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讲班级管理讲座的心得体会9篇
12月30日下午学校帮我们安排了一次心理健康讲座。是关于情绪方面,听了黄xx心理咨询师的《情绪管理与健康》的讲座,感受到人的情绪与现在人的健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黄老师讲课非常生动,也举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和互动的小环节,在欢快的氛围中,我了解到,作为老师的我们同样也是这种心理疾病的发生者。而面对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应付成了关键的问题。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所以要求教师学高身正;社会对老师角色的美善化,对教师赋予了过高的期望值,使得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但长期超负荷地工作,而且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和家庭多方面的压力,经常处于心理应激之中,必然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一定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生命质量。而情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情绪使得疾病增加,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肠胃疾病,癌症等。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需要努力改变这些。总是保持健康的心态。首先要做到心理平衡做到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苦中作乐。其次是合理的膳食,再是适当的运动。还需要戒烟限酒。在工作中,有些人有典型的“癌症性格”,我也自问,我有没有这种性格“看什么都不顺眼,有人时和人过不去,没人时和自己过不去。”
人的健康50%取决于情绪20%取决于睡眠20%取决于运动10%取决于饮食。我想,做到这些我们的健康才不受影响。所以好情绪的培养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要放下心中的包袱,笑对压力,放飞心情。
听了这次讲座,真的觉得,生命是可贵的,但是也相当的脆弱,珍爱自己的生命,凡事都不要太计较,心胸要宽广,对待一些事情需要冷静。就象黄老师讲的那个关于风筝的故事,遇事应当完全了解事实后再作定论,而不是冲动的做出结论。在工作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多述说,这样就不至于得心理疾病。不希望自己早上起来不想上班,而上班的不想回家,成为那种不幸福的人。
总得来说,好情绪创造好未来,让自己不生命,健康的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着去做到的。在今后的工作中,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宽容,而不要做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更加爱护我们的学生,关心自己也关心他人。幸福相信就在我们身边。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实行小组建设学习模式,我认为实际上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与体现学生自主与合作的高效思想。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完善和吸收我校“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课题的相关成果,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无论是在新课学习还是习题课方面,我会努力做到老师讲的少而把绝大多数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去预习、去思考、去讨论并进而完成学习任务。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性的发挥,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而最终把学习学好。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通过小组模式学习,我们的课堂会变活跃,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因为学习任务需要靠自己努力去完成,所以在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能认真阅读教材,根据自己的情况积极展开讨论,学习真正成了学生自己的事情,就克服了很多原来老师“一言堂”时存在的不良现象如打瞌睡、说闲话、跑神儿等。学生的积极参与,其实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与老师在课堂上单纯的讲授知识有本质的不同。
通过小组模式学习,学生们思考问题就能深入了,理解问题也就透彻了。在老师不用讲解的情况下,学生能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和答案,说明学生做到了能独立解决问题,这是我们教学希望达到的结果,
通过学生自己努力获得的结论和解决的问题,他们当然会记忆深刻、理解到位,对知识的掌握就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而传统的“一言堂”教学学生参与学习少,甚至不参与,思维深度不够,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小组模式学习,学生们发言就会随之积极,语言表达能力也随之提高了。 经过上一阶段的锻炼,学生发言的水平明显发生了变化。首先,能积极发言的人增多了,更多学生敢于上台给大家讲题了。其次,学生发言的声音洪亮了,语言表达清晰了,逻辑思维也显得更清楚了。最后,对于单科程度比较好的学生更是跃跃欲试,在小组内也发挥了很重要的带头作用。通过小组模式学习,通过学生的自学和讨论,绝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虽然在课堂上把大量的时间交给了学生,老师讲的东西少了,但从学生反馈的结果看,这种学习的方式对学生来说是行之有效的,学生们自己乐于接受,学习的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从老师方面来看,在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需要自己再去讲授的东西也的确变得很少了。 由此看来 ,小组自主、合作与探究是高效课堂改革的方向。通过小组合作,小组成员间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日常各种常规要求,这是符合学生学习发展规律的,当然也应该是行之有效的。把小组的管理当成班级工作的重点和核心任务来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方面相互协作而提高,而且在学习之外的各个方面也能通过相互竞争而不断完善。所以,我将努力将小组学习一如既往下去,不断完善。
