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合集9篇】

2023-06-29 14:17:49综合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合集9篇】

  【简介】在面对破坏性地震的紧急情况下,制定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网友“hoh9623”整理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共9篇),供大家参考。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模版 篇1

  河东区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为保证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河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参照《河东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和《河东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本预案所称的地震应急,是指对破坏性和有重要影响的地震以及与地震有关、并影响社会稳定和减灾效果的事件的紧急处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破坏性地震(包括一般、严重和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应急、有感地震应急和临震应急。一般破坏性地震或有感地震发生后,由区政府领导我区的地震应急工作;严重破坏性地震或造成特大损失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即转为区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同时接受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指挥和协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区政府和有关街道办事处立即自动按照本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

  一、一般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指标低于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地震。在我省内陆发生≤Ms≤级地震,也视为一般破坏性地震。一般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震灾区和地震强烈波及区的各街道办事处要迅速了解震情、灾情,迅速报告区政府并抄送区地震局;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设立街道办事处抗震救灾机构,负责本街道办事处地震应急工作。区地震局要负责地震速报、地震灾害损失快速预评估、灾情速报和震情趋势判断等工作,并及时上报区政府和市地震局;向区政府提出应急反应建议;实施本部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工作;立即派出先遣现场工作队伍,开展地震现场考察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社会宣传等工作。区政府视灾情对灾区进行支援、慰问。

  二、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0至1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到全省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5%的地震。在我省内陆发生≤Ms≤级的地震,也可视为严重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震灾区和地震强烈波及区的各街道办事处应立即采取应急行动,实施应急预案,并迅速向区政府报告;区政府迅速做出应急反应并报告市政府。

(一)街道办事处的应急行动有关街道办事处迅速了解震情、灾情,报区政府并抄送区地震局;成立街道办事处抗震救灾机构,负责本街道办事处的地震应急工作,必要时向区政府请求实行特别管制措施。有关街道办事处抗震救灾机构要迅速组织进行人员抢救和工程抢险工作;组织对灾区的救援。

(二)区政府的应急反应

  1、区地震局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震情、灾情,并抄送区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地震趋势判定意见和应急工作建议。

  2、区政府组成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召集区地震、经贸、发展计划、民政、财政、公安、交通、卫生、建设、通信、人武、供电、物资等部门和单位通报震情、灾情;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派出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协调区人武部迅速调集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和组织有关部门对灾区进行紧急救援。必要时,区政府决定采取交通管制和重灾区特别管制等措施。

  3、区政府视灾情派工作组赴灾区进行慰问,并协助市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做好应急工作。

  4、根据灾情和受灾地区的请求,区政府确定有关部门和单位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按照区政府部署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1)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区人武部负责迅速调集部队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和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并在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及时调整抢救和抢险队伍。(2)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区卫生、防疫等部门和单位的医疗机构要迅速组织急救队伍赶赴灾区抢救伤员,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其他部门的医疗单位,也应立即派出医疗队,赶赴灾区进行抢救伤员。区卫生局负责迅速组织有关单位向灾区提供药品和医疗器械。(3)交通运输保障区交通、公路、交警等部门负责尽快恢复被毁坏的公路、桥梁等设施和采取交通管制措施,优先保证抢险救灾人员、物资的运输畅通和灾民的疏散;协助先遣现场工作队伍尽快抵达震中区开展地震现场监测预报、宏观考察、灾情调查评估等工作;必要时,可以调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民用的运输力量。(4)通信保障区内各通信公司负责尽快组织力量恢复被毁坏的通信设施,迅速启动应急通信系统,优先保证区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及部门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与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通信畅通;架设临时专用线路,尽快恢复民用通信;优先抢修、恢复城区通信。(5)电力保障区供电公司要迅速调集抢修队伍,尽快恢复被毁坏的送、发、配电设施和电力调度通讯系统等,保证灾区用电;优先抢修、恢复城区供电;对储有可燃气(液)体的厂矿企业恢复供电时,必须坚持先检修后供电的程序。(6)粮食、食品、物资供应区经贸、粮食、供销等部门负责调运粮食、食品(饮用水)与救灾物资,保证灾区必需的供应,尽早恢复商业经销活动。(7)灾民安置区民政局负责调配救灾物品,转移和安置灾民,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妥善处理死亡者的善后事宜以及统计灾区伤亡人数等工作。(8)城区基本设施抢险与应急恢复区建设局负责组织力量对城区破坏的供水、燃气热力、道路和重要设施进行抢险、排险,尽快恢复城区基础设施功能;鉴定可利用的房屋,供灾民和抗震救灾人员使用。(9)维护社会治安区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要加强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预防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根据震情组织实施道路交通管制,保障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事先拟订重灾区特别管制措施,震后迅速报批、公布和执行。区人武部民兵组织要协助维护社会治安。(10)重要目标警戒区公安分局要增加警力,加强对区委、区政府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储备仓库、救济物资集散点、看守所等重要目标的警戒。(11)消防区公安消防部门要严密监控火灾的发生,及时排除火灾事故,防止火灾扩大和次生灾害发生。(12)次生灾害防御与排险区经贸、建设、环保、国土资源、水务、供电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对本系统处于灾区易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排除险情,并加强监控,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13)地震监测预报与灾害评估区地震局要加强地震现场震情监测预报和震情、灾情速报,按照省、市地震局的统一部署,协助布设震中区临时地震台(站);在省、市地震局的指导下,作出震后48小时内地震趋势判定意见和初步确定地震类型,对较大余震争取做出临震预报;配合省、市地震局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调查与评估及地震宏观考察等工作。区发展计划、经贸、民政、建设、统计等部门要抽调有关业务和管理人员,参与震灾损失调查与评估工作。(14)区委宣传部、区广播电视局、地震局要按照《山东省防震减灾应急宣传预案》和《山东省关于震情报道统一口径的规定》及《山东省防震减灾强化宣传提纲》的要求,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并做好宣传报道工作,鼓励、动员民众战胜地震灾害,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安定民心,共建家园。(15)经济补助及补偿区财政局负责及时安排、拨发抢险救灾的补助资金和灾区救济补助资金。区民政局要及时为灾区发放救灾款。各保险公司要尽快查勘灾情,为已投保的受灾单位和居民理赔。(16)地震应急工作综合协调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为地震应急工作综合协调机构,负责贯彻落实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决策和下达的任务,协调各抗震救灾部门开展工作,全面了解抗震救灾情况,向上级业务部门、区委、区政府汇报震情、灾情和救灾情况;负责接待上级和外来人员等工作。(17)其他紧急事项由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指定有关部门负责。

