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身边的文档专家,晒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 办公范文 > > 实习报告 > 正文

浅谈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教育论文6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指出企业事业单位)

2024-05-22 16:57:35实习报告

浅谈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教育论文6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指出企业事业单位)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浅谈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教育论文6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指出企业事业单位),供大家参阅。

浅谈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教育论文6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指出企业事业单位)

浅谈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教育论文1

  信息化工作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搞好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推动改革开放的基础性工作。2009年,财政部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各部门、各地区提出了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充分发挥会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会计基础工作的信息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工作,同时只有会计信息化,才能为企事业单位全面信息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的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实现了会计数据处理的计算机操作,基本完成从手工记账向计算机记账的转变。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不仅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而且能够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从简单的会计核算向综合的财务分析管理转变,并逐步融入到整个单位、集团直至全社会的信息化过程中来。在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大量工作,要及时解决一些阻碍其发展的问题。

  二、当前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目标不明确,内控制度不健全

  根据财政部文件的要求,比较详细的规定了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目标,却没有制定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方面的目标或工作规范。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的领导也没有认识到制订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目标的重要性和严峻性,使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的开展缺少努力的方向。

  计算机应用于会计工作增加了系统维护、软件管理、数据录入等新岗位,带来了一些新的工作要求,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目前,我国一些基层单位或中小企业手工记账的内控制度本就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实现会计信息化管理后,建立配套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二)软件选择不慎重,安全保密工作不严密

  当前财务软件的种类虽然比较多,却又鱼目混珠,选择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在购买时,许多单位对自身工作特点和需要考虑不充分,走两个极端的较多。一是追求高精尖,购买的软件实用性不高、操作难度大,对硬件环境的要求和运行成本都很高,导致浪费资源、效益不佳;二是为节约费用,购买小公司甚至盗版的财务软件,致使后续服务跟不上、安全隐患层出不穷、会计工作质量下降。

  在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环境中,虚拟的电子符号代替了数据记录,一旦修改几乎没有痕迹,使会计信息遭到破坏的几率增加;厚重的纸介质更新为简便的磁性介质,会计信息的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财务数据能够更加容易地被复制、传播和盗取;网络病毒传播广、速度快、破坏性强,财务软件一旦感染,有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破坏;财务软件操作密码一旦泄露,内部人员可能以他人身份修改或盗取财务数据;电子档案的管理要求环境水平高,一旦存储介质受到破坏就会导致数据的丢失。

  (一)明确工作目标,健全内控制度

  2012年3月,财政部2012年度重点科研课题“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研究”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会计信息化工作将更为重要。根据会计信息化的整体目标,先确定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的目标,为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指明方向。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全面有效的内部制度,对会计机构、人员、核算、监督等出台相应的信息化操作规范,对系统管理、数据录入、系统维护、数据输出、档案生成和保管等工作建立严格有效的管理规章,保证会计基础信息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安全运行。

  (二)谨慎选择财务软件,确保信息安全保密

  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的第一步,只有适合单位自身特点的财务软件才是最好的。根据单位整体信息化的要求,按照财务工作的需要超前考虑五到十年,选择一款既节约开支又满足需要,既技术先进又能提供后期服务的财务软件。

  国家在计算机安全方面制订了一些法律法规,同时应该针对会计信息化安全制定专门的法律,打击危害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犯罪行为。对登录软件密码做好保密工作,对会计数据的输入、输出、拷贝,电子档案的保存制定专门的控制制度,并安排专人管理。对安装财务软件的计算机不允许使用外来的存储介质、不允许外部人员接触、专人维修维护。

  制定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岗位分工制度,明确工作岗位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信息化的特点增加系统操作、系统维护等岗位,加强对监督管理、授权审批等工作的控制,适当充实财务分析研究岗位的职能,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岗位分工做好交叉,避免发生不必要工作漏洞。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为会计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会计信息化工作是信息化工作的一部分,将会大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1996年颁布

