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发言致辞 > 正文

四辩发言稿3篇

2024-02-01 10:48:10发言致辞

四辩发言稿3篇

  一份演讲稿的内容除了要围绕中心观点之外,最重要的还需要看具体的场合和听众的接受水平,你的演讲稿准备得怎么样了?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四辩发言稿3篇,以供借鉴。

四辩发言稿3篇

四辩发言稿1

尊敬的评委们,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我方的观点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首先我要感谢对方辩友在这场辩论赛中的激情澎湃,但我也想奉劝对方辩友一句:有理不在声音高啊。对方辩友虽然慷慨激昂振振有辞,但却丝毫不能掩饰其逻辑之模糊不清,其立论之苍白无力。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刚才一连串的争议都源于对方辩友在展开话题时的几个关键错误。下面,请各位和我一起,把对方辩友今天的偏颇之处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吧。

  第一,李代桃僵。我方一辩在立论中已充分论述过小节与细节的巨大区别。但对方辩友仍一直任意地将细节的影响嫁接到小节之上。依对方辩友“小节可转化为细节,小节的价值等同于细节”的逻辑,那么我到想请问对方辩友,我们知道碳和钻石的化学成分相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难道我们就说黑乎乎碳和璀璨的钻石的价值相同吗?那对不起了对方辩友,我买得起一公斤的碳,可惜我连一克拉的钻石也买不起呀!

  第二,错误理解“拘”字定义。刚才我方二辩已经提出,”拘小节”的“拘”的意思是“拘泥”,很明显拘并不等于重视。“拘”是被动词,而重视是主动词。对方辩友把主动词和被动词混为一谈,看来对方辩友显然是对“拘”字的定义造诣不深啊!

  第三,偏离辩题。我方三辩早已说明现在我们是在谈成大事者,而不是如何成大事。而对方辩友却对此滔滔不绝,但只可惜前提提错了。而对方辩友的立论明显偏离了辩题,在概念上又举棋不定。同时又无法举出可证明您方观点成立的例子,甚至还在指不出我方论点有任何不合理的情况下,胡乱给我方扣帽子,可真是机关算尽,却又掷地无声啊!

  华丽的.言辞代替不了理性的思考,诗意的浪漫无助于情理的升华。下面就由我来总结我方观点吧:

  首先,提倡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并非好高骛远,而是让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从整体的高度把握事情。

  其次,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是人类本身的限制所决定。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成大事者虽然拥有比一般人更卓越的思想和更超群的能力,但在成大事这样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中,怎能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拘泥于细枝末节呢?

  最后,不拘小节能为想成大事者提供开拓思路,另辟蹊径的机会,意味着成大事者要与时俱进,不拘泥于固有的模式。

  试想,如果刘备拘于小节,送还荆州,哪里有三分天下的汉室西蜀?如果太宗拘于小节,严惩魏征,哪里有贞观之治的政治清明?如果李白拘于小节,郁郁而终,哪里有笑傲五侯的诗酒风流!相反,樊哙不拘小节,闻帐救主,得封列侯;司马迁不拘小节,忍辱著书,名垂千古……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言之凿凿地向我们阐述这样一个颠簸不破的真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那么,最后,我将送大家一幅对联来结束我方陈词:

  上联:成大事,创伟业,注重每个细节

  下联:露锋芒,扬国威,不拘所有小节

  横批:梦想成真!

四辩发言稿2

主席、对方辩友、各位观众:

  大家好!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教师职业的明确定位,所以我方再次申明:教师才能比师德更重要。

  第一、从教师资格来讲,当一个人选择教师作为职业时,无论他对这一职业怀有多么高尚的追

  求和热爱,其前提都必须是他有能力胜任。前面我方辩友也提到过,要想成为一各教师,你必须具有教师资格,教师资格管理规定: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具有专科以上的学历,而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必须具有本科以上的学历,这些都是对教师才的要求。

  第二、从社会角色来讲,教师承担这传递文明,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高尔基说过:“爱孩子,

  是连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要善于教育孩子,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你没有精湛的职业能力,仅凭满腔的热情和爱,能教育好孩子吗? “减负”喊了多少年,为什么没减下来?是那些教师师德不够优良吗?正相反,是他们所谓的“爱”,促使他们给孩子过多的负担。他们所缺失的,正是一定的方法与能力。而这些方法和能力,不正是教师才的表现吗?

  第三、从教师个人成长来讲,我们应更重视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现在那么多的家长为孩子选

  学校选班级,他们究竟在选什么呢?仔细想想不难发现他们选的是专业技能高的老师嘛。古往今来的名师大师固然高尚,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超群的专业技能啊。就像现在的骨干教师、名优教师、特级教师他们不都是才能超级精湛的吗!

