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春节写作文【精华8篇】
在这个特殊而难忘的春节,我被分配了一篇写作文的任务,让我对这个独特的假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以下是热心网友“dujxd3”分享的难忘的春节写作文(共8篇),供大家阅读。
原野中白雪皑皑,雪早已停了,天也快黑了,家家户户都已新桃换了旧符——过年了。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不为别的,因为只有在那天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放烟花,也只有春节,我们一大家老老少少才会聚在一起。大人们喝酒聊天,谈论这一年的大事小事,我们小孩子很快地吃一些喝一些之后,便玩得不亦乐乎,追着,笑着,叫着。在大人们的腿边,桌子边转来转去,这时,大人们便会说,“吵死了,都出去闹去。”我们便笑着一阵风似的跑出去,放烟火、打雪仗。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放烟花的情景。
那时我胆子特小,可还特别想玩。我拿着打火机,慢慢弯下腰,小心翼翼地靠近烟花的引线,紧张地几次都没打着火,我的一个哥哥在边上直说,“让我来”,我又怕又不舍,拿着烟花的姐姐也说“别急别急”,我又一次摁动打火机,急忙靠近导线后,转身就跑,还差点滑倒,周围哥哥姐姐们哈哈大笑,我再回头一看,根本没点着。我红着脸,又气又恼地跑回去,对着导线使劲摁下打火机,“吱吱”火花欢快地叫着,点着了!姐姐把烟花塞到我手里,我赶紧把烟花举向空中,兴奋的手心直冒汗。不一会,就感觉手中的烟花棒抖动了一下,噗地一声,一个火星飞向空中,哗啦啦,在空中变成一个漂亮的花球,我们都叫了起来,噗地一声,又一个飞向空中。大家都点燃了手中的烟花,比赛着谁的烟花飞得高,谁的烟花更好看,欢声笑语伴着劈啪啪的烟花声响彻整个院子。
过年,自然不仅只放烟花,我会为吃到包有橘子的饺子而兴奋不已;为除夕夜的压岁红包眉开眼笑;为那天的春节晚会夜不能寐……
花开了几载,树木绿了几春,时隔多年,又是春节,街上人潮涌涌,热闹依旧,但是我的春节却因老家的拆迁而冷清了许多。大哥哥大姐姐们有的已结婚,忙着春节拜年,年岁相仿的小伙伴也因住得远而很难聚在一起。往年贴春联是一家贴完再贴另一家,几个小孩大年三十吃过午饭要热热闹闹忙一个下午,现在贴春联成了我的独角戏。烟花也还放,只是好像少了许多的激情,不知不觉中,年味淡了。
走在人潮中,感受春节的脚步,有的匆忙,那是在置办年货;有的悠闲,那是万事俱备,只等新年的钟声敲响。突然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爸爸,快看,烟花,我要烟花!”我哑然一笑,小朋友雀跃的身影在我眼前飞舞,仿佛年少的我。我细看周围,每个人的脸上的喜悦、欢愉是那么的真切。年,何成有变?想到这,我的心头一热,加快了脚步,今年的春联还没贴呢。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随着中央电视台零点钟声的响起,新的一年——羊年来到啦!
