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综合 > 正文

新疆自治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人选推荐指南★3篇 新疆青年科技人才

2022-10-12 16:09:30综合

新疆自治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人选推荐指南★3篇 新疆青年科技人才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新疆自治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人选推荐指南★3篇 新疆青年科技人才,供大家参阅。

新疆自治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人选推荐指南★3篇 新疆青年科技人才

新疆自治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人选推荐指南★1

  关于做好2012年“庆阳市青年创新人才培养扶持计划”人选推

  荐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委组织部,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党组、党委: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长期人才规划,提高青年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催生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为我市未来发展培养储备一批高层次人才,根据《中共庆阳市委、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庆阳市“人才特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庆发〔2012〕17号)、《中共庆阳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共庆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1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庆办发〔2012〕52号)精神,现就做好2012年“庆阳市青年创新人才培养扶持计划”人选推荐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选拔人选名额及条件

  2012计划围绕全市重点领域、支柱产业、重点学科、重大项目等,选拔20名左右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对其重点科研项目进行资助,上报人选须具备下列条件:

  1、市属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

  2、在全市重点产业、重点学科从事科技研发和教学科研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学术技术骨干;

  3、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年龄在40周岁以下、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单位)在确定推荐人选过程中,要重点向应用型专业、学科和教学、科研、生产一线倾斜,申报项目要注重产学研结合,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强应用价值。对在全市重点领域取得显著科研成果或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职称等限制。

  二、选拔方法及程序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以下程序,负责所属企事业单位资助对象的推荐、申报等工作。

  1、组织申报:组织符合条件的人选填写《“庆阳市青年创新人才培养扶持计划”申报人选情况登记表》和《“庆阳市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项目申报表》。

  2、资格审查:依据申报条件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重点审核申请人年龄、职称、获奖情况,评估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和申请项目的可行性、应用转化前景。

  3、项目评审:成立由相关专家学者和负责同志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项目申报人专业水准和所申报的资助项目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4、上报审批:按照市委组织部确定的推荐名额推荐上报人选,市委组织部按照好中选优的原则确定最终入选人员。

  三、扶持资金

“庆阳市青年创新人才培养扶持计划”扶持资金,在市级人才工作专项资金中列支,优先资助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学科及其创新团队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按照基础研究类(A类)、应用开发类(B类)、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类(C类)等不同类别,分别给予1—3万元等不同数额的资助。

  四、考核管理

  建立“庆阳市青年创新人才培养扶持计划”资助对象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通过考核或阶段考核,对取得明显成果的资助对象可追加资助经费,连续扶持;对项目进展不力、资金使用不当,或有其他违规行为的,责令限期整改,严重的取消资助资格,追回资助资金;对资助期间调离我市的人选中止资助。资助对象要在项目中期和项目结束后,向所在单位提交项目总结报告和资助经费使用情况报告。资助对象所在单位要从项目进展、经费使用等方面,对资助人选项

  目完成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凡有资助对象的单位,都要制定或分阶段培养目标的具体计划,确保人选培养工作有序进行。

  五、有关要求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在对符合条件的人选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条件,确定推荐上报人选,确保把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推荐上来。每个县(区)、部门(单位)推荐1名人选,上报材料一式两份,一律用A4纸打印,并附电子版,于2012年8月30日前报市委组织部人才科(市委市政府统办楼1110室)。

  联系电话:

  E-mail:qysrck@

  附件:

  1、“庆阳市青年创新人才培养扶持计划”申报人选情况登记表

  2、“庆阳市青年创新人才培养扶持计划”项目申报表

  中共庆阳市委组织部

  2012年8月20日

新疆自治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人选推荐指南★2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2008年05月09日 11:26:00来源:

  字体大小[大中小]

  科发人教字〔2007〕324号

  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

  为确保我院科技创新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和培养,解决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加入我院的科技创新队伍,激励广大青年人才勇于创新、健康成长,现将《关于加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

  二○○七年十月十二日

  关于加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

新疆自治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人选推荐指南★3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之我见

  摘要: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不仅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发展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国家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能够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笔者作为青年一代,勇担重任,结合自身的在校经历,提出了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建议。

  关键词: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建议

  引言: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目前国际上的竞争实质上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战略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各个阶段的学校愈来愈注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为国家输入大量创新型科技人才。

  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学校愈来愈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与此同时将对在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而创新型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受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影响较大,因此,中学校长和教师队伍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国家输入应用型的科技创新人才。

  注重科技创新人才在中学的培养,对于学生、学校,甚至是国家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大大增强,探索精神被创新意识激发出来。学生在努力完成学业知识的同时,自己的“突发奇想”有了实现的平台和可能,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新事物的能力,指明了学生的研究方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会成为个人事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于学校来讲,学生出色的科研创新成果,成为证实学校教学手段科学合理最有力的手段,践行了新课程标准的宗旨,对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站在国家的 角度来讲,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自上个世纪以来,我国始终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而科技创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要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便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要实现我国发展的目标,就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二、我国科技创新素质现状

