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最佳治疗方案【精选4篇】
【简介】以下是热心网友“queyongdang”分享的骨刺最佳治疗方案(共4篇),以供借鉴。
重要!全国名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药方大全
1.急性发作期:
[证候]一般多见于青少年,身体素健,突然出现腰骶疼痛,有时痛的比较严重,有时上窜胸颈,有时下趋大腿足跟,甚至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兼见郁怒烦躁,心烦起急,口干舌燥,便干溲赤,或有发热恶寒,或有低热,舌苔薄白或薄黄,脉象弦数。[治法]清热解毒,除湿。[方药]清热解毒除湿汤(自拟方)。
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15g,虎杖15g,金银花15g,连翘15S,土茯苓20g,白鲜皮10g,丹皮10g,银藤10g,桂枝10g,川乌10g,生甘草10g。水煎服。2.余热伤阴:
[证候]颈、项、背微有拘急隐痛,腰酸腿软,或下肢隐痛,口干,烦躁,夜热低烧(体温37.5℃上下),舌质红,苔薄白或无苔,脉细数。,[病机]邪气已去其八,余热内伏。久病伤阴,阴液不能濡养筋骨肌肉,故见颈、项、背拘急隐痛,腰酸腿软,或下肢隐痛,阴血不能荣养心脉,故见心烦口干,夜热低烧,舌红,脉象细数。(理化检查同急性发作期)[治法]清热养阴,兼以荣筋强骨。[方药1养阴清热汤(自拟方)。
白花蛇舌草15g,金银花15g,草河车10g,生熟地各20g,何孜?0g,地骨皮10g,炙龟甲20g,女贞子20g,金狗脊10g,生川断15g,炙甘草10g。水煎服。
3.阳虚余热未解:
[证候]腰脊隐痛,或时有酸痛,下肢不温,怕冷,后背恶寒,口不渴,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弱。
[病机]内存余热痰湿,故腰脊隐痛、时有酸痛,阳虚不能温煦,故肢冷而恶寒,舌质淡,脉沉弱皆阳虚之 证。
[治法]温阳解毒,佐以蠲痹。[方药]温阳解毒汤(自拟方)。
巴戟肉15g,补骨脂15g,生鹿角20g,肉苁蓉20g,仙灵脾10g,沙苑子10g,炒杜仲10g,菟丝子10g,大熟地20g,白花蛇舌草20g,紫花地丁15g,土茯苓15g,丹参15g,白芥子10g,炙甘草6g。水煎服。4.肾阴阳两虚,督脉瘀滞:
[证候]腰骶,或脊背,或髋骨,或膝关节,或足踺隐隐作痛,或胀痛,或空痛,或灼热痛,或冷痛,或疼
痛,或钝痛,或刺痛,或游走痛,或沉着痛,或间隙痛,或脊背连及头痛等,凡强直性脊柱炎初期、中期常有这些部位疼痛,不
·而定。但凡有隐匿型先驱症状,如:晨僵、腰痛都当考虑强直性脊柱炎的叮能(以下从略)。伴见膝软无力,喜卧怠动,耳鸣耳聋,心烦失眠,四肢不温,惟手足心热,尿频便溏,自汗、盗汗,遗精,阳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法]补肾填精,通调督脉,兼强筋健骨。[方药]益肾通督汤(自拟方)。
鹿角胶10g,龟甲胶10g,狼狗骨胶10g(以上3药均烊化兑服),仙灵脾10g,巴戟肉10g,补骨脂10g,菟丝子10g,炒杜仲10g,大
熟地20g,枸杞子10g,山萸肉10g,女贞子10g,当归10g,白芍10g,炒白芥子10g,水蛭10g,蜈蚣2条(研面,冲服),细辛5g,降香6g,川乌6g.水煎服。
益肾通督片
益肾通督片的处方没有完全公开。目前它还只是北京中医院的院内制剂,还不是国药准字号的药。公开的处方部分是益肾通督片(狗脊、菟丝子、骨碎补、枸杞子、生熟地、猪脊髓、牛脊骨、鹿角胶、水蛭、炒白芥子),可以肯定它的处方不全,而且肯定含有雷公藤。
王为兰老师常用的还有益肾通督汤(丸)鹿角胶10g,龟甲胶10g,狼狗骨胶10g(以上3药均烊化兑服),仙灵脾10g,巴戟肉10g,补骨脂10g,菟丝子10g,炒杜仲10g,大熟地20g,枸杞子10g,山萸肉10g,女贞子10g,当归10g,白芍10g,炒白芥子10g,水蛭10g,蜈蚣2条(研面,冲服),细辛5g,降香6g,川乌6g.水煎服。(或者制丸)
张鹤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方 1.阴虚血热型
见于早期素体阴虚阳盛,外感风寒湿郁而化热,症见低热盗汗,口渴喜饮,五心烦热,大便干秘,腰背及四肢关节灼热疼痛,舌质红,苔少或剥脱,脉细数。
强脊1号方: 生地30
葛根30 金银花30 蒲公英18
川牛膝20 赤芍20 王不留行15 独活20
川芎12 土鳖虫10
红花15
续断15
水煎服,每日一剂。
2.湿热蕴结型
见于早期湿热蕴结,流注下肢骨关节者,证见两髋关节热痛,两鼠蹊部痛或兼两膝关节肿痛,关节积液或下肢浮肿。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强脊2号方: 金银花24
蒲公英24 土茯苓30
白花蛇舌草24 苍术10 黄柏 12
薏苡仁30 川牛膝24 土鳖虫10 红花10 独活20
水煎服,每日一剂。
3.肝肾亏虚型
见于晚期病人,证见关节疼痛,僵硬强直,拘挛变形,难以屈伸,行动困难,肌肉消瘦,腰膝酸软,怕风冷,舌淡苔白。脉细弱。
强脊3号方:
黄芪30
川牛膝24 续断15 补骨脂18
独活20 赤芍20 白芍 20
桂枝10 花椒10 狗脊30
土鳖虫12 水蛭6
红花12
杜仲 15
龟板胶10 鹿角胶10 水煎服,每日一剂。
朱良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特色选析
———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系列之二十三
邱志济1 ,朱建平2 ,马璇卿3(11 浙江瑞安市广益中医疑难病诊所,浙江瑞安;21 江苏省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江苏南通;31 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学校,安徽芜湖)