大年初一的早晨,太阳公公早早露出了笑脸,它笑得那么开心,那么灿烂。是啊!新的一年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期盼、新的祝福、也给人们创造了亲人团聚的机会。我们家的大年初一就是在团聚的氛围中度过的。
我们全家在奶奶的带领下乘车来到了爷爷的故乡——鄂州。武汉至鄂州相距70公里,汽车行驶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透过车窗望去,一幢幢高楼整齐的排列着,树木、花圃错落有致。蓝蓝的天空中,一群群快乐的小鸟在飞翔。平时我最羡慕的就是小鸟,今天过年了,我也变成了一只快乐的小鸟,高高兴兴回老家过新年。
在鄂州,有我的叔叔、婶婶、哥哥、姐姐。我们的到来,给他们增添了节日的欢乐,全家十余人围在一起吃了一餐丰盛的团年饭。长辈们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红包,是对我去年学习的奖励,手揣着红包,心里暗暗发誓狗年我学习要更加努力。
饭后,在长辈们带领下,自由活动开始,我们玩耍的主题——放烟花、放鞭炮。这可是我从未玩过的新鲜玩意,五颜六色的烟花冲向天空尽情开放,好看极了,那一串串红丹丹的鞭炮,我既高兴又害怕,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使平常胆小的我捂紧了耳朵,闭上了眼睛。看到周围小伙伴们玩得兴高采烈的,我暗暗鼓励自己,今年又长大了一岁,怎么能被这小小的鞭炮吓倒了?我也加入到放鞭炮的人群。鞭炮声一声高过一声,伴着我们的欢笑声,旷野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在鞭炮声中,我觉得自信了、勇敢了。
除夕早晨,妈妈一大早就把我叫醒,说:“快点起来,去贴春联啦!”我赶快起床去刷牙、洗脸、吃早餐。然后就跟爸爸,姐姐开始贴春联了。
爸爸拿了上联,姐姐拿了下联,我拿了横批。我站在家门口,可是我一直够不到门上面,于是我踮起脚,还是差好远,我赶紧去拿椅子。贴的时候,爸爸一会说往左点,一会说往右点,又说高了……在爸爸的指挥下,我终于把对联贴好了。我站在原地看着,红红的春联给节日添加了不少的快乐气氛。
晚上,我们一家热热闹闹地吃完年夜饭,就开开心心地看春晚了。这真是一个难忘的春节呀!
我最喜欢传统节日中的“春节”。每次过节日我都是最晚才起床。但今年的“春节”我起来得特别早。因为,妈妈要带我出去玩,是我向往已久的“凤山公园”。
起床后,我就和爸爸一起贴对联,放鞭炮,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放完了,妈妈也把我最喜欢吃的元宝煮好了,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吃元宝了。因为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所以把“汤圆”比喻成“元宝”,很喜庆的意思。
吃完元宝后,我就缠着爸爸妈妈赶快带我到凤山公园去玩水枪赶小鸭,我和爸爸一起坐蹦蹦车,里面有许多人在开,一不小心就撞到别人的蹦蹦车,我很害怕,但也很兴奋,把我玩的手忙脚乱。
最后,我还坐了最受刺激地“海盗船”,它一会高,一会低,荡来荡去的,就像从天上掉了下来似的,吓得许多人尖叫了起来,我也不敢抬头看下面。
不知不觉的,快到中午了,我的小嘴巴开始痒了起来,妈妈就给我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我和爸爸妈妈边走边吃,还聊天呢。
我们来到了一家玩具店,里面有各种格样的玩具。有芭比娃娃、有可爱的小熊猫、有看守门得小狗······我看到这些东西都十分可爱,真让我爱不释手。
我最后买了一只看守门的小狗,妈妈说它是一只吉祥物有特别的意义。
小朋友们,你们在玩的过程中,一定要远离鞭炮,注意安全哦!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造就了传统节日的多种多样。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元宵节,有重阳节,还有春节……这些节日中要数春节隆重热闹了。
说到春节,还有一个关于它的传说呢!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每过365天就来村里伤人害命。每年这天村民们就纷纷逃到深山里去躲避“年”的伤害。
又到了这一天村里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乞讨者,听说了村子里有怪兽在作怪。于是在收留他的老婆婆家的门口贴红纸,屋里的灯全部打开,看起来亮亮堂堂的。等到年兽一来就开始放鞭炮。年兽见这情景吓得转头就跑,再也没有到村里来过。从此以后,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放鞭炮,贴春联,屋里灯火通明。
春节不仅有关于它的传说,还有很多习俗:有吃年夜饭、抢红包、看春晚……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看春晚了。
吃完美味的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看好看的春晚。滑稽的小品演员时不时把我和妈妈逗得哈哈大笑,这春节晚会可真有意思!
