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发言致辞 > 正文

北大才女演讲看哭全场(汇编9篇)

2023-06-23 13:42:42发言致辞
  • 相关推荐

北大才女演讲看哭全场(汇编9篇)

  【简介】以下是热心会员“h29”分享的北大才女演讲看哭全场(共9篇),供大家参考。

北大才女演讲看哭全场

北大才女王帆演讲稿 篇1

  大家好,我叫王帆,来自北京大学,我特别热爱传媒,本科学电影,硕士学电视,博士学传播,朋友眼中呢,我是一个80后的知识女青年,但是我拒绝整天泡在图书馆,也不会挑灯夜战,我认为真正的知识,应该来源于丰富的生活,逛街购物,遍尝美食,独立旅行,知识总是在不断地尝试和体验中给我惊喜,说话也是我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体验之一,我有足够的细腻的内心去体察别人不曾发现的细节,我也有充分的勇气去说出别人不敢说的话,我是勇者,我敢言。

  我是一个80后,顾名思义,80后就是指1980年到1989年出生的人。但是在中国,我们80后还有一层比较特殊的含义,它其实是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正式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

  我们一出生,就得了一个国家级证书,叫独生子女证。这个证可以保证我们能够独享父母的宠爱,但是这个证,也要求我们要承担赡养父母的全部责任。最开始我是觉得,如果想做一个好女儿,那我肯定得掐很多的钱,然后让我爸妈过上特别好的生活。

  我从上大学开始就经济独立,我所有的假期都在工作,所以我的父母几乎一整年都见不到我两次。对于很多像我这样在外求学工作打拼的独生子女来说,咱们的父母都变成了空巢老人。有一天,我妈给我打电话说,早上你爸坐在床边,在那掉眼泪,说想女儿了。你知道我当时第一反应是什么吗?哟,至于吗?您这大老爷们还玻璃心哪,天天给自己加戏在那。

  但是后来有一次我回家,那个下午,我永远记得。老爸侧坐在窗前,虽然依旧虎背熊腰,但腰板没以前直了,头发也没以前挺了,他摆弄着窗台上的花儿说了一句:“爸爸没有妈妈了。”爸爸没有妈妈了,大家觉得这句话在表达什么?悲伤?软弱?求呵护?我只记得我小时候如果梦到我妈妈不要我了,我就会哭醒,我特别难过,但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爸爸没有妈妈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我发现这个在我印象当中无比坚不可摧高大威猛的男人,突然间老了。

  爸爸没有妈妈了,表达的不是悲伤,也不是软弱,而是依赖。父母其实是我们每个人最大的依赖,而当我们的父母失去了他们的父母,他们还能依赖谁呢?所以在那一刻我才意识到,父母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我,而且他们后半辈子能依赖的只有我。

  我得养他陪他,把我所有的爱都给他,就像他一直对我那样,我要让他知道,即使你没有妈妈了,你还有我。所以从那以后,我愿意适当地推掉一些工作、聚会,我挤时间多回家,我陪他们去旅行而不再是把钱交到旅行社,让别人带他们去吧。因为我明白了一点,赡养父母,绝对不是把钱给父母让他们独自去面对生活,而应该是我们参与他们的生活,我们陪伴他们享受生活。

  所以,我每次回家,就会带我妈去洗浴中心享受一把。有一次我正给我妈吹头发,旁边一位阿姨说:“你女儿真孝顺。”我妈说:“大家都说女儿是小棉袄,我女儿羽绒服!”幸亏没说军大衣。那阿姨说:“我儿子也特孝顺,在美国,每年都回来带我们去旅游。”说着吧阿姨还把手机掏出来了,给我妈看照片,说你看我儿子多帅,一米八五大个,年薪也好几十万。

  我当时有点觉得话锋不对,为什么呢?当一位阿姨向你的妈妈展示他儿子的照片,并且报上了身高体重年薪的时候,笑的都是相过亲的,你懂的。就在这个时候,阿姨说了一句让我们全场人都傻了的话,她说,可惜不在了,不在了。原来就在去年,阿姨唯一的儿子在拉着他们老两口在旅行的高速公路上,车祸身亡。

  在那一刻,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去安慰那位阿姨,我就想伸出手去抱抱她。可当我伸出手的那一刻,阿姨的眼泪就开始哗哗地往下流。我抱着她,我能感受到她那种身体的颤抖,我也能够感受到她是多么希望有个孩子能抱一抱她。也就是从那一刻我特别地害怕,我不是害怕父母离开我,我怕我会离开他们。而且经过这件事,我对于一句话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这样的感觉,叫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原来我只觉得这句话应该是我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别让爸妈担心,对吧?但是现在我发现,不仅如此,我们对待别人,也要这样。

  因为每一个人,都意味着一个家!

  所以我现在每一次在跟父母的时候,我都会紧紧地抱抱他们,在他们脸上亲一下。可能像拥抱亲吻这种事,对于我们大多数中国父母来讲都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请大家相信我,只要你坚持去做,你用力地把她搂过来,你狠狠地在她脸上亲一下,慢慢地她就会习惯。像我现在走的时候,我妈就自然地把脸送过来。这样他们就会知道,你在表达爱。

  我想作为独生子女,我们确实承担着赡养父母的全部压力,但是我们的父母承担着世界上最大的风险,可是他们从不言说,也不展现自己的脆弱。你打电话他们说家里一切都好的时候他们真的好吗?

  作为子女,我们要善于看穿父母的坚强,这件事越早越好,不要等到来不及了,也不要等到没有机会了,就像所有的父母都不愿意缺席子女的成长,我们也不应该缺席他们的衰老。

  龙应台有一篇《目送》,她在结尾告诉我们,不必追。可是今天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就得追,而且我们要从今天开始追!提早追!大步追!至亲至情,不应该是看着彼此渐行渐远的背影,而应该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谢谢大家!谢谢老师!  王帆,女,辽宁本溪人,1988年12月生,江湖雅号“小帆老师”,学而思网校初中语文明星教师,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专业,中国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交换生。下面是**整理的20xx北大才女王帆演讲稿,欢迎你的阅读。

北大演讲稿 篇2

  失败,从来都不是一件可耻的事

  前两天,朋友圈里流传着这样一个小视频。

  在北大的毕业晚会上,一位因“失败”而出名的学生,作为代表上台演讲。

  他叫曹直,是北大中文系男子足球队队长。

  初听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实际上他说,自己完全是因为踢球踢的最差才被叫来分享的。

  20xx年,曹直考上北大,作为自己高中20xx年来第一个考上北大的人,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处于自信心爆棚的状态,觉得没有什么事是干不成的,只要努力。

  对曹直来说,最拿手的事就是踢足球。

  腿脚短、步频快、爆发力强,再加上从小踢到大,他进入中文男足后,底气十足。

  直到,与其他系踢了第一场正式的足球赛。

  开场整整七分钟,曹直没有碰到过一次球,第八分钟,对方进球了。

  按照这样的节奏,一场比赛80分钟,对方一共进了十个球。

  他不是梅西,但也慌的一批。

  这场球赛的失败,算是曹直整个大学时光,失败的开始。

  不光是足球再也没有赢过,就连学习、恋爱、就业,每一件事情都不顺利,甚至可以说,都很失败。

  但正因为这些失败,他突然意识到,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很多事情都是不能得偿所愿的。

