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观后感1500字(6篇)
【简介】每当我们游览完长津湖,被其壮丽景色所震撼,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思考,我们不禁想要将这些感受和体会化为文字,以表达对这片湖泊的敬意和赞美。那么,如何写出一篇1500字的长津湖观后感,才能恰到好处地传达我们的情感呢?下面是热心网友“heipiao”整理的长津湖观后感1500字(共6篇),以供参考。
1950年10月,回家探亲的伍千里,即将退伍的梅生,还有很多很多刚到家的战士听到祖国的召唤就马上回归队伍,看到年小的伍万里到军队的时候……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我们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的率领下,马不停蹄、争分夺秒的坐火车集物资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因为我对历史的了解程度还不是很准确,心里有一个疑问:“他们为什么要去打仗?”可当看到美国飞机轰炸火车时,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前面还嬉笑的战士后一秒就带着粮食、装备跑到树林里,到处都是敌军飞…山草香…机丢的炮弹,顿时炮火连天;战士走到一片石头池时,看到有飞机来了,马上就地卧倒躺在战士尸体上一动不动,美国飞机射击所谓的“尸体靶子”为乐,我们的志愿军哪怕血肉飞渐到他们的脸上也不动弹,志愿军太难了。可后面七连两百多人分成一部分护送电台和电台译员,一部分去帮助另一组志愿军摧毁敌军的信号塔,又有一部分去阻挡美军的后援,这些惊心动魄部分已经让我担心吊胆、眼泪夺眶而出了。可后面那些在中国志愿军没有御寒棉衣的情况下隐蔽在雪地里却没有被发现;夹击凶猛的美国北极熊军团;夺坦克、打落飞机;雷公把记号弹搬到车上,要送回给美军时被炸得奄奄一息,直至壮烈牺牲……我已经悲痛欲绝、撕心裂肺。
美军吃着烤鸡、喝着咖啡、过着感恩节,笑着说这场战争会立刻结结束,我们的战士在没有防寒服的情况下只能啃咯牙的。冰土豆;美军有先进的武器和物资,开着侦察机和轰战机一路巡航,一路轰炸,中国志愿军穿着单薄顶着严寒,只能昼伏夜出一路躲避敌人的轰炸,扛着设备徒步前行……
连长伍千里、指导员梅生、新兵伍万里、张小山、火力排排长余从戎、狙击手平河、炮排排长雷公……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人,用血肉相搏,就像美军撤退时,看到了被冻成冰雕的中国志愿军,都不由敬礼发出感叹:“有这样的决心的国家,是打不倒的。”我现在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要去打仗?”就是梅政委说的:“为什么我们要去打这场仗,因为我们不去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去代。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电影长达三个小时,剧情却十分紧凑,丝毫不觉漫长。
谢谢先辈!我们今天的安逸,全是你们以血肉铸成。所以,我们珍惜和平,努力学习,锻炼身体。从小事做起,从珍惜食物,从认真学习,从修身立德开始,好好做人,不辱先辈之忠烈!不负和平二字之珍重!
勿忘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
“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伍万里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报着数。我的思绪仿佛一下子回到72年前的长津湖战役中。
想起了英烈们壮烈牺牲的场景,平河接到连长伍千里的命令,虽然身负重伤,但是仍然抱着炸药包奔向美军坦克底下。坦克拖着他向前移动着,履带在他身上碾压着,他拼尽最后的力气对伍千里说:“开枪!”伍千里含着泪对着炸药包“砰”的一枪下去,炸药包点燃了,坦克被炸毁了,桥被炸坏了,平河牺牲了。老梅开着履带车,嘴里叼着女儿残损的照片,点燃车子拖箱,径直冲向敌军内部。最终车子被炸毁,敌军也被他消灭了不少,他牺牲在敌军的扫射下,最终也没能见到自己的宝贝女儿。为了引开敌机,余从戎大喊着“躲避”,自己奔跑着暴露在敌军面前。战士们获救了,他却死在了敌军的火炮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要数伍千里。他抱紧炮弹,冲下雪山,将炮弹插在了桥中央。这时他被敌军包围了,敌人向他疯狂地发射子弹,伍千里被子弹打飞在空中,忍着伤痛对着炮弹“砰砰砰”地开着枪,一枪、两枪、三枪……炮弹终于点燃了,桥终于被炸毁了,伍千里终于完成了任务。而他,光荣地牺牲了!还有用身体趴在手榴弹的战士,不顾一切向前冲被子弹击中的战士……
想起了英烈们的那些话,“敌人的炮火越猛,我们就越强大,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是不好惹的。”“哪一场仗不难打,越难打就更要打。”“那是我们的边界,家的方向吧。”“是啊,祖国的方向。”“新中国万岁!& rdquo;“七连的所有战士,都是我哥。”……
七连战士到最后只幸存伍万里一人,死亡是战争的常态,面对死亡时战士的抉择需要解读,他们一个接一个倒下,但他们一个一个耸立在观众心中,我们应该铭记他们身上蕴藏的精神力量,我们更应该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一个个英雄,一段段血气,定义了一种精神——我爱祖国,为了祖国的利益可以牺牲一切乃至宝贵生命!