  [2]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2009年颁布

  [3]张秀谋: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1期

浅谈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教育论文2

  摘要:在任何单位为了使得单位能够更好地有效地运转,都必须要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通过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效地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在企事业单位当中也应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使企事业单位充分的发挥为民服务的职能,提升我国政府的公信力以及形象。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相关问题。首先讲述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然后分析当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相关问题,最后对于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有效对策

  为了提高企业单位的竞争力,必须要提高其服务职能或是核心能力。这就需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激励机制的建立,充分地调动企事业单位人员工作积极性。因此,在企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当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相关问题,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改进对策,才能够提高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实际效果。

  1.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1.1激发企业员工的内在动力和创新力。通过在对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采取有力的激励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调动企业员工的内在潜力和动力,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讲,通过采用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为员工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和工作氛围,能够让员工体会到和谐、团结的工作氛围。

  1.2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凝聚力。企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都是通过工作人员来完成的,因此只有加强了企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凝聚力,才能够使得各个环节之间进行有效的对接。通过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能够使企业的员工同心协力,不同的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并且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困难迎接挑战。通过提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使得企业形成一种,和谐共赢的企业文化氛围,让企业员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单位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

  2.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2.1激励机制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在我国当下企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中采用的激励机制普遍是以工资、奖金或者是管理持股等方式来展开的。这几种方式属于物质激励,而精神激励较为缺乏,所以说不能够起到重要的激励作用。对于一些员工来说他们看中的是精神上的.奖励,而物质奖励对他们没有任何的作用。所以,如果企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奖励机制工作时缺乏多样性,也不能够调动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2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部分企事业单位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他们在开展激励机制相关工作的过程当中缺乏一个科学的绩效評估体系,这样就导致了激励工作的开展缺乏相关的证据材料,在对员工进行评估的过程当中缺乏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难免会造成评价的真实度。另外计时部分单位制定了绩效评估体系,为了维护员工的情绪,仍然缺乏奖励措施。

  2.3薪酬制度不够完善。一个合理的薪酬制度是一种正确的激励方式,也是员工积极奋发向上的直接动力。所以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薪酬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当下的企事业单位当中,薪酬分配缺乏公平性,很难实现同工同酬。这样难免会损伤一些积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减少对工作的疼投入,影响到企业的工作工作效率。

  3.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完善的相关举措

  3.1改变单一的激励机制方式。为了充分调动起事业单位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态度,增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凝聚力、核心力和向心力。要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在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之上考虑到每一个员工的实际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方法。比如说可以将激励方式分为物质激励、荣誉激励以及个人价值观激励等三个层面,这样才能够针对每个人采取有用的奖励方式。大大提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2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在对员工进行评价的过程当中,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无论是确定晋级还是聘任抑或是工资待遇的调整都必须要依据绩效评估体系。因此,一定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坚持公开平等的原则,注重实效的原则。对每一位员工从品德以及成绩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激发企业员工的潜在创造力,推动企事业单位的不断向前发展。

  3.3完善薪酬激励机制。既然薪酬激励作为企业经营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完善薪酬激励机制。这就需要确保在分配公平有效的前提之下结合绩效评估体系进行薪酬的分配。尤其是要将绩效评估的结果与其员工的薪酬建立密切的联系。这样不仅能够为薪酬分配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同时也能够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大地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道德品质以及自身技能,为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

  在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过程当中,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面对当下我国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必须要注重激励方式的多样化,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做好薪酬激励机制的完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瑞纹.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环球市场,2017(14):31.

  [2]丁伟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11):359.

  [3]张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7(04):134-135.

  [4]丁玉台.基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祖国,2016(16):111.

