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心得体会 > 正文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13篇

2023-11-24 18:13:37心得体会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13篇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 篇1

  今天,我在网上看了《感动中国人物的故事》,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斌强,是他的孝心深深感动了我。

  陈斌强自小就被母亲独自养大,但之后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当他得知母亲想和自己一起住,便带上母亲。而那时陈斌强的儿子还不足两岁,可他硬是将儿子提前一年送进幼儿园。为了照顾母亲,陈斌强用一条带子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去上班,开始他的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他不可能撑得过一年,可他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每天都背着母亲去上班。每天9点服侍母亲睡觉,凌晨1点送母亲上厕所,早上5点起床打扫卫生,7点又去上班。

  陈斌强他是从内心之中为母亲付出,是他明白母亲养大自己是多么辛苦,所以现在才会无私的付出。而不像世上的一小部分人,平时就假装孝顺,可是什么事也不做,直到父母死了才知道后悔。陈斌强的孝心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他内心之中是真正爱母亲的。

  在生活中,我的孝心还不够,有一次,妈妈叫我去扫地,我说:“不去,我要玩电脑。”后来叫了几次我也不去,最后妈妈要打我,我才去扫地。可看了陈斌强的故事,我很惭愧,一定要改正过来。

  一个人的孝心很重要,我要向陈斌强学习,为母亲帮忙做家务。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 篇2

  爱是一种付出,一种幸福,爱是神圣不可分割的东西。爱有广泛的寓意。爱令人内心无比温暖。

  爱是一种付出,在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评选中。有一位老人名叫林俊德,他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行动困难。可是他是一位制核人员,他有坚强的毅力,一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令人叹服,他在临死前也要完成核试验。他说“我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也要完成自己该做的我一定不能给后人留下麻烦”。这是他说的一番话,他的这番话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所有人都煽然落泪他是我们心中的制核英雄他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纵死终令汗竹香”

  爱是一种幸福,有一种爱叫做幸福,有一种爱叫做母爱,有一种精神叫做坚持不懈,永不言弃。一位中学的语文教师,他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孝子,母亲心中的好儿子,他用他的坚持不懈一反无常的照顾一位老年痴呆症的母亲,他从没有叫苦叫累,他也没有因此而耽误他的工作,同样,他的这种精神也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孝更绝伦足可訡”

  爱是神圣高尚的东西,有这么一位刚从北京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被分到农村工作,他的职业是教书,他在这里用爱教会了孩子们该怎样去爱。原本二十八岁之前的她是她工作结束的时间,可是当她走到离教室不远的山坡上的时候,她的`身后却发生了令她意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动听的读书声,正是这悦耳的读书声把她的心彻底留在了这里,留在了这贫穷的山村。

  此后,她与同学产生了一种亲如母女的关系,同时她用她的特有的一种精神拯救了她的学生,也让她在2012年高位截瘫,他就是最美乡村女教师——张丽莉。她的这种精神被誉为“冰雪为容玉作胎。

  他们都用自己的心点亮了别人,点亮了世界。奉献了自己,使全世界充满温暖。

  蒲公英的生命在风中延续,荷叶的生命在爱中延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 篇3

  时年25岁的郎平横扫各大赛事,职业生涯正盛,本该蓄力再创巅峰。然而长期的高强度训练,让她在收获成功的同时也被伤病折磨。郎平是一个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1985年,考量过自己的.身体状况后,郎平毅然选择退役,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英语专业。后与丈夫白帆共同赴美留学。

  出国前,郎平是排球赛场的王者,但是,经历了一无所有的生活后,她要历练成为生活的王者。郎平在自传里这样写道:“因为我拿的是公派自费的签证,所以不能工作,没有经济来源。以前都是高高在上的,现在,一下子落到最底层,还得靠人家借我汽车,给我买衣服,我所有的优势一时都没有了,心里很难平衡。……后来,我慢慢地想通了,我来美国学习,就是要掌握自己过去没有的东西,开始新的奋斗。这段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我的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