  就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失败原本就远多于成功。

  所以即使失败了,那又怎么样,它的存在,并不可耻啊。

  虽然在北大的足球生涯毫无亮点,过程也尴尬无聊,但他依然热爱足球,因为他享受每一次在球场上奔跑的感觉,并为此感到快乐,这就足够了。

  人生本就是个不断认识自己、接受自己、与自己讲和的过程。

  优秀的人只是少数中的少数,何必活在他人的阴影下和评价中,而让自己闷闷不乐。

  要记得,退一寸有退一寸的欢喜。

北大演讲稿 篇3

  福田康夫北大演讲稿福田康夫北大演讲稿全文 尊敬的唐家璇国务委员,尊敬的许智宏北京大学校长,在座的各位朋友们: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福田到了,就是福到了。今天我有机会在历史悠久的北京大学同肩负中国未来重任的同学们进行交流感到十分的荣幸,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教育水平之高,为世界所公认,幷且还有许多日本留学生在这里学习。另外,我今天高兴的是,听说我的母校早稻田大学同北京大学有着长期活跃的交流。我希望将成为明天中国栋梁的同学们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日本的了解,学习日本有关的情况。我想借此机会提出有助于加强北京大学在日本研究和交流的方案,有关其内容我一会儿再详细介绍。下面我希望占用大家一点时间,就日本和中国的关系,把我日常的一些想法向各位做一介绍:这次我访问中国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自去年秋天以来以强有力的步伐发展起来的日中关系的根基,幷将这一关系提高到新的层次。日中关系除了和平友好之外,别无其他选择。在这一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时的理念,超越时间,作为日中友好的根本而生生不息。自从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以来,已经近三十年的时间,日中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获得了作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地位,两国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力量能够为亚洲及世界的稳定与发展作出贡献。日中两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如此机遇时,通过这次访华,我要向所有的中国朋友表明的是,日中两国理应成为建设亚洲及世界美好未来的创造性伙伴。我有这样一种坚定信念。在这次来访之前,我有机会在东京和中国媒体代表团进行会见,当时我指出,而今的日中关系正在迎来第二个春天。因为我已经在两国到处都能看得到的期待构筑日中崭新关系的萌芽。我这次的来访可以说是迎春之旅。我知道中国有句话,梅花和樱花常常是相伴开放。我认为,这次让梅花绽放,能够共享春天浪漫盛开的樱花,我想与以胡锦涛国家主席为首的中国领导以及两国国民一起作出努力。同学们,你们怎么看待同隔海相望的邻邦有着2000年交流历史的日本和中国的关系呢?温家宝总理在今年4月访日的时候,在我国国会上表示,强调以史为鉴,不是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我以严肃的心情接受温总理这样的一段话。我认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尽管有过这样、那样不幸的时期,但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不折不扣地证实它,幷传给子孙后代。战后作为自由民主国家而获得新生的我国,一贯走和平国家的道路。幷致力于同国际社会的合作,我觉得这是值得自豪的。但是我认为在感觉这种自豪的同时,还必须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省。以及带着不及被害者感情的迁徙,只有认真地看待过去,幷且勇敢而明智的反省该反省之处,才能避免今后重蹈覆辙的错误。同时,在纵观日中漫长历史时,我们不应该忽略双方之间更加丰硕成果的交流。从历史正常的邦交化至今已经激励了一代人的两国关系,伴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也发生

  着巨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我们应该将如何把握我们之间的关系,又应该如何去建设它们?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大刀阔斧的改革国内制度,同时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幷于2001年加入了世贸组织,目前已经成为GDP和贸易额分别名列世界第三和第四的国际经济中的主要成员。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不仅给日本,而且也给亚洲及世界带来了很大的利益,在政治方面中国更进一步提高了在国际社会中的存在感和影响力。幷就地区乃至世界的状况课题给予关注,采取行动幷发言。另一方面,我国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作出了努力,幷取得了成果。在此过程中,虽然先后经历了长期经济增长的时期和泡沫经济的破灭,但日本经济具有牢固的基础,依然保持着仅次于美国的经济规模。借用积极缔约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我的父亲,福田赳夫的话来说,就是中日联合声明在在两国之间架起了一座吊桥。而日中和平友好条约又使它变成了一座铁桥。从那时起,许许多多的日中两国国民走过了这座中日之间的桥梁,如今每年双方的往来已经达到近五百万人次。在经济方面,当前双边的年贸易额已经超过了两千亿美元,而且日本是最大的对华投资国,明年是日中青少年友好交流年,也是人民期待的北京奥运会之年,我愿进一步促进日中交流的这一势头,使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的2008年成为日中关系飞跃的元年。另一方面,在纵览世界潮流及时代大局之时,日中两国绝不能仅仅满足于相互友好的现状,正如大家也亲身感受到的那样,当今日中两国已经成为影响变化显着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与发展方向的存在。全世界都在关注和期待着我们,我认为日中两

  国的未来不是选择合作还是对立的问题,而是如何寻求有效的、负责任的方式开展合作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构筑战略互惠关系恰恰是时代潮流对我们的要求。在认清这一时代潮流和世界潮流的同时,日中两国应该正视彼此政治经济的重要性,幷且为解决地区和国际社会的诸多课题而探讨如何进行合作。《易经》中有一句话是“立则对”,我想如果能够使中日两国持续交流给周边带来滋润的话,那就更好了。如此,日中两国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的能力,这对两国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机遇。两国在许多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而且共同的目标和准则也在逐渐增加。这也可以说是利用这一机遇上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不必说世贸组织的国际标准、经济标准,只要双方都能够履行透明的、双方政府应当承担的国际义务,那么对话与合作就会得到不断加强。另一方面,两国之间仍然存在着有待克服的课题。在日中这样的两个大国之间,在所有问题上都取得一致的看法及立场是不可能的。冷静地对待和讨论对待分歧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事实上由于相互理解和相互信赖还不够深,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都有不少人曾经感到为什么对方不理解我们的感情,产生这种不满的情绪。必须指出,不顾日中关系的历史及其渊源,尤其是不顾我们所处的国际形势的潮流缺乏大局观念,任由感情用事,都是非常危险的。针对这些课题,我们应当坦诚相见,加深相互理解,互相承认差异,了解对方的真实面貌。俗话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一定要在这基础上发扬光大两国之间所存在的共同利益,幷且努力使其扩大,我认为双方不应该迷失共有的目标,幷且应该寻求保持共同解决途径的姿态。为了充分利用互相能够加深对话的机遇来克服困难,日中两国力求共同承担重要的责任的关系,乃是战略互惠关系。下面我谈一谈构成其核心的三大支柱:即互利合作、国际贡献、相互理解和相互信赖,我就这三大问题向各位说明。首先是互利合作,战略互惠关系,第一个支柱是互利合作,在中日两国相互之间合作关系日益加深的今天日益加深的今天,中国的顺利发展是关系到日本发展的重要问题。本着这种观点,在过去三十年里,对中国所致力的改革和开放,日本一直是官民幷举的提供这一开发援助等一系列的支援与合作。另外,对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上,日本政府很早就表示了支持。但是因为日本国民坚信支持中国改革开放的努力,不仅有利于中国的未来,而且也有利于日本乃至亚洲及世界的正确选择。200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三十周年,是值得纪念的年份,能够在这样的一年举办奥运会,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崭新发展阶段,具有象征性的意义。我对此表示衷心的祝贺,幷且深切地期待奥运会能够获得圆满成功。然而在中国正像***所指出的那样,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一部分

北大才女的演讲 篇4

  北大才女张泉灵(微博)北大毕业典礼演

  讲

  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家长们,还有我的师弟师妹们,大家(微博)上午好!先说一说今天我站到这里的一个感受吧。一开始所有的人都在看一个关于北大、关于你们这四年生活的一个短片,然后我听到同学们欢呼和起哄,我内心一喜,我心说,欸,这真是我熟悉的北大。因为同学们尽管在扩招的大背景下,没有忘了北大人的个性化表达。然后在介绍台上的诸位老师,介绍到副校长的时候,每一位副校长站起来,居然可以赢得比校长更大的掌声。然后我突然想,欸,这真是我喜欢的北大呀。因为这说明,即便当到了副校长,他们还是上课的,所以他们拥有各自的拥趸。我后来发现在整个台上,许院士获得了最长的、经久不息、发自内心的掌声,我想这真的是我热爱的北大。也许再过十年,大家会有和我类似的感受。当许院士赢得那样的掌声的时候,我自认是一个感情的控制力非常非常强的人,但是那一刻,我热泪盈眶。因为再过十年,各位一定能够体会到你们跟北大之间的感情。从今天开始,也许从四年前你们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开始,是一种血缘的关系。所以在今天,我想对大家说,真的要恭喜你们,因为今天绝对是你们值得自豪的一天(微博)。

  知道今天要来致辞,我特地大概早来了一个多小时,停完车之后,我就去未名湖边,然后去我曾经住过的29楼,去到了四教,去到了第五食堂,转了一大圈,今天周校长告诉我说,29楼是马上要改造的一个宿舍楼,所以我觉得今天我还真是来对了。在15年前,96年的7月份,我曾经在那儿照了一张相,然后这张相一直会放在我的桌子上,其他的照片一直会换,但是那一张是不换的,因为那一天对我的人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因为它像是一个句号。句号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束,更意味着一个重新,从零开始。

  各位,此时此刻,你们面对的也是这样的一个转折点,要重新,从零开始。其实如果回到15年前,那一刻我的心情挺矛盾的。因为内心有很多的遗憾。比

  如我会突然想起来说,图书馆有那么多书,也许我看的,不到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班里的同学总是会说,我们需要去到外教的家里组织一次聚会,但最后一直没有组织好。再比如说的遗憾,我看的北大的电影实在是太少了,因为你毕业之后会发现,你们一辈子都看不到那么多、那么便宜的电影了。