浅谈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教育论文3

  摘要:在高校档案资源里,人事档案是重要构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如对人事档案重视不足,信息化管理手段滞后,服务意识不强等。为此,加强人事档案资源整合,提升人事档案服务效能就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高校;人事档案;资源整合

  人事档案是高校档案资源集群中的重要部分,在新的高校管理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不可避免地受到诸多挑战。长期以来,人事档案管理处于封闭性、地域性状态,档案管理效率低,档案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尤其是在现代通讯、自动化、软件技术等背景下,人事档案资源整合成为重要趋向。因此,立足高校人事档案实际,着力从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整合、利用上,改变封闭、分散、孤立局面,才能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效率。

  一、当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及整合现状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多处于封闭保守状态,更缺失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意识,降低了人事档案管理效能的发展。现阶段,其问题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人事档案资源整合人事不够。在很多院校,人事档案从属于其他档案资源,仅被作为一项辅助性工作。由于在管理上缺乏重视,使得人事档案资源整合问题较多。如数字化程度相对较低,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分散,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制度不完善,特别是多为年龄偏大,非档案类专业方向的人员管理,制约了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二是对人事档案资源开发意识不强。人事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需要从人事档案资源收集、整理、编研、管理等方面进行协同推进,而当下很多高校,人事档案设施设备落后,还有些高校人事档案仍以纸质文件为主,尚未进行信息数据录入,也未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这些都制约了人事档案整合效能的发挥。三是对人事档案整合意识不足。事实上,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与整合上,封闭化、分散化管理是突出难题,难以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整合,也无法更好地满足人事档案服务需要。如一些院校因经费不足,对人事档案管理仍停留于传统管理模式;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缺乏服务意识,无法推动人事档案整合与开发利用。

  二、推进高校人事档案资源整合管理的对策

  人事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是化解档案信息封闭、分散,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如何整合?如何优化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

  1.转变观念,重视人事档案整合管理

  在高校档案资源里,人事档案占据重要地位。但在人事档案管理中,问题多,管理效率低下。加强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档案管理整合意识,必然需要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引入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人事档案信息的高效整合与利用。解放思想,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档案整合的价值和意义,要走出“重保管、轻开发”窠臼,在提升“档案机密化”管理水平上,应该创新现行管理机制,打破多头、分散管理局面,构建人事档案信息化、资源化体系,提升人事档案的共享水平和服务效能。同时,人事档案管理者还要加强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特别是在人事档案资源信息化、数据库建设上,要加强人员配置,提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胜任并满足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

  2.依托信息化平台,构建人事档案整合管理机制

  现代信息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对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提供发展契机。人事档案信息及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必然需要借助于现代信息化平台,提升人事档案信息整合利用水平。具体而言,高校人事档案部门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组织与协调,加快推进各项人事档案信息的识别、检索、分类管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制定档案信息整合制度,明确数字化人事档案、声像档案、纸质档案类型及规范化管理制度,明确各单位、各主体能够共建互通、共享的.人事档案信息平台,为人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创造条件。同时,高校人事档案资源整合管理,还要打破院校不同地区档案信息分散化管理弊病,要从档案信息共享、共用管理上,实现跨地域资源整合。

  3.注重人事档案资源整合技术运用,提高资源整合服务效能

  人事档案管理在信息化、档案资源整合进程中,要积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数据库技术等,促进人事档案信息有效交流、共享、规范运行。考虑到高校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时间跨度大,一些档案信息存在重复性,整合耗时长等实际,需要从档案信息软硬件开发与建设上,配置相应设备,更新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如购置高性能计算机、相机、扫描仪等设备,开发和引进先进的人事信息数据库系统,全面实现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体系,实现教职工、学生等统一化管理。人事档案信息作为保密性资源,在进行资源整合与开发过程中,还要加强信息保密与安全管理。同时,提升人事档案信息服务效能,需要从人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入手,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对人事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构建规范化操作流程,提升人事档案整合流程工作效率;二是建章立制,以信息化人事档案资源整合为基础,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整合理念,提升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水平,发挥其在人才开发中的积极价值;三是注重人事档案整合个性化建设,特别是针对人事档案管理特殊性要求,要从档案管理技术、档案管理个性化需求分析入手,实现高校人事档案分类管理。四是引进人事档案管理优秀人才,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从挖掘人才优势,用好人才等方面,创新人事档案服务模式。如可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职务等自定义档案信息检索;能够实现跨地域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的整合,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结语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形势下,高校人事档案资源整合与开发面临发展机遇与挑战,唯有从信息化建设上,优化人事档案资源结构,整合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因校制宜,转变理念,构建健全的高校人事档案整合与管理开发机制,提升人事档案信息整合水平,促进高校人力资源工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媛华.大数据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的积极影响[J].人力资源管理,2017(11):246-248.

