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学反思12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桂花雨》教学反思12篇,供大家阅读。
《桂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笔调,写下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文笔疏淡有致,令人回味。文首开篇明旨,写小时候我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童年的摇花乐,文章后半部分,写母亲爱家乡的桂花。上课时,我们要把教学重点放在:
谈话营造阅读期待,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在具体教学中,抓住一个“浸”字,扣住花香,感受桂花香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享受摇花乐,体悟母亲的思乡情怀。借助朗读,把文字化成一幅幅画面,从画面中点出这是思乡之雨、回忆之雨。这样的处理,主要是抓住了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牵出对童年的怀念,对故乡有留恋,让作者魂牵梦萦。
课文《桂花雨》是著名作家琦君写的一篇结着淡淡的乡愁的散文,字里行间充盈着浓浓的桂花香,萦绕着深深的思乡情。在其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桂花,真让我魂牵梦萦。”是啊,对于漂泊一生的琦君来讲,故乡的桂花就是她心中故乡的化身,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也是她永不磨灭的牵挂。无论身处何地,心永驻故园!于是,我在自己的教学中以这句话为线索,为主旨,带领学生感悟作者的“魂牵梦萦”!
课始,我将这句话补充展示在黑板上,待学生了解“魂牵梦萦”的含义后,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桂花让她魂牵梦萦?让她魂牵梦萦的仅仅是桂花吗?这两个问题统领整个课堂学习。接下来紧紧围绕“魂牵梦萦”展开学习,一调三叹:
一叹:桂花香浸魂梦牵
琦君对桂花的“魂牵梦萦”首先体现在对桂花的喜爱,对桂花香气的眷恋。于是引导学生了解桂花在作者的眼中是什么样的?作者最难忘的是桂花的什么特点?让学生在文本中寻找故乡桂花香气的踪影,进而品读词句。为此,抓重点词句品读,同时采用对比教学,是处理这部分最有效的方法。我抓住“浸”体会香气的浓郁,对比“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和“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让孩子们理解:故乡的桂花充盈了作者及母亲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刻。花开时,大伙儿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花开过,大伙儿可以吃桂花糕,喝桂花茶,品桂花酒,唇齿之间回味桂花香。可以说,有了桂花才有生活,桂花的香气就是故乡的味道。不论何年何月,何时何地,家乡的桂花香最让作者魂牵梦萦,这正是魂牵梦萦!
二叹:摇花乐趣暖心间
“摇花乐”和桂花雨是琦君童年最美好、最快乐、最幸福的回忆,是让她“魂牵梦萦”的又一缘由。“桂花就像一只只小蝴蝶,又像一朵朵小雪花纷纷扬扬,落在头发上,落在肩膀上,落在衣衫上,小琦君和家人全都沉浸在花雨里,沉浸在花香里,沉浸在故乡里……”这是多美的一幅画面啊!于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知、联想,作为我这部分的教学方式。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让孩子们说出自己想到的画面。很多孩子都感叹:摇花乐真是童年乐啊!在情景重现中学习,学生对“桂花,真让我魂牵梦萦”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难道不是吗?童年的一幕幕会在我们心底浮现,对作者而言,摇花乐拌他度过童年,让他童年变得五彩斑斓,他怎么能忘怀呢?这正是摇花乐趣暖心间!
三叹:母女心牵思乡浓
学了“桂花香”和“摇花乐”,学生对文本饱含的思乡之情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感知,怎样升华本文主题——思乡呢?在这里我采用找文章的中心句,并理解中心句的方式来教学。母亲的那番话不正是最朴实最恰当的表白吗?——“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通过联系上文对比,可以得知实际上故乡院子里的桂花不如杭州小山上的桂花,可为什么母亲会这样说呢?有了前面两部分的学习,学生对母亲眷恋故乡的认识已经水到渠成。所以,让母亲和作者“魂牵梦萦”的不仅仅是桂花,更是故乡!此时让学生再叹“桂花,真让我魂牵梦萦”就让学生的认知感受达到一个高潮!很自然的感悟文末作者的那句话:“于是,我又想……阵阵桂花雨。”包含的真挚感情。
找词、句;品读想画面;找文章的重点句;对比教学……这些方法都能有效的达到教学预设。而这篇文章的教学以一咏三叹的形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课文,受到了不错的效果!
