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辅导员工作心得体会最新9篇
我是从xx大学毕业的硕士,自我进入xx大学担任辅导员以来,到今天已经有x年了,今年我带领的学生已经大二了。
这届学生非常有活力,但却点也是最多的。不得不说优点越大,暴露出的缺点就越多。有两个班级,永远都在进行竞争,即便他们专业不同,但是在校园活动上,他们可是争先恐后地参加。自他们进校园起,便开始了进行竞争,说实话,身为辅导员的我,问过这群学生,他们闭口不提原因,只是说就这样比下去。
想必是学生之间的约定和比拼吧,这是好事,他们也是青春正貌的年纪,很多秘密老师并不需要知道,我也能理解。在每一期的教师大会中,我是既被批评又被表扬的哪位老师。因为,在这届学生进入大学起,便踊跃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一个都不漏,主力军便是那两个班的学生。
每一次的活动,都是他们独占噱头,在学校各类活动都取得了出众的名次。很多人在校园里出了名,同时这两个班级也是在校园里出了名。其中最出众的便是这两个班级最优秀的优等生,他们不仅成绩位列各个专业第一,连其他专业的专业比赛名次也是第一名,各类社交活动,比赛演讲,他们也都是第一第二,名副其实的全才。
在我感到很高兴的时候,这两个班也有全校闻名的学生,就是成绩仅次于哪两个全才学生,但是却喜欢触犯校纪校规的,这两个人别的不比,就比谁犯得错误多。很多次学校都对他们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和警告,但是这两个人就是不把校级校规放在眼里,在校园里为所欲为,好几次学校领导有想开除的意思,但是因为专业的教授出面担保,他们又被保了下来。
我有时候既是高兴又是苦恼,因为这样的学生,太有想法,而且很多时候都拿他们没有办法。想当初,我作为一名学生,也是校园的模范代表,虽然没有他们初中,但也是很守规矩的。
很多时候,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有的时候他们做了我年少时想做却不敢做的事,他们没有辜负自己的青春,没有辜负自己的想法,但是触犯校纪校规终究是不对。
这段时间,我也思考了很久,是时候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了,毕竟我的学生如此不同,从前的古板教育方式对他们肯定是不受用的。面对这群出众的学生,就要有不一样的教育方式。
我决定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学生也影响了我,的确现在时代在改变,不能死板。要善于运用活跃的思维方式和他们相处,最好的办法便是以朋友的身份,换位思考,才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防线。
在我心目中我们院的每个大学辅导员都是优秀的,每个人都为了学生付出了很多。我能获得优秀大学辅导员这一殊荣,我感到非常荣幸,因为这是学院领导和同事对我过去一年工作的肯定和认可。
大学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虽然大学辅导员工作是很繁琐的,但是细中见大。一年的大学辅导员工作,酸甜苦辣皆有之,有时很有成就感,有时很有挫败感,跟着学生一起成长,自己已经完成从一个学生到老师的转变,从一个柔弱的性格到很坚强,自己也逐渐成熟。现我谈一些我的心得体会和大家交流:
我的第一个体会是:要做一个好的引导者,首先得用自己的行为赢得学生的尊敬,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
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时候、用不同的语气,从不同人的嘴里说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当学生非常尊重你、崇拜你时,你说的话,他会非常重视;而当学生在心理根本不接纳你、不认同你、甚至看不起你时,你说的再多,再苦口婆心,他也懒得听,只觉得你很烦。而这种尊敬的赢得,可能是通过你不断进取的精神、你的爱心、你的耐心、你的正直、你的豁达、你所表现的自信心、你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到位的点评、一个信任的眼神而得到的。在带他们军训的那天开始,就和他们一起在阳光下接受考验,同时还要记住每个学生的面孔,当你能够脱口而出他们的名字,他们也会感动,至少知道你在很用心地对待他们,期间和每个学生都聊过天,了解他们一些学习生活习惯,对以后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自己也是严格按照学院规定的“一日生活制度”,经常查课查寝,看看他们上课的状态,对于经常旷课的学生要批评教育,了解到他们为什么不能自觉自制。
我的第二个体会是: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数落。
大学时期,正是大学生树立人生信心的关键时期。老师在某时不经意间的一句表扬,可能会让他感谢你一辈子;气极之时的一句口不择言,也可能会让他记恨你一生。我一直告诫自己对学生一定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数落。在这点上自己还是做得不够,因为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学生能够体谅自己的苦心,难免会说一些气话,但是说实话都是为了他们。
虽然学生经常会对一些他们比较感激的老师说,您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关心和帮助我们。学生犯错时,你一定要考虑他们的情绪、性格特征和思想状况,找个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有些心理素质好或非常调皮的学生,他有什么不对,你可能可以直接给他指出来,他也比较容易接受。而有些本来就胆小、自卑的学生,一旦犯错,你就得特别注意和他沟通的方式,要学会很巧妙地给他指出问题。否则他们很容易会因你某句不慎的言语而使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一旦受到了伤害,要让他们重新恢复对你的信任会是很费劲的一件事。他们会觉得从此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更低,这也会使得他们将来更胆小、更自卑,见到你就想躲。所以我觉得即使是批评学生也应找个他能接受的方式,讲究点艺术。因为批评的目的是让他改进,而不是为了刺伤他。如他不能接受你的批评,那就无法达到效果。
我的第三个体会是:让学生能感觉到你的关心无处不在。
虽然我们不能时刻出现在同学们身边,但你应让他们感觉到你的关心是无处不在的。你不是他们的保姆,但你可以是他们精神家园的引导者、守护者。在特殊的日子里和同学们感到困难和孤独无助的时候,你无论如何都会及时地出现,做他们坚强的后盾,给予他们力量。有时,你会发现你所做的一些事,似乎是在关心某个同学,但你的一言一行,你为人处事的方式,都受到全班同学的关注。他们在暗暗观察你是怎样对班上同学的。对于一件事,你处理得好,会给其他同学传达一种信心。处理的不好,就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影响和情绪,而且很快会在全班同学中散播,让所有的同学对你丧失信心。当学生出了事情,自己第一时间要赶到现场,及时处理。记得在军训期间,有个学生的脚踩到施工的钉子,及时把学生送到医务室,当时自己看到学生痛苦的样子,自己真的要哭了,还要安慰学生。在后来的紧急事件中,自己能很果断处理,做到学生放心家长放心。