  [2]姬艳丽.浅析高校人事档案的精细化管理[J].四川档案,2017(03):36-37.

浅谈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教育论文4

  云计算是基于传统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新兴技术产业,在云计算环境中,数以万计的计算机通过网络组成计算机群,集中处理数据并进行信息互换,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云计算在学术界和产业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财务管理领域,云计算亦表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财务云计算简介

  通俗来说,云计算就是将每一个相互独立的用户终端,通过互联网系统进行远程连接,从而获取强大的数据计算、存储、处理能力。财务云计算就是基于云计算的财务软件和服务平台,财务云计算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完全依赖于互联网;二是采用订阅式付费模式;三是开放式操作系统。

  通过采用云计算系统,财务部门无需专门搭建平台,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工作成本反而有所降低。同时,开放式操作意味着无论是财务人员还是审核人员,都可以参与系统的维护和数据的更新,且不会与财务分岗定责存在冲突,这就为单位高效配置资源打下了基础。

  二、财务云计算与传统财务软件的区别

  (一)经济便捷性方面

  财务云计算实际上是一种会计信息化的服务外包,企事业单位只需缴纳少量费用,就能够获得最新的财务软硬件平台支持,节省了服务器建设等投资支出。同时,财务云计算无需进行本地安装,只要有网络连接的地方就能访问账户,确保财务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处理企业账务,实现异地办公。

  (二)数据备份方面

  传统的财务软件通常需要定期备份数据,而财务云系统中,因数据直接与互联网连通,所有数据都是实时的,一般情况下没有进行备份的必要。同时,基于云计算的财务管理软件一般保留了完整的审计线索,当发生错误时,可以通过审计线索反向分录,不需要提取专门的备份数据。

  (三)可扩展性方面

  通过云计算技术,财务管理系统与网络服务器连通,可以很轻松地与其它商业系统进行对接,使其可扩展性大大增加。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许多围绕财务云计算核心系统开发的增值服务,通过财务云系统的插件平台可以直接使用,这是传统财务软件所无可比拟的。

  三、云计算环境中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的信息化路径

  (一)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

  云计算服务平台的构建应当贴近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与具体的业务工作展开紧密联系,以满足财务管理工作为核心,以方便在云计算服务平台上开展财务管理会计工作和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决策为目的,真正成为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不同企事业单位之间沟通联络的平台,全面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水平。

  此外,政府应当及时干预并推动云计算平台示范、试点工程建设,为国内云计算厂商提供统一的平台模板,规范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规格,调动厂商参与积极性和自主性,有力推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

  (二)推动云计算服务多样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预想到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部门使用财务云计算平台,而财务云计算平台的服务对象绝不仅仅局限于财务管理会计工作,而是必须与时俱进,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功能,这就需要不断改进云计算平台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不同企事业部门对信息交流、信息发布、报表分析、财务管理、预算决算等不同内容的需求,完善信息化软件整体功能,最终达到满足企事业单位多样化云计算服务需求的目的。

  (三)提高云计算服务安全性

  云计算平台属于开放式平台,面向不同群体提供信息交流服务。但是,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又是需要高度保密的内容,相关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将直接影响到企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这就要求云计算服务在开放性和安全性之间把握好一个平衡点。为此,首先要加大安全软件的开发力度,制订用户协议,防止计算机病毒对数据的窃取和修改;其次,企事业单位在选择云计算服务平台时要选取信誉高、安全性好的平台,保证其财务信息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最后,云计算服务平台需要有相关的制度法规作为依据和保障,从法律层面上规范相关责任和义务。

