初春草的特点。

  相机板书:

  初平 低

  几处 早莺

  初春 谁家 新燕

  乱花 渐欲

  浅草 才能

  四、拓展延伸。(目标练习)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诗中的哪些词可以体会出来?

  明确:表现了诗人对钱塘湖美景的喜爱之情。从“最爱”“不足”可以体会到。

  2、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3、小结:有人说:“品一壶清茶,读一首好诗,是人生一大乐事。”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了一首好诗,想必已感受到些许生命的愉悦,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读天下美文,做少年雅士。”

  4、目标检测

  (见小卷)

  板书

  初平 低

  几处 早莺

  初春 谁家 新燕

  乱花 渐欲

  浅草 才能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