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13篇
下面是网友“g5”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3篇,供大家参阅。
活动名称:
大班社会:—分钟有多长
重点领域:
社会;涉及领域:数学
活动目标:
1、了解一分钟的时间长短,知道一分钟时间长短的相对性(认知)
2、初步发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知道要守时,珍惜时间。(技能和情感)
活动重点:
了解一分钟的时间长短,知道一分钟时间长短的相对性。
活动难点:
发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钟表、PPT时钟配音效的图片、拼板玩具、汉字:长和短。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来园。怎样做一个守时的孩子?
二、基本部分:
(解决重点、难点)
1、发现一分钟。
讨论:时钟有什么用?每个时钟上边都有什么?
小结:时钟能告诉我们时间,让我们遵守时间。
2、感受一分钟。
(感知时间的相对性,解决重点,游戏法、讨论法)
讨论:那么一分钟我们能干什么?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呢?
①第一次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分别站在长和短两个汉字旁边
②游戏:木头人(感觉一分钟时间很长,忍也忍不住)
③第二次请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站在长和短的汉字旁
④游戏:玩拼图(体会有时时间会感觉变得很短,时间不够用)
⑤谈论:一分钟时间到底有多长?用钟表走一分钟请幼儿专心数表。
⑥小结:一分钟是60秒,专注于一分钟能完成一些重要的事情。
3、珍惜一分钟。
(可以让幼儿列计划清单,解决难点)
讨论: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
播放PPT
(可以救起一个人、清点许多钞票、完成作业等)
讨论:怎样珍惜时间,做守时的孩子?
三、结束部分:对照清单来完成任务。
分组活动:在一分钟之内完成自己想做到的事情。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探究身边常见事物的兴趣,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帽子的特征。
2、学习将活动过程用简便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不同款式、颜色、质地、用途的帽子若干顶。
2、4张桌子,4张盖布,4块黑板,笔、纸若干。
活动过程
1、学习分类记录的方法
(1)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请4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小朋友上台,并请幼儿说说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他们什么地方不一样?”
(3)教师引导幼儿记录分类结果。“我们要把这里有4个小朋友的事记下来,可以怎么记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4”表示人数,用娃娃头表示小朋友)“谁能把有相同之处的小朋友排在一起?”“他们是怎么排的,他们哪里一样?”(这两个是男孩,这两个是女孩)“这又该怎么记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和简单的标记来记录)“除了这种排队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教师在幼儿分类的基础上再次引导他们用简单的标记来记录)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对帽子进行分类
(1)引导幼儿观察帽子的不同之处。
(2)启发幼儿说出帽子的各种用途。
(3)提出分类的要求。“原来帽子的用处这么大,我们大家都需要它。今天我们这里有这么多帽子,那我们就来开一个帽子商店吧。想一想开商店我们要先做什么准备工作呢?”(引导幼儿先从整理帽子开始)“我们可不能把帽子放得乱七八糟的,你们说可以怎么摆放呢?”(引导幼儿说出将帽子按同一特征摆放)
3、小组活动
(1)提出记录的方法。“今天,我们请4组小朋友来整理一个柜台。首先,请上来的'小朋友数数柜台上有几顶帽子,用数字和标记把它们记下来;然后,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把有相同特征的帽子摆在一起并数数每种有几顶;最后,小组成员一起商量看看该怎么记录。如果你们还有别的分法,就再分一次,分好后再数数每种有几顶,想一想该怎么记录。记住每分一次,就记录一次。”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在分类时要按同一标准全部分完后,才能按别的标准再次进行分类。
(3)引导幼儿多角度地思考分类的标准。
(4)观察幼儿的不同记录方法。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的身体动作的协调,灵敏性和跑步的能力。
2、发展幼儿的独立,集体团结的精神。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3、发展幼儿想象力。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培养幼儿组织能力。
2如何发挥幼儿绘图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彩旗 彩色粉笔 彩条 图形:圆 三角形 正方形 半圆
活动过程:
1、教师充满热情地对孩子说:“今天终于放晴了,我们去户外活动玩好不好?请小朋友认识图形及彩带。
2、教师带着幼儿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
3、教师跟孩子们做些简单的活动前准备。
A.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每组选一个优秀有组织能力的孩子(小指挥)来回答,答对了,幼儿选图形和小彩旗,一共分四组。
B.请幼儿想象,把手中的图形用粉笔在地面上变成些有趣的小建筑。每组经过大家的商量。并要求适合孩子们跳跃、平衡的图形。
C.在自由活动中,孩子们,你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安全!跳时不能太快,以免相撞。一定听从小指挥的安排。
D.每组的小指挥拿着彩旗,图形和粉笔,带着自己伙伴去完成一个图形。每组在不同方向画。
4、教师观察,孩子们画好后,观察每组活动的情况。教师在让幼儿集中一起。孩子们,请告诉老师,你们画的是什么?