  虽然我们在北大的时间有四年,听起来很长很长,但它和北大的容量比起来,实在是太短了。等你们毕业后,你们才会意识到,这4年,原来如此(微博)快的就过去了。但人生是没有后悔药的,你们当中有很多人还会继续留在北大学习、工作,所以这个遗憾还是有机会来弥补的。即便是你们工作了,要走上工作的岗位,北大依然是你们的北大,同时它永远欢迎你们回来。比如说我的师弟和同事撒贝宁(微博),到现在为止,他离开校园已经十多年了,但他还是经常回到北大吃饭和打篮球,并且宣誓,生是北大的人,死是北大的死人。

  我听说其实在我之前,前两年,最受欢迎毕业生校友的代表,到这儿来做演讲的是两个人,一个是俞敏洪,一个是李彦宏。我觉得其实学校经常请这样的人回来做毕业致辞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为什么呢?当然他们很好,他们很好,但是他们会让你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毕业之后的几年,觉得自己很失败。那今天其实很多的同学毕业之后,不会像他们那样走上创业的道路,当然我相信,你们当中有不少人,将来比他们更棒,这是一定的。但是大多数会进入一个自己说了不算的单位,抛开北大两个字,从零开始,从一个很低的起点,一个很普通的起点开始,积累你的人生和事业。从这个意义上,今天我的出现,就有更大的现实意义了。

  既然我代表了这种要进入一个什么都不是的,零的单位开始积累的这样一种存在,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我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一些经验。其实15年前,和大家一样,拿着毕业证书的时候,我挺茫然的。我在北大学的是德国语言文学,那个专业完全不是我自愿选择的,然后我一点都不喜欢德语。然后毕业分配的时候我去了神华集团,一个卖煤的公司,虽然说我是那个公司的元老,但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要怎样发展,我一点都不想去卖煤。

  话说回来,虽然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我的前面是什么,但我很清楚我要什么。在那个时候,1996年的7月份,其实我内心已经清楚我要什么很多年了,这源自我在北大的一个经验。我在北大三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北大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的一个专题片,叫《中华文明之光》,在做嘉宾主持的时候,有一天,我坐在了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里,然后那个灯光突然在我的面前闪亮。在那一刻,我对自己说,嘿,这是我想要的。于是知道我要什么,两年之后,也恰恰是我毕业那年,我分配到神华公司那一年的暑期里,突然中央电视台史无前例地对社会招聘了,于是我感觉机会来了,于是我就去考试了,于是我走上了今天的这条道路。于是我觉得我最应该感谢北大的,不仅仅是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之外的,那么多的选修课,让我清楚地找到了我的人生目标。虽然发生在那一年暑假里的,中央电视台的社会招聘空前绝后,但是我还是想说那句已经被人嚼烂了的话,那就是,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而准备,其实最根本的一点还在于,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在15年后,要我总结我的成功是从哪里来的,我觉得这点是最根本的。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是谁,和我要什么。

  拿做新闻来说吧,其实做新闻在我的心目之中一直是有排位的。我首先是一个新闻人,然后是一个电视人,再然后是才是一个主持人。这个排位有多重要呢?它会让你在面临很多的选择的时候,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去走哪条路。比如说在10年前,大多数的主持人是不愿意去当现场记者的,因为这显得不够大牌。坐在演播室里显得多么大牌,你到前方去,不是做一个普通记者做的事情吗。但是由于我的内心清楚我首先是一个新闻人,所以在那时,我做了大量的很有影响力的和明知完全没有影响力的直播的工作。那等到十年之后,大家都发现新闻现场对于一个主持人的重要性的时候,其实我已经积累了比别人多得多的经验。我之所以能做这样的选择,因为我清楚,我是个新闻人。

  在直播的现场,你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你意想不到的变化。有时候你也许必须得通过自己卖一个破绽,让观众意识到你有这个破绽,而导出了一个系统的安全。在这时候我会选择行内认可大于观众认可。因为我首先知道,我是一个电视人,这比做一个完美的主持人来得更加重要,而电视本身是一个合作的系统。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是一个新闻人,所以当我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有人说,嘿,你来做

  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吧,这样会让你有更多的收入和更高的知名度,我拒绝得都不会犹豫。所以我想告诉大家,当你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目标和自己的定位的时候,你就有了比别人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其实在这么多年里我和青年学生交流的时候,有的人会跟我说这样的话: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呢?有多少人会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变成自己终身的事业呢?你是很幸运的。我通常的反驳是这样的:如果,你考大学时选的专业不是你喜欢的,而是你父母喜欢的;你的选修课不是你喜欢的,而是拿证多、学分好得的;你求职不是挑你喜欢的,而是待遇好的,请问,你选择时从未拿喜欢当事,凭什么你会从事喜欢的职业呢,并且成为终生的事业呢?凭什么呢?

  所以其实工作15年的经历,我想告诉大家的只有一句话,成功不等于名和利的相加,成功是你内心的一个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你会无怨无悔,并且无比快乐。

  最后还要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建议,等你将来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你会不断地听到有人这样表达说,嘿,你是北大的高材生欸!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请大家慢一点自豪。因为通过我的观察,这句话的意思不过是说,诸位,你们挺聪明的,能考到这么好的一个学校。那大家想想看,如果对北大的尊敬,仅仅是因为在18岁的时候经历的一场考试的话,你觉得这应该是北大人的骄傲么?而且请注意一下这句话的口气,如果这句话的重音在“北大”上,欸,你是“北大”的高材生吧?这句话通常的意思是,你可能挺有创造力,但可能不好合作吧?所以等大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听到这样一句话的时候,请大家说谢谢,并且以你们的行动来证明北大的价值。

  最后再次感谢北京大学,感谢我的母校,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今天让我跟我的师弟师妹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骄傲,让我再有机会,对我们的老师说一声,谢谢!

北大才女张泉灵北大演讲 篇5

  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家长们,还有我的师弟师妹们,大家上午好!

  先说一说今天我站到这里的一个感受吧。一开始所有的人都在看一个关于北大、关于你们这四年生活的一个短片,然后我听到同学们欢呼和起哄,我内心一喜,我心说,欸,这真是我熟悉的北大。因为同学们尽管在扩招的大背景下,没有忘了北大人的个性化表达。然后在介绍台上的诸位老师,介绍到副校长的时候,每一位副校长站起来,居然可以赢得比校长更大的掌声。然后我突然想,欸,这真是我喜欢的北大呀。因为这说明,即便当到了副校长,他们还是上课的,所以他们拥有各自的拥趸。我后来发现在整个台上,许院士获得了最长的、经久不息、发自内心的掌声,我想这真的是我热爱的北大。也许再过十年,大家会有和我类似的感受。当许院士赢得那样的掌声的时候,我自认是一个感情的控制力非常非常强的人,但是那一刻,我热泪盈眶。因为再过十年,各位一定能够体会到你们跟北大之间的感情。从今天开始,也许从四年前你们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开始,是一种血缘的关系。所以在今天,我想对大家说,真的要恭喜你们,因为今天绝 对是你们值得自豪的一天。

  知道今天要来致辞,我特地大概早来了一个多小时,停完车之后,我就去未名湖边,然后去我曾经住过的29楼,去到了四教,去到了第五食堂,转了一大圈,今天周校长告诉我说,29楼是马上要改造的一个宿舍楼,所以我觉得今天我还真是来对了。在15年前,96年的7月份,我曾经在那儿照了一张相,然后这张相一直会放在我的桌子上,其他的照片一直会换,但是那一张是不换的,因为那一天对我的人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因为它像是一个句号。句号意味着 一个完美的结束,更意味着一个重新,从零开始。

  各位,此时此刻,你们面对的也是这样的一个转折点,要重新,从零开始。其实如果回到15年前,那一刻我的心情挺矛盾的。因为内心有很多的遗憾。比如我会突然想起来说,图书馆有那么多书,也许我看的,不到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班里的同学总是会说,我们需要去到外教的家里组织一次聚会,但最后一直没有组织好。再比如说的遗憾,我看的北大的电影实在是太少了,因为你毕业之后会发现,你们 一辈子都看不到那么多、那么便宜的电影了。