我的第四个体会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一些爱心,多一些耐心。
自己所带的学生中还是有一些贫困生,首先是要帮助他们排除他们内心的自卑,经常和他们聊聊天,知道他们内心活动,激励他们学习上的信心!发掘其特长,引导他们自力更生。让我很感动的是一个学生,在谈过几次之后,给我写了一封信,这个学生为了凑学费,在暑假期间到广东打工,受不少白眼,但是她告诉我其实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因为有一些人对她伸出援手。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她很能吃苦,推荐到学校勤工助学岗位工作,也得到负责人的好评,在学习上认真勤奋。看到她的成长,自己也感到欣慰。
我的第五个体会是:要主动利用一切机会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走出困惑。
其实所带的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有一些学生是因为高考没有发挥好才到这里上学,有一批学生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自我抑制能力比较差到这里上学。所以他们的心态就是不一样的。特别是专科的学生,很多人都没有很明确的目标,以为在大学是没有人管理,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突然有个大学辅导员查这查那,感觉自己还是在高中,对于此类学生,还是要心平气和跟其讲道理,同时要给他们打气,说出他们的闪光点,至少还是有些学生会了解自己的用心。
所带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上你可能根本看不出,甚至他的表现会给你一个错觉。比如说,他明明是个挺自卑的人,但他表现出来的是相当自傲,把很多事情都不放在心上;有时他明明是个内心很孤独、很封闭的人,但给人的表象是个开朗的人。所以还是要深入到他们中间,与班委经常联系,与其父母沟通,要把潜在的危险扼杀在摇篮中。
总之,我认为想要做一个好的大学辅导员,就必须首先热爱这个职业,这样才会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份工作中。
过去的几年我的工作是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这已经属于过去,我更看重的是过去的这几年中我在工作中不足的方面,因而我会不断总结经验,弥补这些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成就,以不辜负领导的希望和同事的信任。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我很荣幸地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开始自己人生的新征程。为了使我们新教师尽快适应大学的教学工作,我省特地对我们进行了岗前培训。通过五天的岗前培训,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感受,那就是:受益匪浅。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连接学校、家庭和社会沟通的桥梁。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如何提高辅导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加强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是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在培训中,几位领导和老师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当代教师身肩重任、角色特别这一问题,这似乎是一个比较陈旧的话题,但细细体会、琢磨他们的话语,觉得很有分量。这也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其次,培训使我清楚怎样做一名优秀的辅导员。
1、培养高尚人格,赢得学生尊敬
要做一个好辅导员,就要用自己的行为赢得学生的尊敬。为什么同样一句话,从不同人的嘴里,用不同的语气说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为,当学生非常尊重你、崇拜你时,你说的话,他会非常重视;而当学生在心理上不接纳你、不认同你、甚至看不起你的时候,你说的再多,再苦口婆心,他也懒得听,甚至很烦你。这种尊敬怎样才能得到?是通过你不断进取的精神、你的爱心、你的耐心、你的正直、你的豁达、你所表现的自信心而获得的。因此,要赢得学生的尊重,辅导员首先应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在言传的同时更要注重身教,给同学树立榜样。比如说,你经常跟学生唠叨要认真学习,掌握些真本事,可是,如果学生到你的办公室,看到你在上网玩游戏,他们在心理上对你这位老师的印象会大打折扣。反过来,如果学生看到老师工作之余还在认真的专研和刻苦的学习,他们会产生尊重之心。
辅导员对学生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伤害。学生其实非常重视辅导员对他的评价。大学时期,正是大学生树立人生信心的关键时期。老师在某时不经意间的一句表扬,可能会让他感谢你一辈子;但如果气极之时口不择言,也可能会让他记恨你一生。我们经常说,我们对学生要像父母关心自已的子女,像兄长关心自己的弟、妹一样。但作为辅导员,你可以将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弟、妹去引导和爱护,但你却不能把他们当自己的孩子或弟妹来管理和教育。当学生犯错时,你一定要考虑他们的情绪、性格特征和思想状况,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有些心理素质好而又非常调皮的学生,他有什么不对,你可能可以直接给他指出来,他也比较容易接受。而有些本来就胆小、自卑的学生,一旦犯错,你就得特别注意和他沟通的方式,很巧妙地给他指出问题。否则他们会因你某句不慎的言语而使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一旦受到了伤害,要让他们重新恢复对你的信任,会很费劲。所以,即使是批评学生也应讲究点艺术。因为批评的目的是让他改进,而不是为了刺伤他。总之,对于一件事,你处理得好,会给同学传达一种信心。处理的不好,就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影响和情绪,而且很快会在全班同学中散播,让所有的同学对你丧失信心。
所以,要想获得学生的尊重,就必经具备高尚的人格。而学生对我们的尊重,是我们做好学生工作前提条件。
