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心得体会 > 正文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合集10篇)

2023-08-29 20:32:07心得体会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合集10篇)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1

  转眼在手术室为期一个月的进修学习已经结束了。首先非常感谢院领导能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有幸能够在总部学习。其次要感谢总部的老师,她们对我毫无保留的传授知识和经验。虽然此次学习的时间短暂而紧迫但是我的收获非常大。通过这将近一个月的理论学习和规范化的手术室的实践,我了解了很多最新最前沿的`护理管理理念和护理操作知识,见证了总部之所以走在发展前列的所在。

  眼科手术室是眼科医院的重要科室,因此对手术室的医护人员的要求非常高,眼科手术室的感染控制与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次学习中,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包括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手术室的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手术室的设备管理和紧急预案;各项眼科手术的手术原理和流程;各项手术的常用器械和手术器械的清洗和保养;手术间流层的管理;院感手卫生的`清洁管理以及常用眼科仪器的使用,如显微镜,裂隙灯等。

  作为一名眼科手术室的护士,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工作职责和流程,相关的眼科基础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并且由于眼内感染的发生非常严重,因此所有的操作都是精益求精,非常的规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流程;认真做好器械等无菌物品的包装,消毒和灭菌;做好术前宣教和协助医生完成手术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以及护送术后病人回病房。眼科的手术包括斜视,眼外伤,眼整形,青光眼,白内障和玻切等,不同的手术会有不同的手术器械和不同的仪器,仪器的学习很重要。由于眼科手术的器械是显微器械,都是非常精致和贵重的,因此器械护士一定要认真做好器械的清洗和保养。

  在学习过程中,有幸遇上总部对新护士的培训,其中对院感作了很多学习。手术室环境的管理,层流手术室,利用空调净化系统过滤来控制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使室内空气达到一定的清洁度以及层流手术间的生物培养和标本的采样方法。手术间划分为内眼,外眼和感染手术间。感染手术间在最外面,靠近污物通道以便消毒和隔离。接台手术应先做无菌再做感染手术,做好手卫生,严格无菌操作。

  在如此紧张的学习中,仍然安排出了一个礼拜的时间专门学习准分子激光手术,这是一项很有特色的手术和科室,称为视光部。视光部的手术室和眼科手术室是大致相同的,但是它多一些专用的设施和物品而少一些不必要的眼科手术室常用的器械和物品。初查的方法和流程和我之前学习的基本都是相同的,除了这边多一些更先进的仪器。虽然如此,但还是学到了很多这边手术室很多很先进很方便的护理技术。

  学习的生活总是飞快的,在这将近一个月中我学习到了很多实践知识,使我之前对很多事情的了解不再只局限于理论,让我的实际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后要向总部的主任和老师表达真挚的感谢,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学习的关心和培养,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能继续努力,谢谢大家!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2

  中医临床学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如何把自己所学的理 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很好的掌握,是每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学生 期盼达到的。但是学生进入临床后发现临床学习与理论学习有很大的

  差别,一时很难掌握,总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匆忙忙但收获甚微的感觉。跟师学习这么多天,下面结合我的学习经验谈谈在临床中如何跟师。

  一、要注意培养动手能力。

  中医的动手能力,即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锻炼。中医的四诊绝对不是简单地一照、一查,就可以

  取代的“高级技术”。必须把过去的知识,与当下的病症结合起来;与患者即时、

  随机地进行交流才能获得。同时,能够被准确表达,记载于书本上的“明知识”只是一小部分,人类更多的知识,是那些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东西。俗语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通过跟师学习,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才会掌握中医的精髓。在望诊上尤其重视望舌,临床实践证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而又鲜明,它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情的浅深、预后的好坏,都能较为客观地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成为医生诊病的重要依据。若见淡白舌,多是气血两虚或者阳虚