  1995年,中国女排陷入低谷,在退役十年之后,郎平回国担任女排主教练,她抛家别女一个人回到北京。仅仅一年,她就率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第十三届世锦赛亚军。成绩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半决赛前,郎平曾因过度疲劳、血液含氧量过低,跟队员说话时突然晕倒,她却凭借惊人的毅力坚持上场,稳定军心。

  在郎平带队的1995—1998年这个时期,中国女排两次大赛都闯入决赛,不过最终惜败正处于白金一代时期的古巴队,屈居第二。后来郎平辞职了。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 篇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想必大家对这句诗都略有耳闻。这句诗告诉我们:如果奉献就是为了有一天索取,我们将变得多么渺小。生活中处处有奉献,那个人就在我们的身边。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好不容易从床上爬起来,慢慢吞吞地穿上衣服洗漱好,最终我走出了家门。我刚走出家门几十米,就看见一个清洁工在疏通昨日堵塞的“臭水沟”。

  她站在水沟上头,拿着铁锹在把垃圾挖出来。她挖出一点垃圾,那恶臭的气味一阵一阵扑面而来,但她一点也没有退缩,一向坚持着,她挖出了一点又一点垃圾。突然她拿铁锹挖不到垃圾了,她站到“臭水沟”里去,冰冻且有恶臭的水冲击着她的脚,她蹲下来,用手去挖,她挖出了许多垃圾,越挖她的手就越黑,她不但没有退缩并且更加努力地干活。大多数人肯定是嫌脏的,甚至连靠近都不敢,可是这个清洁工正好相反。

  突然我听见一段对话,一个男清洁工说:“别干了,让别人去干吧。”这个清洁工说:“不,既然做了,那我就必须要做完。”男清洁工又说:“快走吧,那下水道又脏又冰,不值啊。”“不,你先走,我在干一会儿”女清洁工说。说话间,她把下水道疏通了,被堵住的污水向她的脚冲去,她的脚变得黑不溜秋,但她一点也不在意,悄无声息的走了。

  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从此刻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大树永远葱笼茂盛。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 篇5

  每年的春节过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都会牵绕着我,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让我感动好久,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那思绪牵绕着我又回到了今年的颁奖台上……

  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手拿着笔认真记下他们的名字,有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勤俭节约、分毫积攒,千万捐赠家乡的八旬老人马旭……。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我们河南人——担起乡村未来的八零后教师张玉滚。张玉滚师范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三十元钱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十七年。学校地处偏僻,路全是山路,山路曲曲折折,处处布满泥泞荆棘,他靠一根扁担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挑进了学校。看着电视上张玉滚挑着重重的课本,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走,我的眼睛湿润了,他挑的不仅仅是课本,是大山里孩子们的希望啊!由于常年操劳,八零后的他脸上布满皱纹,比同龄人老了好几岁。最后听着白岩松为他念颁奖词,它是这样写的: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

  是啊,多好的颁奖词,张玉滚,我永远记住这个名字,你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你虽普通但最伟大,你展现人性最高尚的精神境界,你的精神会一直鼓舞着我们每一个国人,激励着我,努力,追梦!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 篇6

  岁月匆匆,十四岁的我已经走进花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发现,我多了一份感恩。

  我感恩,我的老师,老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他们带领着我走向人生成功的阶梯。它们以一片绿叶带给我们一片清香!

