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关于坚持根本宗旨发挥党员作用发言稿6篇 坚持根本宗旨,发挥党员作用讨论
演讲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在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讲稿,你写演讲稿时总是没有新意?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干部关于坚持根本宗旨发挥党员作用发言稿6篇 坚持根本宗旨,发挥党员作用讨论,供大家品鉴。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举措,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党员干部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思想和行动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加强理论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修养最根本的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每一个党员改造自我、提高自我的思想武器,是党性的源泉和基础。所以,共产党员要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这些理论,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些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髓,使自己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做坚定而清醒的马列主义者。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指导实践。
二、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也是共产党员的最高行为规范。要实践党的宗旨,就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只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党员要积极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群众所接受,并变为自觉行动。要诚心为人民服务,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三、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要正确把握“职业标准”和“党员标准”,既要成为一个 “好公民”,更要成为一个“好党员”。要立足本职,创造一流业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始终“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共产党人作为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难题、攻难关、做奉献,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做出榜样,团结带领群众打开工作新局面。
四、严守行为规范,遵守党纪国法。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严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是我们党的重要优势,也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保证。遵守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的基本义务,遵守党的纪律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遵守国家法律就是时时处处模范践行国家法律,遵守党的纪律就是要首先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只有坚决执行党的纪律、遵守国家法律,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逾越法律、纪律和道德的底线,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才能真正做到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干事。
群众观既是我们党指导自身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动体现,是无产阶级政党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必须坚持的路线和方针。坚持正确的群众观既体现了党的性质与宗旨,同时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扩大党执政基础、整合党执政资源的有效途径。我们党九十年来的发展史实一再证明,群众是真正的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我们党实现执政兴国的根基所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史实一再证明,能否坚持正确的群众观是检验我们党是否可以巩固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坚持党的群众观。
一、党的群众观的基本内涵
群众观又称群众观点,它的主要在各个历史时期指导我们党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重要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是关于确立群众首创精神、认可群众改造社会的能力、一切工作依靠群众的基本观点和看法。群众观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它应当包括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路线、群众工作以及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等几个主要方面内容。我们党坚持的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科学的、历史的、唯物的群众观,正确认识群众的首创精神、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使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基本工作方法和立场观点。坚持群众立场是我们党最基本的工作态度,它主要表现为在日常工作中解决群众问题时所坚持的工作态度和思想认识,是一个基本的立场问题,是群众观最直接的表现。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他反映出了党领导群众工作的根本态度和方法,是群众观中内在的、本质的要求。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保持自身先进性的基本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它首先认可了人民群众对社会进步的决定作用,明确了党在处理群众问题时的基本态度和地位,是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群众观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是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科学的执政理念和思维。是在进入新世纪面对党执政兴国发展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情况条件下指导党各项工作的重要理论,它有助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党的建设,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有效整合执政资源。是体现我们党坚持无产阶级性质、保持自身革命性和先进性本职要求。
第一、群众观是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不仅涉及群众工作的理论层次,而且涉及党领导和处理群众工作的实际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涉及党的政策制定、组织协调和关系协调等内容,掌握运用群众观要求我们党必须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更新知识、完善工作方法领悟群众工作的要领。
第二,群众观具备求真务实的理论品质,按照群众观的要求办事。必然要求党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事求是,把人民群众的要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三、群众观是科学的世界观。群众观是执政党执政观的具体体现,能否坚持群众观是衡量各级干部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的重要标志。坚持群众观是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有效反对官僚浮夸、形式主义的有效途径。
二、坚持群众观是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现实需要
赢得群众支持是保证政党参政、执政的生命线。从当今世界的政党政治发展趋势来看,如果一个执政党想要掌握政权,一个重要的首要条件即拥有牢固的群众基础赢得广泛的群众支持。指出“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是我们党的对于群众观最全面的阐述。由此可见,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机遇期,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树立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是实现阶级斗争的主体力量,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无产阶级实现自我解放的革命性纲领,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它区别其它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坚持群众观点,坚持①《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大会上讲话》认可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首创精神、坚持群众观和实践观的有机结合,把解放全世界受压迫大众和实现全人类的全面发展作为己任。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参与者和实现者,因此我们党在工作中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本身就是正确进行社会实践的客观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这些群众观点都说明群众是实践的内在表现和外在载体。群众的呼声,群众的要求就是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和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坚持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树立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正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中始终不渝的坚持群众观点从而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力量和变革途径,开创了工人运动的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担负着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都必须时刻牢记宗旨,把维护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已经雄辩的证明:真正的依靠群众、掌握群众、发动群众,我们的事业才能成功。