  三、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数超过10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全省上年国内生产总值5%以上的地震。在我省内陆发生Ms≥级地震,也可视为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立即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区政府领导要迅速召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紧急会议,通报震情、灾情;区地震局为指挥部办事机构;区政府有关部门设立部门地震应急机构,负责本部门地震应急工作并派出联络员参加指挥部办公室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要求立即采取应急行动,实施应急预案。

  四、区抗震救灾指挥、办事机构及其职责

(一)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组成、主要职责及应急决策。

  1、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组成总 指 挥:区长副总指挥:副书记、副区长各一名,区人武部部长基本成员: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公室、计划、经贸、财政、民政、地震、安全、公安、卫生、建设、水务、农业、交通、通信、统计、广播电视、粮食、供电、人民保险、人寿保险等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的其他成员,根据灾情需要由总指挥随时召集。

  2、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主要职责(1)向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报告灾情和救灾应急方案及救灾中发生的重大问题。(2)确定和宣布震后应急或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3)统一领导全区地震应急、抗震救灾工作,部署和监督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派出地震灾区现场指挥人员,组织灾区现场指挥部;决定派出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协助、配合省、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及部队派遣的抢险救灾队伍开展抗震救灾工作。(4)指导抢险救灾,协调解决地震应急和抗震救灾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5)因严重破坏性地震应急需要,决定在灾区实行和解除特别管制措施。(6)统一把握震情、灾情宣传报道口径。(7)协调跨区抗震救灾工作和临震应急事项。

  3、特大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就以下重大事项做出应急决策:(1)根据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决定,公告灾区进入地震应急期的起止日期及区域范围。(2)决定和公告成立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其主要成员。(3)决定派出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4)请求市政府提供紧急支援。

(二)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的组成、主要职责及应急行动。

  1、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的组成主任:区地震局局长成员:区委宣传部、区人武部、区政府办公室、计划、经贸、财政、公安、安全、卫生、建设、水务、农业、交通、通信、统计、广播电视、粮食、供电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办公室设在区地震局。

  2、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的主要职责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险情,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并报市政府;负责与区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有关部门保持联系;贯彻落实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决策和下达的任务;协调各部门开展地震应急工作;负责接待上级慰问团和地震现场工作团,处理咨询等有关事宜。

  3、特大或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采取以下应急行动:(1)地震发生2小时之内,召开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基本成员单位紧急会议,通报震情、灾情,研究部署地震应急工作,对地震应急工作实行集中领导。(2)立即组织和启动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工作。(3)向灾区派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及医疗救护队,并采取相关有效措施防止疫情发生。(4)迅速派出由区人武部、区政府办公室、地震局、广播电视局等单位组成的灾情、险情调查小组,对地震灾区的震中位置、地震烈度、震害损失等情况进行核实、报告,对灾区房屋和桥梁、水库、公路等重要工程及大型企业破坏情况进行调查、录像,及时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并提出抢险救灾的重点和队伍进入灾区应回避的路径等建议。建议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灾情、险情的发展,不断增派、调整抢险救灾队伍。(5)迅速组成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先遣队,赶赴重灾区直接组织指挥抗震救灾。先遣队应包括区人武部、区政府办公室、地震、公安、安全、民政、通信等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及从事地震现场监测和通讯保障工作的人员与装备。(6)迅速汇总灾情,在震后2小时内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及省、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首次报告震情、灾情、险情及已采取的抢险救灾措施,及时提出请求紧急支援的项目和内容。(7)部署向灾区实施紧急支援的有关事宜。(8)及时编制《震情灾情快报》和《抗震救灾通讯》,供各级各部门参阅并作为宣传部门报道依据。本预案实施后,2001年制定的《河东区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政发〔2001〕11号)同时废止。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篇2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1.目的为保证地震应急工作有效的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减轻经济损失,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活动。

  3.应急处理原则

  震情发生前的准备工作;

  发生震情时的应急疏散工作;

  发生震情后的紧急救援工作;

  震情结束后的生产生活次序恢复工作。

  4.职责

  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组员:xxx/xxx/xxx/xxx

  .1负责组建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统一实施抗震救灾应急管理;

  .2负责制定破坏性应急预案和所形成的文件的管理(包括文件的修改工作)与发放;

  .3负责应急指挥工作,协调小组各成员开展抢险救灾;

  .4组织召开公司震救灾指挥部或小组工作会议,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应急工作方案;

  .5地震发生后,负责公司抗震救灾应急工作的指挥,领导各专业工作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抗震救灾。

   后请保障

  组长:xxx

  组员:xxx/xxx/xxx/xxx

  .1xxx职责

  .全面负责地震应急工作,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知识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应急意识和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制定培训计划,使相关人员清楚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职责;

  .震后做好员工心理疏导工作,避免出现恐慌。

  .2xxx职责

  .进行应急资金的调度及所需物资、装备、设备、器材的供应;负责接待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

  .负责轻伤员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重伤。

  .3xxx职责

  .全面检查公司的通讯线路和网络;

  .对公司重要的资料、数据进行备份。

  应急疏散组

  组长:xxx

  组员:xxx/xxx/xxx/xxx/xxx/xxx

  xxx负责一楼圆弧办公区,胡晓东在王沛不在或不能执行分配职责是执行其职责;雷耀仓负责一楼方形办公区,xxx在xxx不在或不能执行分配职责是执行其职责;xxx负责二楼圆弧办公区,xxx在xxx不在或不能执行分配职责是执行其职责;xxx负责二楼方形办公区,xxx在xxx不在或不能执行分配职责是执行其职责;xxx负责负责二楼新办公区,xxx在xxx不在或不能执行分配职责是执行其职责;生产线当班主管负责生产区域,当班技术员在当班主管不在或不能执行分配职责是执行其职责

  4.按照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演练计划,组织各区域员工进行应急演练,并在演练之后,评价演练的效果,提出改进的意见;

  4.按照后勤保障部门的培训计划, 组织各区域员工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确保相关人员清楚应急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职责;

  4.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时,具体负责各区域员工就近避震,并组织有序、快速疏散;

  4.震后开展或配合有关部门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设施;

  安全保障组

  组长:xxx

  组员:xxx/xxx/xxx/xxx

  4.负责保障后勤用车;

  4.负责组织人员对重点部位的安全保护工作,避免哄抢和人为破坏;

  4.负责组织抢险救灾队伍进行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人员;

  .4负责预防、处理火灾等突发事件;