  打开记忆的盒子:回到开学的那一天。记得那是一个阴云密布的早晨,我出门上学前,妈妈千叮咛,万嘱咐道:“含含,今天天气不好,带把雨伞吧!别被雨淋湿感冒,耽误了学习。”我却把妈妈的话当做耳旁风,飞也似的走出了家门。傍晚放学的时候,我一到门厅,便傻眼了: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满地都是水坑,同学们都带着伞陆续的走了,只有我站在门厅里。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了,只有我站在门厅里,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了,雨还在不停的下着,我呆呆的望着眼前的雨,却不知如何是好。就在我苦思冥想怎么办再好的时候,刘老师来了,她看见我手里没有伞,便对我说:“管翌含同学,你怎么没带伞啊?下这么大的雨,老师把我的给你吧!你们小孩子淋湿了身体一着凉,就得耽误课,快回家吧!你爸妈该着急了!”我听后,正纠结着要不要接时,老师一下子塞在我的手里,走了。雨不断冲刷着地面,不断地淋在老师的身上,淋湿了老师的头,淋湿了老师的衣,淋湿了老师的鞋。我看着手里的这把伞,再看看老师远去的背影,眼里噙着经营的泪花,我在心里默默的祈祷着:雨啊!别淋湿我亲爱的老师的全身啊!

  啊!老师的爱如母爱般温暖,您那高大的形象永远刻画在我的心里!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您对我的大恩大情!

  今天的我,一直是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少年。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 篇7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仅仅是一场风筝比赛,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感恩。

  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和朋友们约好在花园里比赛放风筝。我的“战斗机”已准备就序,就等裁判员文娟说开始了。一声令下,大家手一前一后地牵着风筝线向不同的方向奔跑、放线,想要夺得这次的冠军的称号,因为这样就可以赢得20元的人民币。我也不甘示弱,我拼命地向前奔跑。瞧,子涵用她的红蝴蝶在快乐旋转着,多么令人陶醉呀!

  不好!光顾着看美景,一不小心让“毛毛虫”追上来了。我拼命追赶,没看见脚下的石头,“扑通”一声,我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我仔细一看,自己的手已经擦破了头,我坐在地上,“哇哇”地哭起来,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珍珍听到我的哭声,赶紧从远处跑过来,她用两只小手把我慢慢地扶起来,并拿了纸巾把我手上的灰尘擦干净,问这问那的,这时我的心涌起一阵温暖。想着想着,朋友已经把我慢慢地扶回家了……

  此时此刻,我要对我的朋友们唱“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 篇8

  每一个“感动中国人物”背后都是不平凡的故事,每一段颁奖词字字铿锵,亿万同胞隔着屏幕产生共情,眼睛泛红了一次又一次,只因为颁奖词中的主人公们在普通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事情,为了人民的事业,甚至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事迹更让人动容?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最是精神动人心,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是奋斗在各条战线上千千万万无名英雄的缩影。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们却清楚他们为了谁,因为每个人身上都可以看到奋斗者的精气神:低谷中奋起,永不言弃;危难时拼搏,无所畏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长征,同样,每一个时代也有自己的英雄。从舍半生给茫茫大漠、根入石窟蟠的樊锦诗,到舍己幼为人之幼、一丸济世德的顾方舟,再到兰谷遗芳远、永留百色大山的黄文秀……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行业不同,他们却给了世人同样的感动。用信念扛起时代重任,用行动为人民撑起一片艳阳天,在他们看来,是义不容辞的使命。这样的人,是“真英雄”!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 篇9

  在教室里和学生收看感动中国的颁奖视频,和学生一起泪流满面。写下自己的一些凌乱的想法。

  看到这些人令人心疼的“执拗”的时候,你可以想见,他们的生活中一定充满了“聪明人”的冷嘲热讽,一定充满了“精明者”的好言相劝,或者是“忙碌者”的熟视无睹,说不定还有“别有用心者”的威逼利诱。生活并不没有因为他们是好人而变得仁慈,而我们更多的人往往就是“聪明人”“精明者”“忙碌者”“别有用心者”当中的一个,悄悄地躲在残忍的现实后面,充当着现实的“无名帮凶”,以制造悲剧的方式来催生一个好人带给我们所谓“感动”。

  给自己一点勇气,就像吴菊萍伸出双手,就像胡忠夫妇选择高原,就像美丽的张平宜留守在麻风村,就像朱光亚把最好的人生默默无闻地献给了大漠荒滩。做一个好人!

