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最新8篇)
在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中,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社会,我们需要精心设计教案。那么,如何撰写一份合适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呢?本文是会员“meichelujiangao”整理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最新8篇),以供借鉴。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手语动作(你好吗、我很好、谢谢),并知道它们的含义。
2、了解聋哑人使用手语与外界沟通,培养对聋哑人的关爱和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
1、一段哑语新闻的`录像。
2、人手一个耳塞。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哑语新闻录像,进入活动主题。
⑴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新闻报道的影片,这段新闻报道和一般的新闻报道不太一样,你们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呢?
⑵幼儿观看新闻录像后回答。(录像中有人在用手比划,有人在打哑语。)
2、引导幼儿了解聋哑人,并体验他们的感受,培养幼儿对聋哑人的关爱之情。
⑴师:哑语新闻是播放给什么人看的呢?(聋哑人)
⑵师:因为聋哑人听不见,所以他们也学不会说话,只能够用手语和别人交流。
⑶引导幼儿体验聋哑人的感受。
①师:请大家带上耳塞,体验一下聋哑人无声的世界吧。
②幼儿带上耳塞。教师弹奏钢琴等,让幼儿听一听,说说带上耳塞之后的感受。
③师:请找一个小伙伴,试着用手语和他说一句话,看他能不能明白你的意思。
④幼儿找小伙伴进行游戏。
⑷教师小结:聋哑人既不能听,也不能说。在社会上,他们总是处于弱势地位,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更加关爱、帮助和尊重他们。
3、学习简单的手语,知道几种简单手语的意思。
⑴师:请大家翻开书,看看上面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手势,你们也来学一学吧!
⑵幼儿翻看幼儿用书并模仿各种手语的手势。
⑶师:大家知道刚才学的这些手语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吗?请听老师讲,并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如食指指向你——你,竖起大拇指———好,等等。
⑷幼儿跟着教师一边做,一边了解这些手势的意思。最后教师将所有动作连起来做一遍,边做边指导幼儿进行连贯的说和做。
⑸请幼儿找一个小伙伴练习刚才所学习的手语。可以多次交换小伙伴进行练习。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懂得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做起。
2、发现生活中一些能再利用的资源,知道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活动准备:
1、自制地球娃娃的.外衣一件,衣服上粘有烟头、纸屑、纸盒、塑料袋等垃圾。
2、用废旧材料做的玩具小汽车
3、纸袋、油画棒、即时贴若干
4、音乐《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
5、课件
幼儿已有知识和经验:
我园的办园理念是"在绿色生活中健康成长",我们提倡"低碳环保"要从幼儿抓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平时,我园的孩子们就把家里的一些废旧物品带到幼儿园来,如:饮料瓶、各种纸盒、花生皮、玉米皮等。老师们将其变废为宝,家长和孩子们看到后都很赞赏,老师启发孩子,孩子带动家长,家长以身作则,整个循环过程对我园开展"低碳"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为了更好地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实录:
一、观看情景表演,引入主题
1、教师扮演地球娃娃出现在幼儿面前,表演难过的"地球娃娃"。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地球娃娃怎么了?
幼1:地球娃娃很难过。
幼2:她很不好受。
幼3:地球娃娃很伤心。
幼4:她很委屈。
幼5:地球娃娃满身都是垃圾。
2、幼儿讨论,知道爱护地球的重要性师:地球娃娃为什么伤心难过?
幼1:因为她身上有烟头、碎纸、塑料袋。
幼2:他身上都是烟灰、烟头、纸屑、纸盒。
幼3:因为她身上都是垃圾,太脏了。
师小结:小朋友们,这么多的垃圾扔到地球上难怪地球娃娃会难过,我们应该爱护地球娃娃。
(评析:开始部分引入,由教师装扮成地球娃娃,形象生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二、地球娃娃高兴了
1、师:我们应该怎样做让地球娃娃高兴呢?
幼1:不乱丢垃圾。
幼2: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
幼3:我还要告诉爸爸妈妈不让他们乱扔垃圾。
2、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棒,我们要爱护地球,不乱丢垃圾,这样地球娃娃就高兴了。我们把地球娃娃身上的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好吗?