  .5负责组织人员抢救重要财产、档案等。

  5.震前准备

  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1制定公司地震应急疏散平面图,包括设立紧急避难场所并设置标志等。利用公司篮球场、绿地和空旷地带,以方便疏散为原则;

  .2组织召开公司震救灾指挥部或小组工作会议;

  .3更具实际情况向各实施小组分配任务;

  .4掌握地震动态并随时向公司抗震救灾小组各组长通报,并根据机构发布的地震动态宣布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根据震情发展趋势决定员工避震疏散时间及范围;

  .5落实抢险救灾设备、物资保障。

   后勤保障组

  .1组织开展防震知识的宣传、培训,组织应急模拟演练;

  .2强化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地震信息误传和谣传,稳定公司秩序。

  .3负责抗震物资的储备,包括应用水、食物、急救用品、消毒剂等;

  应急疏散组

  5.会同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紧急撤离路线;

  5.配合后勤保障部门做好员工思想安抚工作。

  安全保障组

  5.全面检查公司安全消防设施是否在岗、在位,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5.将公司存在的易然、易爆、危险化学品移至空旷无人地带或其它安全区域;

  5.督促公司重点部位,采取紧急措施和特殊保护措施。

  6.迎震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公司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员工疏散、抢险救援等应急处置工作;

  厂务部迅速关闭、切断输电(应急照明系统除外)、燃气、供水系统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各应急疏散组成员迅速组织员工撤离;

  撤离时可用背包或其他物品遮挡头部,从最近、最安全的通道离开;

  安全撤离后各办公区、生产车间和库房主管组织员工集合清点人员和受伤人员;

   后勤保障组会同安全部立即组织开展自救互救,对需要救治的伤病员组织现场抢救;

  安全保障组组织公司内搜救工作,协助专业救援队抢救被埋压人员。

   后勤保障组协助卫生医疗救护队抢救伤病员、开展厂区疾病预防和水源卫生监控等工作。

   后勤保障组对员工进行安抚工作。以免引起恐慌。

  0财务部将应急物资进行分发,并做好员工心理疏导工作。

  7.震后恢复

  厂物部、IT对震后破坏的供排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公司基础设施功能;

  安全保障组协助公安、消防部队扑灭火灾和保护公司重点文档资料、重要设施;

  安全保障组防护公司重点部位、财产、救济物品集散点、实验室的警戒,避免哄抢和人为破坏;

  联系专家对公司进行评估,是否能继续进行生产工作;

  会同公司财务部、安全部、各部门主管对公司损失进行评估;

  各项评估完成并合格后,进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勤保障组通知各办公区、生产车间和库房解除对应状态,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8.震后评估

  成员: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财务部、安全部、各部门主管

  由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带领财务部、安全部、各部门主管,组建震后评估小组;

  先由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从厂房外观的损坏程度对厂房进行评估,是否可进入;

  .1厂房整体结构是否变形、倾斜、下陷、倒塌;

  .2墙体脱落情况是否严重,有无再次脱落的现象发生;

  .3检查厂房外部有无裂缝,裂缝大小和所在位置,判断厂房是否由倒塌的可能;

  在可以进入的情况下由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带领财务部、安全部、各部门主管,进入厂房内部,检查厂房墙、柱、梁等主体结构,评估厂房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或加固后使用;

  8.查看墙壁的砖体、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等主体结构是否出现断开、裂缝;

  8.出现裂缝的地方即把开裂处的抹灰层打开,看看里面墙壁的砖体、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等主体结构是否开裂;

  8.查看生产设施、办公设施是否完好,可以进行生产、办公;

  8.查看生活用水是否正常,有无异味等;

  .5从水表处检查有无漏水现象;

  .6查看供电设施是否完好,能否正常提供生产、办公和照明用电;

  .7查看线路、用电设施有无漏电短路等现象,是否能正常使用;

  人员伤亡统计

  8.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对伤亡人员进行统计;

  财务部对公司总损失作出评估。

  9.建筑的地震破坏划分

  基本完好:一般不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

  .1外观:无变形、倾斜、下陷、倒塌的情况;

  .2水、电、通讯:设施完好,经过简单处理即可投入使用;

  .3主体结构房屋裂缝:承重构件完好,个别非承重构件轻微损坏;

  .4裂缝:无沉降裂缝、变形裂缝、结构裂缝。

  轻微损坏:不需修理或需稍加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1外观:无变形、倾斜、下陷、倒塌的情况;

  .2水、电、通讯:设施完好,经过简单处理即可投入使用;

  .3主体结构:个别承重构件轻微裂缝,个别非承重构件明显破坏,附属构件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4裂缝:无沉降裂缝、变形裂缝、结构裂缝。

  中等破坏:需一般修理,采取安全措施后可适当使用;

  9.外观:有轻微变形、倾斜、下陷、倒塌的情况;

  9.水、电、通讯:设施基本完好,经过修复可投入使用;

  9.主体结构:多数承重构件轻微裂缝部分明显裂缝;个别非承重构件严重破坏;

  9.裂缝:有小量的沉降裂缝,无变形裂缝、结构裂缝。

  严重破坏:需大修、局部拆除;

  9.外观:有变形、倾斜、下陷、倒塌的情况;

  9.水、电、通讯:设施受到损坏,不能修复;

  9.主体结构:多数承重构件严重破坏或部分倒塌,需采取排险措施;

  9.裂缝:出现较大缝宽的沉降裂缝、变形裂缝且缝宽在发展和结构裂缝三种则属危险裂缝,需要建筑专家作现场鉴定分析。

  倒塌:多数承重构件倒塌。需拆除

  10.应急电话

  生命急救120火灾急救119治安事件110

  华西医院附一院:-成都市人民医院:

  11.附件

《建筑损害评估表》

地震应急预案 篇3

一、总则

  1.编制目的及依据

  为保障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县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镇实际,编制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行政区域内发生地震事件或周边地区地震对本镇造成影响的地震事件的应对处置。

  3.地震应急响应分级与启动条件

  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

  本镇境内发生地震,或邻近地区发生地震波及本镇,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时,启动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流程。

  有感地震应急响应

  本镇境内发生有感地震,或邻近地区发生地震本镇有感时,启动有感地震应急响应流程。

  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

  当本镇境内出现地震谣传,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时,启动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二、组织机构

  成立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全镇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县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成立后,镇抗震救灾先期处置工作结束。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县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领导下,继续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三、主要职责

(一)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启动运作,召开指挥部会议,部署抗震救灾任务,开展地震应急先期处置。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灾情收集与上报