  如果感动会随着泪水一起被擦干,如果感动不能让我们的行动有所转变,

  那么我不愿看到你流泪的脸。

  我们的生活需要这样的好人,更需要媒体对我们身边的感动进行正向的报到。不能把所有关注的点都盯着黑暗,生活的幸福感需要用感动带来的温暖来营造,需要用善良的力量来创造。让我们的心里多一些阳光和善意,少一些勾心斗角吧。

  从绞尽脑汁把人往坏处演绎的后宫吃饱了撑的轮番抢男人、抢女人、抢权力、抢金银的龌龊剧情中把自己解脱出来,从绞尽脑汁放大家庭矛盾、挖掘阴暗心理的所谓“金牌调节”婆媳矛盾、婚内婚外的唧唧歪歪的鸡毛蒜皮中把自己解放出来,从没完没了、乱七八糟、你恨我更狠、你奸我更奸的互相算计的谍战中解脱出来,清清爽爽轻轻松松地做一个阳光善良的幸福的追梦者。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 篇10

  今天我们学校观看了《感动中国》,每个人都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使我最难忘的就是——黄大年,他后来成为了有名的科学专家,他放弃了去伦敦研究回国,说服了妻子留下在读大学的女儿!回国后我看到了满满的工作计划表每一天都有自己的工作,科技强国别的国家有我们国家也要有,有一次他在工作室晕倒了,最后去了医院以后检查出来了,是癌症。因为每天很晚睡觉,过了几年他进了严重室,过了几天黄教授突然病情加重,过了几年黄教授去世了!颁奖词是:作别康河的水草,归来作祖国的栋梁。天妒英才,你就在这七年中争分夺秒。透支自己,也要让人生发光。地质宫五楼的灯,源自前辈们的薪传,永不熄灭。

  我也有过这样的事,当在期末考试之前,我简直是腰酸背痛,手写的非常的累。但是我坚持了下来,我想我要获得一个好的成绩才能对的起自己的老师和父母。所有我就坚持不懈,吃完饭拿着纸条来背,晚上熄灯前也背,后来期末考试后感觉这些累还是值得的。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得到满意成果!

  今天我的领悟很多懂得的道理也很多。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 篇11

  每年的春节过后,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都会牵绕着我,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让我感动好久,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那思绪牵绕着我又回到了今年的颁奖台上……

  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手拿着笔认真记下他们的名字,有牵动国人心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勤俭节约、分毫积攒,千万捐赠家乡的八旬老人马旭……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我们河南人担起乡村未来的八零后教师张玉滚。

  张玉滚师范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三十元钱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十七年。学校地处偏僻,路全是山路,山路曲曲折折,处处布满泥泞荆棘,他靠一根扁担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挑进了学校。看着电视上张玉滚挑着重重的课本,在山路上艰难地行走,我的眼睛湿润了,他挑的不仅仅是课本,是大山里孩子们的希望啊!

  由于常年操劳,八零后的他脸上布满皱纹,比同龄人老了好几岁。最后听着白岩松为他念颁奖词,它是这样写的: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

  是啊,多好的颁奖词,张玉滚,我永远记住这个名字,你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你虽普通但最伟大,你展现人性最高尚的精神境界,你的精神会一直鼓舞着我们每一个国人,激励着我,努力,追梦!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 篇12

  爱国,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每个人对祖国的一种强烈的热爱之情,是每个人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深深藏着的那股对国家最质朴的忠诚。从“位卑未敢忘忧国”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无不是这种强烈而深沉的情怀的体现。

  爱国需要我们都口耳相传,也需要我们都铭记于心,但是归根结底,爱国是行动。从字面上来分析,“爱”是一个动词,而“国”则为一个名词,组合起来实际上就是一个进行动作。因此,爱国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纸空谈,它需要我们切实的`行动,是我们行动的自然之举。