这是五年级上学期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琦君把浓浓的乡情融进桂花香和摇花乐之中,文词兼美,情感细腻真实。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首古诗词,一篇用了三个课时学习的课文《梅花魂》,我还引领孩子们诵读了杨牧的《故乡》和余光中的《乡愁》,所以他们对于本组课文的主题——“月是故乡明”应该非常熟悉,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思乡类文章的方法。因此准备这节课时,我就在想:还是侧重品读句子,感受语言魅力的指导吧,毕竟“学会读书,自主表达”是高年段语文学习的重点训练内容。理出了上课流程,做了十几张文字为主的幻灯片。没有印象中有老师听课时应该添加的繁杂“花样”,就上一节实实在在的高年级阅读指导课吧,像平时上课那样;也没有领着学生提前预习,只是课前布置了预习课文。
导入语板题后,我便出示了课文开头。只有一句话,先让孩子们读,接着问:“你从中获取了什么信息?”这个环节是我临上课时才加上去的,就是想看看五年级孩子对于文字的捕捉和感悟。其实我的心有些惴惴,怕他们一下子把课文的主题给说出来,没有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那种深刻印象(以前的班级,这个“包袱”一定包不住。)但,我显然高估了这个刚刚接手三周的新班级。举手的孩子很少,也没能重点提到与课文题目相照应的词语。原本我想,孩子一定会以此猜想课文内容:课文是围绕“桂花”写了“故乡”的事吧?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出示自读要求了。像这样的'课前预设而没能达到预想的问题有好几处,这也是平时上课会经常遇到的情况,可能预设过高或者平时的能力训练欠缺。
然后的问题出在做批注的环节。刚接这个班,一切还在和孩子的磨合和融合期,课堂上还有很多的孩子不会听讲,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没有把自读自悟当成重点训练。虽然幻灯上打出了品读词句的方法举例,但我发现多数孩子还是很茫然,除了圈圈画画外,似乎不知道还可以把读书的感受或疑虑写下来。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也非一日即成,这应当我下一步课堂阅读教学的方向吧。不过班级交流时,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对“浸”字的理解,对摇花时 “乐”字的表达,还是能一步步感受的到,朗读也能渐入佳境。
语文的读和写是不分家的。我安排了两次说话的练习:一次是摇桂花时的感受,注重想象与表达;一次是课文中心句的仿改,感悟思乡情。一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任务,时间很紧张,学生回答有精彩之处,但提问面还是太窄,没有给更多的孩子练习机会。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很多学生课堂上非常活跃,有很多精彩的发言,声情并茂的朗读,这给课堂增添了很多亮丽的风景,但是我知道这种热闹的背后还有很多默默地静坐着一言不发,甚至连脑筋都没有动一下的学生,他们从这节课中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不得而知。
很荣幸在学校和教研组的关注下,十二月初我参加了三校联谊研讨课的执教。虽然课文上完了,但留给我的却不仅仅只是一堂课后的感觉。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这课与预设的会出入那么大?我的问题到底出在哪?为什么我会接受不了这样的教学?难道真的是我的教学理念不对吗?等等疑问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直到最近才觉得有了些许明朗。
一、学生永远是主角
首先我想我的课与预设的出入这么大关键就是我没有备好学生的课。虽然试教时分别上了四年级与五年级,感觉也不错,但我没估计到正式上课时学生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他们很紧张,而我恰恰没有很好地舒缓他们这种情绪。在课始的闲聊中,学生谈家乡给他们留下的记忆时我就没有很好地引导他们说具体说生动而是匆匆走了一个过场,以至于自己就开始对整堂课没有底了。
如果那时我能放松地引导学生好好聊聊,轻松聊聊,相信学生不但会彻底放松还会更容易进入整堂课的情景中。就如王红校长点评时所说的“学生是活的,不可能与你预的那样一成不变的。”是的,学生是鲜活的,怎么可以用我试教时得来的经验套呢?我真的忽略了这堂课的主角了,所以把学生永远把在第一位,让你的学生永远是主角这对于上好一堂课至关重要。
二、散文的形散教学
其次《桂花雨》是一篇散文,从没尝试过散文教学的我现在想来那堂课其实可以用更开放的形式教学的。不管课前怎么备课其实上的时候完全可以放开上,特别是本课,既然是散文,何不学学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呢?让学生质疑,在解惑的时候抓住干线──桂花雨为什么能牵动我和母亲的情思,这到底是是什么?或许学生在质疑解惑的过程中自然就会理出那条线──我的摇花乐和母亲的思乡情。
但很遗憾我只是在开头让学生质疑,然后又是走过场一样赶紧引到我预设的'步骤中来,我怕学生的开放会漫无边际,会让我点不了题结不了尾。说白了我不敢放手教学,依然是循规蹈矩地按教学设计上,所以才会上得连自己都感觉很生硬很牵强,感觉我在拉着学生走完整堂课。现在想来真的是惭愧啊!其实无论学生怎么理解我只要抓住主线不就是让自己的课也与文本结合起来了吗?那才是真正的散文教学啊!
