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优秀5篇)

2023-08-15 22:16:46综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优秀5篇)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篇1

  本节课属于应用性质,所以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还应进一步提高,贵在设计更新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在录像素材方面,还应进一步提供一些学生见得少的情景,能体现高科技方面的情景等,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思路:

  近年来,噪声已被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污染着环境,尤其是城市环境。本节就是从这一角度切入主题的。教学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让学生经历探究防止噪声各项措施的过程,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联系实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关于噪声的来源,可安排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图例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讨论,并尝试将它们分类。关于噪声的危害,让学生亲自体验再结合噪声的等级进行学习。学以致用,本课临近尾声时设置一个调查学校受噪声污染情况的“作业”,其目的不仅限于巩固和应用有关噪声的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与情感

  1、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在导入新课设计时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所举例都源于生活,探究所用的器材也是生活中常见物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和我们现代的生活密切相关,缩短学生与物理的距离,消除学生对物理实验探究的恐惧感,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学设计中转变了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倡导学习多样化,教学设计中多处采用学生带问题自己阅读和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让学生互相讨论进行探究,形成感性认识,在教师的不断提问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踊跃发言,从而形成理性知识。

  3、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定教。学生前面已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了人耳听声的原理,理解了声音的三种特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噪声,受过噪声的危害,由此展开教学很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

  4、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设计上把教师演示探究实验改为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从探究活动中得出方法和规律,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

  5、不足:设计上虽然教学重点突出,但教学难点上仍然难突破,对结合实际加强学生环保意识的方面仍然有待提高。由于学生活动多,以至时间掌控上略显前送后紧。但我认为是值得的,这也是由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的。关于“噪声的控制”部分,虽是重点但非难点,学生易于掌握。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学生活动要加强引导,使教师“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身份充分得以施展。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篇2

【课前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声音的三个特征以及决定他们大小的因素。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回答以下问题:

  1.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越大,音调越.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越大,响度就越.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的不同。

  2.人们把高于hz的声音叫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音叫.

  3.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的响度大,的音调高。

  请对照以下答案,看你回答得是否正确:

  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的音色不同;人们把高于XX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男中音的响度大,女高音的音调高。

  掌握了以上知识,你可以预读一下《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这节内容,试着做做下面的题目:

  1.人们以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处减弱;在过程中减弱;在处减弱。

【学习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基础知识精讲】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四大公害。在一些地区,一些单位,噪声成为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害。噪声是哪里来的?究竟有哪些危害?用什么办法来减弱噪声呢?带着这些问题来进行学习,看你学完本节知识后,能掌握多少。

  1.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

  在工厂里,发动机的运转声,通风机吸气或排气声,材料的锯割、冲压、切削声…使得一些工厂成为噪声污染非常严重的单位。

  在公路上,噪声的主要来源是来往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振动声和排气声,以及车身的振动声。这里的“罪魁”是拖拉机和重型卡车,其次是摩托车。

  在家里,几名同学聚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说话、放声大笑、引吭高歌,或者开大收音机、录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都会干扰家里人和邻居的生活,成为令人厌烦的噪声来源。

  知道了噪声的来源,请同学们注意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要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和工作。

  3.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同学们可能见过在街道上有一些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分贝的符号为db.用它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听觉下限,10 db相当于微风吹落树叶的沙沙声。图1—9给出了一些声强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的感觉。

  图1—9

  30~40 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 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 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 db以上的噪声环境里,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引起神经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 db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 db.这三项指标,请同学们记住。假如夜间你家附近的工地或饭店发出的声音超过50 db,那么你就可以通过向当地的环保部门举报,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3.控制噪声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几个阶段。

  有下面三个阶段: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因此,控制噪声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即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它的传播、防止它进入耳朵。

  在声源处减弱。例如,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机器,做个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图1—10)

  图1—10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例如,使装有噪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来减弱传向居民区的噪声;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使传来的噪声被反射或部分吸收而减弱。(图1—11)

  图1—11

  在人耳处减弱。例如,可以戴上防噪声耳塞,或者在人耳孔中塞一团棉花。(图1—12)

  图1—12

  我们教室或学校令人心烦的噪声有哪些?来源在哪里?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这些噪声?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自己就可以制定一个方案了。

【学习方法指导】

  冬天原来嘈杂的马路,降雪后,显得格外寂静,周围环境中的'噪声都上哪去了?