1、第一组:彩带。长长的独木桥。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
2、第二组:圆形。梅花桩。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幼儿的跳跃能力。
3、第三组:圆,三角形。转转转。发展幼儿想象力,幼儿的跳跃能力。
4、第四组:半圆,正方形。跳房子。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幼儿的跳跃能力。
5、让每组的孩子演示给大家看。【演示的效果很好,孩子很开心。】
规定1:脚必须来到独木桥,梅花桩,转转转,跳房子上。
2:双脚离开粉笔画线外,离开团队。
3:跳到最后的幼儿为胜。
6、让独木桥、梅花桩、转转转、跳房子,最后组成一个闯关游戏。【幼儿带着老师一起游戏】。四组组成一组一起闯关。
7闯关的游戏,既培养了个别幼儿的组织能力,语言能力,也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动作协调能力。懂得赢和输,胜利和失败的尝试,让幼儿从小养成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教学反思
这堂户外活动是幼儿在户外自由活动,发现幼儿的.特别喜欢有挑战性的活动。经过幼儿实践,构思写成了教案活动。
幼儿容易理解,特别喜欢。幼儿活动时可以让教师也参与活动,让幼儿感觉的快感,成功的喜悦。
如果重新上这节课,幼儿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应用在实践中。幼儿的兴趣会更大。上这堂课后:孩子对我说:“刘老师,我求求你了,让我们在玩一会吧!” 孩子的话,说明这堂课的价值。
活动目标:
1、练习两臂侧平举闭目自转和单脚站立,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勇敢,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的品质。
3、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会玩“小公鸡”的游戏。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幼儿排成六路纵队学习训练,听老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
2、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闭目自转动作。
(2)幼儿在自己的位置上模仿老师的动作。
(3)集体练习单脚站立。
(4)幼儿玩“小小飞行员”游戏。
(5)复习四散追逐跑。
3、结束部分
教后感:幼儿对此次活动很感兴趣,基本上幼儿都能完成单脚站立的动作,但对于闭眼自转平衡性上还要多练习,幼儿都能动起来了,都能坚持完成任务。
活动反思:
本课采用主题模拟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充满乐趣的情景,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积极投入的进行了自练自悟、合作探究。整个课堂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身心真正“活动”了起来。
课前我一直担心学生的合作能力,一个担心是:放手让学生小组自主尝试“编队模拟飞行”;由于是一年级新生,所以对学生小组在课上能否即时编好队我心里没一点底,甚至课前就准备好了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不能领悟我意图的应对措施。但在课堂上四个学生小组都出乎我意料的展示了多种精彩的编队飞行模拟动作。由此我认识到,只要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给他们提供自主的空间,学生哪怕是一年级新生,都具有将创新思维转化为成果的能力。我课前的第二个担心是器材问题,由于纸飞机材质和制作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纸飞机飞行的高度和远度,所以我担心这会影响到学生对正确投掷动作的体验和掌握。