遗憾也是一种收获,虽然这种收获有些苦涩,但这样的收获会更长久,一堂研讨课让我看到了自己关于语文教学的薄弱点,也让我明白了我的语文教学发展的前进方向,相信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研究会让我在语文这条道路上成长得更快!
《桂花雨》我国著名女作家琦君写的,语言文字尤其的美。初捧这篇文章,我只是被优美的语言文字所打动,如同沐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当我再深入地去读,去了解琦君时,我却在那迷人的香气中,感受到了琦君那如桂花雨般的思乡之情。但是这种乡情难忘、童年难忘的情怀,却不是简简单单、大大略略地就可以感受到的,需要仔细地从字里行间细品方见。那么在我的课堂中,我如何让学生也能有这样的体会呢?反复参考了很多名师的教学设计,结合着本班学生实际,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些处理。
“摇桂花”这一段是教学的重点。这部分教学我注意了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了“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我给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圈画出你认为琦君喜欢摇桂花的句子,并在给你感受最深的词语旁边做一些适当的批注。接着在学生交流课文中表现琦君喜欢摇桂花的句子。(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这一句我主要让学生自己交流体会,在交流中启发学生感受到这一年一度的摇桂花对琦君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是一件乐事。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琦君对摇桂花的期盼和迫切心情,我创设情境进行了“三读”琦君的话。(2)“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让学生尝试把静止的文字想象成一个个动态的画面,描述画面中出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学生在描述中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天真可爱活泼,忙得不亦乐乎的小姑娘形象。(3)“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我运用了创设情境——撒桂花,让学生感受桂花雨的飘落,在又蹦又跳、又笑又叫中感受到摇桂花的快乐。而提示语的填写则更加让学生领悟到了作者三句短短语言中透露出来的感情。
“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母亲说的这句话是全文的一个难点。引导学生质疑,到介绍故事背景让学生深入体会母亲比的不是桂花味道的浓淡,比的是感情,与其说母亲谈的是桂花,不如说母亲在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而学生创作小诗,则把学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在《故乡情》的音乐声中学生更进一步走近了琦君,走近了她的情感世界,感受着她淡淡的乡愁。所以诗句的诞生自然而然。今天课堂上马昊天创作出的“风景还是故乡的美”则出人意料地给这首古诗添加了一个总结句一样。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少数学生的活跃以及精彩的发言给课堂增添了很多亮丽的风景,但是我知道这种热闹的背后还有很多默默地静坐着一言不发,甚至连脑筋都没有动一下的学生,他们从这节课中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不得而知。也许正是我长期以往在课堂中一贯的教学风格,导致了这个班级的两极分化。我必须深入思考,怎么样做到抓中间,促两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跟上我前进的步伐。
这两天,教学了《桂花雨》一文,桂花香让人陶醉,摇花乐让人神往,文中那浓浓的思乡情让人唏嘘,在美美的文中走了一遭,学生的心也纯净了不少。
在教学第一课时,有一点感触,那就是:词语也是具有生命力的。平常,我们注重读课文需要有感情,读词语,其实也一样。如在教学本课时,“笨笨拙拙”“炉烟袅袅”是富有生命力的。炉烟缭绕上升,很轻盈,引导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想象画面,把“炉烟袅袅”的那种感觉读出来。而在教“笨笨拙拙”时,引导学生先欣赏桂花树的图片,让学生对桂花树有个清晰的认识:它并不婀娜,也并不妖娆,而是相当的朴实、普通。“笨笨拙拙”在那里并非贬义,并非作者厌恶,而是带着一种怜爱,在朗读这个词语的时候,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对朴实的桂花树的一种喜爱之情。
课文中出现的两个动词“拣”“撮”,也是值得推敲的。在教学“拣”字时,经过与“捡”字作比较,让学生做一做两个动作,体会其差别,再完成选字填空:①我的钢笔掉到地上了,我的同桌帮我()起来了。②黄豆里夹杂了许多细小的叶子,妈妈把小叶子去。从而让学生明白:“拣”字是“挑拣”的意思。“捡”是把东西捡起来的意思。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读“拣”字时,自然而然地脑海中就映出“挑拣”的`场面了。“撮”该是怎样的动作?让学生动手演一演,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就是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经过这样的训练,就能把学生的生活积累凝炼成书面语言。
