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心得体会 > 正文

孝道的心得体会【锦集8篇】

2023-10-20 08:28:03心得体会

孝道的心得体会【锦集8篇】

孝道的心得体会 篇1

  当一曲《感恩的心》唱遍大江南北,唱响神州大地时,诗一般的语言,画一般的旋律,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灵魂深处那根善良的心弦,感化了多少颗寂寞冷酷的心,然而,当今学生感恩孝道意识缺乏,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领航者,担负着全面提高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重任,因而,在班级管理中处处渗透感恩与孝道教育是为人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道德良性互动的润滑剂,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慧和方便的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春秋的《诗经》中有“投桃报李”之说,文人墨客也曾留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还有“知恩不报非君子”,“吃水不忘挖井人”等经典辞句,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对感恩孝道的认同和崇尚。

  然而,当今社会,由于父母对子女的过度溺爱,由于学校教育中德育的残缺,由于网络文化的侵蚀,培养了不少任性、自以为是、娇气的“公主,少爷”,他们缺乏责任感,更不懂感恩与孝道。在物质享受上,他们追求高消费,喜欢吃零食、爱攀比,图享受,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人际关系中,他们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在精神追求上,他们迷恋电视、上网聊天、交友,缺乏正义、良知、敬业精神等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他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雨露,却肆意破坏着朝夕相处的环境。

  我认为,要在班级管理中开展感恩孝道教育,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感恩孝道意识,其次还需告知如何去做。让学生明确想要回报首先你得付出,知道怎样付出。这就需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感恩,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需要时时渗透,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也常以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和重点,引导学生思索爱、寻找爱、回报爱,逐步培养学生感恩孝道意识,促进了学生道德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认知层面——培养意识。

  现在的学生,大都娇生惯养,父母长辈、老师、社会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他们眼中都成了理所当然。在每周班会课上,我会通过召开感恩孝道教育主题班会,播放相关教育影片、讲名人故事、学唱感恩歌等,将感恩孝道的思想植入学生的心灵。教育学生懂得只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我们周围就会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大家一起阅读背诵感恩诗歌“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度过难关。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激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孝道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了学生主观意识,积极营造出班级感恩孝道文化气息,有利于学生的和睦相处,更有利于班集体的互助团结!

  二、实践层面——践行感恩。学生只有将道德原则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成为自己的原则,越来越少的依赖成人给与他们的道德引导。反复讲道德行为付诸实施,德育目标才会实现,结合学校开展的感恩孝道教育,在班级中又开展了一系列的感恩活动。

  1、平时以感恩为主题制作手抄报、黑板报。

  2、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讲感谢的话或写感谢信。

  3、在节日期间,给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或有过帮助的人发送祝福短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4、碰到老师大声说声老师好!

  5、开展“弯腰”活动

  6、布置亲情作业。

  我们应教育学生学会以实际行动感恩,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在应该表达感激之情的时候真诚地说声“谢谢”,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要做到感恩孝道,不一定非得是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要更多的是要时时心存感激,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比如过生日时,切蛋糕吹蜡烛收礼物,想想谁赋予了生命;教师节到了,想想老师对自己的付出,能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在学生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孝道的思想,感恩于赋予自己生命的父母,感恩于给自己知识的老师,感恩于帮助、关心和爱护自己的那些人,感恩于祖国,感恩于大自然……就在学生的心灵中播种了爱心和希望,消融了许多的不满与不幸。再把这种感恩之心付诸于行动,并长期地坚持下去,我们就收获了学生高尚的品格,实现了我们的育人目的。