  真正的爱国,不是每天张嘴大喊,高调宣扬,实际上却丝毫起不到作用,而是将爱国之情藏于心中,将它转化为无穷的力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用行动来表达对国家的热爱之心,用行动默默地付出。国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需要无数有志向,有梦想的人共同为之而努力。一砖一瓦是增强国家的力量,一举一动是提升国民的素质,一朝一夕是强壮国家的灵魂。

  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那就是做好本职工作,把个人前途命运同祖国发展繁荣结合起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而这些价值综合起来就是国家的价值,是国家发展的资本。而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当下最实际也是最重要的行动,就是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可用之才。“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著名诗人歌德这样说。我们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唯有经过辛勤的努力,实实在在地增强本领,才能得以实现,要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动力,时刻保持着十足的冲劲,在不断的进步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这样说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的肩上背负着责任,所以,刻苦学习,勇于钻研,应是我们的磨练方法;脚踏实地,勤奋认真,应是我们的做人之本;放眼未来,面向世界,应是我们的理想所在。

  顺境,要开拓进取,发挥潜能:逆境,要迎难而上,发奋图强。要知道,我们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有个稳定的生活,在更高的层面上讲,我们学习,也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如果我们发展好了自我,也就是为国家出了一份绵薄之力。

  不要再抱怨,不要再烦闷,忍一忍,努力拼一把,也就过去了,但你收获的,或许远不止这些。

  藏于心,现于行,汇聚爱国之大力量,让爱国,成为推动国家前进,创造国家价值的行动。让爱国,成为推动自我进步,创造自我价值的动力!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 篇13

  叶嘉莹是学术界具有影响力的学者,90多岁高龄的她仍坚持讲学,还捐出3500多万元支持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她用一生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感动中国》颁奖辞这样描述叶嘉莹: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

  你发掘诗歌的秘密

  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

  转蓬万里,情牵华夏

  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

  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

  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如何理解这位耄耋老人成为感动中国人物呢?窃以为可从三个层面理解。一是学习的楷模。叶嘉莹三四岁时,父母就开始教她背诵古诗,认识汉字。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 专攻古典文学专业。生活的.艰苦,家庭的变故,没有让她放弃读书,反而写作了大量的诗词。

  二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遗余力。近二十多年来,叶嘉莹应邀到几十所大学讲学,同时应社会各团体的邀请,举行了数次颇有影响的古典诗词专题讲演,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深受学生爱戴,可谓桃李满天下。正如当代红学家冯其庸所说:“叶先生是属于我们现代的。叶先生不仅精于传统的诗词学,而且能治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因为时代和条件使然,所以叶先生的学识又与我的两位老师(王瑗仲、钱仲联)有所不同,叶先生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她的学术成就也确实赢得了崇高的世界声誉。”

  三是她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叶嘉莹先生多次向南开大学捐款,目前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实现了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捐出毕生积蓄的诺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先生学术人生的追求。一个学人对待金钱的崇高境界,足以令世人为之动容。

  学者也是劳动者,也可以感动中国。这启示我们:一个知识分子的伟大、无私,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淘洗、磨砺、熏陶中形成的。是诗词,带她走过人生欢乐与无常;是诗词,伴她一路而来,承载了她一生所向……可以说,中国古诗词中美好的精神养分,古代诗人高迈的性格和豪放的爱国情怀,给予她丰厚而绵长的滋养,让她变得那样心灵纯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在于此。

  诚如先生说过:“我平生经过离乱,个人的悲苦微不足道,但是中国宝贵的传统,这些诗文人格、品性,是在污秽当中的一点光明,希望把光明传下去,所以是要见天孙织锦成,我希望这个莲花是凋零了,花也零落了,但是有一粒莲子留下来。”诚哉斯言!先生有大爱,这大爱将激励更多的学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