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11篇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500字
小豆豆是个可爱淘气的孩子,一年级时,因上课时和屋檐下的燕子聊天,和路过的宣传艺人大声打招呼等种种老师不能忍受的行为而被退学,难过的妈妈没有告诉小豆豆真相,只是费尽心思帮她找了一所特别的学校——“巴学园”。
在这个以废弃电车为教室的学校里,小豆豆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自信。入学第一天,校长先生想和小豆豆谈谈,“谈什么都行,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校长听听。”结果小豆豆开心的`告诉校长,原来的学校里有个燕子窝;家里有只茶色的狗,名叫“洛基”;爸爸很擅长游泳,连跳水也会…校长先生饶有兴趣的听着,还不时问道,后来呢?…结果,一直聊到了午饭时间,确切的说,是校长先生整整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这真是让人感动的一幕,我从来没有和自己的孩子聊过这么久,更不用说如此耐心的聆听了。
我常常在想,我们对待孩子的耐心哪去了?是有限的闲暇时间阻碍了我们交流的渴望,还是根本不想听孩子口中看似幼稚无聊的小事?同样,孩子的时间也很宝贵,学钢琴,练画画…忙的真叫一个不亦乐乎。
巴学园里崇尚自由,你可以坐到喜欢的位子上听课;老师在早晨第一节课的时候,会把一天要学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要是大家都努力上午就把课程完成了的话,下午就可以去小河边或田野里散步。校长的实践精神也令人感慨,学校深夜要来一辆新电车,同学们很好奇电车会怎样运到学校。校长先生很干脆:“如果家人允许,就带上毛毯和睡衣到学校来吧。”结果,孩子们看到了巨大的牵引车,通过滚轴将电车卸到了校园里。能够身临其境的看到新教室的到来,“大家实在太高兴了,永远不会忘记那快乐的一刻。”
小豆豆一个充满梦想,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又善良的小女孩,看完《窗边的小豆豆》,我就被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吸引了。
刚上学的小豆豆,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她对能上下开的桌子好奇,于是就不停地上下开关;她对窗外的艺人好奇,就叫来同学们一起看,使得老师没有办法上课,被学校开除了;她对路上的一座沙山好奇,使劲跳上去,结果陷进了水泥地,只能露出脑袋,还好被妈妈救了;她对地上的`报纸好奇,又是猛地一跳,跳进了化粪池,被清洁工发现,才被救了出来。好奇心让她吃尽了苦头,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她的心情,她依旧开心自在,作自己想做的事。
小豆豆有好多的梦想。开始她想当一个间谍,但她发现售票员有很多车票,她就又想当一个售票员。很快她有改变主意,要当一个街头的宣传艺人。当小豆豆来到巴学园时,小豆豆又想当一名巴学园的老师,但巴学园却因为一场大火而消失了。虽然这些梦想很平常,和那些气壮山河的凌云壮志比起来微不足道,但却是一个平凡小女孩真实的想法,每个人的梦想都非要是科学家吗?
小豆豆有一颗善良的心。巴学园的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树,而泰明因为得过小儿麻痹而不能爬树,小豆豆就邀请他来爬自己的树。可是爬树对于一个残疾的孩子来说,是无比艰难的一件事,小豆豆想尽一切办法搬来了脚手架帮助泰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爬上了树,当两个人坐在树上惬意地听蝉鸣时,小豆豆一定会因为帮助了别人而幸福。
我喜欢小豆豆,喜欢她自由自在的生活,喜欢她天真无邪的心灵,喜欢她平凡却有趣的梦想,喜欢她的善良和热情。我多么希望自己也变成小豆豆,拥有一个美好快乐的巴学园。
暑假,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一书,我觉得巴学园的校长真好!小豆豆的妈妈真好!