  ;若见红舌,多是热证。若见紫舌多是血行不畅。临床需仔细观察,以便获取准确信息。再如“治小儿外感热病,看舌之后必察咽喉”,咽喉为“至阴之地”,对于鉴别寒热虚实有重要意义,如咽喉红肿,为有实火;红而干,为阴虚;不红不肿,为阳虚;咽喉剧痛而不红不肿,为真寒假热,咽喉红肿疼痛却全身表现为寒证,则为真热假寒等等。问诊应讲究技巧,跟师学习就要学会老师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初上临床时往往按西医询问病史的方法求全求细,可是问过之后头脑中却一片茫然,后来不断地模仿老师问诊才有所体会。中医问诊有主有次,有取有舍,全凭医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功底。问诊主要是确诊某病某证或排除某病某证。至于脉诊,首先要掌握脉象特征。如浮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表浅,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如水漂木。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沉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较深,轻取不应,重按使得,如石沉水底。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里。掌握了脉象特征之后再在临床中细细体会,最好在切脉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先从浮、沉、迟、数、弦、细、洪脉等几种常见的、简单的脉象入手。其次要经常体会。学习切脉好比打球,强调“手感”,必须持之以恒,经常有意识地训练,久而久之,必有所悟。我第一次跟着老师上门诊时,老师指着一位高血压的老人要我诊脉,看是什么脉象,书本上的二十几种病理脉象的脉象特征我都能脱口而出,《濒湖脉学》我也熟读过,可是一旦上临床就“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怯怯地说“脉好硬,像绷紧的绳子一样”,老师笑着说“像绷紧的绳子不就是弦紧脉吗?”我才恍然大悟,弦脉不就是“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吗?从此以后对于弦脉就不陌生了,而且体会到见到中老年人弦脉,特别是左关脉弦劲有力,直上寸口,多半是肝阳上亢,甚至肝风欲动的前兆,必须大剂量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之品方可防患于未然。

  二、要做好病案记录。

  每天跟师出门诊都做好病案记录,记录的原则是能详则详,包括舌脉,以备以后查阅。一些常见病可以简单记录,对于疑难病、罕见病则要详细记录,包括老师药物用法都要详细记录。

  认真做好病案记录是收集原始资料最好的途径,每当我临床遇到棘手的疾病时,总把以前记录的病案重温几遍,往往茅塞顿开,找到一些好的解决办法。

  三、要勤于思考。

  跟师门诊要用心去问病史,用心切脉,用心记录及思考老师的处方。我在四诊之后考虑这个病是什么证型,该用什么主方,怎样加减。然后看和老师的辨证思路是否一致,选方用药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知道自己的辨证思维和老师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则要考虑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甚至请老师指点迷津,我的思路错在哪里,我的哪些药用得欠妥,哪些药用得得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用等等。有时候老师特殊的用方用药,或者特殊剂量则更要仔细揣摩。

  四、要学会与患者相处,

  视患者如亲人,体贴患者,这样患者才会更好的配合你,让你做检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最后,要“用心读书,用心看病,用心总结,用心做人”。这些读书、临证、做人的经验是我们在课堂以及书本上很难学到的。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3

  “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孙思邈

  这段时间,我读了一些书,《千古中医故事之孙思邈》就是其中的一本。这是一本通过故事让读者来认识人物,通过人物来了解中华医药文化的精髓的书籍。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把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了,他在其所著的《大医精诚》一书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这阐述的就是医者仁心,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更触动了我的思考:作为一名医生,何为敬业?敬,即为仁!

  这让我想起了那许许多多日夜奋战在医院的医生们,他们为了患者的健康,日夜操劳,几乎睡不了一个安稳觉,他们的心是全部奉献给患者的了——为了生命!他们放弃了休息,转而加班加点,时刻把患者放在心上。深夜的无影灯下,是已做了十几个小时手术的他们还在小心翼翼为重病患者缝好最后一根针;平日的病房里面,是他们对患者亲切关怀的声音与熟悉的身影。他们为抢救生命付出了自己的一片心血,为了医学奋不顾身投身于医疗事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医者仁心”的敬业精神。

  有很多这样的医生,他们怀着拯救患者,消除病痛的信念,同千千万万的疾病做着坚强的斗争,用勇敢与热诚书写着一页又一页人间生命的礼赞。例如为老百姓健康平安而坚守了半个世纪的乡村医生杨树全,每天过吊桥,行山路,惠济百姓,成了父老乡亲的“健康守护神”;无名大夫从救护车上跪着按压患者心脏直至急救室,最终创造生命奇迹;医生吴登云为了抢救患者,毅然从身上取下十三块皮肤……他们是生命的使者,是上帝向世间伸出的.手。

  医生要敬业,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医生,用知识,用头脑,用心灵,去与病痛决战,去破解那复杂的疾病密码,去拯救更多徘徊在死亡边缘上的患者。我们感谢医生,我们同时也应该信任医生。他们把最好的时光都献给了伟大的医学事业,给无数的患者以新生,让希望的火炬不断传递。

  “人生就如同一条漫长的道路。一个个障碍就如同一道道高墙。翻过一道后,又有一道更高的墙等着我们努力去攀越。短暂的一生中,又能爬过几道墙呢?”那障碍就是各种各样的疾病,帮助我们翻越一道道高墙的正是这些有着人间大爱的医生,他们是人类最伟大,最强大的武器,也是人类之魂的书写者。