历时三天的成都培训,收获颇多,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大春题为《班级管理中的言语沟通艺术》的讲座,讲座分别从“班级管理中的表达艺术”和“班级管理中的倾听艺术”这两方面入手,结合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管理案例,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机智诙谐的四川话,对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提出了“让人接纳”“接近别人的表达十招式”两种积极表达的策略和“积极外表”“同理之心”两种用心倾听的策略,让人受益匪浅。
刘院长的讲座让我们明确了班级管理的启示是:少用消极性、破坏性言语,多用积极性、建设性言语让人接纳,改变成长。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
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能感染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是因为他们高超的语言表达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
除了能够用积极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还要还要学会倾听策略,不仅要有积极地外表,还要抱有同理之心。作为老师,不能居高临下,而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与学生如朋友般交谈,推心置腹,认真聆听,耐心解答。教师还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理性的处理班级管理中的各种情况。
刘院长的讲座,事例贴近班级管理的实际,可操作性强,对教育第一线的班主任来说,可谓雪中送炭,让我们汲取了课堂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促进了管理班级和课堂教学水平的发展,对我们正视自己、扎根课堂、潜心从教都有着启发意义,也必将对我们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积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在江门市20xx年中小学新教师试用期培训班上,没想到一句“我最骄傲的不是特级教师或所谓名师的称号,而是每次学生评价时给我的肯定”这样的话,拉开了杨青兰老师《班级管理的智慧》讲座的序幕。
一个人一辈子的头衔可以有很多,但是再多金光闪闪的头衔,也比不过她内心所在意的人对她的评价。显然,对于杨老师而言,学生的评价和认可是她最为看重的。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很多时候,我觉得一个好的老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品质就是对学生的全心全意和无怨无悔。这一闪耀的特质,我在杨老师的身上看得真切: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杨老师和我们分享了自己的诗与远方——从教三十多年来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还给大家展示了好几个她和不同类型的学生相处的案例,其中妙趣横生、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极品少爷的成功转型”那个案例。这个“极品少爷”人长得又帅却心思不在学习上,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个放浪不羁、处处留情的楚留香,这样一个喜欢沾花惹草的高富帅,在经历了“兰姐”(学生对杨青兰老师的爱称)春风化雨的“降龙十八掌”之后拜倒在“兰姐”的石榴裙下,收敛自己的脾性,顺利地度过了自己的高中三年,还考到了较为理想的学校。这位“极品少年”在毕业后还常常感念师恩,与杨老师保持着联系,时常不忘对自己的“兰姐”嘘寒问暖,能够让班级里如此顽劣的浪子回头,足见杨老师平时和学生相处时的全心全意,尽心尽力!
杨老师的讲座深度与幽默并存,新老师们的听讲氛围非常活跃,掌声笑声不断,她常常会在不经意间调侃自己:老师和学生的相处容易存在很多矛盾和摩擦,她将这样的摩擦的状况戏谑为“青春期遇到更年期就会比较容易走火。”大家一时间心领神会,哄堂大笑起来。我想,恰恰是杨老师这种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很低,幽默又不失风度、深度的风格,才会让学生们对她爱得“如痴如醉”吧。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在分享了自己和学生们温馨快乐的师生相处回忆后,杨老师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拆开那个温情脉脉的面纱,我们是在冰上走。”近些年,出现了许许多多关于学生和老师的负面新闻,如学生为老师撑伞后,该教师被炒鱿鱼,教师在教室被学生拿刀捅死,教师罚站学生几分钟被拉近派出所关禁闭7小时,不给吃不给喝……不知从何时起,教师开始异化成了一个“高危职业”,那个看起来平静如水的三尺讲台的背后迎接我们的可能是难以预料的口诛笔伐、刀光剑影。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永远比想象中的遥远更远,但是却也并非遥不可及。就像杨老师说的:“教育,总是在撕裂中前行。一边是应试教育的成功,一边是素质教育的向往。一边是马云,一边是星云;一边是上流,一边是逐流;一边是庭院,一边是田园。”诗与远方的背后,是无数的辛酸与苦累的集合,但是因为内心的热爱,那份炙热而无悔的执著与坚持让杨老师三十多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了自己的岗位上,和自己的学生朝夕相处,鱼水情深。
杨老师提到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一句话:“一个不成熟的理想主义者会为理想悲壮的死去,而一个成熟的理想主义者会为理想苟且地活着。”确实如此,“看清楚这个世界,并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但可能让你在看清楚这个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后,把自己变得比较好。”作为一名新教师,更加要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像杨老师一样,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高擎智慧的火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师生互进,共同成长,变成两情相悦的样子!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高晓松曾经在一档综艺节目上评价过在舞台上的分享各自经历的人们,他觉得这些分享的人们分为三种人,第一种人是平庸的表达者,第二种是露出破绽的忘我者,第三种人是穿越忘我的森林与火海,最终看见自己的人。