摘 要: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之肾痹、骨痹范畴,其病变部位以脊柱、腰骶为主,是致残率很高之疾病。目前, 西医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吾师朱良春先生以辨证为主,又以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分前期“肾痹型”和肾督虚损瘀滞 “骨痹型”两类论治,疗效
卓著,颇有中医廉验之特色。著名老中医学家邓铁涛先生指出“, 中医的现代化,必须按中医的自身发展规律,沿着验、便、廉的方向发展,千万不能走西方的复杂化,和高消费道路。”为国家为人民减轻医疗费用过高,就要以廉验的中医药去取代日益昴贵的抗生素。以事实论证,乃是“经验系列”公之于世之的。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肾痹型;骨痹型;单纯中药;朱良春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B27 阳性,有家族强脊炎史。朱师诊为肾督亏损,脉络不利之肾痹,治以益肾壮督,蠲痹通络,药用: ①穿山龙50g ,生黄芪、鸡血藤、威灵仙各30g ,鹿角霜、制延胡索各20g ,淫羊藿、熟地黄各15g ,仙茅、乌梢蛇、肉苁蓉、补骨脂各10g;②益肾蠲痹丸4g×180 包,每服4g ,每日3 次,饭后服,以此方出入共服60 剂,诸证消失,嘱以益肾蠲痹丸巩固。
按 笔者所选以上两案,一为湿热郁阻下焦肾经,低热缠绵不解,一为肾督亏损,奇经不利,前者为寒热虚实夹杂,朱师治以清通补兼司,后者则以虚损为主,一派虚寒见证,治以益肾壮督,蠲痹通络,异途同归,均收佳效。同是强直性脊柱炎之前期症,如医者囿于西医之诊断,以辨病论治,对号入座,结果则遥无愈期,以误治为不治。中医之优势在于辨证施治。纵观全国老一辈临床家,均有异常巧妙的高招,善于在高新的医学知识和复杂的病因病机和客观的 临床见证中,抓住要领和精髓,把冥思苦索,心领神会,独有见地的东西,变成创造性的观点和方法,在临证中变化从心,不拘一格,遵法度而又不囿于法度,乃化生法外之法,方外之方,不求神而神在,不言法而法成,达到似此上工者之境界。老一辈的高超医术和创造性的发挥,出自历代诸贤而高于诸贤,来于实践而高于实践。朱师在湿热郁阻肾督案中,集寒热、温凉、气血、攻补之药于一方的治法,乃是大方复治法,古有“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之先例。曹仁伯曾云:“每遇病机丛杂,治此碍彼,他人莫能措手者,必细意研求,或于一方中变化而损益之,或合数
方为一方而融贯之。”强直性脊柱炎前期型之湿热郁阻肾督案病机复杂,寒热夹杂,虚实兼见,正虚邪恋,肾督虚损,多脏受累,如用单纯的方药往往顾此失彼,朱师采用此法,可谓缓妥周全之法,大方复治药味虽多,但药物的治疗作用,可协同发挥或相加,毒副反应则会因相互制约而不显。药味虽多却杂而不乱,多方兼顾,标本同治,而又主次分明,配伍之妙当乃别开生面。方中蒲公英甘平,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缪希壅谓“甘平之剂,能补肝肾,味此一语,则知其入胃而兼入肝肾矣,不然,安能凉血,乌须发。”《本草新编》云“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
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清热、利湿、解毒,临床体会尤能清肝肾下焦之湿热郁结,民间单方一味白花蛇舌草治热淋即是明证;山药甘平,为气阴两补之品;金荞麦功能清热
解毒、祛风利湿,对肺部感染性疾病及肠道炎症有较好的疗效。以上四药同用共奏甘平之剂 ,能补肝肾,甘寒微苦能养阴、清热、利湿。盖湿热郁阻肾督之证,清中寓补,久用无弊;鸡血藤活血舒筋,补血镇痛;威灵仙味辛性温,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之功;青蒿“和解枢机”清透伏邪;银柴胡不独清热,兼能凉血,治虚劳骨蒸,自有实效,二药合用对湿热留
恋,气机郁滞,膀胱气化不利尤有佳效;乌梢蛇、炙蜂房、虫、徐长卿、广地龙、炙僵蚕等同用,意即益肾壮督,蠲痹通络;配合扶正蠲痹胶囊1~2 号,通补兼施,寒热相佐,疗效相得益彰。下案见证为虚损寒瘀,专以益肾壮督,蠲痹通络为主,即可速愈。故医者“言常者易,通变者难”也。2 强脊炎久病肾督亏损骨痹型
强直性脊柱炎后期,气血肾精亏损,督脉空虚,外邪深入经隧骨骱,临证多见颈项前倾,胸椎后突,严重佝偻,目难平视,腰膝酸软,晨僵,夜间疼痛,髋关节强直或半强直,舌体胖嫩,舌苔薄白,脉沉细数。髋关节X 线摄片多有变窄及破坏,少数有融合,脊椎摄片呈竹节样变,椎体方形变,椎间小关节模糊,韧带钙化等。骨痹之因,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及外邪久闭由虚至损,虚中夹实。盖肾精亏损,不能濡养督脉,则不荣则痛。督脉空虚,风寒湿乘虚而入,壅阻经络久而变生痰瘀,深入经隧骨骱,则不通则痛。因痰瘀阻滞,故出现肿痛、晨僵,活动功能受限等证,治当益肾壮督,蠲痹通络,虚实兼顾。
案3 朱师曾治汪某,男,28 岁。肩、双膝、腰骶部疼痛7~8 年,加剧半年,渐至行走,翻身,下蹲受限,伴发热,经当地医院检查RF 阴性,ESR60mm/ h ,ANA 系例阳性,X 摄片:右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椎体融合,骨髓显示:缺铁性贫血,现每天用消炎痛片,雷公藤片维持,刻下:夜间出汗,面色无华,二便正常,苔薄腻,脉细弦,朱师诊为肾虚骨痹之强直性脊椎炎,治以益肾壮督,蠲痹通络,药用: ①穿山龙50g ,青风藤、仙鹤草、律草、威灵仙、鸡血藤各30g ,青蒿子、生熟地各15g ,乌梢蛇、炙蜂房、虫、广地龙、炙僵蚕、全当归各10g ,甘草6g ,水煎服,日1 剂;②扶正蠲痹胶囊1~2 号各服2 枚,每日3 次,饭后服;③消炎痛栓30枚,剧痛时用1 枚,塞入肛门内止痛,以上方出入,酌加生黄芪、生白芍、伸筋草、炒白术、制马钱子、徐长卿等服180 剂,发热一直未作,体重增加,腿肌有力,站立、行走、穿衣均复正常,惟关节疼痛未已,再嘱守服100 剂,诸证消失,行走、上下楼均自如,面转红润。舌脉正常,X线摄片复查股骨头密度较前大有增加,再以原方去虫类药并制马钱子,配合扶正蠲痹胶囊巩固2 月,证情稳定,恢复工作。