  此时此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或是荒瘠的沙漠,或是热带的雨林,甚至是某个战乱地区的难民营里,也许正有无数的生命游走在死亡边缘。而医生也正在他们身边,怀着医者仁心的敬业精神,用医学这把永不锈蚀的手术刀,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4

  XX医院为进一步发挥中医师承教育的学术主导作用,传承他们的学术经验,培养造就中青年中医药人才,医院于20xx年10月全面总结了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20xx年所取得的成效,系统地指导继承人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或技术专长,更好的完成学习心得、临床体会和经验整理等相关师承教育工作,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师承教育基本情况。医院共有4名指导老师,其中市级1名,县级2名,乡级1名;继承人10名,本院7名,外院3名。

  二、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指导老师发表国家级论文2篇,学生单独发表国家级论文1篇,学生跟师合作发表论文1篇,师徒合作科研立项1项。

  三、监督考核

  一年来,我院师承工作通过跟师带教、临床实践、定期讲课、典型医案讲评、示范诊疗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师承活动,特别是在指导老师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技的指导熏陶下,继承人的中医理论及临床诊疗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据统计,继承人收集整理讲义21篇;月记102篇;读书笔记26余万字;跟师学习 天;独立实践3054天。医院师承教育考核小组对照每位跟师人员协议书任务内容的考核指标认真查阅资料,考核结果10名继承人均按要求完成了本阶段学习内容,通过合格率100%。

  四、经验及体会

  以上初步成绩的取得,归纳为四点体会,一是制订行之有效的师承管理目标和规章制度;二是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中医馆,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师承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三是搭建了中医学习的良好氛围,为继承人提供高水平的学习研究条件;四是注重师承工作的过程管理,强化质量监控。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5

  通过一年的跟师学习,我方明白老师陈明副主任医师默默地为我铺垫了一条开悟中医之路,当时自已并未明白,只是在刻苦钻研中医学。跟师学习患者比较多,常常白天跟老师看病,晚上自己钻研,坐公交车回到家已是九点多钟,看着满街的夜灯闪烁,川流不息的车辆,匆匆行走的路人,想着家中焦急等着吃饭的爱人,心中不免感叹,但一想到这一天跟师学习中我又明白了一个中医的道理,见识了一个新的疾病,加深了以前浅薄的看法,纠正了过去错误的认识,心中的欢喜及对老师的由衷感谢无以言表。

  如今3年的跟师学习结束,自始至终,我认为跟师学习并不在于老师一字一句的教,而是在无形中潜移默化中徒弟感受老师的思维和智慧的火花,思之又思再思,三思之后仍无法明白,我找其他同事探讨,仍无答案,找一合适机会请教于老师,此时老师字字是真言,无数次跟师学习中是病人的.询问,老师的回答使我顿悟,回答病人的问题时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而非专业术语,病人明白了道理同时也学到了一些保健治病的常识,这一点使我受益终生。下面我把自己3年来跟师学医积累的心得体会。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6

  我是一名中医大二在校生,一直以来我对中医都有浓厚的爱好,尤其是学了两年的专业课程,特殊想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医看病的全过程。

  机会最终来了,经姑姑引荐,趁暑假假期,我怀揣着好奇心从xx来到xxxxx老师的诊所学习。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抱着很大的勇气与决心来到这里。在我的脑海里,跟诊老师一般是铁面无情,严肃冷漠的角色。恰恰相反,x老师是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的人,师母和爷爷奶奶都把我像家人一样看待。在这里我就像是个孩子,有家的味道。虽然读了两年基础理论知识,但对于老师有时候讲的也是云里雾里,方剂学的300多首方子在学校背的累死要活觉得已经很了不起。而老师随便讲出一个没听过的方子,瞬间懵了,才觉得自己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来了个病人如何望闻问切和辩证思路,理法方药等等,老师还是热情毫无保留的教我,渐渐地才觉得理论与临床假如不结合,永恒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应用,才默默感激不枉此行。

  老师经常讲辨证论治,切不可以对症下药,而证才是指导遣方用药的根本,所谓“有其证,用其方。”原来抓药也是一门学问,首先得会识别称杆,其次如何拿称,药物称重,和分量,讲究高效无误。在其过程中,我还可以亲眼熟悉中药,这和教科书上照片还是有所区别,更加深刻的`领悟中药的魅力,使我感受良多。

