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谎言作文锦集5篇
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话。
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50多岁亲切和蔼的女教师。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100。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100。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他的花名册上画了一个红五星。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他的这一举动,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红五星的含义。
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我心里一直惦着花名册上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入学考试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当我满怀着希望从校园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在鼓励我。知道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五星红旗,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的,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从我幼儿园到小学。在这六年,我跟母亲说过不少的谎话。刚到这个小学。包围我的是陌生和孤独,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都不那么容易。在这四年里我换过四次教室。但是我还是一个差学生,现在已经是一位优秀的学生了。每次母亲问我身体状况如何。我都说好着呢。这时母亲才肯放下心来。
有一次,我母亲送我去上学,我问母亲身体好不好。母亲却一直回答好着呢。如果放学回来看见母亲生病了。我原本真切的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
妈妈经常说让我不要撒谎,可我却撒了谎,并且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我每次想起那一件事情,我就会开心地笑起来
记得有一次,妈妈一看天气预报,就赶紧把家里的伞装到我的书包里。下午我刚出校门就下起了大雨,我们班差不多有一大半的人没带伞,我看我同桌没带伞,他说;“哎呀!忘记带伞了。"于是我就把我的伞打开,他说;“你家在东边我家在西边,正好相反呀!”我又回答;“今天妈妈让我回外婆家,我外婆家正好也在西边。”于是我就和我的同桌用一把伞,到了那里,同桌说“我到家了,你到外婆家了没有?”我对同桌说“还没有到,其实我不去外婆家。”于是我又按原路返回我家。我一回到家,妈妈问我;“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把经过说了一遍。这时妈妈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从那以后每当我想起这件“谎言”心里就像吃了糖果一样,美滋滋的'!
“谎言”之所以称为“谎言”,是因为它是虚假的、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语。一个人如果经常有谎言流与口中,从而去哄骗他人,久而久之,他便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就如同《撒谎的孩子》文中的那个孩子一样,每天都喊“狼来了”以寻求刺激、开心,而当狼真的来时,他再怎么喊叫也无济于事,也不会有人再来帮助他。因为,来帮助他的人已经习惯了他的喊叫,以为他又是在“逗你玩”呢,可见,谎言有碍于诚信。
但是今天,我们谈到的“谎言”,还有个定语——善意的,加上了这个限定词后,谎言的本质也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善意的谎言”是人们对事物寄托的美好愿望,是人们善良心灵的对白,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安慰的一丝暖意,是人们心底里流露出来的.一种柔情;谁也不会去追究它的可信程度,即使听到善意谎言的人明知道是谎话,也一样会去努力相信,不会觉得说谎者的虚伪,有时还要从心里感激呢。
当一个不韵世事的孩子,突然遭遇不幸,失去了自己的亲人,该怎样向他说明自己的亲人到哪里去了呢?我们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暂时不要告诉他真实情况,只能说是到很远的地方出差去了,或是在国外学习工作之类的。待孩子懂事了,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的时候,再把实情相告。难道这样的话有碍于诚信吗!
人生中最美丽的谎言,是催人奋进的谎言、是充满善意的谎言、更是诠释着爱的真谛的谎言。说谎的人独自承受着真相所带来的痛苦,却让对方感受着快乐与力量,这善意的.谎言难道不是最美丽的谎言吗?
妹妹生来就爱哭,总是为了一件小事而哭的稀里哗啦。为此,爸爸妈妈但是伤透了脑筋,苦口婆心的教育吧,她的眼泪哗哗哗地往下流;大声呵斥一声吧,眼泪更像洪水决堤一般,似乎总也流不完。搞的爸爸妈妈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哎,真拿她没办法!