  虽然我们在北大的时间有四年,听起来很长很长,但它和北大的容量比起来,实在是太短了。等你们毕业后,你们才会意识到,这4年,原来如此快的就过去了。但人生是没有后悔药的,你们当中有很多人还会继续留在北大学习、工作,所以这个遗憾还是有机会来弥补的。即便是你们工作了,要走上工作的岗位,北大依然是你们的北大,同时它永远欢迎你们回来。比如说我的师弟和同事撒贝宁,到现在为止,他离开校园已经十多年了,但他还是经常回到北大吃饭和打篮 球,并且宣誓,生是北大的人,死是北大的死人。

  我听说其实在我之前,前两年,最受欢迎毕业生校友的代表,到这儿来做演讲的是两个人,一个是俞敏洪,一个是李彦宏。我觉得其实学校经常请这样的人回来做毕业致辞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为什么呢?当然他们很好,他们很好,但是他们会让你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毕业之后的几年,觉得自己很失败。那今天其实很多的同学毕业之后,不会像他们那样走上创业的道路,当然我相信,你们当中有不少人,将来比他们更棒,这是一定的。但是大多数会进入一个自己说了不算的单位,抛开北大两个字,从零开始,从一个很低的起点,一个很普通的起点开始,积累你的人生和事业。从这个意义上,今天我的 出现,就有更大的现实意义了。

  既然我代表了这种要进入一个什么都不是的,零的单位开始积累的这样一种存在,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我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一些经验。其实15年前,和大家一样,拿着毕业证书的时候,我挺茫然的。我在北大学的是德国语言文学,那个专业完全不是我自愿选择的,然后我一点都不喜欢德语。然后毕业分配的时候我去了神华集团,一个卖煤的公司,虽然说我是那个公司的元老,但我不知道我的 人生要怎样发展,我一点都不想去卖煤。

  话说回来,虽然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我的前面是什么,但我很清楚我要什么。在那个时候,1996年的7月份,其实我内心已经清楚我要什么很多年了,这源自我在北大的一个经验。我在北大三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北大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的一个专题片,叫《中华文明之光》,在做嘉宾主持的时候,有一天,我坐在了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里,然后那个灯光突然在我的面前闪亮。在那一刻,我对自己说,嘿,这是我想要的。于是知道我要什么,两年之后,也恰恰是我毕业那年,我分配到神华公司那一年的暑期里,突然中央电视台史无前例地对社会招聘了,于是我感觉机会来了,于是我就去考试了,于是我走上了今天的这条道路。于是我觉得我最应该感谢北大的,不仅仅是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之外的,那么多的选修课,让我清楚地找到了我的人生目标。虽然发生在那一年暑假里的,中央电视台的社会招聘空前绝后,但是我还是想说那句已经被人嚼烂了的话,那就是,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而准备,其实最根本的一点还在于,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在15年后,要我总结我的成功是从哪里来的,我觉得这点是最根本的。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是谁,和我 要什么。

  拿做新闻来说吧,其实做新闻在我的心目之中一直是有排位的。我首先是一个新闻人,然后是一个电视人,再然后是才是一个主持人。这个排位有多重要呢?它会让你在面临很多的选择的时候,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去走哪条路。比如说在10年前,大多数的主持人是不愿意去当现场记者的,因为这显得不够大牌。坐在演播室里显得多么大牌,你到前方去,不是做一个普通记者做的事情吗。但是由于我的内心清楚我首先是一个新闻人,所以在那时,我做了大量的很有影响力的和明知完全没有影响力的直播的工作。那等到十年之后,大家都发现新闻现场对于一个主持人的重要性的时候,其实我已经积累了比别人多得多的经验。我之所以能做这样的选择,因为我清楚,我是个新闻人。在直播的现场,你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你意想不到的变化。有时候你也许必须得通过自己卖一个破绽,让观众意识到你有这个破绽,而导出了一个系统的安全。在这时候我会选择行内认可大于观众认可。因为我首先知道,我是一个电视人,这比做一个完美的主持人来得更加重要,而电视本身是一个合作的系统。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是一个新闻人,所以当我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有人说,嘿,你来做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吧,这样会让你有更多的收入和更高的知名度,我拒绝得都不会犹豫。所以我想告诉大家,当你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目标和自己的定 位的时候,你就有了比别人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其实在这么多年里我和青年学生交流的时候,有的人会跟我说这样的话: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呢?有多少人会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变成自己终身的事业呢?你是很幸运的。我通常的反驳是这样的:如果,你考大学时选的专业不是你喜欢的,而是你父母喜欢的;你的选修课不是你喜欢的,而是拿证多、学分好得的;你求职不是挑你喜欢的,而是待遇好的,请问,你选择时从未拿喜欢当事,凭什么你会从事喜欢的职业呢,并且成为终生的事业呢?凭什 么呢?

  所以其实工作15年的经历,我想告诉大家的只有一句话,成功不等于名和利的相加,成功是你内心的一个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你会无 怨无悔,并且无比快乐。最后还要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建议,等你将来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你会不断地听到有人这样表达说,嘿,你是北大的高材生欸!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请大家慢一点自豪。因为通过我的观察,这句话的意思不过是说,诸位,你们挺聪明的,能考到这么好的一个学校。那大家想想看,如果对北大的尊敬,仅仅是因为在18岁的时候经历的一场考试的话,你觉得这应该是北大人的骄傲么?而且请注意一下这句话的口气,如果这句话的重音在“北大”上,欸,你是“北大”的高材生吧?这句话通常的意思是,你可能挺有创造力,但可能不好合作吧?所以等大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听到这样一句话的时候,请 大家说谢谢,并且以你们的行动来证明北大的价值。

  最后再次感谢北京大学,感谢我的母校,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今天让我跟我的师弟师妹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骄傲,让我再有机会,对我 们的老师说一声,谢谢!

北大才女演讲稿 篇6

《超级演说家》第二季冠军北京大学刘媛媛演讲稿冷门再难出贵子(演讲原稿)

  在演讲开始之前,我先问现场的各位一个题目,你们当中有谁觉得自己家境普通乃至出身清贫想要出人头地就得靠自己?你们当中又有谁觉得自己是有钱人家的小孩?(此处有包袱,到了现场再抖)。有一个在银行做了10年的资深hr在天涯上发了帖子说,冷门再难出贵子,说在当下这个人情社会里,穷人家的孩子比我们的父辈更难翻身了,这个帖子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我们家就是冷门,不,我们家都没有门。现在想一想都不知道我爸妈是怎样把我跟我两个哥哥从农村供出来上大学,乃至读研究生的。记忆中爸妈似乎永久在为学费担心,在我考高中的那一年,二哥考大学,大哥考研,他们简直要崩溃了,他们不是担心我们考不上,而是担心考不好,考不到公费,考到三本这样就需要很多很多钱,现在看起来不过几万块钱,但是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讲几万块太多了。由于有这样肯砸锅卖铁让我们读书的爸妈我一直觉得荣幸死了,很少拿自己跟家庭富裕的孩子作比较,也不会觉得我们有甚么不同等。我人生中第一次感遭到贫富差距带来的不公平是在高考的时候,那时候班上的同学都温习的昏入夜地的,忽然有几个同学不来上学了,他们被父母通过各种手段送往北京或天津考试了,高考完了以后就发现,大家考一样的分数乃至他们考得更低,但是他们可以上清华北京大学南开这些好学校,而我们就只能往普通一本二本乃至三本。人生中第二次有这类不公平的感受是我大哥研究生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他往了

  一家事业单位,通过层层筛选到了最后一关,有个亲戚指导我们说这时候候假如有关系就要找关系,没关系就要送礼。我们家根本没能力往做这些,后来我哥到底没往成这个单位,然后他就直接南下一个人往深圳打拼了。

  我想现实大概就是如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王侯将相是需要有种的,谁都可以当政治局常委吗?冷门最难出贵子的领域就是政治领域。我们必须这社会上存在穷富两个阶层,而且他们之间是不同等的,冷门难出贵子的缘由在这儿,不同阶层出身的孩子在竞争规则眼前是不同等的。当我们天天为了考个好大学埋头苦读的时候,有些人他们读完高中就轻松被父母花钱送到了国外。当我们为了留在一个单位实力的时候努力表现不辞劳苦的时候,有些人领导一个电话就敲定工作了根本不用担心前程。当我们加班加点的工作晚上还要一个人回到出租屋里,有些人屋子有好几套甚么都不用做只需要享受就行。不过要说不同等我觉得最大的不同等就是出生地的不同等,有些人生在北上广从小享受好资源,有些人生在青躲高原他们生存条件卑劣到活不活不下往,你可能觉得这就是命啊投胎是个技术活,但是你知道吗?中国事全球唯逐一个有户籍制度的国家,唯逐一个没有迁徙自由的国家,生在安徽就要在安徽,往了北京也没办法享受他们的资源由于你没有户口,生在农村就要在农村,往了城市里也没办法享受他们的福利由于你没有户口,可是安徽人北京人农村人城里人大家都是中国人啊,为何有些人在自己国家的国土上,要被政策限制在一个贫困落后的地方不能动,他们的孩子也要被限制在这个地方接受