  老师讲了许多他行医20多年的亲身经历告诉我,趁还年轻多读经典和背诵方子,为以后临床打下坚厚基础。

  中医讲究灵便变通,每病人的特点不一样,因此尽管同一种病,也要因人而异,辨证施治。老师常说:“中医是治病的人,而不是治人的病”。这就是中医和西医的差别,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以人为本,最终达到阴平阳秘。在我看来,中医既奥秘,又科学。

  中医这条路要想走好,还得下苦功夫,任重而道远,坚持到底,走好以后的每一步,以后一定把中医理论知识学扎实,一步一个脚印,永恒保持一颗谦虚好学的心,努力做一个真正能帮患者解决痛苦的好中医。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7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了解,我对中医养生有了实质性的认识,"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我们养生,也要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通过不同的调养护理方法,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俗话说,求医不如求己,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对中医养生学习,并在生活上努力实行,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中医四季养生,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天人合一"的理念,说明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规律及人的一些生理、病理现象,并揭示出人类应当如何在阴阳不停变换的四季中,恰当地调养自己的身体的阴阳,以顺应四季变化,达到阴阳平衡、气血畅通、健康长寿的目的。比如我们冬季可以用一些温热的食物或药物来补养脾肾的阳气,秋季气候干燥则要多吃一些滋阴清热的食物以补充身体的津液;春夏季节又有不同,这就是四季养生的大意,也是做好四季养生所必备的中医养生知识。

  中医养生是一个大学问,并且通过最近对中医养生的学习,我也总结了不少自己体会到的中医养生之道,得出了一些养生的方法。首先,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也就是养精神,调情志,故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人的情志及精神活动需要脏腑之气的支持才能完成,所以反过来说,调养精神,调节情志,也可养护脏腑之气,所以保持健康的情志是养生防病的重要保障。其次,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的本能,谁还不会吃吗?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真的没有学会科学地吃,所以才会吃出那么多的疾病。现代营养学 提出要保持健康就需饮食多样,营养平衡。第三,大自然是人类的守护者,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所以养生就必须顺应自然。如果不顺从这种规律,大自然和人就都会遭受灾害;顺从它,自然就和谐,人就不会生病,这样做的话,就是得到了"道",即养生的本质。

  同时,"人的睡眠实际就是一种归根,一种复命,即恢复生命的活力,是人体阳气得到收藏、得以蓄养的过程,没有复命,生命就难以延续。"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尤其在炎热的夏季调整好睡眠,是保持健康、延缓衰老的重要保证。

  此外,中医养生中提倡多做锻炼,多做户外运动,多与人交往,多想积极开朗的事,这样心情才能畅达;而"养静"就是要心情平静,不急不躁,通过自我调理或户外运动等方式把心中之抑郁燥热散发出来,正所谓心静自然凉,心宁而神安,从而达到养生的最终目的。在向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适当正确的坚持对气功的练习对中医养生养生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气功的锻炼可以对人体的强化锻炼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故我认为在我们加强对中医养生的学习和了解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气功的学习和锻炼。气功在保健方面有独特的功效,他是通过主动的内向性运用意识活动的锻炼,改造、完美、提高人体的生命功能,把自然的本能变为自觉智能的实践。且与体育锻炼相比,气功更强调人的心理状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中医养生是一个漫长的阶段,此期间需要我们的努力坚持,并且在生活,处事,心态等方面时时保持好的习惯。比如,在膳食营养方面,我们不应该不注意国情,盲目崇洋媚外,太过沉溺于肯德基,麦当劳等一些垃圾食品,应该多食一些我们先人总结下来的有利于我们养生的绿色食品,那对我们进行中医养生起到一定的食疗作用,有利于我们的身体护理和保健,进而对健康长寿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通过学习中医养生,我发觉了自己在过去的许多不好的生活养生习惯,那些有利于身体健康和保健的恶习,但在今后的生活,我学以自己所学的中医养生知识,促进,监督自己改正,从而达到中医养生的目的,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使自己更健康长寿。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8

  不知不觉已经在附一实习结束,这也是我在大学四年来,第一次真正的上临床,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离开了枯糙的书本,面对着的是活生生的病人,而我也充当了一回冒牌的实习医生。 在我们下科之前经过简单的培训,可是这些培训对于我们从来都没有接触过临床工作的我们,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适应和学习很多东西。我把在中医内科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1、继承创新文明务实。

  校训短短的八个字,就是出入校门前永远的记忆,所需继承的太多太多,前辈们的精神,乃重中之重,而后才是思维方式,最后才是药房等等,创新,思维方式与药剂的创新,文明,谦而有理,务实,踏踏实实,无论做哪一行,哪一业,做好脚下,我觉得这八个字不光是运用在学习医学,在各行各业中,都应该有这种精神,前辈们一步步辛勤的走下的路,我们应该走的更加辉煌。如此一来,这大学,也算得上并未白上了。

