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地图上的发现教案

2023-06-19 14:52:55综合

地图上的发现教案

  如何利用地图上的发现教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下面是热心会员“ug3447”分享的地图上的发现教案(共6篇),欢迎参阅。

地图上的发现教案

地图上的发现教案 篇1

《地图上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指导默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2.引导学生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轮廓、吻合、锯齿、拼接”等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默读课文,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难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理解有关地理知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二、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魏格纳。2.借助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一字组多词:

  拼()()()()置()()()()适()()()()存()()()()

  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理解词语:轮廓、吻合、锯齿、拼接、煤块、位置、适合、生存、大陆、漂移、参差不齐、冰雪覆盖、茂密、艰苦

(3)学生完整齐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提出“大陆漂移说”的事。

  三、观看世界地图,了解地理概况。大洲、大洋的名称、位置。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观察生字字形,指导写字:“适”“存”的结构、笔顺;“置”下面是三横;“崖”下面是两个“土”。

  五、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件,观察地图上的南美洲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和同学们一样,也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94年来,人们没有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

  板书:地图上的发现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浏览全文,回忆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三、学生质疑,师生梳理问题:[意在顺学而导,将学生提出纷杂的问题梳理成重点问题,使其他问题迎刃而解。] 1.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2.科学家怎样证明这一假说的?

  四、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学习理解课文。

  1.自读1、2自然段。思考: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经过仔细观察,他进一步发现,世界各大洲的边缘,虽然像锯齿一样参差不齐,却恰好可以拼接在一起。”什么叫参差不齐?

  看插图1。

  重点理解:“仔细观察”“进一步发现”“逐渐”等词语。

  同样的世界地图许多人都看见过,甚至研究过。魏格纳却没有漫不经心发现的这个有趣的现象。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2.可是,这只是一个“假说”。“假说”是什么意思?

  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有足够有力说明的事实证据。为此,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考察活动。

  3.科学家怎样证明这一假说的?默读4-7自然段。

——长期艰苦的考察:

(1)南极洲找到的煤块上有植物生长的痕迹和大量的动植物化石。这说明2亿年前的南极洲不是现在的冰雪覆盖,而是一个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

  看插图,感受考察的艰苦。

  南极洲的冰碛石和大洋洲、非洲发现的冰碛石是完全相同的,说明它们全都来自同一大陆。

  读句子,体会“并不在??也不是??而是”的推理过程。

  所以,现在的地球上的几大洲在三亿年前是连在一起的,两亿年前这块大陆分裂了,逐渐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上。

  4.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多媒体课件演示“大陆漂移说” 5.齐读最后一段。

  人们没有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再读最后一句,你能说说原因吗?

  五、总结全文: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

  六、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七、课后继续搜集“大陆漂移说”的有关资料。

《地图上的发现》教学反思 篇2

《地图上的发现》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指导默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2.引导学生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轮廓、吻合、锯齿、拼接”等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默读课文,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难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理解有关地理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意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整体感受课文。]

  二、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魏格纳。

  2.借助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一字组多词:

  拼()()()()

  置()()()()

  适()()()()

  存()()()()

  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理解词语:轮廓、吻合、锯齿、拼接、煤块、位置、适合、生存、大陆、漂移、参差不齐、冰雪覆盖、茂密、艰苦

  3.学生完整齐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提出“大陆漂移说”的事。

  三、观看世界地图,了解地理概况。大洲、大洋的名称、位置。

[意在拓展学生视野,课内外有机的结合]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观察生字字形,指导写字:“适”“存”的结构、笔顺;“置”下面是三横;“崖”下面是两个“土”。

[教师在学生自学、互动的基础上给予辅导]

  五、读一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件,观察地图上的南美洲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和同学们一样,也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94年来,人们没有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

  板书:地图上的发现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浏览全文,回忆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三、学生质疑,师生梳理问题:[意在顺学而导,将学生提出纷杂的问题梳理成重点问题,使其他问题迎刃而解。]

  1.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2.科学家怎样证明这一假说的?

  四、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学习理解课文。

  1.自读1、2自然段。思考: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经过仔细观察,他进一步发现,世界各大洲的边缘,虽然像锯齿一样参差不齐,却恰好可以拼接在一起。”什么叫参差不齐?

  看插图1。

  重点理解:“仔细观察”“进一步发现”“逐渐”等词语。

  同样的世界地图许多人都看见过,甚至研究过。魏格纳却没有漫不经心发现的这个有趣的现象。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2.可是,这只是一个“假说”。“假说”是什么意思?