按 朱师博究本草,熟谙药性,处方用药常自出新意,别具
一格,上案“前期型”乃因湿热郁阻下焦致肾督亏损,见阴虚兼夹湿热之证,妙用蒲公英、蛇舌草、青蒿、银柴胡、金荞麦等甘寒、微苦、养阴、清热、利湿,合清透郁热、和解枢机、蠲痹通络之品,使久郁下焦之肾经湿热迅速得解,低热不复发作,证情逐日好转。本案低热前医久治不退,乃因外邪深入经隧骨骱,久病入络,痰瘀壅阻经隧骨骱,非虫蚁之品殊难获效,朱师在蠲痹通络,益肾壮督的主方中,选佐青蒿子疏透骨中之热《, 本草正义》谓“青蒿子专治骨蒸,盖凡子皆重,故主里证,且清芬又能疏解血中之滞。”选青风藤泻下焦血分湿热《本草汇言》云:“青风藤散风寒湿痹之药也,能舒筋活血,正骨利髓,故风
病软弱无力,并劲强偏废之证,久服常服大建奇功。”又妙以仙鹤草、律草为伍,仙鹤草苦辛而涩,能止能行,补涩之中寓有宣通之意,且有强壮强心之效,合诸药久用,颇能提高蠲痹通络之功;律草甘寒,清热利尿、消瘀解毒,朱师除用于散结除蒸,利水泄热之外,常妙以大剂量律草通络止痛,且此案重用律草伍大剂量穿山龙,一寒一热,颇能提高通络止痛,通络退热之功,律草又有清退虚热之效;穿山龙除散寒止痛,祛湿利水,化痰消肿,活血解毒等功能之外,更有强胃消食,强壮扶正的作用。更值一提的是改口服消炎痛片为消炎痛栓塞入肛门止痛,消除了长服消炎痛引起胃出血和成瘾的副反应,这些自出新意,别具一格,唯善而用的大医风度,乃吾辈之模楷也。自古以来,中医流派众多,然均各是其是而各非其非,能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者鲜。以师所是为是,师所非为非,乃中医学发展之憾事。荀子对战国时期诸子蜂起之评价云:“诸子皆有所见,亦皆有所弊,”中医之门户之见又何独不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疗效是科学的论证。邓老指出:“中医经历了近百年的沦桑而不倒,靠的是中医有一套指导实践的系统理论,能治好病,包括急慢性病及疑难病症”吾等整理发表朱师之“经验和特色系例”23 篇(未完)涉及内外妇儿伤诸多疑难杂病,其中多种疑难病症,至今西医尚无有效治疗方药,足可证明中医学术是至精至微的科学,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舒督通脉汤:
李现林用舒督通脉汤治疗本病62例,其基本方为: 麻黄、桂枝各10g,当归、赤芍、木瓜、伸筋草各15g,独活10g,青风藤15g,乌梢蛇15g,杜仲、五加皮各 15g,甘草6go若患者寒盛,遇冷痛者,加制川草乌各 6g,若有热象,舌黄、脉数者,加连翘30g,栀子10g。水煎服,每日1剂,3个月为1疗程。结果,痊愈(腰背 或胸部疼痛消失,僵硬感消失,脊柱关节活动正常,可以 正常工作);显效(疼痛及僵硬
感基本消失,脊柱、关节 活动度略小于正常);好转(腰背疼痛减轻,关节活动改 善,病情稳定,可坚持体力工作);无效(用药前后症状 体征无明显改变或病情进一步 加重者)。结果:痊愈51 例,占31.5%,显效:60例,占37.10%;好转:37例,占22.8%,无效:14例,占8.6%;有效率为91.4%。[李现林.
舒督通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河南中医,1997;17(2):109—110] 4.1.11 三痹汤:
刘杰等用三痹汤合克痹康治疗本病。三痹汤加减方药 用独活、秦艽、杜仲、牛膝、细辛、生地、黄芪、川断、川芎、当归、甘草、寻骨风、鹿衔草、老鹳草、威灵仙。加减法:疼痛较著者,加青风藤、僵蚕;阴虚低热盗汗 者,加青蒿、石斛、乌梅;湿邪偏重者,加生苡仁、土茯 苓;二便带血者,加三
七、车前草、侧柏叶。药物剂量临 床视情酌定,水煎服,每日1剂。克痹康是该院一山东省 齐河县中医院按西安阎良类风湿病医院研制剂配制而成。由独活、木瓜、黄芪、当归、牛膝、地龙、红花、甘草等 23味中草药组成。成人一日量为12~20m1,儿童酌减,早晚饭后服。多数病例酒剂、汤剂联合应用20日到40 日,痊愈病情基本缓解,肿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或显著 改变,血沉正常或明显下降,早期、中期计12例,晚期 4例;显效:肿痛明显减轻,晨僵明显减轻,功能明显改 善或有改善,血沉有下降,早期计10例,中期计16例,晚期计11例;有效:肿痛或晨僵减轻,功能有进步,血 沉有下降或有改变,早期计2例,中期计5例,晚期计8 例,无效:服药1月各项指标均无好转,早期计0例,中 期计1例,晚期计2例,总有效率97%。
[刘杰,等.
克痹康合三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00例. 黑龙江中医药,1997;25(3):28] 独活寄生汤:
钱先用独活寄生汤治疗本病,基本方是独活log,桑 寄生10g,杜仲12g,牛膝12g、当归log,赤白芍各log,川芎log,红花log,秦艽12g,防风log,生熟地各10g,细辛38,桂心6g。加减法:颈项强痛、僵直加羌活10g,姜黄log,葛根12g,白僵蚕9g;腰骶疼痛明显加狗脊 log,菟丝子log,并加重寄生、杜仲、川断用量;阳虚 明显者,加制附片6g,鹿角胶log;病程缠绵,久而不 愈,痰瘀交阻等,加白芥子6g,三棱、莪术各log,2个· 月为1疗程。结果:显效6例。(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测 量脊柱前屈时两点距离延伸长度增加≥4cm,胸扩张度增 加≥3cra,各项检查指标明显改善)。有效14例。
(关节 疼痛缓解,测量脊柱前屈时两点距离延伸长度增加2cra,胸廓扩张长度增加2cra,各项检查指标均有所改善);无 效2例(症状及各项检查均无改善)。
[钱先.
