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登高》教案(优秀6篇) 登高教案一等奖

2023-07-21 14:38:34综合

《登高》教案(优秀6篇) 登高教案一等奖

  【简介】每当我们准备上课时,为了确保教学的高效与精彩,我们需要一份完善的教案来指导我们的教学过程。那么,如何撰写一份精心设计的《登高》教案,以确保学生们能够充分理解和欣赏这首诗呢?本文是网友“wvtrb2160”收集的《登高》教案(共6篇),供大家阅读。

《登高》教案

《登高》教案 篇1

  一、学习目标

  1、分析鉴赏是个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3、学习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1、听写:

  江渚潦倒露从今夜白,不尽长江滚滚来。百年多病独登台。

  2、请同学口答“基础早早练”3—5题。

  (二)展示目标

  1、分析鉴赏是个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3、学习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诵读

  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诵读。

  指导诵读方法:

  (三)讨论

  1、分小组讨论,疏通文意。请同学展示。

  2、小组分领任务,讨论下面3个问题。

  (1)思考文中写了那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

  (2)讨论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3)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情感?请分条列出。

  3、展示目标,各小组推举人选展示。

  4、教师点拨:

  参考材料:开首两句用工笔从细处着笔,写了六件具有代表性的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飞鸟。每一种景物都杂这特定的环境下富有特别的意义。既有耳闻又有有目见,使人感到“悲哀”。

  三、四句从大处着眼。落木纷纷,可知是深秋,叶本无声,而‘萧萧’有声,其境界阔大可知了。“无边”,写出景象的壮阔,又可见秋意正深,其肃杀之气已经遍临天下了。其‘滚滚’而来的江水,是多么地一泻千里而不可阻挡啊!这两句写得境界阔大而意境深远,而气象寥廓肃杀,于苍茫之中又增添了多少的悲壮啊!

  对于颈联,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悲秋”及其种种原因,无一字虚设,无一字没有丰富的内涵。有人认为这两句八重悲哀,或九重悲哀。一重秋天本是悲哀的;二重他乡作客是可悲的;三重秋天在他乡作客尤可悲;四重经常作客更可悲;五重离家万里,又添悲一层;六重无亲无友,独自一人,焉得不悲;七重重阳佳节,不能饮酒,实是可悲;八重多病之身,如何不悲;九重年过半百,一事无事无成,悲不胜悲啊!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杜诗的“深沉蕴藉”。

  结尾二联中的“艰难苦恨”,包含了多少时代与人生的悲辛的内容,被认为是诗歌有意露出的“马脚”,也就是所谓的“眼”。

  5、讨论: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

  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诗薮?内编》)。全诗写登高所览之景,雄浑苍莽;在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勃郁之气。通篇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流转,对仗工整。抒写诗人内心郁结不舒的爱国情感和羁旅愁思,悲愤而不过分,凄苦而不消沉,在艺术上是很见功力的。

  6、小结

  请学生总结对“情景交融”的理解。

  教师点拨:情景交融,是将情感融入到景物当中,让景物具有鲜明的情感特征,情感和景物融为一体,是最常见的表现手法。

  答题格式:本诗描写了……的景物,塑造了……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三、随堂训练

  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完成“素质日日升”,找同学回答问题。

  四、作业

  1、完成《雨霖铃》学案。

  2、《导学练》49页1—6题。

《登高》教案 篇2

  【教学课的缘起】:在与学生一起讨论写秋的古代诗句时,学生举了好多有关秋的诗词名句。从唐代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到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特别有同学提到了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可以说同学们已不仅仅是从写景体现秋季来回答问题,而是大多从秋所蕴涵的感情色彩角度来展开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便萌生了上一节《登高》课堂探究讨论课的想法,借此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诗歌所表现的意图与思想情感,能够既感受到诗歌的形象性,更能领会诗歌思想蕴涵的深刻性,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意识,汲取古诗丰富的营养,为学生课外阅读古诗奠定基础,提高欣赏品位。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的这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登高》诗,学习诗的最好的办法是诵读,通过诵读,可以走进作品描写的意境中去,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里去,从而受到感染,获得启示。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登高》诗的配乐朗诵和有关诗句的画面。

  (用多媒体放映诗与画《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学生认真地观看,感受诗意)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再跟着画面朗读这首诗,讨论这首诗写了什么?又是怎样写的?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学生思考片刻后,有几个举起了手)