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一如既往的在工作中贯彻实施好群众路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要努力提高发动群众、领导群众的本领,在各项事业中真正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永葆党的群众本色,争取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是新时期强化改善党的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建设是增强和提高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通过提高党组织自身建设来增强党自身驾驭发展和防腐拒变的能力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战略期,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改革也难免会牵扯到一部分群众的利益,处置不当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和纠纷。最直接的表现是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党群关系紧张、社会对立情绪严重,将直接危及社会稳定大局。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必须以群众观为指导来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自身建设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起来,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党的建设的重要检验标准充分加以重视,把融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作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加以落实,用群众观指导党的建设不断深入进行。党九十年发展历程无数次证明,坚持群众路线,接受群众监督,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得以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在剧变前的苏东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之初都可以忠实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满足人民群众的夙求。
但随后进入本国建设时期之后,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家建设和改革局面,不能够认真进行自身党的建设。特别是工作严重的脱离群众有些甚至是背离了群众的意愿。不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和发展中的现实利益,加之党内腐败官僚作风严重又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因此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逐渐丧失了自身的先进性,进而被本国人民群众所抛弃,失去了政权。由此可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在自身健身中不断牢固的树立群众观,用群众观的方法论和价值取向指导一切工作,防止工作环境变化所带来的腐败和官僚作风。党要忠于群众、依靠群众、不脱离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最深动的体现和要求,是党的自身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是新时期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重要体现 我们的党从成立之初到现在掌握政权,经历了许多的磨砺和苦难,最终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为执政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今后,党要继续巩固自身执政基础,保持自身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仍然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现阶段,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战略期。各项工作处于攻坚阶段,人民对短时间内出现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会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很关注,加上近几年金融危机对经济和一些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等因素都是新时期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具体考验。当前党在执政中面对着这些挑战和困难,某些党员干部极容易淡化革命战争年代与人民群众构成的雨水深情。逐渐丧失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优良作风,甚至是横生官僚作风,工作中高高在上与人民群众产生对立情绪。这些表现都将严重的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的威信和威望,动摇党在领导建设中的执政根基。就当前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曾经明确指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②。鉴于此,我们需要认真的总结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维护和实现好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基本依据,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② 胡惊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
要作为启动改革攻坚的现实依据,最大限度的使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唯有此,党才能在工作中换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理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继续凝聚力量,不断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掌握社会大众。只有人民支持了,我们才能在各种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面对,才能经受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和挑战。
三、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观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改革的攻坚阶段,在工作中我们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紧密依靠人民群众把改革各项事业继续引向深入。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重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不断完善和提高改革工作的水平,进而将群众观点付诸实践。
(一)坚持群众观就是要在改革工作中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因此党在各项工作中都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社会地位和要求,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维护好社会各个阶层的社会利益,改革中不能顾此失彼、此轻彼重。党要树立坚持群众观,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这一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要把在工作中时刻保持向群众的学习的态度、把人民群众的智慧融入到各项社会改革中。社会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就是要在改革中维护好、实现好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把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来、体现在实现群众全面发展上来,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准则。抓住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不放,对改革涉及到的群众呼声要认真分析、妥善处置,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民为重、以民为先、以民为本。
(二)坚持群众观就是要在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三观”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社会劳动生产。在劳动中形成了各种相互联系的社会生产关系中,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实践是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变革的主要因素,对社会革命和改革起到了关键的决定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端正态度,强化认识,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把自己看做是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政绩观、事业观和世界观,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分水岭。因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等错误的工作思想。一切工作都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这种利益上的统一性决定了我们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我们要在一切工作中自觉地把两者统一起来,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要坚决反对那种惟命是从、只重视领导不关心群众,打着改革旗号损坏群众利益的行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错误做法。