  分管民政的镇领导负责灾情收集与上报工作。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尹曙亮、刘殿如等赶赴灾区。

(1)开展人员伤亡数量、地震灾区范围、建构筑物和基础设施破坏程度等调查;

(2)开展地震宏观异常现象、社会影响和地质灾害等调查;

(3)每隔1小时通过电话或通讯软件等向镇指挥部报告一次。

  2.抢险救灾

  镇长或党委副书记负责人员抢救工作。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尹曙亮、刘殿如等赶赴灾区各村(居)。

(1)组织救援人员搜索营救被困群众,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2)配合上级救援队伍开展抢救工作。

(3)严密监视灾区火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迅速上报,并组织抢救队抢救人员和物资,防止次生灾害的扩大蔓延。

  3.伤员救治

  分管医疗卫生的镇领导负责伤员救治工作。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孙刚、胡雪等赶赴镇卫生院和震区医疗点。

(1)组织开展伤员救治工作,视情况需要,在人员伤亡集中的村(居)设置医疗救护点;

(2)医疗救护力量不足时,提出请求支援方案。

(3)加强卫生防疫工作,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

  4.治安维护

  分管治安的镇领导负责治安维护工作。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石成喜、郑标等,组织派出所公安民警和骨干民兵分组行动。

(1)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做好震区社会秩序维护工作;

(2)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

(3)做好党政机关、水电设施、银行等重点目标保护工作。

  5.宣传报道

  分管宣传的镇领导负责,孙明军、孙志宇等共同参加,做好震后的宣传报道工作。

(1)通过各种手段动员全镇力量,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2)迅速与县地震部门取得联系,了解震情及地震发展趋势,按照上级统一口径,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

(3)做好舆情收集分析,每隔1小时通过电话或通讯软件等向乡(镇)指挥部报告一次,如有负面舆情,立即报告;

(4)配合上级做好媒体接待和社会各界来访工作。

  6.综合保障

  镇分管政工领导负责地震应急保障工作,李磊、邵坤等协助。

(1)做好全镇应急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

(2)做好上级救灾人员接洽工作,协助安排办公、食宿、向导等相关事宜。

(3)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灾民转移安置、物资发放等工作。

(二)有感地震应急响应

  有感地震发生后,镇党委和政府主要职责是:

  1.尽快收集震情、社情信息,上报县政府;

  2.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维护社会稳定;

  3.协助地震部门开展地震科学考察等。

(三)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

  当本辖区内或邻镇出现地震谣传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时,负责宣传报道工作的人员迅速收集掌握谣传范围、内容等基本信息,上报县政府及县地震局,协助上级公安、宣传、地震等部门做好谣言传播来源调查和宣传辟谣工作。

四、应急结束

  地震灾害的紧急处置工作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后果基本消除,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宣布灾区震后应急期结束时,我镇地震应急结束。

五、其他事项

  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镇党委和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发布并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为提高预案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需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预案的更新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2.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地震应急预案 篇4

  一、演练目的:

  1、使全校师生了解紧急疏散知识。

  2、掌握地震火灾等情况发生时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

  3、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能力和应变的能力。

  二、演练对象:

  良浩小学全体师生

  三、演练时间:

  20年9月12日下午

  四、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紧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确保演练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五、演练内容:

  1、紧急疏散;

  2、安全撤离。

  六、实施过程:

  1.正式演练前准备工作:

(1)由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紧急疏散知识,让师生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

  动作要领:

①开始时,教师喊:“紧急疏散!”,学生迅速做好紧急疏散准备。紧接着教师喊:“按顺序安全疏散!”。

②约1分钟学生迅速按出操队形排好队。

③教师喊:“开始撤离!”,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按出操路线安全而有序地撤离。

(2)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并进行就地避震和安全撤离演练。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紧急疏散意识,明确开展演练的意义。

  2、正式演练前

(1) 全体师生在教室里,校长进行最后动员部署,并提出注意事项(如安全、口令等)。

  安全方面应强调:

①就地避险时,要注意保护好头部和眼睛,以免被桌椅碰伤。

②撤离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有序、快速”,首先要保证“安全、有序”。学生在撤离过程中,特别在楼梯口,不准相互推、拉、挤。

③个演练过程应保持紧张、严肃,不准喧哗。

  号令:师生要统一听从号令指挥。第一次号令表示紧急情况发生,要求就地避险(请同学们立即蹲到桌下别动);第二次号令表示险情已过,要求各班根据广播安全有序撤离。

(2)学生回到各自教室

  3、正式演练:

(1) 紧急疏散:

  听到第一次号令后(广播),按上述动作要领的要求,教师迅速指挥学生撤离。

(2) 安全撤离:

  听到第二次号令后(大约2分钟过后),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排队撤离,依照按出操的顺序,安全而有序地通过楼道,集结到操场指定位置上(联合晨会对形排列)。

  七、演练结束

  请班级教师清点本班学生人数,并按顺序向校长报告:----班紧急疏散完毕,全部安全撤离。

地震应急预案 篇5

  我市地处山西地震带南端,地质构造复杂,地震环境恶劣,多年来一直被国家列为地震重点防御区和可能发生中强度地震值得注意的危险区。为做好地震的防预工作,保护我校师生的生命和学校财产不受损害,结合第十五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确定的主题“加强疏散演练,确保学生平安”教育学生有序上下楼、文明把路行。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坚决避免侥幸心理,开展疏散演练活动。特制定(实验小学地震应急预案及保障方案)。

  一、地震应急领导机构

  地震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吕钦平

  副组长:张水莲米惠珍

  成员:全体教师

  地震应急速报小组:

(1)指挥组与向上级汇报组:校长及校委会

(2)疏散组:教导处

  二、紧急疏散原则

  指挥得力、谨慎从容、全体动员、保护师生、减少损失。

  三、地震临震应急反应

(一)紧急避震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2、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听到第一声钟响,要迅速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6、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7、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二)紧急疏散:根据学校各年级所处位置及学生年龄特点,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听到哨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本班级学生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钟后没有大反应,学校再次吹响哨声,各班级应马上按照学校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

  2、撤离顺序:前后楼各按预设好的路线撤离。

  在撤离时给学生讲清楚,地震时第一不能跳楼,第二不能一窝蜂似地往外挤,应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一齐行动,把桌椅摆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操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震后有秩序的撤离。

  要求:

  1、做到不惊慌、采取就近避险。

  2、必须按疏散线路疏散,下楼时各班成两路纵队下楼,以免碰撞、拥挤、踩伤。疏散时要按指定路线,不要拥挤。

  3、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4、当堂教师负责指挥学生疏散,不得擅离岗位,有秩序将学生撤离到操常

5、楼梯口要有教师指挥。

  楼梯口具体负责疏散教师:后勤组教师各班班主任、数学教师——负责自己班级。

  6、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7、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8、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9、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地震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合,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校长报告。

  到达集中地后,要蹲下,清点人数

(三)自救互救

  疏散后,各工作小组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震后的自救工作。

(一)灾情速报

  灾情速报对象:灾情内容向学区主要领导汇报。震后,每天要进行零汇报。

(二)灾情速报的内容包括:震感、人口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等情况。

(三)速报程序:

  1、发生有感地震或破坏性地震后,在20分钟内向教育局领导报告。

  2、学校应急疏散领导小组立即启动相应的地震应急预案,在1小时内了解下列情况:

(1)影响范围:指地震造成有感程度和破坏范围。

(2)人口影响:指人员伤亡情况。

(3)经济影响:指地震对建(构)筑物、重要设施、设备的损坏与破坏等情况,对学校财产的损失等。

  3、地震灾情的速报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专人负责和按程序速报的原则。

  四、本实施细则依据于(国家地震应急预案),自预案启动时同时实行,望各涉及人员及全体教师认真履行。

地震应急预案 篇6

  1、总则

  编制目的

  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地震应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发生地震及火山灾害和国外发生造成重大影响地震及火山灾害的应对工作。

  工作原则

  抗震救灾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军地联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地震灾害发生后,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立即自动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前期处置工作。省级人民政府是应对本行政区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的主体。视省级人民政府地震应急的需求,国家地震应急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支持。

  2、组织体系

  国家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局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工作。

  必要时,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在地震灾区成立现场指挥机构,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地方抗震救灾指挥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当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组织等,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3、响应机制

  地震灾害分级

  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级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级以上地震,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2)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级以上、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级以上、级以下地震,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3)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级以上、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级以上、级以下地震,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4)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

  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级以上、级以下地震,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分级响应

  根据地震灾害分级情况,将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Ⅰ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

  应对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Ⅱ级响应。由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根据情况,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国家地震应急工作。

  应对较大地震灾害,启动Ⅲ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Ⅳ级响应。在灾区所在省、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支持下,由灾区所在县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地震应急工作。中国地震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灾区需求,协助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地震发生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其他特殊地区,可根据需要适当提高响应级别。地震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灾情及其发展情况对响应级别及时进行相应调整,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

  4、监测报告

  地震监测预报

  中国地震局负责收集和管理全国各类地震观测数据,提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年度防震减灾工作意见。各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机构加强震情跟踪监测、预测预报和群测群防工作,及时对地震預測意见和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研判。省级人民政府根据预报的震情决策发布地震預報,组织预报区加强应急防范措施。

  震情速报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快速完成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震源深度等速报参数的测定,报国务院,同时通报有关部门,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灾情报告

  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时将震情、灾情等信息报上级人民政府,必要时可越级上报。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民政部、中国地震局等部门迅速组织开展现场灾情收集、分析研判工作,报国务院,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公安、安全生产监管、交通、铁道、水利、建设、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及时将收集了解的情况报国务院。

  5、应急响应

  各有关地方和部门根据灾情和抗灾救灾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搜救人员

  立即组织基层应急队伍和广大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同时组织协调当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地震、消防、建筑和市政等各方面救援力量,调配大型吊车、起重机、千斤顶、生命探测仪等救援装备,抢救被掩埋人员。现场救援队伍之间加强衔接和配合,合理划分责任区边界,遇有危险时及时传递警报,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

  迅速组织协调应急医疗队伍赶赴现场,抢救受伤群众,必要时建立战地医院或医疗点,实施现场救治。加强救护车、医疗器械、药品和血浆的组织调度,特别是加大对重灾区及偏远地区医疗器械、药品供应,确保被救人员得到及时医治,最大程度减少伤员致死、致残。统筹周边地区的`医疗资源,根据需要分流重伤员,实施异地救治。开展灾后心理援助。

  加强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及时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消毒,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监督;妥善处置遇难者遗体,做好死亡动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粪便等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加强鼠疫、狂犬病的监测、防控和处理,及时接种疫苗;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

  安置受灾群众

  开放应急避难场所,组织筹集和调运食品、饮用水、衣被、帐篷、移动厕所等各类救灾物资,解决受灾群众吃饭、饮水、穿衣、住处等问题;在受灾村镇、街道设置生活用品发放点,确保生活用品的有序发放;根据需要组织生产、调运、安装活动板房和简易房;在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器材,严防火灾发生。救灾物资优先保证学校、医院、福利院的需要;优先安置孤儿、孤老及残疾人员,确保其基本生活。鼓励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安置受灾群众。

  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抚慰遇难者家属;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灾区学校复课。

  抢修基础设施

  抢通修复因灾损毁的机场、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协调运力,优先保证应急抢险救援人员、救灾物资和伤病人员的运输需要。抢修供电、供水、供气、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和应急工作需要。

  加强现场监测

  地震局组织布设或恢复地震现场测震和前兆台站,实时跟踪地震序列活动,密切监视震情发展,对震区及全国震情形势进行研判。气象局加强气象监测,密切关注灾区重大气象变化。灾区所在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安排专业力量加强空气、水源、土壤污染监测,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

  防御次生灾害

  加强次生灾害监测预警,防范因强余震和降雨形成的滑坡、泥石流、滚石等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交通堵塞;组织专家对水库、水电站、堤坝、堰塞湖等开展险情排查、评估和除险加固,必要时组织下游危险地区人员转移。

  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备、输油气管道、输配电线路的受损情况排查,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对核电站等核工业生产科研重点设施,做好事故防范处置工作。

  维护社会治安

  严厉打击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等违法犯罪行为;在受灾群众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增设临时警务站,加强治安巡逻,增强灾区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对党政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储备仓库、监狱等重要场所的警戒,做好涉灾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开展社会动员

  灾区所在地抗震救灾指挥部明确专门的组织机构或人员,加强志愿服务管理;及时开通志愿服务联系电话,统一接收志愿者组织报名,做好志愿者派遣和相关服务工作;根据灾区需求、交通运输等情况,向社会公布志愿服务需求指南,引导志愿者安全有序参与。

  视情开展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活动,加强救灾捐赠的组织发动和款物接收、统计、分配、使用、公示反馈等各环节工作。