  降雪后,马路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雪,我们知道马路上的“嘈杂”声主要来自于各种机动车发出的噪声,这时马路上的雪松软,有缝隙,变成了较好的吸声材料,噪声被雪“吃掉”了。所以雪后的马路上显得比平时寂静多了。

  后来,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制成了专门铺在马路上的“吸声”材料,用这种材料铺成的马路,噪声大大降低了。

【拓展训练】

  噪声的防护技术

  噪声是繁华城市里污染环境的一大公害。为了贯彻我国噪声卫生标准,减小噪声的危害,保护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必须对噪声进行防护。在噪声防护技术中,一是减小噪声源的噪声,二是减弱、控制噪声的传播,三是个体防护。下面概括介绍这三方面的防护技术。

  1.对噪声源的防护技术

  最理想的办法是将噪声源的发声体改为不发声体,例如用无声液压代替高噪声的锤打,用无声焊接代替高噪声的铆接等。用这类无声或低声设备及工艺代替高声设备及工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噪声问题。但是,由于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从声源上根治往往是不可能的,许多原有设备还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因此,对噪声采取一些控制技术,仍然具有重要和普遍的意义。

  对噪声源的控制技术如下表。

  安装消声器利用声的吸收反射干涉等消声设备,对空气声最有效

  吸声处理吸收声的能量,对空气声最有效

  隔声反射声的能量,对二次固体声有效

  减振处理吸收振动能量,对一次固体声有效

  隔振反射振动能量,对一次固体声有效

  消声器是控制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方法,它是一种阻止声音传播而使气流通过的装置。消声器的形式很多,主要有限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消声器以及微穿孔板消声器等。吸声处理是在噪声源周围安装吸声材料。隔声是把发声体封闭在一个小空间使之与环境隔绝等。

  2.减弱和控制噪声的传播,可以有四种技术

(1)远离噪声源。人远离噪声源,使噪声在远距离传播中衰减。

(2)改变噪声指向。噪声在低频时,一般无指向性,但随着频率的增高,其指向性也随着增加。因此,对于高频噪声,改变指向是一项控制噪声的行之有效的对策。

(3)筑墙控制噪声的传播。衰减量与声频或波长有关,与墙高度也有关。筑墙衰减噪声,在实用中被考虑的限度为25 db.若在墙上贴吸声材料或在房间挂吸声板,也能有效地衰减噪声。

(4)大气、树木和草地可以削弱噪声的传播。噪声由气温高处向气温低处折射、由上风处向下风处折射。根据这一规律,噪声源应设置在低温处和下风处。绿化城市,不仅可以减弱噪声的的传播,而且可以防止空气污染。

  3.个体防护

  如果由于技术或经济上各种原因,未能达到控制噪声的要求,只好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1)帽盔。优点是隔声量大,对高频的隔声量可达40 db~50 db,而且可以减少对内耳的损伤,对头部又有防震和保护作用。缺点是笨重、不透气。因此只对强噪声适用。

(2)耳罩。外壳用硬质材料,内面用软质材料,内装吸声材料,隔声性能好。

(3)隔声棉。用石蜡或油浸透的棉花塞入耳道。

(4)耳塞。通常用软橡胶或软塑料制成。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篇3

  说课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和声的利用之后,对声学知识的延伸拓展。课程标准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为“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本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1)噪声的来源;(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3)控制噪声。