书中讲,小豆豆是一个不爱学习,上课总爱做小动作的小女孩。她的学习成绩也一直不好。小豆豆妈妈从不灰心,一直鼓励她。可小豆豆怎么也改不了她的坏毛病。有几次,数学老师催她交作业,小豆豆总说作业被别人撕了。后来校长知道了这事,小豆豆被退学了。
小豆豆的妈妈又把她送进了巴学园,那里的林校长找小豆豆谈话。没想到小豆豆向林校长讲了三个小时的故事,林校长一点不打瞌睡,认真听她讲,而且还夸小豆豆聪明,鼓励小豆豆,只要她认真学习,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这认小豆豆很感动。小豆豆果然听了林校长的话,认真上课,还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最后小豆豆成了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我觉得小豆豆的变优秀了,是因为有了妈妈和林校长的爱护和鼓励。读了小豆豆的故事,我也想到自己。
很小的时候,我特别胆小。一看到陌生人,我就红脸,低头,躲到妈妈怀里。记得有一天,我看到了一个很脏的.垃圾桶,就编讲了一个故事——《哭泣的垃圾桶》。妈妈听完,竖着大拇指,夸我“真棒!”。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第二天我就把小故事讲给了小伙伴们听,老师奖我一朵大红花,说我是“小小作家”。之后,我爱上了编讲故事,还常在班上讲,老师每次奖我大红花。渐渐地我变得不胆小了。
还有一次,那年我上大班,被园里选上参加海曙区的“苗苗杯”手工艺比赛,我还要解说这个手工艺品。比赛前,园长让我在全园小伙伴和老师面前练习解说,当我站上高高的演讲台,看到台下黑压压的人时,我的心砰砰乱跳,全身冒汗,一双小手使劲拽着衣角,紧张地不敢说。这时,园长走过来笑着对我说:“我相信贝贝很棒!肯定能说好!”老师的鼓励给了我力量,我竟然不怕了,很好作了解说。比赛时,还获了奖。从此,我变得自信不胆小了。
小豆豆由“差生”变为好学生,我改掉胆小的毛病,是因为我们有妈妈无私的爱护,更因为老师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和自信。好妈妈和好老师,使我们变棒!读后《窗边的小豆豆》我觉得,妈妈,真棒!老师,真棒!
这天,我把《窗边的小豆豆》阅读完了。我觉得书的主人公小豆豆非常活泼可爱,再加上她那善解人意的品格,很惹人喜欢。
这本书主要叙述了作者小时候所发生的事情。
我读了这本书后,觉得小豆豆是一个性格开朗、喜爱和同伴们一起玩的孩子。不仅这样,小豆豆还是个不嘲笑别人的孩子。在小豆豆第一天读的“巴学园”里,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的一个男孩山本泰明,他患了小儿麻痹症。所以走路很不方便。有一次小豆豆带泰明一同来到她自己的那棵树那儿,想让泰明能看到更远的东西,小豆豆先去校工叔叔的工具房里拖来一个梯子,很快地爬了上树,然后让泰明爬上来,经过泰明自己的努力和小豆豆的帮助下,他终于爬上了树上,与小豆豆一起放眼看世界。从这一件事情可以看出小豆豆不但不嘲笑一个患了小儿麻痹症的同龄男孩,而且还很乐意帮助他,很喜欢和泰明玩。小豆豆这一种不嘲笑别人的品格,不仅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反,有的人,却以着自己家里富有,就经常买一些的`衣服,穿回学校炫耀自己的衣服多美,而看到哪个同班同学穿得不比自己好,就会嘲笑那同学,一次,我听妈妈说,她一个朋友的女儿,因为一次交通意外,造成了腰以下的部分全部瘫痪,当时她非常伤心。过了一段时间,她从新回到了学校上课,刚进教室,就听到一些同学在讥笑她,笑她不能走路,是个没有用的人。那时,才刚刚把心情平复下来的她,又受到了同学们的歧视和嘲笑,心情又一波动。我听了这事情以后,很同情那女孩,同时也觉得很愤怒,真想教训她的同学。如果,那女孩的同学,能体谅一下她,多一点关心和鼓励,多一点帮助她,就像小豆豆那样。那就不会让那女孩感到自卑。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在我心灵的最深处总有着这样的一个疑问,我们的学校教育该进行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呢?孩子们心目中的学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不知道答案,但是一次心灵上的偶然相遇,却让我感受到原来学校可以如此美丽。然而我所诉说的美丽并非教学设施上的美丽,也非教学人员的美丽,而是学校教学理念的美丽,学校教学人员心灵上的美丽。那到底是谁触动了我的最深处的那根弦呢?是她?是他?还是它呢?对,是她,黑柳彻子;是他,小林校长;更是它,《窗边的小豆豆》。一次偶然的相遇,让我与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这本书的封面已经被我看的残破不堪了,但是他给我带来的教育理念确实不可磨灭的。
读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因为我逐渐体会到了,现在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一、孩子们渴望自由,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当我看到学生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走进校园的时候,当我看到学生每天埋头完成数也数不清作业的时候,当我看到年少的孩子们脸上少了天真灿烂的笑容,当我看到家长们对孩子们无休止的要求时,我想,学生们一定最想去到“巴学园”,因为那里有自由的空气,因为那里有到处充满欢声笑语。在我们的学校中,学生每天都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跟着老师背啊,念啊,写啊,记啊,没完没了地写着作业,偶尔学生把头探出窗外看看,也会遭到老师的教训,也许我们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学生
所承受的压力依然没有减,我们离巴学园还很远,可是我们应该努力让我们的课堂生活化,尽量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呼吸到清新的空气,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也许要比每天的死记硬背强一百倍,至少学生是快乐的。
二、孩子们渴望理解和尊重
小豆豆有优点也有很多的缺点,但校长先生每次见到她,都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是他的宽容让小豆豆在巴学园里成了一个被大家接受的孩子。巴学园还有许多这样特别的孩子,小林校长细心地呵护每一个孩子,给予每个孩子足够的信心。
三、孩子们更需要爱
有人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把无私的爱给予学生,让学生来到学校感受到太阳般的温暖,只有极富爱心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富有爱心的学生,像小林宗作老师对学生一样,无私地去爱学生,这种爱不是溺爱,也不是没有原则的爱,而是发自内心的,时时处处为孩子们着想的爱。
虽然现实比较残酷,尽管梦想中的“巴学园”依然遥远,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一线的教师努力,相信所有的梦想都会有实现的那一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又该如何让我们的校园变得如书中所说般的美丽呢?