  我国在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下,考试成绩依旧是评价学生和教师的首要依据。在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学生读书学习过于功利化,也就是说为了应付考试、取得名次,学生才会刻意的学习课本知识,思维创造能力极大的被束缚;教师又迫于学校制定的教学任务的压力,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自身的自主探索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的重视程度不够,课堂上“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思考等自学能力的发展,学生对于参考答案和课本知识倒背如流,却也只是囫囵吞枣,知识和实践严重脱节。从各项国际竞赛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学生习惯于做题、记忆,而在自主发明创造上则与发达国家的学生相差甚远。

  为了响应党的“科教兴国”战略,教育部门于2007年实行了课程改革,新课标宗旨在于“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育部对各科教材课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变了以往只注重传授学生知识的倾向,注重对学生情感和创新思维的引导,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提高了实践类课程的比重,使得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检验学科专业理论的科学性。专业理论和实践是紧密联系的,那么,如何在学校建构一个宽松的课程环境,把科技教育巧妙的纳入课程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和有个性地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共同探讨,一同研究,共同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实践。

  三、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建议

  1.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模式,注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和开阔创新思维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课堂形式单

  一、评价标准片面、教育方法过于死板、激励机制不完善等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要想改变死板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需要转变学校和教师队伍的教育思想模式,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注重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部要和学校部门共同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解读国家和党对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纲领,及时传递新的教育观念,引导学校干部和教师树立起“科技创新立校”的思想观念;二是调整教师年龄结构,大力培养青年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主干作用;大力宣传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及计划;定期开展关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研讨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科技创新竞赛。

  2.完善和创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我国部分中学在课程设置上有待提高,给学生自主发言、动手操作的课程比例少之又少,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在课程整合上下工夫,要改变以往窄、专、深的课程体系,注重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相辅相成,课程体系范围不要太狭窄,要认识到各个学科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其次,教师无论是在专业理论知识教授,还是实验操作上,都不要面面俱到,教师要转换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由在课堂上的主导者、主宰者变为学生主体的引导者,鼓励学生的发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中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另外,将科研适当的引入到教学计划中,培养学生掌握科研方法,激发学生创造精神,推动学生由自学到治学过渡;其次,学校要一改以往用“一个标准-成绩”评价学生的机制,建立起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对有科研立项的学生要给予奖励和支持,比如加学分,助学金等,教师要充分尊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打破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形式,拓宽学生自我发挥的渠道,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互动或者是科研立项中,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其中的乐趣。笔者是某校高三理科班的学生,是该校摄影部副部长,该校注重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其摄影部提供了大量的硬软件设备,而且在笔者在校几年,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大赛,包括一些环保设计大赛、模型运作大赛等。

  3.注重资源建设,为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创设良好环境

  学校要不惜投入巨资加大对课程基地的建设,打破教学地点的界限,为此首先需要教育部加大对学校科技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这是构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气氛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站在学生角度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完善相关科学技术设备,为学生的试验提供基地,加强对科研成果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为有想法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第二,注重各学科知识在技术领域的综合应用,大力投资建设高质量的技术教育项目,比如现代农业实践室、综合创新活动室、技术文化、校外实践基地、STEM课程体验室等。总之,学校务必要重视科研教学资源的建设,完善学校的硬软件设备,为学生开展技术研究提供先进的设备,为高素质人才的成长做好铺路石、引路人。

  4.学生要积极主动的树立起成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目标

  广大中学生,甚至是大学生,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要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敢于突破书本观念、理论的束缚,要勇于开辟新的科学领域,有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对于要进行科研成果的学生,笔者建议务必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要牢记:任何科学成果的取得与人的持久顽强的拼搏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不懈追求紧密相连。因此,作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树立起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目标对于其行为、观念具有引导作用。

  结语:

  笔者作为某校高三理科学生,担任体育委员,学校足球队队长,学校摄影部副部长,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提出了关于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建议,个人见解有失偏颇,还希望专业人士多多包涵。总之,学校教师和学生要一致努力,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注入新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徐向东.无缝衔接:中学依托高校进行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理念与策略——以上海交大附中“科技实验班”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2,04:84-87+91.[2]王丹.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侧记[J].人民教育,2012,07:55-59.[3]张震.高中创新实验班项目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福建省厦门市科技中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3:16-17.[4]杨振峰.基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校本课程建设[J].上海教育,2014,Z1:46-47.[5]张万国,刘其宪.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改革实践[J].教师教育学报,2014,06:11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