  劣质教育,想要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的格式,就要跟那些大都市的孩子,家里有关系有背景的孩子在社会上竞争,你说这是否是不公平,是。这类不公平还有很多,但是我们不能把自己宝贵的人生浪费在抱怨不公平这件事情上,要知道其实不是每一个冷门子弟都没有取得成功。社会上冷门子弟逆袭的故事数不胜数,那些勤奋努力不屈服命运的人,你就是给他一个路边摊,他也能开玉成国连锁店。所以我们不能一失败了就抱怨出身,乃至抱怨自己的父母不如他人的父母,家境不好也没有斩断所有成功的可能。每当我看到他人凭仗的关系上位的时候我就想,假如这个社会上一共有10个位置,七个都由于不公平不公然的手段被拿走了,那我就要往争取剩下的三个位置,只是需要更努力而已。每当我看到他人拿钱解决题目的时候,我就往看看,有无一个没钱的人他把这件事情做到了,假如有,那就证明这件事情是不用钱也能够做到的,那我只要够努力就一定能做到。这社会上的所谓成功人士并不是都是富人阶层出身,可能在你悲观、抱怨、腐化的时候,那些跟你一样出身的人,他们已成功了。

  冷门也是能出贵子的,只是需要更努力而已。努力奋斗这四个字很简单,但是很多人都做不到,他天天都在抱怨贫富差距,天天都觉得不公平,天天都在问凭甚么,不要再问凭甚么了,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他们一出生能凭的东西就有很多,但是我们凭的只有自己。每次我碰到没法解决的困难的时候,我就会到北京的大街上走一走,看着人来人往我就想,刘媛媛,在这个城市里你真是一无所依,你除自己甚么也没有,那就单枪匹马的杀出一条血路来吧。他人靠爹靠妈靠全家

  做到的事情,你要是一个人就可以做到,你就太牛了。

  演讲的最后我想说,亲爱的朋友,实在我们大部份人都不是出身豪门,都是要靠自己的。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他人低的出发点,是希看你用你的一生往奋斗出一个尽地反击的故事,这故事不是一个瓜熟蒂落的童话没有一点人间疾苦,这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船,百二秦关终属楚;这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北大才女张泉灵北大毕业典礼演讲 篇7

  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家长们,还有我的师弟师妹们,大家上午好!

  先说一说今天我站到这里的一个感受吧。一开始所有的人都在看一个关于北大、关于你们这四年生活的一个短片,然后我听到同学们欢呼和起哄,我内心一喜,我心说,欸,这真是我熟悉的北大。因为同学们尽管在扩招的大背景下,没有忘了北大人的个性化表达。然后在介绍台上的诸位老师,介绍到副校长的时候,每一位副校长站起来,居然可以赢得比校长更大的掌声。然后我突然想,欸,这真是我喜欢的北大呀。因为这说明,即便当到了副校长,他们还是上课的,所以他们拥有各自的拥趸。我后来发现在整个台上,许院士获得了最长的、经久不息、发自内心的掌声,我想这真的是我热爱的北大。也许再过十年,大家会有和我类似的感受。当许院士赢得那样的掌声的时候,我自认是一个感情的控制力非常非常强的人,但是那一刻,我热泪盈眶。因为再过十年,各位一定能够体会到你们跟北大之间的感情。从今天开始,也许从四年前你们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开始,是一种血缘的关系。所以在今天,我想对大家说,真的要恭喜你们,因为今天绝 对是你们值得自豪的一天。

  知道今天要来致辞,我特地大概早来了一个多小时,停完车之后,我就去未名湖边,然后去我曾经住过的29楼,去到了四教,去到了第五食堂,转了一大圈,今天周校长告诉我说,29楼是马上要改造的一个宿舍楼,所以我觉得今天我还真是来对了。在15年前,96年的7月份,我曾经在那儿照了一张相,然后这张相一直会放在我的桌子上,其他的照片一直会换,但是那一张是不换的,因为那一天对我的人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因为它像是一个句号。句号意味着 一个完美的结束,更意味着一个重新,从零开始。

  各位,此时此刻,你们面对的也是这样的一个转折点,要重新,从零开始。其实如果回到15年前,那一刻我的心情挺矛盾的。因为内心有很多的遗憾。比如我会突然想起来说,图书馆有那么多书,也许我看的,不到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班里的同学总是会说,我们需要去到外教的家里组织一次聚会,但最后一直没有组织好。再比如说的遗憾,我看的北大的电影实在是太少了,因为你毕业之后会发现,你们 一辈子都看不到那么多、那么便宜的电影了。

  虽然我们在北大的时间有四年,听起来很长很长,但它和北大的容量比起来,实在是太短了。等你们毕业后,你们才会意识到,这4年,原来如此快的就过去了。但人生是没有后悔药的,你们当中有很多人还会继续留在北大学习、工作,所以这个遗憾还是有机会来弥补的。即便是你们工作了,要走上工作的岗位,北大依然是你们的北大,同时它永远欢迎你们回来。比如说我的师弟和同事撒贝宁,到现在为止,他离开校园已经十多年了,但他还是经常回到北大吃饭和打篮 球,并且宣誓,生是北大的人,死是北大的死人。

  我听说其实在我之前,前两年,最受欢迎毕业生校友的代表,到这儿来做演讲的是两个人,一个是俞敏洪,一个是李彦宏。我觉得其实学校经常请这样的人回来做毕业致辞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为什么呢?当然他们很好,他们很好,但是他们会让你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毕业之后的几年,觉得自己很失败。那今天其实很多的同学毕业之后,不会像他们那样走上创业的道路,当然我相信,你们当中有不少人,将来比他们更棒,这是一定的。但是大多数会进入一个自己说了不算的单位,抛开北大两个字,从零开始,从一个很低的起点,一个很普通的起点开始,积累你的人生和事业。从这个意义上,今天我的 出现,就有更大的现实意义了。

  既然我代表了这种要进入一个什么都不是的,零的单位开始积累的这样一种存在,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我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一些经验。其实15年前,和大家一样,拿着毕业证书的时候,我挺茫然的。我在北大学的是德国语言文学,那个专业完全不是我自愿选择的,然后我一点都不喜欢德语。然后毕业分配的时候我去了神华集团,一个卖煤的公司,虽然说我是那个公司的元老,但我不知道我的 人生要怎样发展,我一点都不想去卖煤。

  话说回来,虽然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我的前面是什么,但我很清楚我要什么。在那个时候,1996年的7月份,其实我内心已经清楚我要什么很多年了,这源自我在北大的一个经验。我在北大三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北大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的一个专题片,叫《中华文明之光》,在做嘉宾主持的时候,有一天,我坐在了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室里,然后那个灯光突然在我的面前闪亮。在那一刻,我对自己说,嘿,这是我想要的。于是知道我要什么,两年之后,也恰恰是我毕业那年,我分配到神华公司那一年的暑期里,突然中央电视台史无前例地对社会招聘了,于是我感觉机会来了,于是我就去考试了,于是我走上了今天的这条道路。于是我觉得我最应该感谢北大的,不仅仅是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之外的,那么多的选修课,让我清楚地找到了我的人生目标。虽然发生在那一年暑假里的,中央电视台的社会招聘空前绝后,但是我还是想说那句已经被人嚼烂了的话,那就是,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而准备,其实最根本的一点还在于,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在15年后,要我总结我的成功是从哪里来的,我觉得这点是最根本的。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是谁,和我 要什么。

