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杜富国观后感范文精选6篇
感动中国杜富国观后感该怎么写呢?在写的时候都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是范文网会员投稿的关于感动中国杜富国观后感的最新文章,供大家参考。
人生总是面临诸多选择。选择需要志向。总书记讲,“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
入伍以来,杜富国始终把忠诚和信仰镌刻在灵魂深处,把使命和责任矗立在南陲边疆,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扫雷战场,不怕艰难困苦,不畏伤残牺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务面前、关键时刻、危急关头,用一次次“让我来”的铁血担当,诠释了当代革命战士坚决听党指挥、勇于献身使命的铮铮誓言,彰显了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哺育下新时代青年官兵投身强军、建功时代的自信自觉,展示了新一代革命军人为祖国为人民敢于牺牲、乐于奉献的时代风采。
杜富国同志在参与文山边境扫雷作业中,始终牢记使命、冲锋在前,不怕吃苦、不畏牺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使命担当,展示了人民子弟兵的优良作风,是“老山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杜富国面对这牺牲的危险,挺身而出、英勇无惧,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用宝贵生命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誓言,杜富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是用生命践行入党誓言、用奋斗书写时代篇章的光辉榜样。
某年某月某日,感动中国某年度人物揭晓,杜富国等当选,杜富国的当选无疑最好的诠释奋斗与伟大。当晚,《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杜富国的颁奖辞: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我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蹚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伟大的时代召唤伟大的精神,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的那样,“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当然,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杜富国失去了双手和双眼,但他心心念念的,依然是想要学习掌握力所能及的技能,在新的岗位继续为人民服务。跑步、快走、用肘部夹笔练习写字……每一个常人举手投足就可完成的动作,对杜富国来说都是需要逐步攻克的障碍,都是需要排掉的“雷”。“我还能为家乡人民做贡献,我还要阳光、欢乐地过好每一天”。他的乐观以及对梦想的坚持,正是伟大的时代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正是因为拥有杜富国等一批批勇于奋斗,不畏牺牲的英雄们,让我们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有这一批批时代楷模,让我们在时代楷模的精神鼓励下,一步一个脚印,一棒之后一棒,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
今天晚上含着眼泪看完央视播出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感受颇深!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田惠萍:社会没有支援,我们要去倡导、推动
我无法责备这个父亲本身的残酷,但是我们要问,是什么使得人们对孩子做人没有了机会,让一个家庭被剥夺了生命的希望?就是因为没有社会服务、支援体系,所以人们会对生命感到绝望。
我们呼吁社会支援,给生命尊严和机会。如果我们认为现在社会这种情况是应该的,我们就会责备孩子是错的,但孩子没有错,错的是社会。
弢弢刚被诊断时,那是很远的事情了,当时我没有社会支援,感到很绝望,后来我就想明白了:社会没有支援,我们要去倡导、推动;放弃生命可耻,没有任何理由让我们可以毁掉任何一个生命。
作为家长该怎么面对?我还是那八个字:
珍惜生命,享受生活。
对我来说,再绝望也不会去扼杀生命。生命之间没有差别,家长们要懂得只有尊重生命,才会有对生活的享受,践踏了另外一个生命,怎么活着都不是享受。
因为杨弢,我成了文明的VIP