  生1:写了夔州的秋天、落叶、长江、沙渚、猿鸣、飞鸟这些景物,有仰望,有俯视,是从多个角度来写的。

  生2:还有诗人的登高远眺。从他眼中描幕了一幅“夔州三峡秋景图”,是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来写的,采用了不同的视角。上、下、远、近的秋色塞满了整个天地之间。

  生3: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事,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师:很好。你们对诗文内容已经很了解。那么,前四句写景出现的“猿鸣”、“飞鸟”、“落叶”、“长江”四个意象有什么寓意呢?诗人的意图又是什么呢?有什么深刻的蕴涵呢?

  生:……(生沉默)

  师:哪位同学能发挥一下想像,把这幅“三峡秋景图”具体描绘一下,让同学们再深刻地感受一下,体味诗的意象,从而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有几位文学基础好些的学生埋头在纸上快速地写着)

  生:这是唐代宗大历二年深秋的一天,阵阵秋风,送来山猿声声长啸。山鸣谷应回荡在天际,令人心惊胆颤。冷冷清清的水中小洲,泛着白光的岸边沙石,孤零零几只小鸟在其间低飞,秋风吹动稀疏的白发,诗人步履蹒跚,独自登上三峡一处荒寂的高台。呼啸的风声,澎湃的涛声,凄厉的猿声,声声入耳。那被风吹落的片片枯叶,满山遍野,不时掉落在诗人的脚下,又很快被秋风卷走。面对着凄凉萧杀的景象,漂泊西南的诗人禁不住老泪纵横……

  (不少学生鼓掌)

  师:说得太好了,有MTV的那种感觉。同学们想想过去我们学过的古诗中,“猿鸣”一般是不是用来表达人的内心的一种忧愁,那么“飞鸟”呢?

  生1:“飞鸟”既然是在空中飞,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

  生2:“落叶”有落叶归根的意思。

  生3: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师:诗的意境已经深挖出来了,我们再联系一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四句,自然就更能体会诗人借景寄托的心境。大家再把这四句诗反复读几遍,小组讨论一下,然后作一番交流。

  (学生讨论,师巡视指导)

  生1: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因为“常作客”指万里漂泊,居无定所;

  “百年”指年迈衰老;“多病”指疾病缠身;“悲秋”写得就很沉痛,以往秋天都用来比喻收获,是喜悦,但诗人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就生出了无限的悲伤。

  生2:说心境,不如说是处境:诗人因为漂泊无定,备尝艰难潦倒之苦,使自己白发满鬓;又因为疾病缠身,诗人喜喝酒而酒又没有了,自然就触景生情,心中的悲伤难以排谴。

  生3:我觉得整首诗层次应该很清晰,前四句写季节之秋,后四句写个人之秋,全诗用“秋”字聚焦,用“悲”字贯穿,充分体现了诗人晚年孤愁的心境。

  生4:难道孤愁就是杜甫的晚年,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晚年的心境吗?

  师: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好!同学们,如果用悲季节之秋,悲个人之秋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情感,并进而认为这就是诗人晚年的心境,那还是杜甫吗?

  生:……(生沉寂)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杜甫当时年老多病,为什么还要登高呢?

  生:因为他要望望那安史之乱的硝烟尚未消散的祖国山河,虽然他知道登高望远,满目都是秋,但还是止不住那登临的沉重脚步。

  师:能看到真的硝烟吗?

  生:看不到的,那是他心里的硝烟,那硝烟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是大唐衰微,朝纲不振,满目疮痍……

  师:那么,回过头,我们再一起来思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难道仅仅是季节之秋吗?“艰难苦恨”难道仅仅是由于作客,多病吗?让我们一起走入诗人的心灵,深挖一下诗歌的思想蕴涵。

  (再次播放诗与画《登高》片段,让学生沉浸其中,感悟诗情)

  生:无边落木仿佛就是唐帝国衰败的写照,从江河东去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无情的历史变迁,萧瑟的秋意中饱含着杜甫多么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感情啊。

  师:说得好啊!