2、以学生为本,千方百计为学生服务
如:中学与大学的学习方法截然不同。刚走出中学之门的他们,还弄不清楚中学应试教育"填鸭式"的教与高职就业教育"指点式"的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习环境。为此,要归纳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传授给他们,可以请学习能力强的高年级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经验,也可以与本专业高年级班级建立友好班级关系。还可以组织一系列与专业有关的主题班会和参观实践活动,让学生喜爱所学的专业,热爱所学的专业。又如:大学,对于每一个新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对这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然而,学习、生活中却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困难,如口味的不适应、衣物的刷洗、内务的整理、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等,这点点滴滴都得靠自己去思考、去处理、去决定。但是,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第一次远离父母,缺乏独立生活的心理准备与能力,不知如何处理他们不曾经历过的事情。这时,辅导员应尽力关心他们。再如:有的学生迷恋于网上游戏,难以把握学与玩的尺度,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白天昏昏沉沉上课,甚至逃课,晚上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怎么办?要多次主动找他谈心,摆事例,讲道理,谈危害,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开导他,并主动与其家长联系;同时要利用同龄人之间易于沟通、理解和接受的特点,有意安排优秀同学"帮带",或采用召开"迷恋网络游戏的利弊得失"主题班会等方式,在思想上和日常学习上感化他、引导他,使他们走出徘徊与迷茫,重新回到课堂。学生是有潜力的,在他迷茫时,只要有人及时引导、耐心劝导,改变、挽救一个人是完全可行的。
总之,只要你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想为他们所思,急为他们所需,为全体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辅导员工作就一定十分出色。
3、立足本职,自寻辅导员工作的乐趣
做辅导员工作,首先是要热爱辅导员工作。爱岗敬业,不爱怎么敬业?不论你现在当辅导员是出于什么动机,但你已经在做这项工作,就要忠于这个职业,具备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做好不弃不馁的打算,努力做好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寻找当辅导员的乐趣。一是寻找现实的乐趣:当你付出自己的努力和心血后,你会获得成就感。试想,当你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讲解某个问题时,看到同学们那专注的、求知的眼神,你应该感觉到你的价值所在;当听到学生开心地叫声"老师好!"时,你应该感到欣慰;当你帮助同学解决某个难题,听到学生由衷地说"谢谢"时,你应该感觉到自豪。所以说,当辅导员也很不错,我们要珍惜这份职业。二是思索未来的乐趣:十年、二十年后,你的学生有的当了老总,有的成了一方官员,有的是卓有成就的科技工作者等等。当你再看见他们时,他们叫你一声"老师你好",你会有什么感觉?那就是我们辅导员的骄傲和自豪。辅导员这个职业是光荣而神圣的职业!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用优异的成绩,为辅导员这个伟大的职业增光添彩。
再次,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对于刚刚从大学校门踏出的我们,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怯懦,而本次培训中,学校领导和培训指导老师也十分注意我们的这种心理的变化,他们的讲话,从头到尾始终贯穿一个中心,那就是充满对新教师的鼓励。其一是鼓励我们要赶快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其二是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学生时期那种趋向"感性"或者说是"浪漫"的生活态度。其三是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其四是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做教学发展的弄潮儿。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也许,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只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才能取得好的开端,而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
新的起点需要新的奋斗,新的奋斗需要旗帜作为引导,这次岗前培训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帜,在思想、行动和实践工作上给了我切实的指导和鼓励。一切工作都需要实践来证明,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本次培训精神作为指导,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我身处的学校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
辅导员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媒介、纽带、桥梁,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0xx年8月,学生工作部组织全体政治辅导员开展理论、技能专项内容培训工作,现将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培训中,夏校长要求我们做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是从事辅导员所必须具备的起码条件。张校长也要求辅导员队伍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着眼于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进行以政治理论学习、岗位职责要求、工作方式方法等为内容的岗前集中培训。
一、加深对工作的认识,摆正工作心态