这天,爸爸刚回来就告诉我,让我一会儿要配合他演戏,演什麽戏呢?爸爸告诉我,他买了一块巧克力,用牙签在上面刻了“神奇”两个字,并且要告诉妹妹,聪明的人吃了它便不会哭鼻子了,而愚蠢的人吃了它则会一天到晚不停地流眼泪。哦,原先是这样啊!“真不愧是我的老爸啊,就是不一般!”我不禁向爸爸投去钦佩的目光。“嘿嘿,就等着看好戏吧!”爸爸得意地对我说。
不一会儿,妹妹便回来了。爸爸向我眨了眨眼睛,便大步流星地走到妹妹身边,神秘地说道:“猜猜爸爸给你买什麽了?”“不明白!”妹妹不感兴趣的把头扭向一边。爸爸可没被这点小挫折打倒,他又对妹妹说:“好东西,瞧好了!”“巧克力!”妹妹欢呼到。
“没错!而且是一块神奇的巧克力,聪明的人吃了它便不会哭鼻子了,而愚蠢的人吃了它则会一天到晚不停地流眼泪”说到这儿,爸爸赶忙向我眨眨眼,于是我随声附和道:“就是,姐姐小时候也爱哭,但是吃了这种巧克力以后,就再也不哭了,因为我是一个聪明的人!”我在帮爸爸的同时还不忘自我夸奖一番。妹妹被我和爸爸的一番话给唬住了,好半天才说:真的吗?真有那麽神奇吗?“那当然,不信你就试试吧!”妹妹狼吞虎咽地吃下了那块巧克力。
以后,妹妹再哭时,我便会对着她叫笨蛋,虚荣心极强的妹妹为了证明自己不笨,便使劲把眼泪憋回去,
啊!那美丽的'谎言,使妹妹由一个胆小爱哭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勇敢,有泪不轻弹的大姑娘。
也许你看过电影《真实的谎言》。谎言怎么能真实呢?既然谎言能够真实,那么,谎言能不能有善意的呢?
有,而且有的很多很多。
大人对小孩说:
“水里有怪物,专门吓唬小孩,千万别在没有大人陪着的时候,下水洗澡。”
水里有怪物吗?没有。大人对孩子的爱护,孩子对大人的信服,两者的结合共同编织了一个“谎言”。
老人对年轻人说:
“前面是青春的陷阱,只有当‘腹有诗书气自长’,才能化坎坷为坦途,直奔康庄大道。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前面有陷阱吗?没有。陷阱只有在现实里的大地上,在人人的生命中怎能有“陷阱”呢?
老人是生命的体验者与感悟者。他们通过对青春的回味,得出“一寸光阴一寸金”、“人逢少年莫须狂”的感叹与体会。他们已经不会再有第二个青春,只能将关爱之情寄于下一代。他们的“谎言”真正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老师对学生说:
“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有收获。”
付出就一定有收获,有回报吗?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虽然运动是绝对的,但现实中,我们还是更多的以运动的'特殊状态——相对静止,来判断事实行为的效度。
当你经过努力之后,努力结果出现的那一刻,并不一定有你希望的实现。你要用时间的积累来产出你所期望的成绩,但长的时间不等与定有好的成绩。科学的方法+勤奋(汗水)+机遇=成功。你希望用真情感动对方,来换取爱情。就一定能有爱情的降临吗?
俗话说“爱情是自私的”,尤其是现实中被物欲和浮华所迷惑的人们,更注重“门当户对”、“一方对另一方的尽大限度的满足”。
再多的努力,或许还是付诸东流,甚或反增对方的烦恼!
但老师还是一次次,一年年,甚至在教书的一生里对他(她)的学生说“付出与收获”的关系。那么这不是谎言吗?是谎言!但“谎言”中更多包含着希冀。
有付出才有希望;没有付出,不会有真正的收获,这是真理!
医生对病人说:
“这种病虽然病期已是很长,但只要病人对自己有信心,配合治疗,相信会痛苦减轻,病症缓和,直至康复的.。”
其实,那种病是绝症,是治愈希望渺茫的病。医生应该对病人负责,实话实说,那么,医生又为什么编制这种“谎言”呢?
实则,这种“谎言”是善意的。它既是一个古老的伦理学命题,也是人类生活的普遍实践。它的合理性基础,就是利他的动机和利他的效果。
谎言本身无罪,只有善恶之分。论功过,应归于善恶谎言的行为者。
人是感性、理性与人性的结合体。人有从道义上、道德上,尊重人,爱护生命、挽救生命的义务。这也是一种人类不可或缺的美德。
我们不提倡说谎言,但也不惧怕“谎言”。如果谎言的本身及其载体有着善意的出发点,有着爱的倾注,我们可以欢迎它的存在,渴望它的临身。
毕竟善意的谎言给了我们很多生命的珍视与感激!
毕竟它也体现了人类美好的愿望与“爱”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