  生:“艰难苦恨”也不是杜甫个人万里作客的悲伤,“繁霜鬓”是由于杜甫忧国忧民,忧虑过深过重造成的。

  …………

  (发言的学生很多,这里不一一详述)

  师:太感人了。同学们谈的都很有道理,只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感受诗的氛围,从触景生情中去感受无处不荡漾着的灾难时代的痛楚声音,就一定能够理解《登高》诗的真正意蕴。现在,同学们再讨论一下:在季节之秋和个人之秋中还渗透着一个怎样的“秋”呢?

  (师在黑板上画了三个圈)

  生:在季节之秋和个人之秋中,还渗透着一个国家之秋,正是这个“秋”充斥着诗人的心胸,并且与季节之秋、个人之秋产生了共鸣,只有这个“秋”才是诗人所悲之秋的真正灵魂。

  师:这就是杜甫身处人生之秋,望着季节之秋,心里装着国家之秋啊!老师还觉得“艰难”与“苦恨”间必然存在一种关系,是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请认真思考一下,没有“艰难”,何来“苦恨”?这是什么关系呢?

  生:是因果关系。艰难的世事,国家处于多事之秋。国难深重,正是匹夫有责,奋力报国的时候,可是杜甫自己却年老多病,令他痛心疾首,万分憾恨。

  师:噢,原来杜甫“苦恨”的是自己不能再为国为民尽力了!这是诗人的自责,他忧愤深广,既不像苏轼,也不像李白。苏轼在政治上失意时,能旷达自解、“倚杖听歌声”;杜甫做不到,他终生坎坷,却从不谈清风明月,即使晚年走投无路,也未曾问过桃园仙踪,他活得太执著。杜甫更不是李白。李白总是在自我张大,一会儿上九天揽月,一会儿下五洋捉鳖;杜甫却总在自责自己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不能救生民于水火,这才是“苦恨”的真正底蕴,这才是独一无二的杜甫心哪!

  同学们,这一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登高》诗的思想蕴涵,边说边谈,边谈边说,每一个活动细节都进行得很好,特别是有好几位同学的发言很深刻,关于结构艺术方面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留着咱们下次说,好不好?下课。(师生道别)

  教后感:本堂课师生对话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调动了自己的知识体验,想象与直觉,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析,解释诗句的含义与思想蕴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的探究型语文审美教学课使学生认真地阅读作品,师生之间平等尊重,相互交流,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受力,而且也能从理性的角度更好地把握作品所传递的诸多信息。

《登高》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和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特色。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1、 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包含的.情感 。

  2、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准确、规范、生动地解读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突破】

  抓住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字、对比、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突破。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4分钟)

  同学们,我们知道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阳,又叫“重九”。由于“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常在此日进行祭祖和敬老活动,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与三月初三“踏春”相对应,重阳还被称“踏秋”,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在这个满目衰败的残秋里,面对水急风大的万里江天,面对疲倦而孤独的飞鸟,面对了无生气的枯树,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

  二、《登高》的写作背景(2分钟)

  《登高》向来被誉传为名作,被明代的胡应麟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各种苦闷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为了排遣苦闷,诗人抱病登高,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整体感知(3分钟)

  1、播放录音朗读,找出本诗的主体情绪是什么?(诗眼:悲)

  2、听老师示读,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及停顿。

  3、 大家自由朗读,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翻译不懂的字句。

  四、品读诗歌(30分钟)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问题1:首联利用工笔细描的手法共写了几种景物?

  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问题2:这六种景物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急、高、啸哀、清、白、飞回。十四字写六种景,形、声、色、态兼备,十分凝炼。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孤独痛苦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问题3:我们能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或者想象成不是一只,而是多只?

  不能,我们得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问题1:颔联,写了几种景物? 由落木和江水,我们能想到什么?

  两种景物:落木、长江。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意,传达出年华易逝的感慨。

  “不尽长江”传递的信息是时间的无穷,给人一种历史长河永不停息的感觉。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但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短暂的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问题2: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从表达技巧角度,此联运用对比衬托,用时间的无穷衬托了生命的短暂。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相反,时间和历史越是悠久无穷,就越显得人生命的短暂瞬逝。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江山万古长青。此联“无边”“不尽”,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这种复杂深沉的情感借助两个修饰词“无边”和“不尽”表现得更为充分。这两个词与下联的“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排遣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诗的境界更加雄浑壮阔,更能表达出深沉复杂的思绪。

  总结:寓情于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凄清、悲怆的感情基调。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抒情。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问题1: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如何理解?