其实教师这个行业也是这样的,有些笨拙且不全情投入自己工作的教师,只能成为平庸的表达者,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但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而第二种是露出破绽的忘我者,这种人就像是前面提到的河北省的闫斌老师,忘我工作,全身心贡献给了教育事业,甚至连自己的家人都顾不上;而第三种看见自己的人,则是在忘我工作后,重新审视自己,看到自己。我觉得杨老师便属于第三种人。
在讲座中,杨老师还讲过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批评是为了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老师心目中的样子。”也许这样的一种经验不是杨老师一开始从教便领悟到的,但是却是她多年来的心得,而恰恰是这种让学生不断看见自己的教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让每位学生和他们的喜爱、敬爱的“兰姐”相处过后活成他们自己最喜欢的样子。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是花开四季的真心和热心,是诲人不倦的耐心和爱心,是日以继夜的奋斗和坚持,从杨老师对自己教学生涯的回顾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她对自己事业的笃定和享受,那是一种宠辱不惊,无怨无悔的真情。
今年是我正式入行的第一年,越是和名师和真知靠近,越是让我不甘于只当一个平庸的表达者。我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在一次次的学习中不忘前辈的教诲,领悟教育的真谛。杨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每一种星都有它的亮度与特征,每个教师都有他的个性与追求”我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有个人特色的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教师!
历时三天的xx培训,收获颇多,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xx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大春题为《班级管理中的言语沟通艺术》的讲座,讲座分别从“班级管理中的表达艺术”和“班级管理中的倾听艺术”这两方面入手,结合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管理案例,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机智诙谐的四川话,对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提出了“让人接纳”“接近别人的表达十招式”两种积极表达的策略和“积极外表”“同理之心”两种用心倾听的策略,让人受益匪浅。
刘院长的讲座让我们明确了班级管理的启示是:少用消极性、破坏性言语,多用积极性、建设性言语让人接纳,改变成长。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
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能感染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是因为他们高超的语言表达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
除了能够用积极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还要还要学会倾听策略,不仅要有积极地外表,还要抱有同理之心。作为老师,不能居高临下,而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与学生如朋友般交谈,推心置腹,认真聆听,耐心解答。教师还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理性的处理班级管理中的各种情况。
刘院长的讲座,事例贴近班级管理的实际,可操作性强,对教育第一线的班主任来说,可谓雪中送炭,让我们汲取了课堂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促进了管理班级和课堂教学水平的发展,对我们正视自己、扎根课堂、潜心从教都有着启发意义,也必将对我们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积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从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中领悟到:与新班级学生的初次接触,送给学生最好的见面礼,莫过于恰如其分的“自我介绍”,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实践告诉我们:新生同老师第一次见面,总是处处留意老师的一举一动,观察老师的仪表,注视老师的教态,揣摩老师的性格脾气,有的学生还悄悄地相互传递了解老师的相关秘密“情报”。
我认为与其让学生暗地观察猜测,不如向学生作全面的自我介绍。班主任自我介绍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比如:姓名、年龄、成长过程、性格脾气、兴趣爱好、人生座右铭、读书方法与取得成绩、毕业学校、个人优缺点、班级管理经验、教学年限与特点、教学态度与成绩、教学科研、自我保健等。
经自我介绍后,让新生知道班主任的大概情况,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老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便于日后师生尽快地相互配合,取得好成绩。
笔者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首先做的是姓名介绍,我把“耿玉枫”三个字写在黑板上,说“耿”是“耿直”的“耿”,我的姓,就代表了我的性格,大家以后可以见证。“玉枫”二字就是表白了我的心际,做人要像“玉”一样洁白无瑕。
我的父亲是一位读过私塾教书先生,父亲给我起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要我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胸怀要像天一样大,长大后要我做大事,让天下老百姓过平安的日子。
学生听了这话感到很新鲜也感到老师很随和,接着我又说了这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今天该怎样,家长和我都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学好真本领,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学生们听了感到亲切,于是很自然地点点头,流露出自信的神情。
接着,笔者还把自己小时候读书情况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讲了一个难以忘却又使人深思的小故事:
上小学第一学期的一天算术课上,当老师讲到12—9=?多少时,老师在黑板上排竖式后解释:“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如果被减数的个位数小于减数的个位数时,可向十位数借……”
听到这儿,我就举起了小手问老师:“假如被减数的十位数不肯借给个位数时,那怎么减?”我讲到这时学生大笑了起来。
“同学们,你们不要笑,我当时提这个问题还被老师打过三记手心啊!