几名幼儿捡地球娃娃身上的垃圾,并扔到垃圾桶里,这时老师有意将废旧纸盒捡起来。
(评析:这个环节让幼儿感受了地球娃娃的心情,让他们自己觉得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使每个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引导幼儿资源再利用
1、师:刚才老师做什么了?
全幼:把旧纸盒捡回来了。
教师出示用废旧纸盒制作的玩具汽车,引导幼儿有些废旧物品能制作成玩具。
师:这个小汽车是用什么做的?
幼1:用旧纸盒做的车身。
幼2:轱辘使用饮料瓶盖做的。
幼3:还有用旧彩笔装饰的车身。
幼4:小汽车的天窗是用果冻盒做的。
2、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再次利用,我们既保护了地球娃娃,又能制作出新奇好玩的东西。
(评析:引导幼儿"资源再利用"是本次活动的一个升华,让幼儿知道废旧物品原来能做这么好玩的玩具,既不浪费,又美化了环境。)
四、看课件,争做环保小卫士
1、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录像师:刚才的.录像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做的对吗?我们应该怎样做?
幼1:水龙头流水没人关,我们应该把他关上,不浪费一滴水。
幼2:路人把垃圾扔到了地上,我们应该把它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告诉他不要乱扔垃圾。
幼3:小男孩在摇小树,他做的不对,我们应该爱护小树。
2、再次看录像,观看正确的做法,正确引导幼儿。
(评析:通过看课件直白明了的告诉幼儿,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不该做,每个人都想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把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五、制作环保袋
1、师生小结:今天小朋友懂得了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力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不仅自己要爱护大自然,做大自然的环保小卫士,还需提醒周围身边的人,让大家齐心协力把我们的家园打扮得漂漂亮亮。现在就来动手吧!
2、分小组来制作设计,播放《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音乐。
设计环保袋(在提供的环保袋上可以贴、画、等装饰)。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尝试学跳圆圈舞。
2.在和哥哥姐姐及同伴的共同舞蹈中体验集体舞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音乐、小熊和洋娃娃的装扮物品
2.班幼儿排演圆圈舞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引发兴趣
主要提问:还记得这时什么歌吗?
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跟着节奏演唱歌曲。
二、欣赏舞蹈、学习动作
1.欣赏哥哥姐姐的圆圈舞
主要提问:你能看出谁是小熊谁是洋娃娃吗?
洋娃娃和小熊是怎么跳舞的?
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能从动作上分辨出洋娃娃和小熊;幼儿对洋娃娃和小熊的动作以及何时转身拍手能否关注。
2.两人一组学习动作
交代任务:两人一组,商量一下谁做小熊谁做洋娃娃,然后用你的动作来告诉大家。
两个朋友交换一下角色,我们再来跳跳舞。
重点关注:幼儿间是否能够协商共同舞蹈。
幼儿是否有分角色舞蹈的意识。
三、感受队形、装扮表演
主要提问:看看洋娃娃和小熊谁站在圈上,谁站在圈外?
重点关注:幼儿是否关注到在准备过程中洋娃娃和小熊的'站位,是否能有次序的去装扮自己的角色。
幼儿是否对装扮跳圆圈舞感兴趣。
活动反思:
教学活动目标能总体上达到,但我在教学的动作上还需要夸张一些,同时在幼儿与幼儿之间舞蹈的互动中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可以让中班和大班的幼儿穿插在一起跳舞等。在幼儿道具的分发时,我是让孩子们一起上来自己选择想要当的角色,但这样较为混乱,改成想当洋娃娃的小朋友先出来选择,再请小熊出来装扮自己,这样可能会较为有次序一些,同时在幼儿的表情上我还需要提醒幼儿要欢快的、愉悦的。
活动目标
1.体会成长过程中许多人对自己的爱与帮助,感受被关爱的幸福。
2.乐意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3.懂得要常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
体会成长过程中许多人对自己的爱与帮助,感受被关爱的幸福。
活动难点:
懂得要常怀感恩之心,乐意用多种方式表达感恩、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师幼共同阅读过绘本《爱心树》。
2.物质准备:歌曲《感恩的心》、《爱心树》、《身边的爱》、心型小卡片、画纸、彩笔、爱心树、幼儿自己带的照片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引出主题
引导语:小朋友们还记得《爱心树》的故事吗?故事中,爱心树都给了小男孩哪些帮助?