首先我想我们应该做一个关注学生心灵的老师,就是要低下身去,和孩子们心连着心,情牵着情。我常在想,每节课我们都做着准备,准备教材,准备问题,准备答案,上课了孩子们跟着老师循规蹈矩,或许知识是学到了,技能是掌握了。但要是问他们这么多的知识你们想学的有多少,可能答案会让我们失望。也许我们让孩子选择喜欢的进行学习,并走向生活,在生活中找寻学习的源泉,远比关在教室填充知识要好得多。《窗外的小豆豆》所揭示的理想制度告诉我们,不要再用机械般的“模子”来塑造完美的'学生,孩子终究会懂事、长大,要给各种不同个性的孩子更多的爱心、耐心、时间、鼓励、真心赞赏、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要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需要什么,做他们真正的朋友,去尽最大可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去呵护他们的天性。要理智地顺应孩子们天性的发展,给孩子们自由发展的空间。
再者,我们教师天天在用自己的言语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但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随意的话刺伤学生柔嫩的心灵。在班级中,学习差的孩子,挺喜欢发言,但总是讲不完全,吞吞吐吐,如果老师有耐心,轻轻告诉他,不要急,慢慢讲,一定能成功,等他讲完,不管效果如何,来个“狠狠的表扬”。就象校长先生经常说的:“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样的孩子就会树立自信。我们老师要珍惜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完整性,也要珍视学生作为全体一员的多样性,这就是差异。要让学生成为自己应该成为的那个人。我们的包容是一种严格的爱,差异是一片更为烂漫的山花,责任是一双更为厚实的肩膀。而我们也应该明白好学生不是靠说教,鞭策培养的,好教师不是靠检查评比造就的,我们要记住只有源于内心的期盼才是成长动力。
在成人世界的规则中,也许每一个孩子都是“窗边的”,他们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一些本不属于天性的东西。而小林校长却使孩子们认识到天性中所有的美,所有不应被所谓规则束缚甚至抹杀的品质。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也能理解小林校长的教育理念,那么我们的校园也将会如巴学园一般的美丽。
读了这本书,让我真的有很大的收获,对于身边的“小豆豆”我会全身心地去爱他们,我不希望他们个个都是最优秀,但我希望他们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能快乐成长。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窗边的小豆豆》的书,读了它,我深有感触。
这个故事是日本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黑柳砌子写出来的。讲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小豆豆最早在一个学校里上课,调皮捣蛋,被学校退了学。上了巴学园这个列车学校,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有着独特的教学方法,将教室做成一节节火车的造型;每在吃饭前,都要唱首歌,把饭前的不愉快都抛到脑后;更令我羡慕的是每天先上什么课,后上什么课都由自己来定,提前做完就去散步,休息,玩……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小豆豆在巴学园变得乖起来了。在巴学园里,小豆豆明白了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校长小林宗作先生还特意为残疾孩子创造特殊体育比赛项目,增加残疾孩子的自信,也使得小豆豆在巴学园学会了尊重残疾孩子,懂得珍惜友谊。
读完这篇故事后,我有许多感受。植物总是向着阳光生长,动物们总爱在大自然中生活,我们也需要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我也很庆幸自己能就读于中心小学。我们的数学老师采用的是自由法,每天布置的数学作业,第二天先在课堂上讲解,然后再收上去批改。他这样做,使我每天回家第一个做的就是做数学作业,而且渐渐地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我们的语文老师采用的是宽松法,她会考虑到大家的承受能力,相对布置的作业量较少,这样,让我们腾出时间来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不仅阔大的我们的知识面,而且还能提高我们的'理解力,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语文成绩提高了。我们的英语老师采用的是奖励法,只要我们表现好就不用上托管课,使我更用心地准备每一次的'英语考试。
我有一个这样好的学习环境,也希望更多的孩子有这样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快乐成长。
寒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窗边的小豆豆》,因为书十分好看,所以我几天就看完了。
这本书讲述了小豆豆上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一年级就被退学了。来到巴学园,继续做出许多“怪怪”的事,在别人眼里,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但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小豆豆逐渐变成了大家能接受的孩子。长大后,她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主人公小豆豆就是这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