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不是为了仇恨,是让我们懂得战争的残酷与血腥,懂得血的代价换来惨痛的教训,懂得如今的太平盛世与安宁,是他们用生命捍卫和换取,才有今天生活的幸福和甜蜜。我们要深知幸福来之不易,不忘历史,我们定当珍惜人民英雄,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英雄们的家国故土热血温情。
向所有保家卫国的英雄们致敬!
胡智俊
我庆幸生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
——题记
傍晚六点,独往寒街,秋风萧瑟,灯火可亲。我步入影院,端坐,静候影片开始。从未想过自己会有时间看一部三小时的电影,也从未想过自己会因为一部电影哭得那么惨。
1950年,美国政府武装干涉朝鲜内战,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战火烧至鸭绿江边,为保家卫国,中国政府毅然决然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通过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军团的第七穿插连这一典型,来表达对志愿军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美。
影片中,面对“打还是不打”这个问题,毛泽东进行了深入思考: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不打;但为了国家尊严,得打;为了日后和平发展,得打;为了下一代不再受苦受难,得打!面对毛岸英出战的请求,他同意了。儿女情长和民族大义面前,他做出了选择,无疑,这一选择是伟大的。
战争打响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响彻全国。七连的队员登上援朝火车,与国辞别。为了亲人,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下一代,他们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可战争不会因他们无怨无悔而仁慈。
过乱石滩时,敌机扫射,战士们血肉横飞,殷红的血液从断肢处汩汩流出。七连损伤惨重,泪水蓄满了伍万里的眼眶,也同样蓄满了我的眼眶。他们继续前进,又与美军交锋。一队留下作战,一队护送电台前行。最终,以尸横遍野的结果换取了胜利。他们向冰天雪地进军,在雪野中奔跑,在零下31度的环境中,吃能硌掉牙的土豆,喝能冻僵人的雪水,他们潜伏雪里,被掩埋雪下。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他们仍坚持,誓要与天做斗争!他们,是伟大的!
1950年11月27日,夜。平津湖战役打响。湖已然冻结,雪依旧如鹅毛。
冲锋号吹响,志愿军从山上冲向洼地。号角声与枪炮声交杂,震耳欲聋,胆战心惊。
“预备,放!”
“冲啊!”
志愿军的吼声不绝于耳。他们,在枪声中冲锋,在枪声中倒下,在枪声中奋起,沐浴枪林弹雨,毫无惧色。
泪,几欲夺眶而出。
硝烟在山间弥漫,鲜血四溅,尸殍遍野,他们以人力抵抗坦克,身陷重围,浴血奋战。终于,美军撤退。正当我松一口气的时候,美军却又进行了第二次空袭,情况再度严峻,雷公冒死将识别弹装上车运走,子弹如雨般倾泻,在他行驶过的土地上,但车又怎能快过飞机!他中弹了,一颗,两颗,三颗……他面目全非,但仍坚持开下去。血,从他口中涌出;泪,从我脸上滑落。这是怎样一种崇高伟大的精神!已远超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在大家面前,小我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战,停了。
为了下一代不受苦,为了新中国不再屈辱。中国志愿军顽强斗争,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他们是伟大的,是崇高的。
泪水止不住的流,旁边的阿姨也泣不成声。我庆幸身处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没有战乱,没有硝烟,国家富强,民亦小康;庆幸有那些为中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民族英雄,正因为他们,我们生逢盛世,活在和平。
影毕,起身鞠躬,向那些伟大的人致以崇高的敬意。(指导老师:王勇)
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长津湖观后感2000字(精选12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希望我们的下一代生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
——题记
晚霞沉沉,教室里的我们坐在桌前静静地等待电影《长津湖》的开始。长津湖是一部在国庆期间上映,并且在刚上映三天的时间内,却破了13亿的电影,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这个特殊的时刻_月考过后,老班带领我们观看。期间,我几度哽咽,耳边隐约听到同学们的抽泣,我想很久也忘不了它_《长津湖》。
伍千里,七连连长,家中有年老的父母,有尚且年轻的弟弟,抱着哥哥伍百里的骨灰盒回到老家,待不了多久,又要回到部队中去。没想到年且19岁的弟弟悄悄跟了上来,当了兵。年少轻狂的他为了不输给二哥进入了部队,却没想到后面还有更大的考验等着他。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七连在前往朝鲜的路上,在一处废墟那儿歇了歇脚,却遇上了美军的侦察机,他们借机装作死尸,躺在废墟中。但可耻的美军侦察兵因为之间一个玩笑赌注,对“死尸”开枪。死伤惨重。本想反击,他们却因接到命令返回,反击无果。
梅生,七连指导员在一次战斗中受伤退伍,却在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时又一次挺身而出,留下妻子,离开刚七八岁的女儿,坚决地走向战场。他文武兼备,智勇双全,退伍后本可过得极好,却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走向战场。他说:“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看到这时,我的心中出现了这句话。此刻,我才真正的明白它的意义