  噪声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我国于 1996年10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本节内容的物理知识不多,难度不大,教学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让学生经能探究防止噪声各种措施的过程,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这些内容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价值。在渗透学法,培养学习习惯的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点评:教学内容的分析包括了本节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最新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内容的'要求、本节的主要知识点和本节教学内容的详细分析。分析详细而具体,科学而准确。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②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观念。

  点评:说课者通过对教材和课标的详细研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定位准确,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

  3.重点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控制噪声的途径

  教学难点:噪声的危害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教学用具

  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实际教学目标,课前需要准备如下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玻璃、铁钉、示波器、电动机、泡沫塑料、罐头盒等

  点评:本节内容的教学总体难度不大,教学重点是控制噪声的途径,相对本节的其他知识点来说,难点是噪声的危害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说课者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分析合理,对教学用具的准备详细而全面。

  二、说学情

  初二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刚开始学习物理,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探究知识的欲望。但是,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方法并未掌握,所以,教师要予以必要的学法指导。本节课内容难度不大,要求不高,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便于为以后的教学做铺垫。

  点评:说课者对初二学生学情的分析准确、科学,对教师如何依据学生的学情处理教学内容,分析的全面而深刻。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启发式讲授法: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采用各种形式的讲授给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导入新课时以“全国爱耳日”为契机,利用几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利用讲授的方法引出本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再如,在学习噪声的概念和来源时,教师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利用几个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然后讲授总结。

  演示实验法:物理规律暗藏在现象中,在认识噪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演示实验“用泡沫塑料在玻璃上快速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使学生体验噪声,加深对噪声的认识。

  2.学法

  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如在教学过程中,可组织学生讨论:噪声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实验法:如在进行控制噪声的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学生实验,体验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阅读法:阅览读法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对于一些内容较简易的知识,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来解决。如在学习噪声的概念和来源时可使用阅读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提问,巩固旧知

  教师利用下面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前面学习的有关知识: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什么? 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与什么有关?

  点评: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巩固上节所学内容,两个问题基本囊括了上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情景导入,激发情趣

  教师利用下面的问题导入新课:XX年3月3日是第十四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为:“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 噪声是损害听力的重要原因,什么是噪声?噪声有哪些危害?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有关噪声的一些知识。

  点评:从“全国爱耳日”导入新课,密切联系时事热点,激趣设疑,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标理念。

(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噪声的来源

  教师引导,认识噪声:

  教师通过播放歌曲、演示实验、组织学生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物理知识:

(1)播放谭晶演唱的歌曲地球村,让学生欣赏美妙的'音乐;

(2)用泡沫塑料在玻璃上快速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

(3)让学生一起听一名学生讲故事,同时让另一名学生在旁边大声唱歌。

  教师在进行上面教学活动的同时,利用示波器展示以上进程中声音的波形,加深印象。

  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噪声:通过对比(1)和(2),问学生:你喜欢哪一种声音?在第(3)种情况中,唱歌对大家听故事有什么影响?

  阅读教材,明确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关于噪声的来源的描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讲,什么是噪声?

(2)从环境保护角度讲,什么是噪声?

(3)第一类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4)教室和教室周围有哪些噪声?这些噪声是从哪里来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点评:(1)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物理问题情景,使物理学习生动有趣,简单易懂;(2)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重视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基本内容,矫正一部分学生不爱看书,忽略教材的不良习惯。

  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教师讲解:人们以“分贝”为单位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其字母符号为“db”。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3页内容和“小资料:人对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感觉”,完成以下问题:

(1)找出以下几种声音的强弱:

  轻声耳语的声音;图书馆阅览室中的声音;人与人之间的一般说话声;很嘈杂的马路上的声音;喷气式飞机起飞的声音

(2)讨论:噪声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总结: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等;噪声可以使工作效率降低;损害心血管;干扰休息和睡眠等等。

  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组队辩论:鞭炮燃放有木有?