  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一;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二;“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三,“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四。“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重九“登台”,倍思亲,此其七;孑然孤“独”,此其八。

  罗大经对这一联的总结的确极为精当,此句把杜甫的悲情、愁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悲中添悲、愁上加愁。

  “万里”:写出了自己距离故乡之远,相隔千山万水,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天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悲秋,是我国文人墨客的一种传统文学题材。古代就有“秋士”一词,意思是说秋天的时候,男子会觉得繁华落尽,满目萧瑟,有些英雄末路的伤感。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做客”,意思是寄居他乡。漂泊他乡的人,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三层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了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杜甫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55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走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晚年的杜甫抱负未展,疾病缠身,家乡难回,知音渐少(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怎能不感慨万千?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八层意思。

  总结:大家看,虽然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这就难怪此诗千百年来为世人年称道。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叠加在一起的。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而又疾病缠身老人,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在一个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独自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茫茫苍穹,禁不住慨然长叹。这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象啊!这其中任意一种意思就足以让人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题1: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环境 说说尾联中艰难二字的含义。

  “艰难”指国家艰难,更多的是指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伴随了杜甫老人的一生。他既忧己,更忧民忧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贫困还是发达,都是心怀天下的。忧国忧民是杜甫诗歌的主旋律。

  问题2: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理解“苦”和“新停”二字?

  苦,表达了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所以极度遗憾,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问题3: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酒赏菊花。酒是中国人的最爱,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悲的感情。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无论高兴还是伤悲都要来上一口。在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但是现在的杜甫却不能喝酒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小结:国家与个人的双重艰难,使作者心中的“苦恨”油然而生,于是才有了满头的花白,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诗人的潦倒生活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无法排解,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这正是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所在: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五、结束语(6分钟):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穿越,和大诗人杜甫一起完成了一次重阳登高,我们的灵魂仿佛再一次受到洗礼。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这就是那个一生坎坷,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的杜甫,那个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的杜甫,那个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还挂念祖国兴衰的杜甫。同学们请记住这位伟大的老人。下面让我们一起饱含感情的朗诵一下《登高》。

《登高》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3、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1)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难点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四)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渲染、朗读指导、提问法、鉴赏指导、联想触发等。

  2、学法:想象法、美读法、思考探究法、能力迁移训练等。

  (五)教学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请大家想象老师讲的故事的画面:

  一千二百多年前,一个秋风萧瑟的季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着,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空中簌簌下落。江水滚滚翻腾,刷刷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孤鸟在盘旋,猿在哀鸣——这时,一个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的老人慢慢地爬上山,步履艰难,跌跌撞撞……。这位老人,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这位老人,曾经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位老人,才华横溢,“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位老人,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然而苍天弄人,他一生数起数落,郁郁不得志。重阳节,本是登高祈寿家人团聚的节日,而年过半百,满身疾病的他却面对处在战乱之中的国家,面对万里之遥的故乡,面对漫天飘洒的落叶,面对滚滚翻腾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声高吟……。大家应该猜到,这位老人是谁吧?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1)请同学们回忆初中曾经学过的杜甫的作品,介绍杜甫的生平。

  (《春望》、《望月》、《春夜喜雨》、《绝句》)

  (2)老师补充介绍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写作特点:

  (杜甫,字子美,“杜工部”,现实主义诗人;一生穷困潦倒,饱经忧患。诗歌全面、真实地反映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民生疾苦——“诗史”、“诗圣”;诗风:沉郁顿挫。)

  2、背景交代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三、联系解题

  联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理解“登高”的含义——重阳节,登高祈寿,怀念亲人,思念家乡,抒发感情。

  四、诵读感悟

  1、美美地听——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播放《登高》Flash配乐朗读,同学们美美地听,注意: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2)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2、美美地读——训练语感,把握情感。

  (1)第一次读:再次播放《登高》Flash配乐朗读,请学生跟着小声仿读;

  (2)第二次读:老师范读,作节奏、轻重音指导,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颈联的“悲秋”的“悲”字,然后学生自主朗读,酝酿感情。

  (3)第三次读:全班齐读,注意节奏舒缓,读出诗歌的感情。

  3、朗读方法小结

  (1)读准字音;

  (3)注意轻重;