  (四)更新财务人员知识结构

  云计算技术作为刚刚投入使用的高科技技术,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养和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要结合科技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加深对云计算环境下单位财务管理会计工作的理解,加强与相关业务人员的交流和合作,打破传统思维和惯性思维,确保自身能够适应新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工作。

  四、总结

  财务云计算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将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融入到传统财务管理需求之中的结果。当前,云计算服务平台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云计算开发商和相关业务人员共同努力加以解决,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云计算技术必将全面融入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工作之中,成为衡量企事业单位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罗颢.云计算下企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会计信息化发展探索[J].中国经贸,2015(10).

  [2]张博.云计算视角下的财务信息化建设[J].当代经济,2016(29).

浅谈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教育论文5

  0 前言

  云计算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科学技术,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互联网将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可以实现数据上的远程交换与处理。在企事业单位中运用云计算技术,不仅能保证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也可以实现企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1 云计算的作用

  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在日常的运行管理中包含了设备、人力以及资源等方面的管理成本。所以将云计算服务运用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不仅可以降低成本上的绝对值,同时也可以实现资源的节约与人力物力上的节约,从而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云计算来说,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要借助最小的资源分配来满足企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的构建。在财务管理控制理念的影响下,企事业单位如果采取了云计算的管理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对硬件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同时也可以借助云服务来实现在线上的云计算功能。将云计算服务运用到信息化工作中同时也可以减少成本上的支出,实现安全与专业化的服务。就控制成本来说,就是要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所以在云计算的有效运用影响下,可以有效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保证自身管理思路上的通畅,实现运行结构上的优化。

  其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企事业单位中的财务会计管理上运用云计算可以满足长远发展的需求。在我国企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快速提高的基础上,云计算服务为财务会计信息化提供了便捷,同时也为移动办公提供了可能。在云服务中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便捷的平台,只需要人们按照特定的软件来实现服务上的框架对接,就可以保证财务管理上的灵活性与自由性,这样也就提高了移动办公的效果。

  最后,云计算还可以为企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交流平台。不论是在决策管理上还是在采购销售等方面上都可以在云计算中所提供的平台上进行有效的整合,同时也可以将企事业单位中的信息在线沟通与写作等成为日常的工作形式之一,这样也就加强了各个部门之间信息的有效交流,提高了工作的效果。

  2 存在的问题

  对于云计算来说,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发展渠道之一,同时也充分展现出了对计算机进行有效整合的理念。在云计算的影响下,可以让计算机群组资源实现有效的利用,同时也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来为更多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内容。但是通过简单的整合还是难以满足现阶段云计算中的全部运用功能,其中也就涉及到了许多的专业领域知识与技能。当前,云计算在我国依然处于发展的阶段,所以在云计算服务上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2.1 信息化建设上的不足

  当前我国的云计算还不成熟,而这一问题也与供应商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有着一定的联系。虽然在正式投入到使用以后,其实践方式等方面也比较简单,但是在早期的建设中还是需要一定的人力与物力等来提供支持,在资金与技术的投入上也相对较大。就我国来说,由于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如果没有足够的支持也就难以保证客源上的稳定,最终也就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

  2.2 形式上的不足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在云计算供应商服务上主要运用到了财务会计管理中,并为财务会计管理提供服务。但是在实践中只是单纯的从财务会计管理信息化上出发,并没有从企事业单位的整体上来进行转化,这样也就将财务会计管理与整体发展区分开来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已经成为了发展的主流之一,所以就要做好拓展工作,只有真正让云端成为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平台,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需求。