  必要时,组织非灾区人民政府,通过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形式,对灾区群众生活安置、伤员救治、卫生防疫、基础设施抢修和生产恢复等开展对口支援。

  加强涉外事务管理

  及时向相关国家和地区驻华机构通报相关情况;协调安排国外救援队入境救援行动,按规定办理外事手续,分配救援任务,做好相关保障;加强境外救援物资的接受和管理,按规定做好检验检疫、登记管理等工作;适时组织安排境外新闻媒体进行采访。

  0发布信息

  各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按照分级响应原则,分别负责相应级别地震灾害信息发布工作,回应社会关切。信息发布要统一、及时、准确、客观。

  1开展灾害调查与评估

  地震局开展地震烈度、发震构造、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工程结构震害特征、地震社会影响和各种地震地质灾害调查等。民政、地震、国土资源、建设、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灾区范围、受灾人口、成灾人口、人员伤亡数量、建构筑物和基础设施破坏程度、环境影响程度等,组织专家开展灾害损失评估。

  2应急结束

  在抢险救灾工作基本结束、紧急转移和安置工作基本完成、地震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以及交通、电力、通信和供水等基本抢修抢通、灾区生活秩序基本恢复后,由启动应急响应的原机关决定终止应急响应。

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篇7

  为确保我镇地震应急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开展,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成县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及我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方针和原则

(一)指导方针。防震减灾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落实震前、震时、震后各项防震减灾工作措施。

(二)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原则;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以先进技术手段为支撑,进行科学决策;建立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发挥人民群众在自救呼救和震后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全镇区域内发生的地震灾害事件(含有感地震事件)的应急处置。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及主要职责

  镇党委政府成立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调度全镇防震减灾工作。发生地震灾害事件,镇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即转为镇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组织、指挥和协调全镇抗震救灾工作。为了做好全镇地震灾害事件和其他地震事件的应对工作,纸坊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强万祥、镇长张虎林同志任组长,人大主席杨炜同志、党委副书记李春同志、副镇长李辉、杨星悦、郝会兵同志任副组长,各站所及派出所、医院、供电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地震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负责对本镇地震应急工作实施统一指挥,以及地震应急抢险救援的各项工作。

  主要职责:

  1、第一时间向县委县政府报告灾情和救灾应急方案及救灾中发生的重大问题。

  2、确定和宣布震后应急或临震应急期的起至时间。

  3、统一领导全镇抗震救灾工作,部署和监督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派出地震现场抗震救灾人员,协调驻点部队派遣抢险救灾部队。

  4、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协调跨镇抗震救灾工作和临震应急事项;解决协调抗震救灾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5、根据破坏性地震应急需要,向县政府请求在灾区实行和解除特别管制措施。

  6、及时掌握灾情、震情、险情及其发展趋势,请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实施对口紧急支援。

  7、统一把握震情、灾情报道口径。

(二)办事机构及主要职责指挥部下设“一室七组”,即抗震救灾办公室、宣传报导组、安全保卫组、医疗救护防疫及人口疏散组、抢险救灾及生活物资供应组、社会保障及恢复建设组、后勤保障组、督察工作组。

1、抗震救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党政办,主任由党委副书记李春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党政办主任苏定辉同志兼任。成员包括:党政办工作人员。

  主要工作职责:

(1)研究制定本镇应对地震事件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

(2)负责组织指挥和处置一般地震灾害事件的先期处置和善后工作;

(3)协调各组之间的关系,指导各村开展地震事件的应对工作;

(4)负责对外的联络和接待工作。

(5)负责处理办公室日常工作。

(6)完成好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宣传报导组

  宣传报导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组长由苏定辉同志兼任,成员由党政办成员组成。主要职责:

(1)按照规定进行应急宣传,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在广播上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镇力量,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3)宣传抗震救灾工作中典型事迹与模范人物,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3、安全保卫组

  安全保卫组办公室设在武装部,组长由武装部长郝会斌同志兼任,副组长由派出所所长王小强同志兼任,成员由武装部、派出所成员组成。

  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地震应急的社会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2)当地震发生后,加强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实施紧急防范措施,全力维护灾区的社会稳定工作。

(3)负责组织对要害部门、金融单位等重要目标的警戒。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水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和扩大蔓延。

(5)协助民政部门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

(6)必要时负责组织动员和征用其他部门及社会的交通设施装备,保证地震应急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和灾民、伤员的疏散转移。

4、医疗救护防疫及人口疏散组

  医疗救护防疫及人口疏散组办公室设在镇计生办,组长由武装部长郝会斌同志兼任,副组长由镇卫生院院长胡志锋同志、计生办主任陈海洲同志担任,成员由卫生院、计生办工作人员、各村党支部书记、辖区学校校长组成。

  主要职责:

(1)负责迅速组织医疗卫生救援队伍进入地震灾区现场,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2)在监震应急期间,应储备一定数量的药品及医疗救护器械等,组织好医疗救护队待命。

(3)地震发生后,应立即奔赴灾区,利用各种医疗设施或建设临时医疗点抢救伤员。

(4)做好卫生防疫及伤亡人员的抢救、处理及疏散工作。

(5)负责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食品、饮用水源、医用放射源的安全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6)负责地震伤亡医疗救治信息报告,负责组织本镇的地震次生、衍生灾害的预防与处置工作

(7)在临震应急期间,应组织群众进行有秩序的疏散,特别要注意做好妇女、儿童及老、弱、病、残人员的疏散安置工作。

(8)地震发生后,迅速设置避难场所和救灾物资供应点。

5、抢险救灾及生活物资供应组

  抢险救灾及生活物资供应组办公室设在财政所,组长由副镇长李辉同志兼任,副组长由财政所所长苏环春同志、民政办主任赵卫东同志兼任,成员由财政所、民政办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

(1)在临震应急期间,应组织抢险救灾队伍积极开展救灾技术训练,掌握抢险救灾技术。同时,做好应急资金、物资、食品的储备工作。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迅速组织队伍奔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

(3)地震发生后,迅速组织队伍,按照全镇的统一部署,调动粮食、食品与物资,保证灾区生活必须品的供应。

(4)严密监视灾区火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迅速组织抢救队抢救人员和物资,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扩大蔓延。

(5)做好应急救济款的发放工作。

(6)积极组织灾区的转移、安置与恢复重建工作。

6、后勤保障组

  后勤保障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办,组长由副镇长李辉同志兼任,副组长由民政办主任赵卫东同志担任,成员由民政办、供电站及后勤工作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1)在临震应急期间,做好运输车辆的准备工作及救灾储