同学们,我今天再讲这个小故事的目的在于让你们在学习上要善于开动脑筋,多问个为什么,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要独立思考,要提高学习质量。”同学们再次点了点头。
于是,我们就开始了隆重的“开学第一课”,其效果,那真是可想而知啊!
一句话,班主任的自我介绍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子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有利于师生的合作,有利于班级工作。
新老班主任同志们,你们有同感吗?
历时三天的成都培训,收获颇多,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大春题为《班级管理中的言语沟通艺术》的讲座,讲座分别从“班级管理中的表达艺术”和“班级管理中的倾听艺术”这两方面入手,结合丰富生动的课堂教学管理案例,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机智诙谐的四川话,对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提出了“让人接纳”“接近别人的表达十招式”两种积极表达的策略和“积极外表”“同理之心”两种用心倾听的策略,让人受益匪浅。
刘院长的讲座让我们明确了班级管理的启示是:少用消极性、破坏性言语,多用积极性、建设性言语让人接纳,改变成长。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
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能感染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是因为他们高超的语言表达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
除了能够用积极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还要还要学会倾听策略,不仅要有积极地外表,还要抱有同理之心。作为老师,不能居高临下,而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与学生如朋友般交谈,推心置腹,认真聆听,耐心解答。教师还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理性的处理班级管理中的各种情况。
刘院长的讲座,事例贴近班级管理的实际,可操作性强,对教育第一线的班主任来说,可谓雪中送炭,让我们汲取了课堂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促进了管理班级和课堂教学水平的发展,对我们正视自己、扎根课堂、潜心从教都有着启发意义,也必将对我们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积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在xx市20xx年中小学新教师试用期培训班上,没想到一句“我最骄傲的不是特级教师或所谓名师的称号,而是每次学生评价时给我的肯定”这样的话,拉开了杨青兰老师《班级管理的智慧》讲座的序幕。
一个人一辈子的头衔可以有很多,但是再多金光闪闪的头衔,也比不过她内心所在意的人对她的评价。显然,对于杨老师而言,学生的评价和认可是她最为看重的。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很多时候,我觉得一个好的老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品质就是对学生的全心全意和无怨无悔。这一闪耀的特质,我在杨老师的身上看得真切: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杨老师和我们分享了自己的诗与远方——从教三十多年来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还给大家展示了好几个她和不同类型的学生相处的案例,其中妙趣横生、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极品少爷的成功转型”那个案例。这个“极品少爷”人长得又帅却心思不在学习上,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个放浪不羁、处处留情的楚留香,这样一个喜欢沾花惹草的高富帅,在经历了“兰姐”(学生对杨青兰老师的爱称)春风化雨的“降龙十八掌”之后拜倒在“兰姐”的石榴裙下,收敛自己的脾性,顺利地度过了自己的高中三年,还考到了较为理想的学校。这位“极品少年”在毕业后还常常感念师恩,与杨老师保持着联系,时常不忘对自己的“兰姐”嘘寒问暖,能够让班级里如此顽劣的浪子回头,足见杨老师平时和学生相处时的全心全意,尽心尽力!