扎扎实实教语文,也许就能够从每个生字词的教学开始吧。让生字词也焕发出语文特有的魅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母亲说的“外地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的含义。
3、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想像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如今,正是金秋十月,桂子飘香的季节。今天,我们将再一次和作家琦君一起走进她那美好的童年时代,一起感受那飘香的桂花雨。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桂花的香贯串了全文,还记得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吗?谁能试着有感情的背一背?
3、桂花真香啊!那桂花的`香和摇桂花有什么关系呢?
二、体会“摇花乐”。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 “摇桂花”的快乐?请你找出关键的词语体会体会,再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2、生自由交流以下内容。(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和联系上下文来说体会)
“我”的乐:
(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课件出示这句话)体会“我”急切的心情。
(2)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课件出示这句话)
(两个“帮着”可以感受到我忙得不亦乐乎的心情。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使劲”一词中能体会那份高兴劲。这便是儿童快乐,正所谓“儿童解得摇花乐”。练习读中体会。)
(3)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课件出示这句话)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那飘香的桂花雨。演示桂花飘落的情景。师朗读
这桂花雨美吗?美在哪?
当你享受着这飘香的桂花雨时,你会怎么喊呢?谁来读读这句话?
父母、乡亲之乐:
1、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飘向空中,连风打的旋儿都是香香的了,这正是“细细香风淡淡烟”。)
2、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课件出示诗)父亲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乐?(父亲用诗表达了一份丰收之乐)
3、母亲乐吗?(这是一份浓浓的乡情,母亲在分享劳动成果的同时感受了一份快乐)
4、为什么“全年,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正是“竞收桂子庆丰年”的欢乐场面。)
三、感悟“思乡情”。
当我把外地的桂花捧给她时,母亲深情地说……课件出示母亲说的话。
师:多年以后,我远离了家乡,住进了城市,过上了优裕舒适的生活,领略到了更多的名山大川,欣赏到了更多的奇花异草,每每我回到母亲身边,总是把我的经历讲给母亲听。有一回,我游览了桂林的山水后,我说:“桂林的山真秀啊!”可母亲说:“ 。”母亲说:“外地的 再 ,也 。”(课件出示填空练习,学生进行练笔。)
师小结:再香不如家乡桂,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每当我听到母亲说这些话时,我就会想起(引读)
四、拓展阅读。
1、师述:许多年过去了,作者琦君早已告别了童年,早已离开了母亲,早已远离了故土,如今的她已有88岁的高龄,可是她仍然喜欢用自己的笔写童年,写母亲,写故土。别人问她为什么,她说了这样一段话……(师朗读)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推荐余光中的诗《乡愁》(课件出示),进一步体会浓郁的乡情。
3、推荐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
五、板书设计。
桂花香 迷 人浓 郁
桂花雨 思乡情
“我”帮 着 使 劲
母 洗 净 撮 放
摇花乐 父 口占 一 绝
村 沉 浸
《桂花雨》是我国著名女作家琦君写的一片散文,语言文字细腻优美,让人如同沐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通过写喜欢桂花迷人的香气和回忆童年摇桂花这件事表达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但作者的思乡情和对童年的怀念却不是简简单单、大大略略地就可以感受到的,需要仔细地从字里行间细品才感受的到。那么如何在我的课堂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这种情感呢?