  备物资、设备的运输工作。

(2)在临震应急期间应加强对主要通讯线路的检修及通讯物资的准备工作。

(3)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抢修被损毁的线路及设施,保证救灾通讯畅通无阻。

(4)在临震应急期间,要组织力量对主要变电线路进行检修、加固。

(5)地震发生后,供电站迅速组织抢修队伍,尽快恢复被损坏的线路及设施,确保灾区正常供电。

7、社会保障及恢复建设组

  社会保障及恢复建设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办公室,组长由镇长张虎林同志担任,成员由民政、财政所、机关后勤工作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1)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立即组织队伍奔赴灾区对退休工人,低保、困难人员开展社会救助工作。

(2)迅速组织人员深入灾区,普查房屋等建筑物的损毁情况。

(3)提出重建计划,并上报镇党委、镇政府。

(4)积极争取外援和筹措资金。

8、督察工作组

  督察工作组办公室设在纪检办公室,组长由纪检书记李春同志兼任,成员由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1)在临震应急期间,对各组开展的地震应急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督查各工作组履行责任情况、开展救助落实情况。

(3)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对在处置因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四、应急响应

  1、响应程序地震灾害发生后,根据震情和灾情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组织领导应急工作。根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稳定社会、安定民心等工作,及时向上级政府和地震部门报告震情、灾情和应急工作情况。

  2、指挥协调

(1)一般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各村、各单位在半小时内向办公室汇报灾情,之后每隔一小时向办公室汇报灾情,办公室每隔一小时向镇地震处置指挥部报告情况,同时向县地震应急指挥部汇报灾情。

(2)中等级严重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中等破坏性地震中等或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各工作组成员迅速到位,按照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开展救灾工作。迅速向县政府及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

(3)临震应急反应。镇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

  议,研究布置应急准备工作。各工作组立即行动起来,确保通讯畅通,集结抢险救灾队伍,随时准备工作。积极储备救灾资金、物资和食品。加强全镇的保卫工作,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3、紧急处理

  地震灾害现场实行政府统一领导、现场指挥部综合协调、各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工作体制。

  地震现场紧急处理的主要内容。

(1)尽快沟通、汇集和上报地震破坏、人员伤亡和被压埋的情况、灾民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动进展情况;

(2)分配救援任务、划分责任区域、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

(3)必要时采取紧急防御措施,及时疏散群众,组织建筑物的安全鉴定,查明次生、衍生灾害或威胁,组织力量消除次生灾害的发生;

(4)组织抢修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生命线设施;组织救援物资的接收与分配。

(5)协助上级业务部门进行灾害损失调查、灾害损失评估等工作。

  4、应急行动

(1)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

  指挥部根据灾害种类和分布情况,迅速组织搜救被压人员,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

  正常。

(2)群众的安全防护

  灾情发生后,镇政府应及时制定具体的群众能够疏散撤离方式、程序、行动组织指挥方案,规定疏散的范围、路线、避难场所和紧急情况下保护群众安全的必要保护措施,并认真落实。

(3)社会力量动员和参与

  特别重大、重大或较大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动员非灾区的力量,参加抢险救灾、动员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对灾区提供救助,根据需要开展捐款、捐物活动。

(4)应急结束

  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后,由现场指挥部组织相关小组和专家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估。应急达到以下条件:地震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置工作已经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经过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镇指挥部向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申请应急结束,由县政府批准并宣布灾区震后应急期结束后,方可终止应急状态。

五、后期处置

  1、善后处置

  地震发生后,镇应急指挥部必须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住所和应急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须

  品,做好现场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2、社会救助

  镇民政部门要发动社会、个人开展救助活动,并按有关规定做好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运输、发放工作。民政部门负责对社会捐赠资金和物资实行全过程管理和监督,确保救助资金和物资用于受灾地区和受灾群众。

  3、调查和总结

  参与地震应急工作的各相关部门、单位做好各自应急工作的总结并上报镇抗震救灾指挥部,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对应急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上报县抗震救灾办公室。

六、应急保障

  1、通信保障

  电信部门负责对通信系统的维护,制定通信系统备用方案,确保地震应急期间通讯畅通。

  2、交通运输保障

  派出所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中的交通运输保证,本着平震结合的原则,组织一定数量的应急运输工具,供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使用,并建立应急交通工具动态数据库。

  3、医疗卫生保障

  镇卫生院负责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组织应急卫生救援梯队,及时提供现场创伤医疗救治、疫情处置的基本设备,建立医疗卫生保障动态数据库。

  4、治安保障

  镇派出所负责地震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治安保障,开展群防联防。

  5、物资保障

  民政部门合理建立物资的储备网络,完善镇级救灾储备管理制度,增强镇级调控能力,必要时,可依法动员和征用社会物资。

  6、资金保障

  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所必须的专项资金由镇财政予以保障。

  7、社会动员保障镇政府建立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灾害的社会动员机制,保证在特别重大、重大或较大地震灾害发生后,能够使社会各方面力量及时、主动地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地震应急预案 篇8

  古书《隆德县志》上出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前兆现象。现代地震科学的深入研究表明,地震之前确实存在多种多样的前兆现象。地震前兆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

1、地震的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

  宏观前兆在地震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一平武7、2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出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小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昧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

——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

2、地震的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简称微观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形变异常。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球物理变化。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下流体的变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这些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3、地震观测台网

  要捕捉地震的微观前兆,就必须建立覆盖面积地区的地震观测台网,进行长时间的精密观测。

  记录地震的仪器叫地震仪、专门从事地震观测的台站叫地震台或测器台。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地震仪————“候风地动仪”。现代的地震仪已经采用了最先进的电子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甚至还有专门的海底地震仪和深井(钻孔)地震仪。相当一部分地震台站现在已经不需配备专人进行观测,就能自动记录地震信号,通过电缆或无线电波将信号自动传送到接收中心,再由计算机进行自动处理这叫做遥测地震台网,、包括四川省在内,我国许多地区都已建立了现代化的遥测地震台网。此外,还有地电、地磁、重力、地形变、地下流体等地震前兆观测台站。

  解放前,旧中国只有一个地震台、三个地震工作人员,地震事业极为落后。解放后,新中国的地震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57年、四川省第一个地震台————成都地震台,在成都西郊建立。1966年邢台地震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的地震事业加快发展步伐,1971年成立了国家地震局(现中国地震局)经过近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地震观测台网已具规模,目前,我国已建立了i000多个现代化的地震台(含地方地震台),地震观测技术广泛应用了电子、无线电传输和数字化等高新技术。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