独活寄生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体会. 浙江中医杂志,1996;31(4):195] 8 肾痹汤: 杨爱国等应
用自拟肾痹汤治疗30例,疗效较好。药
物组成为生地20~90g,赤芍15g,白芍15g,红花log,王不留行90g,川断15g,葛根20g,黄芪20g,银花30g,蒲公英20g,独活20g,土茯苓30g,水煎服,日1剂。加 减,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者,酌加紫花地丁、板蓝根以清 热解毒;下肢浮肿或关节积液者,酌加苡仁、车前草以健 脾渗湿;形寒肢冷,酌加桂枝以温通经脉;伴小关节肿 痛,酌加威灵仙、知母以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有关节明 显肿胀畸形者,加骨碎补、仙灵脾、杜仲以增强补肝肾,强筋骨之功;对顽固性疼痛,久治不愈,加全蝎、蜈蚣以 搜风通络祛邪。疗程3个月。30例中,治愈2例,显效 23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住院时间 最长者6个月,最短者1个月,平均住院时间为3个月。半年后,对有效的28例病人随访12年,16例未见复发,10例症状明显减轻。
[杨爱国,等.
肾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9):3] 9 肾痹汤:
张鸣鹤用肾痹汤治疗30例,基本方为生地30~60g,葛根20~30g,金银花、土茯苓各30g,蒲公英20g,狗 脊、赤芍、白芍、王不留行各15g,红花10g。痛甚加地 丁、板蓝根,寒热错杂加川椒、桂枝;发热加生石膏、丹 皮;下肢浮肿或关节积液者加薏苡仁、车前草;畏风、汗 多、易感冒者,加生黄芪;病情较重加理气通络散(香 附、川芎、延胡索、黄柏、全蝎)。每日1剂,1个月为1 个疗程。结果显效9例,有效20例,无效1例。
肾痹汤:
娄玉铃根据临床经验,自拟肾痹汤治疗本病,取得较 好疗效。药用熟地、首乌、淫羊藿、桑寄生、川断、丹参 各20g,杜仲、地龙各15g,川芎、红花各12g,荸荠、金毛狗脊各30g为基础方,舌红少苔,脉数加生地、玄 参;遇冷加重者,加附子、桂枝;关节肿痛者,加川牛 膝、木瓜;肩及颈项部疼痛者,加威灵仙、羌活、葛根。水煎服,1日1剂,3周为1疗程。疗程间隔1周,同时 配合功能锻炼,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治疗53例,结果: 治愈15例,显效2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 96.2%,值得一提的是治愈率达28.3%。[娄玉铃.
肾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53例报告. 中医正骨,1992;4(4):27)5 补肾强督治尫汤:
焦树德验方补肾强督治尫汤治疗本病,药用熟地15— 20g,制附片9~12g,鹿角胶log,川断10—20g,骨碎 补15
—20g,羌活、独活各15g,桂枝10—20g,赤白芍 各12g,知母12~15g,土鳖虫6—9g,防风12g,麻黄3 ~9g,干姜6—9g,怀牛膝12—18g,炙山甲6~98,炙 草乌5—9g,随症加减,取得较满意疗效。
焦树德令人钦佩的精湛医术
六十载的辛勤,六十载的不懈奋斗,积累了诊治疾病的丰富经验,尤其是在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中有独到之处。
焦师认为《素问·痹论》所指的“合而为痹”的“合”字不仅是风、寒、湿三气杂合侵人为痹,而是还要与皮肉、筋骨、血脉脏腑的行气相“合”,才能为痹。因有各种不同的“合”,故而形成不同的“痹”。焦老在总结痹证的病机中强调:“寒湿之邪深浸入肾,并影响到肝”,是尪痹病因与其他痹病的不同之处,而强直性脊柱炎属其中的督虚寒盛证。
制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大法:补肾祛寒、强督助阳为主,辅以化湿疏风、养肝荣筋、活瘀通络。
验方:熟地15—2og,制附片10—12g,金狗脊20—4og,鹿角胶9g(烊化)(或鹿角霜lO一15g),骨碎补l5—20g,羌活12g,独活lOg,川断15—18g,杜仲15g,桂枝15g,赤、白芍各12g,知母15g,地鳖虫6—9g,白僵蚕9一l2g,防风12g,麻黄3—6g,炙山甲9g,怀牛膝12—15g,淫羊藿9—12g,干姜3—6g,制草乌3—6g。
补肾清化治尴汤:主治湿热伤肾证。
验方:骨碎补1520g,川断10—20g,怀牛膝9—12g,黄柏12g,苍术12g,地龙9g,秦艽12—18g,青蒿10—15g,鞴莶草30g,络石藤30g,青风藤15—25g,防己lOg,威灵仙10—15g,银柴胡lOg,茯苓l5—30g,羌活9g,独活9g,炙山甲6—9g,生苡仁30g。临床体验
通过学习焦老的著作,以及亲随焦老门诊学习,对焦师灵活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恪守中医传统和特色诊治疾病,深有体会,对老中医高声呐喊拯救发展中医的心情,深为感触,个人的临床诊疗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临床上根据焦师传授的经验,用于患者的治疗,每得灵验,对焦师的高超医技也更加钦佩。现就本人的临床验案例举如下。