我从母亲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没有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这句话着手,让学生划找体现家乡桂花香的句子,着重抓住“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香里。”中的“全年”“整个村子”“浸”这几个词字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家乡的桂花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让母亲难忘的只有家乡的桂花香吗?引导学生发现令人难忘的还有发生在家乡童年的往事“摇桂花”。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想象“摇桂花”的快乐,再用朗读来表达这种快乐。最后,将这些内容整合,引导学生发现难忘桂花香,回忆“摇花乐”都因为作者想请难忘、童年难忘。
这堂课下来,学生对作者的感情以及文章的表达有一定的领悟。但备课匆忙,课堂匆忙,还是忽略了很多东西。
1、对文本的钻研不够。文中有两句话“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两句话中都用了一个“浸”字,但“浸”的程度、范围都有变化,应通过对比发现引导学生体会两个“浸”字的不同。此外,在品读“摇花乐”的“乐”时只让学生体会来表面的.快乐,没有深究还“摇”出了什么?应引导学生挖的更深,只要深入,才能更好的让学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2、“生本”意识欠缺。为了更好的“控制”学生,课堂环节多是一问一答,缺少学生自主交流讨论的时间,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也能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朗读指导缺乏。在本堂课中多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读,缺少让学生互相点评,在学生有困难的情况下,应通过教师范读来引导学生,下次争取将朗读环节做细。
4、课堂习惯的培养。本班是本学期新接手的班级,课堂习惯不佳,我应该花更多时间在培养学生的课堂习惯上。开学抓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有所松懈,接下来要继续关注学生读书、拿书、书写、笔记等习惯。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桂花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桂花完美的回忆。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设计时我尽量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课文资料。
上完课后,我发现许多不足之处,反思如下:
一、品析重点词语教学上的不足。
在介绍桂花的“香”这一特点时,孩子们都找到了“但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1、“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这几个描述桂花香的句子。我准备抓住重点字词,透过品读感悟的方式让孩子们比较得出哪里的桂花更香,但孩子们的品读并不到位,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区别。这一个环节的效果没有到达。
二、时光把握不够准确,品读“摇花乐”资料草草收常
在前一部分介绍桂花香的特点时,由于孩子透过理解重点字词和比较阅读后,没有得出杭州的桂花比家乡的桂花更香的特点,所以之后又用了一大部分时光去弥补这个问题,以致在后面体会“摇花乐”时,显得仓促。
在本节资料中,“缠”字写出了作者的急切情绪,“使劲”、“喊”写出来了摇桂花的乐趣,同时反映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可当时由于时光仓促,我只是让孩子们抓住重点字词一读带过,并没有采用课前准备的“用回忆生活、联系生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包含的情感。”
三、朗读形式单调。
本节课中孩子们朗读的形式只有齐读、小组读和自由读的三种方
式。而这样的朗读形式很明显不利于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吸收,更谈不上到达以读促悟的效果。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观察到了有一部分孩子很想站起来挑战他人或小组的冲动,可我却忽略了这一点。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采用过这种挑战式的朗读,效果甚好。
四、教师灌输得太多,孩子们自我表现的机会甚少。
有人说,语文教学就应少一点知识的灌输,少一点理性的分
析,把教学重点转移到指导并帮忙学生“揣摩、品味、理解、吸收”语言上来,这是语文教学本体的回归。而我在这一节课中明显犯了这个“大忌”。
在讲到“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和“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这两个句子时,我让学生讲了“浸”字的本意,也讲了在文中的意思。我想,我还能够尝试让孩子们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代替“浸”字,透过自主的比较、揣摩和朗读,体会词语的含义,同时还能够培养孩子们推敲词语的良好语言习惯。