  拿做新闻来说吧,其实做新闻在我的心目之中一直是有排位的。我首先是一个新闻人,然后是一个电视人,再然后是才是一个主持人。这个排位有多重要呢?它会让你在面临很多的选择的时候,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去走哪条路。比如说在10年前,大多数的主持人是不愿意去当现场记者的,因为这显得不够大牌。坐在演播室里显得多么大牌,你到前方去,不是做一个普通记者做的事情吗。但是由于我的内心清楚我首先是一个新闻人,所以在那时,我做了大量的很有影响力的和明知完全没有影响力的直播的工作。那等到十年之后,大家都发现新闻现场对于一个主持人的重要性的时候,其实我已经积累了比别人多得多的经验。我之所以能做这样的选择,因为我清楚,我是个新闻人。在直播的现场,你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你意想不到的变化。有时候你也许必须得通过自己卖一个破绽,让观众意识到你有这个破绽,而导出了一个系统的安全。在这时候我会选择行内认可大于观众认可。因为我首先知道,我是一个电视人,这比做一个完美的主持人来得更加重要,而电视本身是一个合作的系统。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是一个新闻人,所以当我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有人说,嘿,你来做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吧,这样会让你有更多的收入和更高的知名度,我拒绝得都不会犹豫。所以我想告诉大家,当你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目标和自己的定 位的时候,你就有了比别人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其实在这么多年里我和青年学生交流的时候,有的人会跟我说这样的话: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呢?有多少人会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变成自己终身的事业呢?你是很幸运的。我通常的反驳是这样的:如果,你考大学时选的专业不是你喜欢的,而是你父母喜欢的;你的选修课不是你喜欢的,而是拿证多、学分好得的;你求职不是挑你喜欢的,而是待遇好的,请问,你选择时从未拿喜欢当事,凭什么你会从事喜欢的职业呢,并且成为终生的事业呢?凭什 么呢?

  所以其实工作15年的经历,我想告诉大家的只有一句话,成功不等于名和利的相加,成功是你内心的一个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你会无 怨无悔,并且无比快乐。最后还要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建议,等你将来走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你会不断地听到有人这样表达说,嘿,你是北大的高材生欸!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请大家慢一点自豪。因为通过我的观察,这句话的意思不过是说,诸位,你们挺聪明的,能考到这么好的一个学校。那大家想想看,如果对北大的尊敬,仅仅是因为在18岁的时候经历的一场考试的话,你觉得这应该是北大人的骄傲么?而且请注意一下这句话的口气,如果这句话的重音在“北大”上,欸,你是“北大”的高材生吧?这句话通常的意思是,你可能挺有创造力,但可能不好合作吧?所以等大家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听到这样一句话的时候,请 大家说谢谢,并且以你们的行动来证明北大的价值。

  最后再次感谢北京大学,感谢我的母校,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今天让我跟我的师弟师妹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骄傲,让我再有机会,对我 们的老师说一声,谢谢!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

  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班、区委区政府组织赴清华大学县域经济培训班,通过“看、听、学、思”,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系统掌握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对共青团工作的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通过学习原文、听专家讲课等,开拓了思想新境界,政治思想素质有了新的飞跃。

  二、以能为先,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能力

  在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我本人也自加压力,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注重与同事、与兄弟单位团委书记的交流,虚心请教,不耻下问,使各项工作都有序地开展。一是工作的统筹安排能力不断加强。我尽量做到工作提前一步,有计划、有安排、有预见性,保持思路清晰和决策的科学,力求操作有序,顺利开展。二是工作的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在工作中,我注重与上级的及时衔接、汇报,同时也注重与基层的交流沟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从大局出发,对上做好配合,对下做好团结。三是有创新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我注重不断创新,使工作保持生机,使管理不断趋向人性化、合理化。

  三、以勤为先,进一步提高团的业务水平

  担任团委书记以来,认真了解情况、掌握知识,积极向团委领导、向前任书记学习、请教,了解团情、团史,努力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

  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按照“1+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模式为现在的“兼职团干部”模式,提升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次工作得到了团市委的充分认可,2011年四平市组织部班工作会议在我区召开。

  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知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好。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织形式。先后与农联社、吉林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协调,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帮扶支持。特别是吉林银行的“吉青时代”小额贷款项目更得到团省委的无偿贴息。

  五、以廉为先,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明形象

  作为新任职的年轻干部、党员干部,我既感受到了组织的信任与关怀,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我区在党委和政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我们这些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深知,作为一级干部,应该努力做到“清正廉洁”。古人说“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现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要不断加强实践锻炼,要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来刻苦磨炼自己。勇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生活中争作表率。在团区委开展“争做勤廉表率,竭诚服务青年”主题教育,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启动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按照学习贯彻区委、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我们根据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要求,为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立了团区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由我任组长。按照“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明确了单位正职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约谈团干部一次,就有关廉洁从政个人“不准”和“禁止”行为适时对所管的团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在2012年即将到来之际,共青团区委迎来组织部考核组,对共青团区委一年来的工作进的实地测评,感谢组织的帮助与关怀,今后我们更要自觉地接受组织的监督与考核。铁东区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今又开始了新的征途。广大青年有幸成为亲历者,成为追随者,同时我们也是共享发展成果的受益者。我们应该心怀感恩,心存畏惧,“做一个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做一个同事和朋友敬重的人,做一个亲属子女可以引以为荣的人,做一个回顾人生能够问心无愧的人”。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方针路线,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弘扬“攻坚克难、求富图强”的四平精神,坚定不移的实施 “五区”战略的发展规划,为建设富裕和谐新铁东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北大才女张泉灵北大毕业典礼演讲 篇8

"北大才女"张泉灵简介

  九千网()

  张泉灵,有“北大才女”之称,央视著名主持人,祖籍浙江宁波,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系,1997年考入央视国际部。在校期间主持了北大与央视共同制作的《中华文明之光》。进入央视,先后任《中国报道》记者、编导、主持人,2000年新版《东方时空》总主持人《人物周刊》《焦点访谈》《新闻会客厅》等。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张泉灵赴地震灾区采访。大量现场视频报道,层次鲜明,逻辑清晰,既有外景主持的勇敢,又不乏职业新闻人的干练。2010年获得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李长春同志称赞她“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优秀代表”。

  泉灵点滴

  2001年:7月直播张健横渡英吉利海峡

  2002年:3月进阿富汗实地采访

  2002年:6月深入罗布泊实地采访

  2003年:报道非典相关新闻

  2004年:8月直播雅典奥运会

  2005年:4月直播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2005年:5月直播宋楚瑜大陆之行

  2007年:7月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朝闻天下》新环节—《香港早晨》2008年:4月参加奥运圣火登顶珠峰采访

  2008年:5月8日采访奥运圣火珠峰传递成功

  2008年:5月13日张泉灵赴地震灾区采访(汶川地震第二天)

  2008年:5月18日身在灾区《爱的奉献》现场电话连线托白岩松垫付一万元捐款灾区

  2008年:6月12日张泉灵西安作报告:《汶川,向世界报道》

  2008年:8月5日北京奥运会“与圣火同行”成都奥运火炬手(300棒)

  2008年:10月1日主持2008’首届中国西部航都居住文化节开幕式

  2009年:2月主持系列节目《牛年怎么牛》

  2009年:2月18日第19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走进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2009年:3月直播《泉灵看两会》

  2009年:主持《泉灵逛城》报道神七

  2009年:7月5日进入事件现场采访维族同胞客观翔实报道

  2009年:9月主持国际南城品质生活(双流房地产)风尚大典

  2009年:10月1日直播《国庆60周年特别报道》

  2009年:11月2日做客第11期“渤海青年大讲堂”

  2009年:12月18日张泉灵开通新浪博客和微博

  2009年:12月21日台湾报道第四次陈江会

  2010年:1月19日参加卡通片《消防大本营》获21届星光奖晚会

  2010年:3月直播《泉灵看两会》

  2010年:4月现场直播玉树地震大救援

  2010年:4月直播上海世博会

  2010年:7月23参加“姚基金”慈善晚宴

  2010年:8月现场报道甘肃舟曲泥石流大救援

  2010年:8月31日参加杭州温州商会十周年

  2010年:10月获得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

  2010年:11月29日张泉灵做客社会发展学院 “读行天下”名家谈读书

  2011年:1月随胡锦涛主席访美

  2011年:2月特别节目《行走唐人街之拉美篇》

  2011年:3月直播《泉灵看两会》

  2011年:4月1日主持第二届中国·杭州三清茶文化节

  2011年:5月庆祝建党九十周年,重返革命老区

  2011年:5月主持第五届《纪录·中国》评选颁奖晚会

  2011年:7月北大毕业典礼毕业致辞

  2011年:8月8日参加歌手韩红发起的“韩红西藏家乡公益行”

  2011年:8月19日参加“珍爱地球公益联盟”协办“‘美味’背后的代价”图片展开幕式暨媒体发布会”