调皮的小豆豆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一座美丽而自由的学校,那里用废弃的电车来当教室;每天上课的顺序都是由学生自己安排的;每天每个人的座位都根据自己当天的心情和需要来坐她还碰到了一位善解人意、超级棒的小林宗作校长,他很有爱心,懂得教育,他很有耐心地连续听6岁的.小豆豆讲了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哈欠。最棒的事,他尊重小豆豆的想法。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没有责怪她,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小林校长对小豆豆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此时,我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巴学园,真想变成小豆豆,那样我也可以去那既美丽又让人自由轻松的巴学园了。只可惜这座学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已经被毁了。读到这里,我第一次痛恨侵略战争,感受到和平的美好。我想:如果没有战争,小林先生会培养出多少人才啊!小豆豆还有一位仁慈宽厚的妈妈,直到小豆豆20岁以后,妈妈才跟她提起小时候因淘气而被退学的事情,当时妈妈并没有责怪小豆豆,更没有泄气,而是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去为小豆豆寻找合适的学校。
其实,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小豆豆”,在生活中、学习上,老师、爸爸和妈妈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一定会在自己的“巴学园”里健康成长!
“多么感人啊!”我合上《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不禁感慨。
这本书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个调皮、捣蛋的小姑娘,但她非常善良、正直。正因为小豆豆的淘气,一年级她就退学了,妈妈不敢告诉她退学这件事情,怕她会自卑。她转到了新学校——————巴学园。在这里,生活多姿多彩,丰富有趣。上课不用笔记本记重点,没有课外作业,小豆豆非常快乐。但是后来,美国和日本打起仗来了,人们在恐惧中生活。有一天,巴学园着火了,小林宗作校长把孩子们保护起来,根本不顾自己,这是多么的伟大啊!最后,小豆豆和巴学园的人走散了,坐上了去东北的列车,读到这里,我的眼泪不禁流了下来……
我一直在想:小林宗作先生到底去哪儿了?美代(小林宗作的二女儿)和姐姐美纱又去了哪儿,洛基(小豆豆家的狗)死了吗?如果他们来中国,该多好呀!
读了《窗边的小豆豆》,我觉得我们也和曾经的小豆豆一样:功课越来越多,书包里的笔记本、作业本、作文本、课本多的都装不下了。试卷也快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睡眠时间越来越短……我就是想不通:难道,我们一定要读吗?一定也要考上清华北大吗?为什么我们的寒暑假一定要由家长安排呢?我觉得,小豆豆就是我生活中学习中最要好的朋友。黑柳彻子是这本书的作者,我觉得再也没有比她更了解孩子的了。
读了《窗边的.小豆豆》我感到自己长大了,故事里的人物就像天使一样,守护着我们心中的那一份天真美好的童真。是黑柳彻子笔下的故事改变了我,她告诉我们这样一句话:不要忘记天真美好的童年。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小豆豆看来,“巴学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
“巴学园”有着让人一眼看上去就与众不同的校门,它是由两株矮树组成的,窗边的小豆豆插图[2]树上还长着绿油油的叶子,用小豆豆的`话就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校门呀”。“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教室,它们是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是小豆豆以及大家的电车教室。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这位小林校长就微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这期间校长只是微微笑着问几句:“后来呢?”或者说:“原来是这样的啊!”没有一丝不耐烦,没有一丝厌倦。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午餐,每到午餐开始的时候,校长就会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来了吗?”“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来是校长不想让小朋友们偏食,所以蔬菜、肉类、鱼类,都得吃。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一天的第一节课,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课和每一节课的学习重点都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慢慢地老师就会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不断地惹事,当她被原学校退学后,妈妈带着小豆豆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缘于在和老师、小朋友的集体生活中积累了成人以后的生活经验。文中的林校长和小豆豆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很适合孩子的成长,因为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的出发点。
作为教师的我来阅读这本书,有特殊的感受:这本书给予我最大的震撼是,小林宗作先生对于生活在“巴学园”里,这些个性极强,或有生理缺陷的孩子所采用的独特的教育方法。不由自主对这个“头发稀疏,牙齿脱落”的老人肃然起敬的同时,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自己所要找的东西,那就是:“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深的是,小豆豆与校长先生初次见面的场景,在校长办公室,小豆豆——这个聪明活泼、喜欢说话的孩子,竟能一口气对校长讲述了长达4小时的关于自己的故事,而小林先生,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微笑的面孔,并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时不时会发出感叹。而我面对孩子(不管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学生)有感兴趣的事物想讲给大人听时,却很少会如小林先生那样安静地坐下来,保持微笑的容我把话讲完。