例1,李×,男,34岁。患者于1990年因不慎居住潮湿之地,而发现关节疼痛,尤以脊柱、膝关节疼痛明显,当时曾多方中医、西医诊治,效果不佳,5年前逐渐出现脊柱弯曲,行走不得直立,并关节、脊柱疼痛明显,夜间为甚,非服用解热镇痛药后方可入睡,l5年来病情一直未完全缓解,并出现出汗、心悸时作,脊柱侧转不得,左膝关节变形,饮食可,夜寐欠安,二便如常,恶寒,夜间怕热,腰脊强直僵硬、身热。查体:形体消瘦,背驼弯曲,转侧不利,步态缓慢,脊柱胸段第4、5节有压痛。舌质微红,脉细数。化验结果:血HLAB27:167/L,血沉:47rmn/h。中医诊断:尪痹(肾虚标热轻证)。治疗以补肾治尴方化裁:骨碎补、川断、葛根、伸筋草各15g,知母、黄柏、补骨脂、秦艽、鹿角霜、怀牛膝各lOg,赤白芍各12g,金狗脊30g,生地、寄生、透骨草、威灵仙、白僵蚕各13g,自然铜(醋淬,先煎)、桂枝、生甘草各6g。服药7剂后,仍有夜间脊柱疼痛明显,夜寐不安、易醒,苔脉同前。前方加熟地lOg,青风藤、炒枣仁各20g,忍冬藤25g,煅龙牡各30g。再进7剂,脊柱疼痛明显减轻,腰背可稍直起行走,夜间睡眠稍安,止痛药不需每天服用,隔二三日服1次;前方加地鳖虫lOg,加强通经活络,加神曲lOg和中消食,并防其他药物伤胃,续服1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病情明显好转,体质有所恢复,继续服药治疗。
例2,马××,女,4l岁,干部,患者自述4年前因受凉后出现脊柱及双膝关节疼痛,当时曾在乌鲁木齐各大医院就诊,诊断不明,只予对症治疗。症状逐渐加重,至不能正常工作。2005年3月来我院门诊。当时症见:脊柱疼痛,活动不遂,伸背及弯腰则疼痛明显,夜间加重,并伴出汗,夜寐欠安,出汗去衣被时又感疼痛明显,乏力,饮食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化验血m.A—B27(+)。诊断:中医属尪痹,西医属强直性脊柱炎。先予以独活寄生汤,疗效欠佳,后改为焦树德教授的补肾治尴汤治疗:补骨脂、淫羊藿、羌活、白僵蚕各12g,骨碎补、川断各18g,熟地、威灵仙、伸筋草、牛膝、桂枝各15g,赤白芍各12g,透骨草13g,独活、神曲、防风各lOg,自然铜、麻黄、炙山甲各6g,狗脊30g,杜仲20g。服用7剂后患者脊柱疼痛减轻,但口干、烦躁、出汗较多、大便稍干,考虑前方大法正确,药味偏热,去麻黄、干姜、防风、炙山甲,加黄柏、土鳖虫各9g以加强滋阴清热,并知母、黄柏、赤芍相配反佐为用,以防温药化热;加桑寄生30g配杜仲加强补肾强腰之功。服用l4剂后,脊柱疼痛明显缓解,出汗减少,可安静入寐。后因停药而症状又发,又以上方调治而病情再次缓解。嘱患者坚持治疗,则更见其效。讨论
焦树德教授认为西医学的强直性脊柱炎,也属于中医学槽痹之病,但其证候特点又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不同之处。强直性脊柱炎之病机也是肾虚寒湿之邪深浸而致,其特点是不仅肾虚,而且督脉也虚,肾与督脉均“贯脊”而相连,督脉“督一身之阳”、“贯脊属肾”,肾督阳虚,寒湿深浸肾督,督脉伤而气血痹阻,筋骨失养,脊膂乏荣,故脊柱僵屈;督脉还“合少阴上股内后廉”,故病情重则可致
骶髂关节受损而腰、骶、大腿皆痛,甚至僵化,使大腿不能自由活动。因而本方的组织除补肾祛寒外,还要突出强督助阳之特点,以治病之本。
本方以仲师桂枝芍药知母汤合补肾强督之品化裁而成。方中以熟地黄味甘性温,质重而沉,补肾肝两经,生血填精,长骨中、脑中之髓;金狗脊补肾健骨,坚脊利俯仰,益血滋督脉,强脚壮腰;淫羊藿补肾阳,坚筋骨,除风冷,益气力,共为主药。鹿角胶能通督脉,补肾生精血,强骨壮腰膝;骨碎补补肾行血,壮骨接骨,擅祛肾风;羌活辛温散风,入太阳、督脉二经主治脊强而厥,刚痉柔痉,脊项强痛,独活擅搜少阴肾经伏风而治脊痉湿痹;川续断补肝肾,壮腰膝,强筋骨,共为辅药。以桂枝温太阳经而通血脉;赤芍行血散血滞;白芍养肝缓筋急,知母润肾滋阴,能防辛燥之药化热;防风祛风胜湿,擅治脊项强痛;麻黄散寒祛风;干姜逐寒温经;草乌逐寒搜风,擅除腰脚冷痛,共为佐药。怀牛膝引药入肾,治腰膝骨痛;炙山甲散瘀通络,引药力直达病所,合为使药。经过临床实践,该方药确实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的痛苦,见到明显的效果。
老师的教诲,学生无以回报,只有永远将恩师的谆谆教诲作为座右铭,加倍努力,继承恩师的高尚医德,精湛医术,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中医事业,早日成为恩师等老一辈中医学家期望的2l世纪合格的中医药人才,为继承发扬中医学而奋斗终身。
,此文章来自华夏中医药网
[阎小萍.
焦树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 中医杂志,1994;35(7):407] 6 乌头桂枝汤:
戴朝寿等用乌头桂枝汤治疗本病89例,基本方制川 乌4.5g,川桂枝9g,白芍9g,生姜9g,炙甘草6g,大红 枣7枚,每日1剂,水煎服。可随症加减川萆解、苡仁、威灵仙、土茯苓、防已等。89例经55天治疗后(1年后 随访),治愈(腰背及下肢疼痛、麻木感消失,活动自如)68例;显效(腰背及下肢疼痛明显减轻,但长时间活动 后可有轻度疼痛)16例,好转(受凉及劳累后可有轻度 疼痛)5例。总有效率100%,治愈率达76.4%。[戴朝寿,等.
乌头桂枝汤治强直性脊椎炎89例. 1996;(1):10] 1 肾痹汤:
邱玉珍等据多年临床经验,自拟肾痹汤,治疗诊断明 确的强直性脊柱炎,药用生地30~60g,葛根、金银花、土茯苓各30g,蒲公英20g,枸杞子、赤芍、白芍、王不 留行各15g,红花10g,随症加减,1日1剂,连服6日,休息1日,为1疗程。治疗30例,结果显效9例,有效 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2%。[邱玉珍,等.
肾痹汤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30例. 陕西中医,1991;12(2):62] 2
白虎通痹汤:
张正泉治疗本病用自拟白虎通痹汤,药用生石膏、生 地、生半夏(原文如此。生半夏有毒,请慎用,谨供参 考)、生苡仁各30g,玄参、红藤、忍冬藤、羌活、独活 各15g,知母9g,桂枝、陈皮各6g,川牛膝12g,马钱子
3so治疗2例,取得较佳疗效。
[张正泉.