师:你身边谁最像这棵爱心树,给你很多的爱和帮助?
二、情感体验
引导语:小朋友们都带了一张爱心照片,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小椅子下的照片小声地跟你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照片里的故事(走动指导)。
师:我们班也有一棵爱心树,需要小朋友们的爱心照片的.装饰才能长得更加茂盛,谁想来分享一下你带来的照片呢?
观看课件:“身边的爱”,感受来自生活中的关爱,了解我们要感恩的人。
师: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爱心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引导语:照片上的人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呢?)
1.感恩父母,了解养育之苦
小结: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陪伴和爱护,我们要感恩家人。
2.感恩老师,了解培育之难
小结:“老师教你们学本领,陪你们长大,悉心照顾着你们,我们要感恩老师。”
3.感恩伙伴,体验友情之乐
小结:因为有小伙伴的陪伴,你会很开心、很快乐,我们要感恩朋友。
4.感恩周围的人,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师:“除了刚才我们说的这些人,在我们生活周围还有哪些需要我们感恩的人?为什么要感恩他们呢?”
师:因为有这些为大家服务的人的无私奉献,才让我们过得幸福和快乐,我们要感恩周围的人。
小结:你们看谁回来了?(出示小男孩回来看苹果树的图片)他想对苹果树表达他的感谢,我们的身边也有这么多爱护我们、帮助我们的人,我们也要学会爱他们,感恩他们。
三、如何感恩
1.引导幼儿说说:“你想感谢谁,可以如何感谢他?”
2.启发幼儿思考:除了说谢谢,还可以用什么方式?
小结:其实有很多方式可以来表达我们的感激,比如我们可以制作一张卡片送给要感谢的人,或者是送上一份小礼物,给他们一个微笑或是一个吻,说一句祝福的话,甚至是给他们一个拥抱。
3.表达感激
引导语: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三份材料,小朋友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谢。
四、演唱歌曲
师:“最后,我们以一首《感恩的心》感恩我们身边所有的人。(播放音乐,幼儿随教师做手语,在音乐中结束活动)
活动总结
首先教师通过幼儿熟悉的.绘本引入主题,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其次,通过观看课件《身边的爱》及与幼儿的谈话环节,让幼儿感受到身边的家人、朋友、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与照顾,通过做手工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从而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感恩,要感恩的人都有谁,以及表达感恩的多种方式、学会感恩,充分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遇到高兴,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向他人倾诉。
2、能体验他人情感,关注他人,分享他人的开心,不开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引导幼儿应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4、会用简笔画的形式表现人们高兴和不高兴时的样子。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家长协助幼儿记录自己在一周中有哪些不高兴、高兴的事。
2、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3、律动:《表情歌》《多愉快》。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律动《多愉快》
导入:小朋友们,做完这个律动你们觉得心情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一些表示心情愉快的词,如:开心、高兴、快乐等)
二、基础部分:
1、提问:在小朋友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你们还经历过哪些愉快的事?说一说,让小朋友们和你一起分享好不好?
2、小朋友们真幸福,你们有过这么多高兴的事开心的事。但是,我们不可能事事都顺心,你们遇到过哪些不顺心的事,说出来,让小朋友们帮你想想办法,好不好?
3、生活中谁都会遇上烦心事,谁都有不愉快的时候,当你遇到烦恼的事时,你会怎么让自己变得快乐?
教师小结:每天我们都应该以快乐的'心情去面对每一件事。我们不高兴时,可以告诉老师,小朋友,让大家帮助你;还可以听听音乐、跟爸爸妈妈说说、好好睡一觉、看个动画片、到室外去散散步、等等。
三、看录象(大头儿子--心情娃娃),引导幼儿讨论。
(1)心情娃娃说的话代表的是谁的心情?
(2)为什么心情娃娃会说那些不礼貌的话?
(3)心情娃娃有什么本领?
