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初中初二八年级政治下册全册教案3篇(八年级下册政治改版)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粤教版初中初二八年级政治下册全册教案3篇(八年级下册政治改版),以供参考。
法律为生活护航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知道生活中离不开法律,知道法律与其他规则的区别,明确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初步树立法律信仰,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教学重点: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教学难点: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保障,如何遵守法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第一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道德、纪律、章程等都是调节社会成员行为的规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说话、做事的依据。有了完善的社会规则,才能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我们每一个人的自由和权益才能得到保障。
一、法律的概念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章程等其他社会行为规范不同,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主要方式。因此,人们往往将法律称之为“国法”。
二、法律的特征
1、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2、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第2课时
第二框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保障
一、为什么说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保障
1、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2、法律可以维护公民权利
3、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法律可以协调人际关系
5、法律可以维护公共秩序
二、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以守法为荣,以违纪为耻,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青春相册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男女生之间进行健康、正常的交往的重要;引导学生形成男女平等、自尊自强的意识。教育学生懂得男女生正常交往的要求和规则。
2、能力:让学生正确认识到男女生之间差异的存在,并且能够归纳出这些差异。探究向偏见开战的方法,学习概括男女生交往的益处的方法;学习遇到别人的闲言碎语时的应对能力。
3、知识:通过对比男女生在各方面表现的不同,让学生正确认识到男女生之间差异的存在,并且能够归纳出这些差异;认识性别偏见的存在,认识男女生交往的益处和闲言碎语的害处,初步学习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名誉权的知识。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青春期身体、心理的变化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男女生的正常交往及如何消除性别歧视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第一框男女有别
一、男女生怎样正确交往?
1、男女有别
表现在:男生有男生的优势,女生有女生的特长,差别是不容否认的。
(1)男生和女生在个性上各具特点。
(2)男生和女生看问题的角度也有一定差异。
(3)男生和女生,在自己眼里和对方眼里,形象可是不太一样的。
(4)男女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又有各自的不足。
2、男女生定律
第二框消除性别偏见
一、对性别存在偏见的原因
由于长期受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影响,不少人总认为女性在智力、能力等各方面都比不上男性,因而对女性存有偏见甚至持歧视的态度。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二、日常生活中对性别偏见的表现
1、受教育方面有性别偏见;
2、学校里有性别偏见;
3、我们内心也有性别偏见。
三、怎样消除性别偏见
1、消除性别偏见和歧视,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客观地看问题。2、消除性别偏见和歧视,也要靠法律的监督和约束;
3、消除性别偏见和歧视,更离不开受歧视女性自身的自尊自爱、自强不息。
4、与保护女性相关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板书设计】
一、男女生怎样正确交往
二、对性别存在偏见的原因
三、日常生活中对性别偏见的表现
四、怎样消除性别偏见
第2课时
第三框优势互补
一、我们的交往很正常
1、男女交往益处多:有利于在智力上取长补短;有利于激励自己奋发向上;有利于个性的完善和丰富;能让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有益;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消除两性之间的神秘感,培养健康心理。
2、正确面对异性同学正常交往间的闲言碎语。面对别人的闲言碎语,我们要有坦荡的胸襟;检点一下自己和异性同学的交往是否有不妥之处;主动与议论自己的人多接触、多沟通;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不当闲言碎语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我国的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3、男女同学之间要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异性之间集体交往,尽量避免单独会面;父母老师是否支持我们与异性交往,和我们与他们沟通的多少也有关;交往的异性在品德、修养、谈吐上的表现,也决定着父母、老师对你与他交往的接受程度;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尊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选择。
中学时代正常异性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成长。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珍惜这份美好的感情,在交往中成为更出色的男生或女生。
二、课堂作业:男女生交往的好处有哪些?
【板书设计】
一、男女生交往益处多
二、正确面对异性同学正常交往间的闲言碎语
三、男女同学之间要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
从署名权说起
教学目标: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平等享有民事权利能力,明确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觉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使他们养成法制观念,进而自觉守法、用法。
教学难点:未成年人有没有署名权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第一框未成年人也有有署名权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结合案例,以问题切入,引导学生思考未成年人是否和成年人一样享有各种民事权利,并实施各种法律行为。
二、合作探疑
(一)“案情发布”
案例《6岁的孩子有没有著作权?》围绕未成年人有没有著作权这一主题展开,并结合案例内容提出有关署名权三个方面的问题:
1、在我国哪些人有署名权?
2、6岁的刘奇是否具有署名权并应获得稿酬?
3、该出版社是否侵犯了刘奇的权利?