我的杨弢今年整整三十岁,作为老一辈,我想说,有一个孤独症人在身边的生活真好,一点都没有艰难。
去年年底,我带他去西双版纳度假,下了飞机要上厕所,所有人都在排队,我带着弢弢就进了残障人士的专用厕所,不用排队。人们都看着我,心想,这人脑子怎么那么灵;我心想,我比你们更早地进入文明社会,这样的设施,本来就是为了生活更方便,为了生命更平等而建设的。我带着杨弢理直气壮地使用这些设施,登机走绿色通道,下飞机后坐头等舱的小巴,我可沾他的光了。
因为杨弢,我就觉得我怎么那么VIP,如果没有他,我在旅途中也顶多就是个P。
现在杨弢的一切就像普通游客一样,非常顺利,但我还是会例行跟人说,我的孩子是个自闭症,他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大家都说好,没问题,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都请说。
我们像普通人一样出现在公众场合
该干嘛干嘛
就是在做倡导
因为弢弢属于好养又好带的孩子,一直以来我们都很顺利,没有特别需要帮助,而我仍然会跟别人说,我的孩子是个自闭症——我只想通过这样做,让只要我们出现的地方,都会多一个人听到“自闭症”,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职业生活习惯。
我从来不把杨弢作为一个秘密,不会去隐瞒,也从没打算改变他,实际上是杨弢改变了我,只要我和杨弢还活着,我就会一直这么做。
我的生活就是在倡导杨弢,我可以带着他出现在任何公众场所,这本身就是在倡导。
倡导不是喊着口号去游行、发表文章,或者一定要怎么样,我觉得不是。我们每一个人带着我们的孩子,像普通人一样出现在公众场合去做我们该做的事,也不要因为孩子自己就不度假、不旅行、生活就没有爱好了。
天没塌,地没陷
有一个自闭症孩子
生活依然可以是普通的
很多年前我还战战兢兢,但现在,我发现这个社会已经为文明做好了很多准备,我会觉得其实没有什么可怕的,关键就是在于我们自己不要害怕,干嘛要躲着,没必要。
杨弢现在周一至周五在慧灵(注:北京一家障碍人士社区服务机构),周末回到家里跟我生活,就跟我当年上大学去了放假才回家一样。弢弢去学校的时候,我就有很多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看电视、织毛衣,买菜做饭会朋友、读书旅行都行,跟身边人的生活一个样。
天没塌,地没陷,有一个自闭症孩子,生活依然可以是普通的。
不要认为有了一个自闭症的孩子,自己的生活就变得特别不一样,我的成功就在于我和弢弢现在过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我孩子甚至比不是自闭症的人生活得还普通。
我讨厌中国某些孤独症家长领域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会为有这么个孩子感到丢人,会觉得因为孩子,自己从此没有权利感到快乐和骄傲。
很多人都说田惠萍不是人、是神,我说,我只是认认真真坚持做一个“人”,怎么就成了神?我成为神只能说明是国家的悲剧。
我们就是在普普通通地生活,我们对孩子会有的担忧和疑虑,都不是因为他是孤独症。
你问我将来老了怎么办?
因为有盲人、聋哑人、我们的社会知道了要怎么做;因为人会老,我们知道了年龄大了以后社会需要有什么。我们当然也会想六十岁以后有一天走不动了怎么办,我母亲一直到七十之前都在说最怕的就是拖累孩子,可我和我哥哥没一个是自闭症啊,这是所有人都会有的一种担心,不是自闭症父母特有的。
谁都会老,这是种不定的因素,为什么非得说孩子是自闭症我们就要去考虑这件事?换句话说,中国人为什么要生老二,不就是害怕自己老吗,可是谁能保证老二将来就能养他?有几个中国人是为了爱才生孩子的?不都是因为害怕老了自己没人照顾吗?
我们对老了以后会如何产生恐惧,这是社会保障不健全造成的,跟有没有孩子、孩子是不是自闭症没关系。
每个人都应该想到:只有社会保障才是生命安全和尊严的保证,不仅是自闭症,还有脑瘫、聋哑人、肢体障碍的孩子,如果没有社会支援,一样没有保证。
我们这些孩子,首先要暖和、吃饱、穿好、要快乐,要有事情做,干干净净,不会冷着饿着脏着,不会被人嘲笑愚弄。弢弢在慧灵,有人专门为他们工作,带他们出去,带着他们唱歌跳舞,享受生活,就很好,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们学习,学得不像自闭症是吗?凭什么他们一定要变呢?
目前,好像社会所有的服务都是在要改变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其实要变的是自己,所有想要彻底改变自闭症的人,最后一定会被自闭症打得头破血流。
我从孩子身上想明白了,生命不待
如果因为想到以后怎么办,找不到答案,那现在就把孩子杀了,这合理吗?
是生命都有风险,谁能保证这一秒活蹦乱跳下一秒就不会出意外?为什么要夸大到因为自闭症孩子可能会在将来给我们带来那么多风险后患,让家长宁愿今天就杀死孩子,或者我自己去死?这他妈的什么鬼论调!
带来威胁的是社会保障不完善,不是自闭症,全部人都一样。
为什么有一个自闭症孩子人就活不了?我就不信。
自己没有对生命活下去的力量,你抱怨谁?
你对得起自己作为生命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吗?