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部分破损的纸飞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投掷效果的展示,但在经过自练自悟和师生共同探究之后,绝大多数学生对正确的投掷动作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相同的'投掷动作纸飞机不同的飞行高度和远度相反还激起了部分同学的好奇心,在课后他们拉住我询问原因,在鼓励和肯定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后我就纸飞机的一些弊端跟他们作了解释,同时鼓励他们去摸索更好的纸飞机的制作方法让纸飞机飞的更高更远。事后我在该班的课上以此为例,鼓励学生向这些同学学习,努力在学习中养成探究的好习惯。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探究意识发生了可喜的进步。这节课上纸飞机投掷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反倒成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触发点,看来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交流,做有心人,往往无心“插柳”也会取得“柳成荫”的效果。
【活动目标】
1、练习抛、跳、跑等基本动作,促进手、腿等大肌肉动作的发展。
2、能积极参加游戏,体验愉快的情绪。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报纸。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坐在报纸上跟着教师做各种动作:长长的(脚伸直)、宽宽的(两脚分开)、山洞(双手抱住膝盖)、蝴蝶(两脚交叉双手跟着脚动起来)、由慢变快的动作
儿歌:“两脚长长的,变成宽宽的,钻过小山洞,变成蝴蝶飞呀飞”。
二、练习跳的动作。
1、引导幼儿在“荷叶”上,跳上跳下。
2、教师示范并说明双脚并拢跳过“荷叶”。
3、引导幼儿双脚并拢跳过“荷叶”。
三、自由探索。
1、幼儿自主玩报纸,教师适时引导。
2、介绍自己的玩法。“你和报纸是怎么玩的?”
3、教师介绍自己的玩法——和报纸赛跑。
四、报纸游戏:《看谁跑得快》。
将报纸贴在胸前,向前奔跑,不让报纸掉落,奔跑时小手不能用手拿报纸,看谁跑得最快!
1、教师示范并重点说明双手离开报纸。
2、3-5个幼儿示范后,请全体幼儿玩游戏并提出游戏规则:“雷声”、“雨声”时,引导孩子们把报纸当作伞,集中到老师身边,蹲下来“躲雨”。
五、游戏:比一比谁的报纸扔的远,抛得高。
“太阳公公又出来了,我们的好朋友报纸想变成风筝到天上去飞一会,怎么办?——-往上抛
1、幼儿自由将报纸往上抛,教师适时引导:将报纸揉成团可以抛的越高。
2、将报纸扔进纸篓里(由近及远让幼儿尝试)
六、放松运动。
你把报纸成功扔进纸篓了吗?扔进的放松哈哈哈大笑,没扔进的做伤心样唔呜呜呜……
【活动反思】
1、应该对幼儿们进行分组游戏
2、在游戏中应该邀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游戏
活动设计背景:
每天饭后散步,孩子们经常会停下来捉捉小虫什么的给同伴们看,孩子们围在一起叽叽喳喳的。我就及时抓住幼儿对周围环境的一个偶发性的关注点,又利用我园地处农村,离幼儿园不到50米处就有一大片农田的便利,设计了这个活动。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捉蚯蚓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用处。
2、 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习惯,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乐于探索的情趣。
二、活动准备
1、 活动前先与保育员、保安师傅沟通,说明活动目的与大概过程。
2、 安排具体地块,考察周边环境的安全性。
3、 工具:锄头、小塑料桶、玻璃瓶、放大镜、白色塑料布等
三、活动过程
(一)捉蚯蚓。
1、启发提问:
a、老师准备带你们琪捉蚯蚓,哪里会有蚯蚓呢?
b、怎样才能发现蚯蚓?
2、幼儿分组,分发工具,指定跟随人员(配班教师、保育员、保安)。
3、带领幼儿来到事先已踩点的农田,开始分组挖蚯蚓,要求每组把挖来的其中三条放在白色的塑料布上以便观察,其余放玻璃瓶和塑料桶内带回幼儿园放自然角。
(二)引导幼儿分组观察、交流对蚯蚓的认识。
1、观察、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
a、仔细看看,捉来的蚯蚓是怎么样的?
b、用放大镜看看蚯蚓,能发现什么?
c、蚯蚓有没有眼睛?没有眼睛它怎么钻到泥土里的?
2、交流讨论蚯蚓的习性
a、蚯蚓喜欢吃什么?
b、它喜欢怎样的泥土?
c、蚯蚓怎样爬行?