巴学园有非常特别的上课方式。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就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那道题开始做。“小学生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上语文课也行,先上算术课也行,都是可以的。所以,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在写作文,后面的位子上,喜欢物理的学生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什么爆发实验。” 在小林校长看来,这种看来“乱糟糟”的上课方法却很管用:随着小学生们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能够清楚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对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课方法。
当读到“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时,我不禁在心里笑了起来,为这位可爱又有智慧的校长老师。“不要挑食,要注意营养均衡。”这应该也是我们经常对孩子们说的话吧!但小林老师却对家长们说着“请让他带来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在午餐时,他和夫人就拎着桶逐一检查孩子们的饭盒,谁少了“山的味道”或“海的味道”,夫人就从相应的桶里给孩子们添上菜。更为巧妙的是,当孩子们认为小豆豆黄色的鱼松是“山的味道”时,小林校长就耐心地给孩子讲解了它的来源与做法。于是,午餐也变成了孩子们的课堂,而且是他们快乐的课堂。
这是一本没有教育名言的教育名著,作者用自己的经历讲述着教育故事,仿佛在重温着一段美好的回忆。而其中在很多细节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理念,却又是让许多教育后来者所震撼的。这本书不仅让我们记住了一个由六辆电车改成教室的学校,校名叫"巴学园",更读到了一个儿童成长的旅程,这个旅程是创造力和社会适应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过程。这个旅程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更重要,但是与我们的现实教育情景相比较,总觉得“巴学园”有点儿理想化,只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有选择地学习他们的方法进行尝试。
一二年级时,我就听妈妈讲过《窗边的小豆豆》,小豆豆的故事深深地植入了我的心田。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在宁波书城真真切切地遇见了它,那淡雅的粉色封面,中间画着一位天真可爱又略显不同的小女孩,我想,她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小豆豆吧。翻开书,我迫不及待地想和她来一次亲密的接触。
天真可爱的小豆豆,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与想象。然而进入小学后,有着奇特思维的她,不为传统学校所接纳,成为老师眼中的“怪小孩”和眼中钉。她是不幸的,才一年级就因淘气而被学校退学;但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好妈妈,把她送到了“巴学园”,使她遇到了小林校长。“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是小林校长常对小豆豆说的话。正是因为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这本书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写的,她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学校——巴学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老师——小林宗作校长,还有一个曾让普通学校的老师无比头疼的孩子——小豆豆。
小豆豆进入巴学园后,见到了许多她认为很“特别”的东西:特别的校门,特别的教室,特别的课堂,特别的盒饭和特别的同学等等。这一切对于小豆豆而言,是多么的陌生却又十分新鲜,我亦如此。它是一所充满无限快乐自由的学校,那里的教室是一节节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那儿教学很独特,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课程,下午大家集体出去散步学习,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夜晚还会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小林校长开设的音乐课更是别具一格,他大胆尝试着通过韵律操的'形式,引导学生们随着音乐的节拍,自由地走动和摇摆身体,使学生用身心去感受自然,触摸灵感。
巴学园,真不像我们现在的学校,充满了制度和规矩。我们在学校只能听从并接受老师的安排,可巴学园里的一切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尽可能地保持孩子的自然性格,多么令人羡慕啊。我羡慕调皮的小豆豆遇到了关爱学生的小林校长;羡慕她能进入这样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学习;羡慕她在巴学园里能遇到这么多有趣的事。
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被小豆豆怪怪的举动逗得哈哈大笑。比如:小豆豆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她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小林校长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飞身跳入只盖有报纸的粪坑;与自己的小狗洛基相互扮狼而损伤自己的耳朵;小豆豆有一天单臂吊在树上,校长走过来问她在干什么,小豆豆说,她看见牛肉也是这样整天被挂着,她今天想做牛肉……有趣的事情真是层出不穷,令人忍俊不禁。
美美地合上了这本书,但我的思绪还是沉浸在故事里不可自拔,希望自己变成书中那可爱精灵的小豆豆,希望能拥有这样快乐自由的学校,更希望遇到像小林校长一样的好老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