辅导员工作对素质的要求高,工作很辛苦,很难出成效。许多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感到困惑,对自己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对自己担负的重任认识不清,不知如何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成效,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成。作为大学生的辅导员老师,工作需要有激情,如果多些理性的头脑,更能够科学地来开展工作。
二、提高辅导员业务水平,加大实践力度
辅导员的工作任务有很多,我们大多数时候只重视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而忽视了其他许多重要的方面,比如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等等方面。其实,这些工作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这些方面的教育,做到工作细致,态度端正,责任心强,富有成效,真正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教育者,而不仅仅是一名管理者。
三、找准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政治坚定的大学生,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更好地胜任这一重任,无疑向我们每一位老师提出了挑战。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集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对大学生关心的一些社会热点与焦点,通过研讨、辩论等方式,交流思想,使同学们从中明辨事理,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性。
辅导员工作之心得体会
美术系董玉国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我已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一年了,作
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辅导员,我曾天真的想过:担任辅导员会是什么样子?一副老练的样子,一副领"小孩"玩的模样……我以为是意气风发的,因为自己比他们多了些经验;以为是怀念的,那曾走过的大学四年的时光;以为是荣耀的,别人注视的目光;更以为是忙碌的,因为肩负的责任。担任辅导员工作一年来我感触
颇多,一些是发自内心的甜蜜,还有一些是摸索中的苦辣。在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的时光里,我有了自己的点滴体会,现写下来,与大家共勉。
一是要爱护每一位学生。我认真查看了每一位新生的档案,尽可能多的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记住他们的名字,并认真在工作笔记中作了详细记录,争取我上岗第一周就能说出他的名字和他的毕业学校。因为我知道当我和这些学生见面时,如果能马上叫出他们的名字,和他们聊一聊他们的家乡,我就能很快的与他们拉近距离,进行很好的沟通,从而很好的管理他们。记得开学第一天的晚上,虽然我已疲惫不堪,但是我还是坚持去学生的宿舍看看,看看他们是否都整理好了,还有没有什么困难,我到宿舍里都给他们讲安全、讲生活、讲团结。在后来的交流中,有学生给我讲,当时他们看到辅导员老师来宿舍看我们都非常感动,并且从心里接受了我这个比他们大不了多少的辅导员老师。
在与学生交流方面,针对不同的学生类型,采取新颖的交流
方式,在班级例会中,以较传统的方式、具体的事例来塑造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荣誉感;在学生寝室范围内的交谈中,引导
他们建造自己的温馨的小“家”;在学生群聊天中,学生可以
隐蔽自己真实的姓名,与我进行不受约束的交流;在与学生个体
谈话中,让心灵碰撞,发掘他们内心的想法。这些都是心与心交
流,没有隔阂,没有屏障。新颖而不同的学生交流方式收获的是
不同的学生信息,不同的信息反映的就是学生不同的情况,这样
才能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和管理方式。新的学生管理模式不是主观臆断凭空而来的,它是在与
领导的学习中,在与前辈的沟通中,在与兄弟学校同事的交流中
总结、试行、完善,而进一步健全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才能有新的突破,才能探寻到新的工作思路。
二是在“信”上做文章。“诚心能使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
发芽”,信任是正确认识学生的基础,也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
只有付出诚心,表露实意,才能让陌生的学生变得熟悉,让学生
成为你真心的朋友。
在班级建设、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我注重用诚信来引导学
生,用诚信来约束学生,让温馨而和煦的诚信之风吹进每个学生的心田,并在他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因为,我觉得引导学生怎样在学校做好学生,更重要的是去引导学生在社会中怎样做人,只有知道怎样去做人,才能真正是一个健康的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生晚自习问题是我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刚刚开始,有一些学生不理解我校这种规定时间与地点的自习方式,总认为上了大学就应该自由自在的,既可以在教室上晚自习,也可以在图书馆等其他地方上晚自习。另外一些学生是不适应这种很多人在一起学习的方式,在一起上晚自习的学习环境比较吵闹,不愿意上晚自习。我通过找他们谈话,让他们了解晚自习的重要性,既可以加深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又可以培养同学们的集体意识,要求他们必须坚持上晚自习,学生也能够慢慢的接受。