杨老师的讲座深度与幽默并存,新老师们的听讲氛围非常活跃,掌声笑声不断,她常常会在不经意间调侃自己:老师和学生的相处容易存在很多矛盾和摩擦,她将这样的`摩擦的状况戏谑为“青春期遇到更年期就会比较容易走火。”大家一时间心领神会,哄堂大笑起来。
我想,恰恰是杨老师这种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很低,幽默又不失风度、深度的风格,才会让学生们对她爱得“如痴如醉”吧。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在分享了自己和学生们温馨快乐的师生相处回忆后,杨老师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拆开那个温情脉脉的面纱,我们是在冰上走。”近些年,出现了许许多多关于学生和老师的负面新闻,如学生为老师撑伞后,该教师被炒鱿鱼,教师在教室被学生拿刀捅死,教师罚站学生几分钟被拉近派出所关禁闭7小时,不给吃不给喝……不知从何时起,教师开始异化成了一个“高危职业”,那个看起来平静如水的三尺讲台的背后迎接我们的可能是难以预料的口诛笔伐、刀光剑影。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永远比想象中的遥远更远,但是却也并非遥不可及。就像杨老师说的:“教育,总是在撕裂中前行。一边是应试教育的成功,一边是素质教育的向往。一边是马云,一边是星云;一边是上流,一边是逐流;一边是庭院,一边是田园。”诗与远方的背后,是无数的辛酸与苦累的集合,但是因为内心的热爱,那份炙热而无悔的执著与坚持让杨老师三十多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了自己的岗位上,和自己的学生朝夕相处,鱼水情深。
杨老师提到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一句话:“一个不成熟的理想主义者会为理想悲壮的死去,而一个成熟的理想主义者会为理想苟且地活着。”确实如此,“看清楚这个世界,并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但可能让你在看清楚这个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后,把自己变得比较好。”作为一名新教师,更加要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像杨老师一样,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高擎智慧的火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师生互进,共同成长,变成两情相悦的样子!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高晓松曾经在一档综艺节目上评价过在舞台上的分享各自经历的人们,他觉得这些分享的人们分为三种人,第一种人是平庸的表达者,第二种是露出破绽的忘我者,第三种人是穿越忘我的森林与火海,最终看见自己的人。
其实教师这个行业也是这样的,有些笨拙且不全情投入自己工作的教师,只能成为平庸的表达者,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但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而第二种是露出破绽的忘我者,这种人就像是前面提到的河北省的闫斌老师,忘我工作,全身心贡献给了教育事业,甚至连自己的家人都顾不上;而第三种看见自己的人,则是在忘我工作后,重新审视自己,看到自己。我觉得杨老师便属于第三种人。
在讲座中,杨老师还讲过一句话让我深有感触:“批评是为了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老师心目中的样子。”也许这样的一种经验不是杨老师一开始从教便领悟到的,但是却是她多年来的心得,而恰恰是这种让学生不断看见自己的教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让每位学生和他们的喜爱、敬爱的“兰姐”相处过后活成他们自己最喜欢的样子。
教育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是花开四季的真心和热心,是诲人不倦的耐心和爱心,是日以继夜的奋斗和坚持,从杨老师对自己教学生涯的回顾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她对自己事业的笃定和享受,那是一种宠辱不惊,无怨无悔的真情。
今年是我正式入行的第一年,越是和名师和真知靠近,越是让我不甘于只当一个平庸的表达者。我希望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在一次次的学习中不忘前辈的教诲,领悟教育的真谛。杨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每一种星都有它的亮度与特征,每个教师都有他的个性与追求”我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有个人特色的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教师!
很荣幸能有机会去龙岗电大参加班主任培训,因为这次班主任培训为我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我珍惜这有限的时间、宝贵的机会。在这短短的半天学习期间内,听了龙岗区民办研修室董培仁老师的精彩讲座,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幸福和责任”是董老师讲座的主题,他通过自己的班主任经验向我们展示了怎样去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犀利的语言感人至深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了我极大的启发:
一、,必须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学生的身心健康高于一切”的高度责任感。
从他的讲座中,时时刻刻流露出对学生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他对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对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细心观察……就连董老师在班会课的选材上,基本上都是来源于学生学校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将典型的,有一定影响力的事情以班会课为载体,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其实我也一直有这样的想法,想使班会课发挥最大的作用,而不是简单的说教。在我代班主任期间我这样做了几次,效果不错。可以说我和一班同学的融洽关系基本上是通过这样的形式取得的。可是我也觉得有些力不从心,经过反省后,我认为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长期的浸润,何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何来纵横捭阖,驾轻就熟。接下来我要做的是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及班主任教育艺术。
二、想让学生团结和凝聚在班主任周围,那么就要学生从各方面都要信服班主任。
这是人格魅力。魅力来源于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有效的教育方法。董老师的惯用的方法是用幽默解决问题。他的幽默几乎让所有的在场的老师笑得前仰后合,同时从内心佩服他的教育方法: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让对方觉得容易接受,同时也教会了对方要享受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他的幽默内容来源于日常的积累,源于网络等各个渠道。当时我就想,这不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方法吗?我要积累了。
三、班级的大型活动评奖的活动
从老师的角度,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导和专业般的引领。其中的一些技巧就看我们班主任老师的领悟能力了。看到“班级的大型活动”这几个字,我就头疼,不是我不愿意而是我自己在这一方面是外行,看来我不能选择逃避,我得马上去学习,补上这一课了。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对“班主任”这三个字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与感悟。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调整工作方法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更值得学校和家长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