孝道的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4月20日,我们二龙中心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山东省亲情教育系列活动办公室主任、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等栏目总导演、山东省天下父母文化传播中心秘书长吕明晰《凝神聚气共筑中国梦》专题讲座。在3个多小时讲座中,吕明晰老师围绕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何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孝道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最好行动等方面为我们全体教师上了一堂生动传统文化教育课。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孝道”一直被历朝历代深深重视,甚至被奉为“国之根本”。孝,作为中国传统道德准则,千百年来规范着世世代代,贯彻于万户千家。其内涵就是善事父母、尊敬父母。应该说,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孝”是完全可以同社会道德融合,值得广泛倡导,大力弘扬。我觉得,如果把“尊重老人,孝敬父母”作为思想道德建设切入口和着力点,把中华民族“崇孝”传统美德植入到学生大脑中,融于学校德育体系中,不仅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能辐射到家庭和社会。试想,当父母在家里感受到子女孝敬时,他们又怎能不去更加孝敬自己父母。如此这般,间接提高了家庭文明程度,又必将推动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与进步。“百善孝为先,一切事情都应该从孝道做起。他认为“孝”是人格完整基础,有“孝”人也有责任心,有担当,知恩图报。“孝”是成功保证,有“孝”人讲义气、有爱心,会得到大家合力相助,能够成就大事业。

  通过这次报告,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了“孝道”真正含意,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把吕老师这种观念传承给我学生,让他们都成为孝敬长辈人,这样才能做一个人格完整人,才能让大家看到“凝视聚力,实现中国梦”美好社会。

孝道的心得体会 篇3

  哀哉!有的人对孝理解不透,也对父母的需求不理解,尤其是在传统文化已濒临危机的今天,加上忙碌的工作,许多人便以工作或者别的为借口,用金钱代替孝心,长年难得回家一看。

  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11世纪,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咏叹。《论语》中也有关于孝道的实录:“孟武伯问孝:‘父母惟其疾之忧。’”和“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庄子也对孝进行了阐述: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可见,孝的观念在古时就早已被圣贤推崇至此了。

  中国的传统孝道文化用十二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是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辞官尽孝的包拯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中进士,先任大理寺评事,后出任建昌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能承受路上的颠簸,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拯便马上辞去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保证的孝心受到官吏们的交口称颂。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拯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去的。

  “父母在,不远游”,这是古代孝道的重要内容。包拯虽中进士,被授以官职而不去,就是这个原因。包拯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今人的表率。除此之外,周文王也可佩做我们的道德先锋。

  周文王姓姬名昌,当他做世子时,每次去朝廷见他的父亲王季三次。在清晨鸡啼时,他就穿好了礼服,到父亲的寝门外问安。等宫里的小官回报安好以后,文王才面露喜色。正午和傍晚,又各去向父亲请安一次。有时,王季偶尔感觉身体不适,文王的脸上,就充满了忧愁的神情,连走路都走不稳。等王季复原了,他才高兴起来。并且告诉掌厨的人每顿要做一些新鲜的菜肴,变花样,再呈上。

  周朝国运的绵长,是历代所不能及的。姬姓之后,百世昌隆,都是文王的孝德所开启的。

  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一些礼仪制度,调解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力量,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西蜀初年,司马氏刚得到天下时,就倡导以“孝”治国,清圣祖康熙帝和汉武帝也是以“仁孝”治天下,才推动自己千秋霸业的成功。

  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五十六个民族聚成一个大家庭,大家能和睦相处,共建和谐中华,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孝道文化的感染性。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

  古语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其不待。”对父母之孝不要等其老,也不要只是表现在一年半载的那么几次的孝敬中。真正的孝,应该渗透在年年月月,时时刻刻。父母一生为儿女无私奉献,他们并非要求报答,而尽孝是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即使社会怎么变迁,我们都不能扭曲孝道的内涵。

  当“孝”在举国上下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时,国家定然会安泰,社会定然会和谐。如今。我们正在倡导与构建和谐文化社会,那么,每个人都应该从“孝”做起,这不仅使人人应该做到的,也是人人能够做到的。

孝道的心得体会 篇4

  对生养我们的父母尽一份孝道,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怎样做才算孝敬父母呢?