心情娃娃的本领可真大,他能时刻提醒我们保持好心情,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个心情娃娃呀?看!老师也做了一个心情娃娃。
(4)幼儿绘画并制作“心情娃娃”
四、结束部分
心情娃娃的表情也不丰富呀!我们一起来唱一首《表情歌》让心情娃娃的表情更丰富些好不好?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春节,知道过年的由来,了解过年的传统风俗。
2、感受过年的喜庆气氛,并会正确对别人说一句祝福语。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5、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回忆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一起谈论。由此,引起有关"过年"的话题。
2、先让幼儿讨论自己对"年"的认识:为什么要过年?过年是怎样的?等等。
3、教师讲有关过年的故事、传说。
4、再让幼儿谈论大家过年的风俗都有些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知道祖国很大,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观察角摆放有关物品、布置,让幼儿深化认识
6、评价、结束课。
设计意图: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经过世代的沿袭,在过年时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贴对联,贴窗花,穿新衣,吃团圆饭,放鞭炮,邻里、亲友互相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吃饺子……幼儿感受过过年的热闹气氛,但对过年的'来历并不了解。结合我班正在实施的主题活动"家园携手 快乐新年。",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参观展览、观看课件、绘画创作等形式,帮助幼儿了解过年的来历,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在活动中感受过年的欢乐气氛。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了解"年"的来历,知道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
2、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过年热闹、喜庆的气氛。
3、乐意参与活动,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
通过欣赏故事,了解"年"的来历,知道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
活动难点:
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过年热闹、喜庆的气氛。
活动准备:
1、flash:《年的来历》
2、收集有关过年的各种庆祝活动的图片(贴对联、福字,放烟花,买年货,穿新衣,压岁钱,拜年,包饺子,放鞭炮,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等)。
3、音乐:《喜洋洋》。
4、幼儿操作材料: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一、参观"过年"图片展,了解我国过年的几种习俗。
1、师:今天我们要去参观一个展览。大家可要认真、仔细地看。
(播放图片及背景音乐DD《喜洋洋》)
2、师:图片上讲的是?大家在干什么呢?谁看出来了,今天我们参观的展览的主题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过年)
二、看课件,了解过年的来历。
1、师:可是,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可没有过年这个习惯。每年的这个时候是人们最痛苦、最害怕的日子。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请幼儿猜一猜,说一说。)
2、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来看一段有趣的动画。(幼儿看课件前半部分,了解人们害怕的原因。)
3、师:原来人们是怕"年"这个怪兽。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对付"年"这个怪兽呢?(幼儿讨论,发表意见与想法)
4、师:大家想的办法都不错,但最后到底是谁的`好办法战胜了"年"呢?我们一起来继续看下去,看看是谁帮助了这些人们?(白胡子老爷爷)
5、师:白胡子老爷爷是用什么办法对付"年"这个怪兽的呢?为什么他用这些办法?
教师小结:怪兽"年"最害怕红色、灯光、响声,所以白胡子老爷爷用穿红衣服、贴红对联、放爆竹、点灯的'方法来对付它。从此以后,每年过年的时候,人们会穿红衣服,贴红对联、红福字,放爆竹,亮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守岁。过年的风俗就由此而来。
三、根据生活经验表达过年的热闹气氛。
1、幼儿用画的方式将知道的活动记录下来。
(1)师:现在,过年的庆祝活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热闹。过年了,大家是怎么庆祝的?(幼儿围绕自己刚才参观时看到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经历讲述。)
(2)师:过年真热闹!你最喜欢哪个活动呢?请你把它画下来。(幼儿操作)
2、师:这些活动,有好吃的,有好看的,还有好玩的。
3、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加入展览,幼儿第二次参观过年图片展。
师:每个人都把自己过年时最喜欢的活动画了下来,我们班的图片展览更丰富了。带着你的朋友回教室去参观吧!
活动延伸
1.将"年"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美工区:制作对联、鞭炮等。
活动目标:
1.能关注他人情绪状态,学习用讲故事、唱歌、说笑话等方法让朋友开心。(重点)
2.能运用语言交流、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绘画表征等方式表达让他人开心的方法。(难点)
3.体验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的心情。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与同伴、家人交往的生活经验
物质准备:
自制课件:
1.第一幅小鸡哭泣小鸭询问安慰第二幅小鸭为小鸡讲故事第三幅小鸭为小鸡做鬼脸第四幅小鸭为小鸡讲笑话
2.情境图片:情景一小朋友摔倒情景二搭积木倒了很伤心情景三小班幼儿入园哭情景四老师身体不舒服
3.视频:公益广告《常回家看看》
4.教具:立体开心树;每人一张空白的心形卡片、彩色笔。
5.音乐:《拍手唱歌笑呵呵》、《数星星》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幼儿讨论兴趣
1.播放音乐《拍手唱歌笑呵呵》,同伴互动表演唱引
导语:小朋友,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我们和好朋友一起来唱一唱吧。
2.出示哭泣的小鸡图片,交流小鸡不开心的原因引导语:看到你们唱歌开心的样子,我也很开心。我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小鸡怎么了?它为什么不开心?