建议幼儿碰碰蚯蚓,观察它怎样爬。
d、引导幼儿观察捉来的半条蚯蚓,问:它还能活吗?
3、交流讨论:蚯蚓有什么用?
(三)整理结束。
(四)延伸活动:
继续观察自然角里的蚯蚓,了解蚯蚓的再生、粪便等。
主题网络
活动一:树叶的秘密
活动目的:
1、对探究树叶的秘密感兴趣
2、观察各种树叶的外形特征。
3、感受不同形状、颜色叶子的美。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去户外场地上的树下安全查看、小塑料袋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到户外寻找各种各样的叶子。
(1)出寻叶子、提出疑问:你们猜猜,我这片叶子是从哪儿找来的?
(2)交代去户外活动的注意点。
①注意安全、不乱跑;
②注意虫子。
(3)幼儿寻找不同的叶子。
①观察形状不同
②观察颜色不同
③了解叶子是什么树的?带着问题回去找资料查询。
2、回教室后。
(1)数叶子
(2)叶子分类
主题的由来
带孩子们去水东电站花圃秋游。小朋友发现了许多美丽的叶子,有又硬又厚的剑兰的叶子、紫红色和带花边的.观叶花卉、高大的柳树上细细的叶子、长长的棕榈树的叶子、坚硬的铁树的叶子。幼儿通过看、摸、闻感受叶子的.饿不同形态和质感,特别想知道叶子的秘密。因此,小朋友和老师就确定“叶子”的主题。
小百科: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叶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叶子的边缘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锯齿状。一片完整的树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叶片是平展的,交叉生长,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叶柄—支持这叶片,并把叶片和茎连接起来。托叶—保护幼叶。(有些植物没有托叶,有些植物的托叶很早就脱落。
活动目标
1、 欣赏各种各样的房车,简单了解它们的特点。
2、 能够和同伴一起制作房子车。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各种房车的图片。
2、鞋盒、小积木、小碎布、彩纸、玩具小人、橡皮泥、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与幼儿谈话:你见过什么样的房子?有没有见过会跑的房子,导入课题。
2、房车图片展,出示各种各样的房车图片,请幼儿欣赏并说一说它们与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区别,它们的独特之处。
3、请幼儿观察范例,说一说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4、请幼儿两两结合,共同制作一辆房车。
(1) 教师出示自制的房车请幼儿欣赏,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2) 出示各种材料,请幼儿互相交流:用这些材料怎样怎样制作房车?制作撑什么样的`房车?启发幼儿用鞋盒做车身,用碎布做窗帘,用积木和橡皮泥做车内的家具等,鼓励幼儿用绘画、折纸等多种形式装扮房车。
(3) 请幼儿两两自由结合,并选择材料进行制作,教师指导帮助。
5、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房车展,请幼儿互相参观,评选最漂亮的房车和最舒适的房车。
5、让幼儿自己说一说自己设计、制作的房车都用了什么材料,有什么样的特殊功能,怎样使用。
6、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3第28页,了解户外旅行的多种居住方式。
活动延伸:
1、可以请幼儿为房车安装轮子和绳线,将玩具小人放在房车里,让房车动起来。
2、让幼儿说一说自己长大之后,想创作一辆什么样的房车。
设计意图:
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价值趋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大班的孩子喜欢探索,喜欢尝试,对于动动,做做,非常感兴趣,在“分类”这个数学活动中,我希望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材料加以引导,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分类”的特征。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学会如何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能力目标:
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学会如何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活动难点:
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片、各种图形、扑克牌。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大象伯伯盖了一间漂亮“爱心屋”,里面住了许多的小动物,你们想知道都有谁吗?这么多的动物住在一间房子里太拥挤了,于是大象伯伯和小动物们又盖了三间正方形的房子。大象伯伯让小动物们根据不同特征分房住,这可难坏了小动物们,大一班的小朋友,我们能帮助他们吗?