(三)坚持群众观就是要在工作中努力构建和谐党群关系 现阶段严重影响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的主要诱因就是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腐败问题,其实质就是个别党员干部背离党的宗旨,偏离的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中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既是党的建设最突出问题,也是目前人民群众意见最大的聚焦点。因此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反对腐败是新时期坚持群众观的前提。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加强自身组织、民主、作风建设,永葆先进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净化党的风气、塑造党的形象,这是不仅仅是关系人心向背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关乎党执政兴国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扩宽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和监督的途径和渠道,大力发挥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和工、青、妇群众团体等组织联系群众、反映民意和群众参政议政的职能。把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的成果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干部选举制度,以及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等。努力从制度上不断创新人民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引入监督体制,依靠人民的力量来规范党政干部的行为。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干部任免的重要指标,党员干部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因此要给予人民充分的干部评定权利,实现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拉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
群众观既是我们党指导自身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动体现,是无产阶级政党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必须坚持的路线和方针。坚持正确的群众观既体现了党的性质与宗旨,同时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扩大党执政基础、整合党执政资源的有效途径。我们党九十年来的发展史实一再证明,群众是真正的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我们党实现执政兴国的根基所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史实一再证明,能否坚持正确的群众观是检验我们党是否可以巩固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坚持党的群众观。
一、党的群众观的基本内涵
群众观又称群众观点,它的主要在各个历史时期指导我们党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重要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是关于确立群众首创精神、认可群众改造社会的能力、一切工作依靠群众的基本观点和看法。群众观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它应当包括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路线、群众工作以及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等几个主要方面内容。我们党坚持的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科学的、历史的、唯物的群众观,正确认识群众的首创精神、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使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基本工作方法和立场观点。坚持群众立场是我们党最基本的工作态度,它主要表现为在日常工作中解决群众问题时所坚持的工作态度和思想认识,是一个基本的立场问题,是群众观最直接的表现。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证,他反映出了党领导群众工作的根本态度和方法,是群众观中内在的、本质的要求。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保持自身先进性的基本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它首先认可了人民群众对社会进步的决定作用,明确了党在处理群众问题时的基本态度和地位,是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群众观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是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科学的执政理念和思维。是在进入新世纪面对党执政兴国发展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情况条件下指导党各项工作的重要理论,它有助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党的建设,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有效整合执政资源。是体现我们党坚持无产阶级性质、保持自身革命性和先进性本职要求。
第一、群众观是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不仅涉及群众工作的理论层次,而且涉及党领导和处理群众工作的实际工作。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涉及党的政策制定、组织协调和关系协调等内容,掌握运用群众观要求我们党必须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更新知识、完善工作方法领悟群众工作的要领。
第二,群众观具备求真务实的理论品质,按照群众观的要求办事。必然要求党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事求是,把人民群众的要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三、群众观是科学的世界观。群众观是执政党执政观的具体体现,能否坚持群众观是衡量各级干部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的重要标志。坚持群众观是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有效反对官僚浮夸、形式主义的有效途径。
二、坚持群众观是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现实需要
赢得群众支持是保证政党参政、执政的生命线。从当今世界的政党政治发展趋势来看,如果一个执政党想要掌握政权,一个重要的首要条件即拥有牢固的群众基础赢得广泛的群众支持。指出“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是我们党的对于群众观最全面的阐述。由此可见,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机遇期,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树立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是实现阶级斗争的主体力量,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无产阶级实现自我解放的革命性纲领,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它区别其它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坚持群众观点,坚持①《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大会上讲话》认可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首创精神、坚持群众观和实践观的有机结合,把解放全世界受压迫大众和实现全人类的全面发展作为己任。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参与者和实现者,因此我们党在工作中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本身就是正确进行社会实践的客观要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这些群众观点都说明群众是实践的内在表现和外在载体。群众的呼声,群众的要求就是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和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坚持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树立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正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中始终不渝的坚持群众观点从而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力量和变革途径,开创了工人运动的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担负着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都必须时刻牢记宗旨,把维护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已经雄辩的证明:真正的依靠群众、掌握群众、发动群众,我们的事业才能成功。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一如既往的在工作中贯彻实施好群众路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要努力提高发动群众、领导群众的本领,在各项事业中真正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永葆党的群众本色,争取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二)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是新时期强化改善党的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建设是增强和提高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保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如何通过提高党组织自身建设来增强党自身驾驭发展和防腐拒变的能力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战略期,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改革也难免会牵扯到一部分群众的利益,处置不当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和纠纷。最直接的表现是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党群关系紧张、社会对立情绪严重,将直接危及社会稳定大局。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必须以群众观为指导来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自身建设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起来,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党的建设的重要检验标准充分加以重视,把融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作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加以落实,用群众观指导党的建设不断深入进行。党九十年发展历程无数次证明,坚持群众路线,接受群众监督,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得以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在剧变前的苏东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之初都可以忠实的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满足人民群众的夙求。