但是到了这学期中间,我又发现另外一个问题,晚自习的人数是能得到保证了,但是学生在晚自习的两个多小时里又学到多少知识呢?这也就是说晚自习学习的质量问题。通过与班干部和一些同学的交流中发现真正不想学习的同学很少,但就是这几个人影响了一些自控力不强的同学,使他们不想学习,在晚自习的时候聊天、用手机上网、接打电话,从而导致想学习的学生也没有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给四个班的班干部提出了一个意见,必须用规章制度来管理晚自习,我把制定晚自习管理制度的任务交给了班干部,这样一方面能更好地听取学生的意见,使制度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锻炼了班干部的能力。管理制度制定出来之后,得到了广大同学的认可,晚自习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是在“心”上交朋友。与学生相处,不能积虑,但一定处“心”,多一份情感交流,就多一份教育的希望和成功,若能与学生做到心灵交融,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最大欣慰和成功。深入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引路人,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在工作中,对待学生我一视同仁,学生没有好差之分,因为我知道“"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学生,学生会用怎样的态度对你,你以怎样的方式对待学生,学生就会用怎样的方式对待你”。
把学生的事放在心上,就是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学生放在心上,就能走进学生的心中。心与心的交流,不是仅靠几次班会就可以建立的,要在一天天接触,一对一交谈中逐步实现。主动、热情地与学生进行各方面的交流,经常性地深入寝室,尽可能地参加学生的郊游,用心去营造一种平等、宽松的环境,打破学生与辅导员之间那堵无形的墙,让他(她)对你不设防,这就是与学生交心的做法和所要追求的结果。这种结果应该说是一种境界,它是我所努力的方向,同样也是辅导员工作的最高造诣。
辅导员工作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说,全方位、全过程地做好学生思想教育,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办得让家长放心、让学校放心。
寻求新的管理方式,充分信任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一名学生满意的辅导员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追求,我一直在努力,也将继续为之努力。
大学辅导员年终工作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频道免费提供2013年工作总结范文、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年度工作总结范文、季度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包括教师工作总结、销售工作总结、辅导员年度工作总结、财务工作总结、办公室工作总结等最新2013工作总结范文
在我心目中我们院的每个辅导员都是优秀的,每个人都为了学生付出了很多。我能获得优秀辅导员这一殊荣,我感到非常荣幸,因为这是学院领导和同事对我过去一年工作的肯定和认可。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虽然辅导员工作是很繁琐的,但是细中见大。一年的辅导员工作,酸甜苦辣皆有之,有时很有成就感,有时很有挫败感,跟着学生一起成长,自己已经完成从一个学生到老师的转变,从一个柔弱的性格到很坚强,自己也逐渐成熟。现我谈一些我的心得体会和大家交流
我的第一个体会是:要做一个好的引导者,首先得用自己的行为赢得学生的尊敬,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
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时候、用不同的语气,从不同人的嘴里说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当学生非常尊重你、崇拜你时,你说的话,他会非常重视;而当学生在心理根本不接纳你、不认同你、甚至看不起你时,你说的再多,再苦口婆心,他也懒得听,只觉得你很烦。而这种尊敬的赢得,可能是通过你不断进取的精神、你的爱心、你的耐心、你的正直、你的豁达、你所表现的自信心、你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到位的点评、一个信任的眼神而得到的。在带他们军训的那天开始,就和他们一起在阳光下接受考验,同时还要记住每个学生的面孔,当你能够脱口而出他们的名字,他们也会感动,至少知道你在很用心地对待他们,期间和每个学生都聊过天,了解他们一些学习生活习惯,对以后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自己也是严格按照学院规定的“一日生活制度”,经常查课查寝,看看他们上课的状态,对于经常旷课的学生要批评教育,了解到他们为什么不能自觉自制。
我的第二个体会是: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数落。
大学时期,正是大学生树立人生信心的关键时期。老师在某时不经意间的一句表扬,可能会让他感谢你一辈子;气极之时的一句口不择言,也可能会让他记恨你一生。我一直告诫自己对学生一定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数落。在这点上自己还是做得不够,因为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学生能够体谅自己的苦心,难免会说一些气话,但是说实话都是为了他们。
虽然学生经常会对一些他们比较感激的老师说,您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关心和帮助我们。学生犯错时,你一定要考虑他们的情绪、性格特征和思想状况,找个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有些心理素质好或非常调皮的学生,他有什么不对,你可能可以直接给他指出来,他也比较容易接受。而有些本来就胆小、自卑的学生,一旦犯错,你就得特别注意和他沟通的方式,要学会很巧妙地给他指出问题。否则他们很容易会因你某句不慎的言语而使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一旦受到了伤害,要让他们重新恢复对你的信任会是很费劲的一件事。他们会觉得从此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更低,这也会使得他们将来更胆小、更自卑,见到你就想躲。所以我觉得即使是批评学生也应找个他能接受的方式,讲究点艺术。因为批评的目的是让他改进,而不是为了刺伤他。如他不能接受你的批评,那就无法达到效果。
大学辅导员工作心得
(2009-11-01 16:50:32)
转载▼ 标签:
杂谈
生活好像万花筒,辅导员的生活则像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辅导员工作的琐碎、繁杂且不说,光是每日面对那一群年龄差不多,思想各异,性格亦不同的学生,处理他们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没有一颗真正关爱他们的心,就很容易流于简单化;或者是你的千篇一律,道貌岸然,表面上唬住了他们(但其心里并不服气);或者就是他们多种多样、层出不穷的“花样”,使你疲于奔命。总结辅导员工作,感慨良多,我觉得要使一个班级有良好的班风,有强大的凝集力,一直不断前进,辅导员除了做好一些常规工作外,还应有一颗爱心,把自己真正融入学生中间,多理解他们,使他们信服你,愿意把你当作他们的好朋友,愿意与你多方面地交流思想。