二、新知识
1、幼儿利用图片操作分一分
2、幼儿说一说分的理由
3、师小结: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分为三类。
小动物们住在三间房里还是觉得拥挤,于是大象伯伯和小动物们又盖了六间半圆形的房子。小朋友们想一想怎么分房住。
4、利用小动物图片二次分类。
5、幼儿自主分类。
6、幼儿说出分类理由。
7、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二次分类方法。
三、活动———分扑克牌
四、游戏“图形宝宝“抱团游戏
1、幼儿8人一组,按特征分类
2、请幼儿说出分类的理由。
3、师总结各种分法。(按颜色、形状)
五、活动延伸
将大一班幼儿按不同特征分一分。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中国的水墨文化,对水墨画感兴趣。
2、尝试用滴墨印画的方法创作水墨画。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水盆、墨汁、砚台、毛笔、宣纸、课件、盘子、毛巾
活动过程:
(一)、认识笔墨纸砚,感受中国水墨文化,
1、出示笔墨纸砚提问幼儿,“是什么”、“做什么用的”“怎么用”。由熟悉的纸到墨,让幼儿认识墨、墨水。
2、看图片感受中国水墨画(诗词、青山绿水、花草树木、飞鸟鱼虫)
3、提问幼儿是否喜欢,有什么感受。(美丽、开心、骄傲)
(二)、寻找水墨画中藏着什么
1、欣赏三幅画,提问看其中藏着什么,是怎样画的?(同一幅画,放置角度不同)让幼儿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的效果。
2、欣赏水墨视频“相信品牌的力量”,得出:墨去了水里,每次流动都有不同的画面。提问“那怎样留下画面?”
总结:把墨滴在水里,让它流动,把纸放在水面,拿出来就是一幅好看的水墨画。
(三)、学习创造:(音乐)
1、 教师示范:滴墨印画
讲明要求:①滴墨
②轻摇,使之流动(不能摇匀)
③将纸放入水面
④提出来
2、 幼儿操作(桌子上每人两个盘子,一个放水准备让幼儿滴墨,另一个空盘子放纸张,并且印好后放到空盘子里,操作一次)
3、 作品展示
活动反思:
请两组幼儿通过两次教学,得出的成果:孩子们能够通过熟悉的纸张与笔,联系认识了解文房四宝中的墨,认识墨汁,并在欣赏不同风格的水墨画的基础上,用滴墨来印画的方法了解感受中国的水墨文化,通过幼儿自己的领悟,动手操作,亲手印出各种不同的画面,让幼儿感受到了水墨的神奇。
我的.第一次教学中没有让孩子们共同欣赏大家的作品,就少了孩子们对自己作品的总结,少了对同样活动中不同结果的奇妙的感叹,以及孩子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感受不同的水墨意境。第二次在接受了同事们的宝贵建议之后,过程也进一步完善,孩子们在展示作品的时候,对于一些意象不到的画面会有发自内心的赞叹,还有孩子对自己作品的神奇想象,加上孩子的语言,在古典音乐的意境下是一种美的感受。
小百科:水墨画,由水和墨经过调配水和墨的浓度所画出的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也称国画,中国画。
目的:
1、探索有关磁铁的各种有趣现象。
2、通过操作,感知磁铁能隔着不同材料吸住铁制品的特性,即磁铁的穿透性。
3、共享同伴的成果与快乐。
准备:
1、大小磁铁若干。
2、各种质地不同的板,如塑料板、木板、纸板、泡沫板、玻璃板,厚薄各两套;木制插架(内可插板)。
3、有背景的材料,如天空和小鸟、池塘和青蛙、旗杆和彩旗、水缸和金鱼、花园和蝴蝶、马路和汽车、楼梯和小朋友、围墙和蜗牛、泥洞和蚂蚁、海洋和帆船等(如图)。同时配积木、别针、铁夹、磁铁、剪刀、透明胶等各种材料。
附图
4、曾在活动区中获得有关磁铁特性的经验。
过程:
一、引导发现
1、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玩磁铁,你们发现磁铁有个什么本领?
2、我们在玩磁铁时曾经发现过几个秘密?是什么秘密?
3、刚才你们说磁铁隔着垫板能够吸住铁钉,今天我们来看看自己的面前有些什么材料?