  首先是不应该缠着父母买东西。我常常看到一些同学死缠着父母,哭着让父母给他们买玩具、买食品等。如果父母不答应,他们就会讨厌父母。其实,父母不轻易答应孩子的要求,自然有他们的道理。如果我们一缠着父母要东西,他们就给买的话,就会养成一个坏习惯,那就是:想要什么,死缠住父母,总会得到满足。这样的结果只会消磨我们的忍耐性。因此,我们不应该缠着父母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其次,就是不能欺骗父母。有时我们做错了事,有的同学怕受到父母的责备,就对父母撒谎。比如考试分数不理想就自己改一个理想的分数,再模仿父母签字。用一个谎言去掩盖另一个谎言,要知道,这样就会养成经常撒谎的习惯,这样的孩子,有一天惹出了大祸,等到那时,事实毕竟是用谎言掩盖不了的。会使辛苦把你养大,爱你的父母伤透了心。

  最后是我们应该高兴地去帮父母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因为父母把我们养大很不容易,这其中的艰辛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体会到。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除了搞好自己的学习以外,就是多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事。

  只有孝敬父母,多尽孝心,才能和父母建立起彼此信任的感情。

孝道的心得体会 篇5

  今天,百忙之中得来闲暇,陪母亲出门走走,这是她叨念了很久的心愿,只是,我却一直都未能做到!想要躲避良心的责备,于是,我告诉自己,也告诉她:我一直奔忙努力,只是希望有能力让她过得更好一点!

  然而,我一直忘了问她,什么样的生活对于她来说,算是更好一点?

  一辆豪华的轿车停在我们身边,车门开处,走下一个珠光宝气的老太太,年纪与母亲相仿,气势却截然不同,她带着随从,一脸冷漠地走进这五星级宾馆。目送她离去,回头看见身边的母亲,雪染双鬂,斑驳凝聚出银丝;身上的衣服依旧简朴。

  蓦然间,心里一阵刺痛,一直想要让母亲过得更好,可是,怎样才叫好?像刚才那位老太太的生活吗?或许,那是我终其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母亲拍拍我的手,笑容依旧是我熟悉的和气,她说:“不必艳羡她,因为,我拥有的比她更多!”拥有的比她更多?我看着母亲,一脸疑惑!

  母亲依旧微笑,言语间却透着难得的自豪:“我散步经过这里,经常看见她,每一次,她都这样来去匆匆,陪着她的,除了那个随从,就只剩下她一脸的冷漠!我比她幸福,至少,我还有女儿陪我出来散步!”

  心再一次刺痛,努力了这么多年,奔忙了这么多年,冷落了父母这么多年,想要改善他们的生活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今天才明白,原来,我努力追求的,从来都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要的,真的不多!他们要的无非是儿女们那少得可怜的陪伴!闲暇时分,能花上三四分钟听他们拉拉家常;下班回家,情愿喝上一碗妈妈递上的银耳莲子羹,他们已然满足,别无他求,幸福的笑容就会在他们脸上荡漾开来,一直带进梦里,依旧那样甜甜地笑着!

  做为儿女,我们不应该觉得惭愧吗?终日为生活奔忙,追名逐利!淡漠了心境,冷落了双亲!间或承受良心的责备,我们还要为自己带上一顶高帽子:我们这样辛苦只是为了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好日子?有没有人问过一声,对于他们而言什么样的日子叫做好日子?我们一直以为,能让父母吃得好,穿得好,有能力让他们拿着某件价格不菲的商品出门炫耀一番,让别人知道他们有个有出息的儿子(女儿)就是孝顺!可是,我们却不知道,老人们的炫耀,比的不是价格,而是价值!

  公园里,一位老人拿着一部外国原装的数码相机向同伴们炫耀:“这是我儿子从国外寄回来的。”看着那部没有一个中国字的机器,围观的人群没有意料中的艳羡,反而有些轻视:“这玩意一个中国字都没有,你会玩吗?”