  宏观前兆在地震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一平武7、2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出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小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昧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一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

2、地震的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简称微观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形变异常。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球物理变化。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下流体的变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这些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3、地震观测台网

  要捕捉地震的微观前兆,就必须建立覆盖面积地区的地震观测台网,进行长时间的精密观测。

  记录地震的仪器叫地震仪、专门从事地震观测的台站叫地震台或测器台。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地震仪————“候风地动仪”。现代的地震仪已经采用了最先进的电子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甚至还有专门的海底地震仪和深井(钻孔)地震仪。相当一部分地震台站现在已经不需配备专人进行观测,就能自动记录地震信号,通过电缆或无线电波将信号自动传送到接收中心,再由计算机进行自动处理这叫做遥测地震台网,包括四川省在内,我国许多地区都已建立了现代化的遥测地震台网。此外,还有地电、地磁、重力、地形变、地下流体等地震前兆观测台站。

  解放前,旧中国只有一个地震台、三个地震工作人员,地震事业极为落后。解放后,新中国的地震事业有了艽蟮姆埂1957年四川省第一个地震台——成都地震台,在成都西郊建立。1966年邢台地震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的地震事业加快发展步伐,1971年成立了国家地震局(现中国地震局)经过近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地震观测台网已具规模,目前,我国已建立了i000多个现代化的地震台(含地方井水变色,动物惊慌,有些人会感觉难受。

地下水:

  当岩层受力变形时,地下含水层的状态也会变化,因此地下水往往产生一些异常现象:井水翻花冒泡,忽升忽降,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但地下水易受环境影响,因此,发现异常不要惊慌,先报告地震部门。

  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有门道

  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

  喷气又发响,翻花冒气泡

动物异常:

  多次地震震例表明,动物在震前往往会出现反常行为,下面是一首歌谣,讲的就是震前动物前兆: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地声强烈而怪异

  地光明亮而恐怖

地声与地光:

  地声与地光往往结伴出现,都是在临震前或震时。地声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狂风呼啸声。地光的颜色多样,形状各异,在带状、片状、球状、柱状,还有火样光等。

  地震台),地震观测技术广泛应用了电子、无线电传输和数字化等高新技术。

地震的应急预案 篇9

一、编制目的

  为保证学校地震应急工作有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给学校师生生命和财产带来的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省地震局、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的震应急预案建设的意见》、《xx市地震应急预案》以及《xx市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校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活动。

四、工作原则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学校各应急组立即自动按照本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全校教职工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在出现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危急时刻,学校领导和老师,特别是共产党员、中青年老师和学生干部要发扬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精神,以全力保护学生的安全为宗旨。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学校要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高度重视安全和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消除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在地震灾害发生时,领导小组成员要立即集中,听从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动和指挥。本应急预案分发到每一个成员,定期组织温习。预案的实施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在地震发生后,由于相互推诿、工作不到位,而造成不应有的生命或财产损失的,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

  学校成立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应急疏散组、抢险救灾组、安全保卫组等应急工作机构。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个工作组组成及职责见附件。

六、震前应急准备

  震前应急准备工作是在本预案颁布后,当临震的预报发布后的紧急情况下完成的。

  1、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地点及通讯方法: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学校操场正中,总指挥电话:

  2、由指挥部办公室定期修订学校预案,并组织指挥部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抗震救灾设备、器材、装备、工具等,并落实数量明确到人;学校经常组织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

  3、疏散组要制定人员疏散方案、各疏散路线、疏散场地环境平面图并在校办公室备案;

  4、抢险救灾组熟悉预案,明确职责,尤其对水、电设施及火险等事件要经常开展训练;负责抢险工具、器材、设备的落实;组织抢险救灾组成员定期进行演练。

  5、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设施、线路的监控及巡视;

  6、出现地震谣传,校办公室要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培训,提高师生识别地震谣传的能力,安定人心,保证学校安定。

七、临震的应急反应

  学校接到上级有关部门发布的破坏性地震临震的预报后,校领导主持召开应急会议,宣布校区进入临震的预报期,布置防震工作,有关部门和人员应迅速进入临震的应急状态,按本预案和各部门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学习和熟悉地震应急预案、应急工作程序,广泛开展防震科普知识的培训、避震及疏散演练,落实保障抢险救灾设备、物资,检查并排除水、火、电、暖设施和危险建筑物安全隐患。

  学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应急反应

  1、召开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通报震情,部署紧急避险和抢险救灾工作。

  2、向上级抗震救灾领导机构报告防震减灾措施。

  3、向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各组长宣布有关抗震救灾方面的规定。

  4、掌握地震动态并随时向上级抗震救灾领导机构和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各组长通报。

  5、根据上级指挥机构发布的地震动态宣布临震的应急期的起止时间,根据震情发展趋势决定师生避震疏散时间及范围。

  6、检查学校各部门、各应急救援专业小组的应急措施和防震减灾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7、强化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地震信息误传和谣传,稳定社会秩序。

  8、督促校重点部位和易发生次生灾害的部位,采取紧急措施和特殊保护措施,检查消防设施。

  9、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掌握的各类灾情信息(校办公室为灾情速报小组)。重大地震灾害和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情况可越级报告。

八、震后抢险救灾

  发生破坏性地震后,领导小组即刻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实施学校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在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开展震后抢险救灾工作。

1、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立即进入各自岗位履行各自职责;

2、指挥各部门按职责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3、根据灾情,及时组织救援队伍的任务,迅速开展自救互救;

4、建立避难场所,妥善安置受伤师生;

5、及时上报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接受上级的有关部门的指导;

6、必要时请求援助。

九、安全防护及救援行动

  应急疏散组:具体制定师生疏散的方式、程序、行动的组织指挥方案;规定疏散的范围、路线、避难场所和紧急情况下保护师生安全的必要防护措施。

  抢险救灾小组:协调组织开展前期校区内搜救工作;进行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人员;出现重大灾情,请求上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开展校区搜救救援行动;对震后破坏的供排水、电、校内路、基础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功能;协助公安、消防部队扑灭火灾和保护校内重点文档资料、重要设施,组织师生员工抢救被埋人员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抢险。

  医疗救护小组:协助医疗救护部门开展校区疾病预防控制和水源监督、食品卫生监测工作。抢救被压埋人员,协调医药管理部门迅速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

  安全保卫小组:维持治安。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保卫科尽快组织人力,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校园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对学校公共财产、救济物品集散点、重点实验室的警戒。

十、附则

  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