一、懂得宽容,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作为一名辅导员,要尊重学生人格,并善于进行“心理移位”,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关心学生学习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地加以引导、表扬、鼓励,使学生逐渐对辅导员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辅导员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能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强心,激励他们发奋学习,战胜困难,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相反,如果辅导员不信任、不尊重学生,尤其在公共场合,哪怕是无意识地用羞辱的语言去刺激学生,在学生面前,你就失去了教育的基础和权力。对善于做学生朋友的辅导员,有哪个学生不喜欢他呢?当然,朋友关系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要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宽而不松,严在当严处,宽在当宽处,一分严格之水,再掺上九分感情之蜜,才能酿成教育的甘露。
作为辅导员,自然大多都会兢兢业业地工作,有时劳力费神却效果不佳,这时候,埋怨、牢骚都无济于事。辅导员与学生毕竟是两代人,更何况辅导员与学生所具有的学识不相同,人生阅历也不一样,各方面修养存在着差异,性格上的差异更是多种多样,诸如此类还有许许多多的不一致,当然会产生思想观点的不一致,看问题角度不一致,解决问题方式也不一致,于是,许多矛盾便产生了。此时,如果多一点理解,经常想想自己是他们那个年龄时,面对辅导员的教诲是怎样一种心态,乐意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厌恶反感什么样的方式,恐怕就不会埋怨了。辅导员应该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学生。没有歧视,没有偏爱,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心,能够放得下辅导员的“架子”,洗去脸上的“古板”,与他们一起迎接欢笑,一同承受苦恼,这样才能真正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谁都知道“理解万岁”这个口号在当今学生中很受欢迎,这表明当今青年学生渴望与成年人沟通,具有填平代沟的良好愿望。一方面,辅导员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看待,对待学生的弱点、缺点以至错误,要给予真诚、热情、严肃的批评、教育和帮助,而决不能歧视、讽刺和挖苦,否则就会伤害学生的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另一方面,辅导员应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要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班级各项活动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做,如:主题班会、运动会、班干选举及班级日常工作都应听取学生意见,使学生在被尊重的同时,学会尊重别人,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如果一切都由辅导员一手包办,不尊重学生的意见,不给学生各抒己见和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辅导员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导致逆反心理的形成,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尤其是学生在遇到失败、受到挫折时,更希望有人去理解他,这时辅导员若能及时地表示关切、理解,伸出热情之手,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必然会获得比平时更难以获得的良好效应——学生对辅导员的感激,进而是尊敬,师生间的情感会更加贴近。学生最不愿意与看不起他的人打交道,因此,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建立师生融洽关系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才能做到理解学生呢?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要与学生交朋友,放下架子,改变那种“居高临下”的传统模式,进行心理换位,从学生需要和期望价值来考虑问题,而不能想当然,不能用自己当中学生时的想法来简单地代替当今中学生的想法。否则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堵塞了辅导员进一步了解学生获得学生信任的道路。辅导员只有与学生交知心朋友,用真情去打动学生,学生才愿意向辅导员吐露心底秘密,辅导员才能窥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获得教育学生的最好契机。
二、民主地处理问题,给学生“辩护”的权利
一个班那么多学生,那么多事情,辅导员不可能样样事情都了解得完全属实,偶尔也会带上一些自己的主观色彩,倘若事实并非如辅导员了解的那样而轻易就下结论,那么不仅仅是学生受委屈,而且辅导员也将面临着信任危机。民主不仅容易赢得学生,使他们乐于与你交流,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而武断的做法却民心大失,表面看来,你最威风,你永远正确,但在学生心里永远与你隔着一层,为什么不能谁正确就听谁的呢?学生首先是人,也有自己的自尊。“辩护”不仅能让辅导员多方面了解事情真相,有助于解决问题,也可以是学生维护自己的权利和自尊的手段。做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自尊,学生懂得自尊,辅导员应当高兴。当然,也不否认有些学生思想认识并不正确,总是掩盖自己错误,甚至于狡辩。那么,何不让他充分表现?辅导员反而可从其表现认识其错误思想根源,以便对症下药。相反,如果不管青红皂白地训斥学生,甚至将本应有的解释也当作狡辩,那么不仅对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无益,还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师生间产生隔阂,信任不再。