  不远处的另一堆人,同样的在攀比,一位妇人正在向她的同伴们展示身上那一件并不高档的新衣服:“这是前几天我女儿陪我买的!”一瞬间,多少人眼中漾出艳羡,赞美声此起彼伏,她们赞的是衣服,眼中看的却是衣服以外的某种东西!我知道,旁人的艳羡不是来自于那件衣服,而是仅仅源于那个“陪”字!

  陪!对于我们年青人来说再一般不过,工作要陪客户,生活要陪,难得的休息还要陪朋友;有没有人算过,一天24小时里,有几个小时是留给父母的?他们孤独一天,翘首盼望,等的或许只是为了跟孩子吃一顿晚饭!

  曾经不明白,为什么退了休的老人喜欢扎堆在公园里,直到吃饭了也不回家。如今,父亲也退休了,也跟所有的老人一样,我方才明白,他们不是不回家,而是在等待儿女们来“接”他们回家!有时,只需简单的一句:“爸,回家吃饭了!”就足以赢得别人的艳羡,满足他们的“虚荣心”,让他们高兴得好像得到了心爱玩具的孩子!

  犹如儿时的我们对父母的依赖一样,如今,儿女是老人唯一的依赖!富贵名利对于已近暮年的老人还有多大意义?儿女的亲近与关怀才是他们唯一的财富!古训有言:“家有一老,如获一宝!”宝的宝贵要多少财富方可匹敌?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千金散去,终有复来之日,只是这稀世珍宝,若是失了,还有什么能填补此生遗憾?

  名利浮华?富贵压身?那些不过是瞬间烟云,灯灭处,烟消云散!遗憾?何为遗憾?丢了工作,失了价值,那叫历练,不是遗憾!劳燕分飞,同林异向?那是悲寂,不叫遗憾!辛苦创业,倾覆商海,那是老天给你的机会: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轰轰烈烈之后,回归平平淡淡,不知道有没有人曾注意到:世上有种遗憾,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不是他们不情愿等待,而是,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变数和意外!容不得我们悔恨,也不同意他们等待!待到失去了,你可会悔恨?你可懂留恋?你会不会在午夜梦回时流着泪惊醒,轻轻唤上一声双亲?你是不是在下班回家时,推开家门的瞬间,想念起那一碗甜甜的银耳莲子羹?

  如果你会,为什么不懂得珍惜现在?为什么不让现有的温暖去填补那未来的遗憾?其实,这稀世珍宝的价格并不昂贵,只是每天那仅仅几元的车费钱,抑或是那少得可怜的电话费!电话的彼端,你不要不耐烦,他们不需要你对客户般的小心翼翼,也不需要你作报告似的长篇大论,只是想要听听你的声音,想听到你亲口告诉他们:“今天,我很平安,也很快乐!”

  天下父母皆牵挂,仅此而已!做为儿女,忙不是借口,那几个倒背如流的数字,孝顺,只在手指跳跃间!不需要组织繁琐的语言,有时只要简单的一句:“天凉了,多加件衣服,爸妈要保重身体!”就已足矣!前几天,在朋友那里学到一句话,出自之口,虽然简洁,却是很美的人生格言,她说:“孝先行,事必成!”相信所有人都懂得他的意义,只是,能做到的,又能有几人?

  百善孝为先!愿天下所有已经成功或是正在努力追求成功的朋友,不要忘了,我们“成事”的根本;更别忘了,在这冷漠的人世间还有最能温暖我们的生命源泉!他们的付出,不是天经地义,而是,值得珍惜!

孝道的心得体会 篇6

  一般人认为,只要对自我的父母克尽奉养,就是孝顺.我不反对这种看法,这是孝顺,只是这个孝顺只限于父母罢.虽然这种孝是最基本的,但已是孝。

  但此刻,这种看法也许会被人否认,因为许多家长都曾对孩子说:你要真的孝顺我,就拿出点成绩来.虽然此刻已不是什么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时代,但知识却是要的,事业也总是要的。许多贫困山区的父母宁可累死饿死也要送自我的孩子上学,如果孩子真的能拿出点成绩来,那也是可谓尽孝。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孝顺的为什么偏偏只有父母呢.不可否认,是父母给我们生命,而且养育我们,也许我们无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我们需要尽孝道.但我们又能报答老师的培育之恩吗?不能.可为什么我们不对老师也尽孝道呢.要明白,是老师给我们知识,给我们潜力,给我们机会,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培养出大批的人才,我们为什么就不对老师尽孝道呢?我们是就应的,我们需要以优秀的成绩来回报老师的努力,我们需要才华来回报老师的培育,同样需要以成就事业来证明自我。