以上问题,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自身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才导致本节课出现那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必须会认认真真练好基本功,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语文课,避免类似状况再次发生。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课文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在“摇花乐”这一情景中,反映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以及作者淳朴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这个问题贯穿课堂,从三个原因引出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三个板块,把“摇花乐”作为重点让学生感悟作者童年时候的欢乐。
一、感受“桂花香”
课文一、二自然段主要写了桂花的香味。对于学生来说,桂花并不陌生,所以我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讲讲他们自己对桂花的认识,学生能说出桂花的香味很浓,桂花小小的,很不起眼……这时,再让学生读这两个自然段,学生能很自然地联系到自己,理解作者喜欢桂花的原因是因为桂花香。教学过程中,也能看到学生把相关的语句都找出来了。在这一部分,我重点让学生理解了“浸”这个字,让学生联系游泳时候自己浸在水里的感觉以及海绵浸泡在水里的状态,体会人们浸在桂花香味中的感觉。
二、感受“摇花乐”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我没有按照课文中的顺序来讲,而是先让学生找出直接写作者摇花的快乐的句子,让学生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特别是一些动词,让学生做一做这些动作,和作者一起感受这份快乐。摇了之后,花自然会落下来,此时再让学生联想花落下来的情景。同时,屏幕上出示一张桂花落下来的图片,帮助学生联想,学生能联想到像下雨、像蝴蝶、像落叶……再让学生把这份快乐喊出来。在充分感受摇花快乐的前提下,再回到第三自然段的开头让学生体会作者期盼摇花的心情,就更容易理解了。在这里,我和学生一问一答,学生也仿佛走进了课文,和作者一起期待,一起急切地盼望摇桂花的那天。摇桂花的快乐,不仅仅是作者的,作者的父母也是快乐的,我让学生找一找,读一读,继续沉浸在摇桂花的快乐中。
三、感悟思乡情
这是这篇课文的'难点。直接让学生自己体会,有一定的难度。我从母亲的话入手,“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询问学生是不是外地的桂花真的不如家乡的桂花香,学生都知道肯定不是,但是还不能直接联系到思乡情。于是我补充了关于作者的一些资料,又设置了几个情境让学生通过说话训练来一步步体会这种乡情。最后,还给学生补充了作者其他写乡愁的散文片段,让学生读一读,进一步感受这种思乡情。
学生在课堂中,感情得到了熏陶,所以朗读方面情感也很丰富很充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忽略了写作手法的指导,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仔细地琢磨教材。
《桂花雨》这是一篇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作者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因此,我认为,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是要多读,在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二是多揣摩,从作者的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内容,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实现自主、合作、高效地阅读。
一、谈话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的第一句说道:“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第一课时,我们品味了作者喜欢桂花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谦虚,不骄傲;是因为它的香气迷人,令人沉醉。但更令作者喜爱的还是那乐趣无穷的“摇花乐”。所以上课伊始,我就请同学回忆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最喜欢桂花,然后板书关键词“香”和“乐”。接着,请同学们默读2——6自然段,找出描写“桂花香”与“摇花乐”的句子,再品一品。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读感悟能力,因此我还请他们在适当的地方写写批注。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能使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充分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为后面的“以学定教”作准备。
二、感受“桂花香”
接着,随学生的交流而灵活探究。学生先找到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我就引导大家来学习这一处。在这个环节里,我坚持以学生的感悟为主,教师再适当点拨。主要的教学方法是从抓关键词理解入手,再来感悟整句话,比如第一句“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里的“浸”字,和第二句“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里的“沉浸”,先谈体会,二者又做了一番比较,前者侧重于“香”的程度,后者侧重于村庄人们的心情。学生也能很容易感悟出来。
三、品味“摇花乐”