  2.3 自身安全性上存在不足

  对于信息技术来说,并不是绝对的安全,主要是受到了计算机技术自身特性所决定的。其虽然具备了相对的安全,但是并不是具备完全绝对的安全。也正是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使得云计算在企事业单位的实践与推广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受到自身安全性的影响使得整体信息容易出现外露,这样也就出现严重的后果。所以想要更好的运用与推广云计算,就要从技术与管理的角度上出发,提高其安全性。

  3 发展的措施

  3.1 提高运营供应商自身的技术与水平

  由于受到云计算在我国刚刚起步的影响,所以也就使得我国现阶段的云计算运营商在资金的投入等方面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样也就使得我国在云计算技术水平等方面上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为了保证运营商自身技术与水平等方面可以实现快速的发展,政府方面就可以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在掌握好我国现阶段市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来制定出有效的整合措施,通过对资源、技术以及人才等多方面进行整合,可以解决好云计算技术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降低投资上的风险,从而满足发展的需求。其次,对于我国来说,还要积极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以此来为云计算技术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可以建设出相应的发展园区,以此来开展示范项目,实现自主研发。

  3.2 保证云计算服务的多样性

  对于云计算平台来说,在研发的过程中就要积极与企事业单位部门加强联系,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管理上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在相应的平台上实现财务的决策与分析等工作。其次,对于云计算服务来说,还要做好适应与调节工作,这样才能满足信息上的沟通需求,同时也可以成为企业中的沟通平台,实现信息化的建设。最后,对于云计算工作来说,还要对市场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出定制化的服务,从而满足不同单位中的不同财务会计管理要求,实现多方面的发展。

  3.3 确保服务的安全

  对于财务信息管理来说,对企事业单位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因此,对于云计算平台来说,就要做好财务会计信息的安全保障工作,同时还要完善好财务工作。首先,要坚持找出技术水平上的问题,解决好存在的安全隐患。其次,是要坚持站在企事业单位的层面,及时对云计算的运营商资质进行有效的审查,同时还要在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有效的信息化技术的服务。最后,对于云计算服务的安全性来说,还要坚持从我国相关法律与制度的层面上出发,为云计算技术提供出适宜的发展环境,这样才能促使云计算服务可以更好的运用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中去,从而满足信息化的发展需求。

  4 结语

  综上所述,云计算是科学技术发展下的重要产物之一,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手段。相关人员需要明确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核心地位,同时还要与实际性业务实现有效的融合,这样才能保证企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效果。

浅谈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教育论文6

  1.制度构建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实践中,为了使合同管理制度的上述意义得到充分发挥,在制度构建过程中,需要特别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1.1合法合规性

  对于一切单位内部制度的构建而言,合法合规性都是首要前提。具体来说,军工企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制度的合法合规性应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制度要符合法理特别是合同法一般规则。构建合同管理制度的前提是对法理和合同法一般规则的正确掌握,并确保制度内容与其一致。其次,制度要符合国家、地方、行业、上级主管部门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因此,单位在构建合同管理制度的时候,必须深入研究相关规定,避免制度与这些规定的冲突。再次,制度要与本单位其他相关制度协调、衔接。合同管理制度的构建要在合理统筹规划的制度体系中进行,并经过缜密的前期调研以及相关部门充分商讨论证,确保制度之间的协调、衔接。