  孝道,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就应扩大范围.也许真的要我们对整个民族尽孝对一切众生尽孝是大点,听起来也觉得十分困难,但是整个民族养育你,你是就应尽孝的;是许多许多的人给你一个爱的世界,所以你也是就应尽孝的;是一切的生灵给你一个美丽的生存空间,所以你也就应尽孝的。

  成就事业方能显出你的价值.尽你自我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我的辉煌,给生你养你的父母,给辛辛苦苦培育你的老师,给养育你的整个民族一个满意的答案,也许这是孝的一种吧!别人给你,你就就应懂得回报别人,中国有句老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父母的尽忠尽责克尽奉养并不是孝的全部。

  成就一番事业,然后在自我的事业上默默地奉献,用自我的成绩与爱心来回报世界上的种种,这也是孝顺吧!

孝道的心得体会 篇7

  春风一过,大家就不约而同地谈论起上坟事。特别是离家不怎么远,会通过电话、互相询问相互约定,要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会凑个星期天,领上家人,带上孩子,去老家上坟。一面拜祖,表示对先辈浓浓纪念,一面也趁机传孝道给子女,要他们不忘祖宗,学会感恩。

  上坟第一个要务,就是叫足家人。除了出了远门确实不能在一两天回来,除了真因老因病而无法坐车或行走,家族里其余人丁,都可以算计在内,也都尽量撺掇起来。以前是挑吉日,一些落后地区也只要男,现在观念转变,不光接受女动员女,还为了扩大队伍方便学生,干脆就利用星期六或星期天。有人更是觉得,这项活动孩子们参与意义更大。缅怀祖宗,传承孝道,晚辈更是主角。于是,满街那花花绿绿纸幡,就专门提供给孩子,要他们自小就用虔诚心以勤勉手纪念祖宗孝敬父老。叫足家人,既能让长眠土里先人们感受到家族后续发展,更让活着人享受一份亲情渊源美好。

  说定了日子计划好了行程,下一个要务就是买东西。先人们在土里,不能吃不能喝,就是説段心思他们也听不见,一切都是活人了活人意愿。街上水果很多,什么新鲜买什么,先人不能吃就看,活人吃,既上档次又解嘴馋。家里拿手什么好吃,尽管露,先人挂名活人填肚子,既尽了孝又显摆了手艺。家大族旺,更好,各显神通互通有无。孩子们干嘛?用心看用心记,学父辈们孝,想祖宗们好。晚辈就应该这样,必须经常记起先人,有感恩之心,有追念之意。尽其能,将上好东西捧给先辈,吃不吃是他们事,我们得这样做,也必须这样做。所以,买东西时候也最好一样样说给孩子,逝去谁谁谁爱吃什么却没吃上,现在我们要买给他,谁谁谁还有着什么样什么样一段故事……记忆就是对祖宗最好纪念。

  来到坟地,摆好献果,就是给先人培土修缮房子。这可是件不能马虎事。别看就个土堆,那可是先人房子,我们亲人就住在里边。多少年了,房子周围杂草丛生,萧条荒芜,甚至还有很多田鼠或者老鼠打洞,刮风下雨地会冻着他们。阴阳一理,我们就必须适时地给修修补补。先从附近地埂上取些相对干净土,背过来添在坟头,然后拿了铁锨开始检查修补洞穴。前后过程,细心而劳苦,需要耐心和爱心方可完成。大人要尽量让孩子直接去做,借机教育引导他们。要设身处地为先人着想,为他人着想。在解决别人困难过程中,提升自己品行。