  2011年:8月20日参加2011第二届瓷娃娃全国病人大会

  从业经历

  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专业。在校期间主持了北大与央视共同制作的《中华文明之光》。

  1997年考入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先后担任《中国报道》记者、编导、主持人。1997年8月,进入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专题部,担任主持人、编导。

  2000年,担任新版《东方时空》总主持人、《人物周刊》《新闻会客厅》等节目的主持人。

  2002年3月27日,张泉灵进入战火犹存的阿富汗,深入其北部地震灾区作电视采访,成为第一个进入如此险境进行电视报道的女主持人,所表现出的勇敢、敬业的精神受到广大观众和电视同行的高度赞赏。

  张泉灵先后主持了跨世纪庆典的直播、张健横渡英吉利海峡、雅典奥运会、连战及宋楚瑜大陆之行等大型直播活动,同时还以记者身份深入到抗击非典第一线、罗布泊无人区、阿富汗战乱地震灾区等做连线报道。并连续多年担任《一年又一年》节目的主持人。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张泉灵赴地震灾区采访。张泉灵用大量现场视频报道,证明了自己是央视最优秀的外景记者之一。她说话层次鲜明、逻辑清晰,既有外景主持的勇敢,又不乏职业新闻人的干练。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县发生震级级地震,央视新闻中心主播张泉灵第一时间从世博会报道现场飞赴玉树灾区,最大的希望是能赶上西宁玉树的救援机。她克服了高原缺氧的极端天气,奔赴灾区第一线深入采访,在灾民安置点,在救援第一线,都有她的身影,体现出了当代年轻主播的高尚风格。2010年4月30日晚8时10分,2010上海世博会

  开幕式举行,央视报道团队蓄势待发。作为本次央视报道团队的成员之一,主播张泉灵提前给网友揭露了精彩内幕,声光电、喷泉和焰火秀将会成为世博会开幕式的关键环节,而焰火秀将在央视演播室旁边的黄埔江面上举行,张泉灵与观众和网友分享她电视与现场观看的双重感受。能够在世博会正式运营之前进入场馆采访拍摄,她感到非常幸运,同时她把这份幸运与广大网友分享,让大家足不出户地了解到世博会的精彩。

  2011年3月2日特别报道《祖国接你回家》直播利比亚同胞回归祖国感人故事2011年3月3日两会《直播大会堂》讨论民生政策如何惠及“夹心层”

  2011年3月5日两会《直播大会堂》讨论“用工荒”阶段性特征

北大才女卢新宁励志演讲稿大全 篇9

  卢新宁: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主题: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致辞 时间:2012年7月1日 地点:北京大学

  卢新宁,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级本科生,《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 精彩摘要:

  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 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演讲全文: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而现在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他们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

  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20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报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那些中文系同学,那些不管今天处于怎样的职位,遭遇过怎样的人生的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 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世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对北大人甚是敬重。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江湖传言,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以朴素的设问提出了人生的大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各位的手上。

  最后,我想将一位学者的话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谢谢大家!

《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6月27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发

(一)德国,摩泽尔河畔特里尔古镇,一座灰白色三层楼房里,常会出现一些黑头发黑眼睛的游览者。他们虔诚地拜谒,深情地凝望,上万条中文留言中最多的字眼是,“伟人长逝,思想永存”。

  一个多世纪前年轻的马克思未曾想到,他与他的思想会成为一面旗帜,导引一个东方大国近百年波澜壮阔的挺进,红色狂飙席卷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命运就此改变。

  在这面信仰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这个曾被讥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它感染、鼓舞、召唤一代又一代人舍命相随,将信念的力量嵌入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脉,推动这个曾经山河破碎、几近亡国灭种的国度走向独立、走向富强、走向复兴。

  在这面信仰的旗帜下,社会主义中国,这个曾遭遏制、封锁、包围、孤立的新型社会制度,刷新了当代国际政治的版图,以其势不可挡的崛起开辟出一条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被马克思眼中那些与无产阶级“势不两立”的人们,不无敬意地称为“一个崭新时代的黎明”。

  90年前,13个选择了信仰的革命者,那些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很难想到,1921年7月那个燥热的季节,上海法租界石库门里的秘密集会,那颗从遥远西方“盗来”的火种,会燃烧成光耀中华的绚丽日出,它荡涤风雨如磐的暗夜,最终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走向,改写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曾经极而言之,只有一门科学,那就是历史学。历史是现实的向导,当社会主义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需要在历史中寻找力量。

  就让我们重返1921,从那个起点开始,翻阅90载风雷激荡的红色篇章,捧读中国共产党人以青春、热血与生命的深情书写。

(二)这些场景或许早已为人熟知,但每每重温依然让人震撼。

  他看着前来告别的家人神色从容,在绞刑台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

  他曾是生活优裕的大学教授,每月数百元大洋可养活四五十口人,但他却以生命之钟撞响旧中国的黎明。他说“只要我们有觉悟的精神,世间的黑暗终有灭绝的一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他将身上的衣服脱下赠给难友,在最后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讲后,与战友们高唱国际歌走向刑场。他曾是锦衣玉食的富家少爷,有着“鸦飞不过的田产”,家里平均每人“有五十个农民做奴隶”,但他却在“秉志改革”的探寻中为救国救民英勇献身。他说“我们共产党是代表工农人民大众的”,“为了我们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他神态自若地走向刑场,沿途高唱俄文国际歌、红军歌。到达罗汉岭,选一草坡坐下,对刽子手微笑点头:“此地甚好!”饮弹洒血。他曾是才华横溢的柔弱书生,翻译则蔚然成文,治印则卓然成家,本可为渊博学者、文化巨匠,但他却振臂一呼刺向黑暗。他说“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亲爱的同志,你们去算账罢,你们在斗争中勇猛精进着”。

  他在狱中最艰苦的环境下,犹殷殷讴歌《可爱的中国》。他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他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在养育他生命的江西莲花县,在挚爱的亲人面前,被敌人割掉舌头的他,用脚趾蘸着淌到地上的鲜血,写出“革命成功万岁”……

  李大钊,38岁。彭湃,33岁。瞿秋白,36岁。方志敏,38岁。刘仁堪,34岁。这是他们从容赴死的年龄。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只因坚信“人生最高之理想,在于求达于真理”。因为这一信念,毛泽东10多个亲人献出了生命,2100万革命者慷慨捐躯。他们是理想的殉道者,社会的探索者,主义的践行者,是伟大的爱国者,无畏的革命者,无私的牺牲者。

  只有从他们开始,从这些共产党人开始,从信仰信念开始,我们才能认清百年中国跌宕前行的浩荡潮流中,那无数难以解释的疑问、荡气回肠的奋斗、惊心动魄的力量。

(三)对许多人而言,这确实是种难以置信的力量。

  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一穷二白,满目疮痍。中国近代史的舞台,多少政治力量登台亮相,却终究没能让一个古老大国走出苦难,是什么样的政治信念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让一个新兴的无产阶级政党唤起工农千百万,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有过低谷、有过曲折,走过弯路、绕过远路。90年风雨沧桑,多少风险考验,却终究坚忍不拔奋力向前。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是什么样的政治素养有如此蓬勃的生命力,让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始终成为引领中国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

  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90年始终如一,是什么样的政治品格有如此持久的向心力,让鲜红的党旗始终能凝聚起各种力量,把中华民族变成一个坚强的共同体?

  从只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拥有8000万党员、世界最大的执政党,从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是什么样的政治能力有如此巨大的创造力,让一个政党的成长与一个国家的重生融为一体,在动荡的百年历史中写下不朽的传奇? 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第三世界的现代化是一个充满动荡和激烈冲突的过程。一个具有现代化取向的政治组织是推进现代化进程又保持其过程稳定的关键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建设的成就、现代化的奇迹,密码就蕴藏于这个“政治组织”之中。

  90年后,追寻这段历史轨迹的人坚信,最终的答案源自最初的理想,是信仰的旗帜造就了理想的传奇。

(四)什么是信仰?

  从哲学的概念理解,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持有。对信仰的不同选择,体现了一个人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就政党的本质来说,信仰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对于信仰的不同选择,决定了一个政党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品格。

  或许马克思的这段话,最能阐发共产党人的信仰——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这是怎样的选择,能如此将一个人自然的生命融入为整个人类的奋斗之中?当个体的追寻汇聚成共同的坚守,又会迸发出怎样的力量?