但随后进入本国建设时期之后,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家建设和改革局面,不能够认真进行自身党的建设。特别是工作严重的脱离群众有些甚至是背离了群众的意愿。不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和发展中的现实利益,加之党内腐败官僚作风严重又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因此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逐渐丧失了自身的先进性,进而被本国人民群众所抛弃,失去了政权。由此可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在自身健身中不断牢固的树立群众观,用群众观的方法论和价值取向指导一切工作,防止工作环境变化所带来的腐败和官僚作风。党要忠于群众、依靠群众、不脱离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最深动的体现和要求,是党的自身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是新时期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重要体现 我们的党从成立之初到现在掌握政权,经历了许多的磨砺和苦难,最终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为执政党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今后,党要继续巩固自身执政基础,保持自身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仍然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现阶段,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战略期。各项工作处于攻坚阶段,人民对短时间内出现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会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很关注,加上近几年金融危机对经济和一些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等因素都是新时期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具体考验。当前党在执政中面对着这些挑战和困难,某些党员干部极容易淡化革命战争年代与人民群众构成的雨水深情。逐渐丧失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优良作风,甚至是横生官僚作风,工作中高高在上与人民群众产生对立情绪。这些表现都将严重的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的威信和威望,动摇党在领导建设中的执政根基。就当前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曾经明确指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②。鉴于此,我们需要认真的总结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维护和实现好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基本依据,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② 胡惊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
要作为启动改革攻坚的现实依据,最大限度的使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唯有此,党才能在工作中换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和理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继续凝聚力量,不断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掌握社会大众。只有人民支持了,我们才能在各种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面对,才能经受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和挑战。
三、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观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改革的攻坚阶段,在工作中我们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紧密依靠人民群众把改革各项事业继续引向深入。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重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不断完善和提高改革工作的水平,进而将群众观点付诸实践。
(一)坚持群众观就是要在改革工作中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因此党在各项工作中都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社会地位和要求,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维护好社会各个阶层的社会利益,改革中不能顾此失彼、此轻彼重。党要树立坚持群众观,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这一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要把在工作中时刻保持向群众的学习的态度、把人民群众的智慧融入到各项社会改革中。社会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就是要在改革中维护好、实现好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把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来、体现在实现群众全面发展上来,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准则。抓住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不放,对改革涉及到的群众呼声要认真分析、妥善处置,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民为重、以民为先、以民为本。
(二)坚持群众观就是要在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三观”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社会劳动生产。在劳动中形成了各种相互联系的社会生产关系中,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实践是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变革的主要因素,对社会革命和改革起到了关键的决定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端正态度,强化认识,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把自己看做是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政绩观、事业观和世界观,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分水岭。因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等错误的工作思想。一切工作都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这种利益上的统一性决定了我们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我们要在一切工作中自觉地把两者统一起来,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要坚决反对那种惟命是从、只重视领导不关心群众,打着改革旗号损坏群众利益的行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错误做法。
(三)坚持群众观就是要在工作中努力构建和谐党群关系 现阶段严重影响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的主要诱因就是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腐败问题,其实质就是个别党员干部背离党的宗旨,偏离的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中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既是党的建设最突出问题,也是目前人民群众意见最大的聚焦点。因此构建和谐党群关系、反对腐败是新时期坚持群众观的前提。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加强自身组织、民主、作风建设,永葆先进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净化党的风气、塑造党的形象,这是不仅仅是关系人心向背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关乎党执政兴国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扩宽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和监督的途径和渠道,大力发挥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和工、青、妇群众团体等组织联系群众、反映民意和群众参政议政的职能。把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的成果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干部选举制度,以及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等。努力从制度上不断创新人民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引入监督体制,依靠人民的力量来规范党政干部的行为。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干部任免的重要指标,党员干部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因此要给予人民充分的干部评定权利,实现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拉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