白虎通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例. 新中医,1989;(8):15] 3 散痹汤:
潘青海自拟散痹汤治疗本病,药用青风藤、生麻黄、桂枝、生姜、制附子各24g,生石膏18g,木通、甘草各 6g为基本方。寒盛者,重用附子,加细辛;热盛者,去 附子,加知母、黄柏;风盛者,加蜈蚣、葛根;湿盛者,加薏苡仁、仁茯苓;夹瘀者,加土鳖虫、水蛭;痛甚者,加刘寄奴,水煎服,每口1剂。治疗32例。结果:显效 16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潘青海.
散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2例. 陕西中医,1990;13(3):117]
(一)肾虚督寒证
本证候临床颇为多见,尤其是久居寒冷之地的人。
证候特点:腰、臀、胯疼痛,僵硬不舒,牵及膝腿痛或酸软无 力,畏寒喜暖,得热则舒,俯仰受限,活动不利,甚则腰脊僵直或 后凸变形,行走坐卧不能,或兼男子阴囊寒冷,女子白带寒滑,舌 苔薄白或白厚,脉多沉弦或沉弦细。
治疗法则:补肾祛寒、壮督除湿、散风活瘀、强壮筋骨 方药:补肾壮督祛寒汤(原壮督I号方)狗脊25—40g 熟地15—20g 制附片9~12g 鹿角9—12g 骨碎补15—20g 杜仲15—20g 桂枝9—15g
白芍9~15g 知母9—15g
独活9~13g
羌活9—15g
续断15—20g 防风9—12g
威灵仙9-15g 川牛膝9~15g 炙山甲6-15g
(二)邪郁化热证
本证系寒湿之邪入侵或从阳化热,或郁久热生所致。多见于强 直性脊柱炎的活动期或病程较长,久服、过服温辛燥热之品者。证候特点:腰骶臀胯僵痛、困重,甚则牵及脊项,无明显畏寒 喜暖,反喜凉爽,伴见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发热或 午后低热,甚者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纳呆倦怠、大便干、小便 黄,舌偏红,舌苔薄黄或黄白相兼少津,脉多沉弦细数,尺脉弱小。治疗法则:补肾清热、壮督通络 方药:补肾壮督清热汤(原名壮督Ⅱ号方)本方是在补肾壮督祛寒汤的基础上,减或去掉辛热之品如桂枝、制附片等药的用量,酌加清热之品,如败龟板、黄柏等而组成。狗脊20—40g 生地15~20g 知母9—15g
鹿角霜6—10g 骨碎补15-20g 败龟板20-30g 秦艽9—15g
羌活9—12g 独活9—12g
桂枝6-9g
白芍9-15g
黄柏6—12g 地鳖虫6—9g
杜仲15—20g
桑寄生15—20g 炙山甲9~15g
(三)湿热伤肾证
本证多见于久居湿热之域或于潮湿、闷热之环境中长期工作的 人群,肾虚湿热之邪入侵蕴结而伤肾、督所致。亦常见于本病的活 动期而见此证候者。
证候特点:腰臀胯酸痛、沉重、僵硬不适、身热 不扬、绵绵不
解、汗出心烦、口苦黏腻或口干不欲饮、脘闷纳呆、大便溏软,或 黏滞不爽,小便黄赤或伴见关节红肿灼热锨痛,或有积液,屈伸活 动受限,舌质偏红,苔腻或黄腻或垢腻,脉沉滑、弦滑或弦细数等。治疗法则:清热除湿、祛风通络、益肾壮督 方药:补肾壮督清化汤(原名壮督Ⅲ号方)本方系在补肾壮督清热汤的基础上去掉养阴清热之品,如龟 板、生地等,并酌加芳香化湿之品组成。
狗脊20-30g 苍术9-12g
黄柏9-12g
牛膝9-15g 苡米20-40g 忍冬藤20-mS 桑枝20—30g 络石藤15-30g 白蔻仁6-10g 藿香9-12g
防风9-12g
防己9-12g 萆薢9-12g
泽泻9-15g
桑寄生15-20g 炙山甲6-9g
(四)邪痹肢节证
本证候见于以外周关节病变为首发或为主要伴见症状的大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尤其以下肢大关节如髋、膝、踝等为 多见。
证候特点:病变初起表现为髋、膝、踝、足跟、足趾及上肢 肩、肘等关节疼痛、肿胀、沉重、僵硬,渐见腰脊颈僵痛不舒、活 动不能;或除腰背胯尻疼痛外,并可累及以下肢为主的大关节,畏 寒、疼痛、肿胀,伴见倦怠乏力、纳谷欠馨等。病处多见畏寒喜暖(亦有无明显畏寒、反喜凉爽、发热者),舌淡红暗、苔白,脉沉 弦或沉细弦。
治疗法则:益肾壮督、疏风散寒、祛湿利节 方药:补肾壮督利节汤(原名壮督Ⅳ号方)本方是在补肾壮督祛寒汤基础上酌加通经活络补肾利节之品,如:骨碎补、青风藤、海风藤、鸡血藤、石楠藤等;偏于热象者可 酌加清热之品,并减量或去掉辛燥之品。
狗脊20-30g
骨碎补15-20g 鹿角片6-10g 青风藤10-15g 络石藤15-20g 海风藤10-15g 桂枝9-12g
白芍9-15g 制附片6-10g 知母9-15g
秦艽9-15g
独活9—12g 威灵仙9—15g 续断15-20g
桑寄生15-20g 炙山甲6-12g
(五)邪及肝肺证
本证候多见于胸胁疼痛、腹股沟部位疼痛、臀部深处疼痛及双 坐骨结节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大馗(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证候特点:腰、脊、背部疼痛、僵硬、屈伸受限、心烦易怒、胸锁关节、胸肋关节、脊肋关节疼痛、肿胀感;或伴有压痛;或伴 有胸闷、气短、咳嗽、多痰等;或伴有腹股沟处、臀部深处疼痛及 坐骨结节疼痛,或伴有双目干涩疼痛且可牵及头部、双目白睛红赤 或红丝缕缕,发痒多眦,大便
或干或稀,脉象多为沉弦,舌苔薄白 或微黄。
治疗法则:燮理肝肺、益肾壮督、通络利节 方药:补肾壮督燮理汤(原名壮督V号方)本方是在补肾壮督祛寒汤基础上酌加燮理肝肺、利气行血、活 络止痛之品,酌减或去掉辛燥黏腻之品而成。
狗脊20-30g
骨碎补15-20g 鹿角9-12g
延胡索10-15g 香附9-12g
苏梗9-12g
姜黄9-12g
枳壳9-12g 桂枝9-15g
白芍9-15g
续断15-30g 杜仲15-20g 羌活9-15g
独活6-10g
防风9-12g
炙山甲6-15g
[张鸣鹤,等.