  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有足够有力说明的事实证据。为此,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考察活动。

  3.科学家怎样证明这一假说的?默读4-7自然段。

——长期艰苦的考察:

(1)南极洲找到的煤块上有植物生长的痕迹和大量的动植物化石。这说明2亿年前的南极洲不是现在的冰雪覆盖,而是一个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

  看插图,感受考察的艰苦。

  南极洲的冰碛石和大洋洲、非洲发现的冰碛石是完全相同的,说明它们全都来自同一大陆。

  读句子,体会“并不在……也不是……而是”的推理过程。

  所以,现在的地球上的几大洲在三亿年前是连在一起的,两亿年前这块大陆分裂了,逐渐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上。

  4.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多媒体课件演示“大陆漂移说”

  5.齐读最后一段。

  人们没有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再读最后一句,你能说说原因吗?

  五、总结全文: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

  六、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七、课后继续搜集“大陆漂移说”的有关资料。

《地图上的发现》教学设计 篇3

  22、地图上的发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4个生字,学会课本9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抓住文中关键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会用“逐渐”造句。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书写等掌握本课中的生字与新词。

  2、通过抓住文中关键词语,达到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的目的。

  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魏格纳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势头精神。

  4、通过理解力课文,达到掌握课文内容的叙述顺序的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大陆漂移说”,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势头精神,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指导默读课文,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教学难点:

  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理解有关地理知识。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轮廓、吻合、锯齿、拼接”等词语。教学重点:指导默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教学难点:指导默读课文,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相读课文,检查识字情况。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意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已有知识自主学习,整体感受课文。]

  二、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魏格纳。

  2、借助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一字组多词:

  拼()()()()

  置()()()()

  适()()()()

  存()()()()

  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理解词语:轮廓、吻合、锯齿、拼接、煤块、位置、适合、生存、大陆、漂移、参差不齐、冰雪覆盖、茂密、艰苦

  3、学生完整齐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提出“大陆漂移说”的事。

  三、观看世界地图,了解地理概况。大洲、大洋的名称、位置。

[意在拓展学生视野,课内外有机的结合]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观察生字字形,指导写字:“适”“存”的结构、笔顺;“置”下面是三横;“崖”下面是两个“土”。

[教师在学生自学、互动的基础上给予辅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

  2、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教学重点:

  1、指导默读课文,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理解有关地理知识。

  2、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教学难点:

  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观察地图上的南美洲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你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和同学们一样,也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94年来,人们没有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板书:地图上的发现)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浏览全文,回忆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三、学生质疑,师生梳理问题:[意在顺学而导,将学生提出纷杂的问题梳理成重点问题,使其他问题迎刃而解。] 1.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2.科学家怎样证明这一假说的?

  四、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学习理解课文。

  1.自读1、2自然段。思考: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经过仔细观察,他进一步发现,世界各大洲的边缘,虽然像锯齿一样参差不齐,却恰好可以拼接在一起。“什么叫参差不齐?

  看插图1 重点理解:“仔细观察”“进一步发现”“逐渐”等词语。同样的世界地图许多人都看见过,甚至研究过。魏格纳却没有漫不经心发现的这个有趣的现象。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2.可是,这只是一个“假说”。“假说”是什么意思?

  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有足够有力说明的事实证据。为此,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考察活动。

  3.科学家怎样证明这一假说的? 默读4-7自然段。——长期艰苦的考察:(1)南极洲找到的煤块上有植物生长的痕迹和大量的动植物化石。这说明2亿年前的南极洲不是现在的冰雪覆盖,而是一个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

  看插图,感受考察的艰苦。

(2)南极洲的冰碛石和大洋洲、非洲发现的冰碛石是完全相同的,说明它们全都来自同一大陆。

  读句子,体会“并不在??也不是??而是”的推理过程。

  所以,现在的地球上的几大洲在三亿年前是连在一起的,两亿年前这块大陆分裂了,逐渐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上。

  4.指名读第七自然段。多媒体课件演示“大陆漂移说” 5.齐读最后一段。

  人们没有忘记魏格纳的观察和发现。再读最后一句,你能说说原因吗?