“摇花乐” 这部分内容叙述了“我”的乐、“母亲”的乐、“父亲”的乐,这三种乐是逐渐提升的,对于“我”来说,摇桂花是一种童年的游戏之乐。这也是全文的重点,需要花大力气挖掘,只有把这种欢乐充分理解之后,“思乡情”这个难点才可以水到渠成,不讲自悟。如何“品味”?我抓住重点句段,让学生直面语言文字,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感悟词句,想象意境,使文本的语言有色彩、有声音、有形象,有生命的'活力。我先抓住重点句子“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让学生在两个连续的“帮着”和一个动作“使劲地摇”中来体会作者的这种乐,这种急。接着,因势利导,“那么在桂花还未摇落时,作者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学生很快找到句子“‘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这里,我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的表情达意,如“大事”,与“乐事”进行比较感悟;再如“缠”,通过看字形,想象画面,各种形式的读创设情境,品出了“我”的那种期盼之情;其次,在情境中放飞学生丰富的想象,激发他们灵动的思维,如对那一场令人魂牵梦绕的“桂花雨”的学习。每次读到这句时,给我的感觉除了快乐,还有就是非常的浪漫。所以我特意找了一段浪漫的音乐配以整段的学习,在悠悠的音乐衬托下,学生想象了这样一种意境,并逐步融入了其中,特别是后面的深情呼喊,使自己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这样的情感基础之上,我又将文本变换为小诗的形式让学生去朗读,目的是希望能将情境创设得更完美些,让在座的学生同作者一起陶醉在那一场纷纷扬扬的“桂花雨”之中,但不知是否淡化了这个“乐”字。学完“我”乐的句子后,再读“父母“的乐。这里父亲的诗其实对“香”和“乐”是一个很好的总结,当学生读出桂花丰收的意思时,我又将一开始的那句“全年, 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提了上来,因为我觉得那句话表面是写“香”,细读之下,还包含着全村人丰收的快乐。特别是前面的描写,更能衬托出摇落桂花以后的乐趣。然后再读诗歌,我想学生的体味也应当更深刻些了。
四、走近作者,感受乡愁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这时需要学生静心体会,默默感受,特别是母亲的那句话以及作者怀念童年的那份情。这里母亲说的话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一开始的交流只能说是浅层次的理解,接着,我创设出一些假设的情境让学生逐步走进母亲的心理,然后,联系生活实际,通过采访班上的外地学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托物寄情,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我想学生的体会已深刻,不用多讲,他们就体会到了作者和母亲的那份情。最后的小练笔既是对整篇文章的一个总结,也是为了配合这次的主题“读写结合”,但总觉得可写性不是很强。
《桂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笔调,写下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文笔疏淡有致,令人回味。文首开篇明旨,写小时候我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童年的摇花乐,文章后半部分,写母亲爱家乡的桂花。
面对这样的文章,每一段都非常优美,很难取舍。在第一次对文本进行解读后,我们把教学重点放在了:
一、谈话营造阅读期待,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在这个块面的教学上,抓住一个“浸”字,扣住花香,感受桂花香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二、享受摇花乐,体悟母亲的思乡情怀
借助朗读,把文字化成一幅幅画面,从画面中点出这是思乡之雨、回忆之雨。这样的处理,主要是抓住了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牵出对童年的怀念,对故乡有留恋,让作者魂牵梦萦。
但是,在把这种对教材的解读实施在课堂教学后,我们却发现这样的问题:教师在对文本进行细读后,过于拘泥于文本,觉得文本中的很多枝枝叶叶都值得学生去体悟,都想跟学生交流、享受,想把教师自已对文本的'解读来触动学生。学生在下面听着老师很激情得投入着,他们的情感体验远没有老师那么强烈,甚至说是很少的。我们认真地检讨,发现我们老师的教学思路其实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学生的学路是非常不清晰的,他们很吃力地跟着老师在文本中跳来跳去,而面对文本、潜心阅读、自我感悟的东西是并不多的。
于是,一个这样的问题摆在了眼前:如何使教师的解读与学生的认识走在一起?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感情强加于学生,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发现,于是我们对教学的顺序进行了如下调整:
1、从课题入手,营造阅读期待:
什么是桂花雨?然后定格文章第5自然段,分享桂花雨的美丽,体会那份摇花的快乐。
2、品读“浸”字,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3、对比母亲的话,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比不过家乡的桂花:
这里,出示杭州满觉陇的桂花,的确是非常美非常香,但是为什么母亲还是认为家乡的桂花更香更美呢?回文再读,再次品味那摇花乐,那桂花香。于是这份快乐更乐,这份花香这香,情感上自然也就提升到了思乡的层面。
这样的处理,不仅老师的教路非常清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也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去。
其实,这样的生成过程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当我们在仔细解读文本后,满心欢喜地想把这种阅读体验带给学生时,却由于学生的一下子难以达到这种体验,使教学效果备案阻滞不前,于是再三修改、再实践。不过,与其说是痛苦,不如说是一种教学的磨励。