这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我很喜欢它。
”啪啪“,伴随着一声声鞭炮的响声和饺子的香气,我又到了新的春节。在大年三十儿的下午,我和朋友有个约会,那就是去放鞭炮……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如约来到了小区的中央广场。一看,罗森已经到了。我说:”罗森,咱们可以开始咱们的‘鞭炮舞会’了吧!“罗森说到:”当然,我已经准备了一个很好玩儿的游戏,开始吧!“我把袋子里的鞭炮拿了出来。这个游戏的名字叫”配音王“,规则是:每人有十根鞭炮,点上鞭炮扔出去后大叫”砰“。如果叫的声音和鞭炮响的时候一致,就得一分,积分高的为胜者。只见罗森抄起一根香,又拿出一个打火机,把鞭炮点着了。”滋滋……“,火花顺着捻儿滑了下去。罗森一咬牙,使劲一扔,大叫”砰“!结果快了一点儿。我又炮制一番,结果慢了许多。最后,我得了一分,他也得了一分,打了个平手。
第二个项目是”碎石功“。我们先挖了个很长的坑,把一长串挂鞭放进去,再把挂鞭埋了起来,只剩下一根长长的捻儿露在外头。我们又找来许多石头,放在上面。最后,把挂鞭的捻儿点燃。随着”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我们一年的压力、伤心都和裂开的鞭炮、飞去的碎石一起消散……到了这时,我们开始点礼花,一条条巨龙飞上云霄……怎么样?讲到这儿,我想你应该心动了吧?如果你也是个放鞭炮爱好者,我请你明年共度这样难忘的春节。
新年的钟声,是东方破晓的第一缕灿烂阳光,是新年伊始奏响的第一曲优美音符,是新的盛典,新的篇章。年,是联系家庭的纽带,外出打工的,外地读书的,远嫁他乡的,都要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
不经意间,猛地抬头发现世界变了。从昨日的简单朴素变成了今日的绚丽热闹。不知何时起,那硕大的红灯笼跳上了高楼,在风中调皮地摇动着发福的身躯;还有那一泻千里闪着金灿亮光的对联,在各自比拼着看看谁更有才······新年踏着轻盈的脚步来了。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从这天开始就算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开始熏腊肉、灌香肠。大街小巷到处都闻得到腊香味。大人们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提到菜市场去杀。这个时候,大人们忙里忙外。磨汤圆、打糍粑、买新衣等等,这都是在备年货。夜幕降临,屋外便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俗话说“春节过得好,一年到头好”。
重庆人过节非常讲规矩,这些规矩就从除夕开始了。除夕,重庆人叫三十,也有叫年三十的。晚上,黑漆漆的夜空中便会绽放绚丽的烟花。年夜饭是必不可少的。家人们都围着桌子坐在一起,桌子上摆满了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重庆人的年夜饭里头,鱼是必需的。过年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吃鱼也有讲究。过年吃鱼的时候,只吃鱼身,要把头和尾留下,表示有头有尾。当午夜的钟声敲响时,重庆人还会吃汤圆,寓意一家团团圆圆。而吃的个数也是有讲究的:一帆风顺、双喜临门、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子登科、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
正月初一,开门大吉,这天一大早就要起来,不能睡懒觉,不然新的一年都要睡懒觉。家里的老人还会从外面捡柴回来,寓意“开门进财”。这天不能扫地和倒垃圾,这样就不会扫走屋里的财气。这天也不能睡午觉,重庆人称这为“霉睡”,是一年倒霉的意思。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初二就要开始走人户了,拜年是小孩子最喜欢的事情,虽然红包会被爸爸妈妈拿去存着,但还是可以得个小红包,出去买零食吃。重庆人还喜欢吃转转饭,就是到亲戚之间轮流吃饭,一家负责一天的饭菜。
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有时还会把硬币包在汤圆里,谁吃到就表示着在这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喜气洋洋。
一眨眼,春节便结束了。但是,屋檐下的红灯笼,地面上火红的纸屑,还有家家户户门口贴的红春联,以及小孩子手里拿着的红包,都见证了春节给我们带来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