4、请幼儿轮流简单介绍自己面前的材料。
5、隔着这些材料,磁铁还能吸住物体吗?你们试一试。
6、当幼儿发现隔着厚塑料盒、厚泡沫板,小磁铁不易吸住铁制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同样隔着塑料盒、泡沫板,为什么有的容易吸住,有的不容易吸住?(厚、薄不同。)
7、原来,磁铁隔着不同的材料仍然具有吸引力。等会儿请你们在这些板上玩磁铁,不但要让磁铁在这些材料上站住,而且还要让它们移动。看看你在玩的时候还能发现一些什么有趣的秘密。
8、幼儿操作,教师巡回了解幼儿的探索情况,建议幼儿与旁边的同伴交换材料继续探索。
二、交流讨论
1、请幼儿轮流介绍并演示自己发现的有趣现象。当幼儿的讲解不够清楚时,教师可作必要的提示和帮助。
2、小结:我们今天又发现了磁铁的许多有趣现象,有的连老师也是第一次看到。以后你们还可以自己到区角活动中去试一试别人发现的'秘密。
三、深入探索
1、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更有趣的游戏,请看后面桌上放的材料。
2、教师介绍背景内容,要求幼儿积极开动脑筋,设法利用这些材料让背景上的东西活动起来。
3、启发幼儿在探索成功后,互相交换材料进行游戏。
活动说明:
为了让幼儿认识磁铁,我们安排了自由探索――引导发现――交流讨论――深入探索(迁移运用创造)这四个步骤。目的是想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发展幼儿的迁移能力及创造能力。
第一个环节是“自由探索”,这一环节共分四个步骤,均在活动区中完成:①提供磁铁及各种材料,材料中有一部分是铁制品,如别针、铁夹、铁钉、铁圈等,另一部分是木条、塑料积木、泡沫块、布条、棉花、纸等。幼儿在自由摆弄这些材料的过程中,会发现有的材料能被磁铁吸住,而有的材料不能被吸住。②提供几个小碗,分别盛有混合着大头针、回形针、别针的绿豆、赤豆和黄豆,另外再提供镊子、筷子、小勺和磁铁。幼儿在操作摆弄的过程中,会发现用磁铁是将铁制品与非铁制品分离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③在墙上固定两个塑料瓶,瓶中分别放有小发夹和小钥匙,旁边提供小勺、筷子及磁铁。幼儿在使用这些“工具”取瓶中物体的过程中,会发现用磁铁最方便。④提供磁铁和一块有底座、可以竖立的垫板,幼儿自由地摆弄这些磁铁,会发现:两块磁铁有时吸得住,有时吸不住;手一放,一块磁铁会翻身吸住;两块磁铁隔着垫板也能吸住等等。由于在活动区活动时,幼儿有充分的操作时间,因此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而且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并不进行直接指导,而是强调让幼儿通过直接与材料的交互作用,去发现、思考、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第二环节是“引导发现”,也就是我们这次的活动内容。在这一环节中,我们提供了磁铁和各种厚薄不同的板,引导幼儿设法让磁铁在这些材料上“站住”,而且会“移动”,同时在玩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磁铁的各种有趣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引导”过程一一转化为问题,因为问题情境对幼儿来说没有严格的约束,有利于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
第三个环节是“交流讨论”,即引导幼儿围绕前几个环节中探索到的有趣现象,互相交流各自的发现及解决疑问的方法,共享成功的喜悦。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并不过分关注幼儿到底掌握了哪些磁铁的原理,而是注重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自信心、独立性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最后一个环节是“深入探索”。我们运用第二个环节中的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了各种背景及相关物体,并提供了铁制品、非铁制品、剪刀、透明胶等辅助材料,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关于磁铁的经验进行迁移、创造,使小鸟在天空中飞、青蛙在池塘里游、汽车在马路上开、蜗牛在围墙上爬等等。在这一环节中,我们注重的是幼儿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脸谱的艺术美,尝试用对称的方法夸张表现脸谱特征。
2.感受浮雕脸谱的'立体感,能用多种方法制作立体面具。
活动准备:
1.用京剧脸谱图、幼儿绘画作品“京剧脸谱”、京剧脸谱面具等布置陶艺室。
2.刻画工具、旧报纸、竹箩筐、瓷盘等若干。
3.陶泥人手一份,泥拍子人手一个。
4.京剧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交流京剧脸谱的特征。
(1)教师:看,我们的陶艺室周围挂了什么呀?