  放下铁锨,就是守着祖宗拉家常。像往年一样,这时候最多话题就是家族当年。如果人群里有新成员,更不可忘了介绍坟堆主人。无论是那一辈,走了就都成了先人,至于在那个世界里他们还是不是能成亲人,能不能在一起,谁也不知道。很多事都是后人猜测。譬如手头这冥币,烧这大额小额纸钱,是不是真能用真在用,没个准信,从来都没有。统统都是人们按阳世理运用并传承。花钱能使鬼推磨,钱在这边是个好东西,无所不能,相信到了那边也肯定被人所爱。先人们走得早,有些还走得很苦,很多好东西都没得吃没得用。没关系,多给点钱,让他们自己去买。尽孝就要这样,方便先祖,还要尽量弥补遗憾。

  趁着天气暖和,说了话吃了菜喝了酒,还准备了大把大把纸钱,上坟也就快要结束了。这时候,大家就会齐刷刷跪下来,面朝土堆里先祖,一脸虔诚,一脸想念。这可不是一般屈膝,这一跪,一定要跪出诚心,跪出想念。天天都在说孝,瞧瞧它写法,“老”在上“子”在下,“老”在前“子”在后,仔细一琢磨,其实这就是真孝。点燃纸钱,奠上茶酒,看着那纸灰随着青烟寥寥升起,所有人都会想象着先祖们争先恐后抢钱情景。没关系,这是他们事,我们能做,就是给他们下跪,用最虔诚姿势拜谢他们,感念他们。

  要起身了,还必须放一串炮。礼炮礼花鞭炮都可以。横竖是为了向周边牛鬼蛇神厉声告知:这家主人后继有人,可不要慢待了他,更不可欺负了他们!及至离开坟地,最后一个动作便是回头一望。不要小看了这简单一瞥,它至少显示了大家对先人留恋,表达了活着人对逝者无尽想念!

  孝道至此,还真已经淋漓尽致。所有晚辈都将在这朴真而简约纪念里萌受启迪,激越奋发。一场原本只有纪念祖宗普通行为,也一下变成了传承孝道高端讲堂。

孝道的心得体会 篇8

  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可作为人类我们,又是如何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呢?感谢是一种情感,一种品质,一种品德,我最感谢感谢人是我父母。父母是给予我生命人,他们陪伴在我成长路上,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日日夜夜。父母就像一盏明灯,在我迷途时,默默为我指引方向;父母就像是一把伞,在飘雨落雪时节,他们为我撑起一片温情天。儿女就像是父母放出风筝,无论何时,身处何地,都有丝丝牵挂伴引。牵挂着心无时无刻不在祈祷着儿女平安,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全家团圆。可作为儿女我们,又何曾认真牵挂过父母呢?

  父母默默无闻为我们付出,不求任何回报,而我们又何真关心过父母呢?父母倾注了一生心血在我们身上,而我们却不知报答和感恩。笑道父母人们常常提在嘴边,可付诸行动又几个呢?中国古人就十分注重孝,孝不仅显在言行,而更在于行动。古人以百善孝为先,而我们现在现代人,早已融入在这个现代化生活中。随着科技发达,人们文化素质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国家赖以生存思想基础。但我们这些可悲现代人却连这最基本孝道都不知是什么,更不会感恩。人一生要说多少个谢谢,有时甚至是谢一个擦肩而过陌生人,可又有谁跟朝夕相处父母道过一声谢呢?谢他们赐生之恩,谢他们养育之情,谢谢他们对我们关心与爱护,谢他们为我们所作一切。

  有句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今天别人给你一滴水,明天你回馈给别人一眼甘泉;今天你送别人一朵玫瑰,明天人家就会回馈给你整个春天!

  朋友,不要把别人对你关心想成理所当然,要学会感恩,感恩我们父母,感恩所有关心我们人!一个充满着恩情得世界,将有多美妙,处处洋溢着温馨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