同志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党员最重要的党性表现。强调:“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是否坚强、作风是否优良的首要标准。”对于党员来说,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与加强党性修养是紧密相连的,宗旨意识强则党性强,宗旨意识弱则党性弱。在新形势下,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必须时刻牢记宗旨、努力践行宗旨,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追求思想的新高度,继续解放思想。思想决定行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多样。面对新形势,广大党员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推动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否则,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必然会降低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影响为人民服务的质量。思想解放了,增强党性、践行宗旨才有基础。解放思想,首先要“想”。如果连想都不敢想,更不可能去做。党员要敢于想别人所未想、想别人所不敢想,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境界。解放思想,核心是“变”。对看不惯的,要变观念;对想不通的,要变思路;对推不动的,要变办法,通过变打开工作新局面,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追求发展的新高度,全力推进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群众收入,才能增强综合实力、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增强党性、践行宗旨,必须咬定发展不放松。推进发展,首要的是坚持科学发展。近年来,山东省昌乐县立足本地经济总量小的实际,既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又毫不放松促增长、快发展,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转型,在快速发展中转方式、调结构,取得了明显成效。推进发展,关键是加快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求富裕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千方百计加快发展,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增收致富。近年来,昌乐县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连续3年在潍坊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位居前三名。推进发展,根本的是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加快发展的目的所在,也是践行宗旨的检验标准。近年来,昌乐县全面加快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年均增长40%以上,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追求工作的新高度,始终真抓实干。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
一要想干。共产党人的职责就是干事。广大党员必须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致力于干事创业、加快发展。
二要敢干。当前,改革发展任务繁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唯有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能有效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但敢干绝非盲目蛮干、乱干。在困难和矛盾面前,要权衡利弊、趋利避害;在大局和集体利益面前,要头脑清醒,时刻以大局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
三要快干。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快干,就是面对事关发展全局和群众利益的问题不麻木、不回避,敢碰硬、动真格;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和突发事件不躲避、不犹豫,看得准、出手快;面对工作目标和时限要求不迟疑、不误时,快行动、快落实。
四要会干。会干才能成事。会干,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政绩观,以正确态度对待工作,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以科学方法推进工作,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党员是党的细胞,是党组织联系群众的纽带。党员队伍状况,直接决定着党的威信、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经济转型,加快辽源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在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上下功夫。党员质量如何,关乎党的生命。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科学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全面推广发展党员工作预审制、公示制、票决制。要继续做好在生产和工作第一线、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有计划地吸收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入党,在经济转型一线考察发展党员,切实增强党员主体服务大局能力。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在提高党员意识上下功夫。党员意识,是一种身份意识,一种认同意识,一种先锋意识。就是时刻牢记自己是共产党员,始终不忘自己是党的肌体的一部分、党的一分子,充分意识到自己是推进辽源经济转型先锋队的一员,增强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市、县(区)组织部门要教育引导党员加强理论武装,强能力建设,加强自身修养,始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带动群众。做到平常工作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出来,转型攻坚战豁得出来,从而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服务大局的先进分子。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在增强党组织亲合力上下功夫。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构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搭建发挥党员作用、密切党群关系的工作平台,深入开展“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服务群众”活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服务转型、推进转型的强大合力。扩大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证党员按照党章规定履行义务、行使权利。关心爱护党员,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使广大党员真正感受到入党后有义务、有责任、有奉献,同时也有权利、有温暖、有荣誉,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广大党员全力推进辽源经济转型。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教育活动正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开展。“两学一做”学习基础是“学”,关键在“做”。现就学习第二阶段“坚持根本宗旨,勇于担当作为”情况做如下分享:
坚持根本宗旨不动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实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奋斗历程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人民法院的根本宗旨就是司法为民。周强院长在全国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不管形势怎么变,法院司法为民的宗旨不能变”。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根本宗旨,就是在司法领域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通过履行职能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党员就是要履行好人民赋予的审判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好务。
要把学习作为终身追求。中国法官的道路,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院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大批的法律精英、审判能手。精英、能手的涌现关键在于学习。有一句名言:少儿学,则壮而有为;壮而学,则老而不衰;老而学,则死而不朽。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党员,政治思想素质是首要内容,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清醒的政治头脑、敏锐的政治眼光和良好的政治修养,这都要来源于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章党规和国家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不断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培为政之本;这样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这样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这样才能把自己锻造成一名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
勇于扛起担当的大旗。我们庆幸生活在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如此美好的年代,二万五千里长征不需要我们走一步,革命的路上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枪林弹雨的时刻不需要我们的参与。每天一睁眼满眼的新事物,她令我们眼花缭乱,又令我们手舞足蹈。革命的大旗传到我们的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把革命的步伐向前推进。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按照习的要求强化担当意识谋事创业,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我们在品尝到了新事物带给我们欢乐的同时,也尝到了伴随着新事物出现的新困难,有困难有挑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决心和办法,不能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
永葆热情做有为之人。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个性化的提出了“燃烧理论”。一般来说,物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在自然状态下燃烧起来的,属自燃物质;二是靠近火就燃烧起来,属可燃性物质;三是接触到火也不会燃烧的,属不可燃烧物质。据此,这位经营之圣将人分为三种:自燃性的人、可燃性的人、不燃性的人。所谓燃性就是对事物的热情和担当,是一种自动自发的精神,是一种积极应对、乐观向上的精神。高处着眼,低处入手。作为一名坚定的普通党员,一名基层法院的立案法官,在自觉践行司法为民根本宗旨的前提下,用自燃之热情,努力消除群众诉讼障碍。针对一些群众反映的打官司难问题,我们在立案环节认真查找症结何在,切实采取措施,积极参与司法救助工作,加大对经济确有困难当事人的救助力度,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让打赢官司的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司法的关怀和温暖。充分尊重当事人对诉讼程序的选择权,鼓励当事人选择速裁程序或者采取调解、和解、仲裁方式解决问题,防止在立案环节出现久拖不决的现象。依法保护群众诉权,防止在立案工作中出现该立不立的问题;对确实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做好释明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司法为民便民措施,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尽可能为群众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细微之处见真情,哪怕仅仅是为了让当事人少跑一趟路,在收取、退领当事人诉讼费等小事上,都在为当事人算时间帐、经济帐,更多的环节和流程由立案人员承担,让人民群众真正从司法便民中得到实惠。