我国公民(只要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有;未成年人同样具有,不因年龄小而丧失。侵犯了刘奇的著作权,出版社的做法不对,没有法律依据。
(二)相关法律
通过“法律链接”和“律师观点”栏目,对著作权、民事权利能力等法理知识进行介绍,对案例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三、著作权的含义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论文、小说、演员拍摄的电影、儿童诗、美术作品、创作的歌词、创作的歌曲、照片、电子出版物等都是。著作权包括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出版权、保护作品的完整、获得报酬的权利、许可他人使用、转让等。
未成年人的著作权不受侵犯,在使用其作品时,应征得著作权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在使用后,著作权人应依法获得报酬。当公民的著作权受到侵犯时,著作权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著作权是公民的民事权利之一。著作权也是公民的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之一。智力成果权,是一种无形财产,依靠脑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还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发明权、发现权、技术改进权和合理化建议权等。
(一)“见习法官”
让学生根据案情,运用相关的法律知识对该案进行判决。
在本案中刘奇不因其年龄小而丧失署名权和获得报酬的权利,出版社的做法侵犯了刘奇的著作权。
四、教师总结
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的民事权利受到非法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采取忍气吞声、私自了结或以牙还牙的方法,都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依法维护。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充分了解到自己应享有的民事权利,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学会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民事权利。
第2课时
第二框我们享有财产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未成年的合法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
(2)明白什么财产所有权及财产所有权的内容。
(3)理解肖像权的含义,并能够判断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2、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公民享有的各种民事权利的含义的基础上,能够判断哪些行为是侵权的行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有法律意识,学会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同时学会尊重别人的权利,做到知法守法。
教学重点:领会财产所有权的内容
教学难点:知道哪些行为是侵害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一、说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虽然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法律知识,对一些常见的法律行为是否合法能区分,但是对所学法律知识在理论方面及涉及的范围尚有不够正确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能力较低,特别是对未成年的许多合法权利还不了解,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就目前我校初中生普遍实际而言,无论在感知、自学能力,比较鉴别,综合分析,归纳推理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足,造成本该在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责任感的缺失,需要从多方面来学习,不断丰富法律知识。
基于以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的教法及学法的指导如下。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时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和判断分析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理解公民享有的各种民事权利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阅读感知),质疑问难(个体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群体合作探究),总结评价(学习目标达成)等几个环节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充分激发他们的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探究、讨论与交流,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精神,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在前面内容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一个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著作权,那么,公民还依法享有哪些民事权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民事权利知多少”。
2、故事导入:
农民老赵买了一台农用车,将其租给邻居老李使用,每年收取租金2000元。不料老李私自将车卖掉,谎称车被人偷走,为此两人争吵不休。
思考:①你如何看待老李的这种行为?②如果你是老赵,你该怎么做?
(二)学习探究
主题一:我们享有财产权
1、公民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5页案例《被扣的自行车》,并思考:你如何看待车大爷的言行?他有权扣押顾然的自行车吗?如果你是顾然,你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请你根据案情,运用相关的法律知识对该案进行剖析。
(本环节通过案例内容的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扣自行车的现象,看到侵犯公民财产权的实质。)
2、了解财产权的含义
(1)理解财产权。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师:那我们如何理解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呢?
占有权:占有权就是对财产的实际控制权
使用权:使用权就是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的权利
收益权:收益权就是指公民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取得经济利益的权利。
处分权:处分权包括事实上的处分和法律上的处分权,公民对其生活资料的消费,那属于事实上的处分;公民把他的生活资料通过法律行为进行处理。如赠送、卖给别人等,就属于法律上的处分。
3、活动
活动一:案例分析(多媒体展示)
(1)阅读案例
武汉森林公园花了100多万买了一台“原装德国进口‘奔驰豪华轿车’,可是没用到一年就修了五次,花了3万多元,还修不好。车主找奔驰中国分部和销售维修商,可她们说:“不是奔驰不好,是因为你们用的油不好,不够品质,糟蹋了世界。”动物园不堪忍受没完没了的拖延和敷衍,一气之下将这辆奔驰给砸了个稀巴烂。
(2)思考交流:捐款和“砸奔”都是在行使对财产的处分权,二者有区别吗?
(这一环节的设问旨在让学生分清什么是事实上的处分和法律上的处分)
活动二:判断下列情形属于哪种民事权利
●张某买了一台拖拉机,经常停在家里;
●张某用拖拉机耕地;
●农忙时张某将拖拉机出租;
●张某将拖拉机卖掉。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例子,加强学生对所有权的四种权利的理解)
(三)信守合同
在当今社会,我们生活在一个合同关系的网络中,衣食住行时时处处都离不开合同。合同与国家、公司企业乃至每个公民都息息相关。
1、合同的含义
合同也称契约,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关系到我们做人诚信、守法的根本。
(四)复习巩固,总结并完善板书
对本环节所学知识内容做一个全面的归纳,进一步帮助学生理清各内容之间的关系,也起到巩固基础知识的作用。
四、作业布置
小调查:
问问周围的人是否遇过侵权行为,了解他们是怎样处理的。根据你学习到的公民享有的民事权利,为他们分析。说说假如你是当事人,你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板书设计】
一、财产权的含义
二、信守合同
三、违约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