  2、医人医心。

  现如今太多病从心起,我们只能医人的躯壳,医人心,却是另一项浩瀚渺茫的工程,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不断的在思考这一问题,如何医人心?以佛心观人,人人为佛,以魔心观人,人人为魔,花开生两面,佛魔一念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最终的答案,是以自性悟本真。自己要做一个榜样,不是时代,历史的榜样,而是自己的榜样,做好自己,自然会有人来拜访你,你由着他拜访,给他提点,解惑,自然能够医人心结,路还很长,无论是否从医,应有一颗医者之心。

  3、目标。

  在医院实习的同学很多,有很多同学都有考研的打算,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好好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对于我来说,是把实习放在首位的,毕竟只有那么一次,时间是那么的珍贵,岂能浪费,正因为这样我下定决心一定在实习期间好好锻炼自己,无论自己今后是否从医,都要在学习的道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应对日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在实习期间订个目标很重要,没有目标,我们就没有进取的方向,而我的目标是:在实习过程中培养自己临床思维、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掌握各项临床操作技术、掌握各项急诊的处理,能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些杂病。定下目标之后,就向着目标努力,有目标的做事情比毫无目的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适应。

  医院的学习和课堂学习不同,刚刚实习的同学可能很深有体会,没有课室,没有教材,没有作业,没有考试。我刚开始也晕了,感觉自己太多东西不会了,又有太多的活儿等着我们去做了。

  我认为:边干边学,干就是学。既然在临床学习就是应该是“实践第一”,它意味着你要去干有关诊断、抢救、观察、治疗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在科里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干活,而不是在看书,这就需要我们去适应在临床上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像有些同学说的一样,在病房工作又忙又累,啥都学不到,其实这是方法不得当。我的适应方法是,看书结合临床,上班看病,下班看书;比如来了一个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我会先把类风湿关节炎这章看一遍,掌握其诊疗规范标准,然后再观察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情况,对照书本,书本—实践—书本—再实践。事先看书可以指导你的临床实践,事后看书可以对你的临床实践予以校正、补充和深化。对于我们这些初出校门的实习生,在学校里看书是为了学习,而在临床工作中看书则是为了实践。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9

  通过一年的跟师学习,我方明白老师陈明副主任医师默默地为我铺垫了一条开悟中医之路,当时自已并未明白,只是在刻苦钻研中医学。跟师学习患者比较多,常常白天跟老师看病,晚上自己钻研,坐公交车回到家已是九点多钟,看着满街的夜灯闪烁,川流不息的车辆,匆匆行走的路人,想着家中焦急等着吃饭的爱人,心中不免感叹,但一想到这一天跟师学习中我又明白了一个中医的道理,见识了一个新的疾病,加深了以前浅薄的看法,纠正了过去错误的认识,心中的欢喜及对老师的由衷感谢无以言表。

  如今3年的跟师学习结束,自始至终,我认为跟师学习并不在于老师一字一句的教,而是在无形中潜移默化中徒弟感受老师的思维和智慧的火花,思之又思再思,三思之后仍无法明白,我找其他同事探讨,仍无答案,找一合适机会请教于老师,此时老师字字是真言,无数次跟师学习中是病人的询问,老师的回答使我顿悟,回答病人的问题时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而非专业术语,病人明白了道理同时也学到了一些保健治病的常识,这一点使我受益终生。下面我把自己3年来跟师学医积累的心得体会。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 篇10

  20xx年6月11日至6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四川省护理学会在成都举办的护理管理暨中医护理技术培训班。十分感谢领导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在护理管理和中医护理技术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这次培训,由四川华西医院护理部主任成翼娟老师、四川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温贤秀老师等8位护理专家亲自授课,学习了包括20xx年优质护理标准解读、质量控制新标准解读、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实现患者和护士体验双赢、静脉输液质量管理、护理安全用药管理、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多种中医护理技术在糖尿病足防治中的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通过此次培训,我对护理管理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掌握护管的工作思路、基本方法和管理手段,能合理有效的运用一切资源;此次培训还使我对护理技术的要求更加规范明确,能够以病人需求为导向,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维护和促进病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和服务技术,让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两天的培训,使我感受到了护理前辈们对护理事业的专注、执着及无私奉献,学习到了前辈们的专业品质、敬业精神、人文素养,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省护理学会、各位护理专家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以及我们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作为绵阳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护理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前进,为进一步提升我院的护理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