(五)从1840到1921,尽管长夜如晦,屈辱如山,但中国人民的抗争一直未曾停息。一次次流血牺牲,一次次惨烈失败,救亡图存的悲壮,伴随着中国从19世纪进入20世纪。

  这是一个很难改写的事实。1840年后,中国的进步被强制性纳入另一个话语体系。当代中国人所思考的基本命题,科学、民主、法治乃至国家,都是从那时起才逐渐形成概念。在帝国主义瓜分豆剖的隆隆炮声中,这个被殖民者讥笑为“劣等民族”的古老民族,这个被西方称为“既污秽又丑恶”、“存在是一种时代错误”的国家,最急迫的课题,是何以能走出亡国灭种的悲惨境地。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不懈奋斗,虽然慷慨激烈,却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这是我们理解先驱们的选择最为真切的背景,也是共产党走进中国近现代史最为清晰的坐标。为什么信仰的火炬会点燃一代人的大觉醒,为什么1921年会发生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因为,四分五裂的神州大地,呼唤解民倒悬的一线曙光;救亡图存的悲壮呐喊,催生一种新生政治力量。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四海寻觅的探索者从这滚滚而来的世界革命潮流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人类解放的前途。它与各种思想主义完全不同,立志于为大多数人民利益而奋斗,最广大的无产阶级、穷苦人民,也能翻身做主人。马克思主义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让无边的黑暗有了光亮,中国前进的道路豁然开朗。

  20世纪的上半叶,在向着“世界新文明之曙光”奔去的人群中,有出身豪门的少爷小姐,有山野乡村的农家子弟,有满怀激情的青年学生,有离经叛道的知识分子,有一无所有的产业工人。不同的人生轨迹,共同的理想信念,让他们凝聚在同一面旗帜下,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

  这样的选择看似简单,却殊为不易——生命只有一次,还有什么比生死抉择更大的考验?但他们深知只有信仰能体现人生价值可靠的落实,只有信仰能赋予短暂人生永恒的意义。正是这样的选择,让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为国家民族奋斗的征程。

  这样的选择看似偶然,却十分必然——“决非为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亦非自安自足以自乐,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正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高尚情怀,让共产党人选择了为人民奋斗的高尚事业。

  90年过后,今天的人们只有理解他们纯粹的理想,才能理解他们不朽的牺牲。这种理想,让共产党人牢记责任、牢记使命,在中华大地书写出气壮山河的诗篇;这种理想,让共产党人超越时代,超越生命,在人民心中耸立起永不磨灭的丰碑。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六)“马克思主义对于能理解它的人来说意味着得到了?全能的智慧?,对于信奉它的人来讲,则等于找到了?根本性的指针?。”外国学者的这番感喟,算是触及了信仰的本质。

  因为理解,所以能从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思想中获得“全能的智慧”。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坚定的立场秉持这一科学理论的武器,推动中国历史走向千年未有之变局,并在伟大的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因为信奉,所以能在90年岁月里坚守“根本性的指针”。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高度的自觉肩负起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使命,并将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信仰,化作顽强的精神信念。

  环顾全球,世界上很少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在理论上鲜明提出、在实践中明确要求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到“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从“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政治”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回顾90年奋进历程,始终铭刻于鲜红党旗的“人民利益”,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信念,是我们党最为根本的政治优势。

  环顾全球,世界上很少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把公而忘私、奉献牺牲作为对党员的基本道德要求,更少有哪个政党对党员进行持续不断的党性教育。从江竹筠到董存瑞,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邓稼先到袁隆平……在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争中,在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艰辛探索中,始终有共产党员为了信念不畏牺牲,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艰苦岁月默默奉献,为国为民披肝沥胆。回顾90年奋进历程,始终为人民而奋斗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品格,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思想财富。

  62年前,司徒雷登总结国民党失败原因时这样分析:“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在很多程度上是由于其成员对它的事业抱有无私的献身精神。”

  2011年,走进地震灾区的外国友人面对令人震撼的“汶川奇迹”这样感慨:“有一条?经?我们很难取走——你们有这么多勇于献身的中共党员。”

  一切历史最终都是思想史。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信仰以及由信仰衍生的伟大精神,既不只是出自痛恨资本主义的道德义愤,也不只是源于向往共产主义的善良愿望,而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发展,社会才能真正走向繁荣,这是震古烁今的人间正道,是颠扑不破的永恒真理。它告诉我们:选择为人民而奋斗,它的生命必将永恒,它的事业必将长存。

(七)一个政党信仰的生命力,体现在走向大地的实践中。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曾经有人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中共也无能为力。曾经有人评断:中国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100分,政治上可以打80分,经济上却只能是零分。曾经有人宣称:中国要改革开放,让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在极短时间内来个180度大转弯,就如同让航空母舰在硬币上转圈。

  然而,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中国用无可争议的事实击碎了这些“预言”。今天,那些提出“给中国共产党打一个高分”的人,那些惊诧“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的人,那些赞叹“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经济革命的主角”的人,不得不正视信仰的巨大力量。

  作为人类全部实践的动机与目的,对个人言,信仰构成个人行为的支柱;对民族言,信仰构成凝聚民心的精神;对国家言,信仰构成国家意志的核心。一个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人等于没有灵魂;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民族如同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国家不会自主强大。

  回望百年中国史,几代共产党人的革命和探索,其意义不仅在于完成了救亡图存、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更在于它用“信仰”的旗帜将中华民族空前地组织起来,为后来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由此赞叹:历史上没有其他集团能够将亿万中国人民团结成一个政治单位;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团结,是现代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这确实是最伟大的成就。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从一盘散沙到团结和谐,从四分五裂到统一强大,从封闭愚昧到自信开放,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备受欺凌到重返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前所未有地将中华民族团结成一个整体。人民共和国的旗帜下,中国从五千年王朝之“天下”,成为亿万人民之“国家”。在传统的文化认同之外,这个新型的人民共和国有了强烈的社会认同、鲜明的制度认同,这才有了亿万中国人民危难艰险之中救国的奉献和牺牲,一穷二白之上建国的探索和激情,遭遇困境之后强国的勇气和智慧,由此造就了激荡人心的历史进步、波澜壮阔的现代转型、震古烁今的发展传奇。

  凭借这种信仰,90年沧桑巨变,中国经历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从悲惨境遇走向光明前途的历史转变,一切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是一个绝大的变化,这是自有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以来无可比拟的大变化。”

(八)1921-2011。90年风雷激荡的伟大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在信念的旗帜下英勇无畏的奋斗史,是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90年,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1921-2011。90年跌宕起伏的伟大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在信念的旗帜下一往无前的探索史,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发展道路的历史。这90年,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到确定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引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道路,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两次革命,变革之广泛,影响之巨大,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绝无仅有,最终使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1921-2011。90年风雨兼程的伟大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在信念的旗帜下百折不挠的精神史,是在走向复兴的征程中感召团结中国人民生死与共、始终相随的历史。这90年,我们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遭遇过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被动局面,一批批共产党人“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我们度过国民经济最为困难的3年,走过“大跃进”的急躁与“十年内乱”的浩劫,却能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开启改革开放的大幕。我们亲历政治**的考验,直面苏东解体的冲击,面对“红旗还能打多久”的追问,仍然坚定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任何政党的兴衰存亡,归根结底取决于它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取决于人民群众对这种作用的认可程度。“最后一口粮,做的是军粮;最后一块布,做的是军装;最后一个儿子啊,送到了部队上。”这首当年的歌谣,连同如林的担架、如流的推车,一起见证了亿万人民是如何一心跟着共产党,铸就了民族的新生、国家的新生。

  什么是民心?这就是民心。什么是人民的选择?这就是人民的选择。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历史为证,中国共产党人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觉悟者,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者,是“为人民而奋斗”信念的践行者。

(九)90年过去,一切都是新的。

  石库门-天安门,空间距离1000多公里。在不远的空间里,历经多少艰难曲折,但终于洞开了一个古老民族走向世界的大门,开辟了一个国家走向复兴的道路。

  烟雨小船-巍巍巨轮,时间跨度90个春秋。在不长的时间里,穿越多少急流险滩,但终于铸就一艘驶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巨轮,在汇入世界文明潮流的追赶与超越中昂首前行。

  2011,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一支支追寻的队伍行走在中华大地。红色中国的源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昔日法租界的石库门,被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们一次次踏访。90年前那条由外国人命名的“望志路”,早已更名为中国人的“兴业路”。

  从“望志”到“兴业”,一个政党90年的奋斗与探索。在信仰的旗帜下,那个伟大的声音如同历史的旁白——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