  1.2符合科研生产经营情况实际

  军工企事业单位的科研生产经营情况实际,是制度赖以产生、生存进而发挥作用的土壤,脱离这一实际的制度只会沦为空中楼阁。在实践中,制度难以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原因往往也正是“脱离实际”。因此,为实现合同管理制度与科研生产经营情况的符合性,制度的构建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制度中体现的合同签订审批流程、合同履行流程,都不能太过形式化、表面化,要体现出清晰明确的管理层次和职责权限,充分发挥经办业务部门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的主体作用,形成法律部门与经办业务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在这一点上,有些企事业单位的制度流程就非常清晰合理,在合同全过程的各节点上,将管理层次和职责权限根据职能部门的业务范围进行细分,法务、财务、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等各个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使得制度流程贴合实际进而有效发挥作用,强化合同过程参与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合同审批流程为例,制度可以规定:各个审批节点的责任部门应在意见栏准确、全面地概括提供帮助进行风险评估的信息,而不能只有简单的“同意”二字。其次,制度的构建要考虑执行制度所要付出的效率成本。从工作实践来看,员工规避甚至不遵守制度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制度大大降低了效率。构建制度的初衷是通过统一、规范员工的行为范式而提升管理效率,而执行制度的高昂成本将使得制度运行驶入荒谬的怪圈。因此,一套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必须理顺自身与效率的关系,针对每一个会产生效率成本的规定,都要论证其必要性与合理性,特别要摒弃那些效率成本过高却没有实际效用的规定。再次,根据法律风险管理“事前防范为主”的原则,合同管理制度与单位实际的符合性还应以这种方式有所体现:在科研生产经营过程中主动调查、识别和评估合同法律风险,总结已造成重大法律风险事件的经验教训,进而在制度中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建议与措施,对重大风险点进行特殊预警。用构建制度的手段主动防范特定的风险,一方面有利于风险防范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制度的内涵,提高了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1.3动态管理而非静态规范

  制度,从静态角度来看是“规范”意义上的,从动态角度来看是“管理”意义上的。一套理想的合同管理制度要体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合同管理,不仅要关注合同的签订和审查,还要重视合同的谈判、评审、履行、中止、变更、解除、归档、台账、纠纷处置等环节。制度文本不仅要覆盖到所有这些环节,还要考虑到这些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实时监控、适时调整等动态管理的角度考虑制度的可执行性。

  2.合同管理制度的执行

  合同管理制度设计得再完美,也必须得到有力、有效的执行才能实现制度的意义。为实现这种有力、有效的执行,要重点做好以下三点。

  2.1重视制度的宣贯和法治宣传教育

  在实践中,特别是制度运行初期,很多经办人员对制度并不知悉,往往是“走流程”的时候遭遇障碍才了解制度,甚至有时候具有审批权限的人员也并没有深入领会制度,导致制度执行消极、不到位。因此,制度制定部门应当通过多种形式主动进行制度的宣贯。一种比较有效的形式是将制度宣贯与业务培训结合起来,让制度真正深入人心,并且在制度宣贯中贯穿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当全员法治思维、风险防范意识逐步形成并成熟后,制度执行的成本和阻力也会大大降低。

  2.2加大责任追究和处罚的力度

  制度文本中的责任追究和处罚条款必须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提升制度的有效执行力。责任追究和处罚条款的目标并不在于追究、处罚本身,而在于促使员工形成遵守制度的行为习惯。相应地,应加大合同管理考核评价激励体系的建设力度。

  2.3领导层率先垂范,确保“零例外”

  由于众多复杂的、基于行业特点和历史传统的原因,很多时候,合同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是因为单位领导层对制度的突破和逾越。这种来自领导层的“例外”是对制度最大、最根本的破坏,其本质而言,制度体现的是单位内部的“法治”,用以制衡领导层的权力,填补“人治”的缺陷和弊端。要真正落实制度运行的“法治化”,单位领导层必须率先垂范,避免自身“例外”行为,自觉捍卫制度权威,推动营造制度氛围。这不仅取决于领导层的个人素质和管理理念,也依赖于制度质量和运行方式。保证制度的合理可行性,用信息化流程替代人工纸质审批,建立高管权力监督约束机制,都是提高制度在领导层层面执行力的可行举措。

  3结语

  综上所述,合同管理是军工企事业单位法律事务管理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合同管理制度的构建也是依法经营管理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军工企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制度的构建对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控具有多重意义,在制度构建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合法合规性、符合实际性和动态管理性等几个问题,进而通过有效的制度宣贯与法治教育,有力的责任追究与处罚以及领导层对制度的严格遵行来保障制度的执行,让合同管理制度的意义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推进单位乃至整个行业的法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