  (2)把握节奏;

  (4)读出感情。

  五、赏析诗歌

  1、了解句意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诗句的意思。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细品内涵

  (1)名词解释

  意象:诗歌中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如刚刚学过的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明月”、“清泉”。

  意境: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即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如王维《山居秋暝》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表达了诗人投身清新的大自然中,无比喜悦、闲适的意境。

  (2)思考探究

  在自主鉴赏本诗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讨论下面一个问题:

  本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分析这些意象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关系。

  (3)细品内涵

  ①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写了哪些意象?它们有什么特点?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本联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的意境;

  写作特点:语言精炼,对仗工整。)

  ②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写了哪些意象?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如果你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滚滚长江,你的心情如何?

  (无边无际的纷纷落叶,奔腾不息的滚滚长江;

  本题较开放,答案允许多样性: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③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找一找,本联共写了诗人多少层愁苦,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离乡万里、时值悲秋、漂泊他乡、常年在外、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登上高处,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④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从“艰难”一词中分析造成杜甫愁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前两联主要是写景,后两联主要是什么?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艰难”一词双关:既因为个人生活艰辛,遭遇坎坷,也因为国家连年战乱,社会的动荡不安;后两联主要是抒情,抒发作者孤独凄凉,贫病交加,忧国伤时,消愁无门的思想感情。)

  3、板书小结

  4、方法小结

  由意象品味意境的鉴赏方法——

  (1)找出诗歌意象;(2)分析意象特点;

  (3)分析意象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关系。

  5、个人体悟

  (1)个性化阅读

  说说你认为诗中写得最美、感受最深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2)想象联想

  老师再次播放《登高》Flash配乐朗读,请同学们闭目凝神,假设自己就是诗人杜甫,通过想象诗中秋风萧瑟、猿啼悲哀、孤鸟盘旋、落叶飘零、江水奔腾等意象,感受杜甫身处肃杀凄厉、沉郁悲凉的意境,以及内心孤独凄凉、伤时忧国、消愁无门的境界。假如你身处秋天的意境之下,你又会联想到什么?

  (3)拓展延伸

  “秋”往往与“愁”关联:有人见秋霜而悲白发,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有人望归鸿而思亲人,有人闻寒蝉而叹余生,有人拂秋风而觉萧瑟,有人触秋雨而感悲凉……,古诗词中常见的3种“悲秋”情怀有:

  1、抒发离别之苦,思念之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

  2、表现处境悲凉,命运多舛。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在狱咏蝉》)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3、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刘彻《秋风辞》)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不过,由于作者的处境、心情、视角不同,秋天的色调也就不同。秋天的意象并不全是悲愁。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稻麦成熟、瓜果飘香,层林尽染,绚丽多姿……秋天的景象也可以寄托喜悦的情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4)熟读成诵

  学生在个人体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齐读本诗,尽可能地背诵本诗。

  六、全诗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1、知人论世5、分析技巧

  2、诵读感悟6、想象联想

  3、了解句意7、熟读成诵

  4、细品内涵

  七、能力迁移

  根据《登高》中学到的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方法,鉴赏下面这首诗歌。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说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写了哪几个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象:片云、孤月、落日、秋风;

  特点:“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意。“片云”在空中飘荡,就像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寂寞;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的“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

  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八、作业

  1、背诵本诗;

  2、背诵杜甫的《江汉》。

《登高》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和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特色。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包含的情感。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准确、规范、生动地解读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突破】

  抓住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字、对比、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突破。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与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4分钟)

  同学们,我们知道知道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阳,又叫“重九”。由于“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常在此日进行祭祖和敬老活动,所以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与三月初三“踏春”相对应,重阳还被称“踏秋”,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在这个满目衰败的残秋里,面对水急风大的万里江天,面对疲倦而孤独的飞鸟,面对了无生气的枯树,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

二、《登高》的写作背景(2分钟)

《登高》向来被誉传为名作,被明代的胡应麟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不断。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各种苦闷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为了排遣苦闷,诗人抱病登高,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整体感知(3分钟)

  1、播放录音朗读,找出本诗的主体情绪是什么?(诗眼:悲)

  2、听老师示读,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及停顿。

  3、大家自由朗读,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翻译不懂的字句。

四、品读诗歌(30分钟)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问题1:首联利用工笔细描的'手法共写了几种景物?