  五、总结全文:

  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

  六、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地图上的发现》教学设计1 篇4

《地图上的发现》这篇课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教学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即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的。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所以,在上课前,我就准备了一个地球仪,打算让学生在了解了魏格纳的奇妙想法之后,让学生借助地球仪观察是不是跟作者说的一样,是那样惊人的吻合。先出示地球仪,然后让学生们观察,交流自己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再开始新课,效果就不一样了,学生就不会连位置也找不到,相反会产生更大的兴趣想学习这篇文章。

  看到题目,他们肯定会问“这个发现是什么?是谁发现的?是怎么发现的?课文学习就这可以这样进行下去。所以一节课的开头很重要,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像这一课,这个地球仪就犹如一粒石子投进了学生心田,从而激起学生观察的热情。到再学习课文时,学起来就会很顺利,学生也会真正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使课文描述动起来。这样一来,整堂课不管是课堂气氛还是学习效果都会大不一样。

在地图上找家乡教案 篇5

《在地图上找家乡》教学反思 何静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学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开展此次活动前,我让学生准备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并自己准备了中国地图。活动时,先让学生观察地图,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地图上的信息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接着让学生深究不同地图上比例尺的区别,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例尺。学生在地图上找自己的家乡。这堂课,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究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准备了两张地图:中国政区图、湖南省政区图。在开课时我采用看图片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接着引出地图,并先后出示了这两张地图,引导学生通过这两张地图来认识地图的方向、图例、比例尺,掌握有关地图方面的知识。接着让学生分小组在中国政区图上找一找我们湖南省在祖国的哪个位置,以及周边有哪些邻居。由于学生对地图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他们能很快地在地图上找到这些省份,然后让学生通过书中的图画和文字及学生们的分组讨论来了解有关家乡山东的知识。最后我让学生在地图上找一找湖南省的位置,以及周边有哪些邻居,并说说自己的家庭的详细地址和它所在的方位,学生对这个环节的活动十分感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教案 篇6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尝试从不同种类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社会信息.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学会依据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地图。

  2、能力目标:学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区域范围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不一样。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使用。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地图。

  教学手段、方法:分组合作学习探究、设置情景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利用平面图是向别人介绍自己所在位置的一个好办法。其实,地图能够告诉我们的绝不只是位置,我们可以从地图中得到更多的信息。

【说一说】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地图,说说自己的发现。

(讲授新课)

【议一议】如果我想到杭州市区玩,手上却带了一张《世界政区图》,这合适吗?为什么?

  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地图。

【选一选】如果你是林胜强同学,要了解台湾你会选择什么地图?

【比一比】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观察教材图1-11A和图1-11B①,思考

  1、哪一幅地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大?

  2、台湾省在两幅地图中内容的详细程度是否相同?

  归纳:A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大,内容简单;B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小,内容详细。

【想一想】

  3、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

  4、从两幅图中你人分别能了解到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A图?在什么情况下选择B图?并说说理由。

  引导学生发现:反映区域范围越大的地图,图上内容越简单;反之,越详细;这是因为它们的比例尺不同,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过渡:选择好合适的地图后,该如何使用地图呢?

  情境1:

  暑假期间,张京准备同妈妈从北京到杭州旅游。妈妈让张京来设计旅游路线,张京找来了一些地图,如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杭州市交通图等,他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分小组展开竞赛。

【比一比】1.引导学生读《中国交通图》②,设计出从北京至杭州的最短铁路线。

  2.让学生量算一下北京──杭州的距离。

  情境2:

  如果张京同妈妈想到杭州西湖玩两天,利用杭州西湖游览图③(历史与社会图册)第7页,该怎样设计安排才能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

【比一比】出示《杭州西湖游览图》确定杭州西湖所在的位置,然后把全 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安排各自的旅游线路,比比看哪个小组安排的路线最合适,走的重复路线最少(教师可在步骤上作适当的指导)。

  情境3:出示图l-14④ 【想一想】:

  1.如果我想去爬山,应该了解这座山的哪些情况?

  2.从什么地图上可以获取这些情况?

  3.你会画等高线地形图吗?

  教师出示立体图,和图1-14比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师生共同发现:等高线较密的地方,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地势越平缓。

【议一议】:

  1.图上河流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是这样分布的?

  2.从山麓到山顶怎样走才能使爬山的距离最短?把路线画在图1-14上。

  3.如果从登山出发点出发,怎样走既近又安全?

  情境4:出示图1-15⑤ 【想一想】

  1.你准备从哪儿进?哪儿出?(第一步:找到进入风景区的入口。)

  2.为了缩短行程,应选择哪个饭店?(第二步:由于要在风景区内玩两天,所以必须找一个晚上住宿的地方。)

  3.你打算第一天游哪些景点?第二天游哪些景

  点?(第三步:大致确定出第一天和第二天分别要游览的景区。)

  4.在图上画出你第一天和第二天的行程线路。(第四步:具体确 定每天的旅游线路。)

  请各组派代表当小导游介绍本组的设计路线。

  情境5:出示图1-16⑥,结合图例阅读图。【想一想】

  1.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理解“农用地”和“非农业用地” 的含义(教师补充)。

  2.1949年前的非农业用地是怎样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3.1985年前的非农业用地与1949年前的非农业用地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1985年后非农业用地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三)小结

【想一想】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问题?

(四)课外拓展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