  问题:王安石《元日》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燃放鞭炮是我国的传统,近年来,许多大城市采取了一些禁止性的办法。从环境保护以及喜庆的角度,发表你对此事的看法,并且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更合理的建议。(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点评:由学生自愿组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体现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体现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3.控制噪声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控制噪声的知识。(利用实验增加学生的体验。)

(1)学生实验:把旋转的电动机放在桌子上,会产生较大的声音;将电动机用软泡沫塑料垫起,减少桌面的振动,噪声明显减弱;将电动机置于空罐头盒上,将罐头盒用软泡沫塑料垫上,再用软泡沫塑料挡在电动机与学生之间,发现噪声明显减弱;听到噪声时,捂住耳朵,噪声明显减弱。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控制噪声的三条途径:①防止噪声产生;②阻断噪声传播;③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2)教师引导学生做教材上的“想想做做”,并引导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采用不同方法减弱噪声的实例。

  教师讲解控制噪声的必要性,并介绍“禁止鸣笛”的标志。

  点评:本节的重点是控制噪声的途径,说课者通过引导组织学生实验,探究出控制噪声的三条途径,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

(四)效果检测,课堂小结

  教师利用课件投影习题进行效果检测。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知识。

  五、说板书设计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的来源

  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单位:分贝(db)

  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控制噪声

  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篇4

教材分析

  噪声影响人们身心健康,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我国于1996年10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教学主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让学生经历探究防止噪声各项措施的'过程,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联系实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难点

  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录音机、气球、玻璃板、示波器、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网上查找资料

  学生:闹钟、泡沫塑料、空纸盒、棉花、网上查找资料

板书设计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噪声的来源

  1、物理学角度:

  2、环境保护角度:

  二、噪声等级――分贝(db)

  三、噪声危害

  四、控制噪声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教学流程

  激趣导入 实验探索 交流讨论 演示验证 应用举例 测评小结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提问

  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有哪些特性?

  思考、回答

  使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回顾,以备本节使用

●导入新课

  今日说法:由一学生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法》中的主要内容。演示:

  1、以中音播放一曲,然后突然以很大的声音播放。

  2、先播放一曲乐音,再播放一段噪声。

  3、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上摩擦,其声音听起来人们感到非常不舒服。

  学生说法

  体验中去比较、思考并讨论,然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并猜想。

  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生活现象往往会促使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引起学生的重视。

●进行新课

  一、噪声的来源

  演示:观察噪声的波形,如图噪声的波形。(见教材)

  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

  演示:播放一段噪声,如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电锯声、机器的轰鸣声等。

  归纳结果──噪声的来源。

  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师生一起归纳结。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学生阅读26页的表,请学生回想在这些环境中的感受,并归类。

  举例:噪声对人们有哪些危害?

  讨论:非洲北部农村70岁老人的听力比美国20多岁的城市青年还好,这是为什么?

  三、噪声控制

  学生实验:课本上没有实验的,为了让学生感受更深,特增设学生实验。

  实验步骤:用闹钟作声源,将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或将闹钟置于空纸盒中;或用棉花塞住耳朵,都可以感觉到噪声减弱了。

  学生阅读课本图-4几种控制噪声的措施的实例。

  举例:生活中治理噪声的例子。

  环境保护的教育

  测评与小结

  课堂小测试

  测试反馈,师生共同评讲矫正。

  请学生小结

  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噪声的控制

  环境保护

  布置作业

  学生练习

  观察、直觉思维、理解。

  讨论5分钟,举手发言,讲述噪声的来源。

  阅读并归类。

  发言,举各种例子讨论2分钟,举手发言。

  明了方法步骤。两人一组,动手做实验,操作、观察、分析。(5分钟)

  阅读并归类。

  发言,举各种例子。

  做5分钟测试

  讨论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通过演示,使学生对噪声的概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以及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思维发散,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去发现噪声控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理论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练习,检测学习效果。

  反馈,共同矫正。

  最后的归纳总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本节重点内容进一步巩固。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篇5

  [知识提要]

  1.噪声的来源和分类

  噪声可分为两种:物理噪声和环保噪声.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环保噪声.