例如我曾教过的一个学生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这个学生比较聪明,但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与人相处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且自控能力差,经常扰乱课堂,影响较坏。来校一年,多次出现各种问题,最令人头疼的是,他有许许多多,让你防不胜防的歪理,狡辩能力非常强。对此,我多次耐心地做工作,并且与家长一同找他谈话,了解到他这个坏毛病从小就有,从小学到初中,只要辅导员一教育他,他的逆反心理马上就出来。可以说,相处一年,我与他的坏毛病就奋战了一年,但我从没放弃,尽管他每次的理由几乎根本就站不住脚,但我每次都认真听完,再从多方面反复教育他,与他分析问题的所在,探讨他之所以没能取得应有的成绩的原因,帮助他克服心理的障碍,当学期即将结束时,在马路上遇到他,我第一次看见他满脸真诚地叫了我一句“老师”,心中甚是宽慰。我想,如果这一年,我不顾他的自尊,简单地批评他的不是,而不去考虑他实际存在多年的心理因素,那又会怎样呢?实际上,正是他的狡辩反映了问题的本质。为我对他的教育提供了方向。而每次都耐心地听他讲完要讲的话,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尊重。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让他有机会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说出来,再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了学生今后少走弯路,我们就应多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这是一个辅导员最基本的责任心。
三、多赏识学生,让表扬和鼓励助学生走向成功之路
每个人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学生也是一样,辅导员为什么总是要带着挑剔,而不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呢?要知道,学生是渴望赏识的,因为它就像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很难想象一个成天被挑剔的人,会不垂头丧气,会有成就感,会充满信心。我们要培养的是热爱生活,勇于实现自我的人才。我想,还是多给一点笑脸,多给一点赞扬吧。鼓励学生的每一个优点和长处,让学生充满自信,自我觉醒。当然,对好的学生给予赏识也许不难,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效应。我们应当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嘲讽讥笑学生,尊重学生的任何一点成果,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无形的鞭策,我们在工作中应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赏识、鼓励,使他充满自信,激起他学习的兴趣,让表扬和鼓励成为走向成功的催化剂。例如,对于学习成绩等各方面都表现很好的学生,可以经常鼓励他们应向高标准看齐,不要浪费了自己这块好材料。对于学习较差的同学,也不要歧视他们,而是鼓励他们尽量争取多学一点知识,同时尽可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只要他们有一点进步,就及时地给予表扬,使他们不至于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让每一个学生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是一个辅导员的职责。切不可横挑鼻子竖挑眼,让学生充满失败感。
四、看准机会,选择最佳时机,进行思想教育
辅导员若真正爱护学生,那首先应该理解学生感情,尊重学生人格,在平等立场上同他们谈话、交往,在交往当中寻找教育时机,只要辅导员注意调查研究,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教育工作就会更加主动、有效。尤其对后进生来说更为重要。
1、捕捉学生“闪光点”。对后进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深处同样蕴藏着进取奋发的心理需要。辅导员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后进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是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后进生转化的最佳时机。
2、选准教育时机。在教育时机未出现时,辅导员要耐心等待,当最佳教育时机到来时,要抓住契机进行教育,因为此时教育学生,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如新入班的后进生,往往会有在新环境中调整自己的欲望,这是转变后进生的大好时机。因此要提前做好后进生的情况调查,主动而自然地接近他们,从开学第一天起就关怀、鼓励、帮助他们,促使其把调整自己欲望变为争取进步的实际行动。某些后进生几经努力仍然不能改掉全部缺点,而继续受到大多数同学的冷遇和歧视,心灵会受到严重创伤。如果这时辅导员热情关心和帮助他们,他们就会感受到温暖、安慰和鼓励而再次振作起来,同时,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也会因此得到新的契机等等。
3、抓住心理因素。初三上学期,班里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经常在一起。我暗中观察了几天,但我并没有轻率地断定他们是早恋,更没有认为他思想有什么问题。我找机会分别同他们谈话,谈话中我没有批评他们,只是像是无意似的谈起自己中学时代的青春萌动的感觉和我对青春期男女生关系的看法。我始终没有批评他们,更没有歧视他们。但他们分明感到了我话里的含意。我还送给了那位女同学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葡萄小的时候请不要摘它,因为它是酸的;要想甜,请等到它成熟的时候。”以后两人关系一直很正常。我觉得,一个学生的思想通了,一个班的思想教育搞好了,其他工作做起来就较为轻松了。所以,思想教育应当是辅导员工作的中心任务。
五、把班会课还给学生,辅导员只是他们中的一员
在班会课上,很多时候,辅导员总是一个人从头讲到尾,结果,犯过的错误照样犯,讲过的道理没有多少进入了学生的脑海。想想自己做学生时不也是觉得辅导员对大家讲的话不一定是讲自己吗?问问学生,也是这个心理。若每个学生都这样想,那我不是白讲了吗?不如用班会课来讨论问题,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总结引导。例如,针对班上有的同学在升旗或集合时不够严肃守纪;有的同学上课前几分钟很难立即安静下来,总要讲几句话;有的同学在公共场合容易因一点小事起哄;有的同学总是自作主张不按学校的要求穿校服等一类学生们看起来小菜一碟的事情,我组织了一次关于人的修养问题的讨论。让每个同学说一句自己对修养的理解的话,然后就这个问题结合现实充分发表意见,我也作为他们的一员参与讨论并谈了自己的认识。我觉得同学们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其实不然,正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将你修养不好的一面展示在公众面前,也正是这些被同学们认为无关紧要的小事,让人们认为你不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应该从小处做起,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高素质人才。所以,让学生在班会课上发表意见,师生共同探讨问题,营造良好的班会气氛,有利于强化班级的凝聚力,有利于学生接受教育。