  第四、纵观我们的教师结构,我们经常看到、听到的就是说某某学校师资力量较差,教师结构

  不合理,而这里所提到的教师结构、师资不正是才的表现形式吗?

  对方辩友犯了一个最致命的错误就是一味地鼓吹德,而恰恰忽略了德的载体是才,没有才,德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道德经》的作者老子也是才高八斗的学者。如果没有才,不通过才的发挥,怎么知德呢?没有了才,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弗洛伊德说过“不管文明对人类的限制有多大,人总有办法来对付它,机智是现代人发展起来的最佳的安全阀,文明越发展,压抑越多,人们就越需要机智,没有了才,即便我们的德有多高尚,你可以做什么呢?从人才的选拔来看,才也是放在了第一位。无论是对教师的招聘还是对教师的选调上,我们的硬条件就是要具备什么样的学历或者是什么样的专业,还要近几年来的教学成绩等进行综合考 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教师才的表现,所以请问对方辩友,你还能在这里空谈德比才

  更重要吗?

  尊敬的'对方辩友,我们从来都没说过德不重要,我方也从不主张去任用一个道德败坏的人去教书育人,但在这里我要提醒对方辩友,我们现在对教师的许多考核都是以才为主的,因为不通过才的表现,德是无法进行考证的,就像你今天站在这儿与我辩论,是用你的才与我辩论,难道你想说你是用你的德与我辩论吗?当然你是不可能犯这种逻辑错误的。我们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教师,无德无才,学生讨厌你,有才无德,学生疏远你,有德无才,学生瞧不起你,德才兼备,学生敬佩你。 我们都在力争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都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但是我们光有德而无才,这是无论如何都办不到的,只有我们具备相当的才,并充分发挥我们的才,我们才能培养出人才,才能得到家长和学生的接受,才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

  谢谢大家!

四辩发言稿3

谢谢主席,大家好!

  听了对方辩友的慷慨激昂的陈词,我终于发现,不管是对方辩友还是我方,还是全场的在座的各位,我们都同样心怀着对社会进步,对人类幸福的美好追求,正因为如此,我方才深深感到为了我们这一共同的追求我方必须让大家看到,利与义于人类社会的本质意义何在?

  在逻辑本质上,义是为了实现利而产生的道德准则,因此利才是基础的根本的,义是相对的非根本的;利是社会发展的不变源动力,而义没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现代的.男女平等观念难以成为古代的义,西方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也难以完全被东方接纳——因此今天我们说重利轻义,就是要更重视对义的出发落脚点利这一实质的把握,而非对义这一形式的固执。 而今天对方辩友在逻辑上犯的主要错误则是对利的片面解读,他们似乎认为纸醉金迷是利,而享受生活不是利,私欲满足是利,而社会繁荣不是利,苟且偷生是利,而民族兴旺不是利,正是由于对方的这种偏见,把得小我之小利损大我之大利的行为说成了是重利轻义,却没有看见,我们心中的是非观、善恶念,都是基于人类共同利益这一基础。所以那千千万万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战士,给他们力量让他们一往无前的绝不是一句义的空谈,而是义背后亿万国民的实实在在的生命与幸福。

  而即使我们真的对这个根本真理视而不见,像对方一样用纯粹实用主义的态度去看待这一问题,仍可以看到重利轻义应是社会的选择。

  义本应是人类的一种自律,而非异化了的一种他律,这种自律正是为了保证我们的共同幸福。但纵观历史,我们却常常看到人们由于对义的执念阻碍了社会进步——人们曾以为天经地义的君君臣臣的封建伦常却大大阻碍中国在近代的发展,中世纪欧洲的宗教道义桎梏了人们的思想,文革时代的错误的道德价值观让我们失去

  了十年的大好发展机会,西方社会对市场绝对自由的固执信念带来了一轮轮的金融海啸。而当今社会泛滥的背离大众根本利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本位主义,本质上因为义脱离社会诉求而产生缺位,所以唯有通过重利轻义的态度使义回归到利的本源,义才能实现自身价值造福社会。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或许真理本身并不美丽,但它却是一切真善美的源头。人类有着追求崇高接近绝对的本能欲望,所以或许我们早已习惯于把义当做应该仰望的东西,或许我们早已忘记我们前行的目的。但当我们解开缚住双手的镣铐,剪断绑架精神的缰绳时,当我们看清义背后的人类根本利益之时,我们终会回到我们的本源,回到那个义尚不存在的灵魂世界,将看到的是生命里真正留下的是闪耀着人性之光的亘古不变的人类对幸福的永恒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