  2.噪声的危害

  噪声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最直接受到损害的是听觉系统;其次是慢性损伤,如果人长期处于高分贝的噪声环境中,会使听觉疲劳不断加深,发生器质性病变,造成听力下降.

  3.防治噪声的三条基本途径: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它的传播 c.防止它进入耳朵

  物理练习

  一.填空题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人们正常休息,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图1-5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由图

  可知图甲是 的波形,理由是

  ;图乙是

  的波形,理由是 。

  3.居民区,清晨有一家饭店大声播放优美动听 甲 乙

  的流行音乐,这种音乐(填“属于”或“不属 图1-5

  于” )噪声。

  4.有效控制噪声的主要途径有:防止噪声的,阻断噪声的,防止噪声进入。

  5.现代城市里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检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显示的示数为的数据,这个数字的单位是,当有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在地震来临之前,常常会看到一些动物烦躁不安甚至恐慌,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原来是因为它们听到了来自地下的震动声,但此时的人却一无所知,原因 。

  二.选择题

  1.下列所给出的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

  a.公园里悠扬的音乐,人们在音乐中起舞 b.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

  c.教室里教师讲课时的声音 d.在会议室里人们发表讲话时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不属于噪声的是( )

  a.车辆刹车声 b.冲击钻发出的声音

  c.优美的小提琴声 d.音响设备发出的震耳的歌声

  3.有一闹钟正在响铃,将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使其响铃声音减弱,这是( )

  a.在发声处减弱噪声 b.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为了使闹钟的使用寿命延长

  4.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a.给摩托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b.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

  c.利用声呐探测海水的深度 d.在纺织车间工人带上耳罩

  5.假如跟你住对面楼的邻居经常大声播放音乐,干扰你的学习和休息,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 )

  a.赶快将门窗关紧 b.用棉花塞住耳朵

  c.将窗户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使声音跑出去 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

  6.由于洗衣机没有放稳所产生的振动噪声,最好的处理办法是( ).

  a.调节洗衣机的脚旋钮,使其平稳着地 b.室内的人带上耳塞

  c.把放置洗衣机的卫生间门窗关上 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

  7.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不属于噪声的是( )

  a.上课了,学校附近的卡拉ok厅播放出十分响亮优美动听的音乐

  b.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琴声,伴随着老年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

  c.看电影时,几个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表现十分开心

  d.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

  实 验 探 究

  下面是小明的一则日记:

  10月15日 星期三 晴

  叮铃铃,叮铃铃,清脆的铃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放学了。我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大街上。街上人来人往,喧闹非凡,叫卖声、车铃声、汽笛声仿佛汇成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回到家里,放下书包,躺在软软的沙发上,觉得上了一天的课有些疲劳。当我打开录音机欣赏那优美的轻音乐时,全身的每一个毛孔别提有多舒服了。“小明,把录音机关掉!”这是爸爸的声音,他在书房里看书,我的心里不解,心也凉了半截……

  (1)针对日记,请提出几个与声音现象有关的问题.

  (2)小明的爸爸不允许小明欣赏轻音乐的原因是什么?

  (3)你能帮助小明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让他们都能两全其美吗?

  应 用 创 新

  1.一个年轻人在迪斯科舞厅做服务生,干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的听力明显下降。你能告诉他其中的原因吗?

  2.现在的居民楼一般都装有防盗网,网的上方有一块很大的薄铁片做成的挡雨板。这样在网内的.东西才不会被雨淋湿,可是每当在下雨时,雨点打在挡雨板上,发出了很响的嗒嗒声,如果在夜里,这个噪声更是影响人的睡眠,你想个办法减小或消除这个噪声?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