3.请幼儿结合生活实际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肯定。
二、播放课件,讲述故事,了解让小鸡高兴的.几种方法。
1.教师逐页出示PPT,讲述故事《想让你开心》引导语:“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想让你开心》,我们一起听一听故事里谁来帮助小鸡,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2.回顾故事中让小鸡开心的方法提问:好朋友小鸭怎么让小鸡开心的?(讲故事做鬼脸说笑话)
3.教师扮演小鸡,与幼儿再现故事中的几种方法引导语:我来扮演小鸡,你们来当小鸭,说一说怎么安慰小鸡?幼儿学说关心同伴的话,如小鸡小鸡你别难过,我来给你讲故事吧......并进行角色扮演互动。
4.扩展经验,表达更多的让好朋友开心的方法
(1)提问:日常生活中当你的好朋友不开心了,你会想什么办法让她开心?
(2)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小结:好朋友不开心时可以用讲故事、唱歌、说笑话、送礼物、一起玩、写信、拥抱等方法让他开心。
三、结合生活情景,扩展经验,了解让别人开心的`方法。
1.教师出示四幅情景照片,引发幼儿讨论
(1)提问: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2)同伴相互交流,并表述让他开心的方法。
2.围绕情景一、情景二,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围绕着情景三、情景四开展情景模拟再现,感受帮助别人的方法和心情
(1)请幼儿上台进行角色扮演教师扮演情景三中的小班幼儿,“我不想上幼儿园,我要找妈妈”请幼儿上台扮演帮助他的小朋友。可以陪伴、拥抱,一起玩游戏……
(2)教师表演情景四“上了一天班好累啊,嗓子疼、腰疼”幼儿上台表现给老师捶背、端水等关爱的情节
(3)小结:看到别人不开心时,我们可以主动询问给予帮助,陪伴、分享等方式传递快乐。
四、播放公益广告视频,提升社会经验
1.播放视频《常回家看看》感受家人在一起的快乐和幸福。提问:视频发生了什么事?老奶奶的心情如何?
2.表达让家人开心的方法
提问: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人,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家人开心?
3.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虽然还小,但是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主动发现,主动帮助关爱他人,这样会给别人和自己带来快乐!
五、出示开心树,绘画爱心卡传递快乐
1.介绍表征内容与要求引导语:神奇的开心树爷爷来到我们班,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爱心卡片,请小朋友把你了解到的获得快乐方法画在爱心卡上,贴到我们的开心树上,让我们把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肯定
3.幼儿相互交流开心的方法,并张贴卡片
4.介绍微笑日,拓展经验引导语:今天是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我们的.一句赞美、一个祝福,一个笑脸就会给别人带来快乐”
延伸活动:
1.幼儿每天来园时,在“我的心情”栏中,画出自己的心情,引导幼儿间相互关心,能用简单的方式向同伴表示关心。
2.开展“和弟弟妹妹一起玩”活动,活动中想办法让弟弟妹妹快快乐乐。
3.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帮助家人、同伴、做力所能及的事,及时分享鼓励。
4.利用开心树,宣传开心的方法
附故事:
在森林幼儿园里,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小鸡,一个是小鸭。有一天,
不知为什么小鸡很不开心,他在悄悄地掉眼泪呢。这时,小鸭发现了说:“你怎么啦?高兴一点儿好吗?我来帮助你!”为了让小鸡开心起来,小鸭编了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小鸡听了不哭了;小鸭做了一个鬼脸,小鸡忍不住要笑了;小鸭又讲了个笑话,这时小鸡笑起来啦!他说:“谢谢你,我的好朋友!”他们俩一起开心的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