肾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孙兆忠
脊柱骨折
一、病因及分类。
脊柱骨折十分常见,其中胸腰段脊柱骨折最多见。暴力是引起胸腰椎骨折的主要原因。(一)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1.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这是脊柱前柱损伤的结果。2.稳定性爆破型骨折:这是脊柱前柱和中柱损伤的结果。3.不稳定性爆破型骨折:这是前、中、后三柱同时损伤的结果。4.chance骨折:为椎体水平状撕裂性损伤。5.屈曲牵拉型损伤:屈曲轴在前纵韧带的后方。6.脊柱骨折一脱位:又名移动性损伤。
另外还有一些单纯性附件骨折如椎板骨折与横突骨折,不会产生脊椎的不稳定,称为稳定型骨折。特别是横突骨折,往往是背部受到撞击后腰部肌肉猛烈收缩而产生的撕脱性骨折。
(二)颈椎骨折的分类
1.屈曲型损伤:这是前柱压缩、后柱牵张损伤的结果。
2.垂直压缩所致损伤:暴力系经Y轴传递,无过屈或过伸力量。3.过伸损伤。4.不甚了解机制的骨折
急症检查:
1.有严重外伤病史,如高空坠落,重物撞击腰背部,塌方事件被泥土、矿石掩埋等。2.胸腰椎损伤后,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站立及翻身困难。3.检查时要详细询问病史,受伤方式,受伤时姿势,伤后有无感觉及运动障碍。4.注意多发伤:多发伤病例往往合并有颅脑、胸、腹脏器的损伤。要先处理紧急情况,抢救生命。
5.检查脊柱时暴露面应足够.必须用手指从上至下逐个按压棘突,如发现位于中线部位的局部肿胀和明显的局部压痛,提示后柱已有损伤;胸腰段脊柱骨折常可摸到后凸畸形。
6.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确定损伤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急救搬运:采用担架,木板甚至门板运送。先使伤员双下肢伸直,木板放在伤员一侧,三人用手将伤员平托至门板上(图65-9);或二三人采用滚动法,使伤员保持平直状态,成一整体滚动至木板上(图65-9)。
二、治疗。
(一)胸腰椎骨折
1.单纯性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1)椎体压缩不到1/5者,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复位及固定者可仰卧于硬板床上,骨折部位垫厚枕,使脊拄过伸。(2)椎体压缩高度超过1/5的青少年及中年伤者,可用两桌法过仰复位。2.爆破型骨折的治疗
对没有神经症状的爆破型骨折的伤员,经CT证实没有骨块挤入椎管内者,可以采用双踝悬吊法复位,因其纵向牵引力较大,比较安全。对有神经症状和有骨折块挤入椎管内者,不宜复位。应经侧前方途径,去除突出椎管内的骨折片以及椎问盘组织,然后施行椎体问植骨融合术
3.chance骨折,屈曲一牵拉型损伤及脊柱移动性骨折脱位者,都需作经前后路复位及内固定器安装术。(二)颈椎骨折的治疗
1.对颈椎半脱位病例,予以石膏颈围固定3个月。对出现后期颈椎不稳定与畸形的病例可采用经前路或经后路的脊柱融合术。
2.对稳定型的颈椎骨折,例如轻度压缩的可采用颌枕带卧位牵引复位(图65一13)。3.单侧小关节脱位者可以没有神经症状,特别是椎管偏大者更能幸免。可以先用持续骨牵引复位,牵引重量逐渐增加。复位困难者仍以手术为宜,必要时可将上关节突切除,并加作颈椎植骨融合术。
4.对爆破型骨折有神经症状者,原则上应该早期手术治疗,通常采用经前路手术,切除碎骨片、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手术。5.对过伸性损伤,大都采用非手术治疗。
6.对第1型、第3型和没有移位的第2型齿状突骨折,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一、分类:
1.脊髓震荡:与脑震荡相似,脊髓震荡是最轻微的脊髓损伤。只是暂时性功能抑制,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即可完全恢复。
2.脊髓挫伤与出血:为脊髓的实质性破坏,外观虽完整,但脊髓内部可有出血、水肿、神经细胞破坏和神经传导纤维束的中断。
3.脊髓断裂:脊髓的连续性中断,可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不完全性常伴有挫伤,又称挫裂伤。脊髓断裂后恢复无望,预后恶劣。
4.脊髓受压:骨折移位,碎骨片与破碎的椎间盘挤入椎管内可以直接压迫脊髓,而皱褶的黄韧带与急速形成的血肿亦可以压迫脊髓,使脊髓产生一系列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
5.马尾神经损伤:第2腰椎以下骨折脱位可产生马尾神经损伤,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弛缓性瘫痪。马尾神经完全断裂者少见。
二、临床表现
1.在脊髓休克期间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出现弛缓性瘫痪,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有感觉丧失平面及大小便不能控制。2~4周后逐渐演变成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性锥体束征。胸段脊髓损伤表现为截瘫,颈段脊髓损伤则表现为四肢瘫。上颈椎损伤的四肢瘫均为痉挛性瘫痪,下颈椎损伤的四肢瘫由于脊髓颈膨大部位和神经根的毁损,上肢表现为弛缓性瘫痪,下肢仍为痉挛性瘫痪。(1).脊髓半切征:又名BrownSequard征。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
(2).脊髓前综合征:颈脊髓前方受压严重,有时可引起脊髓前中央动脉闭塞,出现四肢瘫痪,下肢瘫痪重于上肢瘫痪,但下肢和会阴部仍保持位置觉和深感觉,有时甚至还保留有浅感觉。
(3).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多数发生于颈椎过伸性损伤。颈椎管因颈椎过伸而发生急剧容积变化,脊髓受皱褶黄韧带、椎间盘或骨刺的前后挤压,使脊髓中央管周围的传导束受到损伤,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的四肢瘫,上肢重于下肢,没有感觉分离,预后差。
2.脊髓圆锥损伤:正常人脊髓终止于第1腰椎体的下缘,因此第1腰椎骨折可发生脊髓圆锥损伤,表现为会阴部皮肤鞍状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丧失致大小便不能控制和性功能障碍,两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仍保留正常。
3.马尾神经损伤:马尾神经起自第2腰椎的骶脊髓,一般终止于第1骶椎下缘。马尾神经损伤很少为完全性的。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弛缓性瘫痪,有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及括约肌功能丧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没有病理性锥体束征。
4.脊髓损伤后各种功能丧失的程度可以用截瘫指数来表示。“0”代表功能完全正常或接近正常;“1”代表功能部分丧失;“2”代表功能完全丧失或接近完全丧失。
三、并发症
1.呼吸衰竭与呼吸道感染:这是颈脊髓损伤的严重的并发症。颈脊髓损伤后,肋间肌完全麻痹,呼吸肌力量不足,呼吸非常费力,使呼吸道的阻力相应增加,呼吸道的分泌物不易排出,久卧者又容易产生坠积性肺炎。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与定期翻身拍背有助于控制肺部感染。
2.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和结石:由于扩约肌功能的丧失,伤员因尿潴留而需长期留置导尿管,容易发生泌尿道的感染与结石,3.压疮:截瘫病人长期卧床,皮肤知觉丧失,骨隆突部位的皮肤长时间受压于床褥与骨隆突之间而发生神经营养性改变,皮肤出现坏死,称为压疮。
4.体温失调:颈脊髓损伤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受伤平面以下皮肤不能出汗,对气温的变化丧失了调节和适应能力,常易产生高热。
四、治疗原则 1.合适的固定,防止因损伤部位的移位而产生脊髓的再损伤。一般先采用颌枕带牵引或持续的颅骨牵引。
2.减轻脊髓水肿和继发性损害。
3.手术治疗:手术只能解除对脊髓的压迫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目前还无法使损伤的脊髓恢复功能。手术的途径和方式视骨折的类型和致压物的部位而定。
手术的指征是:①脊柱骨折一脱位有关节突交锁者;②脊柱骨折复位不满意,或仍有脊柱不稳定因素存在者;③影像学显示有碎骨片凸出至椎管内压迫脊髓者;④截瘫平面不断上升,提示椎管内有活动性出血者。
王同学:
您好!