所有的悲剧都是人们在价值观上的一念之差。而我想说的是,是杨弢成就了我的人生,因为他,我想要让自己活得好,活得健康;因为他,我特别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生命不待。
因此我早早就退休了,我不能等到将来有一天我怎么怎么了,再去干些什么,我觉得生命就是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去精彩,我现在就生活得有滋有味的。
所以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从咱们自己开始,我们要告诉社会,生命当中所有东西都是精彩的,只要我们尊重它!
时间回到某年某月某日﹐中越边境第三次大扫雷人工搜排的最终一块雷场,在这次排雷中,杜富国为保护战友,被一枚突然爆炸的加重手榴弹炸成重伤。“你退后,让我来”是他负伤前留给战友的最终一句话。而他自我却永远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杜富国的事迹传开后,引发了全军乃至全国的关注。某年某月某日,杜富国被授予一等功。某月某日,他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某年某月某日,杜富国获得“感动中国某年度人物”荣誉。某年某月某日,杜富国成为“全国自强模范”。某年某月某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向全国宣传发布杜富国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不管是在极为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在较为安稳的和平年代,英雄始终是我们学习和致敬的榜样。杜富国作为英雄,值得我们永远记住;“让我来”作为一种精神,值得我们代代传承。
“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你退后,让我来!”杜富国每次与死神打交道时,都会对战友说这句“口头禅”,杜富国以自我的血肉之躯,掩护了战友,换来一方百姓的安全。他用生命担当使命,用青春书写荣光,诠释了新时代的英雄精神。
杜富国的先进事迹充分彰显了忠诚坚定的梦想信念,为民奉献的家国情怀,敢于担当的进取精神,直面磨难的刚毅品格,我们要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学习,大力发扬忠于使命、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爱岗敬业、干好本职工作,进取投身改革事业,为强军梦、强国梦贡献力量。让我们向杜富国致敬,向每一位甘于牺牲奉献的英雄致敬!
20xx年某月某日,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揭晓,杜富国等当选,杜富国的当选无疑最好的诠释奋斗与伟大。当晚,《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杜富国的颁奖辞: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战友们拉着手蹚过雷场,你听,那嘹亮的军歌,是对英雄的礼赞!
伟大的时代召唤伟大的精神,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的那样,“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当然,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杜富国失去了双手和双眼,但他心心念念的,依然是想要学习掌握力所能及的技能,在新的岗位继续为人民服务。跑步、快走、用肘部夹笔练习写字……每一个常人举手投足就可完成的动作,对杜富国来说都是需要逐步攻克的障碍,都是需要排掉的“雷”。“我还能为家乡人民做贡献,我还要阳光、快乐地过好每一天”。他的乐观以及对梦想的坚持,正是伟大的时代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正是因为拥有杜富国等一批批勇于奋斗,不畏牺牲的英雄们,让我们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有这一批批时代楷模,让我们在时代楷模的精神鼓励下,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当《感动中国》的熟悉旋律在耳边唱响,某月某日,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又一次润湿了我们的眼眶,用榜样的力量传递中华美德的正能量。
当感动的泪水无声的滑落,当心灵的悸动荡漾在美德的春风里,当我们的精神又一次接受感动的洗礼,当道德模范们不平凡的事迹震撼着我们,“感动”这个词变得那么清晰,感动中国就像一面旗帜,高高的飘扬在中华民族美德的高地,指引着我们向道德楷模们学习。
让我们细数那些感动着我们感动着中国的道德模范们的先锋事迹,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自己一言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坚持信念忠诚奉献无怨无悔的付出和满腔热情的浓浓爱意为我们书写出中华民族美德的壮丽画卷,让我们沉浸在深深的感动里,也我们的灵魂接受了一次美德的洗礼,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
伴着感动的泪水,相信每个人都会陷入沉思,是什么力量让道德模范们做出这些不平凡的壮举。我想,应该是爱吧。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对生活对美德对正义的爱、对父母对子女亲人的爱、对工作对战友同事的爱等等,这些满含真情的爱就像一盏盏明灯,让文明的天空更加明亮。
让我们心中充满爱,长怀感恩 的心,擎起美德的大旗,以道德模范为榜样,从日常点滴做起,在工作生活中于一言一行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美德的光和热温暖我们,也照亮我们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