(2)教师:关于脸谱,你知道些什么呢? (幼儿讨论、交流)
(3)教师:脸谱是一种神奇的化妆艺术,它与我们的脸一样,有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左右是对称的,只是它用了许多的线条和色块使五官变形了,有的眉毛竖起来,很凶恶,有的眼睛弯弯的,很滑稽。
●前期的知识沉淀,丰富了幼儿的文化知识,激起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丰满的环境创设都来自孩子们自己的手笔,目的在于让幼儿学习从平面到立体的创作。
2.欣赏立体面具,激发幼儿联想创作。
(1)出示立体的京剧脸谱,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与平面脸谱的不同。
教师:脸谱确实非常漂亮,一些艺术家把它做成脸谱面具挂在家里。瞧!我这儿就有一个呢!仔细看看,它与画的脸谱有什么不一样吗? (幼儿观察、交流)
●利用比较观察法,引导幼儿发现平面与立体的区别。
(2)教师:今天请你们也来当艺术家,设计一个漂亮的脸谱面具。你们会用什么方法使脸谱凸起来呢? (幼儿想象)
(3)师幼共同付论、探索,教师示范使脸谱变立体的方法。
3.教师交代要求,幼儿创作。
(1)教师:我们周围也有一些材料,你能不能借助这些材料使脸谱凸起来呢?
●辅助材料的添加,使幼儿的创作空间更为广阔。
(2)教师:是不是很想动手试一试呢?先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准备设计、制作一张什么样的脸谱?想好了就开始吧!
(3)幼儿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教师:装饰的时候要仔细,注意左右对称。看一看,脸谱的五官变了吗?看上去怎么样?
●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有创意的地方给予及时的肯定,对能力稍弱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发展的需要。鼓励先完成制作的幼儿欣赏同伴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4.作品。
(1)幼儿相互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2)教师带领幼儿欣赏作品,请幼儿说说:你喜欢哪一个脸谱面具?为什么?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为京剧脸谱涂上漂亮的颜色,使作品更加完美。
☆区角活动 ①表演区“京剧脸谱秀”:各种脸谱,让幼儿进行表演。②美术区:收集各种脸谱图片,供幼儿欣赏;各种纸、毛线或泥巴,让幼儿创作脸谱。
☆环境创设 收集各种脸谱布置活动室。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不同造型的西瓜皮进行联想。
2、根据教师提供的句型进行替换、创编。
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实物:半个西瓜皮、三角形西瓜皮、半月形西瓜皮;三种造型西瓜皮图片人手一张。
小动物卡片、铅画纸若干、蜡笔、糨糊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对西瓜皮进行初步想象。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不同造型西瓜皮)这些西瓜皮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桥……)
二、把西瓜皮和小动物联系在一起,并创编儿歌。
师:西瓜皮会变魔术,瞧!它变成了什么?(秋千),谁在上面玩呀?(小熊……)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西瓜皮,变秋千,小熊用它荡秋千。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西瓜皮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哪个小动物会用它来干什么?幼儿自由想象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请个别幼儿讲述。如:西瓜皮,变帽子,小兔用它遮太阳;西瓜皮,变雨伞,小猫用它来撑伞;西瓜皮,变小桥,小狗用它来过桥;西瓜皮,变篮子,小羊用它装青草;西瓜皮,变翘翘板,小猫小狗翘啊翘。
三、引导幼儿记录自己的想象,小组合作创编《会变魔术的西瓜皮》的连环画书。发给每张幼儿一张铅画纸,让幼儿把自己联系好的小动物和西瓜皮贴在上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添画,然后每个小组在教师的帮助下把做好的纸张订在一起,变成一本自制的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