雷睢生,第七穿插连第17名战士,连中的很多兵都是他带出来的,大家亲切地称它为“雷公”“雷爹”。他左耳因战受伤,每次辨别声音时,他都会拿出一个形似喇叭的声音放到耳边,帮助他听见声音。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下,一个金属做成的物件放在耳朵上,可想而知有多冷。反观现在高科技的助听器,心中不免泛出几分心疼与心酸,这就是我国伟大的军人啊
但天不遂人愿。雷公用自己苍老的手将滚烫的标识弹放上车,将炮弹拉向远方,自己遭到了美军的连环攻击。在快要倒下时,他唱起了《沂蒙山小调》:“人人那个都说哎……”,却没唱完就倒了下去。被车子压在下面,浑身的鲜血刺痛了我的眼,似乎有什么压住了我的心,蕴含在眼眶中很久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这就是我们的战士啊!“疼”“疼死我了”经历了无数次战争,没有说过疼的雷公,此时说的这句话可见那有多疼啊。余从戎,伍万里,梅生,都掉了泪。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尽管是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战士,在最亲的人将要离去后,都不能忍受这样的痛
伍千里悄悄离开,躲在了车子后面。沉稳的连长中也忍不住眼泪一滴跟着一滴,用红笔在记录着七连战士名单上雷公的名字上划上了红框。余从戎轻轻的说:"现在不疼了……”
电影的最后,美军在撤退的途中惊恐的发现129个已冻成冰雕的年轻志愿军仍保持战斗姿势,年轻的士兵与手中的武器冻在了一起,129跟枪都朝向同一个方向。美军军官看到后不禁肃然起敬,对着他们敬以军礼。"面对如此,面对有如此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无法战胜他们。”我们永远无法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志在支撑着他们,他们也有父母子女,他们也是柴米油盐肉胎凡身,但他们愿意舍小家为大家,牺牲自己而捍卫我们的祖国。此刻,我再也想不出有多么华丽的语言去描绘我内心感动与敬畏之情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山河无恙,军魂不朽。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将永不忘记我们的民族英雄,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守护先辈打下的"江山”,这是我看完电影后的最后一个念头。
《长津湖》,一部波澜壮阔的战争体裁影片。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后,遭遇的第一场最为艰苦卓绝的生死大战,也是扭转整个朝鲜战局决定性的一战。大手笔、大制作,观后既让人心情激荡,又使人浮想联翩…。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出了电影院还满身大汗、且心情仍不得平复呢?
总结了一下,我想大约有三个层次的心灵活动吧:
第一是视觉冲击:画面效果“震撼、艰难、惨烈”振聋发聩;
第二是感染激励:人物描写“意志、英勇、顽强”振奋人心;
第三是思想感悟:故事情节“细腻、深刻、鲜活”催人泪下。
说实话,这两年虽说也看过不少(疫情期间除外)场的电影,能够引起共鸣、引发深思的则屈指可数。趁着今天写日记的机会,索性放开了多写几笔哦。
在我们这辈人的生命记忆中,对于抗美援朝的战争历程、以及涌现出的战斗英雄们的故事,可以说知道不少。诸如上甘岭战役、奇袭白虎团、高阳迫击战、横城反击战、雪马里围歼战等等,基本上耳熟能详,但对于“长津湖”战役,过去的确知之不多。在我上中学时曾读到过《激战无名川》一书,人物叙事描写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后来又几次观看过电影《上甘岭》,仿佛这种用文字描述的详尽与声光渲染的粗犷,已经形成认识上的模式而固定在了脑海中。尤其是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烈士的故事,更是激励了我们的一生。最近每天中午都在听由王筠创作的长篇小说《长津湖》,接近历史真实的叙事描写,既还原了客观存在的局部,又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结合今天的观影,我觉得该把脑海中萦绕的感慨记录下来,作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的心得体会吧。
记不清什么时间曾在网(络)上看过一部由美国拍摄的有关“长津湖”战役方面的影片,片名叫《严寒十七日》,是根据传记《最寒冷的冬天》改编的。可以说也是一部好莱坞大片,为了烘托气氛,它使用了大量的电影蒙太奇手段,可看后却没有引起我足够的感染,当时只是认为美国人太夸张,而今天看了国产影片《长津湖》后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血火壮烈的战争激励我们没有什么困难不可以战胜,艰难卓绝告诫我们没有什么个人得失值得计较!我想是受到了“历史唯物英雄史观”教育的原因,或者说我们本质上就有爱国主义的血脉吧。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美日印等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妄图在南海搅局甚至阻止中国发展与掘起。面对这样一种恶劣的国际环境,我们中国应该怎么办?怎么办?从《长津湖》这部电影中可以找到答案。当年我们是以那样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我想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完全可以从中吸取一种精神力量,一种可以面对现实挑战的精神力量,一种不怕流血牺牲的忘我精神,一种雄踞世界之林的民族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