  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问题2:这六种景物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急、高、啸哀、清、白、飞回。十四字写六种景,形、声、色、态兼备,十分凝炼。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孤独痛苦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能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问题3:我们能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或者想象成不是一只,而是多只?

  不能,我们得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问题1:颔联,写了几种景物?由落木和江水,我们能想到什么?

  两种景物:落木、长江。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意,传达出年华易逝的感慨。

“不尽长江”传递的信息是时间的无穷,给人一种历史长河永不停息的感觉。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但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短暂的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问题2: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从表达技巧角度,此联运用对比衬托,用时间的无穷衬托了生命的短暂。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相反,时间和历史越是悠久无穷,就越显得人生命的短暂瞬逝。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江山万古长青。此联“无边”“不尽”,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这种复杂深沉的情感借助两个修饰词“无边”和“不尽”表现得更为充分。这两个词与下联的“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排遣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诗的境界更加雄浑壮阔,更能表达出深沉复杂的思绪。

  总结:寓情于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凄清、悲怆的感情基调。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抒情。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问题1: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评析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如何理解?

  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一;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二;“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三,“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四。“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重九“登台”,倍思亲,此其七;孑然孤“独”,此其八。

  罗大经对这一联的总结的确极为精当,此句把杜甫的悲情、愁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悲中添悲、愁上加愁。

“万里”:写出了自己距离故乡之远,相隔千山万水,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这是第一层意思。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天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悲秋,是我国文人墨客的一种传统文学题材。古代就有“秋士”一词,意思是说秋天的时候,男子会觉得繁华落尽,满目萧瑟,有些英雄末路的伤感。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做客”,意思是寄居他乡。漂泊他乡的人,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这是第三层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了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杜甫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当时作者已经55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走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晚年的杜甫抱负未展,疾病缠身,家乡难回,知音渐少(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怎能不感慨万千?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第八层意思。

  总结:大家看,虽然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这就难怪此诗千百年来为世人年称道。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叠加在一起的。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而又疾病缠身老人,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在一个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独自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茫茫苍穹,禁不住慨然长叹。这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象啊!这其中任意一种意思就足以让人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问题1: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环境说说尾联中艰难二字的含义。

“艰难”指国家艰难,更多的是指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伴随了杜甫老人的一生。他既忧己,更忧民忧国。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贫困还是发达,都是心怀天下的。忧国忧民是杜甫诗歌的主旋律。

  问题2: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理解“苦”和“新停”二字?

  苦,表达了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所以极度遗憾,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问题3: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酒赏菊花。酒是中国人的最爱,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悲的感情。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无论高兴还是伤悲都要来上一口。在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但是现在的杜甫却不能喝酒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小结:国家与个人的双重艰难,使作者心中的“苦恨”油然而生,于是才有了满头的花白,而一个“繁”字,则写出了白发之多,诗人的潦倒生活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正需要借酒浇愁,好来个“一醉解千愁”,可是又偏偏因为生病而刚刚戒了酒,心有万千愁绪,无法排解,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这正是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所在: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五、结束语(6分钟):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穿越,和大诗人杜甫一起完成了一次重阳登高,我们的灵魂仿佛再一次受到洗礼。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这就是那个一生坎坷,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的杜甫,那个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的杜甫,那个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还挂念祖国兴衰的杜甫。同学们请记住这位伟大的老人。下面让我们一起饱含感情的朗诵一下《登高》。

《登高》教案 篇6

  师: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课堂中气氛凝重,有些学生流下泪来)

  师:这个老人是难呀?

  生:是杜甫。

  一生:老师,请您再朗诵一遍吧!(她红着脸,噙着眼泪。全体学生都应声附和)

  师:老师朗诵得好吗?还没听够呀。

  生:好,还想再听!

(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师:大家读得相当棒!我猜一定比平时读得好。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一生:老师,你很动情。你感染了我们大家,我们被不知不觉感动了。

  师:那么,老师为什么很动情?

  一生:你很了解杜甫,很了解这首诗。

  师:了解还是理解?