多年来做辅导员工作,我还体会到,对学生有一份爱,再加上扎实努力的工作,与同学建立起了团结、亲密的师生之谊,那么他们有什么想法、要求就会主动找我们谈心,寻求帮助,同时我们也深入到他们中间,关心、了解每一个同学,师生关系融洽,严而有格,严而有情,班集体的总体成绩也就会有较大进步。事实证明,关爱学生,理解学生,主动的去做他们的一员,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敬重,才能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前进,才真正尽了一个辅导员应尽的职责。
辅导员工作总结
沈 攀
辅导员工作,有人说它又累又苦没什么好处,也有人说它是兢兢业业为学生服务。但是我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辅导员工作和自己这半年来的亲身体验,对它又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辅导员工作,是细微之处见功夫,需要处理的事情繁多而杂乱。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辅导员可以说是像大姐姐一样的人,他们遇到疑问的时候,他们会找辅导员帮助。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我一直认为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想到辅导员,那是他们对我的信任,我自己同时也无形中觉得很有成就感。
要想当一名优秀的辅导员,还必须认清并理解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不是静止不动的固定的事物,而是有着独立的思想、个性并具有时代性的学生,这就促使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增强工作责任心,强化服务意识并不断学习具有时代性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把:“繁琐”变为有趣,不会再有做了工作,还牢骚满腹,不会再把学生当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会把满腔的热忱投入到无限的为学生服务之中。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必将成为学生们聚焦的中心,是整个学生群体的旗帜,一举手一投足都可让学生们心领神会,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的严格要求,可以让学生终身收益,我们的爱心付出,可以让学生永生铭记,一个俯身拾纸的动作,一席贴心真诚的话语,会给学生带去心灵深处的震憾,“一枝一叶总关情”辅导员的工作何其重要啊!又岂是“身正”,“学高”所能概括了的?
总的来说,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要有慈母般息息关爱,又要有严父式的高标准要求;既要在“面”上抓整个班风班貌,又要在“点”上细致深入地管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既要有贴近学生的现身说法,又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既要有“和风细雨式”的开导,又要有“急风暴雨式”的批评。只有这样,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展开工作,辅导员只有树立信心,逐步提高和完善自我,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我相信,作为一辅导员,只要用饱满的热忱,脚踏实地地精神去工作,以真诚的心去对待学生,一定能开拓出一片新的工作天地!
我是从xx大学毕业的硕士,自我进入xx大学担任辅导员以来,到今天已经有x年了,今年我带领的学生已经大二了。
这届学生非常有活力,但却点也是最多的。不得不说优点越大,暴露出的缺点就越多。有两个班级,永远都在进行竞争,即便他们专业不同,但是在校园活动上,他们可是争先恐后地参加。自他们进校园起,便开始了进行竞争,说实话,身为辅导员的我,问过这群学生,他们闭口不提原因,只是说就这样比下去。
想必是学生之间的约定和比拼吧,这是好事,他们也是青春正貌的年纪,很多秘密老师并不需要知道,我也能理解。在每一期的教师大会中,我是既被批评又被表扬的哪位老师。因为,在这届学生进入大学起,便踊跃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一个都不漏,主力军便是那两个班的学生。
每一次的活动,都是他们独占噱头,在学校各类活动都取得了出众的名次。很多人在校园里出了名,同时这两个班级也是在校园里出了名。其中最出众的便是这两个班级最优秀的优等生,他们不仅成绩位列各个专业第一,连其他专业的专业比赛名次也是第一名,各类社交活动,比赛演讲,他们也都是第一第二,名副其实的全才。
在我感到很高兴的时候,这两个班也有全校闻名的学生,就是成绩仅次于哪两个全才学生,但是却喜欢触犯校纪校规的,这两个人别的`不比,就比谁犯得错误多。很多次学校都对他们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和警告,但是这两个人就是不把校级校规放在眼里,在校园里为所欲为,好几次学校领导有想开除的意思,但是因为专业的教授出面担保,他们又被保了下来。
我有时候既是高兴又是苦恼,因为这样的学生,太有想法,而且很多时候都拿他们没有办法。想当初,我作为一名学生,也是校园的模范代表,虽然没有他们初中,但也是很守规矩的。
很多时候,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有的时候他们做了我年少时想做却不敢做的事,他们没有辜负自己的青春,没有辜负自己的想法,但是触犯校纪校规终究是不对。
这段时间,我也思考了很久,是时候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了,毕竟我的学生如此不同,从前的古板教育方式对他们肯定是不受用的。面对这群出众的学生,就要有不一样的教育方式。
我决定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学生也影响了我,的确现在时代在改变,不能死板。要善于运用活跃的思维方式和他们相处,最好的办法便是以朋友的身份,换位思考,才能消除学生的心理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