因flash制作一事特向您说明构思和要求,为会此给您增添了一定的麻烦,望见谅。制作时长:1-2分钟 制作基调:柔美+欢快
制作元素:天鹅、湖畔、宝宝成长日历、宝宝照片 创意表现:
美丽的湖边一对天鹅相遇相爱,用皎洁的月光做转场,湖边出现一只天鹅蛋,并在湖边开始抖动,随着抖动的频率加剧,蛋壳裂开,一只美丽的天鹅宝宝诞生了(用额头的蝴蝶结来表示小天鹅是女宝宝),小天鹅从蛋壳出来后抖抖翅膀,欲飞不能,这时候日历从1到100快速翻过,表示100天后,小天鹅的额头上的蝴蝶结变成皇冠并振翅高飞,随后出现宝宝照片的画面,照片大约10张左右是宝宝从出生到100天的纪录,出现宝宝照片时候的画面要卡通可爱,比如晾衣绳上的小衣服小裙子小袜子,而小衣服和小裙子、还有小袜子就相当是相框,里面是宝宝照片,再比如朵朵花儿,花心就是宝宝照片等等类似这样的卡通设计,最后结束定格到宝宝最后一张照片,然后照片淡化转场,出现一行字“欢迎参加杜瑾萱小朋友百岁宴,愿杜瑾萱小朋友健康快乐成长
2012年1月1日”
背景音乐:前半段是天鹅湖名曲,在出宝宝照片的时候怎么想办法过度成儿歌《种太阳》女生版本
以上是我不成熟的想法,见笑了,由于我播放的场合均是内部朋友同学,不涉及商业行为,所以很多素材都可以在网上下载,无需担心侵权问题。这个flash 对于我来说很重要,是我留给宝宝以后珍藏的礼物,希望王同学能尽量让它美一些:)如果制作中有什么不明白或者困难请及时和我沟通,我们共同商量解决。因为是用在宝宝百岁宴上,中途还会有一定的修改,所以我希望能在12月20号之前拿到最终稿,您看看时间方便吗?最近会不会有考试?希望此事不会耽误您太多学习的时间。
祝您学习进步!天天开心:)
为盼!
学姐
“治疗脊髓损伤最佳方法介绍”
什么是靶向性细胞再生疗法?靶向性细胞再生疗法是20世纪末神经生物学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因其具备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的两个基本特性以及迁移功能和良好的组织融合性的优点,而成为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良好的移植材料,为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脊髓损伤一般是怎么造成的呢?脊柱脊髓损伤常发生于工矿、交通事故,战时和自然灾害时可成批发生。伤情严重复杂,多发伤,复合伤较多,并发症多,合并脊髓损伤时预后差,甚至造成终生残废或危及生命。
靶向性细胞再生疗法是如何治疗脊髓损伤的呢?脊髓神经元细胞属于“终末”细胞,几乎不可自我修复,因此各种传统治疗手段,对于神经损伤性疾病的治疗效果都不能让人满意。靶向性细胞再生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打破了这一现状。脊髓损伤后移植的细胞能向损伤处迁移、存活和增殖,分化为神经元或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出现神经细胞轴突与髓鞘的再生,建立正确的和功能性的突触连接;并使残存脱髓鞘的神经纤维和新生的神经纤维形成新的髓鞘,保持神经纤维功能的完整性,恢复受损神经功能,达到对脊髓传导功能的彻底恢复。
“治疗脊髓损伤最佳方法介绍”
靶向性细胞再生疗法疗法应用于临床,通过自我复制分化可以诱导分化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细胞、肌细胞、神经元及心肌细胞等等损伤部位的细胞。
靶向性细胞再生疗法具有靶向化、高效化、微观化、自动化的特点。
靶向化:机体受损病变的组织会持续释放出某些特定的细胞因子,称为趋化因子。距离受损组织较远的区域,趋化因子的浓度较低,与邻近受损组织的高浓度形成了浓度梯度。在浓度梯度的引导下,输入患者体内的BX修复细胞能够逐渐的向病变区域靠拢、汇集,使病变组织周围形成相对高浓度的BX修复细胞群体,对病变局部发挥充分的组织修复作用。高效化:实验证明,相比较人体普通的修复过程,输入BX修复细胞后的组织修复速度要快上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使人体受损的组织在短时间内即得到快速的恢复。
微观化:靶向性细胞再生疗法的治疗过程发生在分子水平,以细胞为单位对病变区域产生治疗作用。整个治疗过程只需依靠输液和注射来完成,无创、无痛,更无需承担开刀动手术的负担和风险。
自动化:输入BX修复细胞之后,所有治疗过程都会在人体自身的调节之下按部就班的完成,如果患者有需要,只需按照医生要求按时到院接受治疗即可,无需住院,为忙于工作,没有大段空闲,无法住院治疗的患者们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