  生:理解。

  师:对,要想读好,首先得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

  生:文如其人。

  师:“言为——”

  生:言为心声。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对不对?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

(课堂中一时沉寂。学生都陷入思考)

  一生:我们被你开头的描述感动了。

  一生:你开头的描述,非常凄凉,再加上我们一想像,挺难受的,就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了。

  一生: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到一种意境中去了。

  师:对,老师形象而动情的语言描述,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老师力图造成一种氛围,用这来“冲击”大家,使大家受到感染。(板书:形象的.语言描述) 仅靠语言吗?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一生:还有老师的语调、表情。

  一生:再加上动作。

  师:语调、表情怎么样?动作又怎么样?

  生:语调低沉、忧伤。

  生:朗诵到“潦倒新停浊酒杯”时,你有一个动作,你端起杯来似乎想喝酒,又放下了。

  师:对,语言,语调,表情,动作,(板书:语言 语调 表情 动作)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一生:还有,音乐的烘托。

  师:对,还有音乐的烘托,这也是很重要的。(板书:音乐)诸多因素综合到一块,就形成了一种境界,文学上叫做——

  生:意境。

  师:什么“意境”呢?

  生: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

  师:实际上,老师的语言、语调、表情、动作,再加上音乐,这就是一种“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这种“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像,因而也就进入了老师所设定的(实际是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所有这些语言、语调、表情、动作、音乐,都可以叫什么呢?这些都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担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

  师: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生:风用“急”,天用“高”,以下分别用“啸哀”“清”“白”“飞回”。 师: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生:凝练。

  师: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一生: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师: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生: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生:心寒。

  生: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生;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师:“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一生: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一生: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一生: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师:同学们敢于展开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生:不是,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一生: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像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师: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鸡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一生: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

  一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

  师:为什么?

  一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一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师:如此说来,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一生:我认为是这样。

  师: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师: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生:只有两种,落木、长江。

  师:由落水,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生: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生: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师:生命怎么样?长久还是短暂?

  生:生命短暂。

  师: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生:应该是时间的无穷。

  生: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能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

  一生:我觉得似乎是互相对比着写的。

  师:是对比,有没有衬托呢?

  一生:有。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师:或者反过来说——

  一生: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人的生命”,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是个人的生命?

  一生:是个人生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师:总结得很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一生: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生试读,很沉郁。全体学生为之鼓掌)

  师: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

  一生:有些无可奈何。

  师:有一些。还有呢?

  一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这句更多是……是一种气势。

  师:什么气势?

  一生: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师:对的,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

  一生:不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师: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一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师: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

  一生: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师;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生:抒情。

  师:“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什么是“做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生: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是一般的那种客居他乡吗?比方说,有的同学也是在外求学,这也是客居他乡呀,有什么不同吗?

  生: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生: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

  师:是短时间的吗?

  生: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

  师: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什么叫登台呢?能否根据过去学过的诗解释一下?

(生集体背王维诗《九月九回忆山东兄弟》)

  生: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师: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

  生:是独自一人。

  师: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

  生: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

  师:什么季节呢?

  生:悲凉的秋天。

  师: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几层了?

  生:六层。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生:“百年”,就是老年。

  师:拖着什么样的身体?

  生:多病的身体。

  师:这样又是几层、几倍的愁苦了。

  生:八层愁苦。

  师: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生: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

  师:这句诗怎么解释?

  生: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苦,是什么意思?

  失:痛苦。

  师:这样解释大体上也讲得过去。不过,老师还有一种解释: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咱们比较一下哪种解释更好?

  生:老师的解释更好。因为,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生: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师: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生:忧愤,心急如焚。

  师:对,就是心急如焚,这个词用得好。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从句法角度还能讲出些道理来吗?比方,前后两句是对偶的,句法的结构应该相同——

  一生:后一句是“潦倒新停浊酒杯”,“新停”与“浊酒杯”之间是动宾结构,是“刚刚停下浊酒杯”的意思。(师:也就是刚戒了酒)那么上句相应的词“苦恨”与“繁霜鬓”也应该是动宾结构,是“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的意思。

  师:句法结构对应,相应的词也两两相对。“新”与“苦”都是副词。大家应该为这位同学的认真思考精神鼓掌。(生鼓掌)

  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一生: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 “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有道理,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吗?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师: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棗

  一生: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

  一生: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师:同学们,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很”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 “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师:(深情地)同学们,这首诗大家已经背下来了。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先辈。让我们在乐声中背过这首诗,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课在深情的朗读声中结束)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