做有担当的法官党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调动各方面推动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干部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盯住干、马上办。要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引导领导干部树立与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的思想作风和担当精神。“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强调的都是一个“干”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学以致用的道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党的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和要求。所谓的“知”,就是要把党章党规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所谓的“行”,就是要把“两学”由内而外化之于用权履职的实践。做到在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特别是一名基层法官党员,肩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重大职责,形势在发展,任务在变化,将所学到的本领运用到审判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向优秀的精英法官党员看齐,做一名合格的法官党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怎样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这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断增强引领发展的能力?答案是: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从严治党。党的xx届六中全会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
增强宗旨意识,坚定政治立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更好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坚定不移地做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才能从根本上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般的思想作风问题,而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能不能巩固的重大政治问题。坚持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党的各项建设的基础。这一条做得好,我们党就能够更好地经受备种考验,保持党的纯洁性。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与要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中地表现为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一基本路线是中国人民的福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必须把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有机统一起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树立群众观念。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兰考人民,将自己永远留在兰考人民的心中;孔繁森情系西藏同胞,用满腔热血树立了人民公仆的崇高形象;郑培民立志“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恪守“当官的最高境界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而不是享清福”的信条。他们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赢得了人民的爱戴,为党旗增添了光彩。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始终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中国共产党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今天,党执政的环境和历史方位已发生很大变化,但是,我们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能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本质不能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始终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建设才能有胜利之本,我们党才能有吸取智慧和力量的最深厚源泉,才能有正确决策、减少和防止失误的可靠保证,才能有深厚的执政基础,才能经得起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大考验,才能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首先,要搞清楚权力是怎么来的。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所以权力只能用来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决不允许用来为个人或小集团谋取私利,否则就是忘本,就是对党对人民的背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领导干部必须明确三个观念:第一,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领导干部只有以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秀的服务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第二,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权力与责任是密不可分的,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领导干部必须把权力与责任统一起来,真正做到掌权为公、当官为民、秉公用权、为民尽责。第三,公仆就是奉献的观念。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中国共产党要求党的干部做人民的勤务员,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作为公仆,就必须廉洁奉公,而不能借用权力损公肥私。其次,权力是干什么用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充分发挥权力的作用,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在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勇干探索,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解决问题,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汲取群众的智慧和经验,与群众平等相待,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要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不做表面文章,不虚报浮夸,坚持反对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把为人民群众办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为人民创造真实的、一流的政绩,把政绩的丰碑刻在人民心里。每个党员干部,一定要处理好做官与做人的关系;个人与群众的关系;权力与能力的关系。加强思想修养,赢得群众信赖;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威望;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各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觉悟、热忱和愿望,更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真实才干。新的时期、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能力,更好地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只有学习好了,掌握了工作规律,才能提高效率,干好工作。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过“本领恐慌”的问题。1939年,他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的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我们干部进货,就是学习本领,这是我们许多干部所迫切需要的。”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遵循毛泽东同志避免“本领恐慌”的问题,真正学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方法、新本领,不断开创新的业绩。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把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首要任务;把努力提升人格的力量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把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紧迫任务,抓好、落实好。
各级党员干部都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权力从本质上说是责任、是奉献,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要充分认识监督对保证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性。腐败问题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最终都可归结为权力失去监督而滥用所致。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发表的讲演中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接受群众监督是无产阶级政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逐步探索和确立起来的,它是一种超出权力内部监督的重要力量,是一种更广泛、更彻底的监督,更具有公正性和客观性。只有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